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5 KB
  • 2022-06-16 13:56:59 发布

《五卷书》与维吾尔民间故事比较研究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印度《五卷书》的翻译及其对维吾尔民间故事的影响《五卷书》是印度古代寓言童话集,在东方古典文学史上,是同《一千零一夜》相媲美的、影响深远的一部世界名著。自公元六世纪起,它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对欧、亚、非许多国家或民族的口尖文学和书面文学产生过影响。它不仅影响了《一千零一夜》,而且影响了卜伽丘的《十口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拉•封丹的《寓言诗》。在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学也受到过《五卷书》的一定影响。本文拟通过季羡林先生直接从梵文翻译的《五卷书》汉译本和维吾尔民间故事的比较,探讨《五卷书》对维吾尔民间故事的影响。《五卷书》在公元8世纪已经翻译成回鹘文并广泛流传,但是,此书的比较完整的维吾尔语译本的出现是2008年的事。《五卷书》的回鹘文译本残卷被德国探险队发现。《五卷书》的五个骨干故事里共有78个故事。通过比较,发现一些维吾尔民间故事同《五卷书》中的故事,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方面相类似或完全―样。如:1.《五卷书》第二卷第一个故事《鸽王》和维吾尔民间故事《石鸡》。①前者讲一群鸽子被猎人网住的时候,在鸽王的领导下,鸽子同心协力,一起飞起,把网都带走了,飞到朋友老鼠处,老鼠咬破了网,救了鸽子。后者讲的是两只石鸡忘了老石鸡的忠告,去了黑山后面,被猎人网住了。为了救两只石鸡,老石鸡带领其他石聰,齐心协力,把网和两只石婢一^并拖了走。2.《五卷书》第一卷第十八个故事《麻雀与大象》和维吾尔民间故事《大象之死》。②前者讲麻雀、啄木鸟、苍蝇、蛤蟆等团结起来,利用谋计杀死了一只大象。后者的情节与此完全一致,只是把角色换成蚊子、苍蝇和蛤蟆。3.《五卷书》第二卷第七个故事《兔杀狮》和维吾尔民间故事《老虎和兔子》。 ③两者讲的是小兔把狮子或老虎骗到一口井旁,让它们跟自己在水中的影子打架,因而淹死在井中。1.《五卷书》第一卷第十一个故事《豺狼为王》和维吾尔民间故事《陶斯艾来英》。④前者讲掉进染缸变了样子的一只豺狼,跑到森林里去自称为王,统治所存野兽。有一次,它听到豺狼的叫声便跟着嗅叫起来。狮子听了叫声后,知道它原来是一只豺狼,便把它撕成了碎片。后者情节与前者相同,只是把豺狼换成了熊。2.《五卷书》第三卷第十三个故事《老鼠择夫》和维吾尔民间故事《骄傲的公主》。⑤前者讲一个由老鼠变的姑娘想嫁太m,太阳怕云遮;嫁云,云怕风吹;嫁风,风怕山挡;嫁山,山怕鼠打洞;最后嫁给了自己的同类。后者的情节与此基本相同,只是没有说出公主原来是老鼠,寓意有了变化。3.《五卷书》第一卷第十六个故事《天鹅与乌龟》和维吾尔民间故事《爱吹的青蛙》。⑥两个故事讲的是乌龟或青蛙咬住棍子中间,两只天鹅或野鸭各衔一端,飞向空中。事先告诉乌龟或青蛙不要讲话,可是在飞行中,乌龟或青蛙听见人们种种议论后忘了朋友的忠告,忍不住要答话,落地摔死了。4.《五卷书》第五卷第七个故事《婆罗门的幻想》和维吾尔民间故事《糊涂人的幻想》。⑦前者讲一个婆罗门用行乞得来吃剩的大麦片填满了一罐子,把罐子挂在木栓上,躺在下面开始幻想起来。结果,他在幻想中用脚踢了起来,打破了罐子,使这场发财梦完全破灭Y。后者情节与此略有不同,讲一个人面对一棵树下的兔子想入菲菲,当他从幻想中走出来的时候,兔子已经跑了。5.《五卷书》第三卷第五个故事《蛇和蚂蚁》和维吾尔民间故事《蛇和蚂蚁》。⑧两者都讲一群蚂蚁一起杀死一条毒蛇。6.《五卷书》第三卷第三个故事《鹧鸪与兔子》和维吾尔民间故事《苦行猫》。 ⑨前者讲一只猫装成苦行者,诱骗兔子和鹧鸪,把它们吃掉。兔子和鹧鸪闹纠纷,请苦行猫作公证人处理它们的争端,猫装得十分同情达义,知理明清,秉公无私,说了一番好话,骗得了兔子和鹧鸪的信任,一下把它俩吃掉。后者情节略有不同,讲有一只猫装成苦行者,发誓不再吃老鼠,把一群老鼠骗到自己的家里,把它们全都吃掉。1.《五卷书》第二卷第八个故事《大象与老鼠》和维吾尔民间故事《老虎和老鼠》。⑩两者情节一致,讲老鼠咬断了捆大象或老虎的绳子,报了恩。2.《五卷书》第三卷第六个故事《下金币的蛇》和维吾尔民间故事《贪婪的人》。(11)前者讲一个人每天从蛇那里得到一个金币,他儿子为Y把所有的金币拿走,想把那条蛇打死,,但反被蛇咬死了。