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0 KB
- 2022-12-31 13:30:0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摘要童谣是传唱于儿童之间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是民间口头文学样式的一朵绚丽奇葩。粤语童谣是产生于广东省粤语地区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童谣,既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粤语童谣的语言既有通俗易懂,韵调自然活泼,句式短小生动,修辞俏皮有趣等的特点,同时又有丰富的粤语文学特色。关键词粤语童谣;民间文学;语言特点15
AbstractNurseryrhymesisthesongswithnomusicandsungbetweenthechildren.Itisabrilliantwonderfulstyleintheoralliterature.ThenurseryrhymesinCantoneseisafolksongwhicharebornintheCantoneseregionofGuangdongProvince.Itbothhavestrongregionalfeaturesandsharplyhistoricalcharacteristics.ThelanguageofthenurseryrhymesinCantoneseisnotonlyhasthecharacteristicofeasilyunderstoodlanguage,naturalandlivelytunerhyme,shortandvividsentence,wittyandinterestingtrope,butalsoberichinfeaturesofcantoneseliterature.KeywordsTheNurseryRhymesinCantoneseFolkLiteratureLanguageFeatures15
目录摘要IAbstractⅡ绪论1一、粤语童谣的特征2(一)粤语童谣概述2(二)粤语童谣的地域特征21.土话的使用22.生活习俗的反映3(三)粤语童谣的时代特征31.语言上的时代特征32.内容上的时代特征4二、粤语童谣的语言特点5(一)民间童谣语言特点总说5(二)粤语童谣的语言特点细述51.词汇特点52.句式特点73.修辞特点94.音韵特点12结论14参考文献15致谢1615
绪论童谣,古称“孺子歌”、“小儿语”等。现在童谣更多地被称作“儿歌”,周作人在《儿歌之研究》中说:“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1]民间童谣是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创作的,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它是民间歌谣的一部分,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历史上人们对童谣的研究就以五四“歌谣运动”为分界线。古代童谣“在一般读书人眼中,往往被视作鄙俚芜杂”[2]。又由于神仙方术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童谣都被说成是诡异神怪,是当时政治运动的工具。所以“五四”以前的童谣研究比较薄弱,相关的资料文献极少,只有杨慎的《古今风谣》、杜文澜的《古谣谚》等。随着学者的重视和研究,童谣开始摆脱原有的浓厚的政治、巫术色彩,找到其独特的文体本位,开始“有了明显的本位色彩,即童谣开始真正为儿童服务,真正反映儿童的生活了。”[3]到了五四“歌谣运动”,童谣搜集与研究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是周作人先生,他致力于童谣理论方面的研究探索,撰写了《中国民歌的价值》等大批关于童谣研究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中国歌谣》从歌谣的释义到分类、结构、修辞等等作了全面的分析。在当时还有很多学者分别从起源、内容、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对童谣进行了分析研究。那个时候的童谣概念、内涵和分类等都有了新的界定。童谣到了当代更是有了很多改变,出现了新童谣、校园童谣和黑色童谣等。对于这些新童谣,学术界褒贬不一,但都认为它们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根源。国外对童谣的研究比较丰富多样,有对童谣的来源、发展历史进行考证研究的,有从时间上对童谣进行梳理的,还有很多是从儿童读写能力的获得的角度进行研究。另外,也有研究者尝试将童谣里的戏剧元素整合到学前课程里面,还有人专门研究童谣里的科学常识等等.随着人们对童谣的逐步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民间童谣是语言学中的一块瑰宝,它那稚嫩的语言特点是其他文学作品中没有的。童谣不事雕琢的质朴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民间的纯朴民风,及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粤语童谣是粤语地区传统文化的结晶,既有跟其他民间童谣一样的语言特点,又蕴含着深厚的粤语文化与岭南特色,从而使其文学魅力也更能吸引人。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流传于广东民间的粤语童谣进行探讨研究,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详细描述粤语童谣的词汇、语法、音韵以及修辞等方面特点,试图归纳总结出一些粤语童谣的语言特点,希望借此加深对童谣的认识,从而发掘出更多民间童谣的价值,更希望借此可以探讨出童谣对儿童语言习得的意义。15
