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 MB
  • 2022-06-16 14:41:14 发布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应用及研究

  • 6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传统的婚庆家纺设计受N#t-来文化的剧烈冲击。一方面,国内婚庆家纺设计风格呈现出“西方不败"的现象,摒弃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纹样,转而一昧追求简约时尚的西方现代风格;另一方面西方设计界反而掀起一股“中国风”,将中国元素与西方流行时尚有机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众多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富有中国古典韵味的家纺产品,大获成功。作为中国家纺设计者,我们应当有所反思,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设计思想基本点,保持本土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坚持走中国自有民族个性化风格的家纺设计路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陕西剪纸入手,探索将陕西剪纸的文化内涵拓展到现代婚庆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的途径,最终上升到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婚庆家纺设计风格并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家纺中得以传承、发展和延续的课题。本文的研究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弘扬民族艺术,打破西方家纺设计风格一枝独大的现状,使中国家纺设计风格在国际家纺设计格局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东风西渐”的大国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写作。首先利用精心设计的问卷对当前青年消费者对于婚庆家纺的审美取向进行细致入微的市场调查,分析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婚庆家纺设计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选取陕西剪纸为设计思源,讲述传统剪纸的溯源与发展现状,并通过对相关剪纸文献的查询以及到陕北进行实地考察的方式,以人生礼仪剪纸为例进行个中分析,探寻剪纸图案的题材、色彩和造型的内在审美性。最后通过对传统剪纸作品进行形的提取和意的沿用,汲取先人经验,创作出自己的毕业作品。通过对传统剪纸的悉心研究,丰富了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开阔了自己的审美视野,并且在融合现代婚庆家纺设计理念的过程中,不断感知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无尽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关键词:陕西剪纸,婚庆家纺,图案,家纺设计 ABSTRACTIntoday’Sglobaleconomicintegration,thetraditionalweddingtextiledesignisaffectedbyexoticcultureseverely.Ononehand,thedomesticweddingtextiledesignstyleshow”Westindefectible”phenomenon,ignoringtherichethniccharacteristicsoftraditionalpaRems,pursuingfashion:modemandsimplewesternstyle.Ontheotherhand,westerndesigncirclesaresettinga”Chinesewind”,combiningChinesestyleandWesternfashionelementstogether,tocreatemanyhometextilepatternswhichnotonlyreflectthespiritofthetime,butalsorichinChineseclassicalflavor;andthisturnouttobeagreatsuccess.AsaChinesedesigner,weshouldhavethoughtoverthereality.Taking’’NationalisInternational”asabase,keepingnativeandnationalcharacteristicsandtraditionalculture,keepingChinesenativenationstyletodesignbecomesespeciallysignificant.ThisarticlebeginsexploringShanxipaper—cu,fromtheweddingtextile’Spointofview,exploringwaysinwhichtoapplyShanxipaper-cuttingculturalconnotationtomodemmarriagehouseholdtextiledesign.Theneventuallyrisingtothetopic,thatis,howtoconstructtheChinesecharacteristicsofweddinghometextilesdesignstyle;Andhowtoinheritanddeveloptheessence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inthetextileindustry.ThestudywillprotectChina"straditionalculturalheritage,promotethenationalart,breakthroughthewesterntextiledesignstylemaininfluence,makeChinesetextiledesignstyleoccupyaspaceintheinternationaltextiledesigncircles,makethe”EastWindblowtotheWest”,haveextremelyfar—reachingsense.Whencomposingthisarticle,Iappliedthemethodthat”linkingtheorywithpractice”.Firstly,throughmeticulousmarketsurveytotheaestheticorientationoftheyoungcurrentconsumersbyusingcarefullydesignedquestionnaire,thisarticleanalyzesthefeasibilityandnecessityoncombiningth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ithmodemweddingtextilesdesign.Andthenselectthetraditionalpaper—cuttingartinShanxiasthedesignsource,andtodescribe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theII traditionalpaper·cut.Moreover,throughthemassivequeryoftherelatedliteratureandpersonalfieldinvestigationinnorthernShanxiandanalysisofLifeetiquetterelatedtopaper-cut,weproceedtofindouttheinnerbeautyofthepatterns,colorandshapeofpapercutting.Finally,bytheoutsideshapeandinteriormeaningofpapercutting,weextractOUrancestors’valuableexperiencesandcreateOUrOWllgraduationwork.Basedoncarefulstudyofthepaper-cut,weintendtoenrichourownperceptionandunderstandingofculture,broadenourvisionofaesthetics,intheprocessofintegrationofmodemtextiledesign,tounderstandtheChinesenation’SuniquewayofthinkingandculturallanguagecontainedinChineseelements.WecouldgetaperceptionoftheChinesenation’Sfivethousandyearsofendless访talityandcreativity.KeyWords:ShanxiPaper-cut,weddinghometextile,patterns,hometextiledesignIII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1研究背景第一章绪论1.1.1社会时代背景近几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其经济总量已跃然而上成为了世界第二。在如此快速的经济发展势头之下,必然牵动着消费的崛起。人们不再是盲目式的或仅仅以解决温饱即可的消费思维,而是趋于一种发展的消费方向,更直白地说就是老百姓更舍得花钱了。在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家用纺织品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其中婚庆家纺更是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其市场需求。2007年,国家人口计生委便预测,我国将迎来第四次人口出生小高峰,且生育小高峰将可能持续十几年。而第四次生育小高峰的出现是由于第二和第三次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都相继进入了结婚生育的成熟期。据相关调查,我国目前每年有近千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而因结婚所产生的相关消费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其中相当一部分就花费在了婚庆家纺上。二是这一代的婚姻适龄人与往代的相比较之下,他们年轻,思想变化快,能迅速适应并接受快速更替的新锐观念,对时尚、文明的生活方式更加地追求,同时拥有着更丰厚的经济实力,更个性的消费意识。所以,对于人生仅此一次的婚礼,他们会更舍得去筹办,因为这是向自己亲朋好友最体面的一次展示机会;对于婚庆家纺品,他们会更加精心地去挑选,因为作为“家”的象征,婚庆家纺的挑选代表了新人的品味和个性;而在婚庆家纺品的挑选过程中,也饱含着新人们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1.1.2精神文化背景单从消费来看,人们已从物质消费渐趋于精神消费。这点从婚庆家纺的消费中就可看出,现在的新人喜欢与众不同,希望能突出自身的个性,所以在挑选婚庆家纺时也不再千篇一律的随大流,而是更注重家纺品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寓意)。由此可见,现代婚庆家纺消费已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经营模式。精神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文化、艺术产业如今也孕育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硕士学位论文新时代,事物的发展模式也有新的方向。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如何将两种消费方向更好地结合,平衡发展,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陕西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剪纸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其风格淳朴自然、线条简洁利落,纹样丰富多彩,与其他地域剪纸相比较更为贴近生活,朴实亲切。因此,本文选取陕西剪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现代婚庆家纺中的应用。1.2国内外研究现状将陕西剪纸图案应用于家用纺织品设计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迄今为止相关的著作或论述也是凤毛麟角,相当少见。目前,市面上几乎没有专门论述剪纸艺术在家纺设计应用的专业书籍,针对婚庆家用纺织品的书籍几乎空白,而讲述家用纺织品的设计的也多为教科类书籍。有关剪纸艺术的著作虽多,但多讲述剪纸本身的发展历史和剪纸技法,对于剪纸的创新应用与传承新途径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因为这方面的空白,所以,本论文的课题才更有研究的意义,且从相关的新闻报道、期刊中也能反映出本课题研究的价值。近年来,由于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本土文化在西方广泛流传,尤其是2008年由张艺谋策划的浓富中国韵味的奥运会开幕式以及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的精美绝伦、博大精深。西方设计界也掀起一股猛烈的“中国风”,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设计师开始从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成功作品。有着“帽神”美誉的顶级帽子大师StephenJones把剪纸艺术的精髓应用到了极致,他将剪纸应用于帽子设计,线条精细华美、和谐律动、大胆夸张,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新颖感和跳跃感,别有一番风情。由两位才华横溢的顶级设计师GeorginaChapman及KerenCraig共同创立的Marchesa品牌,以其独特的剪裁风格、昂贵的布料及精细唯美的做工备受欧美名媛的追捧。2011年Marchesa推出的秋冬系列服饰,灵感同样来自于我国传统剪纸艺术,此系列设计将剪纸风格的精致唯美花纹与薄如蝉翼的裸色轻纱完美结合,东西合璧,模特玲珑凹凸的身材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透视”效果,妖娆万分,夺人眼球。同时剪纸元素还广泛应用于发卡、手链、手提包、耳链等配饰中,别有情趣。2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家用及室内纺织品展览会”Heimtextil”是迄今全球规模最大、享有极高声誉的家用纺织品展览会,领导着全球家纺品的潮流。于此也不难看出,国际家纺时尚流行的话语权一直是为西方国家所掌控。但即便是这样的家纺“领头羊”也早在2004年甚至更早就把设计风格视角定格在了中国文化上。不但在当年的”Heimtextil”流行趋势发布上,把一组名为“东方红”的色系定为了流行色。而且,在一些家纺发达国家的展位上还展出了如: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的“日历美女"、中国汉字、传统吉祥纹样等中国文化风格的家纺品。著名家纺设计师陈凯先生对欧洲的经典家纺设计风格有一段精辟的论述:“Sanderson公司有150年历史,是英国皇家御用品牌,产品体现的是一种贵族的、传统的、经典的血统和气质。他们的档案陈列室中有一幅150年历史的经典作品,每一个加盟的设计师都要去‘朝拜’,要认真的研究吃透其精神,今后在他们所有的设计中,都要求包含这种血统,或者叫基因。他们始终如一地高举这种传统的流派和风格的旗帜来赢得顾客,拥有特殊的固定的客户群体,有长期的持续性,有一批经典的花样可以很多年一直长期经销”。此话一语道出了其不分国家、不分地域,文化和传统始终是家纺设计核心的事实。如今,我国家纺业也逐渐意识到国内家纺“无创造"、“无品牌”、“无民族个性”的窘迫现状,一些有远见的设计师和生产厂商开始注重民族元素的汲取与运用。吴海燕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01年她举办的《东方丝路》服装专场就将传统纹样元素应用到现代时尚服装设计中,并于2007年注册了“东方国”商标,从事中国风题材的创意设计。国内知名品家纺品牌红豆家纺,同样坚持走民族风格路线,其推出的《古韵今风》系列家纺,别出心裁地将剪纸纹样与国际时尚风格完美结合,既富有时代气息又蕴含浓浓的东方情缘。业内也于03年起举办全国性的家纺设计大赛,每年一届,一直持续至今。