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0 KB
  • 2022-06-16 14:37:19 发布

猜谜语游戏——我猜我猜猜猜猜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猜谜语游戏——我猜我猜猜猜猜人教版一年级第5单元肖颖广东中山市QQ:857935130大鼻子老师:哆啦Z梦部落的孩子、妈妈、爸爸、老师:你们好!你们喜欢“玩猜谜语游戏吗?”,猜谜:是一项有趣的智力游戏,古人把猜谜称为“射虎”,就是把猜谜看做同打虎一样艰难。,下面我们来学习:1、灯谜结构=(谜目+迷面+迷底)谜面是提示,是隐语。谜目是要求猜的内容。谜底是谜语的答案。2、编迷方法:迷格谜格是给您指出这条谜是运用了某种手法加以调整了的。凡在谜面上有的字在谜底上是不能再现的。我先给大家出几个事物谜语,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是最适合孩子们玩的,它可以开发我们的思维,启迪我们的智慧,享受开心和乐趣。谜底一般是:动物、植物、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等。下面先玩几个乐乐!哈哈!开始:我猜!我猜!猜!猜!猜!玩猜迷游戏:17 猜谜语游戏——我猜我猜猜猜猜人教版一年级第5单元肖颖广东中山市QQ:857935130大鼻子老师:哆啦Z梦部落的孩子、妈妈、爸爸、老师:你们好!你们喜欢“玩猜谜语游戏吗?”,猜谜:是一项有趣的智力游戏,古人把猜谜称为“射虎”,就是把猜谜看做同打虎一样艰难。,下面我们来学习:1、灯谜结构=(谜目+迷面+迷底)谜面是提示,是隐语。谜目是要求猜的内容。谜底是谜语的答案。2、编迷方法:迷格谜格是给您指出这条谜是运用了某种手法加以调整了的。凡在谜面上有的字在谜底上是不能再现的。我先给大家出几个事物谜语,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是最适合孩子们玩的,它可以开发我们的思维,启迪我们的智慧,享受开心和乐趣。谜底一般是:动物、植物、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等。下面先玩几个乐乐!哈哈!开始:我猜!我猜!猜!猜!猜!玩猜迷游戏:17 谜目迷面谜底1、一棵树,5个叉;2棵树10个叉,人人都有它。打一人体部位(手)2、一间小行子,只住5孩子。打一人体部位(脚)3、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打一人体部位(头发)4、兄弟七八个,为着树根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打一蔬菜名(大蒜)5、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打一植物(藕)6、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打一海洋动物(鱼)7、别看名字消极,其实却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打一机器(拖拉机)8、哥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17 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打一车(自行车)9、有嘴不能说,有肚不吃馍,虽说无胃病,黄水吐得多。打一生活用品(茶壶)10、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天气自然现象(雾)11、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打一劳动(插秧)呵呵!好玩吗?你猜对了吗?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编谜语,只要我们抓住事物特点,大胆、合理想象。玩编谜游戏:编汉字谜谜底编器:机器狗,四张口(一只怪狗,用四张嘴咬乱咬)丛:两个人一起跳平衡木(两个人过独木桥)攀:林间搭梯架,大手一伸往上爬也:加马跑千里,加水可养鱼,加人就是他闯关任务1、17 编汉字谜,不但好玩、有趣,还可帮助我门理解记忆生字词,培养我们的想象力。你也来玩玩好吗!和爸爸妈妈、小伙伴,开始吧!2、把玩字迷游戏的过程、玩法、心理感受写一篇日记。超级连接:常用猜谜法:(不要求学生掌握,可以了解,仅供老师家长参考)怎样猜谜语只要了解了谜格的特点,掌握了谜格的规律,再加上勤学多练,谜格的使用不但不会使你感到是一种障碍,而且会使你的思维得到锻炼,智慧得到启迪,在“谜”海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二谜语的分类我们常常发现不少人把灯谜和谜语混为一谈,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事物谜,就是我们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灯谜。(1)事物谜17 也叫做民间谜语,儿童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事”和“物”。