一、粤语童谣的特征(一)粤语童谣概述粤语童谣是产生于广东省粤语地区,流传于华南沿海一带以及港澳等地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很强口语化的民间童谣。它是孩子在游戏中衍生的无调念谣,是孩子在游戏中的集体作品,也有部分是大人的手笔。粤语歌谣中跟童谣类似的还有粤语儿歌,同样是充满民间色彩的歌谣,似歌非歌的,通常以吟咏为主,这与无调念谣略有不同。粤语童谣也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所创作的直接反映人民生活、思想、感情与愿望等的,又或是反映儿童生活游戏的歌谣。童谣一般十分通俗,内容简单显浅,没有什么深刻意义,但是由于是用粤语来表现的,所以这些童谣也带有了浓浓的粤味。另外,除了由粤语平仄分明而衍生出来的音调美感之外,粤语童谣还包含着粤方言地区所蕴含的文化情结。它们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顺应了让儿童乐于接受而易于传唱的要求,形成了语言简单稚嫩等的特点,另外它又有相当丰富的文化渊源,承载着浓郁的中华岭南文化,见证了广东人民的发展与历史,继承了岭南人的精神,因而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然而,粤语童谣是以广东的粤语方言传唱的,很少人听得懂,所以一直被人们忽视,以至于对其记载或研究的文献极少,可供参考的资料不多,保留下来的童谣也就十分有限,而且这些残存的童谣很多都已经无从考究了。“随着共同语的大力推广,新生一代的广东人怕是没有几人会唱这些粤语童谣了”[4],这更意味着粤语童谣正面临着消失的危机。近年来,有些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危机,为了保留这一文化瑰宝,他们开始重视起来,香港有学者花了几年的时间对粤语童谣展开了收集整理工作,很多面临消失的传统歌谣得以保存。尽管粤语童谣不是高雅的文学作品,甚至有些粗俗,但其蕴含的文学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必须努力保护它们,让它们得以继续代代相传下去。(二)粤语童谣的地域特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区域的国家,地域不同,民俗也不同,人文风情都各异。粤语童谣是孕育于粤语地区特有的童谣,其魅力既来自于语言,也来自于其所反映的内容。因此它们所体现的都是粤语地区的民俗风情,语句间都蕴含着浓浓的地域特征。粤语童谣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土话的使用地方土话,是在特定地区范围内民众生产生活的产物,是一个具有地域特征的语言范畴,它不但有着地方的独特性,还能反映地方的社会民风和生活色彩。土话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出娘胎就开始接受的语言,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听着父母长辈讲土话长大,因为没有受过专门训练,所以他们听不懂也不会说土话以外的语言。粤语童谣是产生于成人或儿童的生产生活中,传唱于儿童口中的民间歌谣,自然也离不开土话。粤语童谣中使用了许多粤语地区独有的俗语、俚语等的土话。例如:“……果条手巾唔打紧,果对花鞋值万银。……”(15
选自百度贴吧>哈牙牙吧>广东童谣精选,以下简称“百度”)这句童谣里的“唔打紧”粤语中常用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不要紧”。“伸长手,顶手掌,死人都要顶硬上,依牙崩哨就猫甘样”(“百度”)“死人都要顶硬上”是一句广东俚语,是“事到临头,就算拼了命也要干好它”的意思。“依牙崩哨”则是“呲牙咧嘴”的意思。“红辣椒,绿辣椒,平时你镲嘴藐藐,今日你无胆同我撩”(“百度”)这句里的“嘴藐藐”也是一个粤语俚语,是“口花花”的意思。粤语童谣中夹杂了很多类似的土话,甚至有一些听起来十分粗俗。但是这些俗语、俚语等的土话却可以把童谣的民间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还可以表达一些普通话无法表达的感情色彩和地域色彩,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深切感受粤语地区的民俗风情。同时土话的使用可以使童谣更有亲切感,也更生动活泼、自然真实。2.生活习俗的反映“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儿歌是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同样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特别是每一地方特有的习俗”[5],所以粤语童谣也就是粤语地区人们最好的生活反映。例如:“飞机榄,飞机榄,一飞就飞落你天棚。你唔使劳嘈唔使喊,银纸丢落黎,和味嘅飞机榄,落到你肚腩。”(选自大洋>大洋论坛>广州话童谣,以下简称“大洋”)飞机榄是广东的一种零食,卖榄人挂着一支唢呐走天涯,家住三四楼的人太懒,卖榄人就把飞机榄投到各家各户的阳台和窗户上去,楼上人把钱再抛下来,所以叫做飞机榄,这童谣就是对飞机榄做了形象的描述,向我们反映了卖飞机榄这一独特的民间风情。又如:“卖懒,卖懒,卖到年卅晚,人懒我唔懒”(“百度”)除夕夜“卖懒”是广州特有的习俗。孩子们洗完澡换上新衣服,吃过团圆饭,就拿个红鸡蛋,提上灯笼,在住宅附近的大街小巷上逛着,沿街“卖懒”。他们边唱边绕屋行走一圈,回到家把红鸡蛋分给家里的长辈吃,俗称“食懒蛋”,这就把懒惰之性“卖掉”,在新的一年里将长得聪明伶俐,越发勤快。