“华彩”、“新中式”等大赛主题,无不强调我国家纺设计队伍致力于探索如何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上融汇国际文化和流行元素,让中国的家居文化和设计走向世界。1.3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自古以来,中国人把三件事作为人一生中最大喜事,即: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婚庆是多么的重视和向往。婚 硕士学位论文庆家纺品作为嫁妆的组成部分,一直是新人们所关注的。但国内婚庆家纺品“跟风模仿”式的西化,不禁让我们反思:中国的家纺设计应传承自身的民族文化。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个国家设计艺术的发展是以本国文化底蕴作背景的,珍视和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保持设计的民族性、文化性,把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转换成现代的形式语言融入婚庆家纺设计之中,满足现代人对“家纺文化”这一更高层次的追求,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家纺设计走向世界的需要。本文目的就是针对当前我国家纺设计存在的“西学东渐"格局,缺少民族特色,盲目跟风的不良现状作出反思,改变我国目前家纺设计行业存在的原创设计风格薄弱的现状。提醒我国家纺设计行业重视传统文化,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使之与国际家纺时尚潮流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中国文化特色,又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家纺设计风格。满足广大消费者特别是青年消费者对我国家纺产品更高的需求。立足本国文化,保护民族特色,其对内,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艺术,改变国内家纺设计“西学东渐”的现状,使我国传统文化能以新的生命形式延续,对外,让中国家纺设计风格在国际家纺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争当主角,实现“东风西渐”的国际影响力,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4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选取富有吉祥寓意的陕西剪纸为研究对象,以小见大,对如何将此传统元素应用到现代婚庆家纺设计中进行探讨和研究上升到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家纺设计中发展与传承这一问题的理论认识高度。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理论的角度出发,首先对我国的剪纸艺术做一个大致的介绍,这包括剪纸的概念和演变历程。再是结合实地考察,举出实例分析,对我国陕西剪纸的种类、地域特点、剪纸图案的题材、寓意等内容进行研究,并以人生礼仪剪纸为例进行个中分析。2.通过市场调查的手段分析剪纸在婚庆家纺设计中的可行性;通过资料、数据的收集研究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纺设计中的应用实况;并将陕西剪纸图案进行提炼,利用现代家纺设计理念,结合传统美学思想,在婚庆家纺品中实现设计4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应用,在最后的作品创作章节具体阐述整个设计思路的萌发、具体实施和最终完善的过程。为力求研究的真实、严谨和深入,本文会采用中外文献阅读收集、实地考察、拍照取证等再进行统一的归纳整理,理论研究与图解分析双管齐下,最后给出具体设计方案的综合研究方法。1.5本文的创新点传统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纺中的应用,将打破婚庆家纺品中式风格设计的旧有设计元素,为婚庆家纺设计带来新的设计思路,引导家纺设计者不断挖掘更多具有文化涵义的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并通过传统剪纸在婚庆家纺中的运用上升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的高度,望引起国内设计人的深思。第二章陕西剪纸艺术概述2.1剪纸的起源与演变2.1.1剪纸的概念剪纸(图2-1),古时称为“剪彩”,是最为中国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艺术之一,经常被人们贴在门窗、墙头、顶棚、家具上,既能增添室内祥和气氛,又能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故此,我们又称之为“窗花”或“剪画”。其通常以剪刀或者刻刀为工具,以纸等片状介质为主要材料,通过剪、刻、剔等技法进行镂空雕刻,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视觉。图2-1民间剪纸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rn剪刀和刻刀是剪纸的主要工具。民间剪纸所用的剪刀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大剪刀,一种是较小的剪刀。大的剪外轮廓、长直线条,速度快而且不累手,作品浑圆完整、不露刀锋,线条挺劲厚实。小的剪刀操作灵活,宜剪精细的、曲线较 硕士学位论文多且小的局部,比如动物身上的毛发通常以小剪刀的“打毛”技法来实现。刻刀尖细锋利、无孔不入,刻出的作品棱角分明、线条顿挫、锋芒毕露,有切割感和金石味,特别是对长线条的处理均匀整齐,尤其对直角、锐角的处理干净利落。刻一次比剪一次数量要多,适宜创作画幅较大的作品。纸张是剪纸的主要材料,它是整个剪纸工艺的操作对象,是作品意蕴的载体,对于最后作品效果的展现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剪纸时需要将纸进行折叠,若纸张过于硬脆,容易断裂,所以一般要选用较薄、较细、易于折叠、柔韧性能好的纸,最常用的就是宣纸。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艺的进步,现代剪纸中为了使作品更为美观,有时也会使用锡、铝等制成的金箔纸或银箔纸进行套色剪纸。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由于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地域环境多样,风俗习惯迥异,剪纸艺术依各地人文环境、宗教信仰、审美品味的不同,而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深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总体而言,北方剪纸风格古朴自然,粗犷奔放,而南方剪纸风格玲珑婉约,纤细秀美。其中地处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地区是北方剪纸的典型代表,而南方剪纸则以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为代表。传统的《祥蛇盘兔》(图2-2)是北方剪纸的典型代表,其剪纸画面由一条蛇和一只玉兔组成。蛇虽然是五毒之一,但它在身形上与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极为相似,民间戏称其“小龙”,相传上古女娲、伏羲都是人首蛇身,所以民间视其为神异吉祥的神灵,也是祥瑞的象征。玉兔在民间传说中为居于广寒宫中绝世仙女嫦娥的宠物,乖巧通灵,同样象征祥瑞。龙乃天子象征,这里有“小龙"之称的祥蛇寓指男人,属阳性;玉兔代表女人,属阴性。《祥蛇盘兔》剪纸中,长长的祥蛇一圈圈盘绕着玉兔,暗喻男女阴阳相合,表达了对婚姻幸福美满的美好憧憬,展现出淳朴粗犷的北方剪纸风格。而以江苏、福建为代表的南方剪纸则柔美秀丽、玲珑剔透。林邦栋先生的《万象更新》剪纸(图2—3),全图均采用中国传统的细纹刻纸手法,在这一幅长仅50公分、宽仅35公分的作品中,刻有嬉戏孩童、吉象欢舞、麒麟八宝、龙风呈祥、鸳鸯戏水、牡丹花开、雄鹰展翅等几十种复杂图案,精微纤巧、细弱发丝、层次丰富、主宾分明、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生动地表现出南方剪纸细密剔透的特点。但随着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剪纸风格也相互融合,北方剪纸出现了一些秀丽的作品,南方6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剪纸也出现了不少豪迈奔放之作。图2-2《祥蛇盘兔》剪纸图片来源:http://www.zhidiy.com图2-3《万象更新》剪纸图片来源:http://www.wzrb.corn.on由于剪纸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简单便宜,制作手法快捷,再加上多取材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喜庆节令、民间戏曲故事等,所以从湖泊星罗棋布的江南水乡、民风淳真朴实的黄土高原、到康藏的雪域高原、丝路的敦煌古城等地,它都广泛流传。一幅幅精巧秀美的剪纸,充分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它就像一首首热烈而清纯的诗歌,唱出中华名族醇厚隽永的民俗与风情。2.1.2剪纸的演变历程剪纸的起源已无从考究,但剪纸艺术的装饰形式早在纸张发明之前就已盛行。据考证,商周时期就有人把黄金和白银捶打、碾展成薄片,用来制作装饰品。甘肃古国遗址中,出土了战国时期采用银箔镂空刻花而成的的“兽面纹银饰片” 硕士学位论文(图2-4);成都西郊金沙遗址也出土了三千年前保存完好的蜀地“凤凰金箔”。虽然这些装饰物都不能称之为剪纸,但就其镂空工艺和艺术风格而言,已经初具剪纸的雏形。据《吕氏春秋·重言》记载:“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日‘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于是遂封叔虞于晋。”这则“剪桐封虞’’的典故有力地说明在周代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剪”的技法。另有诗句“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描写的就是以薄片材料剪刻花样。图2-4兽面纹银饰片图片来源:http://wangfangke.blog.a.1"tl"on.net剪纸艺术以纸做材料,汉代,蔡伦改进前人经验发明了造纸术并开始大量造纸,这时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据晋朝干宝的《搜神记》中记载“汉武帝时,幸李夫人,夫人卒后,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施帷帐,明灯烛,而令帝居他帐遥望之。"此事说明汉武帝时期,世人就已经能够熟练采用麻纸剪制图案。南北朝时期,剪纸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因为在纸的发明初期,纸质粗陋,不适合剪刻镂空技艺的发挥,而在晋代,造纸术水平的较大完善,使纸张生产规模化,纸质也不断提高,这一切都为剪纸的出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前提。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了含有对猴团花(图2—5)、对羊团花、菊花图案的南北朝剪纸,这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剪纸艺术实物,反映出当时的剪纸工艺已较为成熟。固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图2-5对猴团花复原图图片来源:http://www.163.corn到了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剪纸从最初的妇女生活中的装饰品,逐渐被赋予更多的巫觋祈禳的民俗色彩。杜甫《彭衙行》诗中有一句“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说明当时民间就极为盛行剪纸招魂。现藏于日本正仓院的一枚唐代华胜实物,用金箔刻制而成,中间有幼童竹林边戏犬纹样,四周以红绿罗地花叶构成边饰,可以看出唐代剪纸工艺已有很高水平,人们已经懂得使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进行创作,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另外,唐代还出现了剪纸与绘画相结合的水墨画镂空剪纸,富有情趣。宋代剪纸工艺更为盛行。这一时期流行“幡胜”,无论宫廷还是乡村,剪纸都广泛普及。民间也出现了“剪字"、“剪镞花样”等专门剪纸的职业,成为当时众多行业中“小经纪”(即小本买卖)的一种。宋周密的《志雅堂杂钞》中记载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剪纸艺人的竞技和经营店铺的情况:“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心所欲而成,又中俞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于二人,于是有独擅一时之誉。”宋代剪纸艺术还与其他工艺美术品种相互渗透,如宋代定窑的金花紫定碗及江西吉州窑剪纸贴花瓷器,在工艺过程中采用了剪纸花样进行装饰;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油纸镂花板和粉剂刮浆防染工艺,也采用了剪纸的技法。明代民间剪纸艺术更加普及,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已进入成熟期。从南方到北方皆有剪纸,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域风俗特征,民间妇女们成为剪纸的主要创作群体。明代江南地区将剪纸夹于纱中制成“夹纱灯笼”,通过灯影的变化映照出剪纸的图案。而将剪纸裱在两层棉纸中间也可以做成折叠扇。1965年江苏江阴出土的明代折扇,在双层丝绵纸中夹有“梅鹊报春图”(图2-6),构图9 硕士学位论文匀称,刻工精美。图2-6梅鹊报春图扇面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剪纸艺术发展至清代,达到鼎盛,工艺精致,名家辈出。据清代陈云柏《画林新咏》载:“剪画,南宋时有人能于袖中剪字,与古人名迹无异。近年扬州包钧最工此,尤工剪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入妙。”这充分证明当时各地剪纸的繁荣。这一时期,剪纸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节庆祝福、婚俗礼仪、祭祀丧葬、生活服饰、家具装饰等等,处处都有剪纸的身影。春节悬贴挂笺成为流行的习俗,民间礼花应用普遍,将造型艺术与吉祥观念统一起来的剪纸纹样也已普遍存在。民国初期,剪纸艺术开始受到一些民俗学家的重视,被划入工艺美术范畴之内。有张光宇、叶灵凤主编的《万象》画报在第三期封面上采用了五幅民间窗花剪纸,这是中国美术家第一次将剪纸作为画报封面图像。抗战时期,在延安的美术家借鉴当地农村窗花形式,刻印了许多带有抗战思想和革命生活内容的剪纸作品(图2.7)。这些作品赋予剪纸艺术以新的内涵和意义,起到了宣传抗日救国的作用。图2-7红色题材剪纸图片来源:摄于西安群艺馆10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时至今日,剪纸艺术依然广为流传,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各色剪纸装扮着人们的生活。为传承和发展这一艺术,政府也对其进行了挖掘整理,各地还举办了剪纸学习班,培养剪纸新人,使剪纸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2.2陕西剪纸概述陕西地处古代中原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相传远古时期,陕西就属于黄帝部落领地,武王伐纣后建立周朝定都西安,后来秦、汉、唐等13朝都曾在此建都,西安也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使得民间剪纸成为陕西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近几百年来,陕西地区交通闭塞,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较少,使许多传统剪纸纹样得以存留,正因如此,陕西剪纸又有着中国剪纸“活化石"的美誉。陕西民间剪纸的分布地区主要有两大板块。