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2.50 KB
  • 2022-06-16 12:00:09 发布

高分子界诺贝尔获奖者及国内院士介绍

  • 9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分子界诺贝尔获奖者及国内院士介绍讲解:陈久存1 课件组成部分类别人数功能高分子领域一诺贝尔获奖者8二国内两院院士152 第一部分诺贝尔获奖者介绍获奖年份获奖者出生---去世年份国籍英文名译名1953HermannStaudinger施陶丁格,H.1881~1965德国1963KarlZiegler卡尔·齐格勒1898~1973德国GiulioNatta纳塔,G.1903~1979意大利1974Flory,Paul保罗.弗洛里1910~1985美国1991Pierre-GillesdeGennes皮埃尔-吉勒·德热纳1932~2007法国2000HidekiShirakawa白川英树1936~日本AlanJ.Heeger艾伦-J-黑格1936~美国AlanG.MacDiarmid艾伦·G·麦克迪尔米德1927~新西兰3 施陶丁格尔(HermannStaudinger)(1881—1965)4 基本信息1881年3月23日生于德国莱因兰—法耳次州的沃尔姆斯;1907年毕业于施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聘为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副教授。1912年于苏黎世工业大学任为化学教授。1920年,发表“论聚合反应”的论文,提出高分子的概念;1932年,出版划时代的巨著《高分子有机化合物》195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65年9月8日在弗赖堡逝世,终年84岁。施陶丁格5 施陶丁格是高分子科学的奠基人。于20年代,将天然橡胶氢化,得到与天然橡胶性质差别不大的氢化天然橡胶等,从而证明了天然橡胶不是小分子次价键的缔合体,而是以主价键连接成的长链状高分子量化合物。他还正式提出了“高分子化合物”这个名称;预言了高分子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关于高分子的粘度性质与分子量关系的施陶丁格定律。至今,用粘度测定高分子的分子量,仍然是常用的方法。他在高分子科学理论方面有所创新,是纤维、橡胶、塑料等高分子工业生产的理论基础。施陶丁格因其在高分子化学方面的发现,获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创办了《高分子化学》杂志。共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和专著。施陶丁格主要贡献6 卡尔·齐格勒(KarlWaldemarZiegler,1898年—1973年)7 1898年11月26日出生于德国卡塞尔附近的海尔萨。1920年在奥沃斯教授指导下从马堡大学毕业1923年取得讲师资格,曾在法兰克福短期执教,随后十年一直在海德堡大学执教。1935年因对叔碳自由基的研究和环状化合物合成而获得李比希奖章。1936年成为教授,担任哈尔大学化学所所长,同时任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1943-1969年担任位于鲁尔区的曼海姆的马克-普朗克煤炭研究所所长,从事有机金属化合物合成及其在催化剂上的应用。成功进行了高密度聚乙烯的合成。1973年8月12日在曼海姆去世,一生发表论文200余篇。基本信息卡尔.齐格勒8 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低压聚乙烯法"和"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他于1953年用三乙基铝-四氯化钛组成的络合催使乙烯在低压下聚合成聚乙烯,为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意大利学者纳塔用三氧化钛代替四氯化钛,制成了聚丙烯结晶,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以低碳烯烃为基础的新型聚合物不断出现,这类催化剂被称为"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主要贡献卡尔.齐格勒9 纳塔,G.(GiulioNatta1903~1979)10 1903年2月26日生于意大利因佩里亚1924年获米兰工学院博士学位,先后在罗马大学、都灵大学等校任教1938年任米兰工业大学教授,工业化学研究所所长1952年,在德Frankford参加Ziegler的报告会,被其研究工作深深打动50年代以前,从事甲醇、甲醛、丁醛等应用化学研究,取得许多重大成果1954年,发现丙烯聚合催化剂1963年,获Nobel化学奖1979年5月2日卒于意大利贝加莫。基本信息纳塔·G.11 主要贡献纳塔·G.他最卓越的贡献是,1954年在德国化学家K.齐格勒乙烯低压聚合制成聚乙烯重大发现的基础上,发现以三氯化钛和烷基铝为催化剂,丙烯在低压下高收率地聚合,生成分子结构高度规整的立体定向聚合物——聚丙烯,具有高强度和高熔点,开创了立体定向聚合的崭新领域。1957年,他直接参与在意大利的世界上第一套聚丙烯生产装置的建立,他的发现导致合成树脂和塑料的一个大品种问世。12 保罗.弗洛里(Flory,PaulJohn1910~1985)13 1910年6月19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斯特灵;1934年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杜邦公司,进行高分子基础理论究;1948年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授;195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任梅隆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1961年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197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75年退休;1985年9月9日逝世。基本信息保罗.弗洛里14 在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贡献,几乎遍及各个领域。既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是高分子科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弗洛里是研究大分子聚合物的先驱。对橡胶、塑料、纤维、薄膜、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大量研究。还研究聚合作用机理、溶液理论等。著有《高分子化学原理》和《长链分子的统计力学》等。弗洛里因高键分子物理化学研究成果获1974年诺贝尔。还曾获美国化学会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奖章。主要贡献保罗.弗洛里15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Pierre-GillesdeGennes1932~2007)16 1932年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61年成为奥尔塞巴黎大学固态物理学教授1971年以来,他一直在法兰西学院教授公共课;1974年,他编著了《液晶物理学》一书,此书至今仍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1976年开始任巴黎物理和化学学院院长。1990年,他获沃尔夫物理学奖。199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斯德哥尔摩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称他为“世界性人才、当代之牛顿”。2007年5月18日去世基本信息皮埃尔-吉勒·徳热纳17 主要贡献皮埃尔-吉勒·徳热纳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誉为“世界性人才、当代之牛顿”的他是一位敢于探索新领域的非凡科学研究者:首先是中子散射与磁力,然后是超导体,液晶,聚合物,胶体,化学以及生物(记忆和嗅觉)等方面进行过研究。