传统的粤语童谣反映了很多粤语区的民间生活,例如一些孩子们喜爱的民俗节日,例如新年、端午节或是中秋节等等,又或者是对孩子们日常生活或游戏的图景进行描绘,《月光光》、《落雨大》《鸡公仔》、《氹氹转》等,这些家喻户晓的童谣全都是广东人民生活的最好反映。在粤语童谣中,除了一些方言词和对人民生活的描述以外,还会提及一些独有的地方或特有事物,例如:“掟砖头,斗大够,一掟掟到西门口,溅起浪花抛浪头”(“百度”)这里就提到了广州特有的地名——“西门口”。粤语童谣所反映的都是广东的地域特征,从人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着手,体现出广东这块岭南宝地最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童谣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广东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对广东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广东人民的传统生活有了更多的体会。15
(三)粤语童谣的时代特征许多传统的民间童谣都是紧随着历史而诞生与发展的,在不同的时代里,童谣都深深地烙上了历史的印记。在每一首童谣的语言里,都分别记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情与生活面貌。粤语童谣也记载了不同时代下粤语地区的成长经历。1.语言上的时代特征粤语是一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语言,在保留部分旧有词汇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生的或是外来的词汇,从而丰富了整个粤语系统。童谣也一样,不同时代所创作的童谣其语言也就有不同时代的特征。例如在鸦片战争时期出现的词汇有“借款“、”“讲和”、“美国佬”等;抗日时期的“日本鬼子”、“退租退息”“红军”等;建国时期的“毛主席”、“合作社”、“公社”、“大评比”、“大跃进”、“模范”、“拖拉机”等,这些词汇分别记载了各个时代的历史故事,也代表着各个时代里人民生活的重要标志。不同时代总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在古代有文言文,近代有白话文;在和平时代有闲话家常的语言,在战争年代也会有讽喻时弊的语言。粤语童谣也跟随时代变迁而改变其语言。在民风纯朴的年代,童谣的语言显得特别纯朴,例如《月光光》,那些“赶插秧”、“看牛”、“帮手”等通俗简朴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另外“乖乖训落床”、“快高长大”等又充分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期望。在革命年代的童谣,其语言又带有了浓浓的革命色彩。如《歌颂毛主席》,其字里行间满是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感激之情,还有一首反对外国侵略者的童谣《番鬼仔》,简短的语言直接地痛骂着那些侵略者的野蛮凶残。童谣就这样用其独特的语言把人类每一段历史或每一个生活片段都记载得一清二楚,也把人们的思想感情描绘得淋漓尽致。2.内容上的时代特征除了语言上赋有时代特征,粤语童谣在内容上更是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它用通俗简单的语言述说着一个个历史故事,描绘着不同年代的人们的生活图景。例如:“阿爷过南洋,流落我和娘,唔知生定死,终日泪汪汪。”(选自《中国民间童谣——生活歌》,下面简称《生》)这童谣描述了广东从前穷人为了生活被迫下南洋的境况,生离死别,十分凄惨。然而,这样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又是时常发生,苦水无处吐,于是人们借助童谣抒发内心的痛苦。“黑面李逵,红面关公,三国水浒乱晒龙,打败清兵系英雄。”(“百度”)这首《做大戏》大概是清朝末年赞颂那些打败清兵的革命英雄的童谣,但是孩子们又怎能理解革命的深刻的意义呢?他们唱着这童谣的时候应该只是抱着一种有趣好玩的心情。童谣就像是一个个有声有色的“口述档案”15
,它们用稚嫩的语言诉说着一个个故事,记述着一段段历史。它用自己的方式呼唤着时代的声音,反映着时代的风貌。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童谣,每一个时代的童谣的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那仿佛就是历史在它们身上刻下的深深烙印一样。二、粤语童谣的语言特点(一)民间童谣语言特点总说民间童谣在千百年的人类历史中代代相传着,广受儿童甚至大人们的欢迎,这全归因于其不可替代的文学魅力,以其独特的语言最为吸引人。15
首先,作为儿童专属的文学作品,民间童谣有着与一般成人文学所不同的特点。它的语言平白易懂、句式短小生动、韵调自然活泼、修辞俏皮有趣,极其符合儿童稚嫩心理特征和简单认知能力的需要。同时,民间童谣也与其他民间文学作品一样,语言间都萦绕着浓厚的民间气息,而且来自不同地域的童谣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另外,由于有些童谣是从古留传至今的,所以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因为文学作品从另一个角度讲是记载历史、反映生活的一个重要工具,民间童谣当然也不例外。民间童谣的语言特点告诉我们,童谣对儿童的发展以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民间童谣的语言在人类文学研究中更具价值了。