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50 KB
  • 2022-06-16 13:58:30 发布

简论“三言”中民间故事的类型特征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一、所叙述的民间故事取材广阔,来源众多2(一)取材于先前文人笔记2(二)继承自宋元民间戏曲3二.民间故事类型丰富,品类繁多4(一)“三言”中的故事类型4(二).故事类型在“三言”中的融合与变异6三.民间故事特征解析7(一)关乎现实生活的主题思想71.透过幻想故事折射出的生活理想72.通过生活故事表现出的孝悌思想7(二)文本创作中的艺术特征81.语言通俗流畅,力求白描化。82.故事追求平中见奇,情节程式化。93.大团圆式结局,风格理想化。104.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10参考文献11致谢1111-- 简论“三言”中民间故事的类型特征摘要:“三言”中的民间故事取材广阔、来源众多,主要取材于先前的文人笔记小说以及戏曲,代表了其深厚的民众基础;同时“三言”的故事类型丰富,涵盖了动物故事、幻想故事、普通生活故事的各个方面。本文对“三言”中的民间故事的题材来源和具体故事类型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以求阐述作者通过民间故事所要反映出的主题思想,并从语言、情节、结局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来分析其表现出的艺术特征。关键词:三言;民间故事;类型特征ABriefaboutthetypecharacteristicofSanYan"sfolktalesliberalartscolleges,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Class6ofGrade,201120111110336Abstract:ThefolktalesofSanYanhavealotofsubjectmatterandsources.Theirismainlydrawnfrompreviousliterati’snovelsandnotesorfromtraditionalopera.Andthefolktalesrepresentthefoundationofthemasses.ThestorytypeofSanYanisalsoplentiful;itisincludinganimalstories,fantasystoryandordinarylifestory.Basedonthedetailedanalysesonthefolktales"sourceofsubjectmatterandthetypesofspecificstory,therewillbeclearelaboratthegistofSanYanthattheauthorrevealitbyfolktales.Andthoughthelanguage,theplot,theending,thewritingtechniquesandsoontoanalyzeitsartisticcharacter.Keywords:SanYan;folktales;typecharacteristic中国的白话短篇小说大多是从口头文学形成的,其最初的创造者就是那些讲故事的说书人,即宋元时期的“说话”人。经过长时间的,集众人智慧的艺术加工,后来经过了作家有意识的润饰或者改编,于是便取到了一定的艺术成就。“说话”人所讲述的是社会现实生活,也就是市民本身或市民所熟悉的人物、故事,而说话的艺术是对民间故事的发展与提高。冯梦龙的“三言”即《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中的内容就是对民间故事再创作,而非粗糙的民间口头文学的简陋记录。深受儒道影响的冯梦龙在创作“三言”中虽对他人讲述的故事进行了处理,但“三言”内容却始终体现着浓厚民间气息,主要表现在:一、所叙述的民间故事取材广阔,来源众多冯梦龙所撰的“三言”11-- 其内容来源有史传、历代笔记、小说以及宋元戏曲,最多最基本的则直接来自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故事,来自现实的社会生活。其内容是在明前期或更早就广为流传的。但总体来说取材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取材于先前文人笔记“三言”中共有120个篇目,大都整理自宋话本或拟话本。从现存宋人话本及存目来看,宋代说话有不少取材于民间故事。所以说“三言”大部分小说内容的都是由广大民众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敷衍而成的,这些故事已经流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可以在前人的笔记文献中找到踪迹,所以这些民间故事都是历时弥久,而经久不衰的。如《喻世明言》第二十卷《陈从善梅岭失浑家》内容就是由文言小说《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译成的白话小说,讲述的是一白猿精在梅岭掠走了官员的妻子,后来经过紫阳真人的帮助收伏白猿精夫妻俩重新团圆的故事。此故事有很长的渊源:东晋张华《博物志》第三《异兽》、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宋《太平广记》这些记录古代民间神奇故事的小说集对此均有类似的记载;而本篇可能直接取材于《稽神录》中《老猿窃妇人》,而实际上这些题材就是唐宋以来在南方所盛传的民间故事。