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比如:猜字:有马行千里,有水能养鱼,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谷物。谜底:也。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谜底:鱼。猜植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谜底:莲藕。猜机器:别看名字消极,其实却很积极,成天忙着劳动,干活特别卖力。谜底:拖拉机。猜用物:哥俩一般高,出门就赛跑,老是等距离,总也追不到。谜底:自行车。猜日常用品:有嘴不能说,有肚不吃馍,虽说无胃病,黄水吐得多。谜底:茶壶。猜人体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长要短看爱好,为求姿容仪态美,难计功夫费多少。谜底:头发。猜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谜底:雾。猜劳作: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谜底:插秧。(2)文义谜文义谜也叫灯谜。它的谜底是表达任何一种意义的文字。所以谜底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单字、各种词语、词组、短句等等。请看下面的一些文义谜:庄稼人(打作家名一)谜底:田汉。归心似箭(打称谓一)谜底:思想家。以德服人(打辽宁省地名一)谜底:抚顺。高速抽杀(打音乐名词一)谜底:快板。指头触电(打字一)谜底:摩。灭鼠运动(打军事名词一)谜底:消耗战。遥望祖国宝岛(打体育设施一)谜底:看台。(3)事物谜(民间谜语)和文义谜(灯谜)的区别事物谜和文义谜都是谜语,它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先看一个民间谜语:谜面:七层褥子八层被,一个黑儿里头睡,有个红儿来叫门,蹬了褥子踹了被。谜目:打一娱乐用品。谜底:爆竹。再看一个灯谜:谜面:留发。谜目:打成语一。谜底:置之不理。二者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就清楚了。①17 谜面和谜底的扣合方式不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的。谜面抓住要猜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色彩、音响、出处、用途等各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比喻、夸张、暗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会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下面,我们讲两个例子,大家会对它们在扣合方式上的不同有更深的了解。例一,谜底是“燕子”。民间谜语的谜面是:有位小姐黑又黑,来时天公放春雷,故居就在屋檐下,为增春色满天飞。而灯谜的谜面是:北京零时。比较两个谜面,民间谜语对燕子的颜色(黑又黑),生活习性(春天飞来,住在屋檐下)等特征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灯谜的谜面则根本不去理会燕子本身的什么特征,只是死死扣住“燕子”这两个字的字义。“北京”又称“燕京”,这里扣住一个“燕”字。“零时”在古代计时法上就是“子时”,这里扣住一个“子”字。大家看,它们扣合方式的差别是不是很大?再看例二,谜底是“蒜”。民间谜语的谜面是: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而灯谜的谜面是: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前者是抓住了蒜的特征,用拟人的手法把蒜瓣比作兄弟,把蒜皮比作衣服,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会。至于蒜的写法,根本不去考虑,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蒜的形象。可后者,抛开了蒜本身的各种特征不去管它,只是着眼于“蒜”字的字形、写法。“二小二小”就是“祘”,再“头上长草”,就成了下面,我们再举两组例子,请读者自己分析分析,它们的区别在哪里?第一组是以“花生”为谜底的一组谜:民间谜语的谜面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灯谜的谜面是:木兰之子。第二组是以“玉米”为谜底的一组谜:民间谜语的谜面是:脱了衣服见头发,拨开头发就见牙。灯谜的谜面是:珍贵的稻子。②谜底的范围(谜目)不同。民间谜语除少量的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者“物”。如动物、植物、用品、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等等。