• 1.07 MB
  • 2022-06-16 13:57:55 发布

对外汉语语言课程教学中民间故事的教材与教学处理研究

  • 6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学校代码:11658学号:2016304530002分类号:H195密级:无INANNORMALUNRSITY/HAIVE硕士学位论文对外汉语语言课程教学中民间故事的教材与教学处理研究作者姓名韩沛珊学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指导教师龙涛教授、龙文希教授申请学位类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提交日期二○一八年四月 TheResearchofFolkStoriesinTeachingChineseAsaSecondLanguageADissertationSubmittedfortheDegreeofMasterCandidate:HanPeishanSupervisor:Prof.LongTaoProf.LongWenxiHainanNormalUniversityHaikou,China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以语言知识为根本,以语言技能教学为基础同时进行文化内容的教学。合理的文化教学处理模式应是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技能教学中,不能与语言教学割裂开来。民间故事作为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这一题材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民间故事这一文化题材,探讨其纳入对外汉语教材的教学意义,结合对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民间故事分布状况的分析,对民间故事的选材,民间故事的教学原则及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阐述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研究综述、本文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民间故事的教学意义。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传统处理模式与局限以及母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启发这两个背景映衬下,得出合理的文化教学处理模式。并分析民间故事作为文化内容文本,是否可以成功地运用到这一合理的文化教学模式中去,并具有哪些意义。第二章,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例,对当前教材中民间故事的选材进行统计,描述了当前对外汉语教材当中民间故事的分布状况,并对民间故事进行取材分析。第三章,阐释了民间故事纳入对外汉语教材的选材原则、民间故事的取材选择、编选的方法。第四章,论述了民间故事教学的原则及方法。第五章,论述了对外汉语中民间故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包括知识储备、创意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意识等。第六章,教学示例与分析,选择了《滥竽充数》这篇民间故事,尝试用前文所写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稍作分析。结语,列举了本文的研究成果、不足与今后的展望。关键词:民间故事;对外汉语语言课程教学;对外汉语教材I Abstract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isbasedonlinguisticknowledgeandteachingonthebasisoflanguageskills.Therationalculturalteachingprocessingmodeshouldbetointegrateculturalteachingintolanguageskillsteachingandcannotbeseparatedfromlanguageteaching.Asanimportantpartofculturalteaching,folktalesarecurrentlylessresearchedonthesubjectoffolktalesin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Thisarticleselectsfolkstoriesasaculturalsubject,discussesitsteachingsignificanceforinclusionintextbooksforforeigners,andcombinestheanalysisofthedistributionoffolkstoriesintextbooksforforeignerstoexploretheselectionofmaterialsforfolktalesandtheteachingprinciplesandmethodsoffolkstories.Therearenewrequirementsforteachersof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Thispaperisdividedintoeightparts:Introduction,expoundingthereasonsforchoosingthetopicandthesignificanceofthetopic,theresearchreview,thetheoreticalbasisandresearchmethodsofthepaper.Thesecondchapter,taking"ComprehensiveChinese"asanexample,analyzesthematerialselectionoffolkstoriesinthecurrentteachingmaterials,describesthecurrentdistributionoffolkstoriesamongChinesetextbooksforforeigners,andanalyzesthefolkstories.ThethirdchapterexplainsthematerialselectionprincipleoffolkloreintoChinesetextbooksforforeigners,thechoiceofmaterialselectionoffolkstories,andthemethodofcompilation.Thefourthchapterdiscussestheprinciplesandmethodsoffolktalesteaching.Theforthchapterdiscussestherequirementsofteachersoffolktalesintheteachingof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includingknowledgereserve,creativeability,andawarenessof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Thesixthchapterdiscusses,teachingexamplesandanalysis,weselectedthefolktaleof“Indulgence”andtriedtousetheteachingmethodwritteninthepreviousarticletoconductteachingandanalyzeitslightly.II Concludingremarks,listedtheresultsofthisstudy,deficienciesandfutureprospects.Keyword:folkstories;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teachingmaterialIII 目录绪论...........................................................................................................................................1一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1(一)选题缘由...........................................................................................................1(二)研究意义...........................................................................................................1(三)创新点...............................................................................................................1二前人研究综述................................................................................................................2(一)民间故事的概念及分类研究综述...................................................................2(二)与该课题相关的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综述.......................................3(三)与该研究相关的文化教学的教材编写研究综述...........................................4(四)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的相关研究综述...........................................5三理论基础........................................................................................................................6(一)汉语教学理论...................................................................................................6(二)文化语言学理论...............................................................................................6(三)跨文化交际学理论...........................................................................................6(四)内容型教学法...................................................................................................7四研究方法........................................................................................................................7(一)文献研究法.......................................................................................................7(二)个案研究法.......................................................................................................7(三)对比分析法.......................................................................................................7第一章民间故事的教学意义...................................................................................................9一背景映衬一:对文化教学的传统处理模式与局限的反思........................................9二背景映衬二:母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启发..............................................................10(一)依靠语言文本.................................................................................................11(二)语言要素蕴含文化.........................................................................................11三文化教学合理处理模式..............................................................................................11(一)回归语言文本.................................................................................................12IV (二)语言要素体现文化.........................................................................................12四对外汉语中民间故事的教学意义..............................................................................13(一)提升语言习得效果.........................................................................................13(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13(三)理解文化多样性.............................................................................................13(四)避免出现文化误解.........................................................................................14第二章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民间故事的分布状况——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例.15一分布概况......................................................................................................................15(一)数量分析.........................................................................................................17(二)语言形式分析.................................................................................................18二民间故事的取材内容分析..........................................................................................19(一)内容类型单一.................................................................................................19(二)文本难度较大.................................................................................................19(三)存在文化误读.................................................................................................20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选材的原则与编选方法.................................................23一选材原则......................................................................................................................23(一)以纲为准,适当放宽.....................................................................................23(二)考虑课型,分类编写.....................................................................................24(三)内容全面,类型多样.....................................................................................24(四)兼顾其他文化题材,合理取舍.....................................................................26二编选方法......................................................................................................................26(一)内容改写.........................................................................................................26(二)文化注释.........................................................................................................27(三)文化对比.........................................................................................................28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29一教学原则......................................................................................................................29(一)文化教学附属语言教学.................................................................................29(二)教学手段多样.................................................................................................29(三)文化敏感性.....................................................................................................30V 