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传说参考资料 80页

  • 1.85 MB
  • 2022-06-16 13:58:30 发布

民间故事传说参考资料

  • 8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民间故事传说:迪庆州有着神奇而深厚的民间文学的土壤,折射着藏族等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神话、故事、传说作为远古的、神圣的对人类本身、对自然万物的诠释,在今人看来更意味深长。藏族民间有歌体形式和散文体形式淬的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人类再生神话,有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及各类英雄神话和各类降妖伏魔神话,还有来源于经典的和民间的解释自然万物的神话。迪庆境内各民族民间故事十分丰富,各民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有动物故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蕴含着各民族的智慧与朴素的人生观。  民间歌舞歌谣:迪庆境内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千人以上的民族就有9个。在迪庆这个“歌的海洋,舞的故乡”里,各民族的歌舞绚丽多姿,五彩缤纷。有藏族的锅庄舞、弦子舞、情舞、热巴舞,傈僳族的阿迟目刮瓦克、瓦克克、阿朴比克,纳西族的东巴舞、阿里利、满达,彝族的跳乐、打歌,普米族的对歌比赛……。每当雪山披上银衫,草原穿上了月光织成的纱良,山寨燃起彤红明亮的篝火,随着弦子的声音或嘹亮的歌声,人们汇集拢来,尽情歌舞,这里便成了歌舞的海洋。迪庆各民族世代蕴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往往就体现在世代蕴育、常盛不衷的民间歌舞歌谣中。特别是藏族,在俯娱乐时要歌舞助兴,在人生礼仪中以歌舞贯穿,在劳动生产中以歌相伴,在山野原野中也常常绰吭高歌,年轻人谈情说爱更离不开歌。  民间工艺美术:迪庆各民间对工艺与美术情有独钟,在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民居中,可要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壁画,所表现的多为佛教内容,宗教色彩浓厚。有佛像、菩萨像、宗教人物像、说法图、寺庙图、佛经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还有各种雕塑、唐卡画、酥油花、东巴画、地毯、土陶等。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充分表现了迪庆各民族对生活的热爱  有这样一首古老的藏族诗歌,叫《情人般的木碗》。诗只有两句——“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  藏民酷爱饮茶,也酷爱饮茶的茶具——木碗。茶碗有瓷碗“噶玉”、银碗“俄泼”、玉碗“央池”、木碗“辛泼”之说。最好的木碗是“察牙”和“纳抛”,香格里拉尼西乡出产的木碗就叫“察牙”,其色如琥珀,经久耐用。  产木碗的尼西上桥头村,离香格里拉县城约40公里,再往下走18公里就到了奔子栏。上桥头村有一座“红军桥”,这里又是巴拉格宗峡谷的出口,硕曲河从里面狂啸而出,冲向一山之隔的金沙江。我们拜访的鲁茸卓玛家就在桥墩旁边,她家是做木碗的世家,过去茶马古道的马帮将奔子栏一带的木碗运往昌都销售,马帮的驮子里就有她家做的碗。  走进鲁茸家,客厅的木架上一溜放着盛酥油茶的玻璃杯,VCD机里正播放南斯拉夫的老电影《桥》。二楼的经堂外面挂着一位老匠人的大幅照片,据说这曾是某著名杂志的封面。80/80   二楼狭窄的楼道里,鲁茸卓玛正在用一把牦牛尾巴毛制成的小刷子,给做好的木碗上漆。片刻工夫,木碗已从纯白色变成淡黄色,又变成深棕色。这神奇的土漆,其原料从维西县买来,经过本家秘方加工制成,能让木器几十年光亮如新。  卓玛说,“父子不共碗,母女不共碗,兄弟不共碗”是藏民的规矩。人到哪里,碗到哪里,人在碗在,形影不离。人死之后,还用木碗盛满茶酒供在遗体面前。“甚至男女所用木碗的样式都有所不同”,卓玛拿出一对木碗说:“看,这一只是男的,这一只是女的。”仔细看去,男式木碗碗口大且外开,碗身低;女式木碗则正好相反,开口含蓄,碗身纤细……它们颇像一对要好的恋人呢!在许多国家出版的关于中国的旅游手册中,在谈到香格里拉的民间艺术时,都会出现孙诺七林的名字。孙诺七林有许多出国的机会,他的作品多次被运至国外展出,主办方都热情邀请他去,他说什么都不出门。一次一个日本艺术家为表示诚意在他家等了他一个月,他还是笑眯眯地对人家说:“我就不去了,你再多玩几天嘛。”  孙诺七林很少出门,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昆明,那是1999年6月去领“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的牌牌。他只去了三天,除掉路上花去的两天,在昆明只呆了一天。平常孙诺七林至多在节日去离汤堆村50公里的奔子栏乡看看亲戚,其它就哪儿都不去了。  告别了孙诺七林,我们去寻找尼西的另外一件特产:木碗。谁知这短暂的探访,竟与一首浪漫的古诗歌有关。迪庆民间工艺文化博大精深,工艺技术精湛高超,民间工艺品多如繁星,种类齐全。毛纺织品有地毡、披风、氆氇、邦锦等;绘画有唐卡、吉祥八宝、壁画、东巴画等;金银制品制作精美,历史悠久。糌粑盒、木碗、弩弓等独具特色,无不充分显现出迪庆各民族的睿智和灵秀。制陶在迪庆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香格里拉县尼西就有土陶制作。土陶选料精细、做工精美、陶器品种众多,常见的有茶罐、茶壶、火锅、火盆、酒具等。尼西土陶畅销藏区,深受顾客喜爱。   藏族人喝茶,一般爱用木碗。按藏族传统,一般使用得最多的餐具也是木碗。   在西藏,无论是有钱人也好,穷人也罢,喝茶都用木碗。即使有玉碗和瓷碗,藏民仍垂青于木碗。在家用它,出门也带着,形影不离,浪迹天涯的旅人的怀里都揣着个木碗,人在碗在,碗不离人。这种对木碗的喜好,从一首藏民歌中便可见知:           丢也丢不下,           带也带不走,           情人要是木碗该多好,           揣在怀里头。    将木碗与情人等同,可见藏民揣碗的习俗。出门都揣着木碗,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方便,而是社会习俗使然。80/80    木碗除了有不易破裂,不烫嘴、不变味,喝茶香的特点外,杂木碗还有防毒的作用。木碗价廉物美,平民百姓承受的起,木碗光滑、细致、美观、携带方便,更重要的原因和藏民不共碗的习俗有关。    对怎么用木碗,藏族很有讲究。小小一个木碗,在家有在家的用法,出门有出门的讲究。木碗虽小,内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   藏家人客厅的藏式茶几上总是摆放着一大一小两只木碗,大的是父亲的,小的是母亲的。关于父母之碗大小之别。一般说法有二: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一般都认为这是为了尊重父亲,父亲的地位高于母亲。或许这种说法源于西藏历史。旧西藏地方政府的法典规定:“人有上、中、下三等,每等人又分上、中、下三级。”这样藏人就被划为三等九级。即使偶有一对夫妇串门到别人家,主人招待客人的茶碗,女士的定比男士的小,反之,则被视为失礼。   平日,父母的木碗总是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地摆放在碗橱里,用时取出,用后放回,各用其碗,井然有序。有“夫妻不共碗,父子不共碗,母女不共碗,兄弟不共碗”之说。若有哪位少不更事的孩子,一进门端起父亲的碗便喝,就会遭到母亲的责备:“你这样,以后不会交好运的。”   夫妻情分也体现在木碗上,若遇丈夫出远门,妻子送丈夫上路以后,回家喝茶时,先将丈夫之碗添满,然后给自己添。喝罢茶后,将丈夫碗中之茶往干净处泼了,把碗收拾干净放好。待远行人归来时,盛满热茶,双手奉上,为其洗尘。   孩子们长大以后另立门户,各过各的日子,回家看望父母时,仍用自己以前的木碗。所不同的是,儿子和儿媳一同前往时,儿子仍用他以前的木碗,儿媳则没有,给她的碗是临时用的,同儿媳一样,女婿上岳父母家也没有他的专用木碗,若是上门入赘的女婿,则另当别论,因为他是未来的一家之主,不能没有专用木碗。   人故世后,家人在他生前用过的木碗里盛满酥油茶,供在遗体面前。天葬后“一七”这天,家人亲朋等与天葬师一起到河边举行送亡人灵魂平安的仪式。他们将亡人生前用过的木碗放在面前,添满茶,表示给他送行。最后把这个木碗里的茶泼了,收拾干净后送给天葬师,从此,这个碗就归天葬师所有了。这是丧葬习俗中的一种规矩:每葬一个亡者,他的碗必须归天葬师,不得有违。如若家人欲留下亡人生前所用的木碗做纪念,必须花钱从天葬师的手里赎回。    如果木碗的碗边出现裂口,藏民视为不吉,忌讳一大清早用裂口碗喝茶,裂口碗也不能用于待客。一定要换一个新的才行。如无意中遇上此种情况,讲究的人则一天不出门,以躲灾祸。    同样一只木碗,因家境的不同,又大有讲究。一般人家,每个家庭成员拥有一个木碗就不错了,而家境好的人家,木碗还配有银盖和碗托。银碗盖成塔形,雕银嵌金,顶端一颗红玛瑙为手柄。银盖上镌刻着吉祥图案。更甚者,木碗通体镶银雕花,碗腰处只留有指宽的部分,让你明白碗胎是木质的。其上为碗盖,下为碗托,均为银质。    80/80 碗托尤为别致,成盛开的八瓣莲花状,每瓣上有一幅吉祥图案,八瓣合成传统的八祥瑞图案,美仑美奂。   藏民还多用皮质碗套,方便携带。   僧人喇嘛也用木碗。其木碗造型各异,熟悉寺院生活的人,竟能从碗的造型上看出碗的主人所属的寺院,木碗已成为寺院的标志。僧人中的铁棒喇嘛的木碗既不揣怀里,也不装在碗套里,而总是拿在手上的,像玩具般在两手间跳来跳去,令人眼花缭乱。每到宗教法会上,铁棒喇嘛持棒维持秩序,木碗已具有权力的象征,直往那些不守秩序的人的头上敲去,受罚之人不敢不服。        往日西藏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随身携带的木碗,是装在碗套里。俗官挂在腰边,既是一种装饰,又是官阶大小的标志。俗官挂在腰边的这种餐具叫“贾赤布雪”。“贾赤”是汉式小刀,“布雪”是装在缎制碗套里的木碗。每逢各种聚餐的场合,贵族们都毫不犹豫地拔出小刀切割大块的牦牛肉和绵羊肉,掏出木碗啜饮酥油茶或喝碎肉“土巴”。喝过茶,四品以上的官员还能得到一勺酥油红糖人参果米饭,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它装进木碗,再以绸布包裹严实,带回家当。    藏族木碗的种类很多,有大碗、小碗、盖碗、套碗、木钵等多种。,用途广泛:有抓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的小碗,还有储存物品的盖碗。    木碗一般选质地坚硬的桦木、杂木的树干、树节或树疙瘩做原料雕琢而成,质地结实,不易破裂,花纹细腻,较为美观。   木碗的制作过程有五:选材、风干、制坯、细磨、上色。制作木碗非易事:      一,上山选材,以节大、疙瘩多的树为佳;      二,是风干,造出的树节、树段须风干10天左右,以免制成后破裂;      三,是制坯;      四,细磨。这道工序要求精工细作,做到四周厚薄匀称,划线准确,碗底平稳;      五,上色。一般用西藏山区一种加鱼草挤汁涂抹碗壁内外,成为桔黄色,使木碗美观、色鲜。     木碗的来源,一是西藏地区自己产,还有是云南迪庆产的,通过市场上交换或购买而得。     西藏地区,如林芝地区的朗县、察隅,山南地区的加查、隆子、错那,阿里地区的噶尔等地均产木碗。其中尤以错那生产的“察牙”木碗和噶尔生产的“堆旭”木碗最负盛名。     80/80 这些地方的木碗原料选择树根或树瘤,车制而成。选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使好木碗的花纹各异,或磷火纹,或猪鬃纹,或猫头鹰眼纹,这些木碗都很名贵,与普通木碗之间的价格也很悬殊,一个上等木碗价值10头牦牛,一般人家是不敢问津的,但也尽量想方设法弄个像样的,以慰平生。人们对一个好木碗就像对情人般迷恋。有时把心上人比做木碗,欲揣进怀里一同浪迹天涯。        木碗本为平常物,进入社会生活以后,便打上了社会生活的烙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交通条件的便利,以及文化观念的改变,揣碗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从我们的生活中逐渐远去。但它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将会长久地留存尼西汤堆村位于香格里拉县西北部,介于北纬27度51秒—28度51秒,东经99度21秒—99度37秒之间,海拔2960米,距县城33公里。汤堆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带,粮食作物以青稞、小麦、包谷、洋芋为主。全村总人口140余户,700多人,均为藏族,其中有22户家庭制作黑陶,生产陶器时间大多是在农闲时进行。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德钦永芝、纳古、石底,香格里拉县尼西、幸福、奔东等地发掘300余座石棺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黑陶随葬品。其中出土器物的典型器大鉴耳陶罐,与尼西汤堆现今烧制的黑陶罐无论是从制作工艺、器型、质地等都具有众多的相似处,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迪庆的土著先民就已经熟练掌握黑陶制作烧造技艺。  尼西乡汤堆村黑陶工艺不仅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而且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近年来,在香格里拉知名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迪庆,汤堆村的原始制陶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尼西乡成立了“香格里拉尼西黑陶有限责任公司”,并在独克宗古城和汤堆村德维路开设了10余家黑陶销售网点,使产品远销国内外。尼西黑陶制作程序编辑本段回目录  尼西乡汤堆村藏族黑陶制器使用黏性大,可塑性强的陶土,制作黑陶用三种材料混合而成:一种是风化沙石研磨而成的石粉;一种是白色黏土;一种是红色黏土。汤堆村藏族黑陶制作工具极其原始简单,只有七八件木拍、木刮、木垫、木榔头之类的木器。    尼西乡黑陶制作工具全为木制,看似简单,实则有完备的一系列工具,林林总总,大小共有50余件之多。制作流程主要分为:1、采土——主要采集白黏土和红黏土两种。2、晒土——把采好的红土与白土分别装袋,按比例混合后晒晾。3、舂土——用陶棰“腊土”敲击土块,使之细碎。4、筛土——敲碎土块后,用筛子筛出细泥后装袋。5、和土——从袋中倒出羼好的沙子泥,堆成圆堆状,往沙堆倒入水后,迅速用双手搅拌沙堆,取搅拌好的沙泥揉搓成圆状陶土,用塑料布裹好备用80/80 6、制坯——从火塘取炭火至作坊区,摆放好火盆,作为一天的烘烤。取出一天需要的土块量,敲好一天需要的瓷片量。用铁圈把操作台板上残留的黏土刮削干净,然后制成需要的陶泥坯并再作阴干处理。7、烧陶——以两根木柴并排放为一组,依次摆放大小陶器于底架上,再把木柴直立插入柴堆空隙及外围,形成一个火焰状,木柴堆架中间留出气孔,再备锯木灰一堆,先堆在柴堆附近。在堆放的木柴、陶器四周均匀摆放一圈易燃的栗树枝叶,准备完成后以刨花引火,点燃柴堆边缘,火势由外及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不断在柴堆周围添加苹果枝、栗树枝以助燃烧,并不断用长木棍戳火堆以透气,待木柴燃尽则陶器就烧好了,燃烧时间大约20分钟。8、埋陶——柴堆燃尽,则手握长棍戳挑被烧制过的陶器迅速至旁边堆放的锯木灰上,用铁锄帮助埋于锯木灰当中,陶器颜色随即变黑。埋陶器具10分钟后,以木棍扒开灰堆,再把埋烧的陶器一一翻身,然后继续埋放,如此,翻埋工作完成。在埋陶过程中要以长木棍不断戳灰堆以透气。9、起陶——埋陶15分钟后,把埋在灰堆里的陶器一一挑出,摆放地上冷却约5分钟后,迅速用松叶蘸滚烫的酸奶渣水或米汤水在烧埋好的陶器内壁刷一圈,以防渗漏。10、打磨,把烧制好的陶器用毡布认真打磨后,放进专门房间摆放好,然后待售。制作陶坯均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技术要求较高。首先取来揉拌均匀的陶土,用木拍拍打成条状后置于基座上,再根据所需的器物用手捏制成大体轮廓,紧按着磨光内外器壁和沿口,镶嵌白瓷片,点饰动物和几何纹图案,然后进行高温烧制处理,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一件精美的黑陶制品就产生了出来。     汤堆村藏族黑陶手工艺产品,根据不同的用途有40多种,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两大类,在藏区使用的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一应俱全,并融使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体现了藏族民间制陶手工艺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在香格里拉,尼西土陶是如今卖得最畅销的特产之一。这种黑色的土陶所用主要原料是当地独有的一种红土,制作时还要与另一种也是当地特有的黏性白土混合。尼西黑陶无需窑烧,也不用抛光,特点是胚质细腻,坚硬光亮,实用耐用,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紫、靛、银等色泽,有“黑如漆,亮如镜”80/80 的美誉,同时兼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堪称土陶家族中的黑色经典,从而成为中外游客和收藏界争相购买、收藏的陶中珍品。  汤堆是香格里拉县尼西乡的一个藏族自然村,离县城只有30余公里。这个村子自古就以黑陶远近闻名,如今更是靠制陶名扬四方,发家致富。孙诺七林是村里的制陶高手,这位从11岁就开始学习制陶手艺的花甲老人现在几乎把全村人都教会了,据说村里162户中现在已有98个村民掌握了这门技术。孙诺七林毫不保留地传帮带不仅使尼西黑陶大大提高了产量,延伸和拓展了品牌知名度,也牢牢抓住了商机。由于制作逐渐规模化,品类从过去的一、二十种增加到了百余种,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也结合得更加完美了。 出自黑陶的美味:千百年来越吃越香  过去曾经有人认为尼西黑陶的历史至多不过一千多年,但几年前考古专家在尼西附近的开香村发掘出了距今三千多年的陪葬黑陶制品。自古以来,无论普通藏民还是土司贵族,都爱用这种黑黑的天生透着油气亮光的土陶器皿,毗邻地区的少数民族家中也同样少不了一两件通过茶盐交换得来的尼西黑陶罐,主要用途都一样——煨茶、熬汤、煮肉,因为用这种黑陶罐做出了的食物除了味好,还养人。科学研究也证明,尼西黑陶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铝等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用它煮食物容易保留自然成分,常年使用可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黑陶、木碗、土鸡和绒巴椒素有尼西“四宝”之称。在尼西,用黑陶炖本地土鸡,用木碗喝土鸡汤,佐以辣气冲天的土产绒巴椒,用黑陶酒具喝家酿青稞酒,不仅是一次特殊的美食经历,也是一种充满藏文化气息、乡土之味绵长的美好享受。  近年来,尼西的黑陶经销店和黑陶土锅鸡特色饮食店生意特别红火,四方山野派吃家慕名而往,或径自入村寻户租吃租住,或一住几天赏黑陶吃土鸡,绝不怕落下什么贪吃的笑话。可以说,千百年来尼西藏家人从黑陶里吃出了美味,吃出了健壮的身体,而今又从做黑陶卖黑陶中尝到了甜头,真是“一千年,一百年,越吃越香千百年”啊。  制陶大师的心愿:传好技艺,创好品牌,多出精品  孙诺七林已经说不清制陶手艺在尼西传了多少代,只记得祖父就是一位会制陶的手艺人,如今他把手艺又传给了儿子洛桑和村里的下一代。在尼西,过去有“制陶不富贵,富贵不制陶”的古训,据说是因为制陶费时费劳力,投入的成本太大,所以专业从事制陶的艺人一直很少。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尼西黑陶和孙诺七林引起业界注意,游客们也对这种外表朴拙宁静,制作精细巧妙、彻身乌亮的“土特产”发生了浓厚兴趣,竟然出现空前销量,由此带动了尼西汤堆村制陶产业的蓬勃兴起,也使孙诺七林焕发出从未有过的传授制陶手艺的热情。1999年,孙诺七林被云南省文化部门收入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名单,并荣获“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中国国家博物馆给他的三件陶艺作品“黑陶火盆”、“酥油茶壶”、“凤仪茶罐”颁发了收藏证书,先后创作的其他黑陶精品也在相关展会中频繁亮相、获奖。2008年,孙诺七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孙诺七林不仅手艺精湛,而且喜欢琢磨,什么藏八宝、麒麟头火盆、龙凤火锅、茶壶、鸽型酒具、小茶杯、CD盒、笔筒、花瓶等等这些既有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又有鲜明的现代时尚文化个性的作品,都出自他的双手,据说在陶体上镶嵌白色瓷片增加艺术效果的做法,也是他的独创呢。  传统的尼西黑陶以实用为主,品种不多,其貌不扬,难以引人瞩目,也难以进入市场,经过孙诺七林等新一代尼西艺人创新改观的黑陶,除了保持传统的优良品质外,还增添了民族艺术的直观性。异香发一枝:土陶家族中的黑色经典编辑本段回目录80/80   在香格里拉,尼西土陶是如今卖得最畅销的特产之一。这种黑色的土陶所用主要原料是当地独有的一种红土,制作时还要与另一种也是当地特有的黏性白土混合。尼西黑陶无需窑烧,也不用抛光,特点是胚质细腻,坚硬光亮,实用耐用,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紫、靛、银等色泽,有“黑如漆,亮如镜”的美誉,同时兼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堪称土陶家族中的黑色经典,从而成为中外游客和收藏界争相购买、收藏的陶中珍品。  汤堆是香格里拉县尼西乡的一个藏族自然村,离县城只有30余公里。这个村子自古就以黑陶远近闻名,如今更是靠制陶名扬四方,发家致富。孙诺七林是村里的制陶高手,这位从11岁就开始学习制陶手艺的花甲老人现在几乎把全村人都教会了,据说村里162户中现在已有98个村民掌握了这门技术。孙诺七林毫不保留地传帮带不仅使尼西黑陶大大提高了产量,延伸和拓展了品牌知名度,也牢牢抓住了商机。由于制作逐渐规模化,品类从过去的一、二十种增加到了百余种,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也结合得更加完美了。出自黑陶的美味:千百年来越吃越香编辑本段回目录  过去曾经有人认为尼西黑陶的历史至多不过一千多年,但几年前考古专家在尼西附近的开香村发掘出了距今三千多年的陪葬黑陶制品。自古以来,无论普通藏民还是土司贵族,都爱用这种黑黑的天生透着油气亮光的土陶器皿,毗邻地区的少数民族家中也同样少不了一两件通过茶盐交换得来的尼西黑陶罐,主要用途都一样——煨茶、熬汤、煮肉,因为用这种黑陶罐做出了的食物除了味好,还养人。科学研究也证明,尼西黑陶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铝等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用它煮食物容易保留自然成分,常年使用可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黑陶、木碗、土鸡和绒巴椒素有尼西“四宝”之称。在尼西,用黑陶炖本地土鸡,用木碗喝土鸡汤,佐以辣气冲天的土产绒巴椒,用黑陶酒具喝家酿青稞酒,不仅是一次特殊的美食经历,也是一种充满藏文化气息、乡土之味绵长的美好享受。  近年来,尼西的黑陶经销店和黑陶土锅鸡特色饮食店生意特别红火,四方山野派吃家慕名而往,或径自入村寻户租吃租住,或一住几天赏黑陶吃土鸡,绝不怕落下什么贪吃的笑话。可以说,千百年来尼西藏家人从黑陶里吃出了美味,吃出了健壮的身体,而今又从做黑陶卖黑陶中尝到了甜头,真是“一千年,一百年,越吃越香千百年”啊。  制陶大师的心愿:传好技艺,创好品牌,多出精品  孙诺七林已经说不清制陶手艺在尼西传了多少代,只记得祖父就是一位会制陶的手艺人,如今他把手艺又传给了儿子洛桑和村里的下一代。在尼西,过去有“制陶不富贵,富贵不制陶”的古训,据说是因为制陶费时费劳力,投入的成本太大,所以专业从事制陶的艺人一直很少。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尼西黑陶和孙诺七林引起业界注意,游客们也对这种外表朴拙宁静,制作精细巧妙、彻身乌亮的“土特产”发生了浓厚兴趣,竟然出现空前销量,由此带动了尼西汤堆村制陶产业的蓬勃兴起,也使孙诺七林焕发出从未有过的传授制陶手艺的热情。1999年,孙诺七林被云南省文化部门收入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名单,并荣获“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中国国家博物馆给他的三件陶艺作品“黑陶火盆”、“酥油茶壶”、80/80 “凤仪茶罐”颁发了收藏证书,先后创作的其他黑陶精品也在相关展会中频繁亮相、获奖。2008年,孙诺七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孙诺七林不仅手艺精湛,而且喜欢琢磨,什么藏八宝、麒麟头火盆、龙凤火锅、茶壶、鸽型酒具、小茶杯、CD盒、笔筒、花瓶等等这些既有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又有鲜明的现代时尚文化个性的作品,都出自他的双手,据说在陶体上镶嵌白色瓷片增加艺术效果的做法,也是他的独创呢。  传统的尼西黑陶以实用为主,品种不多,其貌不扬,难以引人瞩目,也难以进入市场,经过孙诺七林等新一代尼西艺人创新改观的黑陶,除了保持传统的优良品质外,还增添了民族艺术的直观性。香格里拉汤堆村:白马雪山下的黑陶之乡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抛开路边矗立的碉楼,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逶迤,靠近香格里拉县尼西乡的汤堆村,该村是远近闻名的黑陶之乡。远处,是终年积雪不化的白马雪山;近处坡度平缓悠长的高山间夹着一片开阔的平地。高寒地带特有的矮小灌木丛随着坡势的柔和渐次变换着颜色,绚烂多彩。高原上似乎触手可及的蓝天把汤堆村的碉房衬托得小而零落,村里有好几处青烟升起。路人告诉我们,那些烟火处正在烧制土锅(当地人把很多黑陶器皿都叫做土锅)。土锅王子烧土锅编辑本段回目录   “土锅王子”娴熟的黑陶烧制技术让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一门民间工艺浓缩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并展示在我们面前。根据当地考古部门的考古资料显示,早在两千多年前,当地就有了黑陶制作工艺。与其他地方的陶器制作不同,汤堆黑陶的烧制不需要土窑,只要一个通风的地带便可以,而且只有村子附近的陶土才能烧制黑陶,因此,当地的黑陶远近闻名,而这个藏族小村也因黑陶而富甲一方。   措央拉姆的丈夫在农闲时也烧制黑陶,正是黑陶为他们家挣来了拖拉机。“村里会这门手艺的人都是孙林大爷的徒子徒孙。”措央拉姆告诉我们,孙林在村里教会了很多年轻人制作黑陶,帮助年轻人靠手艺挣钱致富,而他自己什么都不收取,“孙林大爷是我们村的‘土锅王’。”措央拉姆告诉记者。    村里的几家人正在建造新碉房。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端庄稳固,住在里面冬暖夏凉。富裕起来的房主人在碉房的细节装饰上狠下工夫,尤其是对碉房屋檐的装饰更是极尽能事。一色厚实的松木做檐,上面雕刻着各种精巧细致的图案,图案上涂抹的色彩鲜艳夺目。各种图案配合着不时出现的“卍”符号,传递着浓郁的藏族文化气息。80/80  村里建新房的人多了,靠着帮人建房和雕刻屋檐的匠人们便也有了钱。洛桑恩主的二弟在碉房屋檐和经堂佛龛方面的木雕工艺是远近闻名的。虽然不烧制黑陶,但是他的日子也过得红火。“这些,都是黑陶带给我们的。”洛桑恩主说。美味的土鸡锅编辑本段回目录  村里道路边随处可见到烧制黑陶留下的木炭灰,也能见到烧制过程中坏掉的黑陶碎片。“烧制黑陶的木炭灰是一种很好的肥料,村里人积攒起来之后会把它倒进地里去改良土质。”洛桑恩主告诉我们,村里人最喜欢用黑陶罐炖鸡,炖出来的鸡汤洌而不腻,鸡肉鲜美,这道菜传出去之后,很快便成了当地的名菜。这也难怪从香格里拉县城到汤堆村的路上,很多饭馆的招牌菜都是“土锅鸡”。很多人专程从远处赶来汤堆村,在品尝鲜美的土锅鸡的同时也欣赏了当地优美的风景,体验了浓郁的藏族风情。洛桑恩主告诉我们,有一位重庆游客在村里品尝了土锅鸡后,一下子买了8只土锅空运回重庆,说是要让亲戚朋友也感受一下土锅鸡的鲜美。尼西鸡编辑本段回目录80/80 产地(或分布):主产于云南省中甸县尼西区。保种方式:保种区保护数量:2002年存栏1万只。主要特性:属高原蛋用型鸡种,属于藏鸡一个类型。体型轻小,羽毛紧凑,平头,单冠直立,冠、髯、脸为红色。公鸡羽毛多为大红、纯白、黑白花三种。大红公鸡主翼羽、尾羽和镰羽黑色镶边;颈羽、鞍羽金黄色或红褐色。母鸡羽色较杂,纯黑占45%,纯白占24%,黄麻花占19%,杂花占8%。皮肤白色,少数乌黑色。喙有黄、青、铁灰等色。胫黑、青、黄、石板色,无胫羽,虹彩金黄、橘红色。成年鸡体重:公1400克,母1230克。屠宰率:半净膛,公76.4%,母70.6%;全净膛,公69.9%,母64.4%。开产日龄180~210天,年产蛋150~180个,蛋重48克,蛋壳呈白色。  私人建的白塔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藏区,白塔和玛尼堆很常见。我们在村里转悠时,先后碰到了两个佛塔群和一个大大的玛尼堆。    据洛桑恩主介绍,以前生活比较贫困的时候,村里每年集体修建一座白塔,以祈求风调雨顺,村民平安。现在,很多人家都可以独自修建白塔了。有祈福或者驱邪需要的藏民,都可以修建白塔。白塔最里面是金银珠宝,金银珠宝的外层是当地传统的经书。“有了白塔,我们的家里人就平安了,我们的耕种也会受到老天爷的保佑。”在村边小山上的白塔群前,恩主说。80/80 汤堆村的白塔群    白塔群旁边有一个玛尼堆。