德热纳发现,为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而创造的方法能推广至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能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由于在对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荣获了199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8 白川英树(HidekiShirakawa,1936~)19 1936年8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55年从岐阜县立高山高中毕业1961年自东京工业大学理工系化工专业毕业后又 在该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化工专业博士课程1966年读完博士课程后便在东京工业大学资源科 学研究所当了助教1976年他应艾伦·黑格教授 之邀赴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博士研究员1979年他回到筑波大学任物质工程学系副教授, 从1982年10月起一直担任筑波大学教授,现为 筑波大学的名誉教授。200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基本信息白川英树20 主要贡献白川英树白川在东工大研究有机半导体时使用了聚乙炔黑粉,一次,研究生错把比正常浓度高出上千倍的催化剂加了进去,结果聚乙炔结成了银色的薄膜。白川想,这薄膜是什么,其有金属之光泽,是否可导电呢?测定结果这薄膜不是导体。但正是这个偶然给了白川极大的启发,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发现在聚乙炔薄膜内加入碘、溴,其电子状态就会发生变化。正在这时(1976年)艾伦·马克迪尔米德教授说,“很想看看那薄膜”,邀白川到美国开展共同研究,于是就有了3人的合作。合作研究2个月后,薄膜的电导率提高了7位数。引起了IBM为首的世界产业界极大兴趣,其中钟纺公司开发成功了聚乙炔塑料电池,以其轻而大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着手机和PB机的日益普及,这种电池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白川英树等发现的导电性高分子材料必将推动世界IT产业的发展,它为薄型轻质电池和手机显示屏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未来高分子聚合体电池可应用于电动汽车,高分子电线可深入各个家庭,高分子IC芯片问世将成为可能,其势必成为一个掀起21世纪材料革命的主力。21 艾伦-黑格(AlanJ.Heeger,1936~)22 1936年12月生于美国爱荷华州苏城196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博士学位2000年获我国华南理工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圣巴拉分校物理、化学、材料系教授1982-1999任该校有机及高分子固体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名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座教授2000年10月10日,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筑波大学的白川英树因对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而获得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院院士(2001)、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2002)。基本信息艾伦·黑格23 主要贡献艾伦·黑格黑格在有机及导电高分子材料与器件及低维物理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成就。他对物理及材料科学的主要开创性贡献有:1973年发表对TTF-TCNQ类高导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研究,开创了有机金属导体及有机超导体研究的先河1976年发表对聚乙炔的掺杂研究,开创了导电聚合物的研究的领域;随后与他人合作提出SSH理论来解释其孤子电导机制,大大促进了低维物理研究的发展1990年发表可加工性高导聚苯胺,实现了导电聚合物的实用化;1991发现MEH-PPV与C60之间的光诱导电荷分离,是目前高效大面积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的物理基础及源头之一1996年首次实现共扼聚合物固态下的光泵浦激光。他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结合,开创或参与开创了三家高科技公司。24 麦克迪尔米德(AlanG.MacDiarmid,1929~)25 1927年生于新西兰。曾就读于新西兰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1955年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现为该校的Blanchard化学教授1973年开始研究导电高分子1999年获得了美国化学会材料化学奖。200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已经发表了约600篇科学论文,获得了20项专利他曾获得过多项美国和国际奖及荣誉称号基本信息麦克迪尔米德26 1973年,他开始了具有金属导电率(103S/cm)的聚硫氮[(SN)x]的研究。1976年他在日本期间获悉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白川英树制出了具有金属光泽的膜状聚乙炔的消息后,立即邀请白川到他们学校与当时正在该校物理系任教的Heeger三人一起进行合作研究,实现了用碘对聚乙炔的化学“掺杂”,并进行了详细的物理研究。他们三人之间的卓有成效的合作导致了有机聚合物显示金属导电率的历史性发现。电绝缘的有机聚合物可以被容易地‘掺杂”到金属区,这一发现开创了涉及电导性和金属性有机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电性能之间关系的化学、物理多学科交叉的全新研究领域。主要贡献麦克迪尔米德27 第二部分国内高分子领域两院院士介绍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当选年份院别1冯新德男19151980中科院2徐禧男19211991中科院3林尚安男19241993中科院4程镕时男19271991中科院5沈家骢男19311991中科院6沈之荃女19311995中科院28 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当选年份院别7卓仁禧男19311997中科院8王佛松男19331991中科院9颜德岳男19372005中科院10江明男19382005中科院11曹镛男19412001中科院12周其凤男19471999中科院13杨玉良男19522003中科院14吴奇男19552003中科院15张希男19652007中科院29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冯新德(1915-)1915年10月12日生于江苏吴江同里镇,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5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美,1946年入美国诺脱丹大学研究院化学系,连续三年获美国通用轮胎与橡胶公司奖学金,194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1949年国内率先开设高分子化学课程:为中国高分子化学莫基开拓人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任北京大学教授今。基本信息30 主要贡献中科院冯新德院士1958年成立全国第一个高分子化学教研室并任室主任至1986年。长期以来从事高分子化学教学与基础研究,领域涉及烯类自由基奈合与电荷转移光聚合以及接枝与嵌段共聚合。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方面重点研究抗凝血材料与药物控释体系以及高分子老化与生物老化的初始反应机理,承担中国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烯类聚合反应与“八五”烯类聚合与产物精细化,获国家部委奖励八项,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六十余人,发表中英文论文近三百篇。31 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期间的重大项目“烯类双烯类聚合反应研究——机理、动力学及产物结构调节”。其科研成果曾多次获奖:“胺存在下的烯类聚合与引发机理”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医用嵌段聚醚氨酯抗凝血材料”获1990年天律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烯类自由基聚合引发体系研究”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二等奖。