同样改编自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的是《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其改自《李元吴江救朱蛇》(取材自宋代刘斧《青锁高议》中《朱蛇记》)。在宋代范成大所编《吴郡志》卷四十六《异闻二》中对这一故事也有记载,刘斧曾在结尾评议说:“鱼蛇,灵物也,不可见杀,况救之乎?宜其报人也。古之龟蛇报以之说,彰彰甚明,此不复道,未若元之事。近而详,因笔为传。”依据普遍观点,“近而详”应该是采取自当时的民间盛传口头故事[1]。此故事概括而来就是:李元前去杭州的途中,见数个小孩用竹杖击打一小蛇,便从孩童手中救下这条朱蛇,在为其疗伤后,放生于草深无人处。这条小蛇便是龙子,后李元被邀至龙宫,龙王感其救子之恩,盛情款待。李元思归,龙王又把女儿嫁给李元。称心为李元三窃试题,令其高中,后报恩三年腾飞而去。这类故事,是中国流传范围最广的民间故事,虽然内容上想象奇特,但情节跌宕起伏,在表现手法上十分形象,为民间大众所喜爱。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白蛇传》中白娘子形象初步定型的作品便是《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在此之前广为流传的白娘子的形象是以邪恶、狡诈为特性的蛇妖,冯梦龙将蛇妖的改变为多情善良且富有人情味的白娘子将原本就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外,还有许多篇章都记载了明及其以前所流行的民间故事,如《醒世恒言》中《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的故事在南宋洪迈《夷坚志》——《鄂州南市女》条就有所记载,可见其影响。可见冯梦龙在依据基本素材再创造的时候,所依据的材料大部分都是为广大民众所熟知的并流传了相当长时间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为市井乡间人民所喜爱,因此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三言”在对民间故事的继承与发展的11-- 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便是无与伦比的。(二)继承自宋元民间戏曲体现“三言”创作的民间特征的另外一点是,故事素材不仅选自于前人的笔记杂谈,还针对宋元戏剧来改编创作,并在小说中加入戏剧的因素,与戏曲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戏曲是一项为民众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冯梦龙作为一个对戏剧资料以及戏剧演出故事十分熟悉作家及戏曲家,所以在编排“三言”时就必然会受到戏剧题材的影响。“三言”的内容和情节在《曲海总目提要》以及《远山堂剧品》等书中已被著录,有的篇目是根据戏曲改编而成,有的在后世在后世改编成戏曲。例如《警世通言》中《苏知县罗衫再合》其原本的故事在《太平广记》,宋代刘斧《青锁高议》以及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中都有记载,但故事情节与冯梦龙所做的整理大有差异。元代戏曲作家张国宾的《合汗衫》即《相国寺公孙合汗衫》又名《汗衫记》则与《苏知县罗衫再合》的故事发展,人物形象相吻合,带有强烈的戏剧性以及戏剧冲突。[2]冯梦龙曾在篇末注明“至今闾里中传说苏知县报冤唱本。”可见本篇是由民间戏曲改编而来。另《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也是根据宋元的戏文《京娘怨燕子传书》以及罗贯中所创的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而创作的。在这种创作中帝王将相被市民化,表现的是众多普通市民形象。在小说中赵太祖就不像一个展现其丰功伟绩的帝王或历史英雄的传统形象,倒更像是一个义勇双全、快意恩仇的民间侠士[3]。中国戏剧创作的巧合以及大团圆手法在冯梦龙的“三言”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喻世明言》中《杨八老越国奇逢》杨八老被倭寇掠去倭国多年,后在倭寇再一次侵犯中国的时候趁机脱身,却被中国军队捕获,而审讯他的两个官员正是他已长大成人的儿子,于是全家团聚。这种巧合的戏剧手法使情节快速前进,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在《苏知县罗衫再合》巧合的手法的运用也使矛盾更加激化,体现戏剧性。故事主要写苏云夫妇乘船前去上任,在夜里突受强盗徐能袭击。丈夫被扔进河里,大家都以为他死了。妻子因为已经怀孕,含羞忍辱的活了下来并趁机逃出,在尼姑庵产下男孩,但又被迫抛弃婴儿。男孩被徐能捡去为子取名为继祖,后得中进士成为大官。偶然间遇到其生母和生父,最后徐能得到惩处,苏云一家团聚。受害人在抛弃婴孩时一般都会留下一件白罗衫作为后来家人相认的凭证。但苏云的儿子被仇人徐能捡去这种戏剧的巧合,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化,冲突更加明显。可见,冯梦龙良好的戏剧基础对“三言”创作所起到的重要影响。二.民间故事类型丰富,品类繁多“三言”11-- 中所选取的故事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故事类型丰富,都是从广大民众所熟识的故事中发展而来的。