玛尼堆上的哈达和多彩的经幡在风中猎猎飘扬。在藏族人的传统中,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白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洛桑恩主带着我们从左往右转了一圈后,指着玛尼堆上的石头告诉我们,每一块石头上都刻着六字真言“吽吗呢吡吡吽”(藏语音)。问及六字真言的含义,洛桑恩主严肃了起来,他告诉我们,藏族人都相信来世,每天颂念六字真言,祈求身边的人都平安吉祥,念得越多越好。经常念六字真言的人,来世一定会“人才好、身体好、家庭好,一切都平安”。      在洛桑恩主家肃穆的经堂里,我们感受了那种渗透到骨子里面的虔诚。经堂是一间宽大的大屋子,屋子的后墙前,一个高大的柜子直达楼顶。柜子的正中是佛龛,供奉着佛像。佛像前一排擦得明晃晃的铜盏里装满了清水。“每天早上,我们都要起来念经,给铜盏里装满清水。到了晚上,我们把铜盏里的清水倒掉,在佛像前点起一盏酥油灯,直到点完灯中的酥油为止。”洛桑恩主说。 80/80 首届尼西情舞节上的“哈达舞”   佛像两边的格子里摆满了藏文经书。洛桑恩主介绍,他有三个弟弟,“这些经书是三弟在北京学佛的时候邮寄回来的。三弟现在在拉萨哲蚌寺工作。”恩主家的佛龛柜子雕刻得十分精美,柜身上涂抹得色彩鲜艳,“这是我二弟雕刻的。我家碉房的屋檐也出自他的手。”洛桑恩主说,四弟在香格里拉县城帮人修理汽车,生意也非常红火。          离村时日已西斜,村子附近的奔赤山笼罩在一片金黄的余晖中。奔赤山是尼西乡的神山,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开始,附近的藏民会聚集在山下转山。他们手摇转经筒,满脸虔诚地念着“吽吗呢吡吡吽”。 想起一位学者在我们曾经调查过的一个山村的火塘边跟我们谈起过“吽吗呢吡吡吽”,那位学者笃信藏传佛教。他告诉我们,六字真言包含着对人世间的悲悯情怀,每当人们念起六字真言,一种“所有悲伤痛苦皆归我身”的悲壮便会流露出来,那是一种慈悲,一种博爱。 80/80 古老的信仰和现代的工具 土锅王孙诺七林:拥有胸襟,乃成王者编辑本段回目录       孙林,洛桑恩主的父亲,今年58岁,藏名孙诺七林,是汤堆村男女老少公认的“土锅王”。1999年6月,孙林被云南省文化厅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2006年12月,他的黑陶作品获得国家发改委“第五届中国工艺优秀创作奖”;2007年4月,他又一次被云南省经济委员会评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走进孙林老人家的院子,耳中最先听到的是有节奏的“啪啪”声。上二楼循着声音,我们来到了孙林老人制作黑陶粗坯的作坊。老人正在昏暗的光线下拍打着一个快要成型的粗坯。屋内阴冷,他不时把手伸到旁边的火盆上烤一下。    上个世纪60年代初,11岁的孙林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祖传的黑陶制作工艺。1968年之后,孙林一边制作一边研究,在祖辈们原有的30多个造型的黑陶器皿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50多个造型精美、适合市场需求的黑陶手工艺品造型。    80/80 上个世纪80年代,当商品经济的大潮波及到汤堆村的时候,很多年轻人走了出去,然而,他们的闯荡之路分外艰辛。而与此同时,制作黑陶这门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工艺的传人却不多。孙林当时就想,为什么不把祖上传给他的这门技艺发扬光大呢?这一方面能带动村里人致富,另一方面,黑陶烧制这门技艺也能流传得更久更远了。就这样,孙林开始收村里的年轻人当学徒。20多年过去了,孙林在村里已经教会了60多个徒弟,他没有收取任何一位徒弟的任何费用。      在很多工艺制作行业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有没有这种顾虑呢?”我们问道。“这有什么,大家都会做只能是大家都能赚到钱,而不会是我没有饭吃。”孙林老人笑着说。2006年9月,孙林制作的“黑陶火盆”、“酥油茶壶”和“凤仪茶罐”三件艺术陶瓷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如此一来,本来就供不应求的孙林黑陶作品更是一件难求。在这种状况下,孙林并不愿意在黑陶作品上打上自己的名字,他说:“不管是我做的还是别人做的,只要是黑陶就有价值。”    孙林朴实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藏在小山村中的平凡的“土锅之王”的王者风范。乡村档案编辑本段回目录交通状况:    汤堆村距香格里拉30余公里,交通便利,二级公县城路直通村里。在香格里拉县城可雇车直接进村。全村人口:   全村142户人家共860多口人,全为藏族。经济收入:   全村目前100多人制作黑陶,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元;村年均人收入4000元左右。主要作物:   青稞、玉米和洋芋。特色食品:    黑陶锅炖土鸡食宿条件:   没有专门的食宿场所,村里藏民热情好客,可出合理资金在老乡家里吃住。也可到村外一公里处的尼西乡政府所在地吃住。  民间故事传说:迪庆州有着神奇而深厚的民间文学的土壤,折射着藏族等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神话、故事、传说作为远古的、神圣的对人类本身、对自然万物的诠释,在今人看来更意味深长。藏族民间有歌体形式和散文体形式淬的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人类再生神话,有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及各类英雄神话和各类降妖伏魔神话,还有来源于经典的和民间的解释自然万物的神话。80/80 迪庆境内各民族民间故事十分丰富,各民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有动物故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蕴含着各民族的智慧与朴素的人生观。  民间歌舞歌谣:迪庆境内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千人以上的民族就有9个。在迪庆这个“歌的海洋,舞的故乡”里,各民族的歌舞绚丽多姿,五彩缤纷。有藏族的锅庄舞、弦子舞、情舞、热巴舞,傈僳族的阿迟目刮瓦克、瓦克克、阿朴比克,纳西族的东巴舞、阿里利、满达,彝族的跳乐、打歌,普米族的对歌比赛……。每当雪山披上银衫,草原穿上了月光织成的纱良,山寨燃起彤红明亮的篝火,随着弦子的声音或嘹亮的歌声,人们汇集拢来,尽情歌舞,这里便成了歌舞的海洋。迪庆各民族世代蕴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往往就体现在世代蕴育、常盛不衷的民间歌舞歌谣中。特别是藏族,在俯娱乐时要歌舞助兴,在人生礼仪中以歌舞贯穿,在劳动生产中以歌相伴,在山野原野中也常常绰吭高歌,年轻人谈情说爱更离不开歌。  民间工艺美术:迪庆各民间对工艺与美术情有独钟,在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民居中,可要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壁画,所表现的多为佛教内容,宗教色彩浓厚。有佛像、菩萨像、宗教人物像、说法图、寺庙图、佛经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还有各种雕塑、唐卡画、酥油花、东巴画、地毯、土陶等。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充分表现了迪庆各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云南-迪庆-迪庆“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其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实质上就是指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更新日期:2004-11-2217:25:08 文化艺术--节日     80/80 神奇灵秀的山川,孕育了各民族善良、旷达的性格,使得这一地区的节日文化也独具魅力。各个民族的节日有所不同。藏族有藏历新年、锅庄节、增值节、默郎饮波法会、香格里拉赛马节、香格里拉弦子节、登巴节、格冬节等。  纳西族与汉族相同,有正月春节、二月八、三月清明节、五月端阳节、六月火把节、七月祭祖节等,另外还有浴洗日、朝白山、跳“阿勒”等主要民族节庆。  彝族有火把节、过年节和儿童讨粮节等。普米族节日多与纳西族相同。  回族节日以古尔邦、开斋节最为隆重,因与其他民族杂居,亦过各种节日。  傈僳族最隆重热烈的节日是盍什节、阿尼盍什节、乃次朵尼和拖乡批节等。  由于节日太多,不能一一列举,现仅择各民族较大型的、有特色的节日介绍给读者。  香格里拉赛马节  农历五月初五,中甸族过传统的赛马节。初五一大早,穿着节日盛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中国城东的五凤山麓,在杜鹃花丛中搭起帐篷,备好丰盛的野餐,在这里度过愉快的三天。观看来自全县各村寨的骑手们的精彩骑赛。比赛项目有藏族传统的马术、马技、速度赛、拾哈达等。除了赛马,还举行各种文艺表演,如跳锅庄、跳弦子、跳热巴舞等。  香格里拉弦子节  农历五月初七至初九各乡镇选派出民间文艺表演队到德钦县城参加民族民间文艺调演、服饰表演。调8演的内容有具有德钦特色的弦子、热巴及民间各种舞蹈;有祝酒、祝福的歌及各种民歌。以展示民风民俗、弘扬民族文化。  登巴节  是尼汝藏族具有浓郁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又是藏族农业地区生产性传统节日。每逢农历七月十五,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集体祭祀山神、仙人洞和育嘛呢经仪式,消灾驱邪,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此外,还举行赛马、打靶、斗牛、跳锅庄舞等娱乐活动。  二月八  农历二月初八是纳西族最热闹的节日,尤以三坝白地乡最热闹。节日期间,远近赶来参加者数以万计,还有藏族、彝族、回族等民族参加。活动地点主要在风景秀丽的白水台。人们首先杀鸡祭天,祭祀各种神灵,然后进行歌舞表演,热闹非凡。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回族人民吉祥而欢乐的盛大节日,在每年的十二月十日(伊斯兰的吉拉历)举行。节日这天,肃穆庄严的清真寺张灯结彩,有的还在清真寺问口或村头寨尾扎了彩门,更增其节日的喜庆气氛。拂晓,身穿节日盛装的回族群众开始宰杀腰肥体壮的山羊、黄羊,用大锅煮熟后,先敬请阿訇,然后互道问候,共享美餐。  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的火把节为彝族传统的隆重节日。每当夜幕降临,全村出动,手执火把在田间环绕,祈祷庄稼丰收。青年男女来到公共娱乐场地,围绕篝火,尽情歌舞作乐,热闹非凡。有的村寨还举行摔跤、斗牛等体育活动,欢度佳节。     香格里拉盍什节  也叫年节,它是傈僳族最盛大的节日,但各地过年的时间前后不一,一般安排在农历十二月五日到次年正月初十。过年时,大家都聚集在村寨广场上,举行对歌、跳“锅庄”舞和射驽比赛,这时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机会。80/80 迪庆德钦县城以西10余千米处,梅里雪山便耸立于眼前,在初升红日的映照下,雪山金光万丈,令人肃然起敬,这就是《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写的香格里拉胜景——日照金山。梅里雪山分布着目前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现代冰川,卡瓦格博峰下的明永恰、斯恰两大冰川,下延至海拔2700米的森林地带,举足可涉。海拔674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迄今仍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滇藏之间,雪山数不胜数,其中包括世界第一、第二高峰的珠穆郎玛峰、乔戈里峰,但迪庆境内的梅里雪山却是藏传佛教九大神山之首,终年云遮雾绕的梅里雪山,以神秘莫测的姿态,接受着无数藏民的膜拜。 高原绿野香格里拉的雪线以下,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包围森林的是广阔的草甸牧场。这里也是有名的动植物王国,生息着众多珍禽异兽,更是花的海洋,品种数不胜数,光是杜鹃花就有200多种,鲜花有时甚至覆盖整个山头,大有日出山花红似火之势。每年3月,从印度洋上吹来温暖潮湿的西南风,为千里沃野带来勃勃生机,鲜花开遍原野,牛羊在花海中漫游,牧歌处处,情景动人。海子是草原上最亮丽的风景线,它们是亚洲大陆最纯净的淡水湖,汇聚冰清玉洁的雪水,碧蓝如天,粼粼微波中倒映巍峨雪山,幻如仙境。其中,碧塔海号称“高原明珠”;纳帕海是被联合国列入濒临绝种的黑颈鹤的重要栖息地,每年的九月至来年的三月可一睹其芳容;而黑海是典型的冰啧湖,因水色如墨而得名。 自由王国阳光普照下的迪庆,藏民的毡房、纳西族的木板房、汉民厚底尖顶的民居一道,辉映眩目的光彩。各民族的人们一起生活在这片乐土上。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保有各自的生活习惯。但差异并未给他们带来隔阂,藏民的赛马节到了,纳西人奏起音乐,彝族人跳起舞蹈,大家一起来为勇士助威。信仰自由是多少年来人们苦苦追求的梦想,而在香格里拉,各种宗教的融合却是天然浑成,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活跃着藏传佛教的四大派别伊斯兰教、基督教、中原佛教、青教等多种宗教和文化,它们各行其道、和睦共处。每到黄昏,松赞干布寺的诵经声和茨中天主教堂的祷告声一道,响彻天宇。 康巴藏民80/80 迪庆是云南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在这里随处可见驻扎在草甸上的毡房,走进藏民的家中,漂浮在空气中的酥油茶和青稞酒的味道令人垂涎。迪庆藏族的赛马节号称康巴英雄会,骏马长嘶,人声鼎沸,康巴各地藏族好手荟萃,让人自疑身在西藏。     香格里拉县地处滇西北高原,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这里居住着以藏族为主,汉、纳西、苗、傈僳、彝、白、回、普米族等九个世居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形式分布于全县。这里,雪山耸峙,河谷纵横,放眼望去形成“雪山为城,金沙为池”的雄伟气势,这里,独特的气候,所处的高海拔、低纬度、高低错落的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和高山寒带等不同气候带形成了“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从而造就了香格里拉“群山蕴宝,众水流金”的自然景观,孕育出令外界所神往和眼馋的水利、森林、生物、矿产、旅游和民族文化等六大资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香格里拉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就是民族文化资源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千百年来世代生息在这片古老的香格里拉高原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民族音乐舞蹈,得天独厚的环境蕴育出这里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劳动与生活实践中触景生情,出口成歌,抬脚而舞。逐渐地形成和产生了具有地域民族文化和地方特性的音乐舞蹈艺术。如在劳动中有劳动歌,婚丧嫁娶中有婚礼歌和丧歌,还有情歌,在沿江一带有汉族的“江边小调”等。       居住在干热河谷地带的尼西人,地方藏语为“绒巴”的藏族中一直保护和传承着一种欢快抒情别拘一格的锅庄舞蹈——“尼西情舞”,地方藏语为“降鲁”昌或“卓昌”,是云南藏族先民——戈登人和秦汉时期由甘肃、青海迁至金沙江中上游,干热河谷地带西岸的氐羌族人遗留下来的歌舞。据考证,这种歌舞与当地民族部落中的婚姻家庭形态,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另据当地传说,尼西情舞起源于格萨尔王时代,有位名叫知格阿吾的智者是格萨尔王的部下,也是藏区所有歌舞的创始人,在随格萨尔王征战到尼西一带后,被当地迷人的风情和善良的人们所感动,便创造遗留下了藏区独一无二的表现民间生活的艺术形式——“情舞”,也是尼西藏族舞蹈的精华部分。       这种“尼西情舞”(降鲁昌),在实际表演中,按舞蹈场合和所唱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多在婚嫁节日时唱跳,歌词内容以祝愿、歌颂为主,参舞者不限年龄和辈份,称“擦占”或“擦中”。另一类是讲究表演地点,跳舞人的年龄和辈份,歌词内容以相会、爱恋为主,藏语称“擦西”。从两者之间历史发展的轨迹分析,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群众性娱乐歌舞,而后者则有着明确目的的青年交际歌舞。这种“尼西情舞”(降鲁昌)从表现形式而言融合了锅庄、弦子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情舞舞蹈从歌词到舞步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改变了锅庄舞中的弯腰动作,加入了许多腿部的腾跃动作,使之比锅庄欢快、奔放,动作与队形变化也较为丰富,跳跃、踏跺、舞袖是“尼西情舞”的特征。       一场完整的情舞,一般都要经过动态的的歌舞和静态的诉唱两大程序,即情舞和情歌。而情歌有站唱、跳唱、坐唱、睡唱四种。80/80       举行舞会之前,先由一方提出邀请,然后双方选定日子和舞场,到时,由主方先到场,点燃篝火,再至山头或村口呼唤。被邀请方到会后,舞会开始,主客方人员均要打散,组成男女、相互对应的两排,男队相互搭肩,女队相互左右用手扶住左右伙伴的腰,在领舞者的暗示下,由一方齐唱,边歌边舞,另一方也要随歌声起舞,唱完一段后,歌声嘎然而止,由踢踏节奏来控制舞步,配手上的甩袖、抛袖、举袖和扫袖动作。之后由另一方接着起跳起唱,如此循环反复。        尼西情舞的内容分为相会歌、赞美歌,情歌对唱舞三部分,相会歌和赞美歌唱跳时间不长,是一种礼节性的赞美词等,而情歌对唱部分是情舞的主体,唱跳时间即兴而定,一般将倾注着双方悲欢离合的情感,在颇具地方特色的情歌中,抒发殆尽方肯收场。而歌词除传统部分以外,大都可即兴创作。格式方言四名为段。歌词含蓄,寓意深刻,全部以抒发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为主,情舞活动进入后半夜,便进入静态的诉唱阶段,尼西方言称“汝茸尼”,意为在睡觉时谈恋爱,即男女青年在本村或外村的庄房(孤寡人家或空房)中与异性同睡,同睡的情侣必须着衣裤而睡。在睡房中低声吟唱心中的爱慕之情,直到凌晨才分别。在同睡中若有越轨行为就会遭大伙咒骂,并从此不让他进庄房,从这个意义而言,情舞也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舞蹈,而是一种地方习俗了。       在香格里拉藏区还广泛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传统舞蹈“建塘锅庄舞”,地方藏语称为“果卓”或“擦拉”,“锅”是圆圈,“庄”是舞蹈或歌舞之意,据专家考证,锅庄舞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上世纪之前《滇藏艺宛》、《中甸县志通讯》1992年第2期。锅庄舞产生初期与“西藏奴隶社会的萌芽活动有关”《西藏独特艺术》,相传早在吐蕃祖孙法王时期,即公元七世纪中叶,随着吐蕃势力的南下,锅庄舞也随之流传到了香格里拉地区。这种以载歌载舞,无伴奏形式出现的锅庄舞主要分为“擦尼”(古旧锅庄)和“擦司”(新锅庄),歌舞内容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和原始宗教形态,带有祭祀性质,跳这种舞蹈时,只能跳专门的动作和唱专用的歌词,其动作舒缓、稳健、古朴、庄重,多为宗教界人士和老人喜爱。“擦司”(新锅庄)多为新编的歌舞,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其舞姿和歌词内容比较丰富灵活,歌词内容可即兴创作,具有清新、活泼、浪漫抒情的特点,是深受青年人喜爱的舞蹈。大中甸特别是东旺、格咱和尼西等地的一些偏远山区,还把锅庄舞分为“佛教歌舞”(藏语“曲卓”)、“吉祥歌”(央卓)和普通歌舞。佛教歌舞主要在宗教节日和迎请高僧大德时跳,歌词以颂扬佛法僧三宝者为多;吉祥歌舞主要在婚嫁和建房等喜庆的场合跳,唱词以吉祥、幸福、欢乐的颂歌为主;普通歌舞则随时都可以跳,且歌唱内容十分广泛,不受任何限制。        锅庄舞蹈广泛流行于藏族居住地区,在香格里拉主要流行于建塘、小中甸、东旺、格咱、尼西、五境、尼茸村等藏族集居区。另外东旺地区流行一种叫“羌卓”汉语意为“纳西族锅庄”舞蹈。这种舞蹈据传说是明代丽江木氏土司经营滇西北藏区时带来的,其舞蹈动作中除基本动作是藏族锅庄外,揉合了许多纳西族“阿哩哩”、“葫芦笙舞”等动作。歌词内容既有藏族锅庄的唱词,又有叙述纳西历史英雄和神灵的内容,是难得的民族歌舞文化交流融合的活化石资料。        80/80 在建塘古城、大中甸、小中甸等高寒山区,流传着一种不同于其他藏区的独特歌唱艺术——“茶会歌”,藏语方言称“擦丫”或“扎柳”,是一种以到会喝茶的名誉,用唱歌的形式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集体会,实际上就是歌会,即由一村青年或女青年邀请别村的青年到本村赴会。在茶会时间进行唱歌、对歌等直到通宵达旦,若一村青年同时邀请两个村的青年,其场面更为热烈,整个夜晚在起伏不断的歌声中度过,他们之间举止文雅、感情真挚,歌唱娱乐、排遣郁闷、解除疲劳,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社会娱乐活动,他们通过优美抒情的歌词语言以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和以示相互尊重,极具浓郁的感情色彩和地方独特的民族风情。“茶会歌”的歌词内容和歌唱程序有抢帽子、迎宾曲、赞歌、心愿曲、黎明歌、梦歌、分别歌、忧伤歌等8个阶段,最后在相互依依不舍的离情别叙中结束。        而在沿金沙江一带的金江、上江乡等汉族地区至今流传着一种歌唱音乐——“江边小调”,方言称唱曲子。这种具有地方方言词汇色彩的曲调主要流传于金沙江沿岸的金、上江、虎跳峡和三坝乡等地带的汉族、藏族、纳西族、傈僳族、彝族人民中,多用汉语对唱,这种曲调主要是由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经过几代人口头传唱,世代相互传承,延续至今。“江边小调”(唱曲子)的内容是以歌颂爱情为主线的一种情歌对唱,以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但也有很多时候作为娱乐形式在中老年人中传唱,有时也自吟、自唱自娱,歌唱语言都是以当地汉语方言为表现形式,融入了许多土语、俗语、俚语、谣语和格言等,其语言生动活泼、幽默、极富情趣、语言丰富,可以说“江边小调”是古代长歌的活化石。在20世纪五十年代,“江边小调”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金沙江沿岸广泛流传。         在建塘古城独克宗也流传着与“江边小调”性质相同,曲调相近的民歌,方言称为“曲子”的小调,由于历史上独克宗古城地处滇西北高原连接滇川藏的重要门户,是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自清初立市以来,香格里拉县境内大肆开采矿业,当时即有云南省外的川、陕、贵和云南省内部邻县的各种艺人工匠、商旅、马帮频繁进入藏区,据现存古城墓碑记载,清乾隆年间,即由本地马帮谐同鹤庆商旅到建昌(今西昌)贩运砖茶,此类茶原产自四川,专供藏区各大藏传佛教寺庙之用。自康熙18年建成松赞林寺以来,便有官商合资的马帮自今格咱乡等地驮运专供西藏拉萨浇铸佛像、法物等用的生铜运抵昌都一带卸货和运送的赶马人,云南省思茅、普洱的茶叶也陆续从下关转运独克宗古城,他们长期风餐露宿,往来于雪谷薄雾之间,为解除各自不同的辛劳之情,一路走来一路唱着各自不同风格的赶马歌和曲子小调,从而绘制出一幅幅民族的风情画卷。于是各族人民在茶马互市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形成文化互补,其中便不约而同地表达出各种语言迥异而情理尽同的各种山歌小调、曲艺;利于宿店、闲游、逛庙会等欢聚时刻,或口唱或配乐、吹单叶、弹三弦、拔月琴尽情欢唱,在漫长岁月中如缕缕竹丝将这种“曲子”小调流传下来。今天在古城老人中每逢春节或重阳节时,自娱自乐进行唱山歌,对曲子的老歌曲,如“哟衣哟”、“赶马调”、“送郎调”、“虞美人”、“十二属唱”、“阳雀蛋”等歌唱方式都是当地汉语方言,歌唱音乐曲种就是自清朝至今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        80/80 而三坝纳西族集居地区至今就一直保存流传着古代纳西族先民的民间音乐舞蹈,无论是在节日里,还是在农闲时节,平时场合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悦耳而婉转的歌声,特别是喜庆节日、庆典和婚嫁之日,纳西民族集体跳舞,尽情歌唱,直至通宵,其传统歌舞和音乐舞蹈,有人们最为熟悉的《阿卡巴拉舞》、《亚哈里舞》,以及《阿里巴拉舞》、《忍成聪舞》。民歌类中有纳西山歌、劳动歌、情歌、婚歌还有丧歌等,音乐伴奏舞蹈如《葫芦笙舞》,而《葫芦笙》不仅是香格里拉县纳西族的一种音乐舞蹈和乐器,也是另一世居民族苗族的主要舞蹈音乐和乐器,只是与纳西族的演奏与舞蹈的曲调与动作有所不同,苗族探亲访友,婚丧嫁聚都以吹葫芦笙、跳葫芦笙舞蹈为主,在丧歌音乐和祭祀性舞蹈音乐中,苗族音乐还有《献饭舞》、《祭堂舞》、《开路舞》等。而居住在这里的另一世居民族傈僳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善于吸收其它民族的文化,如上江乡傈僳族《勒巴舞》就是以藏民族《热巴舞》中引进和吸收过来的带有祭祀性的舞蹈,除此之外,傈僳族在过年时节跳的《达玛达》舞也是锅庄舞种类中的一种舞蹈,同时也有傈僳族的《弦子舞》、民间音乐有民歌谣,《婚歌》、《丧歌》等,乐器有琵琶又名“傈僳其奔”、笛子、二胡、三弦、口弦等,除此之外香格里拉县独特的宗教音乐与舞蹈成为这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宗教音乐与舞蹈久富盛名,其中藏传佛教中噶丹•松赞林寺的宗教音乐舞蹈《羌姆面具舞》(跳神舞)是为藏传佛教密宗庆祝当年丰收太平、祈求来年昌顺的祭祀性舞蹈。每年腊月29日,即格冬节时隆重举行,每到这天松赞林寺大殿前人山人海,僧侣与城乡各地良众会聚在大殿前观看盛大的宗教舞蹈,以祈求来年昌顺,丰调雨顺幸福吉祥。        纳西族东巴文化中的音乐舞蹈《东巴舞》是纳西族东巴教中的一种祭祀性舞蹈。“东巴跳神”主要用于各类道场,诸如迎请菩萨神祗驱杀鬼毒鬼,拯救神人与凡人,破击地狱,领死者奔上神路,将鬼魂变成神灵,从而超度升天,占卜吉凶,祛危退祸,除秽迎福,祭天祭祖,祈年求嗣以及用兵祝捷等等。   除上述宗教性音乐舞蹈外,在金江镇吾竹村以及建塘古镇独克宗古城里有一种白鹤舞、耍麒麟舞和龙狮舞等,在过去每逢春节或重大喜庆节日,由古城中的社团组织或村中有钱有势的人家出面组织排练耍麒麟、白鹤舞等,这种舞蹈据传是在清朝、民国时期汉族宗教教派道教在庙会期间广泛采用的带有祭祀性的舞蹈活动,以祈求吉祥、安康、鹿鹤同春,麟凤呈祥,祈求人间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并由此逐渐演变为民间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成为流传至今的节日民间舞蹈。   在五境乡仓觉村藏族村寨中广泛流传着一种用鼓、钹(单钹)、铜锣伴奏的大型集体歌舞——《热巴舞》(有的地方称为勒巴舞),传说是当巴桑杰(1040-1123)传下来的,如果说上江傈僳族《勒巴舞》是香格里拉多元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的话,那么,仓觉子母雄藏族《热巴舞》可以说是“与人神共舞”的宗教性热巴。子母雄藏族《热巴舞》是现今各种热巴舞流派中保留最完整,唱词、唱曲发音最准确,仪式最系统,最能讲述热巴相关传说的艺术文化,其着装穿戴习俗,特别是女人头戴五佛冠进行表演,充分体现出《热巴舞》的宗教色彩,而舞蹈开头就是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的仪式,歌中唱词大多歌唱和赞颂山神、菩萨、诵嘛呢经咒等。这种流传于天界神川古遗址的子母雄热巴舞如今成为民间农村春节和重大喜庆节日中的文娱活动内容,子母雄热巴舞还在1956年来,为中央慰问团到塔城慰问时的节日表演项目,并在表演中荣获《热巴舞》比赛冠军。1956年—1957年间,子母雄热巴艺人此杰和达瓦竹玛被选拔组成塔城热巴队前往丽江、大理、昆明参加民间文艺汇演,并于1957年进京表演获得表演六等奖。   80/80 如今,香格里拉县各民族音乐舞蹈在香格里拉独特地域环境下,在能歌善舞的各民族的世代传承,广泛参与下,传播至今,丰富了地方特色文化,保护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各种民族音乐,舞蹈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香格里拉大地上广为流传和发展。