1984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一届日本高分子学会国际高分子会议上,他的“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的进展”,获大会颁发的演讲奖。中科院冯新德院士主要贡献32 中科院冯新德院士长期以来任《高分子学报》与《中国高分子科学》(英文版)二刊主编,曾任中国石化总公司技术顾问及日本京都大学医用高分子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中心客座教授,1989年获中国化学会育才奖,1984及1997年分别获日本高分子学会演讲奖与国际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2000年获中国教育部生物医学高分子研究一等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78-1990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至第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3 徐僖(1921-)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21年1月16日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在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1948年获美国李海大 学硕士学位。四川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用离聚物增韧聚烯烃的研究方面也有较多成果。发表论文160篇,取得专利2项,发明奖1项,著有《高分子化学原理》,译有《高聚物降解过程化学》和《聚合物加工流变学》。34 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方面的研究,采用超声技术合成了一系列有应用前景的嵌段和接枝共聚物,此项技术可用以制备高效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高分子氢氧键复合物和高分子共混材料的形态性能关系,提出通过氢键复合可以有效降低导电材料的结晶度、提高材料导电率,这一提示对推动快离子导体研究有很大意义。在用离聚物增韧聚烯烃的研究方面也有较多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主要贡献35 《高分子学报》、《化工学报》、《自然科学进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应用化学》《J.Mater Sci.Technol.》、《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Progress in Po1ymer Processing Series》等期刊和丛书编委。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高分子化工分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学分支副主编,《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高分子材料分支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主任,第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译著4本,申请专利20余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等20余项国家、部委、省级奖励,以及高分子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高分子化学育才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曾被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是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主要贡献36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主要贡献材料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征,一是与发展高技术的需要密切结合,二是跨学科交叉。徐僖在50年代后期即明确提出要重视力学与高分子化学两个学科交叉领域,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化学过程和现象,为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和改性开拓新的途径。当时国外在这一边缘领域的研究亦处于探索阶段。徐僖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首先受到美国著名专家R.s.Porter和A.Casele的重视,在他们的专著《PolymerstressReaction》(AcademicPress,1979)中摘录转载了徐僖60年代的全部研究成果。在长期的工作中,徐僖和他的助手采用超声波、振荡磨、高速搅拌等多种手段制得了10余种难以用一般化学方法合成、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论点。研究成果“超声辐照下聚合物的降解和嵌段(接枝)共聚”被公认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一成果对三次采油所需高效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提供了新途径。37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主要贡献采用共混和复合的方法开发多组分高分子材料,可以弥补单组分材料的缺陷,挖掘材料的潜在性能。在国内徐僖最早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理论的高度,系统地研究了聚乙烯、聚丙烯、聚氧化乙烯、聚氯乙烯和丙烯酸类树脂等10余种共混体系的有关化学反应,结构形态和流变行为,提供了一系列有实用价值的理论依据。聚烯烃的世界年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1/3,但由于韧性较差,影响了在工程领域的使用。多年来,聚烯烃增韧成了国际高分子学术界注目的课题。通过加入弹性体可以实现增韧,但材料的强度和热变形温度会大幅度下降。徐僖采用高聚物增韧聚烯烃,能在保持材料强度基本不变和良好加工性能的基础上,使韧性提高5~20倍。这一成果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38 导电性是高分子材料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徐僖借鉴结晶度对金属材料导电性能影响方面的报导,提出可以通过氢键复合降低结晶性聚电解质的结晶度,提高其导电率。他指导他的学生研究了聚氧化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体系的氢键复合,实现了这一设想,使材料的结晶度大幅度降低,导电率提高1~2个数量级。这项成果对推动快离子导体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主要贡献39 林尚安(1924-)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24年6月生于福建省永定县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岭南大学化学硕士学位此后一直在中山大学任教1978年晋升为教授历任中山大学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曾兼任广东省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评议组成员和国家教委科技委化学部委员。40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尚安主要贡献五、六十年代他主要从事有机硅高分子缩聚研究。七十年代以后,林尚安教授对烯烃高效催化聚合、共聚合与聚合理论与各种聚烯烃合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配位聚合理论,美、日、德等国际著名高分子专家盛赞他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已达到国际前沿水平。41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尚安主要贡献研制成功的8种新型高效催化剂,用于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中低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等规聚丁烯及多种烯烃共聚物,效果甚佳。