二民间故事在语言要素教学中的教学方法..................................................................30(一)汉字教学.........................................................................................................30(二)词语教学.........................................................................................................31(三)语篇教学.........................................................................................................32三民间故事的表演教学法和flash动画教学法............................................................34(一)民间故事的表演教学法.................................................................................35(二)民间故事的flash动画教学法.......................................................................35第五章对外汉语中民间故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37一相关知识储备..............................................................................................................37二良好创意能力..............................................................................................................37三明确学习动机..............................................................................................................37四跨文化传播意识..........................................................................................................38第六章教学案例——以《滥竽充数》为例.........................................................................39结语...........................................................................................................................................43一研究成果......................................................................................................................43二研究不足......................................................................................................................43参考文献...................................................................................................................................4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49致谢...........................................................................................................................................50VI 绪论绪论一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一)选题缘由对外汉语语言课程教学是语言教学,因而文化教学应选择合适的途径,将文化教学合理地融入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去。语言中的文化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交际能力的形成,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应该并重。民间故事作为重要的语言文本,这一题材本身就是文化,将民间故事编入到对外汉语教材中去,在教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进行了文化教学,这正是一种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去的合理途径。目前对民间故事的研究不够,所以选择此类题材进行研究。通过对民间故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民间故事中生字词和语言表达方式,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笔者希望将民间故事纳入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在反思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传统处理模式与局限的同时,探索民间故事作为文化题材选入到教材中的意义以及教学处理新方法。(二)研究意义本文选择民间故事教学进行研究,这也是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笔者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模式与局限的分析,并结合母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启发,得出合理的文化教学处理模式,这种文化教学处理模式适用于任何一种文化题材。并通过分析民间故事的教学意义,能够让对外汉语行业教育、教学者以及参与者意识到民间故事不仅能够丰富现行对外汉语教材的文化题材,还可以实现在教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教学,并不是只有单独开设文化课才能帮助传播中国文化。从而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改善汉语的影响力和接受的广泛度,让学习者更有效地习得语言,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三)创新点传统的文化教学处理模式通常是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往往不重视文化教学,将语言与文化分离开。本文拟在通过把民间故事这一文化题材加入到对外1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教材中,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教学。目前民间故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笔者想要探索民间故事作为文化题材选入到教材中的原则、方法以及教学处理新方法。将民间故事与对外汉语语言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二前人研究综述(一)民间故事的概念及分类研究综述民间故事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社会文化中所创造、继承和发展而成的民族文化。民间故事又称“瞎话”、“讲古话”、“说古”等。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学术界对关于民间故事的概念,普遍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刘守华(2005)在《民间文学教程》上提出的,他认为民间故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称民众口头创作的所有散文体的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在狭义层面上,民间故事一般只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在人民群众当中口耳相传的故事,而不包括文人学者系统整理的相关民间文学作品,如寓言、成语故事等,也不包括此类作品因流传甚广、影响深远而在后世衍生出的新版民间传说,如《西游记》、《聊斋志异》中的经典故事等。[1]第二种是田兆元(2009)提出的,他同样认为民间故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指人民口头创作并广泛口头流传的叙事散文作品,一般不见诸于正式文集,后世逐渐记录为文,以区别于其他以韵文为主的作品。但因并非个人创作,故普遍存在着表述各一、版本各异的情况。从这个定义出发,可把民间故事分为神话、传说、生活故事、笑话、寓言、童话、名人轶闻等类别。狭义的民间故事是指神话、传说之外的具有神异色彩的而又现实性较强的叙事散文作品。[2]关于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有的依据故事题材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有的依据故事的母题进行分类,还有的以故事情节的功能或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进行分类,段宝林(2009)就民间故事给出了更为精炼的总结:“民间故事是人民口头创作中叙事散文作品的总称,按题材内容及流传情况的不同可分为神话传说、现实故事、笑话、寓言故事等。对于民间故事的分类,世界各国学者们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编辑的故事索引多达百[1]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9-80.[2]田兆元.民间文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0-151.2 绪论余种。[3]这一分类方法涵盖了所有民间故事类型,分类简洁、精炼,具有概括性。笔者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考虑,为了便于对教材中出现的民间故事内容进行整理,并对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取材进行分析,所以采用段宝林先生的分类方法,从民间故事的广义视角,根据故事题材内容的不同以及流传情况的不同,分为神话传说类、寓言故事类、现实故事类。考虑到教材内容的严肃性,不将笑话作为选择内容。神话传说类是神奇幻想色彩极为浓厚的民间故事,往往以超自然、超现实的艺术形式反映人民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感情,也可以称为幻想故事。大致可以分为童话故事、魔法故事、动物故事等。寓言故事类是通过动植物或人、事等反映某种人或某种社会现象,寄寓人们的褒贬、爱憎以及某种生活哲理。根据故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道德类寓言故事、哲理类寓言故事等。现实故事类与以幻想为主的神话传说故事不同,现实故事是描写人民群众各种现实生活的现实性比较强的民间故事,也可以称世俗故事。大致可以分为斗智故事、爱情故事、劳动故事、家庭故事。(二)与该课题相关的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综述总体来看,不少研究者已经认识到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割裂的。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把体验性的文化课与文化理论课结合的趋势。但把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的研究还很有限,如,胡明扬(1993)提出将文化因素注入语言教学的同时,不能喧宾夺主,把语[4]言课当作文化课来上。周思源(1996)强调了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占有重要地位,但语言教学高于文化教学。李晓臻(2008)、张幼冬的(2010)等也对对外汉语教学应同时进行文化教学做了详细阐述,认为文化教学可以独立于语言教学单独进行传播。郭朝霞(2009)总结了语言教学中应该包含的文化内容:“中国人的民族观念和民族心理、[5]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传统文化”。李冰(2015)、杨晓霭(2016)认为:“文化教学可以单独进行,其传播的具体途径大致有兴趣课程﹑[6]地域文化课程﹑文化考察﹑文化活动﹑以及文体活动。”但他们的阐述还停留在观念上[3]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9-60.[4]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89-94.[5]郭朝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初探[J].复旦大学,2009:105-106.[6]杨晓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籍研究生的中华文化课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6(04):154-156.3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并没有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如何开展进行深入研究。除了对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探索外,还出现了独立于语言教学的文化类专门课程,但这类课程的研究刚刚开始,如沈燕、韦荷雅(1999)探讨在异国文化环境下如何进行文化课教学;刘继红(2004)从国外大学汉语教学文化课程的设置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角度来分析文化课程的设置特点以及对文化教学的教学启示。总体来说,对于文化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更多是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大多都不成系统且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的结合语言课堂的教学。除此之外,对于文化教学后学生的反馈调查研究很少,这也影响教学者对文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认识的深化。(三)与该研究相关的文化教学的教材编写研究综述通过对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研究的整理与分析,文化教材编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包括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教材研究,专门的文化课教材研究。第一,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教材研究。不少研究者已经认识到要在语言教材中加入文化的内容,并对此类文化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做了阐述。如,吴晓露(1993)从语言文化教材中如何体现交际文化的角度进行讨论,认为应从教材的编写目的、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以及教材的框架四个角度进行分析。高级阶段的文化教材编写重点应以深层[7]文化的解释为主、表层文化的描述为辅,同时注意表层文化的深层解释。李泉(2012)[8]主张语言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取向应采取柔性策略,即有倾向性但不绝对化。李晓琪(2013)在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编写中指出以文化项目为纲的教材编写模式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片面化、地域化、时效化。刘佳懿(2016)通过对我国对外汉语语言文化教材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教材出现的一些编写问题,如部分教材编写中透露出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教材编写体例缺乏文化整体意识,教材编写缺乏文化比较意识,教材选[9]材中文化猎奇倾向。第二,专门的文化教材研究。专门性的文化教材在数量和种类上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主要问题是“内容宽泛、语言太难、无法阅读”。