“三言”对民间故事的收集在扩大古代民间故事的影响以及促进民间故事类型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言”所选取的故事类型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占了很大比重,因此熟悉民间故事的人即使从未读过“三言”但是在阅读“三言”的内容时也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三言”中的故事类型关于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分类已经有不少的学术专著,如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等,刘守华教授认为在民间故事的分类体系中主要有动物故事和普通民间故事等组成。而在对动物故事的分类中主张吸收艾伯华对动物故事的分类法,将他们大致区分为“动物”以及“动物与人”两大系列;其中普通民间故事又大体区分为幻想故事与生活故事两大类。冯梦龙所作“三言”包括动物以及普通民间故事,但其动物故事却主要是“动物与人”型故事。因此,依据此分类方法,将“三言”篇目里的中国民间典型的故事类型统计如下:分类内容故事类型篇目动物故事动物与人义虎型《大树坡义虎送亲》幻想故事神仙与人神仙考验型《张道陵七试赵升》、《杜子春三入长安》仙乡奇遇型《李道人独步云门山》、《张古老种瓜得文女》神奇婚姻(异类婚)龙女型《李公子救蛇获称心》人鬼夫妻型《崔待诏生死冤家》蛇妻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生活故事奇妙姻缘一笑姻缘型《唐解元一笑姻缘》娶妇得郎型《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断案故事夺妻败露型《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三言”中动物与人故事多是“动物报恩”类型,在《大树坡义虎送亲》就是以“义虎报恩”11-- 为主要内容的,讲述了主人公勤自励将一老虎从陷阱中救出,老虎感其恩德,后来帮助久未还家的主人公娶回妻子的故事;《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动物报恩则是施复劝阻了要杀鸡招待自己的朱恩,半夜时众鸡忽然乱叫,引得施复下床查看,没走几步,房顶上就掉下来个车轴将床砸的粉碎,施复因此逃过一劫。这个动物报恩的故事并不是文章的全部情节,而是通过它来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另外,在《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小水湾天狐贻书》“入话”部分中也表现了动物报恩的情节。“三言”中的幻想故事主要是“异类婚”型,其中以“龙女”故事这一亚型最为典型。《李公子救蛇获称心》中“龙女的故事”讲述的便是李元在龙女的帮助下在科举上得以称心的故事,与其他故事中的龙女与男主人公幸福的生活下去的结局不同,本篇龙女在酬恩三年后便腾飞而去,这也印证了此类故事在广泛传播下产生了不同的异文;“异类婚”中以“人鬼夫妻”故事为主要内容的除了《崔待诏生死冤家》外还有《一窟鬼癞道人除怪》、《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这些人鬼相恋,多情女鬼却被道法去除或为世俗所不容的凄婉的爱情故事,都是从民间所盛传的人鬼相连的故事来演化而来。其余还有许多篇目讲述的是人与妖以及人与精怪等异类的婚恋故事,如《郑节使立功神臂弓》“蛇妻”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在“三言”中也有以男性为异类的“异类婚”故事,如《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这类故事便是由广泛流传的“猴子抢亲”故事流变而来,可见“异类婚姻故事”在“三言”中的地位。仙道宗教文化对幻想故事渗透深远。道教为中国传统的宗教,深远的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文化。道教是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为基础构建其宗教信仰体系,又主要面向下层民众,因而对民间文化的影响尤为深刻。以道教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在“三言”也占了不少比重。如《醒世恒言》二十一卷《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所描写的内容就是丁乃通在《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所列出的独立类型325A“两法师斗法”型故事,此外另有“仙乡奇遇”型、“凡人遇仙”型故事《灌园叟晚逢仙女》等在“三言”中也有很多篇目。“三言”中描写最多的便是关乎现实的生活故事了。生活故事多描写爱情婚姻、朋友交往、兄弟相处、后母残虐、公益善行等方面。《醒世恒言》中《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就体现了“兄弟分家型”的故事,其入话所讲的故事就是“兄弟分家”的亚型“紫荆树故事”讲述兄弟三人商议分家产时准备将堂前紫荆树破为三份,尚未等到动手,这株紫荆树就已枯死,兄弟三人遂懂得兄弟之间如紫荆树连根而生分开不得,便不再考虑分家。紫荆树也恢复了繁茂的枝叶。紫荆树象征着兄弟和睦,在强调孝悌观念的古代,此类民间故事流传也较为广阔。类似这种“承祧继产型故事”在“三言”中的篇目并不少,《滕大尹鬼断家私》(巧析家产型)、《张廷秀逃生救父》、《徐老仆义愤成家》等都细致的描写了关于家产争夺分配的故事。