尤其是在“大跃进”时期由于“大协作”、“大会战”的特定环境,时时会形成“大赛歌”的场面,然而“文化大革命”一场浩劫,这些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和情歌之类的东西被纳入“牛鬼蛇神”和破“四旧”的范畴,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公开的场合再也听不到那些千年留存下来的民间音乐舞蹈、山歌、情歌之类的民间歌舞成为重点打击对象,民族音乐舞蹈受到严重破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歌舞迎来了文艺的春天,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定不移地走弘扬民族文化的道路和发展民族文化成为文化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民族音乐舞蹈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繁荣,1988~1990年香格里拉县文化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先后组织文化工作人员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等民间文化艺术的收集整理工作,积极组织香格里拉县群众文化工作者和乡镇文化干事进行全县11个乡镇的民间音乐舞蹈、文学艺术的录音、资料收集和整理,为编辑香格里拉县的《三大集成》打下了基础。2002年、和2004年至今先后进行了大规模《全县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暨文化保护项目工程》的第一次普查和第二次普查收集整理工作,为广泛开展现已形成的各社区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以及保护和抢救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7年至2007年以来是香格里拉县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音乐,舞蹈广泛而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1997年9月《首届滇川藏康巴艺术节》在香格里拉县城隆重举行,使香格里拉的民族音乐舞蹈翻开了新的一页。为迎接《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40周年大庆》以及《康巴艺术节》两大盛会的召开,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组织和编排,通过各民族的民族民间文艺汇演,充分展示了香格里拉多元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成为两会期间崭新的亮点和热门的话题,并以此次文艺展演为契机,民族歌舞艺术得到广泛宣传和发展,各族群众对自己本民族的歌舞艺术得以全新的理解、认识和启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天保工程的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开始逐步取代木头财政以后,一种全新的展示香格里拉藏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藏民家访悄然兴起,藏民家访中的民间歌手,民间歌舞表演艺术人才和队伍层出不穷,歌舞伴餐和藏民家访中的民族歌舞和音乐舞蹈成为香格里拉民族文化产业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的民族歌舞表演为香格里拉民族旅游文化的发展、繁荣,为宣传和提高香格里拉知名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不仅如此,香格里拉的民间音乐舞蹈在历次的大型的节日文化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首届迪庆州艺术节”的民族民间文艺表演比赛中,香格里拉县派出了各乡镇的表演队伍,其中三坝乡的《阿卡巴拉舞》表演,建塘镇的《建塘锅庄》表演、尼西乡的《尼西情舞》表演分别获得民间歌舞表演二等奖和并列三等奖。2002年12月1日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以后,香格里拉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又迎来了文化的“第二个春天”。民族歌舞艺术得到州县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重视,为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州人民政府为表彰在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歌舞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乡镇,特别在香格里拉县更名庆典活动中表彰和命名了“三个歌舞艺术之乡”和“三个特色文化之乡”的荣誉称号和奖牌。其中香格里拉县的建塘镇荣获《建塘锅庄舞艺术之乡》、三坝乡荣获《三坝东巴特色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从这一期间开始,部分乡镇组织了民间歌舞表演队,建塘镇不仅有一大批锅庄表演骨干队伍,而且金龙街和仓房街的民间歌舞艺人和锅庄舞艺术骨干还自发组织了锅庄舞表演培训队伍,为培养和学习辅导一大批青年群众爱好传统歌舞艺术的骨干和为香格里拉传统锅庄舞艺术成功申报《香格里拉县锅庄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80/80 迪庆州成立50周年来,香格里拉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已走过了一个个不平凡的历程,50多年来,香格里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得到繁荣与发展,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资源得到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创新,民间歌舞已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将现代高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和现代音乐伴奏艺术融入到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中,使传统的民间音乐舞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成为男女老少所喜爱的“现代”民间音乐舞蹈。无论你走在茶马古镇独克宗或是走在坛城广场的夜晚,到处能看到广大干部和城乡群众热情奔放的民族民间健身广场舞表演,而这些音乐舞蹈都是源于香格里拉各民族的民间音乐与舞蹈。广大民众在愉悦身心,放飞心情和尽情舞蹈健身的同时,无意之间也在传承着优秀而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同时,这种群众文化活动为城市的文明和建设和谐香格里拉增添了一道绚丽多姿的风彩,而且伴随着香格里拉的文化繁荣,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像鲁茸农布、鲁茸西洛和“雪之子组合”等优秀民族民间歌手和团队,民间歌舞群众骨干和成千上万的民间歌舞爱好者,为弘扬传播香格里拉独具魅力的多元民族文化,为努力实现“文化兴州”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世外桃园的现实,就在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来自泛香格里拉地区藏民远古时期的词汇,意思为“心中的日月”。据藏文资料介绍,隐藏在雪山中的一个神秘王国叫香巴拉,香巴拉国中,人们不执、不迷、无欲,历代神圣国王, 为未来的世界保存了最高佛法。这是藏传佛教宣扬的人间净土,其原义也是藏传佛教的精神净土,现实乐园。“香巴拉”的传说产生于很早以前的人类原始部落时期,有文字记载也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在藏文与有关书籍中,详细描述了香巴拉王国的情形,并记载了香巴拉的奥秘历史,同时在广大藏区有关香巴拉的传说,早已成为各类艺术的题材,如绘画、唐卡、音乐、民间歌舞等,人们向往着佛国在人间的净土。香格里拉源于香巴拉。它本身蕴含了泛香格里拉地区藏族远古文明的精华所表现的清新、平和的韵味,同时又包蕴了藏传佛教中的精品、香巴拉的内涵,是世界寻求和平安宁环境的人们渴求的理想境界,是人神共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四周雪山环绕,白雪皑皑的雪峰高耸入云,雪峰下是苍莽的原始森森,林中有人间最为珍贵的108种动植物,雪山怀抱着广阔的草原,草原被清澈的江河分为八块,象征着八瓣莲花铺地;在这宁静、富庶的地方,纯朴的人们有自已的信仰,有辉煌的寺庙,有祥和美丽的日光城,月光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而宁静。1933年在英国出版的《消失的地平线》,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正是以这个地方的生活风情为小说的创作原型,将现实与虚构融合在一起,描述了一个东方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画面:祥和永恒,宁静淡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根据《消失的地平线》一书的启迪,人们在深深领悟“香格里拉”这个世外桃源的自然外型后,本着追求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以及感悟西部藏区独有的哲学内涵、纷纷踏足西藏、尼泊尔、印度、喀啦昆仑及中国的东部藏区,掀起了半个多世纪的寻找香格里拉热。1997年9月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通过组织专家考察、评审,宣布香格里拉在中国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2002年1月7日中央政府正式宣布:云南中甸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中国文化旅游网认为:目前,香格里拉既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名,同时更是自然景观、香巴拉精神、香巴拉文化现象和藏民族文化紧密融合的一种代表绝尘净域环境的代名词。因此,我们提出泛香格里拉的概念。在较大的区域泛围内指四川康定、云南丽江和西藏昌都三角区;在微观区域上指四川稻城县、云南香格里拉县(原中甸县)和云南德钦县的三角区域。从此,这一片绝尘净域真实地为大家所关注和热爱。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了数万年的生态;人们将山敬为神山,水视为圣水,湖为仙湖,树是神树,不轻易触动一草一木,并演绎出一整套极度崇奉自然的民俗风俗习惯。80/80 在藏传佛教文化的熏陶和濡染下,这里的人们注重内心的精神追求,爱惜今世的生命更向往来生的幸福,追求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的和谐。这里的世居民族都保持了自已的文化特色,藏族遵奉佛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僳僳族弘扬坚强刚颜。同时,各民族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冲撞,激荡相互交融相生相容,相辅相成,多元和谐共生。 ·2006-5-1321:53·回复··jin_er·3位粉丝·2楼香格里拉的由来 --------------------------------------------------------------------------------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记叙了康韦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司库(作者虚构的某国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机转移去白沙瓦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香格里拉蓝月山谷的神奇经历。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 各种信仰和平共存, 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 、宁静 、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当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时 ,令出版商和作家始料不及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小说出版后,立刻被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摄制成电影,影片风靡全球,主题歌“香格里拉”唱遍全球。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企业家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消失的地平线》成了西方人的《桃花园记》,《消失的地平线》伟大的意义在于,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人间乐土的意境。正如《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在评述《消失的地平线》时所指出的:它的功绩在于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香格里拉。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80/80 ·2006-5-1321:58·回复··jin_er·3位粉丝·3楼云南省中甸县 -------------------------------------------------------------------------------- 一、香格里拉为迪庆藏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自治州东部,人口12.3万,面积11613平方公里,辖2镇9乡,县府驻中心镇。 80/80 滇藏公路过境。 年均温5.4摄氏度,年均降水量617.6毫米,属高原寒温湿润性气候。矿藏中金、银、铜、铁、钴、铋等储量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山驴、雪羊、猴、野兔、狐狸、天麻、知母等。 工业的主导产业有毛纺、皮革、饲料、酿酒、采矿等。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水稻、青稞、马铃薯等。牧畜业有牛、马、羊、猪等。特产有木碗、肉干、麻布等。 有大宝寺、罕匹寺、渣日岩画、阿旺灵、木尺王城遗址、松赞林寺等古迹。有鸡公石、天生桥、下落温泉、哈巴雪山、碧塔海、纳帕海、白水岩等风景名胜地。 二、中甸,自古就是藏民族最理想的“如意宝地”,藏族民歌唱道:“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结塘,人间最殊胜的净土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中甸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中甸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万里长江第一湾“V”字型包裹着这块全省县级国土面积最大的“如意宝地”,滇藏公路纵贯全境。全县人口13万人。26个民族,其中9个是世居民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份。中甸共有著名旅游景点24个,是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富集区域,是国家八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 三、  中甸---香格里拉的中心,位于云南迪庆州,是迪庆州的首府,与四川、西藏交界,自古以来就是云南西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中甸,人称香格里拉,世外桃园,是因为其美丽的高原风光、纯朴的藏族人民,还有那让人陶醉的传说......   中甸的海拨高度约为3400米,是高原地区,但奇怪的是在这么高的海拨地区,游人的高原反应并不强烈,为什么?据分析,是因为 中甸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环境相当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氧气,所以与拉萨相比,游人的高原反应并不强烈。   中甸县的人口约10多万,但县城人口只有4--5万,在旅游旺季常常出现游客比当地人多的现象。80/80   中甸主要是藏族和彝族人,其中又以藏族人为主,在中甸,藏族一般居住在草茂水多的高山平原,而彝族则居住在山上,互相很少往来。当地民风非常纯朴,热情、友好、好客,很少有强买强卖的现象,游客尽可放心前往旅游,无论是自助游还是参团旅游都可放心。  中甸县城并不大,主要由2条街道组成,一条是长征路,另一条是建塘路,街上有很多出售藏族特色产品的商店,有很多藏族及云南特色的餐厅,也有很多各种档次的宾馆,吃住行都很方便,特别是各种风味餐厅,价格都很便宜。  中甸,这里远离都市喧嚣,空气清新,炊烟袅袅,让人真正感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这里欢歌笑语,骏马奔驰,哈达狂午,经幡飘扬,让人领略藏家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这里美酒醉人,奶茶飘香,让人尝尽藏家独特的风味。·2006-5-1322:03·回复··jin_er·3位粉丝·4楼香格里拉的宗教文化 -------------------------------------------------------------------------------- 就如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所记叙的那样,迪庆是一个多种宗教共存 ,各种信仰和平共存的地方 ,四处遍布着藏传佛教寺庙、基督教教堂、道观和儒教祠堂。 迪庆的藏民几乎全民信奉藏传佛教,一些其它的少数民族也信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藏民的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你走到藏区,便到处都能见到金碧辉煌的寺院,众多的僧人,嘛呢经堆及白塔,山顶上的经幡。你从藏民的家庭布置,身着打扮,每天的劳作,每年的节日,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等中,都可以看到藏传佛都对藏民的影响之深远。 迪庆有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 最有名的有被称之为“小布达拉宫”的噶丹松赞林寺、德钦的噶丹东竹林寺,小一些的寺院遍布全境。80/80 迪庆境内的纳西族,居住在中甸三坝等金沙江沿线和维西、德钦县澜沧江沿线。历史上,境内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该教祭师被称作为东巴,故该教名东巴教。中甸县三坝乡白地是东巴教的圣地,东巴经师遵守这样一个规则:“没有到过白地的东巴,不算真东巴”。因此,在迄今为止二百五十年内不断有周边各地的东巴教徒前来朝圣、学经、练艺。东巴经载东巴第一圣祖丁巴什罗到白地后创造东巴经文(即东巴象形文字)及东巴教。另外被誉为另一个东巴教圣祖的啊明什罗是土生土长的白地人,至今其后人尚居住白地。基督教、天主教在很早以前就已在迪庆传播,在迪庆的腹地澜沧江边,修建有一座法式天主教堂,教堂周围林木葱茏,果树参天,结果时节,果实累累;教堂还种有正宗的法国葡萄。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天主教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云南铎区主教堂——茨中教堂。除茨中教堂外尚有小维西教堂(辖分堂两个)、维西教堂(辖分堂一个)。·2006-5-1322:07·回复··jin_er·3位粉丝·5楼香格里拉的民间文化 -------------------------------------------------------------------------------- 民间故事传说:迪庆州有着神奇而深厚的民间文学的土壤,折射着藏族等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神话、故事、传说作为远古的、神圣的对人类本身、对自然万物的诠释,在今人看来更意味深长。藏族民间有歌体形式和散文体形式淬的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人类再生神话,有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及各类英雄神话和各类降妖伏魔神话,还有来源于经典的和民间的解释自然万物的神话。迪庆境内各民族民间故事十分丰富,各民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有动物故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蕴含着各民族的智慧与朴素的人生观。 民间歌舞歌谣:80/80 迪庆境内居住着26个民族 ,其中千人以上的民族就有9个。在迪庆这个“歌的海洋,舞的故乡”里,各民族的歌舞绚丽多姿,五彩缤纷。有藏族的锅庄舞、弦子舞、情舞、热巴舞,僳僳族的阿迟目刮瓦克、瓦克克、阿朴比克, 纳西族的东巴舞 、阿里利 、满达, 彝族的跳乐、打歌,普米族的对歌比赛……。每当雪山披上银衫,草原穿上了月光织成的纱良,山寨燃起彤红明亮的篝火,随着弦子的声音或嘹亮的歌声,人们汇集拢来,尽情歌舞,这里便成了歌舞的海洋。迪庆各民族世代蕴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往往就体现在世代蕴育、常盛不衷的民间歌舞歌谣中。特别是藏族,在俯娱乐时要歌舞助兴,在人生礼仪中以歌舞贯穿,在劳动生产中以歌相伴,在山野原野中也常常绰吭高歌,年轻人谈情说爱更离不开歌。民间工艺美术:迪庆各民间对工艺与美术情有独钟,在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民居中,可要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壁画,所表现的多为佛教内容,宗教色彩浓厚。有佛像、菩萨像、宗教人物像、说法图、寺庙图、佛经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还有各种雕塑、唐卡画、酥油花、东巴画、地毯、土陶等。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充分表现了迪庆各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2006-5-1322:11·回复··jin_er·3位粉丝·6楼dd·2006-5-1322:11·回复··jin_er·3位粉丝7楼香格里拉与迪庆藏语 --------------------------------------------------------------------------------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云南迪庆中甸的藏语方言,意为“心中的日月”。80/80 ·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英文写为Shangri_la的汉语音译,英语发间源于康方言南路十语群中甸的藏语方言。中甸方言读为(香格尼拉),标准藏语读音为(Sem—tsi—ni—da) 。在此,笔者从语音学的角度就“香格里拉”一词源于中甸藏语方言作一些解释。由于中甸历史上形成的“雪山为城,金沙为池”的封闭地理环境所致,中甸本土自吐蕃王朝崩溃后,整个社会一直处于自我运行的系统中,这样一种封闭的环境中,作为交流工具的藏语,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中甸本土内小范围的发展 ,从而使中甸藏语方言同现代藏语相比 ,无论其拼写方式或拼读方式均有明显的差异,即中甸藏语方言中保留了1000多年前的古代藏语的拼写、拼读方式,同时保留了大部分的古藏语词汇,并传承沿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要说明的是香格里拉 (Sems—kji—nyi—zhla) 的“香”(Sems)字。 “香”(Sems)字藏语意义“心”, 在现代藏语中,“香”读(Sems)(森),而在中甸藏语中保留了古藏语中的拼读方式,读作(香)。其次是“ 香格里拉 ”的“格” 。(gai)( 格 )在藏语中是作虚词用 ,它相当于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主要功能表示人或事物之间的限制领属关系,在现代藏语中,虚词“的”在不同的语法状态下,其应用方式也有严格的区别。而在中甸藏语中,虚词“的”无论在语句表述中的所属关系如何,均用作(格),所以,“格”在中甸藏语中含义就是“的”,例如昂格(我的)、岂格(你的)、科格(他的)。这是中甸藏语方言的特点,对此,只有了解中甸方言的人,才能识其意。再次是“里拉”一词。“里拉”在中甸藏语方言中是“日月”的意思。正如广泛流传于中甸藏区的民间歌谣所言:“史杰塘吴满错喀,囊西格玛初尼拉读,香阿里拉莫阿里拉”(汉语意为“东方的建塘(指中甸)的奶子河畔,是日月最早照耀的地方”)。[推荐][转帖]香格里拉发布:2006-2-0201:34|作者:fairy|来源:英语家园香格里拉概况:80/80   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他明言“香格里拉”在中国藏区,地处雪山环抱中的神秘峡谷;附近有金字塔般的雪峰、“蓝色”的湖泊、宽阔的草甸,还有喇嘛寺、尼姑庵、道观、清真寺和天主教堂。那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生,多种宗教并存,多种民族共处;人们不分种族、男女、宗教,共同在那里生息繁衍;那里的寺庙金碧辉煌,寺内园林典雅,中外藏书丰富,早晚乐声悠扬…显然,那不仅是一片景观,也是一种意境。  近年来,海内外专家学者经多方考证,认为小说中的“香格里拉”原型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州境内。1997年9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宣布“香格里拉在迪庆”。迪庆处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其中中甸为其首府(上文提到的建塘是中甸的县城)。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著名的云南第一高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其余环立着太子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等。  雪山环绕之间,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可我们重重的脚步 朗朗的笑并没有惊扰它们的世界它们依然静静地享受青草或许 也在微笑","转载",document.body.scrollLeft+event.clientX,document.body.scrollTop+event.clientY)"onmouseout=clearinfo()>  极端的幸福与惊艳,就是这般瞬间即逝?留下的是饱览其它秀色后镌刻在脑海里金色的惊鸿。","转载",document.body.scrollLeft+event.clientX,document.body.scrollTop+event.clientY)"onmouseout=clearinfo()>","转载",document.body.scrollLeft+event.clientX,document.body.scrollTop+event.clientY)"onmouseout=clearinfo()>碧塔海80/80 天地之间香格里拉梅里雪山80/80 属都湖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碧塔海位于香格里拉东部,距县城25公里。藏语称碧塔海为"碧塔德错"。"碧塔"意为牛毛毯,"德"为魔,"错"为海。碧塔海素被称为高原明珠,湖面海拔3538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在碧塔海的四周,长满了遮天蔽日的古栋苍松。碧塔海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由四周山上流下的绢绢细流汇成,水清如镜,恬静安谧。湖中有一孤岛,长满了杉树和杜鹃,春夏之季,杜鹃花竞相开放,如一美丽的花环镶嵌在岛上。当杜鹃花谢附入湖中,湖中的游鱼食后醉昏,翻着白肚皮漂浮在水面,游人可不劳而获。这就是有名的“杜鹃醉鱼”奇景。","转载",document.body.scrollLeft+event.clientX,document.body.scrollTop+event.clientY)"onmouseout=clearinfo()>80/80 碧塔海[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1:36:01编辑过]我也来说两句查看完整内容fairy2006-2-0201:37:24香格里拉最佳季节:  迪庆地区属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7℃~16.5℃,最热月平均气温11.7℃~24.1℃,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3℃80/80 ~7.7,年日照时数1742.9~2186.6小时,太阳辐射强,干燥季节分明,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剧减。每年5月下旬和10月上旬分别是春、秋雨季,是旅游的最佳时节。春季一望无垠的蓝天下是绚丽的杜鹃花海,远处隐约可见风姿绰约的雪山。