(二)粤语童谣的语言特点细述本部分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词汇、句式、修辞以及音韵四大方面对主要流传于广东的粤语童谣的语言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从而归纳出粤语童谣的一些语言特点,也试图探寻粤语童谣独特的一面及其语言学价值。1.词汇特点幼儿的生活范围狭窄,生活经验欠缺,所掌握的语言并不多,所以粤语童谣所选用的词语的最大特点就是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而且大多是粤语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是形象生动,自然有趣,孩子们一听就懂,一听就喜欢。(1)贴近生活的词汇在粤语童谣中,以贴近生活的词汇最为常见,因为孩子们接触的世界还很小,认识的事物也并不多,围绕在他们身边的都是最平常的人和事。童谣里有许多描绘生活的词汇,下面就对这些词汇进行分类概括:a.名词类:童谣中描绘生活的名词有很多,它们涉及内容很广泛,下面就略举几例。人物类:孩子接触最多的父母亲人,“阿妈、阿爸、阿爷、阿嫲(奶奶)、阿哥、阿嫂”等是童谣中的常客。还有一些对孩子的称呼“虾崽、细蚊公”等,这些都是广东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溺称。除了这些,粤语童谣中还有很多关于人物的称谓,例如“新抱(媳妇)、麻甩佬(一般指猥琐的男人)、收买佬(收破烂的)、契弟(干弟,有王八蛋的意思)”等等。粤语一些称谓中常会出现“仔”做为后缀,一般表示亲昵,如“乞儿仔”,或表示人称,如“番鬼仔、矮仔”等,还有的表示细小的“雀仔(小雀)”“竹仔(竹子)”动物类:小动物永远都是儿童喜欢的玩伴,它们在童谣中更是少不了的宝贝。例如:“虫虫、牛牛、乌龟、猴子、鱼、羊、狗”等等。另外在粤语中有些动物名字很特别,与一般的学名不同,听起来特别有风土味,也特别形象。例如:蚊枝(蚊子)、沙蝉(知了)猫衣(小猫)、猪乸(母猪)、乌蝇(苍蝇)、禽佬(蜘蛛)、塘尾(蜻蜓)等等。饮食类:民以食为天,广东是一个饮食天堂,小孩子更是对食物宠爱有加,所以童谣中也自然经常会有关于食物的词汇出现,有些更是广东特色美食。例如点心类小吃类的“叉烧包、豆沙包、米饼、糯米团、飞机榄”等,瓜果类的“荔枝、西瓜、槟榔、龙眼、萝卜头、冬瓜”等,还有饮料类的茶、酒等。15
b.动词类:除了名词以外,粤语童谣中还有很多描述动作的词汇,这些词大多是表示人们生产、生活上经常发生的动作。如:“打、看、买、卖、炸、猜、飞、摇”等等。粤语童谣中所出现的动词跟普通话中的动词不同,他们更通俗,更口语化。例如:睇(看)、担(扛)、揸(拿)、掟(扔)、牟(蹲)、饮(喝)、食(吃)、训觉(睡觉)、罗(拿)、拎(拿)等等。c.形容词类:在粤语童谣中也时常会出现形容词,而且都是最简单的形容词,一般是描述事物性质、形状等的单音节形容词。例如:“大”、“小(细)”、“长”、“短”、“好”、“烂”、“旧”、“咸”、“淡”等等。(2)粤语特殊词汇在粤语童谣中,除了那些生活中常见的一般词汇外,还有很多粤语中特有的词汇,这些词汇都是由母语为粤语的广东人在生活过程中所创作的俚语或俗语,它们是人们根据官话词语的原有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改造而成的。它们也只是在粤语地区流行,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粤语童谣中常见的特殊词汇有:算数(不计较)、千其(千万)、唔好(不要)、劈友(砍人)、隔离(隔壁)、色水(灵活、机警)、因住(小心)、走得磨(走得慢)、嘀起心肝(下决心)、乜嘢(什么)、点算(怎么办)、唔使(不用)、劳嘈(生气而大喊大叫)、帮衬(光顾)、五奋气(不死心)……这些词汇是劳动人民经过很长时间的锤炼、加工而成,然后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它们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蕴含着人民的无穷智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些特殊词汇很通俗,很口语化,用在童谣里,为童谣增添了几分的趣味,也增加了粤语童谣的民间民俗色彩。而这些特殊词汇也通过童谣在儿童中不断流传发展。(3)活泼可爱的词汇在粤语童谣中有很多词汇采用了特殊的形式,使得童谣显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可爱,也更有节奏感。例如:拟声词:很多童谣里都有一些模拟声音的词语,它们有的模仿人发出的声音,如“哈哈”、“嘻嘻”的笑声、“哎呀呀”的叹声、“嚟嘞--”的吆喝声,模仿乐器声响的“哋哋打打”、“咚咚砰”等,有的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公鸡“咯咯咯”、小鸡“喔喔啼”、老鸦“抖喳喳”,等等。由于童谣是孩子们在玩乐中随意唱出的,他们喜欢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于是这些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语,就成为了童谣构成的一个重要角色。重叠词:童谣中另一个常见的词汇形式就是重叠词,而且形式多样。例如:AA类的“早早、个个、齐齐、顶顶、盖盖……”;AAB类的“嘀嘀震、暗暗香、氹氹轉、排排坐、夜夜光、好好睇……”;ABB类的“肥腾腾、脚震震、口痕痕、顶呱呱、淡谋谋、嘴藐藐……”;AABB类的“舒舒服服、蒸蒸煮煮……”ABCC类的“点指兵兵、点指贼贼、煮饭仔仔、眼泪流流……”;重叠词在童谣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加强节奏感,儿童唱起来也特别的朗朗上口,而且这些词语结构简单,儿童也很容易学习。15