一是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以榆林、靖边、定边、绥德、延安、安塞、延川、宜川等地为代表;另一个是关中平原,以风翔、岐山、千阳、富平、三原、旬邑、朝邑等地最为丰富。陕南剪纸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汉中一带。陕西剪纸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美化家居环境的装饰类剪纸,用于礼仪习俗的剪纸,又有仪式纹样类剪纸。窗花(图2—8)的应用最为普遍,逢年过节,婚庆嫁娶,无论贫富,家家都给自家窗子贴上红红火火的剪纸,既装点了环境,又增添了节日的喜乐气氛。婚嫁时的枕头顶子、鞋花、刺绣花样及装饰也都是以剪纸作底样。陕南富裕的家,流行在碗架上挂五彩剪花图案,在门上张贴剪纸门神。陕西剪纸题材多种多样,有喜鹊梅花、麒麟凤凰、狮虎鹤鹿等吉祥动物,牡丹、荷花、南瓜、葫芦、葡萄等瓜果花卉,还有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戏曲人物以及寓意吉祥的事物等。其风格朴实豪迈,线条干净利落,造型严谨阔达,内容包罗万象。其表现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延安、安塞等地的剪纸以单色为主,线条流畅自如;吴旗、旬邑等地的剪纸多剜空的阳刻及多种色彩的拼贴剪纸。另外,就花样而言,陕西剪纸还有点彩剪纸、染色剪纸、纸塑剪纸、熏样剪纸等样式,丰富多彩。 硕士学位论文图2-8陕西窗花剪纸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陕西民间杰出的剪纸作品,基本都由巧手的农妇们在家耕生活中精心剪制的。在陕西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淳朴的人们认为,手巧的人,心也会“灵”,剪纸剪得好的女孩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孩子必定也会聪明伶俐。在今天的陕西农村,剪纸技术好的人,仍会得到全村人的赞誉和敬重。每到农闲,邻近的妇女们便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看到好看的剪纸纹样,人们就用有着“古代复印机”之称的熏样(图2-9)方法将其保存下来并代代相传。图2-9民间熏样工艺图片来源:摄于西安群艺馆2.3陕西剪纸的地域性特点2.3.1陕北剪纸特点在陕西剪纸中,当属陕北剪纸最具特色,风格粗犷古朴有力,造型夸张简练,图案饱满生动,注重大的轮廓塑造的同时又兼具精巧细致。安塞、洛川、三边地区是陕北剪纸的典型代表。安塞剪纸种类繁多,图案多样,“抓髻娃娃”就是颇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代表性的安塞剪纸。洛川地区剪纸风格兼具绥德、米脂一带的粗犷厚重之美,且当地窗花剪纸应用比较广泛。地处陕北最北部的三边地区,古时为边关重镇,当时驻守的将领多为南方人,其剪纸也与南方工巧写实的风格相融合,产生了小巧玲珑,细致入微的独特风格。信天游是陕北地区颇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形式,其节奏淳朴明快,曲调高亢奔放。陕北人爱剪纸,也爱民歌,在邻里乡间经常可以看到一边哼着信天游一边剪纸的农妇,他们将信天游种种富有想象的意向融入剪纸中,创作出了众多绚丽多彩的作品,获得国内外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陕北剪纸的题材多源自生活,生活中的家禽家畜,富有民俗风情的故事传说,脍炙人口的英雄烈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被朴实的陕北人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创造出来。逢年过节,婚庆嫁娶时,图案各异的窗花,迎风飘动的门笺,纹样各异的团花,色彩纷呈,给黄土高坡增添了喜乐的气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延川剪纸高手高凤莲老师,是陕北剪纸的典型代表。高风莲老师的剪纸艺术与汉代画像石的风格一脉相承,风格粗犷有力,造型大气磅礴,抽象生动、寓意深刻。她剪纸时从不作画稿,胸有成竹,顺手剪来,一气呵成。她的剪纸题材广泛,现实中的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神话传说中的仙佛菩萨、祥禽瑞兽,戏曲故事中国的英雄人物,都是她创作的对象。她的剪纸《陕北风情》(图2—10),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幅陕北人民的劳动场景,并大胆地将龙、鸡、马、窑洞等形象融合到一起,可谓天马行空,匠心独具,彰显了陕北人坦诚、率直的性情。图2-10陕北风情剪纸图片来源:http://www.sj998.tom 硕士学位论文2.3.2关中剪纸特点陕西关中地区属渭河平原,经济富庶、文化发达,剪纸样式多种多样,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造型优美,细致逼真,带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关中地区乃秦腔发祥地,戏曲文化丰富,受此影响,剪纸题材多为戏曲故事人物或情节场景。此外,花鸟虫鱼、祥禽瑞兽、吉祥宝器也都是关中剪纸的常见题材。库淑兰老师是旬邑县民间拼贴剪纸的高手,是我国第一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图2-11剪花娘子“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人。她用彩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rn色的蜡光纸分别把人物,动物,花草等形象剪出来,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把画面组合拼贴出来,其画面巨大,形象众多,构图平稳,色彩艳丽而不杂乱,把拼贴剪纸发展到极致,堪称是剪纸艺术之最。库淑兰老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剪花娘子》(图2一11)系列作品,她手中的人物形象头戴五彩花冠,肩披五彩云肩,身着五彩锦衣,四周是繁花祥鸟点缀,整体紧凑而又节奏明快。其作品经过巧妙的构思与布局,作品繁丽而不粗野,对比强烈而又不失协调,富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第三章陕西剪纸图案的特点与艺术表现形式陕西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经典作品。为了研究陕西剪纸的图案特点,我于2011年lO月前往了西安进行陕西剪纸的实地考察(图3—1)。在西安,有幸得到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部张俊杰主任的接见(图3-2)。得知本人此行的目的后,破例开放了馆中不对外开放的非物质遗产展览馆。馆中收藏均是从陕西民间收集的各式手工艺人佳作,14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其中不乏一些传统陕西剪纸作品。通过张主任的引荐,本人还见到了有着“中国剪纸皇后’’美誉的樊晓梅老师(图3—2)。我们就现代剪纸在商业化大潮下发展趋向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漤。基。耋悫髫势。鞑图3-1西安群艺馆外运用剪纸元素设计的雕塑图3—2上:与张俊杰主任在西安群艺馆图片来源:摄于西安群艺广场下:与樊晓梅老师交谈中3.1陕西剪纸的种类3.1.1美化居住环境的剪纸剪纸诞生之初的功用之一就是装饰。段成式《酉阳杂粗》记载“剪纸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描绘了唐代人们剪纸装扮自己,装饰环境的景象。时至今日,心灵手巧的陕西手工艺人剪出各种富有吉祥意义的剪纸,贴于门窗、炕围、顶棚,既美化了居住环境,又增加了喜庆的气氛。窗花是陕西数量最多,形式最自由的剪纸形式。黄土高坡风沙大,冬季寒冷。旧时,人们了为了遮风挡沙,在木质窗户上裱糊皮纸或连史纸。但是自白的窗纸上太过单调,朴实的陕西妇女们便用红纸等彩纸剪成各种生动活泼又富有吉祥寓意的花样贴在上面,这就是窗花。远远望去,十里八坡的黄土地上,红红绿绿的窗花分外艳丽动人。窗花的形状受窗户形状和构造的制约,有方形、菱形、条形 硕士学位论文等样式。“转花”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在窗户的正中央贴大幅的团花,周围贴上小的角花,大的富丽堂皇,小的精致玲珑,美观大方。有的窗格较密,窗花的幅面一般较小,每个窗格各贴有独幅的剪纸,或龙凤、仙鹤、麒麟,或如意、八宝、祥云,或兰花、喜鹊、猫狗,形态各异的剪纸错落分布在窗户上,富有情趣(图3-3,图3—4)。在安塞地区还有另外一种别出心裁的样式——“窗云子”,人们打破窗格的束缚,将大幅的剪纸分成若干部分分别贴在不同的窗格上,将窗花与窗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图案虽被分割,但仍给人以完整的视觉感受,可谓匠心独具。为了便于透光,窗花多以细线造型,玲珑剔透。近现代以来,窗纸逐渐被玻璃取代,但贴窗花的习俗流传下来,逢年过节、婚嫁喜事,人们依然兴致勃勃地贴上自己剪好的窗花增添喜庆气氛。图3-3经典窗花图3-4经典窗花图片来源:摄于西安群艺馆图片来源:摄于西安群艺馆门笺(图3-5)是装饰门窗的剪纸,常贴在门楣、窗楣上。一套门笺一般有五张,第一幅为大红色,称头红;第二幅为绿色,称二绿;第三幅为黄色,称三黄;第四幅为小红色,称四水;第五幅为兰色(或紫色)称,五兰(或紫)。f-3笺的形状大都呈长方形,图案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膛子、边框和穗子。膛子就是中央的大幅花样,是整个门笺的主体,其图案有祥禽瑞兽、英雄烈女,也有“福寿喜”、“六合同春”等吉言吉语的字样。边框又分天头和左右边框,天头是上边框,一般较大,外缘较宽,便于粘贴;左右边框较天头稍细。穗子是门笺的下缘,一般为流苏、水纹、云纹等纹样,一遇风吹,随风飘荡,煞是美观。16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图3-5门笺剪纸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rn墙花,顾名思义,就是贴于墙面上的剪纸,常见的样式有“炕围花”(图3—6)和“灶头花”。陕西冬季寒冷,人们便在屋里、窑洞内选个两面靠墙的位置用土坯垒成睡炕,下面烧火取暖,挨着炕的墙面上贴“炕围子”装饰,用剪纸做成的“炕围子”就是“炕围花”。“炕围花”多是方形,尺寸较大,有单色的,也有彩色的,题材有独幅的人物花鸟走兽,也有连环的神话传说故事。“灶头花”贴在灶边,多是禳邪祈福的图案或“五谷丰登”等吉祥文字纹样,表达祈求祥和富足的美好愿望。图3-6炕围花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窑顶花贴在窑洞顶上,多是将纸折叠起来对称剪出的大幅剪纸,中间是圆形或菱形的大团花,四周连续缠绕花草花边或者几何纹饰与中央团花呼应。窑顶花常贴在结婚的新房内,以大红喜字或者龙凤呈祥为主体,周边缀以凤穿牡丹、缠枝莲花等纹样,红白相配,生动喜庆,极富美感。 硕士学位论文贴在房屋通风口的剪纸称为烟格子。陕西冬季一般门窗紧闭,为了便于通风,多在风门或者窗角留出簸箕状的通风口,为了美观,人们便剪裁出烟格子贴在其上部。烟格子的形状多是方形,纹样一般是比较简单的几何纹或者花草植物,有的下缘还饰有穗子。灯花是装饰灯笼的剪纸。旧时常用灯笼照明,既可以悬挂屋前,又可以拎提走路,人们将灯花贴在灯笼的外壁上用以装饰。灯花花样繁多,图案多是神话传说、历史人物、飞禽走兽等。民间艺人们还做成走马灯,将具有一定关联的剪纸贴在叶轮上,灯火气流上升,推动叶轮转动,剪纸纤细透光,灯火照耀下,一幅幅剪纸人马追逐、物换景移,极富情趣。3.1.2传统礼仪习俗剪纸中国为礼仪之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余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诸多的规矩礼仪,“不学礼,无以立"的观念也是深入人心。传统礼仪习俗剪纸便应运而生,这类剪纸主要用于婚丧嫁娶、人生礼仪、社会交往,其主要类型有喜花、寿花、礼花、供花等。喜花是婚嫁喜庆时用于装饰器物的剪纸,其通常不能粘贴,而是单独摆放或者悬挂在新房中的床褥、箱子、柜子、梳妆台、脸盆架等地方。喜花的形状多种多样,多是圆形、方胜形、菱形、葫芦形的团花,有一个完整的轮廓,寓意生活幸福美满。内容上多是“蘸"字纹样、“风穿牡丹’’、“鸳鸯戏水"、“龙风呈祥”等吉祥喜庆纹样,祈福夫妻恩爱,多子多福。民间常见的喜花“扣碗"(图3—7),外形为两只碗上下相扣,寓意新婚夫妻成“合卺之礼”,在两碗中间扣着一只青蛙,“蛙”谐音为“娃’’,寓意早生贵子,其样式古朴简练,却真切传达出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寿乃五福之首,我国自古重孝道,寿花多是应用于长者寿礼中的剪纸。寿花的常见形象是“寿”字,民间艺人充分发挥想象力,单单一个“寿”字就衍化出三百多种样式。此外,仙桃、仙鹤、蝴蝶、蝙蝠、八仙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寿花中。如剪纸《五福捧寿》(图3-8),纹样由五只蝙蝠和一个寿字组成,蝙蝠的“蝠”字谐音为“福”,剪纸中的五只蝙蝠也就分别代表了五福,五蝠中间环抱着一个经过艺术处理的的“寿”字,其祝愿老人长寿安康的寓意不言而喻。 陕殖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图3-7《扣碗))剪纸图3-8《五福捧寿》剪纸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tom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礼花是用来装饰礼品包装的剪纸。旧时民间流行走亲戚、串门的活动,逢年过节,乡里乡亲都带着猪肉、鱼、鸡蛋等礼品相互走动。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往往在礼品的包装上摆衬些剪纸。这类剪纸没有固定的样式,一般因礼品而异,如送猪肉做礼物就剪个“猪头花”,送鱼做礼物就剪个“鱼纹花”,也有的剪成“富贵安康”等吉祥文字的纹样。小小的礼花,作为馈赠礼俗的一部分,体现着乡间那浓浓的亲情和淳朴的民风。烛台花、斗香花是用来装饰烛台、香炉底座的剪纸。过去,在各种民俗活动的仪式中,都离不开点蜡焚香。蜡烛要插在烛台上、香要插在香炉中,人们为了表示对仪式的重视以及对生灵的信仰通常要对烛台及香炉底座用剪纸进行装点。剪纸的内容一般是祥禽瑞兽、神仙人物、八宝如意等吉祥图案,反映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供花及幡旗都应用于丧葬祭祀。供花是装饰供品的剪纸。民间习俗中认为,庇佑他们的祖先神灵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为了让其生活富足,在祭祀活动中,要摆放鸡鸭及鲜果等供品,供花就摆放在供品或供桌上用以装饰。供花的外形很有讲究,一般剪成特殊的几何形,也有的剪成果品状。幡旗也称引魂幡(图3—9),是用于丧葬祭祀的剪纸,一般用于为死者引领走向地府道路。民间习俗中还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会死去而是飘荡在生前的居图3-9魂幡所,成为孤魂野鬼,所以人们就设计制作出了引魂图片来源:摄于西安群艺馆 硕士学位论文幡,用以引领魂魄入土为安。幡旗用白纸或者蓝纸剪成镂空的长条拼贴而成,上面装饰着三角形纹样,下面有连续的花边以及齿状的垂须,中间部位衬上金银箔纸剪刻成的宝相花,出殡时持举在棺木前引领道路。3.1.3刺绣、布玩具底样剪纸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家人穿的衣袜鞋帽都是由妇女们手工缝制或绣成的女红产物,剪纸多作为缝制衣物及刺绣图案的底样。这类剪纸形状多为方形、圆形、菱形、月牙形、荷包形等适合纹样,题材多为人物、花鸟、瑞兽等,品类包括鞋花、枕顶花、帽花、围涎花等。鞋花(图3-10)根据鞋子不同的部位,分为三种形式:一种绣在鞋头,作为鞋尖底样,多剪成小团花,称为“鞋尖花”;一种绣在鞋面,外形轮廓多为月牙形,画幅比鞋尖花稍大也较复杂,称为“鞋头花”;一种绣在鞋帮,随着鞋样的变化而剪纸的形制也依形伸展开来,称为“鞋帮花”。此外还有绣于鞋底的“鞋底花”和绣于袜底的“袜底花’’,这两种剪纸多用于寿鞋。鞋花的题材多是花鸟虫鱼、吉祥文字,外形严整,画面匀称。旧时的枕头跟现在的枕头有很大差别,老式枕头大体图3—10鞋花呈短扁的柱状,两头为方形,枕顶花便是用在此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rn处刺绣底样的剪纸。枕顶花通常用连史纸或毛边纸剪成,结构匀称,构图自然大方,内容多为祥禽瑞兽、鲜花仙草等吉祥题材。帽花常用作帽子刺绣的底样,其样式多种多样,有虎头帽、如意帽、状元帽等等,内容多是花鸟如意,生肖动物,风格生动活泼、神气逼真。民间为防止婴儿口水玷污衣服,在其脖颈上套上圆圈形的围涎,围涎花就是用作围涎刺绣的剪纸底样。围涎花的形状多样,有菱形、如意形、圆弧形、动物形等,内容也多为憨厚可掬的动物或柔美的花草。