研制的“苯乙烯定向聚合高活性催化剂”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程塑料等三项属国内首创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在国内率先突破乙烯气相高效率聚合和共聚合的第四代最新的负载型复合催化剂制备技术关,因有所创新,从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通过鉴定纳入国家计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42 在聚烯烃的化学改性、功能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合成有发展前景的功能高分子富氧膜的新构思。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J.C.W.Chien教授合作,在国际上首先研制出丙烯高转化率、高等规度聚合的钒系催化剂,并与钛系作比较,深入研究载体氯化镁的作用。他还研制成醇-水透过蒸发膜材料和属于国家“863”计划的“人工种子的高分子种皮研究”的成果,为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高科技成就,获国家“863”计划生物工程技术专家组好评。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尚安主要贡献43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尚安主要贡献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兼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化学评审组成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高分子化学组副主编,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高分子化学组成员,国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近年他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项,省高校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具有高水平的论文近90篇。44 程镕时(1927-)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27年10月生,宜兴和桥镇人。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同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读研究生并于1951年毕业。1952年起任中科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后迁并为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3年调任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45 中国科学院院士程镕时主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参与筹建中科院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化学研究小组工作,开拓从事高分子分子表征研究。他参与的“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196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负责的“稀土催化聚合顺丁橡胶的表征”研究项目,198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顺丁橡胶是我国自行开发的唯一大规模高分子材料工业生产技术,此项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参与指导的“高分子长链支化结构的研究项目,获198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他致力于凝胶色谱图解拆的研究,提出“凝胶谱扩展和分离效应的统一理论”,获1988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6 中国科学院院士程镕时主要贡献他参与的攀登计划“高分子凝聚态基本物理问题研究”项目,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世纪80年代以来,十多次出席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其中三次应邀作特邀报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先后兼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高分子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高分子学报》、《色谱》等国内和国际学术刊物编委。47 80年代以来,程镕时除了继续上述方向的研究外,还担负起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工作,并且进一步扩大了研究领域,在高分子凝聚态稀浓溶液的转变、冰降低的标度理论、高分子网络结构的表征,以及高分子链的构象理论等方面都得了相应的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程镕时主要贡献48 沈家璁(1931-)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31年9月生于浙江绍兴。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吉林大学任教、现为吉林大学教授,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9月被双聘为浙江大学教授、兼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院院长。历任吉林大学化学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校长、国家教委科技委委员兼任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化学部常委以及各种基金的评委。49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家璁主要贡献他与德国科学院院士H.Ringsdorf教授合作,开展了超分子化学与层状组装体系的研究。应用分子间的弱作用力构建层状功能膜、纳米微粒、图案化界面与高活性的人工酶等领域做了较系统的工作。创建了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持系列超分子功能体系的国际研讨会与国际香山会议,推动了国内超分子科学的发展。并于2004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与此同时,他还开展了有机、聚合物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主持了光电材料与器件的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此,2002年荣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50 在从事聚合反应动力学与特种高聚物分子工程研究中,运用模型与概率函数积木式地一步列出各种加聚反应机理的分子量分布公式,建立了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的定量关系;链段模型结构按分子模型处理,建立了较完整的共聚反应统计理论;用顺磁共振法首次跟踪本体聚合中自由基变化全过程,揭示了自由基的微环境,提出了扩散图象;开发了高折射指数的光学树脂。研究了微凝胶为核的星型聚物,首次用这类两性分子制成纳米级高分子微粒和超薄“浮萍”与“倒浮萍”膜,成功地把高分子LB膜的有序性与稳定性结合起来。近十年来致力于化学材料与化学反应的微结构、微环境及微反应器的探索,很自然地发展为超分子体系的组装、识别及信息功能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家璁主要贡献51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家璁主要贡献他在浙江大学开展了高分子材料与细胞相容的界面的研究,开发了一些生物医用材料。光电信息材料与生物医用材料均可看作超分子结构与材料体系向应用领域的延伸。