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凡是能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少至单字,多至诗词歌赋,成语俗语,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刊杂志名,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应有尽有,包罗万象。比较一下,灯谜的谜目范围要比民间谜语的谜目范围广泛得多。而且严格地讲,谜目的书写也是有区别的。如“燕子”谜,民间谜语的谜目写成“打一动物”,而灯谜的谜目要写成“打动物名一”。③17 谜面的表现形式不同。民间谜语的谜面一般字数较多,而且常常是合辙押韵的歌谣,其中以四句形式出现的较多。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而且朗朗上口,很适合口头传诵。如:一个娃娃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脱去衣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打一日用品)谜底:日历。又如:一座小花园,鲜花开不断,只供一人瞧,其余靠边站。(打一玩具)谜底:万花筒。灯谜的谜面一般文字较短,很多还采用了现成的词语。如诗句、成语、俗语、典故以及人名、地名、电影名、戏剧名,甚至还有用字母、数字、图画、棋谱、符号等作谜面的。如:举头望明月(打外国地名一)谜底:仰光。望文释义(打字一)谜底:一。说话绕弯子(打音乐名词一)谜底:叙事曲。导(打成语一)谜底:抱残守缺。④猜谜制谜的规则不同。灯谜的猜法和制法有着严格的规则。比如谜底和谜面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出现(这叫“底面相犯”)。谜底和谜面在扣合上要讲究贴切、严密,不允许出现多余的闲字。而民间谜语却没有这些规则,只要谜面能够隐射谜底就行了。另外,有些灯谜有谜格,而民间谜语没有谜格。⑤猜射对象不同。由于民间谜语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的民间谜语适合于少年儿童猜射。而灯谜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猜射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猜射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它一般地适应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射。不过,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灯谜也逐渐受到少年朋友的喜爱。  三花色灯谜前面我们介绍的一些谜语,它们的谜面都是用文字表达的。实际上,还有一些谜语的谜面,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我们称它们是“花色灯谜”,下面一一介绍。(1)画谜17 画谜就是用图画作为谜面,让人们猜射谜底。猜画谜主要是通过画面去分析思考。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不能用看图识字的那种思维方法去猜射画谜。比如画一个门,里面站一个人,就猜“闪”字;左面画一棵树,右边画一只羊,就猜“样”字。上面例子都不能算作画谜,只能算做图解文字。真正的画谜主要利用的是别解,就是不按通常的说法,而是按另外的不同寻常的理解去猜射。请看下面的例子:这是一个日历,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这个画面打成语一。谜底是:“百年树人”。我们知道,鲁迅原名“周树人”。这里把他的名字“树人”别解成“种植”、“栽培”——“培养人才”的意思。这样就猜出了谜底——百年树人。再看一幅面:这是一个小孩子在测量身高的图画,要求猜数学名词一。谜底是:“立体几何”。从画面上讲,小孩子立直站着,可以说是“立体”。他在干嘛?他在量身高有多少,用文言来说,就是身高“几何”。这样一分析,“立体几何”这个数学名词就被猜出了。不过这里的“几何”已由“多少”这种意思,别解成数学的专用名词“几何”了。再如:画面是一个池塘,池塘边上立一木牌,上面写着“禁捕鱼虾”四个大字。打成语一。画上的意思是告诫人们不可以在这里捉鱼摸虾,仔细一琢磨,“不可捉摸”这个成语就猜出了。这里把捉鱼摸虾的“捉摸”,别解成带有“猜测”、“预料”意思的“捉摸”了。所以我们常说,别解是解开谜底的重要方法之一。画谜除了用别解的方法猜射以外,还经常用会意的方法。比如画面上是一老奶奶在做针线活儿。她手拿针线,在吃力地穿针。这幅画打成语一。谜底是:“望眼欲穿”,十分贴切地扣合了谜面。画面是一个玻璃杯,杯中有水,杯底是一只贝。这画面要打字一。谜底是“溃”。把“溃”字拆成“水中一贝”,正好扣合画面。这里又用了离合法。所以说,猜谜固然有规律,但不能刻板照搬,要因谜而易,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猜谜水平。(2)字母谜拼音谜外文谜这类谜语是以字母作谜面。