文章通过这一类型故事作为背景来引出正文。“三言”每一卷的正文中也有多样的故事类型。中国古代观念强调“多行不义必自毙”许多民间故事也就不可避免的带上此类道德训诫的色彩,“夺妻败露型”故事便是其一。世界民间故事类型编码将其定为AT960型,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将其列为二型:960“阳光下真相大白”,960B1“儿子长大后才能报仇”。刘守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将这一亚型改为“白罗衫型”,又增加了另一亚型“奸僧离间型”。《苏知县罗衫再合》就是“白罗衫型故事”11-- 的典型代表,徐能欲抢占苏云的妻子郑氏,郑氏逃走生下儿子,又以罗衫为凭证将孩子抛弃,由他人捡去,婴儿被救出收养,后来成为大官,偶然间父母相认,最后强盗伏法。这种故事都是受害人在抛弃孩子时一般都会留下一件白罗衫为凭证,有的异文则由老祖母出示罗衫作为家人相认的凭证。“奸僧离间型”的故事梗概是一个和尚看中了某人的妻子欲占为己有,于是设计离间使丈夫误以为妻子有外遇。离间的手段和方法是故意传递一封情书或者礼物让其丈夫发现;或者将一双僧鞋塞在女子床下(也有的偷了女子的便鞋扔在寺院内)故意让女子的丈夫发现。丈夫大怒,执意要与妻子离异,和尚蓄发还俗,娶得此女子为妻。几年后,和尚无意中向妻子说起当年的阴谋,妻子怒而告官,和尚得到严惩。[4]在《喻世明言》三十五卷《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全文就围绕这一故事类型来展开。此外“三言”中描写爱情婚姻的还有“一笑姻缘型”故事,大致写的是某名士年少倜傥,出游时一家婢见之宛然一笑,某即追随至其家,化为奴仆,后娶得此家婢,这家主人才知道名士的身份。这一故事类型多附会在唐寅、陈玄超、吉道人、俞见安等人身上,而《唐解元一笑姻缘》全文就是讲述唐寅化名康宣得姻缘的故事。另外,关乎日常生活的故事也表现了不同的故事类型。《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入话”就取材于“巧判还银型故事”,《钝秀才一朝交泰》便是取材于“邻僧积饭型故事”,“拾金不昧”型在《施润泽滩阙遇友》、《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也得到细致表现。像勤俭故事《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后母故事《李英玉狱中诉冤》、朋友交往故事《范巨卿鸡黍生死交》、机智的人物故事(此类经常将各地普遍流行的故事附会在名人身上)《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全面细致的表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凸显出生活故事内涵。(二).故事类型在“三言”中的融合与变异“三言”中有的篇目故事类型并不是单一的,某一篇小说可以由多种故事类型组成。如《李公子救蛇获称心》便是由“龙女的故事”在开头融合了“动物报恩”这一故事类型组合而成。朱蛇为报答李元的救命之恩,邀请李元到龙宫,龙王才得以将龙女许配给李元,后续故事才得以展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也是由“人鬼夫妻型”及“尸变奇案型”组成;《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则是由“异类婚”型以及“发迹变泰型”故事融合而成。《醒世恒言》中《施润泽滩阙遇友》也融合了“动物报恩型”故事以及“金人现身型”故事;“金人现身型”大致写一日(或夜)有一怪异之人在某处出现,后倒地变为金(银),人在其出没处掘出金银,使受益者致富。施复在翻修西所的大房时便从中间的柱脚下掘出八锭红绒束的银子。与见到怪异之人而掘金不同,施复挖出银子纯属偶然,但银子的原主人曾梦见腰间俱束红绦的八个白衣小厮自动走出,来到施复家,后尽归于施复。这也可以看出是“金人现身型”故事的一种变异。同样,虽有略有变异,但情节与“烂柯山型”故事却大同小异的是《李道人独步云门山》。“烂柯山”11-- 讲述的主题就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某人进山砍柴,发现二人下棋于是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就发现手中的斧柄已经腐烂,走出山回到家里,才知道已经过去了百年,世事已大不相同。《李道人独步云门山》则是讲李清在云门山上呆了两天再次回到青州城发觉已过了七十五年,而代替“烂柯山”的则是“烂绳亭”,故事中仙界与人间的时间差异表现了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宗教文化间相互渗透的现象,更带有浓厚的仙道文化精神,更能看出仙道传说对民间幻想故事的影响。三.民间故事特征解析“三言”通过对大量民间故事的描写,对古代民间社会客观细致的反映,来折射出古时民间质朴的生活状态。从其故事描写中可以简单分析冯梦龙在“三言”的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艺术特征。(一)关乎现实生活的主题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儒家学说长期占主导地位,社会伦理道德受儒家传统思想的支配,因此不论上层还是下层的文艺生活都有“重教化”的特点,这种特点也渗透到了作为休闲娱乐而流行开的口头讲述故事之中。因此冯梦龙采录故事多是着眼于它们“有益讽诫”借此“以寓劝惩”。