其合著有198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分子反应动力学》;1985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聚合反应微观动力学》;200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超分子层状结构》等专著,发表论文400余篇,已授权的专利20余项。52 沈之荃(1931-)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31年5月27日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52~1962年苏州大学任教,1962~1979年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副研究员,室主任。1980年至今在浙江大学任教,1984年晋升为教授。历任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及浙江省科协副主席等职。现任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化学部常委。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之荃主要贡献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60年代,首先研究三元镍系顺丁橡胶,并为成功地建立我国万吨级顺丁橡胶工厂作出突出贡献,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60-70年代,开展并组织领导了稀土络合催化聚合学科及其橡胶的研究工作,1982年获国家自然学科二等奖;80-90年代将稀土络合催化固定CO2制备聚碳酸酯等新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获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然,199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200余篇论文和专著于国内外学术书刊。54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之荃主要贡献1988年被评为浙江省首届先进女科技工作者,1993年获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1994年获光华科技一等奖,1995年获浙江省“十大杰出女性”和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1998年被选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兼任《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等10余杂志编委会委员。"高分子材料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55 卓仁禧(1931-)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31年2月出生于福建厦门1953年7月复旦大学毕业后,到武汉大学化学系任教1957-1959年去天津南开大学进修,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有机硅化学研究。1983-1984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从事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现任武汉大学"教育部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开放实验室"主任,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等职务56 中国科学院院士卓仁禧主要贡献现任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在有机硅化学和生物医学高分子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70年代,研制成功有机硅光学玻璃防雾剂,用于多种光学器件作为保护涂层。80年代以来,系统研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在聚磷酸酯合成方法的研究中,发现新的溶液缩聚催化反应和脂肪酶催化含磷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担任《离子交换与吸附》和《ChineseJournalofReactivePolymers》副主编,《PolymerInternational》执行编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等杂志编委。57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高分子:包括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基因转染高分子载体、生物活性高分子、靶向性磁共振造影剂、固定化酶及其应用等。近年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装载基因材料的分子设计及组织诱导作用和机理》国家科技部973项目《用于基因和抗癌药物控制释放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用于分子诊断的功能化肽类树型大分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医疗植入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器官、组织靶向性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基因传递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卓仁禧主要贡献58 中国科学院院士卓仁禧主要贡献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1983年国家科技发明奖三等奖1项,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项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60年和1987年先后两次被选为湖北省劳动模范。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9 王佛松(1933-)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33年出生于广东兴宁。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60年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1960-1988年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研究员、实验室主任、所长助理及所长等职。1979年至1981年以客座教授身份在意大利国家科研委员会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工作15个月。1988年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60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佛松主要贡献50至80年代初期主要从事双烯烃及a-烯烃的齐格勒-纳塔定向聚合工作。领导和参与我国合成顺-1,4聚丁二烯橡胶工定化生产过程中的实验室研究和中间试验工作。首次发现稀土催化剂是异w戊二烯顺-1,4定向聚合的催化剂,并参与和领导稀土顺-1,4异戊橡胶的实验室研究和中间试验工作。80年代初以后主要从事导电高分子及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电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和稀土催化双烯定向聚合。61 长期从事双烯烃定向聚合研究,为我国顺丁橡胶工业化生产做出重要贡献。与人合作首次用稀土催化剂合成高顺式聚异戊二烯——人造天然橡胶,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基础研究,使这一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八十年代以后主要从事导电高分子合成、结构、性能及应用研究工作,在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中,取得处于世界前沿的结果。他一生最欣赏的两句话是:文章千古在,仕途一时荣。