在陕西有一种分片的虎形的围涎花,前片为虎头纹样,后片为虎尾纹样,左右两边则是虎身和四肢,各片还装饰有各种花草,形象大方,充满情趣,寄托着父母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20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3.2陕西剪纸图案的特点陕西民间剪纸图案淳朴粗犷、简练明朗,线条自由流畅,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其造型以简洁概括为特点,创作随心所欲、轻松自由,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神鸟兽交织汇聚成一种超时空的意象,充斥着对天地人间、日月星辰、云雷闪电等自然万物的幻想,透露着清新淳朴的气息。陕西剪纸源自于生活,附丽于民众,反映了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对于中国美学、哲学、历史学和人类社会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陕西剪纸造型装饰趣味浓厚,其精心刻画的细节成为打动人心的重要因素。人们在剪纸时,不追求严谨写实,往往采用移花接木地手法,在剪纸形象上添加一些“月牙纹”、“锯齿纹”或小团花等纹样,来表现诸如纹理、黑白、体块等抽象刻板的视觉要素。如以极度夸张地手法将牛身上的旋毛表现为生动形象的小团花;用“月牙纹"装饰马的身体,以刻画体块和力感;用柔和的“锯齿纹”装饰瓜果的边缘以表现其水灵新鲜。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装饰纹样构成了剪纸独特的语言符号,如果将其拿除,作品顿时便会显的索然乏味,失去了那种自然朴实的艺术神韵。如剪纸《卧猴》(图3—11)中,用月牙纹刻画猴子的关节和体块,用纤细柔软的锯齿纹表现猴子身上的绒毛,另外还在脸部和肩头使用小的团花作装饰,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再如剪纸《耕地》(图3-12)中,人物和牛的眼睛都用月牙纹表示,鸟眼、花蕊用小圆圈点缀,人的帽子和鸟的羽毛则用锯齿纹展现,都体现出剪纸图案的装饰性特点。图3—11《卧猴》剪纸图3-12((耕地》剪纸图片来源:摄于西安群艺馆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陕西剪纸造型追求硕大完美的艺术效果。古时,我国就有着求全的审美思想,表现在剪纸中就是在构图中将所有物象平行布局在画面中,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叠 硕士学位论文压的情况,同时,也注重对主体形象和部位的突出,甚至显现出肉眼本不能看到的物象。如高凤莲老师的剪纸作品《墙头上跑马还嫌低》,造型简明概括,画面中形象众多,有男人、女人、柳树、喜鹊、花草等,但所有的形象都完完整整,以平行的关系布局,相互之间靠线条相连,不存在叠压关系。库淑兰老师的剪纸作品《一朵莲花一颗根》,画面中身着五彩衣服的剪花娘子站立在房屋内,四周装饰着五彩缤纷的花鸟纹样,画面充实饱满。作品的主体形象为剪花娘子,所以其在画面中占有的相当大的比例;眼睛能传达人物情感,所以,眼睛也比较大,这些都反映了陕西剪纸追求硕大艺术效果的特点。再如剪纸《老鼠娶亲》(图3—13),整幅作品以长幅画卷的形式生动的展现了老鼠娶亲的场景,有的老鼠腹部有小老鼠图案,表现老鼠怀孕,有的老鼠腹中有小鸟形象,表现出老鼠吃的食物。这些现实中本不应该看到的物象显现在剪纸图案中,反映了陕西剪纸追求画面完满的特点。图3-13老鼠娶汞局部图片来源:摄于西安群艺馆陕西剪纸有着超时空架构的特点。剪纸不在乎时间、空间的差异,不在乎现实、神话的差异,所有的物象都可以同时展现在同一幅作品中,并且还能显得“合情合理”。剪纸图案以散点透视关系造型,视角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拘泥于现实世界的一点,而是随着作者思维发展过程展开画面,作者与剪纸画面没有固定的平行关系,有时置身画中,有时退出画外,努力营造出相离、退让的空间效果。如宜君县《一人三面三情》剪纸,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有三张脸,每张脸都有不同的情绪特征,这种超时空的构架,造就了一个人有三面三情的有趣画面。再如第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二章中高凤莲老师的《陕北风情》剪纸,整幅画面以置身画外的第三者的视角,平行地展现出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不仅有现实中的人物、驴马,花草、鸟雀,还有神话传说中的龙凤形象,现实与神话物象共处一幅画面,却又不是协调,营造出一个意象化的完美空间。陕西剪纸的这种时空交错,巧妙地将各种具有特定意义的元素整合于一处,打破了方形分割产生的沉闷,富有自由随意的艺术趣味。3.3陕西剪纸中的图案3.3.1陕西剪纸的常见题材陕西剪纸的题材包罗万象,非常广泛,既有鸡鸭鱼鹅、蔬菜水果、锅碗瓢盆,又有祥禽瑞兽、英雄烈女、八宝如意等,凡是百姓新闻乐见的都可以融入到他们的剪纸中。常见的题材归纳起来可分为人物题材、动物题材、植物题材和器物符号题材四个大类。人物题材包括历史人物、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数不清的人物故事,其中很多都为百姓所熟知并在民间流传,千百年来,这些逸闻轶事为人们津津乐道,久而久之就成为剪纸的创作对象,如“二十四孝”、“关云长”、“一百单八将’’等等。陕西地区流行秦腔,其中不少人物造型生动、惟妙惟肖,也被纳入剪纸之中,如《白蛇传》、《杨家将》、《哭长城》等。我国还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的形象也为人们熟知,成为陕西剪纸的常见题材,如八仙、福星、寿星、刘海、孟姜女等等。另外,还有很多源自于现实的日常生活场景,如洗衣做饭、烧水劈柴、放羊喂猪、走亲访友、耕地纺织以及玩杂耍、踩高跷的等。动物也是剪纸的重要题材。生活中常见的鸡鸭鱼鹅、猪马牛羊、喜鹊蜘蛛,山林里的狮子老虎、长蛇雄鹰、猴子小鹿以及传说中的十二生肖、龙风仙鹤、麒麟玉兔等都是剪纸创作的对象。民间艺人大胆地想象,对这些形象进行抽象夸张的处理,使之更富有情趣。如老虎在剪纸中不再是凶残的形象,而是憨厚可掬;老鼠不再灰不溜秋贼头贼脑,而是被塑造成灵巧可爱的形象。植物题材在剪纸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包括树木、蔬菜、花卉、果品等。树木有杨、柳梧桐等;花卉有梅、兰、竹、菊、牡丹、荷花等;蔬果品有白菜、葫 硕士学位论文芦、佛手、桃、石榴等。另外还有神话传说中的灵芝、仙草等植物题材。器物符号题材,包括祥瑞宝器、象征几何纹样、吉祥字符纹样等。祥瑞宝器有如意、八宝、暗八仙、花瓶、文房四宝、铜钱、银锭、八吉祥等。民间传说八仙各自持有威力无穷的法器,汉钟离手不离扇,吕洞宾身背宝剑,张果老拿着鱼鼓,曹国舅手执拍板,铁拐李佩戴葫芦,韩湘子常握箫管,蓝采和常提花篮,何仙姑手执莲花。暗八仙图案中呈现的是八仙所持的八种法器,没有八仙形象,传达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神话的向往。抽象几何纹样有圆形、菱形、方形、方胜形、锦纹形等等。吉祥字符纹样有万字不断头纹、福字纹、寿字纹、双喜纹以及“风调雨顺”、“恭喜发财”等各种吉祥话语纹样。3.3.2陕西剪纸的语言寓意3.3.2.1谐音化谐音化是陕西剪纸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语言寓意手法,通常以一种现实生活中常见到的植物、动物或器物的名字谐音借用为一种抽象的吉祥寓意。常用的有“羊”谐音为“祥”,以示期盼祥和;“鸡"谐音为“吉"以示吉祥;“蝠”谐音为“福”以示幸福美满;“鹿”谐音为“禄"以示亨通等等。《连年有余》剪纸,画面中有童子、莲花和鲤鱼的形象。“莲"谐音为“连”,暗含连续、接连不断的寓意。“鱼”谐音为“余”、“裕”,暗指富足有余。同时,莲花一般都生长地比较繁茂,画面中莲花形象就暗喻家道繁荣昌盛。由于鱼产卵很多,在这里鲤鱼也就有了多子多福的含义。整个作品传达出人们对家世兴旺、儿孙满堂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三阳开泰》剪纸(图3-14)的画面由三只羊、太阳与风景组成。这里“羊”与“阳”“祥”谐音。《易经》日:“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泰卦象征宇宙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状态。三羊即“三阳",寓意春事已动、万象更新的吉祥之兆。《聪明伶俐》剪纸也是谐音化的典型代表作品,画面由葱、藕、菱角和荔枝组成。葱谐音为“聪’’字,暗喻聪明;莲藕为莲花之根,孔窍玲珑,洁白透亮,借喻聪明;菱角的菱与荔枝的荔分别谐音为“伶”字和“俐”字,有着伶俐、灵活的意思。整幅剪纸传达出希望孩子头脑聪明灵活的美好愿望。24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图3-14《三阳开泰》剪纸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3.3.2.2象征化象征化,指根据现有事物的外在形制或特点,使人产生与之相关的比拟与联想,来表现某种抽象的寓意或思想感情。常见的有牡丹,因其花朵大而丰满、娇艳多姿而象征富贵吉祥;桃子,因为“蟠桃会”众仙食后长生不老的神话故事而象征长寿安康;麒麟,因其为传说中的祥瑞圣兽,象征慈和吉祥、太平盛世;蛇,因其产卵多而象征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等等。《岁寒三友》剪纸由松、竹、梅三个形象组成。松树,四季常青,凌霜不调;竹子,图3—15鹤鹿同春挺拔玉立、清秀素洁;梅花,品行耐寒、岁寒开花。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因为三者在寒冬腊月,万物凋零之时仍能傲立坚挺,焕发绿意,象征人情操高洁、铁骨冰心的品格和意志坚强的生命力。《鹿鹤同春》(图3-15)由鹿、鹤与花草树木等组成。在民间,鹿为长寿善良的灵兽,传说口衔灵芝,与寿星为伴;鹤为长寿仙禽,“寿不可量”,传说与神仙同游。由于鹿可谐音为与“六”字、“禄”字,鹤可谐音为“合”字,所以此剪纸又可称“六合同春”。图案寓意天下春意盎然,欣欣向荣。再如《麒麟送子》剪纸,纹样中一只威风凛凛的麒麟背着一位手执玉书的俊美孩童从天而降,周围祥云缭绕华美大方。其中麒麟为上古神兽,象征着吉祥和瑞,相传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都会成为栋梁贤臣,寄寓着希望所 硕士学位论文生孩子将来仁厚富贵的美好祝福。3.3.2.3象形化象形,是指将某些事物作符号化象形处理,以传达抽象的寓意。“如意"本来是一件普通的瘙痒器具,因为可以自行解决瘙痒的问题,可如人意,于是便叫做“如意’’。其形状是在长柄的一头作手指状,在吉祥图案中,它则简化成一个如如意头,形状如云朵或灵芝,在剪纸中被广泛使用。《福寿三多》剪纸,图案中有桃子,石榴、佛手三种蔬果。佛手,其形状像人手,相传带有佛的力量,使人吉祥;桃子象征长寿;石榴籽粒多,寓指多子多孙。整幅剪纸传达了多福多寿多子多孙的祝颂之辞。再如《八吉祥》剪纸,纹样由佛教传说的八种法器的象形图案构成,其中有盘长纹样,象征长寿;莲花纹样,象征圣洁;宝伞纹样,保护众生;法罗纹样,佛音吉祥;白盖纹样,解脱大众病贫;宝瓶纹样,表示圆满如意;双鱼纹样,喻为幸福;法论纹样,寓意生生不息。3.4陕西剪纸中的民俗文化之人生礼仪3.4.1婚嫁剪纸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可以说是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周礼》中从《六礼》开篇到《婚龄》为止的二十二章,详尽记载和评述了婚姻过程和于此有关的各种礼仪事项。近现代,民间各阶层对结婚的礼仪活动仍很讲究,从议婚、行聘、过庚、迎娶到合卺,整套仪式都较为完善地反映出中国人几千年的婚姻观念。"随着婚俗的完善,婚嫁剪纸逐渐形成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大都以红纸裁剪而成,结婚时或粘贴或摆放在门窗、桌椅、箱柜、被褥、妆奁等物品上,既装点了环境,又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婚嫁剪纸的主要题材有牡丹、莲花等花卉草木,八宝如意等吉物器皿以及“蘸”字等吉语纹样。其中,“喜”字纹样是婚嫁中必不可少的剪纸,不论是大r3#l,还是洞房内或者是新婚物品上都需要它作装饰。民间对于“喜"字剪纸的贴法颇有讲究,女方家要贴“禧”字,以示吉祥喜庆;男方家则要贴“鳝"字,寓意喜上加喜。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升,“喜”字又与龙凤、鸳鸯、喜鹊、梅花、莲花等形象有机组合,形成了新的花样,丰富26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了剪纸的寓意,越发增添了喜庆的氛围。孟子曾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寄寓繁衍生育的剪纸纹样同样是婚嫁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出现的“鼠拽瓜瓜”、“猴吃桃”、“金鸡探莲花”等纹样都是这类题材的典型代表,其中老鼠、猴子、金鸡等象征着男性,而南瓜、桃子、莲花等象征着女性,暗喻男女交合,生殖繁衍。在陕北的窑洞中,窑窗上部一般贴有双手抱鱼的“抓髻娃娃“转花,寓意生生不息;窑窗下部要贴“鱼戏莲"、“莲里生娃”等五颜六色的剪纸,同样有生育繁衍的寄寓。3.4.2诞生礼剪纸诞生礼是我国庆贺新生婴儿的传统礼仪。人们自古崇拜生育繁衍,对于新生儿的诞生礼也就格外重视,家族的长辈都要为这新生命庆贺一番,除了大宴亲朋,总少不了用剪纸来烘托喜庆气氛。《梦梁录》曾记载宋代民俗:“凡孕妇八月,于初一日父母以银盆或彩画盆盛秋秸一束,上插花朵及铜草罗铰五男二女花样,用盘盒装送馒头,谓之‘分离’。”这里称之为“分离”的诞生礼就应用了人物花样剪纸。在民间,有些地方还盛行给亲朋好友送红蛋,红蛋上一般贴有红纸剪成的“生命树”,寄寓了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此外,孩子出生时所用的鱼枕、龟枕以及周岁时用的虎头枕、虎头帽、虎头鞋等,都离不开剪纸花样。3.4.3寿礼剪纸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重视孝道,而行孝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老人做寿礼。古时,在寿礼上除了吃寿面、祝寿酒外,通常还要贴寿花剪纸以增添祥乐气氛。常见的寿花为福寿花,它是以“福”和“寿”为主要纹样的剪纸图案,常见的有万寿字、长脚寿字、福寿双全、寿桃图、寿星图等,剪纸中的“福”、“寿”有的直接取自书法造型,如寿字就有数百种字体,并被人们归纳为对称的寿字纹样;也有的以动植物象征长寿,如猫、蝙蝠、蝴蝶、佛手等以谐音取福寿之意,松、鹤、葫芦、寿桃等也常被用作长寿的符号。时至今日,在老人寿辰的贺礼图案中,依然能够看到福寿花的身影。27 硕士学位论文3.4.4丧葬剪纸丧葬是中华民族特别重视的一项民俗活动,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同时也反映出几千年来民众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的道德观念和忠孝思想。丧葬剪纸大多数用于新故、周年、三周年祭奠中,其内容也多以死者灵魂不死,生命永生为主题。丧葬出殡活动常用的剪纸有魂幡和纸钱。魂幡一般由金童玉女手持,上书“金童接引西方路,玉女随行极乐天”,用来为死者招魂。其外形一般不求对称,图3-16丧葬纸扎但强调精雕细刻,画面饱满。纸钱在丧图片来源:摄于西安群艺馆葬活动中一般被用来焚烧或者抛撒,托以招魂和送钱之意。唐朝时期就有纸钱的相关记载,据《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古有享祀鬼神,有青璧币,事毕则埋之。魏晋以来,始有纸钱。”而剪纸钱祭祀鬼神在明清时期才成为固定的丧葬仪式。纸钱除了元宝采用折叠工艺外,大都用草纸剪刻成圆形方孔钱样式,形式简单而随意。另外,陕西民间桑俗纸扎(图3—16)也广泛应用了剪纸工艺,纸人、纸马、灵罩、棺罩等纸扎上装饰的云纹、水纹、花卉、鸟兽等形象都是用金银箔纸或者彩纸剪刻而成,图案构成严谨复杂。在陕西关中农村的丧葬仪式中,灵堂前两侧摆放贴有石榴、莲花剪纸图案的“纸格子”,出殡的棺罩上面也贴有八仙人物、二十四孝及各种戏曲人物等的剪纸。陕西浮山流传着“头枕牡丹脚登莲,后辈子孙坐状元"的说法,在冥枕上要贴牡丹剪纸,以象征富贵;冥鞋要上贴莲花剪纸,以象征清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丧葬剪纸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电脑、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用电器纸扎也已经屡见不鲜。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第四章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纺设计中的应用当今国际家纺市场呈现出西方产品“一枝独大’’的局面,简约、时尚的欧美家纺风格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本土婚庆家纺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必须以本民族特色风格与时代气息相融合,创作出独树一帜的中国婚庆家纺风格。