故“三言”中多有劝诫的意味,其故事通俗易懂,多从理智和感情上去打动他人,展现时人的思想、愿望以及情感、价值追求,比如文人追求金榜题名,官至一品,封妻荫子;武士希望发迹变泰,封侯拜将等观念。“三言”在内容上以不同的民间故事来宣扬各样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是通过幻想故事来表达人们的生活理想,通过生活故事来概括人们的生活经验。1.透过幻想故事折射出的生活理想“三言”有许多篇幻想故事,如“神仙考验型故事”、“凡人遇仙型故事”、“仙乡奇遇型故事”可见宗教思想对其影响深远。这些故事通过主人公悟道成仙的经历,以及在仙乡的美好境遇,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宣扬因果报应的思想来劝诫世人,宣扬传统伦理道德,诫贪色、诫贪财、诫负义、讲究忠孝节义。“异类婚”故事是通过描写人与鬼怪精灵爱情故事,来表达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异类幻化来的女子有的温柔娴淑,有的聪明机智,她们是美貌善良的化身,聪敏才智的象征,她们对封建婚姻制度大胆反抗,表现了民众对“妻贤子孝”这种生活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折射出现实社会市民的财色欲望观。在某些篇目中认定主人公的发迹变泰是命中注定的,在其还在落魄的时候便有预兆,在一些神奇因素帮助下获得成功,虽带有一些宿命论的思想,但也表现了民众对成功故事的解读与向往。2.通过生活故事表现出的孝悌思想“三言”11-- 生活故事主要讲述家庭故事、婚姻爱情故事、生产故事、朋友交往故事、公案故事。在家庭生活方面,“承祧继产型故事”如《张孝基陈留遇舅》、《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滕大尹鬼断家私》通过“巧析家产型”以及“兄弟分家型”等具体故事类型来表达兄弟之间应和睦相处,相互礼让,表达注重手足之情,家庭团结的观念;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多刻画智慧女性的形象,“三言”正是生动的反映了这一现象,它在描写家庭生活故事中也多以巧女故以及巧媳妇为主角,“三言”中通过对女性智慧故事的描写,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张扬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的意识,如《张淑儿巧脱杨生》中张淑儿用智慧解救一筹莫展的杨生;《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李氏为杨益出谋划策等都表现了对女性的赞扬,突出智慧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三言”中的婚姻爱情故事主要宣扬现符合广大市民审美心理的新型婚恋观。通过“娶妇得郎”、“一笑姻缘”等故事类型来歌颂婚恋自由,肯定“情”对“礼”的挑战,“娶妇得郎”型故事《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也公开主张“相悦为婚,礼以义起”认为青年男女之间的接触相爱正如“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这种对于“情”的尊重与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尖锐对立,阐释了当时民间思想中包容、解放的自主精神。在“三言”的生产故事中多以商人为描写对象,在传统观念中,“士、农、工、商”,商地位最低。但是在“三言”中经商活动已被视为正当的职业,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其对传统的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观念进行了大胆的质疑,而对自食其力的经商活动给予了全面的肯定。《施润泽滩阙遇友》叙写小商人施复拾金不昧,好心得好报,多次逢凶化吉,终至富冠一镇,寿至八十,子孙满堂,来宣扬与人为善、拾金不昧的精神。因此对商人商业行为故事的描写,反映出晚明时期商人势力迅速崛起的时代特征以及时下市民求财致富心理。“三言”对于朋友相交有深刻的见解,小说中写生死患难之际的友情,强调以义相交。如《吴保安弃家赎友》、《范巨卿鸡黍生死交》、《羊角哀舍命全交》,以及描写知音间的友情《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来歌颂超越生死的真挚友情,反映利益冲击下世情的薄淡。公案故事在“三言”中占了相当部分的比重,不仅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有的还表现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直接斗争。从《三现身包龙图断案》、《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尸变奇案型”故事《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巧判还银型”故事《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到“夺妻败露型”公案故事《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三言”通过各种各样的公案故事来揭示晚明时期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现象,为金钱或情欲不惜杀人越货、亲人反目。