张英(2004)提到教材的文化内容宽泛,但缺少科学、规范和系统。编著者力图用“广角”来介绍中国文化或中国文化的某一领域想要涵盖古今,追求一种完备和系统。在文化内容上的取舍上凭借编者的个[7]吴晓露.论语言文化教材中的文化体现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04):109-117+108.[8]李泉.对外汉语教材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2:78-79.[9]刘佳懿.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D].华侨大学,2016.4 绪论[10]人感觉,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周小兵(2010)系统考察了九部汉语文化教材,通过词汇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语言太难是中国文化教材的通病之一,也是难学难教的重要[11]原因”。李泉(2012)认为,在编写上“太难”的原因可能是介绍得太细,太专业。一些专业性强的知识文化,如,书法、中国画、医药学等,可能难通俗化。对于如何增[12]强这类专门的文化教材的通俗性与可学性,还有待进一步做尝试。总体来看,无论是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教材还是专门的文化课教材,加强对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应是当务之急,编写精品文化教材更应作为未来教材研发的重要任务之一。找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合理模式,建设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独特的体系和体例,使对外汉语文化教材和教学走向成熟。(四)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的相关研究综述笔者通过输入对外汉语、民间故事等关键词,在知网上搜索到的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民间故事的文章只有十几篇,直接相关的只有四篇。胡占斌(2013),孙莹莹(2014)分析了当前民间故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丁军峰(2014)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民间故事的教学问题与教学策略进行讨论。张超梅(2016)该文指出了《发展汉语》和《汉语教程》两部教材当中民间故事选材与语言知识点设计的不足,并提出了分级教学的课文编写建议,思路严谨。但是遗憾的是,该文对词汇和语法项目难度的判断仅凭个人感觉,可信度低,操作性差。通过对外汉语教材中民间故事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中民间故事的编写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民间故事内容类型单一、没有进行文化注释、忽略中外文化对比分析。哪一类民间故事可以编到教材中,目前业内尚缺乏系统的探讨、总结、整合和规划,筛选标准和筛选方法莫衷一是。民间故事应如何纳入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中如何避免出现跨文化误解,这些都是待考虑的问题。[10]张英.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J].汉语学习,2004(01):53-59.[11]周小兵,罗宇,张丽.基于中外对比的汉语文化教材系统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05):1-7.[12]李泉.对外汉语教材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2:78-795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理论基础(一)汉语教学理论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语言教学的科学,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与具体语言学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科学,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学科教学,必然要受到普遍教育规律与教学规律的制约,符合一般的教育原理。心理学是重要理论基础,对于教师的教学心理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更富有成效地培养语言学习者获得语言知识﹑技能与文化理解与运用。文化学也是重要的理论基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学习语言也是学习文化,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也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二)文化语言学理论文化语言学认为,人类的文化世界也就是语言世界,语言和文化有一种“互塑互动”的作用,要想透彻了解语言的文化属性、语言的文化功能以及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就必须深刻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因此,习得和运用一种目的语,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当学习者学习一门语言时,不仅仅是学习这门语言的语法知识,更是在了解该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文化习俗规约、群体心理特征等。(三)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科里尔和托马斯(CollierandThomas)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认同于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之间的交往。如果认同于各自文化的交际者以各自文化代言人的角色进行交流,那[13]么他们之间的交际即为跨文化交际。“当你讲授一门语言的时候,你就在传递一种复杂的文化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14]情感、行为系统。”语言交际的错误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由于学习者语言知识储备不足,容易在交际中出现错误。非语言交际不当而引起的文化冲突,往往会触犯到交际双方的文化习俗,甚至会伤害到交际对象的感情,严重的可能造成文化曲解和文化休[13]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14]Brown,H.D.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65-166.6 绪论[15]克。民间故事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思维习惯和民族文化心理,只有理解了民间故事背后的文化知识,并于学生的母语文化进行对比,才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点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障碍与冲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而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也会让学生更快地明白所学的语言点,这也是提高文化理解的重要保证。(四)内容型教学法内容型教学法(简称CBI)是以一种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法,将语言、内容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整合为一体。CBI是指将语言教学建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16]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文化题材,与其他文化题材一样具有语言教育、文化传播、交际的功能,民间故事在内容型教学法的原则下,理应获得与其他文化题材相同的教学地位。四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借助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其他网络资源搜寻与本文相关的理论及文献知识,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研究,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基础。(二)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发展汉语》初级综合,中级综合和高级综合六本教材中民间故事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对教材中民间故事的取材进行分析,并对汉语教材中民间故事选材的原则与编选方法进行探讨。(三)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留学生在学习民间故事时可能出现的误解和差异,使得留学生正确理解民间故事背后的文化知识,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所学的相[1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34-35.[16]张莲,内容型教学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J].英语广场,2015(07):82-84.7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语言点的文化内涵。8 第一章民间故事的教学意义第一章民间故事的教学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是不能与文化割裂的。语言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心理。因此,语言教学不可能脱离文化教学。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不应把文化教学独立出来。本章以文化教学的传统处理模式与局限以及母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启发这两方面作为背景映衬,得出合理的文化教学处理模式,并分析民间故事的题材有何种独特的教学意义。一背景映衬一:对文化教学的传统处理模式与局限的反思反思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占主体的地位,对外汉语教学的最初定位就是语言教学,强调对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为语言课就是语言课,文化课就是文化课,二者是独立分开的。在语言课上过分强调汉语听、说、读、写技能,在文化课上则是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忽略语言知识与言语技能的训练。语言课和文化课相互独立,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呈现出单一的目标取向。当前的文化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第一种是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内容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即文化“存在于语言形式中,存在于情景中,[17]存在于以文化为单元的短文中”。这是最理想的文化教学模式。但在实际的语言课上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教材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内容,教师往往是以系统讲授语言点为主,对语言点背后的文化内涵不作过多分析。如,中国民间故事中夸父逐日,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对这个词语出自的民间故事不做展开讲解,而是一点即过,马上介绍下一个与之几无关联的文化内容。学生只是暂时明白了意思,以后却不会使用。这便浪费了一个优秀的故事素材。(二)第二种是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这类课程通常是用学生的母语或目的语开设目的语民族的文化课,教学内容包括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地理、中国政治、中国经济等等。这类文化课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教学模式存在的,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集中了解中国文化,但并没有考虑学生对文化的吸收与接受。文化知识是用语言来表达的,[17]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4:89-90.9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语言知识与技能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学生无法全部理解这类课程所传达的文化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系统讲授文化,学生是否接受与吸收了文化知识,教师无法判断。而且学习者很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短时间高速度地传授文化知识,很可能会使学习者产生对中国文化已经很了解,中国文化浅显易懂的错觉。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可以说是对学习者及传授者的双向浪费。在国内的专门文化课程的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专门文化课程在教学上不涉及语言知识,包括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专门训练,忽略了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课时安排上,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明显是不足的。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同样可以利用自己的母语或目的语去学习中国历史、政治、文化等课程,这类专门的文化课程只能作为文化教学的一种补充,不能作为文化教学的主要途径。(二)第三种是开设专门的文化实践课这种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课堂讲授与学生的亲身参与、实际感悟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化教学模式。这一课程设置的出发点是好的,将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消化和吸收讲解的内容。教学方式从教师的讲授转向学生的亲身实践,将学生真实的文化感受渗透于教学实践中。但是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文化活动重在动手实践,但并不是学生体验了一次包饺子活动,学习了一次剪纸,学打太极拳就可以体会到隐含在文化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的。一个中国人具有某种文化技能,如,烹饪、舞蹈、钢琴演奏,但并不代表他具备良好的中国文化素质与素养。文化实践课只是文化教学最浅显的层面。学生对文化的体验与感悟局限在文化活动过程中,活动结束后,学生可能会忘得一干二净,它的教学有效性过低。二背景映衬二:母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启发语文教学即母语教学,是为了掌握祖国通用语言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师生互动[18]的教育活动。根据教育部(2002)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来看,教学内容不仅仅要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语言表述内容的理解、掌握和鉴赏。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正是中国文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通过思考语文教学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去,使语文教学资源和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交流借鉴,实现语文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共同发展。[18]潘冬.中学语文教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3.10 第一章民间故事的教学意义当前母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依靠语言文本语文教学中通过教授传统道德、传统民俗文化、经典文学作品等语言文本来进行文化教育,即教材课文的内容直接呈现传统文化。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涉及各个领域。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现象。选择任一语言文本,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思考,就可以从语言文本中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领会中华民族精神。