剪纸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将其嫁接于现代婚庆家纺设计,对于重燃国内家纺设计行业对中国传统元素应用的热情,增强本土家纺业在国际家纺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选取陕西剪纸为对象研究剪纸在婚庆家纺中的应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在地位方面,陕西剪纸历史源远流长,其较为系统地存留了丰富的传统样式和技法,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剪纸。其次,在题材方面,剪纸在陕西本身就常用于节日嫁娶,与当地人生活息息相关,牡丹莲花、鲤鱼鸳鸯、龙凤呈祥、双喜纹样等适用于婚嫁场合的吉祥题材包罗万象,丰富多样,而其他地区的剪纸题材多是历史人物或生活场景,并不适于婚庆家纺设计。再次,在风格方面,陕西剪纸不似如内蒙地区剪纸那般原始粗犷,也不像南方、温州地区剪纸那般太过玲珑纤细。其风格淳朴自然,线条流畅优美,更适合于婚庆家纺设计。4.1剪纸元素应用于婚庆家纺设计的消费市场分析家用纺织品是家居软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床上用品、沙发靠垫、地毯、窗帘、桌布、毛巾等,满足人们铺铺盖盖、遮遮掩掩的日常生活需求。由于其在室内占距比较大的空间,对于房间整体装饰风格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颜色或材质的不同选择,给人以不同的视觉观感,或是温馨浪漫,或是清新纯洁、或是朴素淡雅、或是时尚跳跃。正因如此,家纺在现代家居生活中也已成为众多室内装饰用品中最为灵活最为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实用品。婚庆家纺是以婚庆为主题材的家纺,新人们往往依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进行精心地挑选和布置,以增添温馨喜庆的气氛。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不同,婚庆家纺设计的风格也在不断发生着变迁。但从总体的流行趋势来看,是在经典和时尚两线之间徘徊,从简约主义风格渐变到巴洛克、洛可可代表的雍容复杂, 硕士学位论文再从雍容复杂演化成以北欧为代表的简约时尚,轮回往复。当前的国际家纺设计领域,时尚简约、浪漫优雅的设计风格成为绝对的主旋律,每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国际家用及室内纺织品展览会迄今全球享誉最高,引领着全球家纺设计风格的演变潮流。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向来是西方设计师灵感发源地之一。尤其是2008年,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策划的奥运会开幕式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的美轮美奂、如诗如画(图4—1)。婚庆家纺设计界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灵感,掀起一股猛烈的“中国风",以国画、剪纸、皮影、脸谱、瓷器、刺绣等为主题,结合西方现代流行时尚元素的家纺作品,既富有中国古典韵味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大获成功。图4-12012上海世博会运用剪纸元素设计的家纺产品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反观国内本土婚庆家纺,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进出口婚庆家纺产品最多的国家,有着数亿人口的消费市场,然而在设计风格上,欧美日韩却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简约、时尚的西方家纺风格占据主导地位。作为本土婚庆家纺设计者,这是值得深思的现象。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我们无法真正消化理解建立在西方文化根基之上的设计语言和规则,单纯地顺应西方设计风格,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可谓毫无胜算。所以,本土婚庆家纺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破而后立”,打破由西方人设定的“游戏规则”,以自己本民族特色风格与时代气息相融合,创作出独树一帜的中国婚庆家纺风格已是势在必行。中国传统艺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本文选取剪纸应用于婚庆家纺设计,这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是有着充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的。首先,剪纸是中国本土孕育的源远流长且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以其独特的镂空艺术效果,自古以来就为世人所喜爱,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纷纷与国际接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剪纸作为民间艺术形式,需要传承下去。将传统剪纸艺术嫁接到现代婚庆家纺设计领域是对剪纸艺术弘扬和再创造的需要。近年来,在设计领域中流行“生态设计”的理念,讲求设计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剪纸作为一种原生的民间艺术形式,来源于自然及朴实的生活劳动,生态环保。将传统剪纸艺术嫁接到现代婚庆家纺设计领域是推行“生态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剪纸与家纺图案在很多方面有着共性,两者都属于二维的平面艺术,都是为了装饰室内环境,渲染家居气氛,都讲求幸福吉祥的寓意,传达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因此,将传统剪纸艺术嫁接到现代婚庆家纺设计领域中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将剪纸艺术嫁接到现实婚庆家纺设计领域同样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婚庆家纺产品最终都是要投放到市场销售的,经得起消费者检验,让消费者喜欢,乐意花钱购买的产品才是真正的成功产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解剪纸艺术应用于婚庆家纺设计的市场需求状况,我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调研以精心制作的问卷形式展开(附录2),采用随机拦截的方式,以保证调研结果的科学有效。此次调研的对象主要为20岁到35岁的适婚年龄人群。调研的地点选取为北京,在覆盖各阶层人士、人流量大的西单商场区域、星光天地商场、王府井步行街等地进行拦截式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63份。此次调查得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类消费人群对婚庆家纺的喜好指向以及我这项研究的可行性。其问卷中的一些数据值得探讨。首先是关于消费者对婚庆家纺设计风格审美取向的调查设定的问题:“您喜欢下列哪种设计风格的婚庆家纺?”共有5个选项,调研结果见表4-1。注:此题为单项选择题。 硕士学位论文置甘只jp人重pI占墓人t眈爿(誓)p捧名p西方时肖墨pl伯p31.pI.,西方古典皇一12B.,趁.Ip3p蒯肖紫lt7p25.Ip即民族传糌8Ip1I.1.,‘p叠幽3IpS.≯Sp表4-1关于消费者对婚庆家纺设计风格审美取向的调查结果从表4—1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西方时尚型的婚庆家纺设计占的比重最大,为31.6%,这也印证了西方风格在现代家纺的主导地位。然后就是民族时尚型占比为26.1%,而民族传统型占比仅为14.4%,比西方古典型占比还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仔细分析来看,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民族时尚型和民族传统型都有个共性,那就是民族特色,区别在于一个与时尚简约的现代精神相融合,一个照搬传统纹样。选择民族时尚型的人数明显多于民族传统型,说明人们对民族特色的婚庆家纺还是相当认同的,只不过希望能推陈出新,满足其追新求变的审美情趣。将剪纸艺术应用于婚庆家纺即体现了对民族婚庆家纺的再创造,属于民族时尚型的范畴,从这个调查结果看,其消费市场前景是相当广阔的。再是关于消费者对婚庆家纺设计元素审美取向的调查设定的问题:“您喜欢下列哪几种中国元素应用于婚庆家纺?”,共有7个选项,调研结果见表4—2。注:此题为多项选择题。中层阮素p人煎p占总人藏比饲‘_)p捧名p刺绣p328p58.弦lp国画p216一加.4p3p书法p95pl"r.1,o6.3剪纸p207p弱.8—4p吉祥纹样p259—46.口p2p盘结盘扣一87p15.5p7p蓝印花布p123p21.B一5p表4-2关于消费者对婚庆家纺设计元素审美取向的调查结果从表4—2显示的数据中不难看出,刺绣、吉祥纹样、国画、剪纸相当受现代人青睐,占比大都在35%以上。而其他设计元素占比比较均衡,比例也相对小很多,普遍在17%左右。其中剪纸的比例高达36.8%,充分说明人们对于将剪纸应用于婚庆家纺设计的需求还是相当强烈的。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关于消费者对于婚庆家纺颜色审美取向的调查设定的问题为:“您喜欢下列哪些颜色出现在婚庆家纺中?”,共有8个选项,调研结果见表4—3。注:此题为多项选择题。中■元蠢p人量p占基人羹比翻‘t’p暮名p中胃红.)S17一,钉.2plp膏荭酗216p∞.1p6’)黑分匏pS。7.】8p白色.,疑舻∞..I.,2p金啜色p112p73.2pSp麴盼铷,lO.3妒7p嫩p137p"iT.静t一致红一181.,aS.tp3p表4-.3关于消费者对婚庆家纺颜色审美取向的调查结果表4—3中数据反映出人们对于婚庆家纺的颜色喜好状况。毫无疑问,充满喜庆意味的中国红以其97.2%的高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颜色。然后居第二位的是白色,占比为93.4%,这个现象反映出西方文化对本土审美情趣的影响,白色在西方代表神圣高洁,婚纱礼服大多都是白色,如此多的人选择白色也就不足为怪。然后是象征温馨浪漫的玫红和紫棠色,分别占85.4%和77.6%。在往后就是象征着荣华富贵的金银色,占比73.2%。清新淡雅的青花蓝虽然在家纺风格中比较受欢迎,但是在婚庆家纺中少有人选。传统的鹅黄绿和黑色在婚庆家纺题材中同样占比fl曼4,。同时调查的结果还反映出婚庆家纺的选择与受访者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有着密切关联。一般而言,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成正比关系,收入越高,越能够也越舍得在家纺品上消费。高薪的受访者,不太重视价格,更为注重的是产品的品牌、舒适度以及质量;而低薪的受访者一般要考虑价格因素,并且更为关注产品的材料、质量。受教育程度同样对家纺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学历高的受访者考虑的比较全面,家纺的材料、质量、价格、舒适度、款型、品牌、环保度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在设计风格上倾向民族时尚型和西方时尚型,在颜色上更喜欢富有浪漫色彩的中国红、玫红或者简约圣洁的白色;而学历较低的受访者考虑的要素较少,通常只考虑价格、质量、材料,在设计风格上偏重民族时尚型和民族传统型,在颜色上更热衷传统的中国红或者华贵富丽的金银色。因此将剪纸应用于婚庆家纺中,同样需要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区别对待。可以设计出 硕士学位论文两种不同的款型,一种选用比较昂贵材料,采用更为精美的刺绣、提花等工艺加工面向高收入高学历的客户群;一种选用比较廉价但质量上乘且舒适的材料,采用一般的印染等工艺加工面向相对低收入低学历的客户群,其中前者是主导消费人群。通过分析此次市场调研的结果,不难看出,将剪纸应用于婚庆家纺设计不仅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其消费的主导人群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高薪阶层。将剪纸应用于婚庆家纺设计,望能重燃国内家纺设计行业对中国传统元素应用的热情,同时亦望能对于实现本土家纺主导国际家纺格局的伟大目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4。2陕西剪纸图案的吉祥寓意在婚庆家纺品中的延伸在现代家纺设计领域,中国的传统吉祥纹样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设计师的关注,运用于婚庆家纺的设计产品也是屡见不鲜,愈来愈多的年轻人选择充满中国传统吉祥寓意的婚庆家纺装点新房,富含传统吉祥韵味的现代家纺品也广泛博得消费者的青睐。这点在市场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当被问及喜欢哪种设计元素应用于婚庆家纺中时,有近一半的人选择了吉祥纹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历经千年不衰,在这过程中形成了众彩纷呈的吉祥图案,对历代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陕西剪纸被称为剪纸艺术的“活化石”,很好地传承并发展了这些吉祥寓意,将剪纸艺术嫁接于现代婚庆家纺设计,也使吉祥寓意得到了弘扬和延伸。远古社会时期,人类在生存繁衍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水平及其低下,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显得无比弱小。那时人们的知识有限,对于影响他们生产生活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自身的各种生理现象无法理解,于是就认为冥冥中有着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着一切,并且将这些自然力量或者动植物想象成为拥有无边法力的神明。为了求得这些神灵的庇佑他们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病无灾、子嗣昌盛,人们为其举办各种祈求仪式和祭祀活动。比如当天气炎热干旱时,人们就到龙王庙去上香并请得道高人做法以祈雨,刚结婚的青年人要到送子观音像前跪拜求子,逢年过节人们也都会为“老天爷”烧香上供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幸福安康。随着时间长河的流淌,这些神灵形象慢慢超出宗教礼仪,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逐渐演变成为吉祥的象征。陕西剪纸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复合远古图腾、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多种文化要素,形成了众多或是古朴典雅,或是简洁明快,或是线条流畅,或是纯真朴实的蕴含吉祥寓意的图案。这些图案应用范围甚广,不仅出现在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宗教活动中,还涉及到民间婚娶、生育、寿诞、服饰、家居等方方面面。中国的审美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对于山川草木、人物花鸟等外物的刻画过程中,不苛求外形的逼真形象,更为注重神韵、意境的传达,这也就是常说的“图必有意”。勤劳朴实的百姓一年到头都在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人长寿健康,儿孙富贵满堂,家庭幸福和睦,这些美好的向往在剪纸艺人手中就演变成一幅幅富有吉祥喜庆意味的剪纸图案,并代代流传。陕西剪纸的吉祥图案花样千枝万杈,但可应用于婚庆家纺设计的纹样大体可以概括出下面几种,这些纹样反映出了数千年来人们一直追求的美好愿望,其中一些追寻至今仍犹存。龙风呈祥。龙,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皇帝和社稷的标志,它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时至今日,华夏儿女依然称为“龙的传人"。