(4)简单的词语组合粤语童谣里的词语组合十分简单,通常是单音节词与单音节词或双音节词组合。例如单音节动词+单音节名词:“捣米、回头、卖田、绩麻、担柴、听话……”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名词:“打天窗、贺新年、流眼泪、炸堡垒……”单音节形容词+单音节名词:“花鞋、大贼、短毛、鲜花……”单音节形容词+双音节名词:“花腰带、大西瓜、花手巾、红辣椒、小山丘……”这些词语组合都十分显浅,单纯地表达一个事物或现象,明白地解释一个意思,小孩子们可以一唱就懂,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学着创造更多的词语。从童谣词语的归纳分析来看,粤语童谣里所选用的词语都很通俗简单。这些词语并不华丽,甚至有些欠缺文雅,但那些粤语特殊词汇都有着浓浓地方色彩,充分展现了广东人民独有的民俗风情,而那些简单的词语也迎合了儿童语言稚嫩、有趣味的需要。贴近生活的词语展现了人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而那些拟声、重叠等的词语则唱出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衬托出孩子的快乐无忧。2.句式特点粤语童谣的句式特点跟一般的民间童谣一样,句子都是短小精悍,简单明了,而且生动活泼。同时,粤语童谣的句式特点又有其独特的一面,那就是带有了粤语语法特点。(1)童谣的句式结构传统的民间童谣大多是二、三、五、七个字为一句的,并以“齐一式”和“长短式”形式为主,另外还有“自由式”,句式活泼多样。“齐一式”是指整首童谣的句子由相同的字数组成,例如以两个字一句的“二二式”;三个字一句的“三三式”;四个字一句的“四四式”;五个字一句的“五五式”;七个字一句的“七七式”。“长短式”则是指整首童谣以“三五、五七、三七、三五七”等方式表现出忽长忽短的形式。“自由式”即整首童谣没有固定的字数限制,可以自由发挥。粤语童谣的句式结构也是如此。“月光光,照地堂。地堂里,晒谷忙。晒谷多,装满箩。装得快,好世界。晒得好,交粮早。早莳田,大丰年。”(《中国儿歌选》,以下简称《选》)“日头东升照绿波,八十公公来唱歌,不是公公口才好,入了公社快乐多。”(《选》)上面两首分别是“三三式”和“七七式”的童谣,字数一致,句子简单整齐,内容显浅,孩子们读起来就自然流畅了。“点指兵兵,点指贼贼,点着谁人做大兵,点着谁人做大贼.”(“百度”)“小妹妹,做游戏,背着两手学飞机,小飞机,兜圈圈,妹妹要当飞行员。”(《选》)这两首是“长短式”童谣,句子长短有序,韵味十足,而且十分和谐。“点虫虫,虫虫飞,飞到荔枝基,荔枝熟,摘满屋,屋满红,陪住个细蚊公”(“百度”)“白榄仔,暗暗香,大哥买归阿嫂尝。阿嫂唔尝,畀过细姑娘。姑娘得食随街唱,果然大嫂锡姑娘。”(选自《广州儿歌甲集》,以下简称《甲集》)15
这两首童谣采用的是自由式,句子长短不一,自由组合使童谣更自然不做作。粤语童谣里的句子都很简短,往往是几字一句,几个句子就能集中地把一件事物或某种现象描画得清清楚楚,而且生动形象,简单明了。简短的篇幅可以让孩子很容易就把童谣记住,适合孩子反复咏唱,起到练习语言的作用。(2)童谣的句法结构刚学语言的孩子掌握的并不多,一些复杂的句子可能一时不能接受,因此,作为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童谣里的句法结构都很简单,一般是以主谓句、主谓宾句和谓宾句等单句为主,句子里很少有多余的修饰成分,尽管有也是非常简短而精炼,让人感觉到童谣的朴实无瑕。大部分的粤语童谣都有这方面的特征。“大食懒,起身晏;洗冷水,食冷饭。”(“百度”)这一首童谣很简短,句式也很简单,没有多余的修饰成分,用几个单句就把“大食懒”的形象描画得活灵活现。“又哭又笑,乌蝇打醮,禽佬濑尿,老鼠行桥,猫咿偷笑”(“百度”)这首童谣主要用了简单的主谓宾句进行描述,没有复句连词,也没有修饰语,简单的句子把一连串的事件连在一起,描绘出一个搞怪有趣的动物场景。在粤语童谣中有的尽是一些简单的句子,例如:“打泥炮,泥炮响,吾使揸枪上战场。”(“百度”)“折纸机,麻鹰飞,飞来飞去吾落地,麻鹰有条尾。”(“百度”)“阿公仔,须扒扒,你饮酒,我饮茶,茶苦唔好食,酒醉唔好饮,我们快去外面玩泥沙。”(《各省童谣集》,以下简称《各省》)童谣里很少会出现复杂的复句,一般都是紧缩复句,“依照内在的意义联系连缀成篇,采取意合方式,句式简洁、明朗”[6]。例如:“董存瑞,十八岁,为国牺牲炸堡垒,炸到堡垒咯咯脆,全国人民流眼泪.”(选自《广东歌谣》,以下称《广》)童谣里没有一个关联词,却能依靠句子内部意义把整首童谣联结起来,紧密相扣,把董存瑞为国牺牲的故事完整地展现在孩子面前,犹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类似的童谣还有:“别父母,当红军,左轮驳壳带在身,翻山过岭打日本,退租退息救农民。”(《广》)“日本鬼子矮魔魔,矮鬼心肝大过箩,抢了台湾抢朝鲜,占了东北侵黄河。”(《广》)粤语童谣里的复句很多是没有关联词语的,它们可以说是罕见的一类。我们在童谣中可以见到的关联词都是在人们平常说话中使用较多的,例如“……又……”,“……就……”等,这些连词简单又口语化,更适合孩子们咏唱学习。例如:“……横又难,直又难,不如舍命落阴间!......”(《鸡公仔》选自《甲集》)“……茶又香,酒又浓,吃得大伯面绯红……”(《月光哗哗》选自《中国童谣》,以下称《中》)“……姊爱郎好姊就嫁,郎爱姊好就娶她,……(《不用媒人两头夸》选自《广》)(3)粤语童谣中的倒装15