如,《愚公移山》这篇民间故事作为一个语言文本,体现的是歌颂愚公执着、坚定的精神,这也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之一。(二)语言要素蕴含文化在母语教学中,教师会要求学生理解一篇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需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词语和句子、段落以及文章之间的关系,从而精确把握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特殊含义。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中往往体现的是传统文化,尤其是反映民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文化的内容。如,《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屈原充天塞地的爱国激情、《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范仲淹心忧天下的仁者之德、《南陵别儿童入京》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将李白的孤傲不群、自由独立形象完美表现出来。民间故事在教材中通常是以词语或故事语篇形式出现。有的词语本身就是一个民间故事,有的词语是出自民间故事的内容。那么我们可以对这些词语和语篇进行分析,把握重点词语含义,理解文章主题。这些词语与句子体现的是传统文化,尤其是反映民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文化的内容。在HSK考试中,同样存在题目中给出关键词句,让学生进行写作,这样的要求。抓住民间故事中的重点词、句,理解民间故事作为语篇出现时的主题含义,不但在教语言的同时教授了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三文化教学合理处理模式通过对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传统处理模式与局限的分析,以及汉语作为母语教学11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化教学的启发,笔者认为语言教学本身也是文化教学,不要将二者分隔开。正如赵金铭(2004)所说,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担当的任务是以语言层面的文化任务为主,涉及的范围可宽,但内容不宜太深,尺度就是不应因“文化”的因素而影响“语言”的教学,从而导致喧宾夺主。因此合理的文化教学处理模式应是通过语言教学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回归语言文本并通过汉字、词语、语篇等语言要素得以体现文化内涵。通过中国式思维了解中国社会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正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文化教学的核心内容。(一)回归语言文本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题材,它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文本。民间故事反映的是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文化内涵。它在不同民族之间广泛流传,故事内容在不断更新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停地注入新的血液,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对民间故事这一语言文本的教学,将蕴含的民俗习惯、思维方式、文化内涵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而且民间故事的语言形式自由、灵活、简洁、方便,减少学习者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这正是一个通过语言教学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好途径。此外,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教学,让学生准确理解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同一个民间故事,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存在不同的解读。中国历史悠久,社会环境背景复杂,故事中的事,发生时间往往不是当代中国。加强历史背景教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如“卧冰求鲤”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就是“二十四孝”中的典范,但是,在现代社会就被认为是“愚孝”。(二)语言要素体现文化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由于语言的文化负载功能,在教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最终实现文化教育的目标。语言中出现的每一个汉字、文化词语或句子,也正是这个民族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反映。学习教材选文中的语言要素,能够学习汉民族的深层文化特征。这种文化教学的处理模式是把文化通过教学课文涉及到的汉字、词语、句子、篇章等语言要素显示出来。12 第一章民间故事的教学意义四对外汉语中民间故事的教学意义通过民间故事的教学可以实现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向学习者传播中华文化,体会不同的文化内涵,促使他们全方位理解、吸收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精髓。同时可以减少价值观的直接碰撞,潜移默化地向学习者传达中国文化观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一)提升语言习得效果民间故事叙述话语带有鲜活的生命力,民众普遍都可以理解其文化内涵。对于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来说,他们的汉语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这样鲜活、形象、易于理解的语言材料更能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民间故事通常采用固定的叙事方式去组织结构、增强情节的稳定性,这使得民间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仍能保持原貌。故事中的时间、地点多是:“很久很久以前”、“从前,有一个……”等比较模糊的表达方式。故事中的人物通常采用“一个农夫、一位老人”等符号化的社会称谓。同样的故事情节会反复出现。民间故事固定的时间表述,程式化的结构,类型化的故事,固定化的人物、情节,方便学生较容易记忆故事情节。这种叙事特征为学习者尽快掌握语言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提供了便利条件。还可以不断地刺激学生对原先语言知识的回忆,增加语言表述认知感,并在不断地重复这种认知感的同时将其转化为语言表述能力,在复习旧知识时中不断学习心得语言点与文化内涵,提高语言习得效果。(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相当丰富,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在其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去学习难度过大的中国文化是不切实际的。民间故事涉及内容众多,包括了神奇幻想色彩极为浓厚的神异故事,寄寓人们的褒贬、爱憎以及某种生活哲理的寓言故事,描写人民群众各种现实生活的现实性比较强的现实故事。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情世故,从伟大人物到市井百姓。这些故事往往以词语、语篇的形式出现,每一个词语、语篇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词语、语篇来反映中国的风俗文化,有效地减少了学习者的学习负担。(三)理解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同样是创世神话,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传说13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和信仰。比如,在民间故事中,汉族的祖先和图腾是龙,因此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但是畲族和苗族人的祖先和图腾是狗。因此,在民间故事的对外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版本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多样性,更加全面地看待中国。(四)避免出现文化误解汉语习得效果的好坏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学习语言本身,另一方面是对习得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了解与体验。学习者能运用汉语流利地进行交际,不代表学习者了解并认同相应的文化,不了解文化便容易造成文化误解。笔者在上课时遇到过一个问题,学生问:“为什么中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难道是因为中国人都是黄色皮肤的人吗?”这位留学生来自墨西哥,学习中文有半年之久。因为留学生没有了解过炎帝、黄帝的故事,不清楚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炎黄子孙作为一个重点词汇,需要将词汇体现的传统文化给学生做一些讲解,才能避免出现文化误解。再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思想是其他国家不曾有的,中国人理解起来也难以用语言去准确表述,学生容易产生文化误解,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可能仅停留在汉字层面。我们可以用一些名人的民间故事,如“冯谖客孟尝”的故事表达“仁”,帮助留学生更生动形象地理解其深刻内涵。14 第二章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民间故事的分布状况——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例第二章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民间故事的分布状况——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例《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是一套权威且实用的对外汉语长期进修教材,题材类型丰富,涉及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交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在教授留学生时所使用的是《发展汉语》系列教材,有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对这套教材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文选择了这套教材作为研究的对象。一分布概况本文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六册书中涉及到的民间故事教学课文、课后阅读以及出自民间故事的词语、句子进行统计。按照上文对民间故事类型的归类,将教材中涉及到的民间故事按照神话传说类、寓言故事类、现实故事类三种进行统计。统计范围具体包括每一课的生词、课文、注释、综合注释、综合练习部分所包含的民间故事题材。教材课文标题民间故事的内民间故事呈现涉及的民间故容形式事类型《发展汉语》《卖辣椒的女后羿射日课后阅读故事初级综合2孩儿》《我和中国有掩耳盗铃课后阅读寓言故事个约会》《书本里的蚂此地无银三百课后阅读寓言故事蚁》两《约会》后羿射日课后阅读神话传说《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教学课文寓言故事塞翁失马、铁课后阅读寓言故事棒磨成针《发展汉语》《人生最重要九牛一毛词语寓言故事中级综合1的三件事》15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展汉语》《代沟》爱美之心,人出自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出中级综合2皆有之的词语自佛理典故)《错觉》《两小儿辩课后阅读寓言故事日》《公说公有盲人摸象词语寓言故事理,婆说婆有理》《发展汉语》《享受旅行》笨鸟先飞词语寓言故事高级综合1《起名字》夸父逐日词语神话传说不管三七二十出自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出一的词语自《警世通言》)《沙漠中的饭壮士一去不复出自民间故事现实故事(出店》返的句子自《荆轲刺秦王》)《走上自首之小心翼翼出自民间故事现实故事路》的词语浪子回头金不词语现实故事(出换自《金不换》)《北京人与上取长补短词语寓言故事(出海人》自《孟子·滕文公上》)《“高薪养廉”缘木求鱼词语寓言故事(出与“缘木求自《孟子·梁鱼”》惠王上》)人欲无边蛇吞句子神话传说(出象自《山海经·海内南经》)《一辆自行不翼而飞出自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出16 第二章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民间故事的分布状况——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例车》的词语自《战国策·秦策三》)《交谈的智对牛弹琴、塞词语寓言故事慧》翁失马寓言故事《提醒》南辕北辙词语寓言故事《<论语>心安贫乐道词语现实故事得》《发展汉语》《尊重知识,小心翼翼出自民间故事现实故事高级综合2尊重人才》的词语《司徒雷登》招兵买马出自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出的词语自《三国演义》)《琴弦上的《梁祝》、《白词语神话传说“蝴蝶”》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寓言故事(出女》自《晋书·顾点睛之笔词语恺之传》)《庄子的寓庄园梦蝶词语寓言故事言》《居贤遗作》前车之鉴词语寓言故事(出自《荀子·成相篇》)(一)数量分析在《发展汉语》综合教材六册课本中,共出现涉及民间故事的语言单位34个,其中《初级综合2》中有7个,占总数的21%,《中级综合1》中有1个,占总数的2%,《中级综合2》中有3个,占总数的8%,《高级综合1》中有14个,占总数的41%,《高级综合2》中有9个,占总数的26%。从教材可以看出,高级教材中收录的民间故事居17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多,初中级教材收录较少。《中级综合1》只出现1个,而《初级综合2》出现7个,并没有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民间故事的教学比重有所增加,分布不合理,而且在《初级综合1》中没有涉及到民间故事的教学内容,这也是教材编写的失误。(二)语言形式分析根据上图统计结果,由表可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涉及到民间故事题材的课文共有24篇,包括教学课文与课后阅读材料,合计共占《发展汉语》综合教材课文总数(115篇)的20.9%。民间故事以篇章形式共7次,占总数的21%。极大部分民间故事的内容是以词语的形式出现,共25次,占总数的74%。在《初级综合2》中,只有《愚公移山》一篇文章作为教学课文放入教材中,《后羿射日》、《此地无银三百两》、《塞翁失马》、《铁巧磨成针》这四篇文章作为课后阅读材料。在《中级综合1》中,只在《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九牛一毛”这一个涉及到民间故事的词语。在《中级综合2》中,《代沟》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两篇课文中出现了涉及到民间故事的词语,分别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和盲人摸象。《错觉》这篇课文的课后阅读中出现了《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在《高级综合1》中,有十篇课文涉及到了共13个出自民间故事的词语,其中包括夸父逐日、不管三七二十一、壮士一去不复返、小心翼翼、浪子回头金不换、取长补短、缘木求鱼、人与无边蛇吞象、不翼而飞、塞翁失马、南辕北辙、安贫乐道。在这本教材中没有出现民间故事题材的课文或课后阅读。在《高级综合2》中,有五篇课文涉及到了5个出自民间故事的词语,其中包括小心翼翼、招兵买马、点睛之笔、庄园梦蝶、前车之鉴。在《琴弦上的“蝴蝶”》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梁祝》、《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但并没有展开做详细介绍。在这本教材中没有出现民间故事的课文或课后阅读。这六册书中神话传说类的民间故事出现8次,寓言故事类民间故事出现18次,现实故事类民间故事出现5次,其中寓言故事出现次数最多,神话传说故事次之。18 第二章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民间故事的分布状况——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例二民间故事的取材内容分析(一)内容类型单一在前文中,为了便于对教材中出现的民间故事内容进行整理,并对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取材进行分析,笔者采用段宝林先生的分类方法,从民间故事的广义视角,根据故事题材内容的不同以及流传情况的不同,分为神话传说类、寓言故事类、现实故事类。通过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三类民间故事中寓言故事类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神话传说类,最后是现实故事类。