如果是按汉语拼音拼读的就是拼音谜,如果是以外语拼读的就是外文谜。就拼音谜来说,它主要着重字母的形(写法)和音(读法)这两个方面的变化。猜这类谜也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以字形的变化相扣,比如:AOP(打成语一)谜底:相依为命。这纯粹是从字形上相扣,把“A”字放在上面成“17 ”,下面再把“OP”写成“叩”,这样一凑合,相依在一起不就成了“命”字了吗?再如:B(打纺织品名一)谜底:三合一。(3和1)AO(打数学名词一)谜底:集合。集“AO”在一起,就成了“合”字。下面再看看从字音变化上相扣的拼音谜。DìNG(打成语一)谜底:一言为定。“DìNG”拼在一起,用一个音节来读就是“定”。所以叫“一言为定”。ZHī(打成语一)谜底:总而言之。ZHī三个字母总起来(拼在一起)念“之”。BI(打戏剧术语一)谜底:念白。BI三字母拼在一起就念“白”。q(lè)í(打成语一)谜底:乐在其中。从谜面上看,括号里lè拼成“乐”,括号外qi拼成“其”。再看一看他们的位置关系,le(乐)正好在qi(其)的中间,所以谜底就是“乐在其中”。上面这些谜语都是利用了拼音的读音变化,使底面相扣的。下面介绍外文谜。GoodBye(打字一)这句话好多读音都会说,就是“再见”的意思。“再见”可以会意为“又见”,这样就猜出了谜底“观”字。字母谜的局限性较大,所以这类的谜语佳作不多,一般都比较平淡,谜味稍差。(3)实物谜哑谜17 实物谜就是用实物作谜面,通过展示一件或几件物品,让人们通过它们本身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去猜射谜底。下面举两个物谜的例子。桌子上放一张邮票(猜常用语一)谜底:信用。这是抓住了邮票的用途这一特点,邮票是干什么用的?是寄信用的,简而言之,就是——信用。桌上放一副理发工具(猜成语一)谜底:置之不理。把理发工具放置在一旁不用,还不是“置之不理”?哑谜和上面说过的实物谜有些相似,也是用实物作谜面,但猜射时还要求猜谜的人做出某种动作,所以它的谜底既要和实物相联系,又要寓意于动作之中。比如,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一寸来长的木雕小人,要求做一个动作,猜字一。猜射时,有个人上前抢过小人就走。围观的人看了很惊讶,主持人却说猜对了。原来,谜底就是“夺”字。“夺”字拆开成“一寸人”扣合了谜面上的实物。“抢过小人”这个动作正是“夺”的意思。再比如:桌子上放置四根一样长的筷子。要求作一动作,打成语一。猜射时,一个人上前折断一根筷子,这样就变成了三根长的,两根短的。谜底就是:“三长两短”。(4)对联谜对联谜就是把对联当作谜面的谜语。相传,宋朝名士吕蒙正,虽然知识渊博,但是早年家境贫寒。有一年过春节,他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对联一贴出,引来了好多人观看。大家议论纷纷,可谁也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后来一位秀才路过这里,看了对联后,解出了这个谜底。原来这是一个漏字谜,上联“二三四五”正好“缺一”;下联“六七八九”正好“少十”17 :横批是“南北”,恰恰“没有东西”。连起来就是谜底:“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吕蒙正巧妙地运用对联谜,诉说了自己生活的困苦。下面,咱们再讲一个对联谜语故事。明朝末年,有一个叫钱谦益的大臣,在清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吓破了胆,他苟且偷生,认贼作父,投降了清军。后来,他告老还乡,建了一座家庙,为了显示风雅,他约请文人来写匾联。一个老秀才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这也是一个漏字谜,暗中咒骂钱谦益“忘(王)八,无耻”。对联谜除了运用漏字法制成以外,还有其他的形式。如:加水便成佳酿;无家便是寡人。(打字二)谜底:酉,傢。又如: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猫狼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打文娱活动一)谜底:猜谜。上联的前半句“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是指“青”;后半句的“和狐猫狼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是指“犬”(古代“狗”与“犬”是有区别的:大个儿的叫“犬”,小个儿的叫“狗”);“青”与“犬”()合起来,就是“猜”字。下联的前半句“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是指“言”(言者,字也);后半句的“对东西南北模糊”,是指“迷”;“言”与“迷”合起来,正好是“谜”字。谜语称得上是“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上下联合起来就是谜底:“猜谜”。(5)印章谜书法谜17 印章谜就是以印章作谜面的谜语。印章篆刻是我国流传很久的一门艺术。印章的文字大多是篆字,所以也叫篆文谜或篆刻谜。