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佛松主要贡献62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佛松主要贡献80年代后主要从事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及三等奖1次,发表论文200多篇,合编专著1部,译著1部。现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ProgressinPolymerScience》编委、《高分子学报》(中、英文版)副主编、《Polymer》、《KoreaPolymerJournal》及《JapanPolymerJournal》顾问编委、华南理工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及中山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及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63 颜德岳(1937-)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毕业南开大学化学系1965年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2002年获比利时Leuven天主教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64 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德岳主要贡献长期致力于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不规整聚合物的超分子组装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等分子结构参数及其与聚合反应条件之间的数学关系;利用不同聚合反应基团的活性差别,建立了用商品化的双组分单体原位合成AB2型中间体的方法大量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新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基于氧杂环单体的自缩合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带超支化“核”合聚氧化乙烯“臂”的两亲性多臂共聚物;进而提出了其分子堆砌模型和宏观分子自组装机理,在实验室实现了宏观尺度的分子自组装和结构不规整大分子的宏观自组装。65 近年来颜教授又带领学生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例如和博士生一起报道了由商品化单体大量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方法和控制聚合物支化度的技术,解决了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抗过氧化氢氧化问题,为原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找到了无毒价廉的配体,发现聚丙烯熔体在降温过程中31-螺旋的构象达到临界长度时就会发生相变等等。这些发明和发现在高分子科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德岳主要贡献66 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德岳主要贡献2004年初,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上海交大颜德岳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的一篇论文,证明特定的分子可以直接自组装成宏观尺寸的有序结构体,使分子自组装从微观、介观到宏观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这项成果还第一次用结构不规则的大分子进行自组装,拓展了分子自组装研究领域。 颜德岳院士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享有盛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曾于1989年和唐敖庆院士、沈家骢院士等人一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8年获得过上海市科技进步(基础研究类)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67 江明(1938—)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38年生于江苏扬州。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60-1988,复旦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88-,复旦大学,教授。199101-199812,中国化学会,理事;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199301-,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高分子委员会,主任。199201-,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大分子部,国家代表。68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明主要贡献主要从事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多尺度相结构研究。发现嵌段共聚物/相应均聚物相容性的链构造效应,得到高分子共混物的密度梯度模型;提出和证实了氢键相互作用导致的不相容-相容-络合转变。在大分子组装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聚合物胶束化的新途径,获得了核-壳间由非共价键连接的聚合物胶束和空心纳米球,形成了胶束化的“非嵌段共聚物路线”。69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明主要贡献共发表论文190余篇,提出的一系列的科学结论,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引用,被他人引用1000余次。以上4个方面的研究均在国际知名刊物(ProgressinPolymerScience,AdvancesinPolymerScience和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h)上发表评述性的总结。担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获得过如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曾任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会(IUPAC)大分子分部国家代表,太平洋高分子联合会(PPF)理事等。70 曹镛(1941—)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4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学位。1966年至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作,1979年至1981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进修。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198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8年至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做访问研究。1990年至1998年任美国UNIAX公司资深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71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主要贡献他是国内最早从事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科学家之一。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前沿领域,主要涉及有机/高分子光电信息材料领域的以下研究方向:高分子发光材料及器件物理、高分子光伏材料及器件物理、高分子场发射阴极材料等。高分子光电材料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方向是高分子发光显示。