课文中较多的选用寓言故事反映某种社会现象,说明一个事理或哲理,寓言故事所占比重极高。但神话传说和现实故事类也是重要的故事题材,同样不可以忽略。以神话传说类的民间故事为例,中国神话创造的中国特有的神与英雄的形象和丰富的神话传说意象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与中国上古时期的时间观念、民间信仰、祭祀仪式分不开,反映的是一个民族朴素的自然观,对世界的形成和人类始祖的一种认识。它包含了一个民族的哲学观、世界观。我国很多中华文化的象征都出自神话传说故事。如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还有龙的象征,中国人一直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在理解过程出难免出现文化的误读。通过对神话传说文本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象征,避免出现跨文化误解。(二)文本难度较大笔者使用“国际汉语教材难度反馈工具”(又称“汉语文本指难针”)对教材中以篇章形式出现的民间故事课文进行分析,该数据库以“国际汉语教材语料库”为数据基准,并参考了《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为对外汉语教材提供文本定级与字词标注等功能。《发展汉语》中的民间故事内容只有在《初级综合2》中选取了《愚公移山》作为教学课文,通过对这篇教学课文进行检测,超纲词、高级词汇过多,难度过大。学生处于初级水平,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在主课文后没有辅助的课后阅读资料作为补充介绍课文所学的内容,这样无法做到与前文互相呼应,加深学生对这个民间故事文化内涵的理解。19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其他几册都没有选取民间故事作为教学课文。虽然民间故事也以篇章形式呈现,但都作为课后阅读训练出现。而且这五篇课后阅读的习题设置目的也仅停留在判断句子的正误和回答问题,并没有对这篇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进行详细介绍,学生仅是为了完全习题而去阅读这篇文章,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教材设置中民间故事题材的比重并没有增加。在不同等级的教材也没有选择难度相当的民间故事。(三)存在文化误读由于外国学生所处的民族文化背景与汉民族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些民间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就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寓意误读的可能性。外国学生对于我们所熟悉的民间故事可能无法理解,特别是一些民间故事中存在着容易引起文化冲突的价值观念。比如教材中《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篇目可能会造成文化误读,作品的初衷是希望学习者理解并掌握民间故事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观念,体会主人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但实际的教学反馈结果却大相径庭。汉语学习者从自身的文化理解角度出发,他们认为中国古代人是愚蠢的,移山、逐日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愚蠢行为,而不是学习故事所传达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敢于挑战等文化内涵。这种理解方式只会加深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悖离了文化传播的初衷。程棠先生曾举过一个实际的例子,讲授《东郭先生和狼》这一课,在课堂上出现过如下对话:学生:老师,这一课说明了什么?教师:这是一则寓言,说明对坏人不能怜悯同情。学生:谁是坏人?教师:狼代表坏人。学生:狼为什么坏?教师:东郭先生救了它,它反而要吃东郭先生。学生:那人还吃猪肉、牛肉呢。我们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来诠释这个寓言,对吃人成性的狼是决不能怜悯的,恩20 第二章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民间故事的分布状况——以《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例将仇报更是天理不容。而学生并不了解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生物是为了生存,饿了就要吃人,人饿了同样需要吃肉,并没有善恶之分。如果学生不理解这个词语或典故本身所代表的含义,他们无法理解寓言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19]再如《阿凡提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故事中,阿凡提是勇敢、机智聪明的象征,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学生认为阿凡提与地主巴依老爷都是不可靠、不诚实的人,并不理解故事中所呈现阿凡提智斗巴依老爷,为贫苦百姓争取利益这一人物形象。学习者否定了故事的文化价值,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9]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59-60.21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选材的原则与编选方法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选材的原则与编选方法一选材原则刘珣把教材的编写原则概括为“五性”:针对性,要适合使用对象的母语和文化背景、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学习时限等;实用性,内容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语言材料必须来源于生活;科学性,要教规范、通用的语言,内容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规律,解释要准确等;趣味性,教材内容和形式要生动有趣、加大文化含量、题材多样化等;[20]系统性,内容介绍和技能训练要平衡协调。所有的原则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但仅有几项常规性的原则是不够的,将民间故事放入对外汉语教材中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一)以纲为准,适当放宽民间故事多以词语形式出现,因此编入教材必须向汉语词汇水平等级大纲靠拢,在教学使用时可以有一个浮动幅度,即合理的超纲范围。在选取民间故事时,要与学生的汉语水平相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教师要寻找使用学生可懂的汉语,语言以精炼为上,控制教师话语用量,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的积极输出。如在民间故事《凿壁偷光》中,介绍匡衡“刻苦努力,学业优良”时,我们不妨将“学业”一词改为“学习成绩”,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民间故事中会出现很多专业词汇,对待专业词汇应在统计、分级的基础上加以控制。专业词汇中数量最大的是名词,主要是人名、地名,控制专业词汇量是编好教材的关键。要从根本上解决,就要进行数据统计,查明现有的数量,制定出应有数量的下限,并进行分级。较难的词语宜改用学生学过的词语,有些不影响表达的词语可以直接删去,还有一些如“战国、秦国”应加以注释。有些并列的地名、人名、物名,在基本上不影响内容的前提下,可以突出其中一个,其他可以省去,以减少学生的记忆与心理负担。此外,在教材后应附专业词汇表,标记出常用词,并加以注释。[20]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C].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04:14.23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考虑课型,分类编写对外汉语课程类型种类多,如综合课、阅读课、听力课、读写课等。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我们都可以把民间故事题材加入进去。在综合课中,民间故事可以以语篇的形式出现,按照语言教材的通常编写体例:课文-词表-注释-练习。课文内容集中展现文化内容和语言点。在注释部分重点是词汇和语法的注释,在练习中有语言练习又有文化练习。对于文化练习,我们可以在课后添加一篇与本课文化内涵相近的民间故事作为补充,可以促进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课作为综合课的补充,加入民间故事,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巩固了语言点的学习。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选择篇幅稍长,内涵更深刻的民间故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来理解文化内涵。听力课中可以把简短的民间故事作为音频材料,取代原有的枯燥、形式化的音频材料,增加材料的趣味性。民间故事的趣味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语言风格上。在不影响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寓教于乐。学生在锻炼听力的同时也记住了一个个小故事。读写课应坚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将民间故事放入读写课中,我们可以从各个段落间的连接词入手,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与内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要求学生进行写作。以《塞翁失马》为例,文章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展开,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出课文每一段中与时间有关的词语,有“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几个月后、不久、后来”。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民间故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内容进行仿写练习或使用此种写作手法写一篇小文章。(三)内容全面,类型多样上文中采用段宝林先生的分类方法,从民间故事的广义视角,根据故事题材内容的不同以及流传情况的不同,将民间故事分为神话传说类、寓言故事类、现实故事类。民间故事选材类型要多样化,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有不同的教学角度,让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故事去体会所隐含的中国五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1.神话传说我国很多中华文化的象征都出自神话传说故事。如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24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选材的原则与编选方法始祖。还有龙的象征,中国人一直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在理解过程出难免出现文化的误读。通过对神话传说文本的学习,教师讲解“龙”在中国的文化含义,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象征,减少误解。神话传说故事体现不同的中国民族精神。如,大禹率领百姓,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完成了治水大业。像大禹这些神,都是以集体主义为中心,放弃个人利益,这符合中国一直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大局为重。而西方强调的是以个人利益为核心,采取一切手段达到个人目的,维护个人利益。如,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争斗。针对神话传说故事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象征,分析带有幻想色彩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2.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特点是自然语态、朴实的腔调以及亲近的态式。寓言故事中经常用到的是对话性语言表达,这种表达是最具有灵活性的。对话性语言表达,不仅可以较快地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可以在对话中清晰地看到故事的发展脉络,学生也会被吸引到对话中。学生可以把在故事中的自然语态运用到交际中。以《小马过河》故事为例。故事中出现了大量的小马与妈妈、老牛、小麻雀的对话,它采用对话形式,没有过难的语言点,在文中出现大量“既不……也不……”,有着语言上的重复旋律。在教学中可以请学生做句型转换、对话操练“既不……也不……”来复现这个故事,在学习语言点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故事文化内涵的理解。3.现实故事现实故事是描写人民群众各种现实生活的现实性比较强的民间故事,大致可以分为斗智故事、爱情故事、劳动故事、家庭故事。这类故事贴近人民生活,更能体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追求,在语言文本和语言要素中会有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可以挖掘。以现实故事中爱情故事为例,爱情故事的结局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俩人永结良好,这向来是中国推崇的爱情理念与价值观,符合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在教学中可以把这类爱情故事所蕴含的团圆、美满的文化内涵讲给学生。在爱情故事中出现有关婚姻的词语,如“红娘”,我们在讲授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可以挖掘词语背后的文化。教师让学生通过联想来猜测红色的文化内涵,给学生提示,红色的文化义是象征喜庆、顺利和吉祥,出示一些中国古代结婚的图片。结合爱情故事,解释红娘的含义,即指促成别人婚事的人,也可以称为“媒婆”或“月下老”。通过对这个词语的讲解和“红”文化义的25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挖掘,学生可以很快记住“红娘”这个词的用法并加以使用。(四)兼顾其他文化题材,合理取舍文化题材种类很多,丰富多样。在《中国文化概论》中分为了10个单元,从深层文化,中层文化到表层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科技、中国传统艺术、中国文物、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工艺美术、中国民俗、中国[21]人的生活。因此,在文化题材的选择上,应当合理取舍,选取民间故事这种文学文本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文化题材。在文化题材的选择上,不要迎合某些学习者的猎奇、好古心理,要宣传当今正确的价值观,避免渲染消极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部分。我国母语教学在文化题材选择上做过明确要求: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选文要文质健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22]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我国注重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通过学习选文中的价值观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对外汉语教材中,选取的民间故事题材以及其他文化题材也要符合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符合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编选方法民间故事教材的编写,应该服务于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必须很好地控制语料的难度。目前,对外汉语界对教材语料的难易程度判定还未形成统一而明确的客观标准。对选入教材的民间故事语料中超出大纲的部分可以采用内容改写、文化注释等方法降低难度。(一)内容改写在语言教学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对文本素材进行改编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即使是同一种语言,也常常有这种现象,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原本就是半文言的,而现行版本,就是经过翻译的。在编纂民间故事教学素材的时候,为避免误读应该适当改[21]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9-100.[22]周彦.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教材编写建议”部分解读[J].江苏教育,2012(07):17-18.26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选材的原则与编选方法写原文中的句子。以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为例,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良好期许,但文章中也存在容易出现文化误读的不合理之处。