“三言”公案故事另一重要的方面便是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黑暗。写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残酷,奸臣弄权,陷害忠良;官吏贪赃枉法,残害无辜《张廷秀逃生救父》;土豪劣绅仗势欺人,残害乡里,但更多的是讽刺官员贪酷无耻,阴险毒辣《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民间故事中多讽刺官员的篇目,对贪婪的官吏进行嘲弄,像在《滕大尹鬼断家私》一篇中对“清官”滕大尹故弄玄虚、中饱私囊的行为进行无声的讽刺;通过对某些公案故事中清官的描写也表现出了民众对社会正义以及清官的期盼。此中可以看出冯梦龙在创作中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11-- (二)文本创作中的艺术特征冯梦龙的“三言”代表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依据中国大量的民间故事进行再创造,其艺术特征也就带有了中国民间故事的特征:1.语言通俗流畅,力求白描化。因为民间故事具有表演性,它的传承以口语为媒介,“三言”在创作上讲究说话艺术,采用通俗流畅的白话语言,保留了话本的说话套语。小说中常用“话说”、“且说”、“看官”、“话分两头”、“有分教”等套语。在叙述人物的家乡居址、社会地位、心理活动方面运用白描手法,以寥寥数语写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极有表现力。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写白娘子的容貌:“许宣看时,是一个妇人,头戴孝头髻,乌云畔插着些素钗梳,穿一领白绢衫儿,下穿一条细麻布裙。”就自然而贴切地以通俗的语言写出了白娘子的形象。同时“三言”中夹杂了大量的市井俗语,口语叙述中夹杂韵语也是其语言艺术的特点之一。人们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把它们提炼概括为简短形象的俗语、谚语和诗歌,这些韵语涵盖了生产经营,生活,道德等各个方面,如反映市民经济生活中金钱左右一切的世俗经验“说着钱,便无钱”、“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以利相交,利尽而疏”;抨击世情单薄,人心叵测,自私自利的社会现象“事非干己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强言”、“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对家庭生活经验的总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牛马”、“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养儿待老,积谷防饥”等。这些韵语有的作为人物语言的一部分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的预设故事情节发展,评论人物和事件来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故事叙述中尽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三言”在创作中也带有一些地方方言,如《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刘翁吆喝宋金:“个儿郎吃我家饭,穿我家衣,闲时搓些绳,打些索,也有用处,如何空坐?”“被丈人刘翁脱赚”就带有地方方言词汇,《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也有多句有方言色彩像“容我请他爷看尸则个”、“你是兀谁”“作甚打死他”、“我那日好不着迷哩!”。再如“半晌”、“娃子”、“外日”“落薄”等方言词汇在“三言”中也频频出现,更添小说的现实感和真切感。2.故事追求平中见奇,情节程式化。“三言”是有头有尾的讲述故事,故事情节简洁明快,多设悬念伏笔,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紧扣,保持着故事的奇异色彩。在追求故事奇异性的同时,又保持着作品的真实性、可信性,以平中见奇为特点。即“描写着普通人的寻常生活,却又坚持着以奇为美的的观念。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奇异惊人的情节,而又更加深刻地揭示生活的真实,更加凝练的总结生活的规律。”[5]在追求“奇”11-- 中常采用误会巧合、偶然、意外的手法,构建各种曲折离奇的故事。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中王翁给刘贵十五贯钱,而崔宁卖丝所得也恰好十五贯。由于刘贵的一句戏言,二姐误以为真离家出走,途中正遇崔宁;而盗贼到刘贵家行凶,窃得十五贯钱。有这些巧合,便酿成了一桩冤案。后刘妻正巧被那个行凶的盗贼劫掠,才使此案得以真相大白。这种“无巧不成书”手法的运用,使故事既出人意外又合乎情理。“三言”的故事情节虽追求曲折巧妙,但也显示了程式化的特征。即在故事中情节的重复,常见的是同样的场面或者类似的情节出现三次,来表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塑造人物形象。如《醒世恒言》第三十七卷《杜子春三入长安》就写了杜子春三次到长安都遇到同一老者,老者赠银赠其银的故事,文中三次描写杜子春在长安相同的遭遇使故事情节层层推进,将故事推向高潮。