它在平板显示领域有强烈应用背景,且从材料和显示屏技术都不断迅速取得巨大进步,非常接近产业化,受到市场、企业、技术专家,乃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72 用稀土催化剂合成了有新的结构和形貌特色的聚乙炔。率先合成苯胺及噻吩的齐聚物,并对其进行掺杂和研究其结构与性能关系。他在用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制备可溶性的聚合物的基础上,提出“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的概念,解决了导电高分子的高导电性与加工性不能同时并存的难题,其研究结果已得到实际应用。此外,成功地研制出可弯曲的塑料片基发光二极管;使铝阴极LED的电荧光量子效率达到甚至超过钙阴极器件等。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主要贡献73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主要贡献在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及器件领域,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3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35篇,包括AdvancedMaterials5篇、ChemistryEur,J.1篇,ChemicalCommunication1篇、J.Am.Chem.Soc.1篇、ChemistryofMaterials1篇、Macromolecules8篇、AppliedPhysicsLetters15篇).截至2006年4月,论文被他人引用共350余次.其中单篇最高引用次数超过4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其中,国际专利3项),已获专利授权2项.74 周其凤(1947—)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47年出生湖南浏阳,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70年留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研究生,1980年1月由国家公派到美国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1981年9月获硕士学位,1983年2月获博士学位,同年5月回北京大学任教。1990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等职。75 创造性地提出了"Mesogen-JacketedLiquidPolymer"(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科学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明确的证明。因此获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此外,周其凤还对液晶高分子的取代基效应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成果;最先发现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使亚稳态液晶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液晶高分子两个原理;并发现了迄今认为是最早人工合成的热致液晶高分子;发现了高分子六方柱相超分子结构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主要贡献76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主要贡献1986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1988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1988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1995年两次受到中国科协、国家教委联合表彰,1992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津贴,1997年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创新论文奖,2001年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77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主要贡献主要研究领域:高分子合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等。已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学术论著:《液晶高分子》(周其凤、王新久);《高分子化学》(周其凤、胡汉杰);《LiquidCrystallinePolymers》(Xin-JiuWang,Qi-FengZhou,WorldScientific,Singapore,2004);《Contemporarytopicsinadvancedpolymerscienceandtechnology》(周其凤、程正迪);《耐高温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周其凤、范星河、谢晓峰);申请发明专利3个;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多项。78 杨玉良(1952—)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52年生于浙江省海盐市,1974年9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1982年8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84年12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10月至1988年9月在西德马普高分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0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兼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主任。1999年5月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79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主要贡献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及聚合反应新方法的研究工作,承担并完成国家科委、教育部、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十余项,专利多项,其中1999年申请了二项“活性自由基聚合改进”国际专利。至今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专著一部。担任《化学学报》等五份学术杂志的编委。研究项目“不等活性线型缩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获1988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专著《高分子科学中的MonteCarlo方法》一书,获1995年度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同时获199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80 主要从事高分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将各项复杂的拓扑、共聚物结构高分子链构象统计与粘弹性的分子理论结合,建立了高分子链的静态和动态行为的图形理论;采用射频脉冲与转子同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研究高分子固体结构、取向和分子运动的相关性的三项新的实验方法,获得了高分子固体材料内部的链结构、凝聚态结构及动力学的信息及其相关性。发展了模拟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其动力学的MonteCarlo方法,发明了合成可逆超支化与可逆交联的高分子材料的方法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主要贡献81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主要贡献1990年获国家教委霍英东研究类二等奖,1991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1993年被评为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人才。