原文描写的是牛郎偷偷拿走织女的衣服,织女无法返回天庭,与牛郎相识并相爱。留学生会认为牛郎的行为是一种偷窃行为,为了认识织女不择手段。学生更多地会去讨论牛郎的行为,文章的重点不再是歌颂爱情的坚贞与美好,破坏了爱情故事的美感。为避免此种情况产生,我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所提出的“模糊处理法”。将这一段改动为“他们两个在树林里相识,一见钟情,于是结为夫妻”。这样改编不仅没有改变课文原意,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解,而且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留学生又能理解一见钟情的含义,这个成语本身不是民间故事,可以通过课文内容,让学习者领会并在课下可以正确使用。(二)文化注释注释是二语教学当中对语言素材进行加工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对外汉语课本当中的注释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契合大纲,循序渐进;讲究实用,兼及趣味;语义语用,同时注释;直译意译,择优而用;不同义项,分级注释;文化词汇,长话短说。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文章中涉及到的民间故事词语,只在生词表进行了简单的注释,并没有任何课外拓展阅读。教材通常会有专门的板块对课文中生词的词性、语法等知识进行细致讲解,但是对民间故事词语却没有这样的优待。对待这些词语我们可以采取用法标注、挖掘词源与理据信息等方法加以文化注释,增进学生读词语的理解。1.用法标注《商务馆学汉语词典》设立了“注意”板块近800项,“注意”的作用是:(1)词语的搭配条件;(2)词语的位置、使用条件;(3)提示手势、面部表情等的含义;(4)词语的语体色彩与感情色彩。《HSK汉语8000词词典》在“父亲”释义后设[提示]多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爸爸”多用于口语或当面称呼。民间故事的词语往往包含着人们的态度和评价等褒贬色彩,如“秦始皇、白骨精、南郭先生”含有贬义;“诸葛亮、愚公、”含有褒义。还有如“猪八戒”等含有诙谐幽默的意味。这些词语在释义的时候都应该加以说明。2.挖掘词源与理据信息27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词源或理据,对学习者深刻理解词义,增加对词语的认知非常重要,很多词的词源信息带有文化信息。对词语释义的时候应适当介绍词语、理据与有关的历史事实。对待文章中的民间故事词语,课后注释应加以详细说明,将民间故事以课后小阅读的形式附在主课文后面,补充一些背景材料。如,“年”这个词是起源于民间中有关“年”的传说。教师在讲这个词时,可以将“年”的民间传说进行讲解。“过年”表达的是人们驱除邪恶、躲避灾难和追求幸福安康、吉祥快乐生活的美好愿望。虽然随着文化的流变“过年”的内涵也有所变化,但它原本的意义却定格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中。教师在释义时,也可以介绍与“年”有关的习俗与活动等内容。(三)文化对比在中外文学史上,有很多共同的主题,比如爱情、思乡、亲情等等。同一个民间故事可能同时出现在中国和外国的民间故事中。留学生在学习异国文化知识时,会对与本民族相关的语言、文化格外敏感。如,《阿凡提的故事》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它是起源于土耳其的智慧故事。欧洲《农夫与蛇》的故事与我国《中山狼》的故事表达的主题与内涵是相同的,通过故事告诫读者不能掉以轻心,提防恩将仇报者。在讲授民间故事时,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类似故事进行文化对比,找出相似性与差异性。学生熟悉本国的民间故事,可以让学习者增加对这一故事的亲近感,借助学习者对故事内容的熟悉,快速理解并掌握对故事中的语言点,学习并记住在中国民间故事中相似的词语与表达方式,提高语言习得效果。更有利于接受故事的价值观与文化内涵。28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一教学原则(一)文化教学附属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抛开语言谈文化或者抛开文化谈语言都是不现实。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开展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教学。通过具有语言文本(课文)中的词汇、句子等语言要素材料显示出来。这些语言要素的教学,要服从于培养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能力的基本目标,受制于课文的教学内容(语音、词汇、语法)、教学重点与难点(语言教学知识重点、难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语言知识的教学是第一性的,文化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本的语音、词汇、语法衍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从民间故事的字形、词汇、语篇等方面进行讲解,使学习者从语言本体的角度对汉语知识进行掌握,掌握民间故事所包含的字、词、句法。在了解民间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对生词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对句法进行更全面的掌握与使用。如“塞翁失马”,学生需要掌握“塞翁、马”两个名词与“失”这一个动词,了解这个词语是一个主谓结构,并通过故事了解“失”的具体用法。汉语语言的表达受语境的影响,不同的民间故事就是一个不同的语境。在教授民间故事时,使学生了解汉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变化,训练学生在不同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如“白”在不同语境中有种义项,我们可以把他放在不同的民间故事中,学生掌握了“白”字在不同语境的含义,也理解了不同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学生将不同的义项以最准确、最直接的方式运用到不同的交际中。(二)教学手段多样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手段之外,信息技术和汉语教学实现了深度融合,对于“突破空间和时差问题、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当中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为民间故事教学营造独特的意境。教学手段要贯穿汉语各要素教学的全过程,以针对性、实效性为原则,一切从提高教师汉语教学的效率出发,从有利于增加学生汉语知识、培养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角度出发。29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文化敏感性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对文本要具有基本的“敏感性”,这里所说的“敏感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能够识别民间故事本身的价值观;二是能够识别不适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出现的文本。我们要选择具有代表性、主题鲜明的民间故事进行教学。对于民间故事中有歧视,容易引起文化误解的部分可以选择少讲或不讲。对于民间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过于消极、悲观的部分可以选择避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减少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如,孙悟空被认为是暴力型人物,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展示孙悟空正义、机敏、勇敢的篇章,根据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进行相应地语言点教学,巧妙避开暴力因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孙悟空这一形象背后所呈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正确看待我国人民惩恶扬善的思想观念,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因此,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要有文本“敏感性”,有选择地教给留学生,展示更好的中国形象。二民间故事在语言要素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一)汉字教学“汉字的设计聚集着中国人古老的传统哲学思想和科学认知,使每一个文字都有各自的含义,传达不同的信息,成为特有的文化符号和视觉符号,这是汉字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字的根本区别之处。”[23]汉字是理据性极强的文字,这种理据性承载着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大、天等包含了“人”字形,说明在远古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中国的价值观念。如“信”,意味人言为信;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如,“药”的偏旁与“杨、柳、柏”等字的偏旁不同;还包括社会现实的变化。如“财、账”等与金钱有关的汉字均为“贝”字旁,说明古代社会用贝壳等作为交易手段。在讲解民间故事中涉及的汉字时,如果能适当讲解与字有关的文化含义,往往能调动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与中华文化的敬意。比如“神农尝百草”这个神话传说故事,讲解“草”字的形旁“艹”时,可以用课文中出现的“药”字作为例子。让学生猜一猜为什么“药”字带有表示植物的“艹”。我们可以借助展示几张中药的图片,如“枸杞、灵芝”,用图片展示这些中药未被摘取时的植物原貌,学生便可以明白,中医中的“药”原来是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植物。学生[23]刘启文,王进军.图画的汉字汉字的图化—浅谈汉字的视觉化[J].飞天,2006:16-17.30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也就知道了“草”在这个故事中就是中药的含义。再如“滥竽充数”的“竽”,让学生通过“竽”的古体字来猜测理解这个汉字。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出示“竽”的图片,是一种以竹子为原材料做成的乐器。“于”字的字形和乐器本身的样子很相似。在讲解汉字的同、时,引申出滥竽充数的故事,如今我们用“滥竽充数”来指代没有才干的人。学生不但学会了汉字,了解了这个乐器,又能加深对这个民间故事文化内涵的理解。但我们同时需要牢记,我们教授的是现代汉字,从古至今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汉字很难找出理据,有些字即使找到理据也会给人造成很牵强的感觉,对于理解并记住汉字没有帮助。但我们应注意挖掘汉字的资源,汉字的学习离不开重复的记与练,让汉字的文化为汉字教学服务,快速记住汉字。(二)词语教学根据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的分析,课文中出现的民间故事词语,或者该词语出自一个民间故事时,这个词语通常是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我们需要借助这一词语来理解文章主题。借助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让学习者理解词语,让学生有意识的交际中去运用民间故事词语,提高语言习得效果。1.语素教学法汉语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构词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教授词语时可以利用语素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讲解词语的意义与用法,重视语素拆分与语素间的组合规律,通过分析语素讲解生词,并扩大与该语素有关的新词的范围。如,用语素教学法讲解“塞翁失马”这个词语,“失”的意思是“失去”,“马”的意思是一种动物,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词语的意思,也容易记忆。教师由此可以引出“失信”、“失手”等词语,明白“失”这个动词的含义。这种基于语言要素本身讲解词义的方法对学生非常有帮助。2.故事法民间故事的词语都是具有故事性的,我们利用民间故事的词语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将词语还原到民间故事中。如《发展汉语》高级综合1中出现的“夸父逐日”这个词语,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将故事展开,创设故事情境,而不只是利用课后注释做简单说明,让学生在掌握词语用法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个民间故事。通过还原民间故事词语的“语源”,在故事情景中寻找这个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在通过讲解故事对词语进行释义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实物、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学,31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辅助文字,帮助学习者理解。图片是一种跨国界、跨文化的视觉语言,它可以使难懂的东西形象化,帮助学习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个民间故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南辕北辙。我们可以配一张春秋时期中国马车的示意图,解释说明“辕”与“辙”的含义。出示图片,学生可以很好理解这个词语中“辕”与“辙”的含义,不会因为汉字的复杂产生畏惧心理。“辕”是指车子前面的车杠,用来指车。“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然后给学生讲解,词语的意思是想到达南方,但车子却向北行,行动与目的刚好相反,事倍功半。3.讲练结合法词语讲练的重点是“练”。我们可以把练习的方式可以分为“口头情景造句”,“书面造句”和“词语测试”等方式。第一种口头情景造句,是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导进行,即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分句,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来完成句子。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教师可以先给出“我们班的同学在汉语桥活动中,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展示自己的汉语水平。我们班同学真是……”,要求学生回答“我们班同学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第二种可以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学生模仿课堂上的练习,在课下进行书面造句。民间故事词语是文化词语的一部分,笔者通过对HSK试卷的考察,发现目前还没有把文化词语单独作为一项来进行测试。民间故事词语的教学除了侧重于词语在句子中的语用功能外,更应侧重于揭示它隐含的文化意义。因此在测试的时候应单独列出来,在解释和语用两个方面进行。我们可以利用选择题型来进行测试,比如“落井下石”这个出自民间故事的词语,我们先给出语句,然后设置选项:当我们看到一个陷入困境的时候,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而不能------。A.落花流水B.落井下石C.落叶归根D.落花无言这种词语测试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教授语言的同时导入文化,使语言与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语篇教学语篇,是指文章、会话、面谈等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32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24]《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将语篇知识列为一项,是与语音、字词、语法、功能、话题并列的语言项目。对一个语篇进行教学处理时,教师往往从语音、词汇、语法、句子、语段的角度入手,对语言点进行解释说明,然后再回答一些类似于“这一段讲了什么?”“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的问题,然后语篇任务便完成了。基本不会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为什么会表达这样的观点,这个观点和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有关于中国社会的文化和观念问题教师并没有做出解释,也没有凸显出中外的文化差异。在语言中教文化,离开了文化来学习语篇是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的。民间故事以一个个短小精悍的语篇形式出现在教材中时,教师可以从语篇出发,学习语段、句子、词组和词。在进行语篇教学的同时导入语篇所蕴含的文化,理解文章的文化观念。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试想将民间故事的语篇教学分为如下三个步骤,利用语篇教学指导其他语言点的教学。1.