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22 KB
- 2022-06-16 11:55:5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以貌取人的成语故事【汉字书写】:以貌取人【汉语注音】:yImàoqurén【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以貌取人的意思】:貌:容貌、相貌;根据人的外貌来衡量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品质;也指根据人的外貌来对待他人。【以貌取人的近义词]:衣貌取人、以名取士;【以貌取人的反义词】:量才录用;【以貌取人的故事】宰予是孔子的一名弟子,他善于辩解,能说又会道。刚开始的时侯孔子也很喜欢他,但是过了一些时间,宰予也慢慢的露出了自已的缺点:他十分懒惰、缺乏德育、爱睡懒觉、读书不认真听讲。从那以后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宰予后来凭着自已的口才当上了齐国的大夫,但与人密谋造反最后被杀了。子羽是孔子的另一名弟子,他的长相十分丑,孔子最开始觉得他缺乏底气不会成才,可是子羽从师学习回去以后致力于实践与修
身,他为人正直,不与歪门邪道为伍。子羽后来到长江的时侯他的名气非常大,有三百多名弟子跟随着他,各个诸侯国都在称颂着他的名字。孔子后来听说两个弟子的经历后,非常感慨,他说:“过去我凭借着外表言辞来人的品质与能力的好坏,对宰予的判断就出现了很大的错误;我通过外貌去判断人的品质能力的时侯,对子羽又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孔子是个见多识广的人,在对学生的甄别判断上还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说明了我们在认识人或事物上都不能以貌取人,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已的知识和见识,这样才能积累出自已的经验来。【以貌取人例句】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云:"澹耋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我心里暗骂自已,当秘书最忌势力眼,我为什么今天竟以貌取人呢!"郭沫若《海涛集.涂家埠四》:"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以貌取人造句】现代社会女性寻找相濡以沫的伴侣标准也在变化,她们不再以貌取人,经济条件成了重要的条件。
目不识丁的他长相比她丈夫差多了,但她心甘情愿做他的情人,看来很多时侯真的是不能以貌取人。推荐阅读:中国成语故事大全千变万化的成语故事脚踏两只船的成语故事偷鸡盗狗的成语故事古代成语故事双语版两则暴风骤雨反义词及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