秋季则是色彩斑斓的季节,饱享视觉的盛宴。而6-9月通常是雨季。路况不好,容易遭遇泥石流。但是每年的雨季到来不一定就是6月,2004年5月17日云南各地自西向东迎来了雨季,迪庆则比往年早了一个月,所以在出发前应该多注意天气预报的信息。冬季更多的是气温太低。雪后的山路不好走,等着雪化,更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时间的事。但是观赏梅里雪山的最佳季节是1-5月的冬春季,夏秋季经常云遮雾罩,很难看到雪峰的全景,一般在清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更容易看到美不胜收的“日照金山”。特别提示:  迪庆又因横断山脉环抱,地势复杂多变,昼夜温差很大,有“一天有四季”之说。建议带上外套、羽绒服、手套、防滑靴。加上气候干燥,紫外线辐射强,女士应准备好防晒霜、遮阳帽、墨镜。由于迪庆的气候呈多种形态,您需要特别注意气候的变化,特别是10月份以后带够必要御寒衣物,以防不测。  迪庆地区海拔高差较大,体质较差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游客,应注意高山反应,携带常备药品。fairy2006-2-0201:42:23春节时没到香格里拉,遗憾呀“欢乐香巴拉”正月初二在独克宗古城开幕迪庆州政府副州长彭耀文主持开幕式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州长齐扎拉宣布开幕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马向东致开幕辞瑞狮庆丰年欢乐七彩舞热情的观众80/80 豪迈的锅庄舞在去年成功举办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府今年春节期间再次精心编排“欢乐香巴拉”节目。从大年初二至初六,每位来到迪庆的客人都可以尽情享受到香巴拉的欢乐。  今年州里将各种特色节目全部调集到香格里拉县城,形成大展演。据了解,“欢乐香巴拉”民俗文化活动中的广场文艺演出主要由3部分组成:主要是由德钦县奔子栏特色文化之乡,香格里拉县建塘锅庄艺术之乡、三坝东巴文化艺术之乡、尼西情舞队,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傈僳特色文化之乡、塔城热巴艺术之乡的240名艺人和演员,进行歌舞及服饰表演;从全州遴选了有影响力的歌手进行演唱比赛;还有两场万人篝火晚会。冬季请到香格里拉来看雪 香格里拉冬季是冰雪的季节,晶莹剔透的白色世界,美丽得就像童话世界。在人们的印象中,白色的冬季是属于北方的。香格里拉的冰雪世界不同于北方那种冷到骨头里的冰凉世界。到迪庆高原香格里拉看雪,可以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或痛快淋漓地“发烧”摄影,或放飞心情打一场雪仗,或静静地躺在雪地里,占据一片冰雪世界,守护着这块辽远无垠的人间净土。找寻一种超然、祥和而宁静的现实所在,一种能挣脱世俗羁绊和心灵镣铐而自由自在的生命空间,纤尘不染、冰清玉洁的冰雪宫殿会让人身心轻松、灵魂澄明。fairy2006-2-0201:46:49大家都知道丝绸之路,可知另一可以与之匹敌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之路――访藏学研究专家王晓松15年前,云南大学教授木霁弘、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等6人首次前往滇藏川3省区交界处的三角地带考察,随后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一地域概念。从此,6人被称为“茶马古道六君子”。现任迪庆藏族自治州藏学研究院专职副院长的王晓松也是“六君子”之一,在茶马古道研究方面独具心得。  堪称又一“世界奇迹”  记:茶马古道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在哪里?80/80   王:茶马古道不同于一般的古代遗迹,其固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超乎人们的想象。茶叶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第一种物产和文明。茶马古道在中国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举足轻重,它使耸立于地球之巅的青藏高原不致封闭和孤立,得以随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而发展。它开创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先河,对高原民族藏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尤其重要的是,它从开通的那一天起,就如同一条坚实的经济文化纽带,将藏民族与祖国大家庭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茶马古道从西双版纳至西藏,主干道长度超过4000公里,加上滇缅、滇印等辅助干道及连接村村寨寨的支线、岔道,总里程达万里以上,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道,它是沿线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结晶。因此,茶马古道不仅是可供学术探索、文化发掘的重要遗存,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也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分无比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无论从哪方面说,茶马古道都堪称中国的又一“世界奇迹”。在数千年前没有任何现代筑路工具的情况下,藏、汉等各族先民仅凭自己的双手和血肉,完全靠人踩马踏,竟然在被现代科学都视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的万重雪山、万丈深渊间开凿出这样一条万里古道,这本身就是一个足以令全世界为之震惊的奇迹。  香格里拉“和谐文化”的诠释  记:茶马古道与香格里拉有着怎样的关系?  王:茶马古道更好地解释了香格里拉的“和谐文化”,从而使我们超越了以希尔顿小说为代表的西方人对香格里拉的认识。  对茶马古道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香格里拉的文化是古老的,但又是开放的,而这种开放性正是形成“香格里拉文化”的多样性与适度性的原因。这一点是希尔顿小说所未及的。有资料表明,至迟到唐代,日光城堡(尼玛宗)、月光城堡(独克宗)就已建成,吐蕃与唐朝的战争,给后人留下的最大遗产是茶马古道。因为中央王朝通过战争认识到,青藏高原的马才是战争中无论什么艰难都能应付自如的好马;而同时,藏族也学会了生活中离不开茶叶的道理。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格最高、沿袭时间最长的计划供应商品及指定市场――“茶马互市”就出现了。迪庆的日月城(今建塘镇)和阿墩子(今德钦县)都是当年钦定的“茶马互市”定点市场。  作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这些集镇也必然地成为文化共处和交流的中心,这就使“香格里拉文化”具有了开放的特征和包容、吸收、消化其他先进文化并为我所用的能力。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解开了“香格里拉文化”之谜,也就恢复了“香格里拉文化”与经济生活的传统联系,并建立起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相关性的解释通道。这样一来,香格里拉就不仅是一种文化理想,即所谓的“世外桃源”,更重要的是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现实价值取向。  要考虑茶马古道旅游开发  记:茶马古道对香格里拉的旅游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王:茶马古道不仅对香格里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更是藏、川、滇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的自然、文化财富,发掘其历史内涵,为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80/80   当前,最值得优先考虑的,当数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藏、汉等各民族祖先在茶马古道上创造了如此众多的世界之最和世界奇迹,其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独特性、独占性,使茶马古道完全具备了成为世界级精品旅游热线的可能性。目前,我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叫得响的旅游品牌中,无论是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傣家风情,还是大理的苍山洱海,丽江的玉龙雪山、古城古乐,或者是迪庆的香格里拉、高原风光,都无一不是串在茶马古道上的璀璨明珠。这本身就是茶马古道旅游开发价值最强有力的证明。以茶马古道为主线,我们可以把香格里拉看做一个不断扩大的同心圆,其中香格里拉县和建塘古城为中心,整个迪庆藏族自治州为第一圈,滇、藏、川毗邻地区为第二圈,这样就形成了“大香格里拉”的完整格局。fairy2006-2-0201:48:36历史千幅唐卡绘制格萨尔史诗  甘孜州知名企业家根秋扎西筹资1000多万元,邀请全国藏区100多位民间优秀画师,用藏族传统的唐卡绘画方式,绘制1008幅唐卡,系统介绍《格萨尔王传》。这项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年底完成。  据了解,由于《格萨尔王传》主要依靠说唱艺人口耳相传,用唐卡绘制格萨尔史诗,也是避免这部被誉为东方《伊利亚特》的史诗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一种有益尝试。独克宗古城迪庆独克宗古城,香格里拉县城里真实的活着的古镇。  说独克宗古老,是因为这座昔日的茶马古道重镇,收藏了1300多年时光雕刻的历史沧桑的痕迹;  说独克宗真实,是因为独克宗古城的朽败是事实,但它很真,所以很美;  说独克宗活着,是因为它属于普通百姓,是一个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古城,人们在古城里生活、工作,生生不息。  初识独克宗古城  第一次认识独克宗古城是在2000年5月的一天,那时,我和同事应邀来参加迪庆州首届香格里拉艺术节。早晨,当我们走下夜班车,站在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县)街头时,出乎想象之外的情景出现在眼前: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房屋,稀疏的人群。我的心中一阵惊呼:藏区呢?雪域高原哪里去了?这里似乎是内地一个小县城的样子。又是惊讶,又是失落,内心不再平静。一直到了黄昏,这种心情才好一点,那是我们向当地人打探到,进入独克宗古城(古名建塘镇)以后。的士司机听说我们要到古城,就走完柏油路又走土路地把我们载到一片古旧的房屋前,随手指着一条伸向街道深处的七高八低的石板路告诉我们,沿着路走,就可到古城藏经堂和龟山公园。80/80   沿着街道深深浅浅的石板路,我们走进了独克宗古城,街边古朴的木屋一幢接一幢,房屋大多是藏式风格建筑,偶尔也有几间汉式风格的。黄昏的阳光透过木屋,把斑驳的阴影投射在小巷深处。有些木屋铁锁把门,显然已废弃;有的木门木窗紧闭,灰蒙蒙的;有的墙院内传出孩子的嬉笑声和狗吠声。街上不时有穿藏服的人们三五成群地从身边经过。小巷弯弯,让我们辨不得西东,一路打听,终于来到龟山公园的小山丘下。见有一条石梯直通山顶,大伙便不管不顾地爬了上去。山顶有座叫朝阳楼的庙宇,庙的四周有一条一米宽的小路,大家沿着小路绕了一圈,没想到,不经意间就把中甸县城观赏了一遍,独克宗古城的全貌也就一览无遗了。夕阳的余辉中,木板覆顶、土木结构的藏式雕楼民居和远处野地里高大的青稞架,显得古远而神秘。  日月城——藏民心中的图腾  是夜,打开搜集到的资料,就像是翻开古城尘封的岁月,它辉煌的历史便伴着千年茶马古道的马蹄声,渐渐向我们涌来。  古城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马古道的枢纽。  中甸即建塘,相传与四川的理塘、巴塘一起,同为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历史上,中甸一直是云南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重地。千百年来,这里既有过兵戎相争的硝烟,又有过“茶马互市”的喧哗。这里是雪域藏乡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汉藏友谊的桥梁,滇藏川“大三角”的纽带。  唐代,滇西北(包括迪庆地区)为吐蕃王朝所属之地。唐676——679年,吐蕃在维西其宗设神川都督府,在今大龟山建立官寨,垒石为城,城名“独克宗”,即历史上著名的“铁桥东城”。传说当时的建城理念是缘于有活佛在古城对面山头遥望古城,发现大龟山犹如莲花生大师坐在莲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设布局形似八瓣莲花,形成因自然变化的空间。在古城的兴建中,建筑材料大都就地取材。工匠们发现当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粘土可用作房屋外墙的涂料,于是古城民居外墙皆涂成白色,这种风格一直沿用至今。月夜,银色的月光把白色的古城打扮得分外妖娆,于是,当地人就把古城称做“独克宗”。“独克宗”藏语意为白色石头城,寓意月光城。明代,中甸两次被丽江木氏土司占领,木氏土司在大龟山建“香各瓦”寨,藏语石山寨,其地即是原来的大龟山“独克宗”。后又在奶子河畔建“大年玉瓦”寨,藏语名为“尼旺宗”,意即日光城。两寨遥相呼应,构成中甸历史上著名的“香各尼洼”,即藏区有名的“日月城”。独克宗古城历来为滇、川、藏茶马互市之通衢,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喇嘛请求互市于金沙江,清廷允准在中甸立市,独克宗成为滇藏贸易的重要集市。雍正、乾隆之时,境内矿业兴旺,四方商贾云集。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领缅甸,切断滇缅交通,大批援华物资只能越过喜马拉雅山从拉萨经滇西北运抵昆明,县城又成为滇、藏、印贸易的中转站。俄国人顾彼得先生在他那著名的著作《被遗忘的王国》中这样叙述到:据估计,战争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被阻时,这场“马帮运输”曾使用了八千匹骡子和两万头牦牛。另外,1936年,贺龙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中甸,在独克宗古城藏经堂两厢房设指挥部,在此召开了重要会议。  历史上,独克宗古城还经历过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的艰辛过程。最惨痛的一次是在民国初年,中甸县城三次遭受来自今四川乡城的土匪和来自东旺的土匪的抢劫烧杀,中甸县被夷为平地。商贾们惊恐万状,四处逃散,茶马古道的商队来往日益稀少,昔日中甸繁华的市场也由此逐渐冷落,沉寂下去了。北门街66号--茶马古道上的风云世家80/80   再次走进独克宗古城是在2004年7月底的一天,因参加2004年香格里拉松茸交易会,我来到香格里拉。似乎一夜之间,这里已变成了一座现代化气息浓郁的西部城市:藏地风格的大楼拔地而起,众多的星级宾馆,繁华的都市气象,香格里拉“长大了”。那么,独克宗古城怎么样了呢?据悉,2001年独克宗古城已被批准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我迫不及待地和当地藏族朋友阿彬一起造访了古城。  远远地,古城入口处两家装饰风格独特的酒吧就闯入眼帘。再往里走,发现古镇已少了些往日的沉寂,多了些热闹。沿街的许多幢古旧的木屋正在进行修旧如旧的工作,三条主要街道正在用旧石重新整修。虽然古城许多地方正在施工,但仍不断有旅游团队来参观。同行的州委宣传部的阿怀,每到一处都用手中的摄像机认真地拍摄着,他说要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古城的复兴。在阿怀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北门街66号,去拜访百年古屋的主人阿布旺堆老人。74岁的阿布老人汉名叫松柏良。这是一幢有一定规模、保存相对完整的两层藏式木楼,一楼是柴房牲舍,二楼是主人居室,还有一个大的回廊和佛堂以及宽敞的正屋。回廊横梁上5条木龙雕刻精致,只是丹漆已斑驳。当我们问起古屋修建的年代时,阿布把我们带进一间经堂。他小心翼翼地从神龛上取下一个花扣边框,边框的正面雕刻着一对腾飞的金龙,而背面却刻有:明崇祯七年(1634年)陕西焦氏几个字。这是当年建房木匠的做工记录。依此推断,这幢古宅距今已有370年的历史了。阿布告诉我们,花扣上雕刻金龙这在藏式经堂中并不常见,另外经堂的神龛上端还饰有汉族的八宝,也就是传说中八仙过海时所使用的八种器物,这一切隐现着古宅的先祖有着显赫的贵族身份。另外,经堂里还藏有一件非同寻常的“物品”,那是文革期间从松赞林寺大殿中拆下来的柱头。  在阿布老人热情相邀下,我们来到正屋喝酥油茶。酥油茶是68岁的阿布农吉老阿妈特意为我们制作的,口感十分香醇。我们也有了进一步参观古宅的机会。正屋约有100平方米,十分宽敞,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过去土匪抢劫时刀砍壁橱留下的痕迹;也看到了文革时期,革委会使用的白炽灯给壁橱留下的烙印。如今,四世同堂的阿布老人一家幸福地在古宅里生活着。阿布的女儿松春和孙女松南央吉正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前往拉萨探望亲戚。  喝着浓香的酥油茶,我们听阿布讲起古宅的沧桑故事:历史上迪庆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地方,当地的松、齐两家与西蔼厦政府联系密切。松赞林寺与两家贵族相互为福襟关系。由此,北门街66号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风云世家。如今,为保护古宅,阿布老人已经投入10多万元,县城建局也把古宅列为独克宗古城重点保护民居。皮匠坡--古城的“三里屯“  今天,在独克宗古城游走,你会发现它多了些时尚的色彩和活力,因为2003年以来,有10多家富有激情、乐于时尚、各具特色、个性突出的酒吧、客栈已悄然进入古城的怀抱。它们是榛子酒吧·客栈、阿纳作坊(骆峰客站)、中甸牛棚酒吧、乌鸦酒吧、紫外线青年旅舍+酒吧、陋石酒吧、康巴咖啡馆、滇藏驿栈、归栈隆藏式聊吧、最后的土司庄园客栈等,它们为古城提供的时尚生活方式和生活氛围,使古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钟爱,而不仅仅是寻幽访古的人来此驻足。80/80   古城中现有北门、金龙、仓房三条主要街道,道路以大龟山为中心呈放射状展开。北门街所属的古街--皮匠坡,是昔日古城茶马古道的主干道,说不出是有心还是无意,乌鸦--古城最早的酒吧之一就开在此,经营乌鸦酒吧是一对夫妻,美国人艾梅和英国人吉生。到独克宗之前他们已在丽江呆了4年。说来也巧,和乌鸦相邻的榛子酒吧·客栈也是一对夫妻开的,他们来自中国的西北。和蔼可亲的男主人马哥是位退休干部,他美丽的妻子红姐却是辞去高级酒店管理工作来到香格里拉的。问起初衷,马哥淡淡地说:“这里好,地方宁静,百姓纯朴。大都市工作压力太大,想过一种轻松的生活。”榛子酒吧温暖的火炉、雪白的被单及女主人流利的英语使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在此找到回家的感觉。位于金龙街和仓房街的紫外线青年旅舍和陋石酒吧是两对昆明青年开设的,紫外线主人王晓云把藏家的米柜变成了吧台,简朴而具特色;牛棚酒吧开在金龙街,这是一间设计理念很另类的酒吧,它利用了藏族房东家一楼的牛棚改建而成,酒吧装修颇有特色,置身其中,使人仿佛回到远古,有了“山顶洞人”的感觉。这是瑞典籍华人安先生经营的,瑞典人彼特和表弟安定是他助手,这是间真正的牛棚。在古城,最热闹的酒吧是阿纳作坊(也叫骆峰客栈)。酒吧是用藏家青稞酒作坊改建的,设计风格讲求古朴舒适实用,在这里,饮马槽做成的巨型灯罩特抢人眼,让人感受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妙。作坊的男主人阿杜曾是一名教师,之前还在歌舞团呆过,萨克斯吹得很棒。他2002年到迪庆游走后,便爱上了香格里拉。2003年毅然辞去工职,偕夫人来到独克宗古城,经营阿纳作坊,过起“萨克斯风”一样悠长的日子。见到滇藏驿站的女主人阿敏时,她正忙得不可开交,客栈一下住进了10多个来过夏令营的外国学生。做过导游的阿敏英文流利、动听,招待完客人,坐到面前的阿敏依然是巧笑兮兮。阿敏说自己和丈夫老骥都十分喜爱藏文化,两人在2003年9月新婚之后便举家投入到香格里拉的怀抱。至今,他俩义无反顾的行动仍为朋友所称道。经营最后的土司庄园的是北京男孩阿胜。家境优越的阿胜曾就读于北京国际学校,并准备读完大学预科后就到加拿大留学,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阿胜留学的事暂时搁置了。之后,心灰意冷的阿胜背起行囊开始旅行。终于,独克宗留住了阿胜的脚步。他决定租用农舍开办自己的青年俱乐部,为喜爱旅游的朋友们提供一个歇息地。同时自己也拥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了古城的明天  随着对独克宗古城采访的深入,记者感到出于对古城共同的热爱,无论是古城的居民还是新入住的人们,以及各方人士,大家谈论的话题总是围绕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于是,记者就这一话题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州长齐扎拉聊了起来。齐扎拉说,古城现在正在进行着保护性的恢复建设工作。香格里拉是个民族走廊的结合部。历史上各个民族在这里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形成了以藏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共生并茂,充分体现了香格里拉文化内涵。所以,保护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以藏文化为主,多民族文化共荣的现状。保护工作由“地下、地上、居民”三方面组成。地下:从保护的角度,在保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积极改善基础设施。要求供排水系统及三网入地;地上,注意保存历史遗存的原物,保护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在技术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对特色建筑和传统街道尽量采取保留措施,修旧如旧。让人们从石头看茶马古道岁月;从建筑看深厚的历史文化遗痕。民居,古城保护区内约有居民700多户,人口约3000多人。多数以放牧,务农为主,经济状况较差。古城目前面临的空心化危险是古城走向衰败前兆。所以古城的保护关键在人。原住居民应保持在60%以上,才能保存一个鲜活的古城。才能保留本土文化。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对古城房屋买卖作了严格规定,并对贫困户实行最低生活保障,保留一个古镇的氛围。另外,为了在保存原居住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活力,促进古城文化繁荣,高度体现兼容并蓄,共存并茂的香格里拉文化内涵,政府将收购一部分古城的民房,拿给喜欢香格里拉的艺术家,多年以后,使独克宗古城成为各位艺术家的故居,从而使古城形成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大酒吧文化圈,宁静、永恒、休闲是其主题。并使古城逐步恢复昔日茶马古道重镇的风采。另外,香格里拉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将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如果每个人都从感情的角度出发去爱护传统,一座城市和集镇的面貌就能较完事地保护下来了。一个人的故园说到底不就是那些从小到大相濡以沫的环境?如果没了这些,不就等于没了故乡?  古城管委会的宋明飞主任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是找整修古街道路所需要的旧石头。他们将从寻找每一块旧石头,每一根旧木料,敲掉每一块贴墙磁砖做起,做好古城的恢复性建设工作。将来的古城要让人总是生活在怀旧的氛围中,似乎随时可以同祖先对话。历史沿革80/80 早在六七千年前各民族先民就在迪庆生息、繁衍。约在2300年前,吐蕃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土著文化。唐永隆元年(680年),吐蕃在今迪庆境内维西塔城一带设“神川都督”,并在金沙江上架起铁桥,使之成为唐、南诏与吐蕃连接的通道。宋大理国属善巨郡辖地。元初为宣政院直辖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临西县(今维西),属丽江路军民宣抚司巨津州。明永乐四年(1406年),设剌和庄长官司,直属云南都指挥使司管辖;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573年),迪庆地区为丽江土司木氏统治。清雍正五年(1727年),今迪庆州全境正式归云南巡抚管辖。清末,在川滇边界藏区推行“改土归流”,迪庆地区曾受川、滇边务大臣衙门节制,并新设阿墩子弹压委员。民国元年(1912年)后改中甸、维西两厅为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阿墩子改为德钦设治局。1950年,迪庆全境相继和平解放,归丽江地区专员公署领导。195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至今。fairy2006-2-0201:52:24文化藏族服饰——浓墨重彩  一、民族概况  藏族是个古老的民族.藏族的古代政权称为"吐蕃".早在公元641年,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就派使者到当时唐朝的都成长安,代他求婚,取回了聪明美丽的文成公主.从那时开始,汉藏两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就有了很大的发展.  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带.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第一高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高原的群山之中.藏族地区草原辽阔,江河纵横.体肥毛长的牦牛,不仅耐寒,还能驮很重的东西远行,是高原上重要的运输"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  藏族人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他们一般上身穿绸、布做的长袖短褂,外面穿宽肥的长袍,脚穿牛皮长靴.为了便于活动,常常将右肩或双臂露在外面,把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族男女都留发辫,男子将发辫盘在头顶,女子将头发梳成双辫或许多条小辫,披在肩上,并在发梢在佩带漂亮的饰物.妇女们还喜欢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美丽的围裙.藏族人爱喝酥油茶和奶茶,喜欢吃用青稞粉制成的糌粑和牛羊肉.  藏族人有一个独特的礼仪--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特制的白色长巾.在拜访或接待尊贵的客人时,藏族人要用上手献上洁白的哈达,以表敬意.  藏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藏文始创于公元7世纪;藏医、藏药、藏画。藏戏、藏族歌舞、藏族文学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拉萨的布达拉宫宏伟壮观,是建筑史上的杰作,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藏族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藏族人信奉藏传佛教,最隆重的节日是藏历元旦.每到这一天,人么都要身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庙里朝拜祈福.四月十五日,相传是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各地的藏族人也要举行宗教活动,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80/80   二、服饰聚焦  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对眼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藏族的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丰富多采的藏族服装、眼饰,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学者研究,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西藏高原土著部落的眼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据史书记载,九世赞普布带贡甲时,已能够纺牛毛线用来织帐篷、纺羊毛线织氆氇做衣裳。70年代,清理拉萨大昭寺文物时,发现寺内珍藏的松赞干布的一件衣服和公主的一双鞋。