描写机智人物故事的《苏小妹三难新郎》、《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都以相似的情节重复三次来塑造人物形象。此外《三现身包龙图断案》、《陈希夷四辞朝命》、《张道陵七试赵升》等都是通过情节的重复来突出故事主题。3.大团圆式结局,风格理想化。在“三言”大多喜剧团圆之作,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它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因此无论恶势力多么强大,主人公总能取得胜利,得到大团圆的结局。这种大团圆结局或是善良之人得到好运,邪恶之人得到惩罚或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喜剧色彩浓厚,例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桂员外途穷忏悔》、《卖油郎独占花魁》等都是团圆式结尾。尽管在许多篇目中主人公都有一段悲剧性的经历,但是在叙述过程中也是悲剧性和喜剧性的情节相互交织,以喜剧因素冲淡悲剧气氛。《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王景隆被骗尽金银,沦落到乞讨的地步,却与玉堂春合作,用瓦片假装金银哄骗鸨儿,使人忍俊不禁。冯梦龙给作品完美的结局并营造一种喜剧气氛也体现了普通民间尚“圆”、尚“和”接受心理。4.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三言”中的民间故事不论是幻想性还是写实性体裁均以叙说普通民众的生活境遇和愿望为特征,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概括人们的生活经验,充满浓厚的的浪漫、理想特征。但在描写手法上无论是幻想故事还是生活故事都从社会生活出发,表现出现实世界的生活境遇。如“凡人遇仙型故事”《灌园叟晚逢仙女》就揭露了恶霸张委觊觎灌园叟秋先的花园而勾结官府,罗织罪名,欲置其于死地,抢占秋先土地的故事。这虽然是一篇幻想性故事但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地主对农民的压迫,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艺术真实性。但在秋先走投无路的时候,作者驰骋想象让他得到了仙女的帮助,使恶霸张委身陷茅坑,从而死于非命。把浪漫主义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来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和意志,也表现出“三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特征。结语:11-- 冯梦龙所整理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在故事选择与叙述上都关乎民间生活及民众的生活理想,其通过丰富的故事类型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生活画卷,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三言”中对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的创作与改编也表现了民间故事丰富多彩的艺术特征,而“三言”也凭借这些典型的民间故事在思想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三言”对民间故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去看“三言”,它的故事依然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我国古代民间故事领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注释:[1]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329—330.[2]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325.[3]黄霖杨红彬.明代小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8:122[4]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680.[5]谭邦和.明清小说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151.参考文献:[1]黄霖杨红彬.明代小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4]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致谢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而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费尽心血。没有兰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我提供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