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浠水民歌及民间故事 4页

  • 44.00 KB
  • 2022-06-16 13:18:30 发布

论浠水民歌及民间故事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论浠水民歌及民间故事沙忙学号:201211121033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010班摘要: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无处不在,可以说凡有井水处即有民间文学。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民间文学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民间文学是一座绚烂陆丽的文学宝库,它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充实、淳朴乐观、形式丰富多采的文学瑰宝,多少人曾在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面前惊叹不已。关键词:民间文学,民歌,民间故事一、民间文学的搜集与整理中国民间文学有着悠久的搜集和整理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每一个时代都有民间文学的遗失和消亡,也会不断产生新的民间故事。民间文学的代表作:最早的是《诗经》,明人杨慎的《风雅去篇》,冯梦龙的《山歌》,郑旭旦的《天籁集》等。由于民间文学的存活方式主要是民间口头流传,所以要使之长久保留,便于流传,就必须重视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和整理工作。要顺利有效地展开搜集调查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在内容上优劣、新旧兼收,吸取精华,取其糟粕,兼顾口头和书面形式,各种民间文学都应收集。(2)选取恰当的搜集方式与方法,做好准备工作。比如:搜集目标、调查点,以及调查所需的材料等等。(3)要忠实记录,尽可能地记录民间文学发生的原貌。记录讲唱人的基本情况、采录时间和地点、调查者和记录者的情况。(4)慎重整理,除了若干不要的修改,不可随意变动。二、浠水民歌及民间故事浠水县巴河镇,虽然不是闻名天下,但也有着不少的民间故事和民歌。小时候听长辈们讲过一些古老的故事,可是记得不清楚。说起这民间故事及民歌的搜集,那天晚上我硬要奶奶给我讲几个故事,有的甚至勾起了她儿时的回忆。对于一位80岁的老人来说,真是为难她了!(一)富有特色的浠水民歌中国民间歌节众多,歌谣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和风格多种多样,诸如四句头、五句体、十字调、信天游、吴歌、爬山歌、花儿、鲁体、和谐体以及各地流传的小调都颇具特色。这些不同风格的民歌,产生于特殊的生态地域环境,收到特殊的口传文化传统的熏陶,满足了特有的民族审美心理。从民歌的思想内容角度,将民歌分为情歌、生活歌、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儿歌。情歌是反映爱情生活。这类民歌最多,也最为优美,最有艺术性。在恋爱的各个环节,如试探、相识、爱恋、爱慕、赞美、求爱、初恋、热恋、拒绝、离别、留恋、思恋、失恋等都有相应的情歌产生。下面这首应该归纳于传情的类别。是奶奶很小的时候听说的,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只知道用方言怎么念出来。我就暂且将它命名为《情歌》。 (旁白)一晒太阳二晒阴,乖姬儿[1]看得不忍心,送郎一条汗手巾。(男)借[2]把么早儿天气晴,八月十五哈[3]南京。一带金子往头什儿[4]挽,二带金环儿挂耳凳[5]儿。三带水粉查[6]白脸,四带胭脂点几[7]唇。五带一把铜镜子,六带手巾抹汗津。七带上身绫罗袄,八带哈身绣罗裙。九带乖姬儿十带金,十带十包绣花针。(女)借把么事[8]绣我的郎,手夺[9]明灯进绣房。一绣文官辟[10]凤袍,二绣武官保长生,三绣金线来钓子,四绣飞蛾儿飞几身,五绣杨川当江山,六绣荷贝[11]儿水面村,七秀丁克儿来飘海,八绣海鱼顶[12]郎身,九绣鹅毛十绣月,把郎绣在月中心。月亮豆底[13]梭罗树,郎在下面好歇荫[14]。荷贝儿莫把爹娘看,爹娘看了打儿孙。荷贝儿莫把哥嫂看,哥嫂看了吵嘎[15]分。吃饭莫把荷贝儿看,看了荷贝儿饭难吞。走路莫把荷贝儿看,看了荷贝儿路难行。坐船莫把荷贝儿看,看了荷贝儿发头昏[16]。荷贝儿莫把尼姑看,尼姑看了要配人。荷贝儿莫把和什儿[17]看,和什儿看了要讨亲。注释:[1]乖姬儿:女孩的名字。[2]借:这[3]哈:下[4]头什儿:头上[5]耳凳儿:耳朵[6]查:擦[7]几唇:嘴唇[8]么事:什么[9]夺:拿[10]辟:配[11]荷贝儿:荷包[12]顶:代替[13]豆底:里面[14]歇荫:休息[15]嘎分:分家[16]发头昏:头晕[17]和什儿:和尚民歌一开始就是用方言演唱,歌词就是方言,并不是有了文字才有歌词。既然民歌都是用流传的地方言演唱出来的,那么记录也应该用方言。用方言记录民歌可以保持民歌的原汁原味,也可避免篡改民歌的原意。各地方言中的衬词对一个地方的民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衬词是民歌显著地地域表征之一,对表达浓郁的乡土情感、增强生活气息、渲染某种情绪、丰富音乐表现手法及节奏,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首古老的民歌就带有浓厚的方言韵味。