充分预习语篇教师在课前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预习,提前给学生分配好预习任务,如,搜索相关图片,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并预习生字词。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充分准备,对故事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预习时学生只需理解背景知识和语篇大意即可,不需要借助字典等辅助手段对整篇文章进行全部翻译。如,在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提前要求学生查找故事中出现的相关景物图片,如王屋山、太行山的图片,了解愚公移山的背景。2.有效呈现语篇这一阶段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初步感知。呈现课前布置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结构,并对整篇课文所描述的故事情境与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步,反复进行语篇朗读操练。通过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将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分配,然后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强化对语篇内容的记忆。第三步,在反复朗读操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复述语篇。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示词,如,出示关联词、时间词等,在提示下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复述。随着学生对语篇的熟悉,教师不再进行提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复述过程结束后,教师再将课文内容展开,对语篇中语言点的学习,反复操练。[24]高一虹.“谨慎地写”与“自由地说”[A].语文研究群言集[C].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106-107.xx33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针对语言点的学习,首先,教师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领会语言点的含义;其次,教师应多加举例,利用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点的语篇功能;再次,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练习,如填入关联词语、时间词语、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等,通过在语篇中对语言点进行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及成段表达能力。例如,《愚公移山》中语言点“不管去哪儿,他们都得翻过这两座大山”。讲解语言点的含义,“不管……都/也……”,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利用例子帮助学生该语言点在语篇中的含义。然后设置练习,如,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子完成对话,填入关联词语等,加深学生对语言点的理解。第四步,针对文章问题做出提问。以《愚公移山》为例,提问学生为什么愚公要这样做?他要求自己的子孙都来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如果换做是你,你又会怎么做?这个故事你们如何看待?3.挖掘语篇文化在语言知识讲授结束后,针对上一步所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语篇中体现的文化心理,对比差异。以《愚公移山》为例。在愚公身上所体现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之一。但学习者往往不会理解愚公的行为,也不能够认同。在学生眼中,挖动大山是一件愚昧的事情,可以通过搬家这种简单的方法来实现。所以我们在语篇讲解的时候,不能够只单纯地告诉学生愚公是顽强、坚持不懈的代表,还有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来分析愚公的行为。不只讲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还要讲产生此行为的文化原因,这种行为与中国文化有什么关系,不能脱离文化教语言。愚公的行为从一方面讲体现了其自身的坚持不懈、敢于挑战的精神。从一方面讲这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安土重迁的文化心理。家即是“根”,安于保守、稳定,正因为这种思想,所以中国人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家。宁可选择搬山这种方式,也不会选择搬家。而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相反,西方国家强调变化与不断创新,不能仅停留在稳定上。对于他们来说,改变自己的住址,更换工作是普遍的现象。基于这种文化心理,所以不会认同愚公的行为。教师在教授语篇的时候,不仅停留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上,也要注重挖掘语篇背后的文化意识观念。三民间故事的表演教学法和flash动画教学法为促进学生对民间故事主旨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民间故事转换为一个表演文本,让34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中民间故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重现整个故事,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还可以运用多媒体flash动画教学,将民间故事以小视频方式呈现,反复出现文中重要的语言点,促进学生反复训练。(一)民间故事的表演教学法表演教学法是对外汉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结合自身动作行为、丰富的面部表情进行表演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或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表演的方式学习汉语。民间故事因其故事性,适合进行角色扮演的语言练习。运用表演教学可以在人造的“自然”情景中获得语言体验,尽最大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能主动运用学到的词语和句型。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运用课上所学语言点,并根据自己的汉语水平自由发挥,主动输出语言,加深对语言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记忆所学故事,真正理解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接受故事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与价值观。以《狼来了》故事为例。讲解完一课的生字、词语和句型后,教师或中高级水平的学生先做示范,让听课的学生模仿,在模仿中体会故事情节。然后教师分配好故事角色与旁白,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习得汉语和汉语文化。课文中有大量对话,可以适当改变课本中的对话,让学生自由发挥。带入自己的感情,运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引导学生运用课上学习过的词语与句型。可以让他们更充分掌握“放羊、捉弄、欺骗”等这些课文中新的词汇,并学会运用词语造句。如,我们被放羊的孩子欺骗了。我要捉弄一下这些人。学生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说出不同的句式,潜移默化地掌握不同的句式。而且还可以根据故事情境自主构建不同的故事场景,听到不同角色的表达方式,理解表演对方在不同语境中的话语含义,并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做出回答,积极主动输出语言,实现“自然交流”中习得语言的目的。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充分参与到表演教学中来。(二)民间故事的flash动画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两分钟左右,突出故事主要内容的Flash动画。Flash动画的特点是色彩鲜明,情节生动形象,将课本内容以小视频形式出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民间故事中的语言点融入flash35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动画中,反复呈现,引导学生在观看动画时潜移默化地学习并巩固语言知识,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成段的能力。避免教师枯燥地对语言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课堂气氛。下面以《滥竽充数》中的语法点“被”字句为例,展示运用flash动画教学。第一,教师先利用PPT对“被字句”进行概念讲解,“名词(受事)+被+名词(施事)+动词”,让学生对被字句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理解被字句的含义。第二,给留学生按顺序播放《滥竽充数》故事中的画面,展示“南郭先生被发现了”这一画面。引导学生用“被字句”说出这句话,并描述画面中的内容。教师通过动作,反复呈现可以使用“被字句”的情景,刺激学生的语言输出。第三,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两两一组,一个同学做动作,另一个用“被字句”描述这位同学的动作。然后再次播放Flash动画,将故事展示到PPT上,一页一页播放,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并描述故事情节,刺激学生用不同的句法说出句子。第四,教师关闭Flash动画与PPT,让学生自主回忆动画情节,运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选择性地让学生书写故事,将所学语言点表述出来。通过反复练习,呈现故事,理解语言点的用法与规则,正确使用该语言点,最终实现成段表达的效果。36 第五章对外汉语中民间故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第五章对外汉语中民间故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一相关知识储备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职责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民间故事教学中,就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有一定的要求:第一,要熟练掌握汉语国际推广的一些重要的纲领性信息,比如《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具有很好的把控能力,才能准确控制好教学中的难度,更加准确地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第二,教师首先应具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自己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充分掌握了民间故事方面的知识,才能在进行民间故事讲解时能够深入浅出,用简洁的语言向留学生讲述出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良好创意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光会遇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问题,还有来自汉语本体的阐释问题以及工作环境的限制问题,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创意的过程,在现代教学法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因此创意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要扩大知识储备,在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有充分的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巧,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好的创意只有在充分的执行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当中的策略会包括教学活动、游戏、与计算机技术的整合等等形式。活动流程的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活动道具的准备等,都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是技术不是课堂的主角,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让活动和游戏喧宾夺主,降低了语言的教学地位。三明确学习动机母语习得是一个自然的习得过程。外语习得,特别是成年人的外语习得,需要相应地语言习得学习动机,维持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并指向确定的习得目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以及专业需要,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学生对中国文化兴趣浓37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厚或在文化方面的学习需求较高,我们可以增加相关的民间故事、提高民间故事词汇的出现频率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如,面对的是来华留学的医学生,我们可以选取与医学有关的民间故事《神农氏尝百草》、《歧黄之术》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四跨文化传播意识民间故事教学属于文化教学的范围,教学内容包括价值观、善恶观、审美观等文化内部的东西,因此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讲解的时候注意中华文化与学生文化间的异同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其在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注意一些中国人的习俗和禁忌,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38 第六章教学案例——以《滥竽充数》为例第六章教学案例——以《滥竽充数》为例《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一、授课对象:初级班学生,已经通过HSK四级二、课型:综合课三、教材:汉语教程《滥竽充数》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目标1.学习新的词汇和语法2.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进行表演教学。3.理解“滥竽充数”的寓意,挖掘文化内涵,并能在生活中得体使用。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生词,学会使用“被”字句。(2)正确理解“滥竽充数”的文化内涵。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在课前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竽”是什么?(预设学生会出示提前搜集好的竽的图片)。直观展示图片后,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看一看这一篇文章中讲了一个关于“竽”的什么故事。播放提前制作的flash动画视频《滥竽充数》,引起学生的初步感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滥竽充数》。(二)讲授新课(1)带学生学习生词,首先将所有生词读三遍,然后进行简单解释,可以给出具体的图片避免生词给学生造成的负担。(2)初读课文1.领读两遍,让学生带感情齐读两遍,之后找学生分角色朗读。2.反复朗读操练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先可以先给学生提示词,在教师提示下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复述。然后教师不再进行提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讲解这篇课文的大意。39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精读课文1.教师在PPT出示问题。文章中都有哪些人,他们喜欢怎样听“竽”?2.南郭先生是怎样吹竽的?3.请同学思考,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什么还要混在队里充数?4.初步思考:南郭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5.南郭先生为什么混不下去想偷偷地逃走了?①理解词语“混不下去”的意思。②提问:“偷偷”是什么意思?7.教师总结:南郭先生是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能暂时掩人耳目。当他被大家戳穿的时候,就只能逃走了。(4)理解寓意,综合训练①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滥竽充数的事情呢?