松赞干布的衣服用质地较好的拉瓦(是氆氇的一个品种)制作的肥腰、长袖、大襟的藏袍。公主的鞋样式与现在的“嘎咯”鞋差不多,以牛皮作底,氆氇鞋帮,鞋面是在绿色氆氇上绣有简单的花朵。西藏迄今发现最早的人体装饰品出自昌都地区的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卡若遗址共出上50件装饰品,种类包括发笄、璜、环、珠、项饰、镯、贝饰等,以石、玉、骨等多种材料制成。从装饰部位看,卡若先民们与今天藏族人的习俗一脉相承,从上到下包括发饰、项饰、胸饰和手饰。这些材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西藏先民便有了形制稳定、造型丰富的人体装饰品。  随着与外界交流,藏族眼饰曾经受到汉、蒙、满等族以及波斯等国服饰的影响,在眼饰的色泽和制作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从远古传承下来的眼装、服饰来看,在总体结构上并没有多少变化,仍比较完整地保持着藏族传统文化特征。  藏族服装、眼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由于居住的地理气候和从事的职业不同,构成了多种眼饰类型。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这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西藏传统的达官贵人眼饰,质地高档,做工精致,花样繁多,特别讲究衣着与身份、地位相称。  藏北高原气温低,风沙大,又是辽阔的草原、天然的牧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要选择便于起居、行旅、保暖御寒的服装。牧区藏族穿着以皮袍为主,它结构肥大,袖口宽畅,穿着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夜间可解带和衣而眠。牧民的皮袍离不开腰带,穿时提起下摆与膝盖平齐,腰带一束,怀里形成大囊,里面可装不少随身用品。皮袍是用土法加工的绵羊皮缝制的,既经久耐用又抵风御寒。普通皮袍,男式的宽腰、大襟、肥大,襟、袖和下摆用10至15厘米宽的黑绒镶边,但也有不做装饰边的。女式皮袍的襟、袖和下摆先用宽10至20厘米的黑平绒镶边,再用红、蓝、绿三色平绒(各宽5至10厘米)镶边。80/80   青海果洛地区新婚女子要穿大油大褂,在袖边上镶一圈红彩式氆氇并着华丽的背心,还有在背上挂汗巾的习惯。下摆讲究用水獭皮镶边,衣领用金钱豹皮装贴。牧民的节日盛装质地高级、做工精致,这种皮袍以羊羔皮缝制,面子用獐皮(去毛铲净,手工鞣制使其柔软后刷白凉干)制作,袖口、襟领、下摆用红、蓝、绿纹呢子装饰,用水獭皮或豹皮镶边,显得格外漂亮。青海海南藏族有一种用羔皮缝制的加面藏袍,轻巧美观,是节日和走亲访友的礼眼。羔皮有毛短而卷曲的,有毛长而适中呈稳状的。用各种羔皮缝制的藏袍,多用各色条绒、缎子、平绒、毛呢挂面,用锦缎或花氆氇、水獭皮镶边,用狐皮或豹皮做领。  农区气候温和湿润,人们穿着的男式袍子和女式长坎肩,都主要以黑氆氇为原料,款式仍属大襟眼装,右腋下钉一个钮扣。男式袍子用绿色或蓝色绸布做两条宽5厘米、长20厘米的飘带。一般男式白氆氇藏袍的领口镶上6厘米宽的加洛(一种间隔有十字图案的花氆氇)。女式藏袍大都是黑色的,一般冬季穿有袖于的,夏装无袖,但也有四季穿无袖的,冬春季外加一十氆氇短褂。氆氇生产几乎遍及全藏农区、半牧半农区,以泽当最为著名。氆氇结实耐用,保暖性能好。它内生产工序分3道:一是羊毛洗净凉干后用钢丝刷于刷松软,并絮成条状,然后再捻成细线;二是织氆氇,先把经线拉好,卷起架在织机上,然后再用纬线在经线上织,经纬线相交非常精密,织成面幅有26厘米宽的条状;三是染色。  城镇作为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生活丰富,经齐条件较好,人们的服装无论用料、款式、色调等都与农牧区有一定的差别。城镇男女一般喜欢以哗叽、毛呢或混纺为衣料,妇女尤讲究款式新颖合身。近年在拉萨出现的女式筒眼,虽然前面留有藏服的大襟式样,但左右襟不开,合缝成管状形,以较紧身佳,究线条,衣眼、衬衣的色调淡雅柔和。穿藏袍,里面都要穿衬衣。男式衬衣多半是高领,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用白色绸布作面料的居多;女式翻领用各种颜色的绸布做成。女式衬衣袖子较长,平时卷起,跳舞时放下,袖随舞起,翩翩飞舞,十分好看。农牧区的服装、鞋帽喜欢运用红与绿、黑与白、赤与蓝等对比色,并且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具有明快、活泼的艺术效果。  农区、城镇妇女均系有围裙,藏语叫“邦典”,是藏族妇女的标志。围裙织法独特,编织精密。农牧区妇女喜欢以强烈的对比色条相配,城镇妇女则选择以纤细的相关色组成娴雅温和的调子。  即便是农区,因自然条件不同,也各有服饰特点。如藏南工布地区有大片原始森林,雨量充足,人们为适应这里的自然条件,在长期劳动中创造了称之为“古季”的外衣。这种无柏套服,一般用野山羊皮。熊皮或黑氆氇制作,适合在林中伐木、抬本。耐穿而又能防避小雨。工布人还在“古季”的领和腰间镶上织锦图案,作为他们的节日盛装。  云南迪庆藏族聚居区,流行装束是内着袖茧绸衬衣,外罩呢绒坎肩。坎肩图案大方,镶云头金银线绒饰边,以红珊瑚为衣扣,不用高领而以大银环公母扣挂于领口;下着曳地百褶裙,腰缠毛织百花带;喜欢佩戴金银镶珊瑚的长耳环,胸挂银质护身佛盒,右襟挂三须链;头发用彩色丝绦绳相编于头顶。80/80   藏族帽子种类繁多,主要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毡帽是藏族最古老的二种帽子。藏族学者根敦琼培所著《白史》,就有古代安多玛贾绷若头戴毡帽的记载。至今甘、青有些地区仍有戴这种帽子的。它以白毛毡为原料,帽顶尖高,相檐很小;制作简单。现代安多地区的红缨毡帽、工布地区的男式夏毡帽,基本形状仍是古老毡,帽沿传下来的,只是用红缨、金花缎等加以装饰罢了。内地出产的毡帽、礼帽也为广大农牧区及城镇人民所喜爱。牧区喜欢戴的皮帽,是用上等的整张狐皮做的,有些讲究的则用缎子做帽面,帽檐用狐皮,年轻人戴上显得潇洒、魁梧。金花帽是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的民族帽,不过男女戴的式样有所区别。金花帽是用金花缎、金丝带做装饰,以毛毡和皮毛作面料,这样做出的帽子,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格外精神。  藏族男女通行的长简靴,底高2厘米,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上也有线条、花纹。藏靴可分为“松巴”和“嘎洛”两大类。松巴靴底都是用牛绒捻的绳纳制的。还有一种靴底用牛皮包裹,一般多见于冬天穿着。其中较为高级的称“松巴梯呢玛”.用牛皮制底,并以粗毛线或绵线密密缝制,厚达1厘米多;靴帮色彩斑斓,分别用红、黄、绿、蓝等8种颜色的丝线在靴帮上绣出美丽的图案;靴面也绣花,十分艳丽。这种靴,做工精致考究,喜庆日子里才穿用。  嘎咯靴以牛皮制底,靴帮由3层氆氇缝制而成,其黑色呢在下约33厘米,彩条毛呢在上约3厘米,花纹竖立。靴跟与靴尖缝上黑色牛皮,靴面用染黑牛皮拉条及金丝线镶边,结实美观。靴帮开15厘米竖口,口边分别用染红羊皮加固,便于拉携。这种靴的特点是靴尖朝上翘起,看上去威武大方。  憎尼服饰一般以绛红色氆氇为科。普通僧人的衣着,常见的是上面着短坎肩,前胸与背面用黄布装饰(憎官的短坎启用金丝缎装饰);下面围一条长裙,上身还披一条长约身长两倍半的披肩,举行法会时借人们都披绛红色氆氇制作的大氅,头戴竖德鸡冠帽。这种帽子以厚黄氆氇为科,帽形似鸡冠,帽顶有穗,剪缝整齐,向上耸立。僧尼还因教派的不同,在服饰的细节上有所差异,如宁玛派憎尼戴一种叫“乌坚边夏”的帽子,这种帽子以红氆氇为料,帽顶尖长,帽檐向上翻,前面开口;萨迦教派的活佛们下围白布长裙,上披红色茧绸3幅缝成的披肩。  按传统习惯,藏族男女一律蓄发留辫。男子梳一条辫子盘在头顶;妇女发式从额际正中分开,梳成左右两条辫于,在牧区,则流成数十条小辫披在背上,均匀整齐。现在,除边远的农牧区仍蓄发外,一般城镇男子都改留短发。藏族发饰繁多,尤以妇女为最。中青年妇女喜用红绿丝线与头发混编。卫藏妇女在发顶系一近66厘米长的三角形或半圆形的“巴珠”,上面缀满珍珠、珊瑚和宝石。昌都一带妇女则把珊瑚、松耳石、猫眼石等饰品直接系在发辫上。甘南藏族的发饰具有独特的风貌,妇女的发式是梳成数十条小辫,称为“碎辫子”,即将脑门处的头发从左右两侧梳编成上百根细辫,至耳轮上部,用红绿丝线横揽半圆,细辫到肩背以下接编黑丝线于腰际;另将后脑勺部分头发编成一束细辫,上坠一宽18厘米的毡胎布块,并将红、绿、黄各色布条横向包面。多数妇女还在头顶盘绕一圈由琥珀珠玑级起来的头箍,每粒珠玑大小如豌豆,自上而下串六七颗,约50串。海南藏族妇女在辫梢处佩有特制的辫套,辫套上装饰若干个银盾(银质,形似碗,上有各种精致图案),腰带上挂有尺多长精致的银奶钩和日月形的银制装饰品“咯洒尔”。  藏族佩饰主要有耳环、胸饰、腰饰和手饰。饰品多以金、银、铜和珠宝、石器制成。一些饰品雕镂着精细的花纹。耳饰,均为互环和耳坠,质量因贫富而异。胸饰包括项链、护身盒“卡乌”。“卡乌”为一金属小盒,面上镶嵌松耳石,内装护身符之类,意义与男子佩戴的护身盒相同。腰饰主件是一条丝绸或牛皮腰带,上面悬挂各种主人喜欢的饰品,男子有腰刀、打火镰、鼻烟壶等,妇女有银器、铜牌等。藏东一带男子喜欢腰系羊皮兜肚,内装钱币等物.手饰包括手镯和戒指:手镯有金、银、玉、海螺4种,手工制作,用于妇女;戒指男女均戴,以银质居多,上面嵌有玛瑙、翡翠等珠宝,富裕之家盛行黄金戒指。fairy2006-2-0201:55:06从“香巴拉”到“香格里拉”80/80 “香格里拉”是由藏传佛教中的“香巴拉”衍生而来的词汇,出自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小说中所描写的一处神秘和谐的自然秘境。  “香巴拉”作为藏经传说故事,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一直是“净土”的最高境界;“香格里拉”在现代词汇中已成为“伊甸园、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寄托了世人对和平、宁静、幸福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块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想王国。传说中,香巴拉隐藏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重雪山环抱,有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中央耸立的内环雪山,被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国王。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那里没有贫穷、没有困苦、没有疾病、没有仇恨与死亡,只有花常开水常绿、庄稼总在等待收割、甜蜜的果子总挂在枝头,因而成为了藏民族心中向往和追求的一片乐土,像谜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信徒香客。有关香巴拉的传说,在藏区广为人知,已成为各类艺术的题材,如绘画、唐卡、音乐、民间歌舞等,特别是经常在四处游走的说唱艺人常摆出香巴拉图画,兴趣盎然地谈说香巴拉游记。  在迪庆的藏语里,“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代表着藏民向往的理想境界。“香格里拉”的“香”字藏语意义为“心”;“格”字作虚词用,相当于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主要功能表示人或事物之间的限制领属关系;“里拉”是“日月”的意思。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中甸藏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态的真实再现,是与“日月同耀”的理想化追求的心态的一种现实表现。  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县后,使人们心目中“香格里拉”的传奇在更广更宽的范围内进一步得以演绎。  “香格里拉”作为“香巴拉”的另一种形式存在,是人类一种更加美好的意境,充分展现出藏民族追求真、善、美的心灵境界和精神实质,把宗教与生活融为一体,把理想与现实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希尔顿对人间净土香格里拉的描述完完全全是藏民族宣扬和向往的人间净土香巴拉王国。迪庆的四大宗教在青藏高原南缘,由横断山脉切割而成的世界著名“三江并流”景观,于2003年7月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个由滇入藏的咽喉,茶马古道的要冲,千百年以来,以藏民族为主体,包括傈僳、纳西、白、彝、普米、回、苗、汉等各民族世代和睦相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集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香格里拉文化。多宗教文化便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一个折射和反映。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四大宗教在这里和睦相处,形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化走廊。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系印度佛教传入我国藏区后与藏族固有的苯教长期斗争、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藏区特色的佛教。公元6世纪后,佛教开始传入境内,公元7世纪以后,佛教开始在藏兴盛起来。佛教在藏区几经兴废,于11世纪后各教派次第形成,到15世纪初叶趋于完善。藏传佛教是迪庆香格里拉的主体宗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渗透于建筑、雕塑、绘画、文字、音乐、舞蹈、民风民俗多方面精华的汇集。       在迪庆流传的藏传佛教有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等.        天主教    80/80   天主教于1848年以后传入迪庆,在经过中西方思想和观念的交锋撞击后,得以在澜沧江峡谷一带传承.岁月的流逝,早已消匿了当年传教士的身影,然而澜沧江峡谷的信徒民众仍在用优美的藏文书写《圣经》,用动听的藏语一遍遍诵着给主的赞美诗。        基督教       基督教于20世纪初传入迪庆,主要在澜沧江沿岸的傈僳族聚居区广泛传播和发展。当年,英国传教士为了能在怒江、迪庆一带的傈僳族中传教,创制了拉丁化的傈僳文,并用傈僳文翻译了《圣经》。随着傈僳文字的推广,基督教在傈僳族地区迅速传播开来。       伊斯兰教     迪庆境内的伊斯兰教随蒙古军革囊跨江的脚步,伴随着茶马古道不绝于耳的马帮铃声和开发银矿业的大潮传入和发展。元明以来大多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已同藏民融为一体,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并与藏传佛教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香格里拉藏族礼仪藏族礼仪有献哈达、磕头、鞠躬、敬酒、敬茶等。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日常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礼仪,常在朝觐佛像,建房竖柱、认错请罪,拜会尊长,送别迎亲、馈赠亲友时使用,表示敬意、祝贺,表达纯洁、诚挚之心。哈达有蓝、白、黄、绿、红五种,最常见的为白色哈达,象征纯洁、吉利。哈达一般用丝绸做成。五彩哈达是最为隆重的礼物,是献给菩萨和迎亲做彩礼用的特定礼物。敬献哈达有讲究:下辈向上辈或高僧活佛敬献哈达,要微微躬身,双手捧着献于手上或置座前桌上,献后后退数步方能转身离去,以示尊敬。长辈给晚辈赠送哈达可直接挂在对方颈上。平辈献哈达只需献于手上。接受哈达者,身体要微微前倾,恭敬地用双手接过,然后举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以示谢意。有事求人则要到他人家献哈达,将哈达献于主人家神龛前,对方应允留下哈达,不应允则当面退还。向对立的一方献哈达,对方接受了哈达,就意味着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磕头:信教群众到寺院朝神拜佛和拜见大活佛时都要磕头,以表示忠心和虔诚。磕头时,不论男女都要将绕在头上的发辫解开,脱下帽子(男人须将楚巴套袖褪出),双手着地磕三次头,以表示尊重和亲热。路遇长者要脱帽让路,若骑马相遇,定要下马致礼。  敬酒敬茶:常见为敬青稞酒、敬酥油茶。敬酒以满杯为敬,主人先做,客人喝酒时,先用食指沾酒向天空弹三次,祝“扎西德勒”后再喝,若客人酒量不行,经主人同意,也可不喝,以表示礼节。一般敬酒,主人先请客人喝三口再添三次,尔后满杯饮干,如此主人家会很高兴。敬酥油茶也是藏家的日常礼节。敬茶时讲究长幼有序、主客有序和尊卑有序。先长辈、父母、客人和尊者,再晚辈和主人。若有客来,主人要用清水将碗洗净,揩干,用火烘干,再斟茶,然后用双手捧献于客人前,客人饮用后,主人会很快添上,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示不能再饮为止。起先斟茶时不能将碗倒满,客人喝过一口后,主人方才斟满,以表示主人礼貌、大方、不吝啬。客人告辞时,茶碗里的茶不能全喝完,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和有礼貌。fairy2006-2-0201:57:22藏族茶趣80/80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四五世纪时,吐蕃王朝军队曾攻占到中原边州,夺得了大量茶叶,却不知其用途。《藏汉史集》中记,茶在松赞干布之曾孙都松芒波杰在位时(公元676-704年)传入吐蕃,当时是作为一种保健药物而受到赞普的喜爱。他说:“在我患病期间不思饮食,只有饮用小鸟衔来的这根树枝泡的水比较奇妙。它能养身,是一种治病良药。”公元781年唐德宗时“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氵湖者。’”由此可知,早在5世纪以前,吐蕃社会还没有饮茶之习俗,只是把茶叶作为一种珍贵的保健药品而被王室所珍藏。自唐开元后,内地僧人坐禅“务于不寐,又多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从此辗转相效仿,遂成风俗。”随着唐蕃之间友好往来,有的汉僧到藏区传法,有的则经吐蕃去印度求法,使饮茶习俗传入吐蕃。据《汉藏史集》记载:“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地和尚,此后噶米王向和尚学会了烹茶,米扎贡布又向噶米王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便依次传了下来。”但更多的是流传在王宫贵族间和寺庙里。吐蕃最后一位赞普朗达玛在位时实行灭佛,僧人们各自逃生。离开寺庙的僧人又将饮茶之习俗传入民间。  而茶之止渴、消食、少睡、去腻等诸多功能,正好适用于藏族需求,因而深受人们喜爱。这是饮茶习惯传入民间的最早时期。至晚唐,唐蕃关系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的和平友好阶段。唐朝的丝织品和茶叶与吐蕃的马牛交换,民间贸易在陇、蜀、洮、岷等一带活跃起来。安史之乱以后,唐蕃间在河西及青海日月山一带进行茶马互市,茶叶大量运往藏区。五代、宋、金时期,河西大部分地区为吐蕃等少数民族所占据,与宋廷“贡赐”不断,主要以马茶为主,并建立茶马互易市场。  口角厮啰境内的风俗“独知用盐为滋味,而嗜酒及茶”。元、明时期,盛行茶马交易,并于公元1372年明廷设置“茶马司”。清初“茶马互市”制度建立,从此,茶叶源源不断地输入藏区。茶叶和饮茶习俗就这样经过长期的传播和发展,由宫廷到寺院再传入民间,并形成了一种藏民族新的文化形态茶文化藏族为何要朝拜鸡足山  鸡足山,藏名“仁俄霞岗”,是我国十大佛教名山之一,在藏民心目中,与峨眉山、五台山等胜地齐名,是佛教信徒必须朝拜的佛教圣地之一。其源由是:  它是佛祖之大弟子迦叶布道的道场,也是迦叶示寂之地。佛祖圆寂时,批示迦叶尊者在今后若干动后,未来佛“弥勒佛”(藏语强巴佛)的时候,再次出世,辅佐未来佛。因此,迦叶尊者现遁入山体,到未来佛时代,他会破山而出。未来佛在今仍属“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住三十三天兜率宫。藏区每年正月十五,会举行“迎佛节”法会,以示对未来佛的的期盼和欢迎,如果此迦叶真为佛祖的大弟子迦叶,可以说,在大理佛教传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而大理“南昭”的佛教,对藏区佛教的兴起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鸡足山在藏民心中的地位是想而知的。  茶马古道贯穿云南与西藏,大理的的茶在过去大量销往西藏,大理洱海和鸡足山在藏区有口皆碑,在锅庄舞、山歌、弦子舞词中常常唱到,直到解放后计划经济时期,茶叶由四川供应后,才渐渐消退。而今,市场机制的形成,茶马古道的重振,滇茶藏销的坦途必将畅通,大量藏民朝山,也是沿着茶马古道的路线而来,这心然会给大理带来商机,因为朝圣者不分达官、商贾和百姓,在朝山的活动中,一般常吃“百家饭”,形似乞丐,但他们也正在朝圣中捕捉商机。过去下关茶厂的“宝焰”牌砣茶就是针对藏区的商标。80/80   根据大理学者章虹宇先生论证,著名史诗《格萨尔》在大理也有流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金鸡格萨尔》,讲了格萨尔追妖魔至此,妖变一蜈蚣,格萨尔变金鸡,降服妖魔鸡足山由此得名等等,可见藏民与大理“南诏”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如上例子,不胜枚举,总之,鸡足山在整个汉地有名与藏民信徒的拱托是分不开的,鸡足山朝拜属鸡年最盛。尼西土陶“人丁兴旺”尼西土陶“人丁兴旺”  家庭成员增至109种  享誉海内外的香格里拉县尼西土陶,近日又传来好消息,为不断满足海内外游客不断增长的购买需求,尼西的工陶工艺家们在土陶工艺大师孙诺七林的带领下,精心研制开发新品种。目前,“土陶家族”品种已经发展到了109种。  据了解,座落在香格里县城西北角20公里处的尼西村是一个有近千年制陶传统工艺历史的藏族村子。所制的土陶因地理气候独特和工艺精美而具有很高的美学、收藏与实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经过代代相传,不断继承发展,推陈出新。如今,以民间工艺大师孙诺七林为首的土陶工艺家们制作的土陶,不仅在工艺制作越来越精美,而且在种类与品种的开发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土陶制品已经含概了生活用品、民族工艺品和宗教用具等三大类。品种从以前的土火锅、土火盆等不多的几十个品种增加到了现在的109种。随着品种的不断增多,尼西土陶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市场需求与订单也随之增长,产品供不应求。  据悉,目前,全村140户人家中已经有近1/3的人家在从事土陶工艺的制作与销售。尼西土陶正在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fairy2006-2-0202:01:34迪庆香格里拉民间文化民间故事传说:迪庆州有着神奇而深厚的民间文学的土壤,折射着藏族等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神话、故事、传说作为远古的、神圣的对人类本身、对自然万物的诠释,在今人看来更意味深长。藏族民间有歌体形式和散文体形式淬的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人类再生神话,有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及各类英雄神话和各类降妖伏魔神话,还有来源于经典的和民间的解释自然万物的神话。迪庆境内各民族民间故事十分丰富,各民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有动物故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蕴含着各民族的智慧与朴素的人生观。  民间歌舞歌谣:迪庆境内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千人以上的民族就有9个。在迪庆这个“歌的海洋,舞的故乡”里,各民族的歌舞绚丽多姿,五彩缤纷。有藏族的锅庄舞、弦子舞、情舞、热巴舞,傈僳族的阿迟目刮瓦克、瓦克克、阿朴比克,纳西族的东巴舞、阿里利、满达,彝族的跳乐、打歌,普米族的对歌比赛……。每当雪山披上银衫,草原穿上了月光织成的纱良,山寨燃起彤红明亮的篝火,随着弦子的声音或嘹亮的歌声,人们汇集拢来,尽情歌舞,这里便成了歌舞的海洋。迪庆各民族世代蕴育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往往就体现在世代蕴育、常盛不衷的民间歌舞歌谣中。特别是藏族,在俯娱乐时要歌舞助兴,在人生礼仪中以歌舞贯穿,在劳动生产中以歌相伴,在山野原野中也常常绰吭高歌,年轻人谈情说爱更离不开歌。80/80   民间工艺美术:迪庆各民间对工艺与美术情有独钟,在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民居中,可要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壁画,所表现的多为佛教内容,宗教色彩浓厚。有佛像、菩萨像、宗教人物像、说法图、寺庙图、佛经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还有各种雕塑、唐卡画、酥油花、东巴画、地毯、土陶等。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充分表现了迪庆各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香格里拉民族节庆荟萃迪庆藏族主要有农历春节、藏历新年、默郎钦波法会、五月赛马节(会)、登巴市、“格冬”节等。  农历春节:迪庆藏族大多数过农历春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喜庆气氛极浓。为欢度春节,一般从十二月初就开始操办供吃、穿、玩、用的各种年货。二十九日晚饭前,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徽”,在大上用干面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图案;还有的在房梁上画很多白粉点,表示粮食满屋。二十九日晚,一般要作驱邪的活动,象征除旧立新,消灾免祸。  除夕夜,各家各户的厨柜或桌子上都放有一层层垒起的各种油炸果、装满小麦和糟把的双斗、背棵苗、涂有各种颜色的绵羊头或面捏羊头、糖果、酥汕茶、青稞洒,这些食品放在信仰的神或名人像的下面,以示自己的虔诚。还要做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试穿新衣,家庭主妇将煮好的放有红糖、碎奶渣的青稞酒于午夜时分送给睡在被窝里的家人喝。  新年初一鸡叫头遍,家庭主妇要到水井或泉边撒五谷,背回第一桶洁净水,藏民称其为“夏曲”。等全家起床洗濑并饮饱牲畜,老小依序坐定后,母亲便端起吉祥双斗,向全家祝福:“扎西德勒彭松惜”(祝吉祥如意又圆满)。于是全家人抓一把斗中的糟粑对空抛撒,品尝少许并回祝:“阿妈巴珠贡康桑”(愿慈母安乐又康健)。相互祝愿以后,大家就喝放有碎肉骨头和碎奶渣的麦粒粥、吃绵羊头。  新年的第一、二天一般不串门,第三天开始省亲访友,相互请客,--般延续一个星期。过年期间一般要举行赛马、赛牦牛、跳锅庄、跳情舞、对山歌、看藏戏等娱乐活动。  默郎钦波法会:又称大祈愿法会。为藏传佛教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日,中甸松赞林寺清早举行盛大的酥油花展,以五色酥油塑造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高者数尺,小者数寸,制作精美奇特,栩栩如生。白天举行迎佛、转经等活动。来自各村寨的成千上万人汇集于松赞林寺欢度祈愿大法会。气氛神秘而欢腾。  赛马节(会):农历五月初五,中罗藏族过传统的赛马节。中甸县城五风山麓,在杜鹃花丛中搭起帐篷,备好丰盛的野餐,度过愉快的三天。观看来白全县各村赛的骑手们的精彩骑赛,比赛项目有藏族传统的马术、马技、速度赛、拾哈达等。此外还举行歌舞表演,献出各地的歌舞绝技。五月赛马节又是藏区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和物资交流的盛会。  登巴市:足尼汝藏族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又是藏族农业地区生产性传统节日。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尼汝藏欣举行隆重的登巴节日活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集体祭祀山神、仙人洞和诵嘛呢经仪式,消灾驱邪,祈求五谷丰登、六畜盛旺,人丁兴旺。此外,还举行赛马、打靶、斗牛,跳锅庄舞等娱乐活动。借休闲走访亲朋好友。  “格冬”节:又称跳神节。中甸松赞林寺传统藏传佛教节日之一。藏历十月二日十九日举行“格冬”节,以跳面具舞为主,面具主要有牛头、乌鸦、马鹿等。精彩而热烈,为期一天。独树一帜的傈僳族风情文化80/80 维西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人口有7.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96%,是全国傈僳族人口最多的县。境内的傈僳族在高山峡谷、大江大河之间繁衍生息,与险恶环境的抗争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傈僳族风情文化。维西傈僳族风情文化因其原始性、古朴性、自然性,形成了宝贵的民族文化奇葩,它与全州各民族文化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迪庆香格里拉文化。  