粤语童谣里的句法结构不但遵循了民间童谣句子结构简单的规律,还吸收了粤语语法的一些特点。倒装是粤语的一大特色,跟标准汉语的顺序有所不同,粤语中经常会出现形容词后置、状语后置、反序构词等,童谣也吸收了粤语这一特色,在句子中偶尔也出现倒装的情况。例如:形容词后置:“落雨大”、“尾弯弯”、“菊花圆”……状语后置:“点得多,咸过头(太过咸)”“花生肉,南乳肉,重好食过焗腊肉(比焗腊肉还好吃)”(“大洋”)“XX个头,大过五层楼(比五层楼大),XX只手,细过荷兰豆(比荷兰豆细)”(“百度”)反序构词:“鸡公仔(小公鸡)”、“猪乸(母猪)”、“宵夜(夜宵)”倒装的运用为粤语童谣增添了不少的粤语口语特色,使得童谣更加具有粤语文学的韵味,也使童谣的语言更贴近生活语言,更易被孩子们接受。粤语童谣的句子都是最简单,最显浅的句子,完全符合语言知识缺乏,文学基础不好的儿童学习;其简短而富有节奏感的特点又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尽管孩子们只是听别人唱,但是也可以很快学会并记住;句子的通俗性特点又让孩子对童谣倍感亲切。3.修辞特点作为儿童口传文学的童谣,运用了许多俏皮可爱、富有意趣的修辞手法,因而使整首童谣变得异彩纷呈。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给童谣带来了浓浓的生趣,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同样地,粤语童谣也运用了很多形象有趣的修辞手法,例如顶真、反复、排比、对偶、比拟、起兴、摹状等。(1)顶真。这是粤语童谣中很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有些是通篇都用顶真,或是全篇任意相邻的句子都构成顶真,如:“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摘子薑,子薑辣,买葡突,葡突苦,买猪肚,猪肚肥,买牛皮,牛皮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马鞭长,买屋梁,屋梁高,买张刀,刀切菜,买箩盖,箩盖圆,买只船,船漏底,浸死两个番鬼仔:一个蒲头,一个沉底,一个匿埋门扇底,恶恶食孖油炸鬼。”(《甲集》)或是部分句子构成顶真,如:“旋旋转,菊花圆,炒米饭,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卖,卖得几多钱?卖得三两钱,得来买膏又买盐”(《甲集》)。顶真可以有效地构建事物的空间关系、时间关系或因果关系,又可以使语句的组织更加紧密和顺畅,它使童谣中的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联系,而且一句紧接一句的,儿童唱起来也会倍感有趣。顶真就是“利用粘连的方法将许多不相干的事物连在一起,可以让儿童在语言接龙中获得更多知识”。[7](2)反复。有很多童谣都喜欢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可以突出重点,抒发强烈的感情,也可以增强节奏感。反复通常出现在童谣的开头或者是一些拟声词上。例如:15
“纸皮纸皮打纸皮,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咕碌咕碌一,咕碌咕碌二,咕碌咕碌三,准备开炮打敌人!”(选自百度贴吧>广东宏远吧>粤语童谣,以下简称“宏远”)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念着这样有节奏的歌谣,更能加强游戏的趣味性,也衬托出了孩子玩游戏时的活泼可爱。“打开蚊帐打开蚊帐,有只蚊,有只蚊,快啲罗个拍来,快啲攞个拍来,拍晕佢、拍晕佢。”(“宏远”)句子的反复强调了拍蚊子的急迫心情,十分风趣幽默,同时也增强了童谣的节奏感。(3)排比。排比就是把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句子在童谣中有很多,它们使整首童谣的语言气氛更和谐,节奏感也加强了,孩子们唱起来更动听有趣。例如:“一个月光照九州,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鼓,有人地下叹风流。”(《甲集》)“鹧鸪叫咕咕,叫子起读书,叫娘起饲猪,叫爹起驶牛”(《选》)(4)对偶。在民间童谣里,对偶也是经常出现的修辞手法。对偶就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者近似、音节数目完全相等的句子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这可以使童谣更整齐匀称,节奏感强而有音乐美感。而且高度的概括更易于记忆,更适合儿童借其学习语言。例如:“一人骑角马,两人骑猪乸,三步要埋头,撞到面就打。”(“百度”)“番鬼仔,乱打人,黄狗仔,乱咬人。”(《生》)前一首的对偶使整首童谣句式更整齐,节奏更鲜明。后一首同样用了对偶,除了让句式整齐,更突出了其对番鬼仔的讽刺意味。(5)比拟。童谣经常会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童谣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比拟又分为拟人和拟物,而童谣则是拟人手法较多。把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当成人写,使事物人格化,显得语言生动形象。动物和植物都成了儿童直接对话的朋友,更体现出了儿童与大自然的亲近。例如:“排排坐,食粉果,猪拉柒,狗烧火,猫儿担凳畀姑婆坐,阿崩吹箫送姑婆。”(《甲集》)这童谣把猪、狗、猫都人性化了,把它们描写成会做家事的好孩子,还会尊敬长辈,“担凳”给姑婆坐,整首童谣展现的是一个动物和人和谐共处的场面,生动有趣。“月亮公公,月亮婆婆,请尔下来,吃只馍馍”(《中》)童谣把月亮比拟成公公婆婆,孩子与月亮对话,请他们下来吃馍馍。这样的描述表现出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尽显他们的天真可爱。(6)起兴。粤语民间童谣中也有很多喜欢采用起兴的手法开头,先言他物而引起下面要歌咏的内容,从一开始就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引起孩子的注意,继而也加强了歌谣的生动性、鲜明性和形象感染力。粤语童谣中用的起兴有很多形式,例如以动物、植物起兴,以景致起兴或以声音起兴等。另外以反复起兴也是粤语童谣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一开始就用反复吸引孩子的注意。以动物起兴:“鸡公仔,尾高高,养儿养女唔洗甘心粗,心肝唔记得父母功劳。”15