(预设学生回答)上课不认真听课,不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无法通过hsk考试,就是在滥竽充数。②请同学思考,你愿意做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我们作为学生应该这么做?(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告诉同学们下节课要学习的语法点。第2课时(一)复习课文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词,请同学带读。2.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复述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故事内容。(根据同学复述的情况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二)讲授新课1.语法项目学习①骗过国王过: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做结果补语。举例:来过海口、吃过海鲜、看过这本书②混不下去“动词+下去”表示动作继续到将来40 第六章教学案例——以《滥竽充数》为例例如:他说不下去了、他学不下去了③入迷“对……入迷”。例如:我对汉语入迷。④偷偷表示行动隐蔽、不易使人觉察,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例如:她偷偷地掉眼泪。⑤被字句,南郭先生怕被国王发现,就偷偷地溜走了。第一,教师先对“被字句”进行概念讲解,“名词(受事)+被+名词(施事)+动词”,理解被字句的含义。第二,给留学生按顺序播放《滥竽充数》故事中的画面,展示“南郭先生被发现了”这一画面。引导学生用“被字句”说出这句话,并描述画面中的内容。教师通过动作,反复呈现可以使用“被字句”的情景,刺激学生的语言输出。第三,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两两一组,一个同学做动作,另一个用“被字句”描述这位同学的动作。如,门被风吹开了,窗子被老师打开了。再次播放Flash动画,将故事展示到PPT上,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并描述故事情节。第四,教师关闭Flash动画与PPT,让学生自主回忆《滥竽充数》的动画情节,学生加以复述,用“被”字句表述南郭先生和教师的行为。(三)挖掘文化内涵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讽刺了当今社会混入内行,冒充有本领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四)做课后练习题讲解完语法项目和词汇,做课后练习(五)布置作业思考自己是否有过“滥竽充数”行为,按照本文的语篇结构,运用所学的语言点来完成一个小作文。并提前给学生分配好角色,结合课文内容,调动想象力,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变,开展表演教学。教学反思:41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了解滥竽充数中的“竽”,并把图片展示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乐器的了解。课前给同学们播放flash动画视频,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故事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并运用flash动画对“被字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句式的用法,使枯燥的语法点变得栩栩如生。最后用表演的形式,每位同学饰演不同的角色,在自己创造的“自然”情景中获得语言体验,提供机会让学生能运用学到的词语和句型。这种方式巩固了课上所学语言点,并根据自己的汉语水平自由发挥,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更好地理解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接受故事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与价值观。42 结语结语一研究成果民间故事作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和教学需求,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当中还未充分认识到民间故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笔者通过分析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传统处理模式与局限,并结合汉语作为母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对汉语作为二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启发,找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合理的文化教学处理模式,即通过语言文本与语言要素来体现文化。通过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民间故事的数量和语言形式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类型单一、文本难度较大、存在文化误读。针对问题从内容改写、文化注释、文化对比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民间故事选材的原则与方法。对民间故事在语言要素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型的民间故事教学法,包括表演教学法和flash动画教学法。并从对外汉语教师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以一篇教学案例为例,对本文中所探讨的教学方法进行应用实践。二研究不足尽管本文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很显然理论部分是比较薄弱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如,教材资料搜集不到位,调查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文化教学的处理模式是把文化通过教学课文的语言文本和语言要素显示出来,对语言要素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的阐述缺乏系统性。因为笔者本人的教学实践不够,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方法缺乏真正的教学经验。对于这些问题,笔者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不断储备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而达到更高的水平。43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9-80.[2]田兆元.民间文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0-151.[3]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9-60.[4]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89-90.[5]郭朝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初探[J].复旦大学,2009:105-106.[6]杨晓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籍研究生的中华文化课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6(04):154-156.[7]吴晓露.论语言文化教材中的文化体现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04):109-117+108.[8]李泉.对外汉语教材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2:78-79.[9]刘佳懿.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D].华侨大学,2016.[10]张英.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J].汉语学习,2004(01):53-59.[11]周小兵,罗宇,张丽.基于中外对比的汉语文化教材系统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05):1-7.[12]李泉.对外汉语教材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2:78-79.[13]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14]Brown,H.D.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65-166.[1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34-35.[16]张莲,内容型教学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J].英语广场,2015(07):82-84.[17]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4:89-90.[18]潘冬.中学语文教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3.[19]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59-60.[20]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C].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04:14.[21]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9-100.45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周彦.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教材编写建议”部分解读[J].江苏教育,2012(07):17-18.[23]刘启文,王进军.图画的汉字汉字的图化—浅谈汉字的视觉化[J].飞天,2006,16-17.[24]高一虹.“谨慎地写”与“自由地说”[A].语文研究群言集[C].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106-107.[25]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01):37-46.[26]张幼冬.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文化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5):15-18.[27]李晓臻.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23(04):56-57.[28]刘继红.谈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4):40-45.[29]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0]沈燕.谈非中国文化环境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世界汉语教学学会:1999:6.[31]李修斌,臧胜楠.近三十年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述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07):73-77.[32]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01):25-28.[33]吴仁甫,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位”与“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86-88.[34]朱瑞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6(S1):111-116.[35]周新.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与语言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1):11-13.[36]王兰柱.民间故事的特点及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1995(09):34-35.[37]孙启民.谈童话、寓言和民间故事的教学[J].江苏教育,1982(10):19-20.[38]齐海英,邱思文.汉语国际推广语境中的中国民间故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606-610.46 参考文献[39]朱旭,闫正艳.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6(07):189.[40]张超梅.民间故事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41]李璐娜.民间故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5.[42]孙莹莹.民间故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4.[43]丁军峰.民间故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44]胡占斌.汉语国际推广中民间故事传说类文化内容之教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3.[45]唐沁菱.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中的问题及其编修建议[D].重庆大学,2013.[46]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47]文雪曼.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材研究[D].扬州大学,2016.[48]赵争.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D].陕西师范大学,2014.[49]丁宁.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D].吉林大学,2008.[50]王洪丽.语文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1.47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8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一、已发表(包括已接受待发表)的论文,以及已投稿、或已成文打算投稿、或拟成文投稿的论文情况相当于学被索作者(全体序发表或投稿刊发表的卷期、位论文的引收作者,按顺题目号物名称、级别年月、页码哪一部分录情序排列)(章、节)况基于海南区域经济文化发海南省高等学展的海南高职高专院校“汉1第二作者校教育教学改Hnjg2017-72语专业”专业建设的系统研革研究项目究《中国菜名的社会语言学《现代语文》省2017年8月、2第一作者研究》级期刊135-136注:在“发表的卷期、年月、页码”栏:1如果论文已发表,请填写发表的卷期、年月、页码;2如果论文已被接受,填写将要发表的卷期、年月;3以上都不是,请据实填写“已投稿”,“拟投稿”。不够请另加页。49 致谢致谢时光荏苒,两年的求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驰而过。当在电脑屏幕上打下了论文的最后一个字时,心中的感觉并不如此前在埋首论文期间无数次幻想过的轻松畅快,反而生出许多的感慨与眷恋来。海南师范大学的学习生活,给了我很多体会,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老师与同学的关照之情,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从收集相关资料,在前人的材料中获得启示,到理顺自己的写作思路。从反复修改论文直至最终定稿,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和帮助。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龙涛老师。龙老师治学严谨,为人谦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正是在导师的帮助下我才可以在短时间内理清思路。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再到论文具体的撰写,龙老师都给予了我许多关键的指导和建议,倾注了很多的心血。龙老师不仅给了我知识上的启发,学习上的督导,更给了我很多实践的机会去不断地完善自我,成就了我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两年的学习生涯离不开国际教育学院的杨遗旗老师、柴俊星老师、孙丹老师等各位老师的悉心培养与帮助,他们以其各自的魅力影响着我,鼓励着我,是他们的指点教导牵引着我在对外汉语教学这条道路上不断进步成长。另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我的同学,感谢他们给予我的鼓励与支持。在论文撰写期间,同学们向我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并且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对我的论文撰写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这篇论文进行评审并且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