凤,同样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祥瑞形象,它是百鸟之王,华美绚丽、富贵端庄,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的象征。古时生产水平低下,人们无法解释风、雨、雷、电的现象,便想象有一只掌控天相的神物,是为龙;同时,古人看到有众多的飞禽,便想象天空中有位飞禽的王者,是为风。有关龙风呈祥的记载,最初见于汉代《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不过,此时的龙凤呈祥仅仅是一种天下太平昌盛的象征。后来在“吹萧弄玉"的典故中,萧史与弄玉合奏乐曲招来龙凤飞舞,祥云翻腾,最后二人分别驾乘金龙玉凤御风升空而去,龙凤呈祥从此也就有了夫妻和睦恩爱、比翼齐飞的寓意。龙凤呈祥的纹样中,“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风;凤是翔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周围瑞云朵朵,一派祥和之气",喜庆吉祥,宏大壮丽,历来成为婚庆剪纸中最为常用的纹样。凤穿牡丹。牡丹可谓是我国的国花,其花朵硕大鲜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深受国人喜欢。凤凰分雄雌,雄为风,雌为凰。民间常见的凤穿牡丹纹样通常为一只舒展飘逸、精神抖擞的凤鸟口衔忍冬花枝,35 硕士学位论文回首高昂,飞翔在盛开的牡丹花丛中,线条流畅自若、形神兼备、极富华美。这种纹样中,美丽的牡丹象征着女人,而凤鸟则象征着男人,凤戏牡丹,寄寓了夫妻和睦恩爱的美好愿望。还有一种风穿牡丹的纹样为凤凰双鸟在牡丹从中翩翩飞舞,形态华美多姿、顾盼生情,有着夫妻二人比翼齐飞共创幸福生活的美好寓意。鸳鸯戏水。鸳鸯有着“止则相耦,飞则成双"的天性,自古以来就有着夫妻相亲相爱、不离不弃的美好象征。唐代诗人卢照邻是第一个把鸳鸯比作夫妻的人,他的《长安古意》有着“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的诗句,为后人纷纷效仿。荷花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着高雅圣洁的内涵,并且“荷”字谐音为“和”,有着和睦的隐意。鸳鸯戏水纹样中,一对线条流畅自若的鸳鸯在长有秀美荷花溪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一只回首相望,一只翘首含情,形象生动、惟妙惟肖,蕴含着对新人和睦相处、幸福恩爱的美好祝愿。“蘸”字纹样。“鲭”字纹样是陕西婚庆中必不可少的剪纸,相传由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创作,在民间广为流传。结婚合卺自古就是终身大事,称之为“大喜”,“蘸”字有两个“喜"组成,寓意喜上加喜,并且一般拉长为长双喜,象征天长地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嚣”字纹样还出现新的花样,如与新人生肖属相共同组成新型“蘸”纹,与龙风纹样共同组成“龙风之蘸”,与喜鹊梅花纹样共同组成“蘸上眉梢”等,更为生动活泼、喜庆吉祥。白头富贵。纹样中有一朵正在盛开的牡丹,旁边伴有一只神情欢愉的白头翁。白头翁的眉毛及枕羽都是白色,神似白没白首的老人,所以常常象征鹤发童颜的老人;牡丹是花中之王,象征吉祥富贵。白头富贵的图案寄寓了新婚夫妻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生活幸福美满的美好愿望。缠枝纹。缠枝纹线型优美流畅、委婉多姿。其历史源远流长,自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纹样;汉代时期纹样成熟,出现“鸟兽葡萄纹绮”;唐宋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纹样丰满、凝重;明清时期风格偏向富贵精细;时至今日,缠枝纹通常选取荷花、牡丹、忍冬或者菊花为主体,上下左右延伸,结构连绵不断,有着生生不息的寓意。在现代婚庆家纺的设计中,可以进一步提取其弯曲连续的骨架配以点花装饰的美学精髓,创作既能传达传统神韵,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简洁清丽之佳作。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云纹。“云无形,风无相”,飘渺的云纹连绵流畅、缱绻起伏,给人轻柔律动的审美感受,有着吉祥如意,万事顺达的寓意。云纹有云气纹、卷云纹、朵云纹、行云纹、团云纹等样式。云气纹外形勾卷,朵云纹平静圆润,行云纹绵绻飘渺。“云从龙,风从虎”,云纹有时还与龙纹相配,蜿蜒盘桓的苍龙与飘渺缱绻的云朵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形成宏大壮丽、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云纹剪纸应用于婚庆家纺中,形成富丽堂皇、生动飘逸的审美形式,具有祥瑞雅致的视觉美感,同样为现代人所喜爱。除此之外,“喜上眉梢”、“麒麟送子”、“祥蛇盘兔”等吉祥纹样也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婚庆剪纸图案。这些富含传统吉祥寓意的图案是先辈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是当代设计师的宝贵的灵感源泉,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要求每个家纺设计者在运用吉祥图案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的运用(图4.2),而要对本民族文化精髓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古为今用,大胆创新,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解析和重构这些图案,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民族婚庆家纺风格,从而推动整个民族家纺业的进步。图4-2对剪纸纹样简单拼贴的家纺设计美感不足,缺乏形的变化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4.3陕西剪纸的造型在婚庆家纺品中的拓展在造型上,剪纸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其受到工具和材料的制约,很难表现立体的三维造型。因此,它多以高度凝练的简洁线条作为主要构图手段,运用意象的手法和约定俗成的视觉符号来表现主题、传达感情。同时,它还要求各线条相互连接不断,形成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陕西民间剪纸造型简洁概括,图案淳朴粗犷、简练明朗,线条自由流畅。其图案极富装饰性,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随心所欲地采用移花接木的形式使单调、僵37 硕士学位论文硬的形象变得丰富、活跃。人们常常在人物的腮上剪出两朵花,表示脸部的红晕,在蛇的身体上剪出一个个“月牙儿”,表示蛇的关节,如果拿掉这些小的修饰,剪纸反而显得索然无味。陕西剪纸图案造型追求硕大完美,体现着“求全”的审美情趣,在平面造型上尽可能地避免物象的重叠,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力求以平行的关系完整地展现事物,即使是物象体内的事物也直观地展现出来。陕西剪纸应用于现代婚庆家纺设计中的造型手法主要有三种,一类是独立纹样造型,一类是连续纹样造型,第三类就是将独立纹样与连续纹样造型相结合构图。采用独立纹样造型手法的剪纸,图案中纹样是独立完整的个体,不存在重复连续的现象。这是剪纸中最为常用的造型手法,绝大部分剪纸都是独立纹样造型,如“龙凤呈祥”主体形象为完整的龙风,“和合二仙"主体形象为分别手执荷花、圆盒的合和二位仙人,“喜上眉梢”主体形象为一只喜鹊在梅树上啼叫,这些图案都有着完整的造型,不存在连续重复的图案。独立纹样造型的剪纸具有单象美,整幅作品都是围绕主体形象展开,给人自然完整的视觉感受。婚庆家纺在借鉴剪纸的独立纹样时,主要运用在枕头、靠垫、杯垫等中小型产品上,其题材多是独立完整地“龙凤呈祥’’、“风穿牡丹”、“嚣’’字等吉祥纹样,采用提花或印花的工艺织印而成。采用连续纹样造型手法的剪纸,选取若干图案作为单位纹样,或左右延伸,或上下延伸,或向四周扩展。其中,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连续延伸所产生的纹样称为二方连续;单位纹样向四周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称为四方连续。连续纹样有着延展性的特点,韵律统一,富有节奏感。在婚庆家纺设计中,四方连续应用相对比较广泛,从杯垫、枕头、靠垫等小型物件到床单、被罩等大型物件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二方连续则主要用于床单、窗帘、被罩等大幅画面的边饰。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相结合的构图在现代婚庆家纺设计中应用最为普遍,通常在画面的中央部位运用大幅的独立团花,而在四周以连续纹样作边饰,疏密有致、别有情趣。同时,剪纸造型在本质上是一种镂空艺术,给人通透空灵的艺术享受。现代婚庆家纺设计同样可以借鉴这种镂空的手法,对整幅画面或者产品的部分做镂空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处理,别具灵韵。如运用剪纸镂空风格窗纱,不仅能够遮挡外部的视线,还可以透过丝丝阳光,窗纱本身质感与剪纸风格的轻盈镂空完美融合,典雅精致。运用剪纸镂空风格的枕头边饰,轻柔美观,也深受消费者喜爱。剪纸造型在现代婚庆家纺中的应用,不是简简单单地照搬照抄(图4—3),完全复古的设计必然与现实社会脱钩,所以在借鉴剪纸造型手法时,要求设计者根据现代时尚审美情趣对传统纹样进行二次加工和抽象提炼,赋予其新的架构和诠释,设计出新时期富含中国民族特色的婚庆家纺风格。fI图4-3照搬传统剪纸纹样的家纺设计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tom4.4陕西剪纸的色彩在婚庆家纺品中的延续色彩在家纺设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其具有“先声夺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它所带来的美感是第一位的。实用美术中流传着“远看色彩近看花”的说法,同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色彩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好的色彩设计作品能够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色彩对于家纺设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对颜色的喜好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梁一儒先生的《民族审美心理学》一书中谈道:“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最突出醒目的步伐。”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色彩,包含着复杂的文化观念。法国人喜欢温馨浪漫的粉色调子,日本人青睐简约淡雅的调子,意大利人热衷绚丽奔放的调子,拥有五年内灿烂文化的中华文明同样形成了自己的色彩文化。39 硕士学位论文《周易》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形成的基础。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实的宇宙观,它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宇宙起源于混沌,后来混沌初开,万物分为相关协调的阴阳属性。同时彼此相生相克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自然万物的五种元素,自然界乃至社会的各种事物都可以纳入五行的理论系统中。阴阳五行在空间上体现为东、南、西、北、中五方,在乐曲中体现为宫、商、角、徵、羽五声,在味觉上体现为酸、甜、苦、辣、咸五昧,在中医上体现为心、肝、脾、胃、肺五脏,在农事中体现为稻、黍、稷、麦、豆五谷,在儒家伦理中体现为仁、义、礼、智、信五德等等。其在视觉色彩上同样有着五色观,即在太极黑8---色的基础上添加赤、黄、青,构成了中华美术多彩的世界。市场调研的结果显示,现代婚庆家纺中,中国红、白色、玫红、紫棠色、金银色是比较受欢迎的颜色。中国红。充满吉祥喜庆红色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相传山顶洞人时期,我们先人就已经使用红色象征吉祥喜庆,一直沿用至今。红色是吉祥色,是喜庆、成功、忠义的象征,现实生活中,朱门红墙、本命腰带、红木箱柜、红灯笼、大红花、红头绳、红肚兜等等,随处可见红色的身影。白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丧事又称“白事’’,与称为“红事”的婚事相对立,白色也就成了禁忌颜色。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白色象征着圣洁、纯真、光明。在其语言中,白色也通常意为正义纯洁,如”awhitesoul”意为纯洁的心灵,”whiteman”意为高雅的人,”whitehand”意为幸运吉利等。因此西方的教堂、婚纱礼服的颜色都为象征纯洁的白色。受这种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人也会选购白色的婚庆家纺。玫红。玫瑰红简称玫红,色彩典雅明快、透亮清晰、含蓄华美。在西方文化中,玫瑰象征着爱情,取自玫瑰颜色的玫红深得人们喜爱。紫棠色。紫棠色给人浪漫典雅的视觉感受。在中国文化中,紫棠色是富贵的象征,常与幸运、财富、贵族、华美相联系。成语“紫气东来”比喻吉祥的先兆,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有紫气从东面而来,紫色也就成了富贵吉祥的代名词。金银色。金银色是黄金、白银的颜色。中国传统文化中,金黄色乃帝王之色,龙袍、龙椅、金銮殿都是金黄色为主色调,它代表着神圣、庄严、权威,给人以40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辉煌、光明、希望的审美感受,有着吉祥尊贵的寓意。银色乃是尊贵之色,古今中外,银色因象征高尚、纯洁、永恒而为世人喜欢。在现代婚庆家纺设计中,金银色与很多喜庆的颜色搭配都能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如跟红色搭配,会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激情。陕西剪纸的用色同样与我国传统五色体系相统一,多用黑、白、红、绿、黄、紫等对比强烈鲜明的色彩构成画面。剪纸艳红翠绿、明黄暗紫的色彩搭配看似随心所欲,其实也有着潜在的配色规律。总体而言,剪纸的用色偏重暖色调,大部分的剪纸都为红纸剪成,充满喜庆祥和的红色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充满富贵吉祥的黄色,绿色、紫色应用较少,只做零星点缀。陕西剪纸中有着“软靠硬,色不愣”的配色原则,人们将红、紫、黑三种较低明度颜色称为“硬色”,将黄、桃红、绿三种较高明度颜色称为“软色”,因明度相近,单纯的软色或者硬色放一块画面容易“发愣”、“发闷”,所以软硬色需要彼此搭配,在明度上形成对比有序的关系。将陕西剪纸的色彩应用于现代婚庆家纺设计中,需要注意民族传统色彩与现代流行色彩的结合。一方面,现代婚庆家纺可以继承传统色彩,表现比较纯正的中国味道;另一方面婚庆家纺的用色可以与现代时尚流行色搭配使用,设计出既有时尚新颖的时代特色又不失传统韵味的家纺作品(图4-4)。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追新求变的审美情趣,为本土婚庆家纺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一粥灌§{麟.图4-4照搬西方白色失却民族传统风韵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rn41 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纺设计中的应用尝试陕西剪纸的图案产生于黄土高坡农村妇女手中,广泛流传于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那一幅幅至今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的剪纸纹样,是几代乃至几十代民间艺人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推敲才定型的。像作家借写作抒发感情一样,朴实的陕西剪纸艺人把剪纸视为描述事情、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途径,他们哼唱着信天游将现实生活中浇地种菜、洗衣做饭的场景,历史现有的或是戏曲舞台的各色人物,神话故事中的仙佛菩萨、珍禽瑞兽、奇珍异宝,统统浓缩到剪纸之中,寄寓了对幸福美好生活向往。