(《甲集》)“鸡公仔”是孩子们熟悉的家禽,用它作为童谣的开始,可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用小动物作为起兴,也可以增添整首童谣的生动性,孩子们就更容易接受后面所提及的,对他们来说陌生而枯燥的内容。以植物起兴:“金榄核,两头尖,大嫂穿针刘帝服,二嫂抬头嫁六姑,三嫂打对连球鈪,四嫂穿起红衣衬绿群”(《甲集》)“金榄核”是孩子们熟悉的果实,以其起兴,可以使童谣更接近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感到亲切而易于接受。以景致起兴:“月光光,照纱窗,照得契爷娶契娘,契娘头发未曾长,迟得两年梳大髻,哋哋打打草(娶)翻归”(《甲集》)“月光光,照纱窗”是这首童谣的起兴句,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引起孩子的注意,也运用景物描写烘托出下面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声音起兴:“咚咚砰!咚咚砰!伙记慢打锣。打得锣多锣吵耳,打得更多夜又长”(“大洋”)这首童谣以模仿声音来起兴,生动形象,更能引起孩子的关注。以反复起兴:“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话我好宝宝,我话外婆麻甩佬”(“百度”)童谣以连续三个“摇”字作为起兴,既可以引人注意,也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还增强了童谣的音韵效果。(7)摹状。在粤语童谣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如实描绘事物的形态、声音、颜色等的句子,而这就是摹状。童谣采用了这种修辞手法,把事物的特征逐一描绘出来,真实形象,最能引起孩子们对事物的直觉,能让孩子更好的认识事物,从而认识世界。例如:“麻雀仔,担树枝,担去岗头望阿姨。阿姨梳只盘龙髻,摘朵梅花伴髻围。腰带又长脚又细,大好花鞋沾落泥。”(《甲集》)童谣中几个句子把一个美丽的阿姨描绘得形象生动,犹如人就在眼前,让孩子在唱着童谣的同时能清楚的想象出阿姨的美丽模样,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除了前面所说的修辞手法,粤语童谣还采用了其他一些修辞手法,例如夸张、倒置、比喻等等。例如:夸张:“拍大骳,唱山歌,人人话我无老婆,嘀起心肝娶返个,有钱娶个娇娇女,无钱娶个豆皮婆,豆皮婆,食饭食得多,屙屎屙两箩,屙尿冲大海,屙屁打铜锣。”(“百度”)倒置:“月光月白,鼠摸偷萝卜,盲公睇见,哑佬喊贼,跛手打锣,折脚追贼,跛仔捉倒,无牙婆咬他两啖”(《甲集》)比喻:“伸长手,顶手掌,死人都要顶硬上,依牙崩哨就猫甘样”(“百度”)这些修辞手法层出不穷,各有特色,有着无穷的生趣,使童谣更加俏皮可爱,活泼而幽默,满足了小孩子对美妙多姿的世界的好奇心,为孩子开拓了一片美丽多彩的天地。15
4.音韵特点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我国古典诗词和民歌在艺术形式上的显著特色,因此,传统的民间童谣在语言上也特别讲究节奏和音韵。只有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才能便于在儿童中传唱和记忆。同样地,粤语童谣也特别注重句子的音乐性和节奏感。(1)平仄相间“童谣非常重视韵律节奏,其诗句中语音的强弱、长短和轻重有规律地交替,就使童谣具有了平仄相间,抑扬有致的音乐性”。[8]粤语完整地保存了古汉语中的入声,以塞音结尾,发音短促,使得语音有了长短轻重之分。另外粤语阴阳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阴调调值高,阳调调值低,这就有了语音的高低强弱之分。因此,粤语童谣就有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例如:“龙头龙尾添福寿(平平平仄平平仄),老少平安到白头(仄仄平平仄仄平)。”(《龙舟舟》选自《甲集》)“一二三四五六七(平仄平仄平平仄),肥婆跳舞顶第一( 平平仄仄仄仄平)。”(“百度”)这两句童谣平仄相间,音调高低起伏,组成了一首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动听歌谣。(2)韵调多样粤语童谣跟所有的民间童谣都一样十分讲究押韵,它们采用的韵律多种多样,在韵脚的安排上也是各有不同。有的首句入韵,一韵到底,有的偶句押韵,还有的中间换韵。句首押韵,一韵到底是童谣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例如:“门口白梅开了花,姐姐窗下剪窗花,妈妈房中绣茶花,妹妹衣裳开鲜花,爸爸做了模范戴红花,爷爷笑眼皱成花。”(《广》)这首童谣从首句开始就每句押韵,并且通篇以同一个“花”字作为韵脚,唱起来更加悦耳流畅,也达到了情趣意蕴合一,十分和谐。“月娘娘,请你慢点爬上墙,哥哥今夜要回乡,鬼子看见会打枪。”(《广》)这也是一首全句押韵的童谣,它每句都押“iang”韵,唱起来很顺口,很有韵味。偶句押韵是指一些童谣没有全部押韵,一般奇句不押韵而偶句押。例如:“小喜鹊,叫喳喳,农会主席到我家,报件大喜事:土地回老家!妈妈听了微微笑,爸爸听了笑哈哈,乖仔,乖女,你算生到好天下,不是恩人毛主席,莫想天地回老家。”(《广》)这首童谣以首句入韵,二、四、六、八、十句押韵,错落有致,富有音乐性。另外,也有首句不押韵的情况。例如:“大眼鸡,咸鱼头,你屙尿,吾洗手”(“百度”)有些童谣不是全部押韵的,但它们押韵的句数也不像偶句押韵一样有规律,而是随意而为的,这样的方式则更显童谣韵调的自然而然。例如:“白鹤仔,企神台,金打槟榔银匣载,爹妈无钱五敢开,大舅有钱开匣睇,打扮姑姑嫁秀才。”这首童谣的韵脚分别是“台、载、开、才”15