后者讲一个人每天从母鸡那里得到一粒宝石,他为了尽快得到所有的宝石,把鸡杀了。3.《五卷书》第一卷第八个故事《金翅鸟》和维吾尔民间故事《木马》。02)两个故事分别讲述了一个织工或一个王子,骑着木头制成的金翅鸟或木马飞到王宫或空中楼阁,跟公主幽会的故事。通过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故事在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方面,是大同小异,甚至完全一样的。这是因为大多数故事之间存在着同源关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属于产生它的某个民族、某个国度,而且属于全人类。在它从自己的国家走向世界的时候,在它变成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的时候,必须凭借桥梁才能跨越道道沟堑。《卡里来和迪木乃》便是《五卷书》里的故事流传到世界各民族过程中的重要媒介和桥梁。《五卷书》的名声在公元六世纪时己经传到波斯。当时波斯国的国王呼斯罗•艾奴施旺(531—579年ChosrauAn6scharvan)命令医生白才外(Burzoe)把此书的一个丙北传木译成中世纪波斯文言巴利维语(此译木已经佚失)。公元570年前后,一位叙利亚的神职人员、作家用布德(Bud)的名字,把此书由巴利维语译本译出,名之曰《卡 里来和迪木乃》。这个译本残缺颇多,开头部分全部佚失。750年前后出现的一个由阿卜杜拉•伊本*阿尔穆加法(AbdullaIbnAlMoqaffa)译出的阿拉伯文本,增加许多原书没有的新材料。书名也叫《卡里来和迪木乃》。作为传播《五卷书》的重要媒介,是1142年左右阿卜尔马里纳显拉刺(Abu‘1—MaaliNasrallahIbnMuhammedIbnAbdal-Hamid)的波斯文译本。从这个译本中产生了许多译本和改写本。影响较大的是,倭赛因•伊本*阿里阿尔瓦依茨(HussainIbn‘Alial—wa‘iz)的新波斯文改变本。(13)1717年喀什人毛拉•穆罕麦德*铁木尔,从这个波斯文改变本译成维吾尔语。从此以后,《五卷书》以《卡里來和迪木乃》的名字广泛流传于维吾尔人民中间。以上介绍的12个维吾尔故事中,《石鸡》、《老虎和兔子》、《骄傲的公主》、《爱吹的青蛙》、《大象之死》、《陶斯艾来英》、《糊涂人的幻想》等均来自《五卷书》的同类故事。它们主要随着《卡里来和迪木乃》在维吾尔族中流传而传播开来的。其中的《大象之死》和《陶斯艾来英》两个故事经故事集《鹦鹉传》传来的。《鹦鹉传》是十四世纪前半叶生活在印度、用波斯语创作的大诗人乃何夏比(卒于1350年)整理的一部书。书中有不少《五卷书》的内容,早年己译成维吾尔语,广泛流传于民间。维吾尔民间故事从它那里吸取了五个故事,其中存以上提到的那两个故事。而《蛇和蚂蚁》、《苦行猫》、《老虎和老鼠》、《木马》等与《五卷书》的同类故事没有渊源关系,它们各自独立产生的。切勿认为指出某一个民族的文学借鉴或受某一个民族文学的影响似乎就会抹煞它的独创性,有害于声望。但恰恰相反,这种影响能揭示如何吸取他民族文学成果作为养料,匠心独运“化”成了自己独创性的艺术品。《卡里来和迪木乃》里的印度故事保持了原故事的特性,改变不大。但源于《五卷书》中的故事在维吾尔族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人们的加工和再创造,角色、情节、主题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如《鸽王》里批评贪婪行为,赞扬团结友爱,而《石鸡》在不改变这个主题的 前提下,角色换成了狩猎对象石鸡,更加符合实际。同时批评无纪律和分裂主义现象,提倡一方困难,八方援助的人道主义思想,加深了原主题。又如《天鹅与乌龟》的主题是,讽刺和批评那些不听或很快忘掉忠言的人。故事里讲,两只天鹅带着乌龟飞过一个城市的上空时,下面的人说:“这两只鸟在天空里拖的是一辆什么样的车子呀?”乌龟听了就轻率地说起话来:“这些人胡说一些什么呀……”,话还没说完,就掉落在地上。在《爱吹的青蛙》里,原情节没有改动,而角色换成了维吾尔族所熟悉的动物。讲两只野鸭带着青蛙飞过一个村子的上空时,下面的人说:“那两只野鸭真有办法,是谁想出来的这个主意”。青蛙听了就忍不住要答话:“是我想出来的”,刚一张嘴说话,就落地而死。这是讽刺Y青蛙爱吹的性格,增加了幽默感,并深化了原主题。再如《老鼠择夫》里的角色是由老鼠变成的女人,而在《骄傲的公主》中角色变成了一个真人一一公主。用这个故事来讽刺那些无视同类,一心想攀高结贵的骄傲姑娘。