上文中,在理论上和实际中充分论证了陕西剪纸嫁接于现代婚庆家纺的可行性,现在就婚庆家纺的设计流程结合本人毕业设计作品的设计思路,即陕西剪纸的图案在婚庆家纺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思路进行更深一步探讨。5.1陕西传统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纺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将陕西剪纸的图案应用于现代婚庆家纺设计实际上是属于探讨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如何走向国际化的大课题。面对这个课题,我的应用思路是保留传统艺术图案或形状,试图在表现形式上借用更为时尚的配色方案和材质搭配,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借用现代化的时尚元素形式传达出来,使东方含蓄深远的意蕴与西方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巧妙地融于一体。旅德设计师王杨所创立的品牌YAANG的成功便有力地证明了这种设计思路的可行性。YAANG是目前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原创家居品牌之一,其在中国原创设计师商业品牌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YAANG的设计理念就是东西交融、与文化并行,秉承在西方奢华表象上来表现传统东方文化精髓的原则进行设计。其作品往往保留中国传统艺术的图案、形状,借用现代化材质及工艺,把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赋予国际化的西方时尚元素中,传达出当代人的智慧和思考,创造了极具东方古典魅力的高品质生活体验。其作品“双喜"、“惊”、“品’’是YAANG设计风格的典型代表。“双喜”(图5-1)是一款烛台设计,其外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双喜”图案,稍作波普艺术表现形式后,使用现代化的铁板烤漆工艺将浓郁的东方情结表现地更为简洁和时尚。“惊”(图5—2)是一款暖水瓶设计,其外形为中国传统的暖水瓶内胆的形状,瓶外壁上图案为没有做任何变动的中国传统样式的42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双喜”图样,但其材质上采用了现代化的镜面不锈钢做外壁,“双喜”纹样更是以水晶制成,分外光亮奢华。“品”(图5—3)则是一款台灯设计,其外壁上孔饰组成保留中国传统样式的“双喜’’图案,但其外形为西方高脚杯造型,灯亮时光线透过小孔隐隐现出双喜字样,关掉灯光又称为一件精美的室内装饰,东方神韵与西方视觉冲击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了对精致优雅生活的追求。图5—1“双喜”烛台图5-2“惊”保温瓶图5—3“品”台灯以上图片均来自:http://wWW.yaang.net本人的毕业设计作品同样也运用了这种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借用现代化的时尚元素形式传达出来设计理念。在设计中,我将保留陕西剪纸的图案纹样,运用更适合现代适婚人群审美的、更时尚的色彩和面料进行配搭。设计构思以床品设计为例,重点讲述,但其设计内容不仅包括最基本的床品,还揽括窗帘、家居服饰等,以“大家纺”的概念营造结婚的喜庆氛围。5.1.1形的提取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写到:“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风的北朝雕像,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元宋山水画⋯⋯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吗?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流传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那些古人遗留下来的东西之所以能够让我们一唱三叹,流连不已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外形的美观。这里的“形”指的是剪纸的图案形象,它是一种最直接、最容易传达的视觉语言。剪纸的外形一般以散点透视的方法进行构图,关注线条之间相互呼应,注43 硕士学位论文重物象的完整性和装饰性。将陕西剪纸的“形’’运用到现代剪纸纹样中,自然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而要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的剪纸纹样进行再创造。在这个过程可以使用归纳提取变形或者分解组合的方法。归纳提取变形的方法是对原始形象进行分析,归纳出其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然后加以整合提炼成新的形象。如不同的物象,在不同的角度观察,近视、远观、俯察、仰望,都会有着微妙的变化,若对其放大并精心地进行细节的刻画,将会变成一个更富美感的新的形态。分解组合的方法是对传统纹样加以分析,根据特征将其打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最后采用错位、异变、重复等手法加以重构,从而形成新的纹样,并使之融合到现代婚庆家纺设计中去。本人此次设计作品取名为《鱼莲念》,通过归纳提取变形和分解组合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形”的提取。这套婚庆家纺作品整体造型应用了分解组合的方法,对传统“蘸”字吉祥纹样(图5—4)、“鱼戏莲”进行解析重构,同时还创新性地将新人名字定制纳入进来,既美观大方又彰显了现代人求新意求个性的现代精神。在被套正面及枕头“鱼戏莲”图案的设计中,运用了归纳提取变形的手法。传统的“鱼戏莲”图案(图5—5),莲花的形象通常较大,鱼的形象较小,亦或是二者等量。我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比例,选择了对鱼进行放大处理,莲花进行缩小处理的这类图案,突出了饱满圆实的鱼的形象,深化了祈求多子多福的主题。F]}工{[=岿图5-4嚣字剪纸图5-5《鱼戏莲》剪纸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tom图片来源:http://image.baidu.com枕面的设计中,我将主体图案——“鱼戏莲"置于右侧,莲中间一“喜”字(图5-6)。两个枕面采用对称印法,当两个枕面拼合时,呈现“双鱼托蘸”,寓意两家喜事合为一家。为了迎合现代人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我将被套设计为两面均可用的。正面图案设计较简约,将主体图案鱼与莲的角度重新调整后作为独立花样置于被面右下方,配纹则与枕面一样,以中式的直棂纹做边框,给人一种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好似剪纸贴于窗中的错觉(图5-7)。主体图案为阳刻,反之在边框的上下处我选择了运用阴刻手法抽象、简化了的鱼形象(图5-8),一阴一阳,即不喧宾夺主又有对比变化。背面图案设计则较繁饶,选择更为精致的剪纸图案,四周饰以以莲为主体的“鱼戏莲”角纹(图5—9),中间则是一对象征佳偶的鸳鸯共衔一朵莲花(图5—10)。整个被套设计一简一繁,满足了各类不同审美消费者的需求。图5-6《鱼莲念》——枕面款式图图5-7《鱼莲念》——被正面局部图片来源:作者绘制图片来源:作者绘制图5—8《鱼莲念》—被正面局部图片来源:作者绘制图5-9《鱼莲念》——被反面局部图5-10《鱼莲念》——被反面局部图片来源:作者绘制图片来源:作者绘制45 硕士学位论文5.1.2意的沿用意蕴,是艺术品所蕴含的深层次的韵味,其与社会文化形态息息相关,是审美情趣在文化上的升华。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于影响他们生产生活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自身的各种生理现象无法理解,就产生了自然和宗教信仰并为其创作了大量的传统图案以示敬重,经过漫长的衍变,这些图案逐渐延伸出富贵安康、幸福和睦等美好的象征意义。几千年来,陕西产生了数不胜数的经典剪纸作品,至今仍为世人喜爱,这不仅仅因为其外形好看,更重要的是在这传统剪纸图案背后寄寓着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的事物都一样的心存向往,这正如司徒虹所说:“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将陕西剪纸的“意”应用于现代婚庆家纺设计,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传统剪纸图案进行重构的同时,还要深入地探究和挖掘蕴含在剪纸纹样背后深层次的意蕴,摒弃有关封建迷信的部分,传承并发展其科学合理的部分。本人设计作品沿用并重构了多种传统的吉祥纹样,传达了对新人相亲相爱,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作品中应用了传统“蘸”字纹样及“鸳鸯戏水”,既增添了吉祥喜庆的气息,又寓意夫妻二人相亲相爱。沿用并重构了“鱼戏莲”的图案,莲花即荷花,谐音“和”,寄托了夫妻和睦相爱的寓意;鱼,谐音“余”,且由于产卵多,自古就是多子的象征,这里有着祈求新人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此外,枕面采用对称效果,也寓意喜事成双成对。被面的“蘸”字纹样采用了折线式二方连续的设计手法,将被子折叠起来时,接口的两个“嚣”字同样构成二方连续的单位图案,形成连绵不断的视觉感受,传达出吉祥富贵不断头的美好祝愿(图5.11)。图5-11《鱼莲念》——被正面局部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5.2陕西传统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纺设计中的配套设计思路任何类型的家纺,其外在表现形式都有色彩、图案及工艺三大要素,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家纺对室内装饰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们不但要与各种硬件相搭配,还需要内部三大要素之间协调配套,以营造舒适的家居环境。而配套设计的宗旨就是达到整体与局部的和谐统一,主要的设计思路有两条:一条是从整体到部分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思路着眼于全局,优先考虑整体风格,以整体为基准点进而再进行各个局部的设计;另一条思路是从局部到整体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思路则是选取一个典型部分作为整体设计的出发点,以该部分为中心逐渐完善整体,从而实现整体家纺配套的协调统一。5.2.1陕西传统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纺设计中的色彩配套设计“远看色,近看花”,色彩作为被人们感知的第一要素,对室内环境的整体视觉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成功的色彩组合可以根据流行的审美情趣,搭配出丰富多彩的色调。家纺产品的色彩组合,从色调上一般分成暖色调、冷色调和中性色调。其中,暖色调给人温暖热情的感觉,让人联想起火焰和阳光;冷色调让人感到宁静安详,让人联想起蓝天白云;中性色调给人平淡朴素的感觉,让人心境平和愉悦。色彩是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的和谐组合,统一花样可以有不同的色相和饱和度,而不同的花型也可以有相同的饱和度和色相,这种色彩的可比性,也构成了婚庆家纺品配套设计的基础。色彩的配套方法有很多种,较常用的有色彩主导配套和色彩对比配套。色彩主导配套首先要选取一种色彩作为主基调,统一整个格调,通常选择作为主基调的家纺都是占据主要位置。如面积较大的床罩,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设计方法,将其他的面积较小的窗帘、抱枕的设计都以床罩为中心展开,并统一在既定的格调中,其色相差异一般较小,多在色彩的饱和度和色度中寻得变化。这种配套方法设计出的家纺一般都比较温馨和谐。色彩对比配套设计中,首先选取一种家纺产品的色彩做参照,其他家纺的颜色与参照色一般差异较大,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婚庆家纺的色彩配套是室内环境形、色、质综合协调的结果,从宏观上把握色彩节奏,大胆予以创新,才能创作出成功作品。47 硕士学位论文本人设计作品的配色既应用了色彩主导配套手法也应用了色彩对比配套手法。整体的外部颜色采用主导配色手法,摒弃了传统的“中国红”色调,以浪漫温馨的玫红为主基调,时尚又不失喜庆氛围。被套正面、枕头的主色调均为玫红,有着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被套反面的色彩设计则采用对比配色手法,选取象征圣洁的白色为底色,上面饰有玫红色的“鱼戏莲”及“鸳鸯戏水”纹样,白底红花,对比鲜明又不失协调,给人灵动活泼的美感。5.2.2陕西传统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纺设计中的图案配套设计婚庆家纺配套设计中,图案配套使用不同形态与类别的图案,构成的设计风格也是不同,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常用的配套设计方法有母题重复手法、正负形搭配手法及同题材配套手法。母题重复手法简单的说就是选取一个纹样作为母题,将其采用不同的排列组合应用于不同对象的配套手法。如,选择“方胜纹”作为母题,被罩可以采用铺满纹样的四方连续,床单可以在中央部位采用其他纹样,四周运用二方连续的“方胜纹”母题作边饰,不同对象,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法对母题进行重复运用,整体风格协调统一。正负形搭配手法是借鉴传统剪纸中的“阴阳刻"的技法。剪纸中分为“阴刻”和“阳刻”,阳刻保留的线条构成物象主体,而阴刻剪掉的部分构成物象整体,“阴阳刻”则是更为精妙的技法,剪出的剪纸不论是保留的线条或者是剪掉的部分都能分别构成完整的形象,别有情趣。正负形正是借用了这种手法,在图形的设计上运用正负形使得纹样单一呆板的家纺品有了新意。同题材配套手法是在家纺设计中选取同一题材的纹样,运用不同的构图方式和设计手法进行创作,由于题材本身具有独特性和一致性,使得设计出的产品搭配感十足,深受消费者喜爱。如以不同造型的龙、凤形象为题材的家纺设计。本人设计作品运用了同题材的图案配套手法,摒弃了传统的龙凤图案,选取均同样属于婚庆吉祥主题的“蘸”字、“鱼戏莲’’、“鸳鸯戏水”图案,其中“鱼戏莲”、“鸳鸯戏水”这类图案我自定义为“水系剪纸图案”。被面采用非中心独立花样形式布局,旁边以二方连续纹样点缀,整体构图活跃、不死板;被里中央为独立花样,四周以对称纹样装饰,整体风格统一又富有变化,不落俗套。其中被里图案的搭配选择是经过精心构思的,设计时有“鸳鸯戏水"和“龙凤呈祥”48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两套方案,两个图案都是婚庆中常用的,一个婉约浪漫,一个端庄大气,都能够很好地传达主体,但考虑到被面、枕头及被里边饰均采用了“鱼戏莲”纹样,鱼、莲、莲藕属水生动植物,为求题材统一,最终选取了与其更为密切的“水系剪纸图案"一一“鸳鸯戏水”。5.2.3陕西传统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纺设计中的面料搭配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家纺的工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面料上,目前家纺品一般为40织"-一60织的纯棉织物,及柔软又卫生,有的还带有保健作用。不同的质地的面料,带给人们不同的观感和触感,丝棉织物轻柔顺滑,毛绒织物起伏凹凸,纺纱织物透漏朦胧,提花织物光泽富丽。同时,家纺产品机理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花样,平纹组织布面平整结实,常用来表现印花图案;斜纹组织手感柔软光泽较好;缎纹组织比斜纹组织拥有更好的手感和光泽度,常用以表现亮丽的大型团花印花图案;提花织物富丽精致,能营造出不同的品味。不论是何种工艺、都需要根据家纺产品的用途来进行整体的配套设计和把控,如将光滑细腻的被罩床单与粗制纹理的床饰软靠垫搭配,将长纤维绒毛的床罩与轻柔细软的被里搭配,将玲珑朦胧的蕾丝花边与精致华美的提花抱枕搭配。本人设计作品采用差异化的设计方案,对于不同的消费群体运用不同的制作工艺和面料搭配设计。对于消费水平、审美情趣一般的消费者,面料上可以选用手感轻柔的纯棉织物,装饰纹样可以使用印染工艺。对于消费水平高、追求个性时尚的消费者,在面料上可以选择做工华美的绸缎、织锦。当然,两种成品的价格是有差异的,高档工艺较一般工艺做成的产品的价位要高,确保物有所值。一个好的设计都有其创意的闪光点。