1994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首届牡丹奖,并获得“牡丹科学家”称号,同时荣获94年度光华科技基金奖三等奖,1995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同时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人才基金”,并被国家科委聘为“S-863计划材料领域规划组”副组长,1997年被选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攀登计划-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基本问题”专家组首席专家,1998年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9年被选为国家“973”项目-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连续二届被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推选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82 吴奇(1955—)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1955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1987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博士学位;其后留校继续作博士后研究。1989年获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前往BASF公司开展合作研究,1990年被聘为BASF公司研究中心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1992年起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和物理荣誉教授、化学系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主任。83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主要贡献主要从事特殊高分子的表征、高分子链的构象变化和组装以及高分子凝胶方面的研究。设计了高温激光光散射仪,并测定了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分布和链构象,观察到高分子线性长链可随溶剂性质的变化,从伸展的无规线团蜷缩成稳定的单链小球,揭示了链折叠不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过程。其有关微乳液的数据处理方法被称为“安吴氏作图法”。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84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主要贡献兼任《高分子学报》、《化学物理学报》和《应用化学》以及Polymer、Macromolecules和Langmuir等期刊编委。至今已在JACS、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h、AdvancesinPolymerScience、PhysicalReviewLetter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60多篇(包括94篇Macromolecules)。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关注,曾65次应邀在国际会议(包括两次在美国著名的“Gordon”学术会议以及一次在美国物理年会)上做邀请报告。曾获发明专利三项,技术转化两项。85 张希(1965—)中国科学院院士基本信息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1965年12月生于辽宁本溪,籍贯湖南长沙。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9年、1992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1993-1994年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现任《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86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主要获奖与荣誉1994入选原国家教委“优秀跨世纪人才计划”1994霍英东青年基金19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1997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997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8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8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2001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4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获奖人)2004科技部“973”计划先进个人2005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2006中国青年科技奖87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部分国际交流与合作1991.8-1992.11德国Mainz大学有机化学所博士联合培养1994.8-1994.10德国Mainz大学有机化学所访问学者1995.1-1995.3德国Mainz大学有机化学所访问学者1996.11-1997.2德国Muenster大学物理研究所访问教授1998.2香港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1998.11-12德国Muenster大学物理研究所访问教授2000.8-9德国Muenster大学物理研究所访问教授2001.10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2001.11荷兰Twente大学高分子材料系访问教授2001.11-2002.1德国Muenster大学物理研究所访问教授2003.9比利时KatholiekeUniversiteitLeuven访问教授2004.12美国Harvard大学访问教授2005.2荷兰Twente大学纳米研究中心访问教授88 张希教授主要从事聚合物的各种组装技术研究。发展了基于分子间不同相互作用的界面分子组装方法,实现了多种构筑基元的有序组装,并用以制备有机薄膜材料和功能表面。基于弱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构筑了稳定的组装体系;通过微环境调节,制备了可逆功能超分子材料。基于单分子力谱技术,研究聚合物体系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为从单分子水平认识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及组装驱动力提供了实验依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主要获奖与荣誉89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主要学术领域与兼职主要研究领域:超分子组装、有序分子膜、单分子力谱,Langmuir,Angew.Chem.Int.Ed.Adv.Mater.Chem.Mater.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主要学术兼职:《Langmuir》编委《EuropeanPolymerJournal》编委《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编委《科学通报》《ChineseScienceBulletin》执行副主编《ChineseJournalofChemistry》编委《化学学报》编委《高分子学报》编委《自然科学进展》《ProgressinNaturalScience》编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