,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律押韵,但是也充分表现出童谣韵调的不受拘束的自由感觉。中间换韵的就是童谣在中途换韵,前面押一个韵,后面又换一个韵,一首童谣就有几种不同的韵调。例如:“点虫虫,虫虫飞,飞到荔枝基,荔枝熟,摘满屋,屋满红,陪住个细蚊公”(“百度”)根据粤语发音标准,这童谣前后换了三种韵调,分别是“飞”和“基”一个韵,“熟”和“屋”一个韵,“红”和“公”一个韵,虽然看似反复,但仍不失和谐,它的变化更显得童谣的活泼跳动,更符合儿童天真烂漫的心境。(3)绕口令童谣中有一类专门供给儿童练习发音的,称做绕口令,或称急口令。它是专门把若干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语集中在一起,组合成简单有趣的韵语。与那些追求顺口的童谣相反,绕口令尽管也追求押韵,但有意造成语言的不顺畅,从而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掘金掘桔掘金桔,掘龟掘骨掘龟骨,掘完金桔掘龟骨,掘完龟骨溅鸡骨。” “一蚊一斤鸡,一蚊一斤龟,究竟系鸡贵定系龟贵?” “床脚撞墙角, 墙角撞床角, 你话床角撞墙角定墙角撞床脚”(以上三首选自百度贴吧>羊羊村吧>【粤语急口令】)这些简单有趣的韵文尽管很绕口,但是它们都诙谐而活泼,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效果。这样妙趣横生又富有难度的歌谣自然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唱多了也能收到锻炼讲话和发音能力的效果。粤语童谣的语言特点十分丰富,也十分有趣,无论是字词、语法、修辞或是音韵上都极具儿童文学的特色,同时又富有粤语民间色彩,既简单又通俗,既可爱又形象,既幽默又有趣,还有很强的音乐性,完全适合语言知识贫乏的儿童传唱学习,是儿童学语的最好启蒙老师。结论民间童谣是传统民间文学的瑰宝,是人们童年时代最重要的伴侣,它们连同那些难忘的故事、温馨的时光一起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脑海里。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回忆起那一首首稚嫩有趣的歌谣,我们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快乐无忧的童年。民间童谣无论是语言上还是艺术上,都有着无穷的魅力,可以吸引无数大人儿童对它爱不释手。粤语童谣并不是高雅的文学作品,但它的语言价值却很高。无论是字词的选用,句仔的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还是音韵特点等方面都处处流露出通俗易懂,幽默自然,生动有趣,而且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的独特语言魅力。而且这些语言都深刻全面地反映着粤语地区以至整个岭南地区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还有这里的传统文化和风俗民情也尽收其下。粤语童谣的文学价值,又并不止于语言上,其艺术形式、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十分丰富,这样一块瑰宝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好好探究吗?15
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粤语童谣正逐渐地离我们而去。粤语童谣本是牵引着我们广东人民美好童年、承载着岭南文化风情的文学结晶,但现在却逐渐消失,这必定是人类文明中的一大损失。同时,探究粤语童谣的语言特点,然后取其精华,可以用于新童谣、新儿歌的创作,对于儿童文学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粤语童谣中的地域特征、时代特征进行了探索研究,同时从语言的角度对粤语童谣的词汇、句式、修辞及音韵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粤语童谣的语言通俗易懂,稚嫩有趣,而且富有民间特色,是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力保护这块瑰宝,好让它能继续在人类的文化长河发展流传下去。参考文献[1]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0[2]秦艳琼.童谣综论——从文艺学到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3]陈华.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关系中的童谣研究——以校园“新童谣“为例.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5[4][8]刘蕾.粤语童谣的修辞语用特色.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6):63,62[5]周书云郑丁足.论民间传统儿歌的地域特色.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6[6]曾爱娥.童言童语-童心童趣.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硕士论文,2005:9[7]韩克善.试论中国古代童谣的艺术手法.文教资料,2008(3):1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