说明了“瓜里挑瓜,挑了个苦瓜”的道理。还有些故事在艺术形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是结构形式的改变,《五卷书》所采取的是大故事里套小故事,从一个故事引发出另一个故事的结构形式。在故事叙述中,以对论的形式,穿插大量哲理性议论。维吾尔民间故事里,右些故事从连环体的故事里走出来,成为一个一个各自独立的的故事。《五卷书》的《鸽王》是穿插在近70页的八个故事之间的,维吾尔族的《石鸡》只吸取了它的开头部分,紧缩成了一个故事。“一国民族文学总处在(垂直方向上)连续的历史传统的前后联系之中,同时又处在(水平方向上)与别国文学不间断的地区性交流之中”。⑽维吾尔民间故事首先在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的,同时,又打破孤立的、封闭的个体状态,逐渐发展到与别国民间文学相互联系的开放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吸取其他民族故事文学里的有价值的成分,丰富和充实自己。《五卷书》里的故事能在我国维吾尔族中扎根下來,是有其相应的社会生活基础。在很多情况下,两个民 族在社会关系方面的类似,就导致一个民族的文学对另一个民族的文学发生影响。《五卷书》里的故事产生在印度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古代印度自奴隶制国家逐渐形成起,就持续了数千年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人划分四等:婆罗门为第一等;帝王和武士贵族为第二等;从事农牧手工业和商业的自由民为第三等;破产体力劳动者和奴隶、战俘为第四等。实际上前两种人为上等人,后两种人为下等人。按照法典,上等人可随意奴役、榨取甚至杀害下等人,下等人决不得反抗。这种不平等的社会里,作为下等人的广大劳动人民受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他们想摆脱和反抗反动阶级的统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几乎都以失败告终的。但是,他们仍不断用各种方法去进行斗争,并幻想着胜利的将来。这种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五卷书》一些列故事里。故事里的猎人、大象、狮子等,本质上是婆罗门等统治阶级的化身;而那些鸽子、兔子、麻雀、苍蝇、啄木鸟、蛤蟆等弱小动物是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化身。在我国解放前的长期历史时期,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过和印度人民类似的社会发展过程,深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他们也想摆脱和反抗反动阶级的统治,并向往美好的未来。这种思想和感情表现在他们创作的一些列故事之中,同时还从别国民间故事中吸取那些符合和能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成分,丰富自己的故事文学宝库。总之,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如果他们属于类似地位的社会阶层,具备类似的社会条件,经受类似的社会压迫,就有类似的思想感情。他们的精神产品,就能越过高山峻岭,彼此相会,成为共同的财富。①《新疆动物故事选》,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②③《维吾尔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④《新疆民间文学》,1982年第2集。 ④《骄傲的公主》(亦译作《鼠裔》“靓女”),《新疆民族文学》,1983年第1期。⑥⑦⑧⑨(11)《维吾尔民间故事集》(维吾尔文),新疆人民出版社。⑩《老虎和老鼠》(亦译作《狮子和老鼠》),《新疆民间文学》第2集。(12)《一棵石榴树的国王》,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⑽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6—347(14)《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