在我的设计中,被套的正、反面并不是随便拼凑的设计,而是精心构思的。面向普通消费者,被套反面角饰两两相对间,只是正常的“莒"字纹样或品牌文字。但针对高档消费人群,可提供新人名字定制的设计服务,而被套正面的“菇"字连续纹样被设计在了被面的三分之一处,当被头翻折下来时,一长串的“蘸’’衬托着新人的名字,更添喜庆氛围,使得整个设计更具个性化、私人化,提高整体档次(图5—14)。在新人名字和“蘸”字上使用刺绣工艺加以突出,刺绣后的“蘸”字也宛如一条长巾搭在床上,婉婉动人。49 硕士学位论文5.3设计成品展示图5—12毕业设计作品《鱼莲念》——枕面、被面款式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图5—13毕业设计作品《鱼莲念》——枕面、被里面款式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51 硕士学位论文图5—14毕业设计作品《鱼莲念》——被子翻折效果图片来源:作者绘制52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I■■___⋯__一翳鬻懑鹾溺奏塞妻室枣喜垂要嚣委毒毒;;霹露孬辱百看荸季尊喜尊毒毒裔毒毒童真喜毒喜毒南毒毒露再图5-15毕业设计作品《鱼莲念》——窗帘款式图(半幅)图片来源:作者绘制》麓豢嚣;薰i誉:j薹善一整图5—16毕业设计作品《鱼蓬念》——窗帘完整效果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53 硕士学位论文图5—17毕业设计作品Ⅸ鱼莲念》——家居服(两件套)款式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图5-18毕业设计作品《鱼莲念》——家居拖鞋款式图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陕西剪纸图案在婚庆家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结语当今婚庆家纺设计领域,呈现出西方设计“一枝独大’’的格局,时尚简约、浪漫优雅的欧美风情、日潮韩流成为绝对的主旋律。而中国本土婚庆家纺设计在运用“中国元素”与世界潮流融合这一方面,目前才刚刚起步,没有吃透本国文化精髓,不能发挥民族特色,在国际展会上很难出彩。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我们无法真正消化理解建立在西方文化根基之上的设计语言和规则,单纯地顺应西方设计风格,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谓毫无胜算。所以,本土婚庆家纺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破而后立”,打破由西方人设定的“游戏规则",借鉴富含本民族特色的剪纸艺术,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紧扣时代脉搏,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家纺设计风格在国际家纺设计格局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东风西渐"的大国影响力。本文从有着剪纸“活化石”之称陕西剪纸入手,着眼于婚庆家纺的角度,探索将陕西剪纸的文化内涵拓展到现代婚庆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的途径,通过由个别到一般的方式,最终上升到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婚庆家纺设计风格并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家纺中得以传承、发展和延续的课题。通过此次论文的撰写,笔者“以小见大的”的认为,将我国传统剪纸元素应用于现代婚庆家纺设计的可行性十分充足。首先,剪纸与家纺图案都属于二维的平面艺术,都是为了装饰室内环境,渲染家居气氛,都讲求幸福吉祥的寓意,传达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并且,剪纸是中国本土孕育的源远流长且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就为世人所喜爱,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经济高速发展,民族传统不断遗失的今天,剪纸作为民间艺术形式,要传承下去。将传统剪纸艺术嫁接到现代婚庆家纺设计领域是对剪纸艺术的弘扬和再创造。再者,剪纸作为一种原生的民间艺术形式,来源于自然及朴实的生活劳动,将传统剪纸艺术嫁接到现代婚庆家纺设计领域也是推行“生态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最后详细探讨了将陕西剪纸应用于婚庆家纺设计的方法,即在对剪纸图案进行“形的提取”和“意55 硕士学位论文的延续"的同时也需注意在图案、色彩及面料搭配上进行合理的配套设计。本文的研究将直接丰富婚庆家纺的设计题材,满足消费者追新求变的审美需求,推动民族家纺业的发展。同时,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弘扬民族艺术,打破西方家纺设计风格一枝独大的现状,使中国家纺设计风格在国际家纺设计格局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东风西渐”的大国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本人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调查中显示,有近40%的受访者希望剪纸图案出现家纺产品中,近30%的受访者渴望民族时尚型风格的婚庆家纺,将剪纸艺术应用于婚庆家纺即是对民族婚庆家纺的再创造,属于民族时尚型的范畴,由此不难看出,其消费市场前景是相当广阔的。并且调研还反映出高收入高学历人士是新型婚庆家纺的主导消费群体,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需要设计不同款型的家纺产品。对于主导消费群,可以选用相对昂贵的材料,采用更为精美的刺绣、提花等工艺加工;对于相对低收入低学历的客户群可以选用比较廉价但质量上乘且舒适的材料,采用一般的印染等工艺加工。与此同时,假设能同企业合作,打造此类型的专业家纺品牌,努力形成自有的传统剪纸与婚庆家纺结合的独特风格,将直接助力于我国民族家纺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本人经验不足,论文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如因学识阅历有限,可能对陕西剪纸的某些颇具特色的方面没有涉及;市场调查的范围只选取了北京市的几个地段,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调研,数据信息稍有不足;论文中典型案例较少或者没对所有提及的案例做更加深入的剖析;论文有些观点没有更加细化地研究分析等,恳请各位专家、教授见谅并给予批评指正。56 参考文献【1】潘鲁生,苗红磊.剪纸【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2】张卉冲国民间美术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3】曹宇,曹宁.古今剪纸与艺术创作[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年.【4】BrunoMunari.DesignAsArt【M】.PenguinGlobal.2009.【5]AngelikaTascherl,RetoGuntli.ChinaStyle:ExteriorsInteriorsDetails【M】.TASCHENAⅧRLLC.2006.【6]GinaCorrigan.MiaoTextilesfromChina【M】.BritishMuseumPress.2001.【7】原研哉,朱锷.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8】星亮.传统民族图案的美学特色【M】.青海民族研究,NationalitiesResearchInQinghai,2001年03期.【9】彭峰.美学的意蕴【M】冲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肖海.法兰克福家用纺织品博览会趋势解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1l】李砚祖.装饰之道t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2】田自秉,吴淑生.中国染织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3】梁勇.设计是灵魂创新是动力【J】.纺织导报,2001(2)【1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5】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16】嘉舫.透视欧美家纺产品的中国文化现象【J】.中国纺织,2004(3)[17】郑凌.陕西民间剪纸纹样符号的审美特征[J】.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18】盟宪文,班中考.中国纺织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19]雷光等.陕剪纸语言在家纺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0年.[20]孑L维艳.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符号特征[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26卷2期. [211冯冠超.中国风格的当代化设计[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22]刚t.家用纺织品设计纵论【J】.纺织装饰科技,2002(3)[231刘悦笛,佑素珍.论文化全球化【J】.学术论坛,2002(1)【24]JaniceGunner.Shiborifo,.TextileArtists【M].KODANSHAINTL.2010.[25]Tfiston,Julia,Lombard,Rachel.HowtoBeCreativeinTextileArt【M].B.T.Batsford.2011.[26】MichelNuridsany,MarcDomage.China:ArtNow[M1.Flammarion.2004.[27]Epica.@icaBook23【M】.AVAPublishing.2010.[28]DavidUsbome.Objectivity:ADesigner"sBookofCuriousTools[M].Thames&Hudson.2010.【29】JanetWilson.Class&andModernFabrics[M】.Thames&Hudson.2010.【30】MoniqueLyonnet.MadeinFrance:LinenandThread【M】.MurdochBooks.2009.【31】TonyMorgan.VisualMerchandising[M】.LaurenceKing.2011.[32】FrancisD.K.Ching,StevenP.JuroszekDesignDrawing【M].JohnWiley&Sons.2010.【33】MikeW.Lin.DrawingandDesigningwithConfidence【M】.JohnWiley&Sons.1993.【34]RogerYee.DesignExceHenceZNrL[M].HarperCollins.2011.[35]BowieStyle.抑泐&Pattern[M].Laurence鼬ng.2010.【36】徐陟.吉祥剪纸I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年.[37]吴良忠.中国剪纸【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38】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1.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年.[391姜淑嫒.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市场开发[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40】陈芝针,吴微微.从家纺产品的设计现状看染织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J】.纺织教育,2006(3)[411曹耀明.设计美学概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421崔唯.纺织品艺术设计[MI.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43]E度百科.剪纸[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5552.htm.【44]-百度百科.陕西剪纸[EB/OL].http://baike.baidu.corn/view/1227900.htm. [45】百度百科.缠枝纹[EB/oL].ttp://baike.baidu.com/view/559938.hnn.【46】百度百科.龙凤呈祥[EB/0L】.ttp://baike.baidu.com/view/39789.h廿11.[47】百度文库冲国十大家纺品牌排行榜[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a4dee6a25c52cc58bd6be31.html59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1、学术论文[1]第一作者.解析服装艺术中的复古主题设计[J].青年文学家,2012(6)[2]第一作者.中国元素与时装设计的结合方式分析[J].大众文艺,2012(287)2、参与项目参与湖南师范大学湘绣创意研发中心的策划相关工作,并赴北京进行相关产品市场实地调杏。60 附录2:有关婚庆家纺的调查问卷您好!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为研究当前婚庆家的消费现状,特此设计了此份调查问卷,希望您能抽三分钟时间完成。谢谢1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的年龄段是?()A、20-25岁B、25—30岁C、30一35岁D、35岁以上3、您的受教育程度是?()A、初中及以下B、高中(中专)D、本科(大专)E、硕士F、博士4、您的婚姻状况是?()A、已婚B、未婚(如未婚,近期有无结婚打算——)5、您的月收入是?()A、2000元以下B、2001—4000元C、4001—6000元D、6001-8000元E、8001—10000元F、10000元以上6、您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婚庆家用纺织品的款式、质量、颜色、价格的满意程度?()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7、您喜欢下列哪种设计风格的婚庆家纺?()A、西方时尚型B、西方古典型C、民族时尚型D、民族传统型E、普通型8、您喜欢下列哪几种中国元素应用于婚庆家纺(多项选择)()A、刺绣B、国画C、书法D、剪纸E、吉祥纹样F、盘结盘扣G、蓝印花布9、您喜欢下列哪种色彩出现在婚庆家纺中(多项选择)()A、中国红B、青花蓝C、黑D、白F、金银色G、鹅黄绿H、紫棠色I、玫红10、您对纺织品的材料分类了解程度(棉、毛、麻、腈纶、涤纶等)?()A、完全不了解B、能叫出几个名字,不懂如何分辨C、比较了解,分辨清楚61 ll、您一般怎么识别织物的质量好次(多项选择)?()A、织物的柔软和坚挺B、织物身骨的挺括和松弛C、织物表面的光滑度D、织物的厚与薄E、织物的保暖性能F、织物的光泽度G、其他——12、您希望婚庆家纺产品有什么性能?(多项选择)()A、香味B、颜色更鲜艳C、耐洗D、耐脏E、抗菌除螨F、保健G、易洗涤13、购买此类家纺产品时,您最注重产品的哪些方面?(多项选择)()A、款式B、品牌C、价格D、质量E、舒适F、环保G、材料14、请问您购买单件(套)家纺用品的心理价位是?()A、200元以下B、200—400元C、400—500元D、500—650元E、650—800元F、800__950元G、950—1000元H、1000元以上15、您听说过下列的家纺品牌吗?(多项选择)()A、罗莱B、梦沽C、水星D、凯胜E、鄂尔多斯F、富安娜G、多喜爱H、紫罗兰I、南方寝饰J、乔德16、请问您及家人日常购买家纺用品的主要的地点是?()A、大型商场B、大型百货C、专卖店D、专业店E、工厂直接买F、其它17、请问您主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婚庆家纺用品的相关信息?(多项选择)()A、报纸杂志B、电视C、广播D、户外广告E、互联网广告F、现场咨询活动G、促销H朋友介绍I、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