饮食文化  傈僳族饮食文化极其丰富,有阔耍俄勒、苦荞粑粑蘸蜂蜜、琵琶肉、籼米粑粑、清水煮乳猪等美味佳肴。  “阔耍俄勒”意为苞谷稀饭,制作方法为:从苞谷秆上掰下青苞谷煮熟,用手磨或碓臼将苞谷粒褪皮,撒上用火烤过的食盐,掺上四季豆,与腊肉或琵琶肉同煮,加上竹叶菜作底料,食之香气四溢,营养丰富。傈僳族的腌制工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传统,其腌制的琵琶肉,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肉色透明,可煮可炖,是傈家待客的珍品。籼米粑粑是体现傈僳族风土人情、图腾崇拜的风味食品,它既是祭祀的主品又是过年的主食,5个一摞,10个一堆,祈求神灵祖先的保佑,祭祀完毕,籼米粑粑又成了射弩的奖励品,为射弩比赛的优胜者所得。  服饰  清朝乾隆年间余庆远所著《维西见闻录》曾对古代傈僳族衣着服饰作过详尽记载:“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裤及膝、衣齐裤、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据考察,现代傈僳族中尚保持着“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传统仅有维西县境内澜沧江流域的傈僳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大山阻隔的傈僳族这种服饰流派基本没有受外界影响,较完整地保留了古羌人的服饰风格,这种服饰也是当地傈僳族跳“阿尺目刮”的服饰。受多种民族杂居、多种宗教文化并存的影响,维西傈僳族服饰既具有民族特征,又具有地域特点。  傈僳族妇女服饰非常美观大方。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上着短衫,下穿裙子,裙片及脚踝,裙褶很多;另一种上穿短衫,下着裤子,裤子外面前后系小围裙。妇女的短衫傈僳语称“皮度”,短衫长及腰间,对襟,满圆平领,无钮扣,平素衣襟敞开,天冷则用手掩,或用项珠、贝、蚌等压住。有的袖口以黑布镶边,衣为白色,黑白相配,对比强烈。傈僳族妇女普遍穿右衫上衣,麻布长裙,已婚妇女耳戴大铜环,长可垂肩,头上以珊瑚、料珠为饰。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币,傈僳语称这种胸饰为“拉白里底”。有的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有些贵重的胸饰可值一至二头黄牛。有些妇女不穿长裙而穿长裤,腰间系一小围裙,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妇女均喜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花边,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色彩翻飞,非常漂亮。女子年幼时,头顶留三个尖角发,此后逐年增多,到十五岁蓄满。头顶用羊毛织成的带子编成的斗帽,傈僳语称“吾底”,维西傈僳族妇女一般裹头帕头巾,上缀贝壳、料珠,与怒江所戴的“欧勒帽”不同。澜沧江一带傈僳族妇女在额前戴一串齐眉粒珠,别具风采。有的上衣内穿白底黑纹短装,外罩大红或深黑色坎肩,下系百褶裙,有的在裙外面再系上风格独特的刺绣围腰。百褶裙分两种,长裙拖到脚面,短裙及膝,着短裙则要裹上绑腿。  傈僳族男子都穿麻布长衫或短衫,裤长及膝。有的以青布包头,有的喜蓄发辫缠于脑后。头人或个别富裕之家的男子,左耳戴一串大红珊瑚,以示在社会上享有荣誉和尊严。所有成年男子都喜欢左边佩砍刀,右边挂箭包,箭包多以动物皮缝制,腰系一长带子。维西傈僳族男性有的头戴羊毛毡帽,形状有船形和圆顶宽帽沿两种。青年穿白底黑纹大襟短衣,老年穿大襟长衣,或夏着短衫、冬着长衫,中间系麻织花腰带。傈僳族男女都喜好斜挎缝制精细、刺绣精巧的“腊表”(一种挎包),喜欢系绑腿。男子外出身必背长刀和驽弓箭包。80/80   歌舞  在绚丽多姿的傈僳族歌舞中,要数阿尺目刮、瓦器器最具有代表性。  阿尺目刮瓦器,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维西县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其特点为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目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绝。“阿尺目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其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再现了土著民族在大自然的恩泽中对生活充满希望,以其显著的独立性和多样性为一体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向往大自然的质朴情感,讲述了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同时,“阿尺目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个角度讲,傈僳族人民在以“阿尺目刮”为媒介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中,同步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目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瓦器器”意为踏脚起舞,俗称跳脚,是一种群众自娱性广场舞蹈,全县范围内均有流传,舞蹈队型为大圆圈,参舞者手牵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需挺胸、平视前方,动作的韵律和变化多在腰、臀以下,跳法以跺、踢、悠踢、抬腿等动作为主,舞蹈共由十八段组成,表现了《你当摆本》(古歌弹唱词)中关于傈僳族起源、发展的神话传说,堪称傈僳族的音乐舞蹈史诗。其特点是:音乐与舞蹈和谐一致;舞蹈节律鲜明,刚柔兼济、张驰疾徐、错落有致;整个舞蹈以“提托瓦”为基本动作,在此基础上反复派生其他动作。除此之外,县境内还有“阿朴比瓦克”(芦笙舞)等傈僳族歌舞。  禁忌  傈僳族由于信奉原始自然宗教,因此在生产生活和伦理方面带有封建色彩的禁忌不少。  生产方面禁忌:稻谷开花,妇女不能在稻田旁洗衣、剥麻;包谷开花时如遇大风,妇女不能织布,男子不能在外砍树;月亮圆时不能下种,怕虫吃庄稼;七、八月间不上山砍树,不丢石头进水塘,不织麻,怕触怒山神龙王引起的各种灾害;不能打死蜘蛛,认为蜘蛛是教给人织布的。  生活伦理方面禁忌:家中死了人,不能吃辣椒、生姜和葱;不能让猫触及死者的遗体、灵枢;不准拿铁器与死者入坑陪葬;认为山上的大小湖泊都是大海龙王的海域,不准在绕过湖泊边缘时高声说话,更不能拿石头、木棒投掷;在别人家里不能吹口哨,尤其晚上更不能吹;屋内三脚架不能踩,或随便移动;不能在家外与人吵架哭闹、打骂畜禽;忌在大年初一吵嘴,打架,去做客,出远门等;忌在众人中和家中放响屁,说脏话;忌晚辈在长辈(指老人)前吸烟;忌有人出门家人哭啼、扫地;忌用扫把赶牲畜;忌念“尼扒”所念之经;路遇长辈或年岁比自已大的人,要主动立于路下方,不得立路上方;忌服丧孝子在七天内进别人家屋;忌横跨火塘神台。  节日  傈僳族的传统民族节日有“阔时”节和“阿尼阔时节”。“阔时”意力过大年,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维西县城机关单位公历12月21日至23日过“阔时”节。“阿尼阔时”意为牛的节日,时间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此外,有六月火把节、八月中秋节、十月“收获”节等,如今又增加了香格里拉维西兰花节。80/80   这些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着节日的盛装,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婚俗  傈僳族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或靠山倚水之地,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普遍的婚姻形式就是一夫一妻制,且遵循男娶女嫁、幼儿与父母同住的习俗。1949年前,男女青年在节庆歌舞中可以自由结识,但婚姻缔结对象的选择却只能顺从父母的意志,有的自由恋爱者只好以逃婚来实现自己的愿望。1949年后,包办婚姻逐渐转变为自由婚姻。傈僳族是个尚酒的民族,求婚时,以酒为礼,媒人斟酒给女方父母,女方父母喝下了酒,就意味着同意了婚事。酒显然是通向幸福的一种桥梁,是传情达意的媒介。双方决定姻缘后,男方还要送上聘礼,由媒人作中介议定,以牛为象征性的名目,实际上往往以锅、酒、布、兽皮等代替,有贫寒者若无替代之物,也可以在婚后补送。送过聘礼,便选一个日子,男女双方家人亲戚聚集在一起,又以酒为愿。定婚者所喝之酒称为“同心酒”,以此象征心与心相连,再难以分离了。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家庭宴请宾客,迎亲队伍带酒、馒头、猪肉和象征着光明的松明往女方家,队伍中有舅舅和媒人。到女方家后,迎亲者邀众对歌跳舞,成一种热闹的气氛。次日,新娘离家,多由母亲陪送,送亲队伍相随,有的还边走边歌,在男方家门口又要隔门对歌。新人进门,拜认公婆。此后欢宴宾客,到晚上,就在院中烧燃篝火。村人围火歌舞,常常酒酣歌畅,舞乐人乐,不知夜深。  礼仪  傈僳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的品德,青年人或晚辈,对老人或长辈,从语言到行动都有一定的规则,说话要和气,声调要低,不能大声吼叫;长者坐的上方不能随便去坐,传烟递茶先要敬长者,并用双手捧上。路上相遇时,同辈间要互相亲热打招呼,碰上老人即使不认识,也要侧身让路。傈僳族是一个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民族。同路相逢,并肩前进时,彼此分担过重的携带物。傈僳族还保留有原始互助的习惯,如遇婚丧娶嫁、修盖房屋,都要相互帮助。这种帮助从不计报酬,不讲价钱。对老弱孤寡和穷困者,都有进行扶助的义务。傈僳族一般出门不带口粮,不论相识与否,到哪家吃哪家,都有款待客人的美德。一般喜欢与友人或客人饮“同心酒”。傈僳族认为拒绝帮助别人的人,就是等于断绝别人对自已的帮助,结果自已会孤立无援。对远村遥寨相隔数年后会面的友人,从语言、行动都有一定的习惯规则,如与他(她)讲话,要格外热情,声调要低,递送茶、酒、烟和饭,要用双手恭敬地端递;闲住期间,要杀猪鸡款待;友人起身回家时,主人要带领全家相送。fairy2006-2-0202:02:15五彩斑澜的尼汝手工纺织品据有关藏史记载,古时藏族先民过着“食不种谷,着树叶衣”的原始生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技能随之提高,纺织生产技术也应运而生。尼汝藏族自古以来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深山老林,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蓄牧业生产,手工纺织自然也成为尼汝人劳动生产的主要部分。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经验,他们的手工纺织技术不断更新改进,品种花样越来越多,地域特色越来越突出,深受周边地区的青睐。其原料以羊毛、牦牛毛为主。尼汝人为制作手工纺织品每年都要剪牛、羊毛,收集纺织原料。羊毛一般在每年夏、秋两季各剪一次,牦牛毛一般只在夏季剪一次。尼汝藏族擅长手工纺织,就地取材织出自己所需的衣物和纺织用品。尼汝人的纺织工具十分简单原始,纺织工序极为复杂。首先,要把剪好的牛羊毛洗净晒干,然后把洗净晒干的牛羊毛用羊毛抓或用手撕开弹成手掌大小的条块状,之后用木制或石制纺锤把弹好的牛羊毛捻成线团,再用专盘和竹制专杆垂转,把捻好的线团再捻成纱线。在尼汝,纺线是女人展示才艺的窗口。山坡野路,常有女子边走边纺;背草赶集,亦有老妇旋转纺锤;灶边聊天,女人也不放下手中的纺锤。80/80 纺与织是分不开的。织布又是尼汝女人展示才艺的一项重要本领。纺好的纱线要编织成五彩十色的纺织品,也少不了女人的勤劳和聪明才智。妇女们席地而坐,用腰机踞织法把纺好的纱和线织成布,其具体工序是经纱的一端绕于木棍,用脚掌或小木桩顶住,另一端系于腰际,双手用木刀引纬打纬而织。编织出来的布多以“十”字平纹布和“人”字斜纹布为常见。不论是织成的染色氆氇,还是编织的提花栽绒毯,色彩搭配多以五彩为主。尼汝人认为色彩是美的灵魂,也是展示纺织品文化的重要载体。据尼汝老人们讲,在编织中色彩搭配多以五彩为主,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分别象征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和大地,其深层含义则是五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五行。妇女们通过纺织把悠久的五行文化栩栩如生的表现在编织品上。据说五彩还包含有宗教的意蕴:五彩是菩萨的服装,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河流,红色表示空间护法神,黄色表示大地。手工提花是尼汝手工纺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美术性工艺,最能体现尼汝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观念。通过手工提花能使纺织品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引人注目。其传统纹样有万字纹、水波纹、方格纹、万不断纹、双凌纹、福字纹及花、鸟、蛇、龙纹,具有寓意深刻、造型别致、织工精巧、典雅新颖、色彩绚丽、结实耐用等特点,如提花栽绒毯上的万字纹和万不断纹象征永恒,绑腿系带上的鸟纹代表白鸽,象征和平。在过去,尼汝人全靠手工纺织品制作自用的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很少拿来作买卖。如今,棉织品、纤维织品、丝织品、麻织品等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尼汝山乡,替代了手工纺织品,西装、中山装、加克衫、唐装等也得到尼汝人的喜爱,而手工纺织品却变成了重要的旅游文化产品,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在香格里拉县采风时,发现了尼汝人自制的镶边白氆氇楚巴,高兴得很慷慨地高价买下,作为大型原生态情景歌舞剧《云南映象》和《香巴拉映象》的精品服饰道具。上桥头村的木碗传奇在迪庆州博物馆,我们看到这样一组照片:岗曲河谷谷口的藏族小村——上桥头村几乎家家都在做木碗,村民们制作的专注神情和木碗精湛的工艺深深吸引了我们。照片的拍摄者是上桥头村的村民鲁茸知玛,她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照片之声”项目的照相员。据了解,该村人有制作木碗的传统手工艺,历史上在藏区很有名气,当年茶马古道运往西藏、青海、四川等地的货物中就有上桥头村的木碗。我们决定去寻访鲁茸知玛和被称作香格里拉“木碗村”的上桥头村。  斯那卓玛的故事  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照片之声”项目助理马若宇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香格里拉县尼西乡上桥头村。这里距离中甸约40公里,再往下走18公里就到了德钦县的奔子栏了。上桥头村海拔2000米,地处干热河谷地带,气候温和。  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清澈的岗曲河从村子旁流过,村落中以白色、淡黄为主调,庄重典雅、明快爽目、相互承接的栋栋藏式碉房掩映在绿树丛中,给人一种古朴的美感。屋顶上飘动的五色布条犹如一面面彩旗,为凝重的碉房增加了跃动的生机。走进村头,路旁一家小卖部里漂亮的木碗就吸引了我们,但店里没人,我们一招呼,一个身上带着木屑的小伙应声从隔壁房里出来,原来这是一家集木碗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小作坊。再往村里走,听着机器的沙沙声,我们又见到几户正在做木碗粗加工的人家,80/80 “木碗村”真是名副其实呀。村里有座“红军桥”,这是因为红军长征时,贺龙的二、六军团曾路过这里。过了桥对面就是四川的德荣县了,鲁茸知玛的家就在桥墩旁边,她家是做木碗的世家。来到知玛家,她婆婆说,知玛上香格里拉县城办事去了。听说我们要了解木碗,斯那卓玛老人打开了一间房门,我们探头一瞧,都惊喜地叫起来,那是满满一屋的各式各样的木碗。卓玛老人开心地把木碗拿给我们欣赏,并自豪地告诉我们,这些都是鲁茸知玛和家人加工制作的。卓玛老人说,儿媳的手艺是跟自己已过世的老伴扎史斯那学的。原来76岁的斯那卓玛老人是西藏人,当年24岁的扎史斯那到西藏边加工出售木碗边学习新的技艺,其精湛的家传手艺受到当地人欢迎。在拉萨八廓街斯那认识了卓玛,就这样19岁的卓玛嫁给了扎史斯那,23岁那年卓玛随斯那走了一年从拉萨回到了上桥头村。老人说,当时上桥头村木碗手工艺品单一,只有一两家人在做最普通的“古巴”(辣子盒),后来扎史斯那教他们学会了做糌粑盒和各式木碗的手艺。卓玛老人说,“父子不共碗,母女不共碗,兄弟不共碗”是藏民的规矩。甚至男女所用木碗的样式都有所不同,男式木碗碗口大并且外开,碗身低;女式木碗开口小,碗身细,它们很像一对相好的恋人呢!  土漆物语  卓玛老人说,上桥头村精致的木制手工艺最核心的一环就是使用土漆装饰。土漆又称生漆,是一种原生态的高级涂料。主要从生漆树上直接采割而得,当地村民一般从剑川、大理两地购买。60—70块钱1市斤的土漆,买回来熬熬炼炼,最多只能剩余8市两,用于涂制一只普通造型的糌粑盒成本大约在1块5左右,而若使用普通的清光漆、家具漆等,成本不足1角。  上桥头村的村民告诉我们说,在古代,用土漆涂制的工艺品就是上贡皇家的珍贵贡物。因为土漆制品很少出现爆裂纹和塌漆皮;并且历久长新,保持光泽;另外当地人认为使用土漆还包含有一种祈求幸福吉祥的含义。我虽然无缘得见几百年前,顺着长河险山送入藏王宫的的土漆制品,但却有幸在廖军副村长家见到两只40多年前由他的父亲廖振华亲手制作并留存下来的土漆酒杯。眨眼40年光阴不在,老人也已逝去,但这两只玛瑙红色的土漆酒杯却仿佛刚刚脱手制成。丰润的色泽,饱满的漆面、细腻精致的涂色,除了杯口杯底一点淡淡的沉垢,几乎无法想象出这两只杯子居然已经是年过40的“杯子老人”了。  廖军副村长介绍说,上桥头村手工土漆木碗很早就是村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因为这里外销西藏、四川、中甸(香格里拉县)等地的交通条件便利,前前后后做了四、五代人,曾经还办过“木碗厂”,在产量最多的时候,1年能做出上万个木碗,把两辆东风大卡塞得满满的……廖军副村长笑笑说,虽然现在经济搞活了,上桥头村还是省州重点扶持的民族团结示范点,林果业和温泉旅游为主的旅游业的收入也有所增加,但木碗仍然还是这里的支柱产业。现在村里36户人家中就有15户左右仍然坚持做手工木碗,做得较大的大约有三四家,每年仅木碗一项便能带来3万元左右收入。  卓玛老人告诉我们,村里手绘制木碗花纹最早是由自家男人从西藏带回来的技术。那时起土漆已经是举足重轻、必不可少的了。一只漂亮的成品木碗从开始制作到完工大约需要12道工序:首先从德钦县精挑细选买来优质核桃木和杜鹃木做成的木碗;然后上牛皮胶;再放在太阳下晒干;之后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就可以上第一遍土漆了;上完第一遍土漆后把木碗放进地下室用沾水的毛毡包裹;撞下来再次放入地,下室滤水捂干;若已捂干摸上去不粘手了则开始把木碗拿到太阳下暴晒,若粘手则继续捂干;然后就可以用笔蘸着土漆在木碗面上描画各种图案了;图案绘制完成后可以添加金箔增加亮度;然后再最后一次上土漆,晒干后便完成了。80/80   老人笑眯眯地指着手中的糌粑盒说,每做一个木碗总共需要上3道土漆,层层相叠,才有最后光滑细腻的手感。虽然现在村里有的年轻人为了降低成本开始用清光漆和家具漆代替土漆,但村子依然保留着一个古老的习俗:只有土漆才有资格压金箔,其他的清光漆和家具漆最多只能压银箔。  现在整个村子总共会做3种藏桌、9种糌粑盒、2种辣子盒、多种酥油酒杯、12种木碗,而且还在继续学习中,而且做这些手工艺品的大多数人都坚持使用土漆。偶尔才做几个清光漆和家具漆的,也多是做来与土漆成品相对比。  孔吉荣:刻在路上的人生  我从没想到过,在上桥头村这样山清水秀、安逸静谧的小村庄,居然还住着一位可歌可泣的道班老人。  他的名字叫孔吉荣,今年已经69岁了。祖籍大理,自1956年走进中甸开始他的道班工人生涯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这片浸满了他汗水、泪水和心血的土地。漫漫25年,孔吉荣老人先是做修路工程,后致力于养路维护,附近进山出山的无数条大路、小路、宽路、窄路都是经他的手中,从规划变成了现实。  在孔吉荣老人一生的工作历程中,他所在的道班先后10多次被德钦县和迪庆州评为“先进道班”,他个人的先进奖章和先进证书拿了一大堆,问到奖章证书数量大概有多少时,孔吉荣老人不好意思的摸摸头,说自己也记不清了。  孔吉荣老人1989年办理退休手续,至今已经退休17年了。17年间他在风景秀丽上桥头村种菜地养果园,晨钟暮鼓,安然舒适,真真有一种“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风度。孔吉荣老人一生育有4个儿女,儿子在丽江发展;大女儿随扎斯斯那学木碗手绘,现早已出师独立门户了;二女儿、三女儿都继承了父亲的志愿,投身道班事业,也是年年都捧回鲜红奖状的优秀者。  谈起山外花花绿绿的世界,孔吉荣老人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知足满意。他说自己身体非常健康,除了前年因为割盲肠入院手术外,自己一生几乎都没有进过医院。而且自己退休工资够花,儿女又都能经常见面,饱享天伦之乐。“人活着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自己心安就是幸福了!”孔吉荣老人说得掷地有声。  吃过简单的午饭,我们打算去拜访一下上桥头村村长家,向孔吉荣老人问路的时候,孔吉荣老人伸手朝前一指:“顺路直走,900米就到了。”正惊叹孔吉荣老人对数字的详知呢,老人又补了一句:“就900米!都是当年我一步一步量出来的。”一瞬间,我在心中对这个拥有朴实笑容的老人肃然起敬。香格里拉之声云南省政府在97年宣布,英国名小说家詹士希尔顿的著作“失去的地平线”,传说中的人间乐土香格里拉,乃确有其地。其正确位置乃云南迪庆。于是,一向不遗余力,专门录制国乐的雨果,便不惜千山万水,不辞劳苦,由老板兼录音师易先生亲自到该处,找到国家一级的声乐家和演奏家,录下29首甚富当地特色的歌曲,制成了“香格里拉之声”。80/80   CD有一本厚达106页,图文并茂,中英并重的介绍小册子。这样丰富充足的资料说明,在唱片界是罕有的,在中文唱片或香港唱片界来说,更是破天荒的!…起码,在二万多张的CD之中,是少有认真,少有如此“足料”的。  29首歌,旋律朴实悦耳,歌声高吭开怀,充份展现厡野牧民和农村纯朴,直率奔放的民风。演绎的每位歌手如金安拉姆,卓玛拉切,金宗卓玛,鲁茸农布,达摩鲁卓,蜂跃宏,钟色卓玛等人,都有嘹亮的歌声,一流的技巧。演奏乐器的乐手如徐光平或迪庆藏族歌舞团乐队,均能全力以赴,演出称职。  雨果是本地少数几家最先采用24/192数码新制式录音的发烧制作公司的其中一家。今作事关重大,不容有失,当然亦以24/192制式全力为之。试听但觉动态能量坚实,强弱对比分明,空间立体感强,不同发声位置定位精确。其中,高唱入云,声如裂帛,但无刺耳开叉的人声,是布咪录音的一次示范之作。  《音响天地第七十七期,十二月号》fairy2006-2-0202:03:09由上面所说的,你可以总体知道绚丽多姿的香格里拉文化多姿多彩的服饰    迪庆民族服饰多姿多彩、风情万种,其中,藏族服饰富丽华贵、色彩缤纷。每个藏族聚居的乡镇都表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的风格特色。例如男性头饰就有毡帽、狐皮帽、金边帽、红缨帽、发辫缠头等。服装形式,用料和色彩各有不同,饰物种类繁多,有金、银、珍珠、珊瑚、玛瑙、象牙、绿松石、天珠等,一套服饰的价值都在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其他各民族服饰特色浓郁,特点突出,各有千秋。  门类多样的民间工艺制品    迪庆民间工艺文化博大精深,工艺技术精湛高超,民间工艺品多如繁星,种类齐全。毛纺织品有地毡、披风、氆氇、邦锦等;绘画有唐卡、吉祥八宝、壁画、东巴画等;金银制品制作精美,历史悠久。糌粑盒、木碗、弩弓等独具特色,无不充分显现出迪庆各民族的睿智和灵秀。   制陶在迪庆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香格里拉县尼西就有土陶制作。土陶选料精细、做工精美、陶器品种众多,常见的有茶罐、茶壶、火锅、火盆、酒具等。尼西土陶畅销藏区,深受顾客喜爱。      渊源流长的民间文艺    世代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谚语蕴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象邦锦花一样绚烂芳香,闪耀着各族人民智慧的火花,如史诗《格萨尔》已搜集了《取察瓦龙竹城》等近十部。      歌的海洋、舞的故乡  80/80   迪庆各民族的歌舞多姿多彩,五彩缤纷。藏族有锅庄、弦子、热巴等;傈僳族有阿尺目刮、瓦器器、阿朴比瓦器等;纳西族有东巴舞、亚阿哩、阿里里等。各民族能歌善舞,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里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  fairy2006-2-0202:05:22那看一下别人的游感吧不想结束的旅行―香格里拉行从昆明到香格里拉,700公里的路程,让初次踏上高原的我们畏之如虎。头疼啊,头胀啊,才刚到昆明就有人在呢喃了,一种痛苦并快乐的呢喃。  那就先到丽江好了,从丽江过去高原反应会少一些。办法总比困难多。  丽江,宝蓝色的天空缀满金色的星星,只要你的手再长那么一寸,你就能摘下满天星。出发,从丽江的阿丹阁酒店那令人着迷的壁画前走开,不再恋恋不舍,因为我们还将回来。到时,我将咀嚼这里所有的壁画与雕塑。  滇西北靠近西藏的地方,有一个叫迪庆的藏族自治州,33万人口,星星般撒落在238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汉、藏、回、白、普米、傈僳等26个民族和和美美地生活着,伴着草原伴着湖泊伴着雪山,伴着牦牛伴着藏獒伴着黑的猪花的牛,伴着冬虫夏草伴着白雪茶伴着藏红花。  迪庆的气候迪庆的山水,迪庆的丰饶迪庆的华美,迪庆美不胜收,何况,迪庆还有一个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洋人起的名字。  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叫希尔顿的英国人,写了一部小说叫《消失的地平线》,里面描述了一处和谐宁静的世外乐土,这就是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在哪里?小说一经面世,就有人四处打探,经过考证,那叫香格里拉的地方,就是迪庆州的中甸。  香格里拉,应该用的动词是“徜徉,漫步”,那里辽阔的草原,优美的湖泊,壮丽的雪山,庞大的寺庙,无不让你乐不思蜀;那些飘扬的经幡,沧桑玛尼石,清澈的眼睛,黑色的乌鸦无不让你生出无限的遐思,那随风而来飘逸如天籁的牛铃,那满川满谷放养的猪和牛,直让人怀疑今夕何夕。只是这里海拔3400多米,即使最美的风情,即使最流连忘返的风景,都让人不得不走几步歇一歇,不得不吃那一块又一块的巧克力。  野阔天低,玛尼堆神奇的传说让人不肯轻易放过:游客得小心脚下的石头,那都是你来世的钱钱呢,还不赶快捡起来放到玛尼堆上。玛尼堆,你可是比那瑞士银行还要牛哦。按现如今这房价上蹿的速度,不知来世会不会涨到梅里雪山的高度,何不趁此机会存些存些再存些。  嫌钱多是傻子,只是高原上力气长得慢,才捡了几块就力不从心,只好歇手。看来,下辈子还是个住不上豪宅开不上宝马的穷命哦。80/80   命啊,没得法子的命啊。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话老贝说容易也做到了,我们说可就不容易了,做起来那是更困难了。还好,有转经筒,它让我们的命运有转机的可能,在来生的世界里。  走,转经去!在松赞林寺,我们大家伙非常起劲地转着那一屋子的转经筒,铜还是木的质地我已经忘了,感觉触手是凉凉的,转起来沉沉的。有人在唱歌:风车啊风车那个依呀呀地转哪,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我倒,简直是拿下辈子开玩笑嘛。  下辈子的福也求了,现世的乏也解了,滞涩的眼珠灵动了,透不过的气也顺畅了。  走,我们要去碧塔海了。情归梅里雪山梅里雪山是藏传佛教中的八大神山之一,藏族同胞世代都敬仰、崇拜、守护着它。关于这座山传扬着许许多多历史和现实的神秘故事。在这里,它不仅有巨大的魅力和视觉上的冲击力,更有着自古以来与人类生存、信仰构成的和谐关系,它是藏民心中的一座精神家园。  到云南德钦,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梅里雪山。都说,看到梅里雪山,任何人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心灵深处。梅里雪山在信仰藏传藏教的藏民心目中,是与冈底斯、唐古拉等雪山并列的八大神山之一。她是藏族精神世界中最为神圣的雪山,朝拜梅里雪山,是藏民一生中最虔诚,最神圣的大事之一。  梅里雪山属横断山脉,是云南最壮观的雪山山群。上个世纪30年代探游过世界不少名山大川的美国学者洛克博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之山”。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它逶迤北来,连绵十三峰,座座晶莹,峰峰壮丽。由于垂直气候明显,梅里的气候变幻无常,雪雨阴晴全在瞬息之间。梅里雪山既有高原的壮丽,又有江南的秀美。  在宗教气氛浓郁的迪庆及周边藏区,藏传佛教的信徒们,历来把这里当做朝觐之地,传说为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故在当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号。它是康巴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  梅里雪山的冰川冰瀑令人心醉,这里的高山湖泊、茂密森林、奇花异木和各种野生动物也是雪域特有的自然之宝。