如果懂浠水方言,读起来就会觉得很有意思。这首民歌也很讲究押韵的。如女方的唱词中末尾一个字:“生”、“身”、“村”、“心”、“荫”这些字都押韵了,所以用方言念起来很朗朗上口。歌唱的内容写出了那个时候婚嫁的习俗,男方去女家赢取他心爱的女子,要带上胭脂水粉、绫罗袄、绣罗裙等。女方给男方绣荷包也寄托了美好的理想与心愿。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独有的记忆!浠水方言中有很多土话,或许会有人觉得不太好懂。但是如果仔细品味,你会发现,还是蛮有意思的。如《插白锅》:插白锅[1]听我唱过[2]插白锅,风吹石磙过江和[3]。 高梁叶子做扁担,菜篮挑水上山坡。高山头什儿[4]鱼跌[5]籽,鲫鱼头什儿鸟做窝[6]。鸡蛋头什儿圆又圆,鸡蛋头什儿栋[7]酒坛。酒坛高托[8]做大屋,做了牛栏十八干[9]。气早儿[10]看见牛生蛋,转来[11]看到[12]马跑窝。往你舅爷他门什儿[13]过身,看见舅爷摇嘎婆[14]。白汗儿[15]肉坨坨,爷接媳妇儿打锣。注释:[1]锅:歌[2]过:个[3]和:河[4]头什儿:头上[5]跌籽:产鱼籽[6]窝:念“扩”[7]栋:放[8]高托:上面[9]干:间[10]气早儿:去的时候[11]转来:回来[12]看到:看见[13]门什儿:门前[14]嘎婆:外婆结合注释,应该很好理解。所谓“插白”就是扭曲事实,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首歌中却可以。简而言之,就是骗人的意思。但并非带着恶意的,只是一种乐趣而已。虽然这是一首插白歌,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少的风俗民情。以前打谷子,不像现在有车子碾或者用打谷机收割,而是有牛拉着石磙围着谷子一圈一圈的转。这种活儿做起来很辛苦。从这首歌当中,写了庄稼、酒,还有鸡、牛,马都是那时候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时代。体现了劳动人民古老的劳作方式和勤劳的传统美德。(二)富有深刻道理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时间维度的模糊,大概与民间生活节奏的缓慢有关。民间故事主要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散文类民间口头文学,多属虚构,人物大多数无名。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也是没有名字的。有一个叫巴州的地方,有几个读书的书生,他们每天一起上学堂,关系处理得很好。他们之间以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称呼。有一天,老大邀请几个同窗好友去他家玩。他说他们家种了很多梨子树,让他娘打梨子给他们吃。然后他们几个就开开心心的去了老大家里,去的那天正好是阴天。老大的娘说:“天阴不打梨”。他们几个人就扫兴而归了。老二说:“你们去我们家吧?我让我娘杀鸡给你们吃。”然后他们就一起去了老二家。去的那天正好是初九,谁知老二他娘说:“逢九不杀鸡。”他们只得又扫兴而归。老三说:“我想让你们去我家,可是我家太穷,怕没什么可以招待你们的。”他们还是一起去了老三家。到了老三家,发现老三家一贫如洗。穷得一粒米也没有,只剩下半个南瓜。老三的娘就用仅有的半个南瓜招待了老三的几个学生。虽然没有盐味,但是他们依然吃得其乐融融!过了很多年,老四当上了巴州的县令,要将巴州这个地方重新划分。老大、老二都去劝说,叫他不要这么做,他不听。最后老大、老二去找老三,叫老三去劝说老四。老三说,你们去说都不起作用,我这个穷人去又有什么用。最后,为了巴州的百姓,老三还是去了。老四说了一句话:“天阴不打梨,逢九不杀鸡,淡瓜情意重,巴州永不移!”讲述人:朱引娥采录人:沙忙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将讲德,才会获得好的回报。所谓的”天阴不打梨、逢九不杀鸡”并不是真的有这种说法,而是舍不得给别人吃的一种托词。如果没有那半个南瓜的故事,也许再多的人劝说也没有用。(三)搜集民间故事的重要性 中国民间故事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故事讲唱从没有间断,且积淀十分丰厚。民间文学是国家、民族中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方式。它是民族文学的重要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所以,要叙述中国文化史或文化学,决不能抛掉民间文学这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产物,否则,不仅概括不周全,还可能影响到对整个文化现象评价和叙述的准确性。 我从小就很喜欢老人们讲故事,儿时的回忆总是那么美好。每年夏夜皓月当空,村里人就聚在稻场乘凉,聆听老人口中流露出来的一个有一个神奇故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民间文化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希望民间文化之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的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参考文献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