高山湖泊清澈明静。在各个雪峰之间的山涧凹地、林海中星罗棋布,且神秘莫测,若有人高呼,就有“呼风唤雨”的效应,故而路过的人几乎都敛声静气,不愿触怒神灵。完好、丰富的森林则是藏民们以佛心护持而未遭破坏的佛境。  藏传佛教信徒围绕主峰卡瓦格博神山的外转经活动,至少已持续700多年了。这条几百年来至少有数百万人次走过的转经路现今仍处于原始状态。让我们踩着他们的脚印,用虔诚的心去感受、领悟转山一周的真正意义!用我们的双眼从不同角度去细细品味这座神山的风采、品味人生的感悟!赫菲/综合报道  旅游攻略>>>  交通  从昆明可乘飞机或大巴先到香格里拉县城,普通大巴票价140元,机票600元左右,次日乘大巴前往德钦县城,也可从昆明乘夜班车次日到达德钦县城,夜班车票价230元。住宿80/80   西部的住宿环境都很简陋。有一干净便宜的地方就已经很好了,所幸的是每个地方都有类似于青年旅社的好房子住。每床每天20-30元。喜欢体验藏民生活的,还可以住当地藏民家里。特别推荐离德钦县城10公里地方的飞来寺,那里被称为是观察梅里全部13座山峰最好的地方。那里的旅社很有家庭氛围,而且方便一大早起床看梅里雪山的日出。饮食  吃的东西就比较简陋了,大多是川味小菜,得能吃辣才行。现在这里最流行的是吃烧烤,德钦县城里有许多烧烤店,可以一边吃一边跟老板聊天。特别提示  梅里雪山是高海拔地区,有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病不能前往。可带红景天、肌苷预防高山反应。另外巧克力、红糖也能缓解高山反应。进山应有向导,以免迷路。到雪山脚下注意避开雪崩,应多向当地村民了解安全隐患。飞来寺和百转经堂是朝山者必拜的两个寺庙,也是朝拜神山“外线”和“内线”最常见的起点。在观山亭处敬香,延顺时针方向绕三周,之后带着神灵的祝福,正式开始朝山活动。  朝拜神山的路线有“外转”和“内转”之分。“外转”要按顺时针方向翻越南边的“多克拉”垭口和北面的“说拉”垭口,绕整座太子雪山一周,历经云南德钦和西藏察隅、左贡地界,步行和马走需要13天;“内转”则仅限于德钦县境内的飞来寺、雨崩瀑布和太子庙三点间的固定转经路线,步行约需5-6天。对于大多远道而来的香客,朝山无论是“外转”或“内转”,一生中只有一两次。  夏季走在朝圣路上,总有数不清的鲜花陪伴着游客。路上归来的香客络绎不绝,柱着竹杆,竹杆顶上都插有几片柏枝,这是朝山者的特别标志。往前行,但见一片巨大的经幡林当风而立,树梢上扯满了红黄白蓝等印有藏文六字真言(嘛呢叭咪和)和图案的经幡。朝山者们在经幡林点燃采来的香柏枝叶,随浓烟在经幡丛和玛呢堆中绕行三周,然后继续前行。越过山脊,穿过原始森林,便到了雨崩村,可称世外桃园。村后有一庙,朝山者要进庙烧香敬神。再行,至一牛场,但见数十条白练似的冰川融水从千米岩壁倾跌下来,左侧百练下有经幡招展,这就是著名的雨崩神瀑。神瀑似濛濛细雨,经雪风一吹,断断续续散落在到此顶礼膜拜的香客身上。据当地百姓称,只有有福无灾之人,才能享受飘飞而下的神瀑淋湿衣襟。有灾无福之人就没有此福份。尔后,游客还可在此领略雨崩的巴乌柴郎(仅能容一人梭行的孔道,传说罪孽深重的人是无法通过的)、吉仁八安(藏文篆书镌刻于一巨石,称“石篆天书”)、五树同根等独特景致。从太子庙至明永村的路上,沿途有无数用石块垒砌而成的简易小石房屋,据说这是到此朝山的信徒为自己死后而造下的住所,作归魂之用。走上朝圣之路,凡村头村尾或山垭口和岔路旁,游客总能见到一堆堆用石块、石片垒砌成的玛尼堆,及五颜六色、迎风招展的经幡,显得庄严、神秘。  飞来寺至雨崩神瀑的朝山道,是往来行人较频繁的路线。须由3450米的高处直抵海拨1950米的澜沧江边。走过扯满经幡的荣宗江桥,到达荣宗和西当两个自然村后,再走一段上坡路,会看到一水磨房,内有一经轮受水力驱动而转个不停,当地人赋予此地之水以灵性,让水也来念经。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热水塘”,有一股滚烫的温泉水滔滔流出,旁有用钢管引温泉而入的两个水泥池,游人到此洗温泉浴,据说有消灾去病之功效。 fairy2006-2-0202:06:5680/80 相约天生桥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一行五人,离开香格里拉县城,迥天生桥进发。此里师傅开着他的北京吉普,熟练地打方向盘,左拐右转,车开得很快,他开得很稳。看他开车,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他一路播放着曲调优美的藏族歌曲,给我们极大的愉悦。这些藏歌,好些都是当地作者填词作曲,当地歌手演唱的。  香格里拉人对家乡有一种说不尽的爱。一路上,此里师傅用带有藏音的普通话,给我们介绍风光和乡土民俗。  当汽车离开香格里拉县城驶进红坡村宁静的乡间,我们被美丽深深打动了。错落有致的藏房与雪山、森林、牧场、田野和谐地融在一起;沐浴在阳光中的青稞架矗立在广袤的田野间,好似透明的琴键,跳动着明快的音符;草地上各色鲜花随风而舞;牧场上牦牛、绵羊、骡马静静的亲吻着绿草;村旁的田埂上偶尔有扎着红头巾的藏族妇女背着尖底竹篮走过,一只藏太紧随其后……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们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仿佛是为了来倾听藏民奏响的田园牧歌。此时,来自心底的感动慢慢在空气中流淌着,滋润着每一个在都市的尘动作中艰难呼吸的人们。  到了,到了!这就是香格里拉久负盛名被藏民冠以药池的天生桥温泉度假村。  走进度假村的大门,只见一条黛色的巨龙横卧在硕多岗河之上,龙头直抵森林茂密的南山,一个龙摆尾,摆出一块巨大的心型滩地。舒缓的硕多岗河河水环绕着一个椭圆形的温泉游泳池,池中有岛,岛上生长着姿态婀娜的红柳,倒映在水中的柳影别致地显示出十足的亲情。正午在阳光轻抚着人的肌肤,风是柔柔的,让人感到满足和惬意。    天生桥传说天生桥  天生桥位地今香格里拉县城东10公里处,在香格里拉人心中早演绎为具有神秘色彩和美好含意的地方了。天生桥的地质奇观是大自然赠予迪庆香格里拉的一份健康厚礼。天生桥藏名称“让迥独左”,意为天然形成的大石桥,崖高60多米,宽10多米、长500多米,恰似一座天工神斧劈就的巨型石桥。狂放不羁的硕多岗河洞穿崖底而过,咆哮奔流100多千米,在虎跳峡口汇入金沙江。温泉就在巨崖内孕育滚沸,渗透漏成泉。据当进的藏民讲,在山肚子内水的温度足以烫熟猪、羊。温泉富含多种矿物质,硫磺味颇浓。  天生桥被誉为“莲花生建造的天桥”。相传从印度飞往金沙江架桥的一条巨龙,经过现在的天生桥硕多岗河时,刚好鸡鸣,这条巨龙就永横卧在了硕多岗河上,堵住了河水,淹没了上游的村庄。在此修行的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走出修行洞,施展法术,疏通洪水,准备建造一座宏伟的天生石桥。在建桥时,不料被红坡村恩卡硕家的一位老人看到了,当时莲花大师嘱咐这位老人说:“今天你在此看到的事情,在二十一天内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这位老人回家后,为心中隐藏着这样一个天大的秘密激动不已,他憋了七天后,实在忍不住,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所有村民,结果村民蜂拥而来,致使莲花大师无法继续施展法术,遗憾地留下这座形似未完工程的天生石桥,在桥的底部还留玉了莲花生大师建桥时的手印和脚印。这一传说,在藏文经典中都有记载。传说使天生桥充满了藏区特有的藏传佛教文化色彩,使人无形中产生虔诚之心。80/80   从天生桥下流过的硕多岗河也被藏民们赋予了顽强的性格。传说,硕多岗河和从中甸城流过的那曲河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俩。她俩伙了投奔大海,从雪山上同时出发。来到天生桥时,被坚固的石崖挡住了去路,姐姐那曲河退缩了,改道流向大中甸草原,妹妹硕多岗河不畏艰险,冲破石崖向前奔流……  天生桥是茶马古道上最强劲的纽带,也是一个磁场,一级古代,一级现代,散发着让人盘桓流连的磁力,敏感一点的心灵罗盘都会在这里感应强烈。天生桥景区那层层叠起的石片,仿佛是记载着香格里拉厚重历史的一本本巨著,为世人提供了一种破读茶马古道的密码。  在天生桥南端摩崖上刻有一首出自清乾隆年间的诗,对天然的天生桥景观竭尽描绘感叹。这足以说明在很早以前,天生桥就在迪庆地域范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了。  走在烙有深深马蹄印似卧龙般的桥脊上,一驮驮定格在茶马古道上的石驮子,宛如马夫刚刚卸下的盐茶驮子,永久地排列在天生桥头,相传这是“聪本农布茸木”卸下的金银驮,石驮旁一尊财神石像端坐在一巨石上,守护着天生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闻名遐迩的“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各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它主要穿行于今藏、川、滇横断山脉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一条古代商道。它是中国藏区连接祖国各地,并外延至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是中国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相互交往、融合的走廊;是一条中国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文明建设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古老驿道。这条连接滇、川、藏大三角地带藏汉之间的交往和整个东南亚地区文化、宗教交往的纽带,被誉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路线最长、海拔最高、地形地貌最复杂、道路最崎岖、风景最秀丽、文化沉淀最丰厚、交通工具最原始,且至今仍部分运行的古道,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整条道路上布满栈道和桥梁,而人工建造的桥梁往往会因泥石流,河水的涨跌遭到毁坏,唯有这座天生石桥千百年来承载着马帮的通行,从未间断过。而且,天生石桥下的天然温泉不仅给疲惫的马帮创造了歇脚和沐浴的天然条件,桥附近旷野又是牧马的最佳草场,更重要的还有在此净身后的马帮,在天生桥财神洞求财后还要到大宝寺领取进藏的钥匙,这是进藏前必须经过的程序,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茶马古道上的一种传统习俗。由于马帮在此驻足,还让天生桥成为了一个盛产爱情的浪漫所在。     走进千佛谷  在天生桥的桥头,一尊形似弥勒佛的巨石下面,有一个进入千佛峡谷的入口,在一根圆木上砍了几道坎,便成了连接人界与神界的阶梯。顺梯而下,一个由几块巨石堆架的佛门石洞,仅容一人通过,当地人又称其为“试心洞”。传说,虔诚的信徒过此洞时,不会有丝毫碰撞,会轻而易举地经过,心不诚或不做善事之人,过此洞时,总会有些磕碰。我想,这是一个使人不得不小心应付的传说。走出试心洞,一棵形似香炉的树生长在被当地人称为“随缘道”的道口崖石上,香炉树上的枝蔓,恰似袅袅香烟,弥漫在峡谷之中,散发着檀香味。在香炉树前,双手合十,虔诚祈祷,祈祷随缘道上别错过今生的各种缘份;祈祷在后来的峡谷中能见到两壁天然显现的各种佛像。这棵香炉树给峡谷平添了几分神秘,似乎这是进入电影院看电影时购买门票的地方,只有买到电影票才能观赏到里面精彩的电影。我们在此虔诚地祈祷,希望领到打开峡谷神秘之门的钥匙。  往前走,一条仅有两米宽的峡谷又被一层岩石分成了两个通道,就是被当地人说的随缘道。80/80   顺着峡谷往前走,右边的崖壁上,一幅惟妙惟肖的千佛壁与气势恢宏的龙虎图呈现在眼前。左边的岩壁,如同精雕细绣般的唐卡。  在往前行,岩石的右边一条裂痕将九条龙与九只虎隔在了两岸。传说,九条龙与九只老虎为争天生桥这块风水宝地在此打斗,当年莲花生大师在峡谷对面的山洞里修行,听到打斗声,转身过来,只见龙虎争斗正激烈,他折了一截树枝往岩壁上一劈,将龙与虎隔在了两岸,当时打斗的情景便永远定格在了这里。看着烙在石壁上神态活现的九条龙,不由想起了北京故宫博物馆的九龙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九龙壁,也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从随缘道出来,一个酷似现代人用的豪华浴盆,静静地躺卧在峡谷中,周围鲜花缭绕,传说这就是当年格萨尔的妃子沐浴忘返的地方。  在往前走,一座称之为“天书壁”的岩壁下,有一方形的温泉浴池,传说这是莲花生大师当年在对面的岩洞中修行时沐浴的温泉,在右边的岩壁上至今尚留有莲花生大师的脚印和手书。由于这是高僧沐浴过的池子,此温泉成为了被高僧加持过的圣泉,也因此成为了当地百姓治疗各种眼疾的圣水。传说,此泉底冒出的水柱,能预示人生的吉凶,有福之人到此,池底会冒出水柱,水柱越多,说明到此的是有福之人。  探密隐形村  走出峡谷,一棵迎客松耸立在岩石上,迎接着过往行人,林间活跃的松鼠不时地蹦到你的面前,又忽的一下子消失在密林中,似乎是它们不甘于山林里寂寞的生活,想为来往的游客增添几分山间野趣;林中的鸟儿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听那调子却是饱含了灵气,清亮动人,正好当成催人向上的旋律。观赏四周的景致,倾听着林间的歌唱,一路轻快,不知不觉便登上了那有“小黄山”之称的山顶。回望山下,一片片牧场静卧在群山之间,硕多岗河水轻轻地流入天生桥下,绕着青山向西流去,那景致足以让人为之倾倒,爱上这个地方。  喘着粗气,流着大汗,几个朋友相视而笑,看着来时的路,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稍作休息,喝足了矿泉水,便又踏上了探访“隐形村”之路。  接下来的路似乎好走起来,平缓的林间小道在山里穿过,树丛中不时出现各种各样的石像动物,我们仿佛走进了石头动物园。在不同角度、不同的光照背景下,各人都发现了自己喜欢的动物,惊叫着这里有鄂鱼石、那儿有金龟望月、有牦牛、有狮子,甚至还有人发现了酷似埃及狮身人面像的天然岩石。在石头动物园里,这些天然形成的石头动物似乎具有了人性化的一面,充满了生活气息。朋友们一边走着,一边调侃着,绕过一块巨石后,那神密的“隐形村”就在路的尽头,心想一窥究竟的我,紧赶着往前走。人声渐渐地稀少,只有林中的鸟儿在歌唱,还有松涛的回音。我们来到了一块开阔地带,此时正值杜鹃绽放的季节,漫山遍野一片通红。此情此景,你只有亲眼看见,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那种美丽,让你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在隐形村口,是一个经年已久的玛尼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雕塑。玛尼堆由许多刻了经文的玛尼石堆砌而成。玛尼石是藏传佛教的一种象征。信徒们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就找来各种各样的石头或石片刻上经文和六字真言,然后放在玛尼堆上。我仿佛从那一幅幅象图画的藏文石刻中,看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不光是跟雕塑还跟我们所有的文化有关。我还看到了那些刻玛尼石的人身上支撑着他们的一种精神,也使我看到了我本人以及文化界的一种浮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这就使我想到无论是雕塑还是其他文艺形式都离不开精神,只有这种精神才是我们所有作品的灵魂。80/80   绕过玛尼堆就进入了传说中的隐形村。传说中的隐形村,现在已是一片白桦夹杂着杜鹃的山林。我们一直把藏区有隐形村这种传说当作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因此,也更想问个究竟。在小路的尽头,我们恰好遇到一个牧归的藏族老人,就跟他问起了有关隐形村的情况。老人告诉我们,在藏区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传说,就在我们穿过的这片林子里,红坡村的村民曾遇到过隐形村的人。那位村民在走过这片林地时,一位与他结伴而行的人,跟他打了一下招呼说:“你慢走!”只见他靠了一下树就不见了,当时他吃了一惊,以为是遇鬼了,回村后他把经过告诉家里的老人,老人告诉他是遇到隐形村的人了。  传说总归是传说,反正我们这群抱着好奇心来探秘的人没有遇到隐形村的人;也有人坚持认为,给我们讲隐形村传说的人可能就是隐形村的人。当然,这不过是一群无功而返的游子自慰的一种情绪罢了。    随心所欲泡温泉  从隐形村回来,到天生桥的桥尾,穿过一个园门,一架让人望而眩晕的石阶一直延伸到硕多岗河边,拾级而下,要走一百九十八级台阶才到坡底。  整个度假村傍河而建,随着河岸的曲折,弧形地延伸到了远方。宾馆虽不专业,其独具匠心的风格却绝对超出你的想象。此时,天空中的云层已经散开了,阳光直射在游泳池面,在瓦蓝天空的映衬下,池水的蓝色已十分醉人,十分夺目。一艘艘彩色的漂流船在天生桥下的河面上荡漾着;高处桥体峭壁的上部,结对的白颈乌鸦依窟筑巢,峭壁下部成群的燕子则借壁垒窝,邻里间互不侵犯,和谐相处,在此完成着一年一度的传宗接代。  清晨,在温泉蒸发的雾气中,成群的燕子上下翻飞,时而穿过桥洞,时而展翅高飞,结对的白颈乌鸦和一些不知名的鸟儿也不甘寂寞,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这天然的舞池中,桥下的硕多岗河也为之动情地用哗哗的水声伴奏,而雄伟的石壁成了天然的舞台背景,这一切共同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百鸟嬉戏图,给沐浴在游泳池中的一对对情侣展演着动、静结合的大自然舞。  度假村有两个温泉游泳池,一个稍烫,一个温和一些。推开门去,我们住的房间前面就有一个正冒着热气的游泳池。一帮人顿时雀跃不已,到房间放下行李后,迫不及待穿上泳衣,出门就卟咚一声跳进了泳池里。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躺在水面上,闭上双眼,摆动双腿,随意漂流,池边的丛林中传来牧民高亢的藏族山歌,忽近忽远。  游得累了,便上岸入天然的溶洞中桑拿。洞中的温度很高,须臾,豆大的汗珠从身体每个毛孔沁出,在皮肤表面扩张着领地,用手轻轻一搓,再有洁僻的人,此时也会吓一跳,这么多的有毒物质,是出自自己身上,看来人的生命力比植物要旺盛得多,如果把它浇到任何一种植物上,那可怜的植物一定会枯萎的。而走出桑拿房的我们,人人都意识到已经在天生桥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纯净的自我。  实在抗拒不了温泉的诱惑,走出溶洞后一群自由人再次投入了硫磺的怀抱。  泡啊,泡啊,我的脑子泡到傻傻的,快停止转动了。此刻,我已不属于自己,犹如水气蒸腾于池面,灵魂亦游离于躯壳之上,随风舞动……万物在动,一切却又在静的掌控中。我们可以什么都不想,因为此时,时间是静止的,呼吸的只有森林释放的鲜氧。80/80   一帮文化人却泡出了诗意,一位朋友喃喃自语:“从来没有一个地方的温泉像天生桥温泉一样,能给人如此悠闲恬适的感觉。都说春天是树木发芽的季节,在天生桥温泉我找到心灵苏醒、生机勃勃的发芽的状态。”另一位朋友说:“我此生哪怕是泡遍了天下温泉,还是会挂念天生桥温泉,皆因这里可以泡着温泉数星星,泡着温泉嗅花香……”  夜幕降临了,天生桥那迷人的夜色却真能将人陶醉。在天生桥每天这个时候,燃起篝火,拉起弦子,唱起山歌,翩翩起舞。游客都聚在一起,在这天堂一样的地方,人们将热情尽情抛洒。有人说,天生桥的夜晚是激情燃烧的夜晚!  我深深体悟到天生桥峡谷是一种沉淀,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这里,鬼斧神工的自然艺术是自由的殿堂,它把人性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了人性。  人们之所以钟情于天生桥,不仅因为它的历史、它的名气,更是因为它是一种淡泊而安然的生活表征。当忙碌的人们偶然从凡俗坠落到这样的地方,会使平日的公务烦躁、人事喧嚷、滔滔名利、尔虞我诈立时净化,从自己的鞋底踏在一级级青石台阶上的回音中听到自己的心跳,然后,走进一种启悟中,流连忘返,这就是天生桥魅力所在!  此时,我不得不诚服于饱受多元文化浸染的天生桥投资者和决策者在关健时期,敏慧地对香格里拉天生桥的个性进行发掘。目前,他们还在文明传承和旅游开发上着手新的梳理,其内在的文脉仍顽强地守护着悠远的文化记忆。  神奇的沐浴文化  天生桥还是藏族同胞沐浴文化的载体。过去,藏民们带上帐篷,备足酒肉、酥油、鸡蛋、牛骨头、绿豆之类的营养食品,到天生桥温泉里浸泡,排除体内毒素。欢乐的人们载歌载舞,温泉变成了歌舞的海洋。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藏族同胞按习俗每年都要到天生桥温泉沐浴,一般不超过7天。为什么不多不少是7天?我们采访了一位在此管理彩泉的老人。他告诉我们,关于到天生桥沐浴,在云南藏区流传着两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是,英雄格萨尔共有13个爱妃,大妃子叫珠牡,小妃子叫梅萨。梅萨颇受格萨尔宠爱,引起珠牡嫉恨。有一次,格萨尔闭门静修一个月,只留珠牡侍候。梅萨想到天生桥沐浴,通过珠牡向格萨尔禀告,格萨尔下旨“可以去,住7天”。珠牡传旨只说了“可以去”,隐瞒了“住7天”的期限。于是梅萨在这里沐浴了11天。这个消息被魔王鲁赞获悉后,化作一阵狂风,掳走了梅萨。格萨尔静修结束,惊悉爱妃被掳,马上起兵降魔救妃,演绎了一场《降服北方妖魔》的故事。因此,藏民在天生桥沐浴,一般不超过7天。  另一种传说是,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医生,他的名字叫宇托·云旦贡布。他的医术十分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治。因此,藏王赤松德赞请他去做御医,专管给藏王和妃子们治病。但是,宇托进宫以后,心中仍旧忘不了草原上的百姓。他经常借外出采药的功夫,给百姓治病。有一年,可怕的瘟疫流行,许多牧民卧床不起,有的被夺去了生命。这时,宇托奔跑在辽阔的草原上,为一家家患病的牧民治病。他从雪山和老林里采来各种药物,谁吃了,谁的病就会好起来。不知有多少濒临死亡的病人,恢复了健康。草原上到处传颂着宇托医生的名字,人们称他为药王。  不幸的是宇托医生去世了。他去世以后,草原上又遭到了可怕的瘟疫,比前一次更严重,许多人死了。生命垂危的牧民只好跪在地上,向苍天祈祷,希望天国保佑。80/80   说来也巧,一天,一个被病魔折磨得九死一生的妇女,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中宇托医生对她说:“明天晚上,当东南天空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的时候,你可以到天生桥去泡温泉,泡过温泉以后病就会好起来。”果然,这个妇女在天生桥泡过温泉后,疾病立刻消除了。一个又黄又瘦的病人,在洗澡以后变成了一个红光满面的健康人。  这件新鲜事传开以后,所有的病人都来到天生桥洗澡。凡是洗澡的病人,都消除了疾病,恢复了健康。  人们说,这颗奇特的星星就是宇托医生变的。宇托医生在天国看到草原人民又遭受瘟疫袭击,他又不能来到人间给人民治病,于是把自己化作一颗星星,借星光把温泉水变成药水,让人们洗涤消除疾病。因为天帝只给宇托七天时间,这颗星星也就只出现七天。  从此,藏族人民就把这七天定为沐浴节。据说,洗澡以后,人就健康愉快,不生疾病。  无论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妃梅萨崩姬在此沐浴,流连忘返的故事,所形成的“沐浴文化”,还是神医变成星星,借着星光把温泉变成药水,让人们在温泉中洗澡以驱除疾病所形成的“沐浴习俗”,都说明了藏民心中所企盼的一种愿望,正是这种精神疗法,吸引藏民每年都到此沐浴七天,成为该地区藏民的沐浴习俗。  我认为,无论是来自各大寺院的高僧大德,都市的商贾贵族,或是趁农闲离开农事的民众,到此沐浴,皆为洗涮一年劳累和污垢,洁净身心。通过神泉沐浴,荡尽世间烦恼。  最后,我要告诉朋友们,到天生桥,你们不能草率,因为这里的故事实在太多,这里的风情实在太浓,这里的风光实在太迷人,而享受这一切又绝对需要拨云见日的耐心。面对天生桥的绝美风光,你绝不能草率地一览而过。当你带着慵懒、闲适的心情,细细品味她的美丽,她会回报你另一番天地。  天生桥温泉,有数眼,水温30℃左右,常年喷涌不息,含有大量的硫磺、钙、锗等物质,可以“澡身涤污,明目去风”。其中一眼温泉名“彩泉”,此泉喷涌而出,水温在70℃以上,每逢冬季,这里帐篷相连,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共浴一池,藏民们头上的头巾或彩色的丝线,在蒸腾的雾气中飘逸,构成一幅绝美的风俗画。fairy2006-2-0202:07:41天生桥的传说80/80   天生桥位于今香格里拉县城东10公里处,在香格里拉人心中早演绎为具有神秘色彩和美好含意的地方了。天生桥的的地质奇观是大自然赠予迪庆香格里拉的一份健康厚礼。天生桥藏名称“让迥独左”,意为天然形成的大石桥。其巨崖高60多米、宽10多米、长500多米,狂放不羁的属都岗河洞穿崖底而过,恰似一座天工神斧劈就的巨型石桥,这条河流咆哮奔流100多千米,在虎跳峡口汇入金沙江。温泉就在巨崖内孕育滚沸,渗漏成泉。据当地的藏民讲,在山肚子内水的温度足以烫熟猪羊。温泉富含多种矿物质,硫磺味颇浓。天生桥被誉为“莲花生走过的天桥”。相传当年莲花生被吐请到西藏后,翻译佛经,弘扬佛法。他常到各处游览视察,到硕多冈河畔时,正值盛夏,暴涨的河水挡住了去路,只好住到河边的神山上。山神得知莲花生被水阻隔,施展法术,从山上搬来一块巨石,在河上造起一座桥,莲花生就从这桥上过了河。过桥后,莲花生又在众山神为他开的温泉池子里沐浴净身。此传说使天生桥充满了藏区特有的藏传佛教色彩,使人无形中产生虔诚之心。  从天生桥流过的硕多冈河也被藏民们赋予了顽强的性格:传说硕多冈河和从中旬城流过的那曲河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俩。她俩为了投奔大梅,从雪山上同时出发。来到天生桥时,被坚固的石崖挡住了去路,姐姐那曲河退缩了,改道流向大中甸草原,妹妹硕多冈河不畏艰险,冲破石崖向前奔流……。天生桥还给人留下另一种神秘感:传说当年木天王在天生桥附近动用人力开采此处所产的形如竹筷的筷子金,这些筷子金还没有派上用场,木天王就濒临死亡,临终时,把开采到的黄金埋在了天生桥附近。这种传说据说真的引来了不少探宝者,却不曾有获宝者。fairy2006-2-0202:09:21香格里拉的阳光阳光本来很平常,但阳光属于香格里拉就与众不同!  香格里拉的深秋,寒冷。虽不是落雪的日子,阳光成了微笑的另外一种版本,打开它的书页,领悟到的除了温暖还有善良。我们是下午进入滇西高原的,车临时停在一片高山草甸的中间,两边全是长着红叶的草本植物,余晖中的草甸升腾着美丽的光晕,一大群牦牛在七色的光晕中吃草,同车搞摄影的朋友说现在的光线最适合拍照片。我留意了一下,几乎所有的外地车辆都在此停下。从一辆大巴上跳下来一群老外,嗷嗷地叫着,涌向草甸,举着各式各样的“长枪短炮”贪婪地按响快门。我试图找一种最妥贴的解释来定义眼前这一片恍惚迷离、色彩交错的仙境,最后我发现这最美的色彩均来自于阳光。  茶马古道上的香格里拉城,山上,松赞林寺在阳光中熠熠生辉,山下,小城里不断地有朝圣的人在向上攀登,因为先知与智慧总在高处,因为神圣和慈爱像阳光一样没有遮挡地庇护下来,披在一个人、一头牛、一棵树、一朵花的身上。  寺里有一幅壁画,讲述的就是一头黑象怎样在神的护佑下一步步向上攀登,最后变成了一头白象,成为了神的坐骑,而一同前行的一个人和一只猫,都因为路途艰辛半途而废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虔诚的朝圣者,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一次一次地丈量着脚下的朝圣路。这是一种追求,追求的境界就是向上,不断地用阳光来照彻自己的灵魂,让阳光驱散疏离、阴霾,永远停留在不断升腾的灵魂之上。  在藏区,我们结识了一个小伙子,他叫扎西。藏家的小伙子都叫扎西,姑娘都叫卓玛。扎西长得高高大大,古铜色的脸,宽厚的肩膀。他爱笑,一脸灿烂像孩子一样,真实、简单、陶醉。他的汉语不太好,很少和我们用语言交流,面对我们的提问,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是呢,是呢”。他说,他最喜欢向日葵,因为向日葵的脸永远朝向太阳。他的话充满智慧和哲理,再看他那一张放射着阳光的笑脸,充满了幸福。一个热爱向日葵的小伙子,实际上热爱的是太阳,是阳光。他在不知不觉中借助于太阳的光芒,映出了自己的灿烂。  人有人的境界,树有树的境界,草有草的境界。无论是什么样的生命,都无一例外地追求着幸福,在寒冷的季节,人们像一株株向日葵一样追求着阳光,从一个简单意义上说,只要阳光存在,幸福就存在。  佛说: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这也包括阳光。我想。而且这阳光不仅仅是香格里拉的。80/80 月光之城的柔软时光“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那里就是梦中的香格里拉。去云南,不能不去丽江和大理,更不能不去那里。丽江的浪漫可以透过眼睛和心灵,而香格里拉的浪漫则是直击灵魂深处的。丽江的时光柔软,有情有调,你一进来就要做好被它抚慰的准备,而香格里拉的古城,那是会让人迷失的,置身其中,不知怎么就没有方向了,心理上和地理上的方向——  石板街上的马蹄印  在香格里拉,有一座被藏人称作“独克宗”的古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  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至今,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了。  独克宗古城的石板街就仿佛是一首从一千多年前唱过来的悠长谣曲,接着又要往无限岁月中唱过去。滇藏茶马古道的线路从云南普洱经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德钦、察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沿途经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拉萨河、雅鲁藏布江,还要翻越5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马帮的一个来回,往往要一年的时间。对于穿越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这算是相当舒服的一段路。  到了这里,石板街上的马蹄子是放松的,人也是放松的,马帮们可以住进藏人温暖的木板房里,把马关进牛棚,喝上一碗喷香热乎的酥油茶,还可以和自己看上的女人嬉笑怒骂。  独克宗:月光之城香格里拉  古城的初始叫法是“独克宗”,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隅。唐仪凤、调露年间(公元676-679年),土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后来的古城就是环绕山顶上的寨堡建成的。与此呼应的是在奶子河边的一座山顶上建立的“尼旺宗”,意为“日光城”,其寨堡已经没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  在藏文资料中,香巴拉是一个隐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国,国中居民不执、不迷、无欲,历代神圣国王,为未来的世界保存了良知与文明的有生力量。  但香巴拉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抵达的,要想进入香巴拉,行者须作精神修行。一旦进入香巴拉,就可以看到四周有双重雪山围绕,如同八瓣莲花。香巴拉居民富足和乐,喜欢遵循智慧而生活。  酒吧的柔软时光  2001年,独克宗古城被批准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在古城里游走,人们你会发现多了些时尚的色彩和活力。10多家个性突出的酒吧、客栈悄然进入了。  在榛子酒吧,高原阳光透过玻璃窗,心情马上如天气般明朗。藏族的房子由于主要靠火炉取暖,窗子开得很小。榛子酒吧的格子窗一个挨一个的,在古城显得有点特别。榛子夫妇是西安人,前年旅游到古城,迷上了,就不大想走了。在这里,人和狗都那么懒散,一起晒着太阳,感受时间流淌的痕迹,感觉非常地满足。80/80   另一个值得推荐的是牛棚酒吧,房子是扎扎实实的藏人牛棚。古城藏人的住宅一般是两层楼,上层高下层低的格局,上层是人居,下层是牛棚。那时候生活里还没有什么化学的用品,每天的生活垃圾都从预留的小洞扫下,直接就到了一楼牛棚里,牛踩一踩就成了肥料。藏人去山上背来栗刺叶,用叶子的幽香压下牛棚泛上来的气味。所以,牛棚与藏族民居文化和民族动物文化等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  牛棚如今也成了时尚的酒吧,据说酒吧的主人是一位旅外艺术家。  古城的夜降临了,悠悠的音乐响起了。有人醉酒,有人欢笑,有人私语,有人发呆。即使你是一个人来,也不会孤独。因为,在这样宁静的夜晚,你终于可以找到你自己。古城月色皎洁的月光象是水银一样泻洒在独克宗古城的青石板路上。  伴着美妙的月光本地人、外地人、中国人、外国人拖着他们在城市生活之中变得有些疲惫的身心,走进古城,去享受这份难得的消闲。  独克宗古城的夜晚,整个世界都是很色的。城里的酒吧、茶室与居民的家中都点亮了明灯。只是这些灯都不是太过于的明亮,没有那种刺眼的感觉。温存的灯光,黄若豆米,柔若月光,与古城的一切显得十分和谐与安适。灯下往往有许多四方来客,或是拥灯看书,或是围坐打牌谈天说地,或是品茶叙旧,还有情人相拥而坐。夜晚的古城显得异常舒闲、悠然、安宁与自由。  独克宗古城据说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古城建筑格局自由灵活,群山环抱。空间布局与传说中的香巴拉王国极为吻合,建筑艺术天然成越。悠久的历史蕴育了这里深厚的民族文化,造就了这里厚重的茶马古道文化,历经风雨,她成就了今天闻名遐迩的月光城。  时间在这里作了长久的停留,她在古城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迹。古城随处可见的残壁、破墙和一幢幢老屋在无声的向世人讲述着那些古老年代发生的故事。不信,你就看那个不知来自那个国家的外国友人,正在借助手中的放大镜出神的观摩古城酒吧柜台上那个据说是当年木天王的马帮拴马时留下的印迹呢。  现在的古城早就没有了茶马互市的喧哗与茶马古道悠扬的驼铃声。但是,古城的夜晚依然是那么的消闲。几把古色古香的椅子,一张木桌,几杯热茶、咖啡或红酒,人们十分悦愉的把自己浸泡在了古城诱人的温情之中。这些现代人,用现代的咖啡、热茶与美酒,就着曾经古老的月光在月光古城,一遍又一遍地品味那些古老的故事。  古城的每一条小街都十分狭窄。窄长的石板路主要的功能并不是用作交通运输。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不可能在这里找到它合适的轨迹。这些从历史里走来的小道是用来享受的。细碎的灯光、柔情的月光、优美的布鲁斯音乐所有的一切都在古城的这几条青石板路上交汇、调和成为一杯千年的美酒,她沉醉了时间、沉醉了游人、沉醉了古城。  呵!古城,呵!古城的月色。你就是一幅用陈酒佳酿做成的画图,让人看在眼里,醉在心里。fairy2006-2-0202:10:4580/80 香格里拉好一个世外桃源离开五朵金花的故乡,我们沿214国道往北行驶,一路车子很少,旅游车更是不见一辆。虽说是柏油路,但弯多路窄,能保持在40-50公里的时速已算不错了。过白汉场往东拐是一条上山的盘山公路,这是一路走过最长的一条盘山路了,十多公里才走到山顶,海拔已是2000多米,吉利车动力明显不足了,需不断变换二挡或三挡才能上得坡去。  我曾试过提速到50公里后用四挡,尽管油门踩到了底,但发动机一点反应也没有,又被迫改为二挡行驶。转过弯上一个长坡,山上有一开阔平地,路旁柳树成荫,远处绿野一片,大家都不禁惊叹:好一个世外桃源!  从岔路上山经这片开阔平地到下坡见到丽江城,有近40公里,到丽江时是下午五点多,在丽江新旧城区转一圈,特别是在古城入口附近,发现游客多了起来。按计划先找地方住下,再到古城里转转,然后吃晚饭,第二天去看玉龙雪山。  找了几家宾馆,被告知房间已被预订一空。只好慢慢沿街去找,最后在香格里拉大道上找到了一间职教宾馆,住了下来,条件较差,建议DX们以后到那里如不开车可到古城里的客栈住。安顿下来后我们只好打的去古城(在古城旁找停车场真难!)。我觉得,丽江古城虽然商业氛围很浓,但作为游客,丽江古城却是一个可以小住数天,长住一年半载的好地方!看各色游人、听小桥流水、品丽江香茗,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穿行于古城街道,游罢四方街,天上打起了闪雷,此时天已渐黑了。雨来得快,一下子就是大雨倾盆,我们躲在一家茶叶店里,老板热情相邀,讲起茶经,一起品茗,雨下了半个钟头才停了下来。谢过老板,我们走到古城出口(俗称大水车的地方),远处玉龙雪山终于露出了真容。  凝望着远处的玉龙雪山,想着第二天即可上去看个究竟,心不禁兴奋起来!可是,当晚却下了一夜的雨,早上起来雨还是不停地下,向雪山方向看去,哪还见雪山的影子?  既然今天无法看到雪山,只好改变计划提前往香格里拉了,按昨天来时的路翻过那座高山,接上214国道,过长江第一湾,中午来到往香格里拉和虎跳峡的岔路口,路上的旅游车多了起来,参观虎跳峡用时两个钟头(停车后要步行或坐环保车进出虎跳峡几公里)。离开虎跳峡,我们两车再原路返回到往香格里拉的岔道上。  转出大山深处,猛然发现一个美丽的地方,青稞遍地、牛马成群,经幡、白塔、玛尼堆……  上桥过金沙江,即进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界内。在桥头一家路边饭店填饱肚子后,又重新上路。这里有一段30公里正在修路,路况很差,碎石铺路,高低不平,不少地方得让其他人下车后才能缓慢通过,这段路耗时近两个小时。30公里过后,拐上214国道旧路,虽是柏油路面,但多年不修补,也是坑坑洼洼的,加上开始不断爬坡,弯多路险,实不敢大意。途中小憩时,发现汗水已将后背的衣服湿透!从这段路开始不断爬坡,估计海拔提升了近千米。80/80   一路上头开始有点晕乎乎的。山上植被很好,但也许是地质原因,路上还是碰到了前些日子发生的泥石流。泥石流沿山沟直冲下来,将公路两旁掩埋了,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树也伴着石头、泥浆一起堆积散落在路的两旁,水还在哗哗地剧烈冲过公路路面,只修通两道车辙供车辆通过。一路爬高,一路拐弯,转出大山深处,猛然发现一个美丽的地方,青稞遍地、牛马成群,房子已是典型的藏族建筑,白塔、玛尼堆。我们知道小中甸到了。  过小中甸,我们接上了松园桥-香格里拉的二级公路。这是从大理一路过来看到最漂亮的路了,平直而且车子很少。从虎跳峡过来一路爬坡,车子动力比丽江时更显不足:在丽江时,提速到30-40公里时三挡还能上坡,但在这段路三档没有了动力,发动机根本不响应!走上二级路时海拔已超过3000米了,开始我还以为吉利车跑不起来。试了一下,车能提速!再加油、换档,车子能跑起来,和低海拔地区没什么差别,这下放心了,一踩油门,四挡很快就提到100公里时速,再提,120公里时速。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在高原缺氧地区能一路飞车,那种惬意就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了。  过小中甸32公里就到了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原名叫中甸,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由于打造旅游品牌的需要,据说前些年与四川的稻城亚丁一起竞争使用香格里拉名字,最终中甸大获全胜。香格里拉海拔已超过3300米,城区不是很大,房子也不高,是典型的藏区。由于丽江到香格里拉路不好走,所以内地游客较少到香格里拉来(正在修路,相信1-2年后到香格里拉的路就会修好了),我们找地方住还真是好找,住长征路27号的雪莲饭店,标间80块大洋,24小时热水供应,没空调,但有电热毯。现在香格里拉的夜晚室外温度可低至12度左右,这个温度对我们来说已是很冷了!  吃过晚饭,逛逛街,走路已感到供氧不足,不敢走得太快。牢记网友们的教诲,赶紧找到一家药店,买了专治高原反应的红景天胶囊,还买了未经加工过的红景天回去泡水当茶喝。睡前没事,没吃药也就放心睡下了,谁知凌晨4时被一阵头痛痛醒了过来,感觉就像酒醉后的样子。第二天起来发现赛马不见了,赶紧联系大S,原来是他大哥昨晚反应更厉害,头痛呕吐还要吸氧,大嫂也到迪庆州医院打吊瓶了。待处理好后,已是上午九时多了。  在香格里拉县城,我们向一位正在值勤的交警打听纳帕海—依拉草原方向,这位交警应该是一个藏族小伙,人很热情,普通话听起来感觉总是在阴平一种声调上,但我们还是听明白了:往北走六公里就到纳帕海—依拉草原。fairy2006-2-0202:12:31这帖虽不是香格里拉的,不过可以让你借鉴一下别人是怎么样自助游的体验藏域风情西藏,一方净土,一个神秘又充满诱惑的地方。它的地理环境、气候、物质条件本身就是对人的身体、心态、意志的考验。把我们的灵魂放在高原的阳光下晾晒,让我们在旅行中看到它、体会它、理解它。关于西藏的雄美,有数不清的话题;关于西藏的路险,有道不完的故事;关于西藏的魅力,只有你自己亲历才能领略……  2005年7月24日晚10点,我们乘飞机来到了香格里拉。大雨、冰冷没有影响到高涨的情绪,因为第二天我们就来到了梦想中的拉萨。  拉萨,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因为有高原反应,因为它的气候,因为它充满神秘色彩的藏域风情,让每个向往它的人,都把它当成旅游的终极目标。80/80   拉萨,我们来了  在香格里拉的一夜注定是无眠的,因为高原反应无法熟睡,也因为兴奋的心情无法走入梦中。7月25日早上8点,从迪庆机场飞往拉萨,在布达拉宫前膜拜。一个半小时的旅程似乎变得漫长了许多,飞机在无穷无尽的山脉上飞行。每个人兴奋而又骄傲,因为我们马上就要飞到拉萨,与驾驶别克凯越HRV的十位搜狐网友汇合。相对于参加“凯越-搜狐自驾中国”活动的车主来说,我们飞行前来似乎是平淡了许多。因为我们永远都不能感受到他们行驶在前往拉萨路上的那种兴奋与自豪。  7月25日上午10点30分,我们踏上了拉萨的土地。雅鲁藏布江的江水在我们面前流过,离拉萨市区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车子行驶在雅鲁藏布江边的盘山公路上,一边是高高的南伽巴瓦峰山脉。司机说上午还是阴云密布、大雨不停的天气,到了下午迎接我们的则是艳阳高照、白云飘飘的湛蓝天空。  拉萨汇合  7月26日上午9点30分,我们终于跟这十位勇士在拉萨会师。7月20日他们从西宁出发,驾驶着上海通用提供的10辆别克凯越沿109国道,途经青海湖、格尔木、可可西里草原,并穿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到达目的地西藏拉萨。这条线路是整个自驾中国活动最为艰难的,也是最壮观的一条,无论是交通,气候等自然环境,还是体力,精力等生理因素,对参加活动的车友以及车辆都是严峻的考验。  通过西藏之旅,别克凯越的车友们在享受到驾驶乐趣的同时,对车的性能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可以经过对沿途人文地理及历史传说的深入了解和探索,充分展示他们热爱生活、不断进取的“凯越精神”。  魅力拉萨  拉萨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多米。青藏高原每立方米空气中只含氧气约150─170克,只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2%至65.4%。西藏是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多一倍或三分之一,拉萨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021小时,是全国日照数的高值中心。气温偏低,年温差小,但昼夜温差大。拉萨、日喀则的年平均气温和最热月气温比相近纬度的上海、重庆,武汉低10─15摄氏度。  进藏的最佳时间  总的来说,八、九月份是进藏的最佳时期,因为这时候的气候比较好,虽然昼夜温差大,中午有20多度,晚上10来度,但这样的气温我们能够接受。  进藏路线  驾车前往  川藏线:上海—成都—雅安—泸定—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邦达—然乌—波密—鲁朗—林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拉萨  青藏线:上海—西宁—格尔木—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  驾车前往拉萨整个行程大约20天左右,车辆最好使用越野车,两驱的高底盘车辆也可以考虑,但保险系数相对小一些。旅行前最好带上总容量50升以上的备用油桶,因为途中有些地区没有加油站。80/80   车辆选择  一般来说,首先应该是真正的四驱越野车。其次,车辆必须够结实,除了车身与车架牢固以外,一般不被人注意的车顶也应该足够厚。因为在青藏高原行车容易发生翻车之类的事故,超过3mm厚度的车顶遭遇翻车时就不太容易被沉重的车体压扁,从而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再次,质量应该比较稳定。因为在地广人稀的西藏,临时找到修车师傅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最后,需要使用专业的越野轮胎。  首次进藏不完全手册  1、首次进藏一切行动都要慢,没有必要去买氧气枕头或氧罐以及红景天口服液、胶囊等。实际上,你必须承受一定的高原反应,只要适应了,后几天你会受益。  2、必须随身备好如下药品:抗生素、感冒药、止咳药、止泻药、消炎药、创可贴。有一点不妥就吃药,防患于未然。  3、备点现金,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放很多现金在身上,另外,备一张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是最好的。  4、防晒用品一定要备好,最好是防晒指数高的,另外帽子和太阳镜也是必备的,因为这里的紫外线实在是太强了。  5、这里早晚温差大。早上要多穿,热了就脱,风一吹又凉了,那就再穿上。别怕麻烦,否则很容易感冒。fairy2006-2-0202:14:16气候及衣着  春夏是前往香格里拉旅游最好的季节,气温适中,草甸上繁花似锦,景致迷人。  迪庆高原的秋天是最精彩的瞬间,迪庆地区在中秋节过后10天左右的20多天时间里,高原上满目秋色。此时探访属都湖、小中甸、白茫雪地等地,都能让你相机快门发热、菲林锐减。  迪庆高原地处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3,300多米,即使在8月也有可能飘落几朵雪花。  迪庆又因横断山脉环抱,地势复杂多变,一日之间,温差极大,有“一天有四季”之说。探访时需带足衣服,特别是10月份以后探访更要带足过冬衣物。  香格里拉平均气温℃  月份1月 2月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5.97.510.413.316.617.818.117.316.013.39.0 6.3fairy2006-2-0202:14:3580/80 香格里拉探秘行程设计  行程一:香格里拉乘公汽到德饮,约189公里,夜宿梅里酒店。      途中赏金沙江河谷风光,在奔子栏午餐。      游东竹林寺,翻越白茫雪山,沿途领略雪山风光。  行程二:从德钦到明永冰川,住帐篷。      从德钦行7公里到飞来寺祭祀。      乘车约行30公里到崩村,越澜沧江。      徒步4公里约2小时抵明永村,村民献哈达、午餐。      徒步7公里约3小时抵冰川脚到此为止太子庙。  行程三:从太子庙至冰川,返明永村宿藏家。      上午在冰川赏冰斗、冰塔林、冰峰、冰隙。      午餐后返明永村,参加藏族歌舞晚会。  行程四:从香格里拉到碧塔海,然后到白水台,住东巴文化山庄。从香格里拉乘车约22公里抵双桥,骑马7公里后到达碧塔海。      午餐后快艇横渡碧塔海,然后乘车约95公里抵白水台,食乡村风味餐,赏东巴歌舞表演。  行程五:从白水台到香格里拉,住三星。      晨起赏白水台日出,尽领白水台奇观。      早餐后返香格里拉,沿途摄哈巴雪山等峰、林景色。      香格里拉午餐后游松赞林寺。fairy2006-2-0202:16:14交通状况  迪庆的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去不通公路的景点(如:碧塔海)需骑马前往。  昆明至迪庆的公路交通线路:  1.昆明至香格里拉公路里程700公里,途中经过楚雄、大理等地,旅游者到迪庆可由昆明乘客车直达,一般要20小时,每天有4班卧铺车,票价134元,发车时间13:00-18:00,发车站有潘家湾汽车站(3班),南窑(1班)。也可选择先乘飞机到大理或丽江,再换乘客车前往香格里拉。当然,赶时间的游客,可选择从昆明直飞香格里拉。  2.丽江至香格里拉为200公里,每天7:00-15:00发3-5班车,票价25元。还可选择昆明至大理晚乘卧铺车,票价40-60元,昆明各大汽车站均发车每天18:00-22:00发30余班。80/80   3.大理至香格里拉为300公里,白天乘中巴车35元。  主要旅游景点交通:  1.香格里拉至噶丹松赞林寺,票价1.5元;  2.香格里拉至纳帕海坐班车,8元就能搞定,如错过班车也可租车前往,来回一趟50元;  3.香格里拉至白水台也可坐出租车,200元每天(包来回)。  4.香格里拉至德钦184公里,途经奔子栏109公里,东竹林寺131公里,白茫雪山153公里,每天早7:30-8:00发2班大客车,票价23元,需7-9小时,中途在奔子栏午餐。中间至虎跳峡镇(下桥头)96公里,票价13元,每天早、晚都发车。德钦至西藏盐井104公里,无固定客运班车。  5.中甸至碧塔海,到双桥下车,票价8元,步行或骑马,骑马每人单程收费30元-60元间。香格里拉至松赞林寺,有中巴,票价2元。  6.香格里拉至香格里拉大峡谷,可乘每早班发往四川省乡城县的客车。中途到峡谷口下车,票价15元。香格里拉至白水台,每早一班发往三坝乡的大客车,票价16元。  四川至迪庆铁路:攀枝花每天接发117/118次北京西和203/204次重庆特快列车,过路车有165/166次昆明一西安和207/208次昆明-成都特快列车,共4趟快车。  四川至迪庆公路:攀枝花至香格里拉470公里,票价:卧铺90元,坐位60元,发车站攀枝花(金江)火车站每天发车数班。主要电话号码一览表  香格里拉长途区号:0887  主要旅行社  德钦州国际旅行社0887-8222364  香格里拉旅游公司0887-8227236  香格里拉高原旅行社0887-8223687  旅游部门  迪庆州旅游局电话:(O887)8223786  香格里拉县旅游局电话:(0887)8225390  迪庆州国际旅游社电话:(0887)8222364  香格里拉旅游公司电话:(O887)822723680/80   香格里拉高原旅游社电话:(0887)8223687  交通  香格里拉县客车站、德钦县客车站、维西县客车站。  医院  迪庆州人民医院电话:(0887)8222022  香格里拉县人民医院电话:(0887)8222052  公安  迪庆州公安处电话:(0887)8222128  香格里拉县公安局电话:(0887)8223355  中心镇派出所电话:(0887)8222644主要酒店宾馆  迪庆地区饮食方面不但保留了当地的饮食特色,为迎合各方旅游人士的需要还开设有各种不同地域的菜系,如粤菜、京菜、川菜、湘菜、贵菜、清真菜以及西餐等。具有地方特色及风俗民情的宾馆、酒店为游客体验特色风味解除了后顾之忧。  主要宾馆、酒店一览表  名 称        地址        电话 顺源大酒店     香格里拉县城长征路   (0887)8228189 碧塔大酒店     香格里拉县城长征路   (0887)8224471 迪庆宾馆      香格里拉县城长征路   (0887)8227599 迪庆州旅游宾馆   香格里拉县城长征路   (0887)8226298 香巴拉大酒店    香格里拉县城长征路   (0887)8224984 交通饭店     香格里拉县城长征路   (0887)8223612 康巴酒店     香格里拉县城长征路   (0887)8226120 碧融酒店     香格里拉县城长征路   (0887)8228989 千湖宾馆     香格里拉县城建塘东路  (0887)8227298 环太酒店     香格里拉县城建塘东路  (0887)8229999香格里拉景点门票:碧塔海:30元  纳帕海:10元白水台:30元  松赞林寺:10元飞来寺:20元  东竹林寺:10元明永冰川:60元 香格里拉峡谷:20元属都湖:15元  天生桥温泉:15元虎跳峡:80/80 30元碧塔海骑马费:60元 藏民歌舞:30元 藏民家访含餐:45元 藏民家访不含餐:15元迪庆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的结合部,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为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这里属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历史上是西南“茶马古道”的要冲,东部藏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是由滇入藏并进而通往南亚各国的桥梁和藏区与祖国内地联系的枢纽。是内地与藏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区,迪庆藏区与全国藏区以及国外藏胞具有广泛密切的联系,在全国藏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香格里拉品牌的成功推出,迪庆在滇、川、藏区域经济中显现出其独特的影响力,迪庆特有的区位优势堪称是大香格里拉区域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突出代表。这一区域所包括的中国西南横断山脉区,是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被称之为“生物基因库”和“民族走廊”,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民族文化保护的重点地区之一。当前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方面,迪庆捷足先登以香格里拉文化率先进入成为大香格里拉区域文化体系中的翘楚。因此迪庆实施文化兴州战略对东部藏区乃至整个藏区文化发展战略都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将进一步提升迪庆的整体影响力。2、政策环境优势党的十七大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重要部署。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极力培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云南省委、政府作出了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全面推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加快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体制环境和社会氛围。全省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文化市场空前繁荣,为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州实施文化兴州战略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州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已基本具备了推动我州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条件;旅游业的发展对迪庆民族文化开发提出更高的诉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州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香格里拉”文化品牌增强了迪庆人的文化自信,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文化建设,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我们要把握机遇,在全社会形成“文化兴州”80/80 的自觉意识,真正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产业进行培育,真正把文化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文化兴州战略。3、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迪庆文化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融合发展的典范。迪庆虽地处西南边陲,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独特的迪庆文化。迪庆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聚集、融合、传承、积淀氐羌文化、濮越文化、吐蕃文化、南诏文化、中原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马帮文化、峡谷文化而形成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融洽发展的区域文化。就更大的区域文化而言,迪庆文化又属于滇、川、藏“大香格里拉”这一大区域文化体系。迪庆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各民族同源异流的历史及相互渗透文化活动,决定了迪庆文化始终与这一大区域同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大香格里拉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区域,深入研究迪庆香格里拉文化,必将极大地推进“大香格里拉”区域文化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迪庆民族文化表现出有别于其他地区和藏区的极富个性的独特性,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与开发价值。特别是香格里拉文化多元而又和谐的特质,与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个性、追求和谐、崇尚自然等需求正相吻合,顺应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潮流。4、产业互动优势迪庆丰富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是迪庆旅游业得以迅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迪庆旅游业的发展对迪庆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迪庆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的带动和支撑。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利用好旅游业产业链长的特点,能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休闲度假、娱乐、演艺、节庆会展、体育、工艺品、报刊出版、影视音像等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强力拉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形成双赢模式。5、香格里拉品牌优势香格里拉品牌的成功推出,为迪庆文化走向世界构建了平台。迪庆香格里拉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和谐性已是学界和人们的共识,香格里拉文化的幅射力、吸引力、感染力与日俱增。其文化特征决定了它是属于世界人民的,它既是具有藏区特色的民族先进文化的体现,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整个藏区中融合精华为我所用,也是藏区特色文化的最高标准,同时还可以永葆“80/80 中国的香格里拉,世界的香格里拉”的胸襟,与人类一切文化进行交流、激荡和整合,取长补短,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着眼于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沿,深入开展文化交流,不断丰富香格里拉文化内涵。香格里拉文化品牌必将为我州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世界构建广阔的平台。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