为了帮助不懂篆字的人们猜射,有时要加印文说明。猜印章谜时,不仅要根据印文的字形、字义去扣合谜底,而且要借用“印”、“章”、“刻”、“铭”、“治”、“鉴”、“玺”、“钤记”等篆刻用语和“金”、“玉”、“石”、“木”、“牙”、“角”、“骨”等制印材料的用字,把其中有关文字放进谜底之中,连贯成义,猜出谜底。如左图印文:酷暑(打近代人名一)谜底是:章太炎。用“太炎”(热)扣酷暑,再加入一个“章”字,就是“章太炎”。左图印文:求速(打成语一)“求速”就是”要求很快”,反过来说,就是“不允许慢”,换成文言来说,就是“不容缓”,我们再把“刻”字加进去,不就是成语“刻不容缓”了吗?大家知道,印章可以刻成凸出来的文字,叫阳文,它的印文是红色的,所以也叫做朱文。如刻成凹进去的文字,叫阴文,它的印文是白色的,所以也叫做白文。根据印章的这一特点,又可制成别有风趣的印章谜。如左图印文:顺逆(打成语一)“顺”字是阳文,“逆”字是阴文。“顺”含有“顺从”、“奉行”的意思,“逆”含有“叛逆”、“违背”的意思。这样,阳文“顺”,可以解释成“阳奉”,阴文“逆”可以解释成“阴违”。联起来就是要猜的成语“阳奉阴违”。另外,印章有不同的边框形状,如果把边框形状入谜,那么印章谜的谜味会更浓。如下图印文:广西(打食品名一)谜底是:桂圆。“广西”的简称是“桂”,这枚印章是个“圆”形,合起来正好是“桂圆”。书法谜的谜面就是各种字体的手书文字,猜这类谜语,主要着重于各种书法字体去联想,一般谜底都含有“篆”、“隶”、“楷”、“行”、“草”等字。如右面是个走字,要求打字一。这个字有什么特点呢?这是用“隶”书写的“走”字。这样一分析,“隶”字加个“走字旁”(“辶”)不就成了“逮”字了吗?谜底就是这个“逮”字。右面是个草书的“蜜”字。要求打中药名一。谜底是“甘草”。“蜜”字可会意为“甜”,说文言点就是“甘”。因为是草书,所以后面加个“草”字,这样就成了“甘草”。(6)无字谜彩字谜无字谜的谜面不用文字,不用图画,也不用实物,而是用谜条自身的颜色、形状和张数等巧妙地隐射谜底。这类谜语表面看起来空空如也,什么字也没有,好像无从猜起,其实谜底总是离不开“空”、无”、“白”、“没”、“不”等表示没有的字眼。如:挂一张空白纸条(打成语一)谜底:一纸空文。挂一张黑色纸条和一张白色纸条(打成语一)谜底:黑白分明。挂两张白色纸条(打戏剧用语一)谜底:对白。(对着白)挂青色纸条和黄色纸条各一张,中间稍微空开一点(打成语一)谜底:青黄不接。彩字谜就是谜面上的文字要用彩色笔书写,猜射时,要将颜色入谜。如:17 卉(打组织名称一)谜底:红十字会。“卉”字可拆开成三个“十”字,用红笔书写,就成了“红十字聚会”在一起,紧扣谜面——卉字。说与旁人浑不解(打我国现代诗人名一)谜底:朱自清。谜面上的意思,就是跟别人讲,大家都不明白,只有自己清楚——“自清”,因为是红笔书写,可以在前面加上“朱”(红色的意思),就成了“朱自清”。和(在一红色纸上用墨书写,打世界名著一)谜底:《红与黑》。“红”“黑”两字扣谜面上的颜色(红色纸、黑色字),“与”扣“和”。(7)数字谜算式谜数字谜就是指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谜语。例如:8(打出版物名称一)谜底:连环画。这是根据“8”的字形进行想象,“8”就像两个圆环连着画在一起。24(打体育术语一)大家知道,“打”(读dá,达)是我国特有的数量词,一打就是十二。一打铅笔,就是十二枝铅笔。谜面上的24正好是两打。仔细琢磨一下“两打”二字。“两”有“双”的意思,“打”(dá)可谐音变义成“打”(dǎ),这样连在一起就成了谜底:双打。0000(打成语一)乍看谜面,真让人莫名其妙!四个零是什么意思呢?确实,仅仅盯住四个零思索,不好找到答案。我们不妨给谜面做些加工,如果在前面添个“1”就成了“10000”,读作一万。比较一下两个谜面,我们加工后的谜面成了“一万”,而原谜面却是“四个零”,表示“没有”、“无”的意思。这两个谜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一万”和“四个零”差别在哪儿,不就差在前面加了个“1”吗?我们把“10000”前面的“1”去掉,就成了原谜面“0000”17 。用句话讲就是“万没有一就成了零”。换句话说,就是“万无一失”。这正是谜底。1,3,5,7,9(打成语一)谜底是:“无奇不有”。奇,又可以当“单”、“单数”讲。这个谜底,可以说是抓住了谜面所固有的特征,进行了准确的概括。另外,用算式也可以制成谜面,叫做算式谜。例如:100-1(打字一)谜底是:“白”。谜面的意思可会意成“百”去掉“一”,也就成了“白”。7÷2(打成语一)这道算式,不能整除,结果既不是3,也不是4,而是3.5。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不难找到“不三不四”这个谜底了。1000^2=100×100×l00(打成语一)这是一个等式。左边是一千的平方,右边是三个一百连乘。也就是一千的平方变成用一百的连乘来计算,于是我们就会猜出“千方百计”这个成语。不过,我们在这里用了别解的方法,与成语“千方百计”的本意毫不相干。所以我们说“别解”在猜谜过程中,是经常要用到的重要方法之一,大家一定要很好地掌握。下面再看两个算式谜。6+6(打字一)谜底是:“程”。“程”,可拆成“和十二”,正好扣合谜面。242÷22(打字一)谜底是:“墒”。“墒”,拆开成“商十一”,完全扣合谜面。以上二谜都采用了字形的组合法。(8)符号谜17 符号谜谜面是由符号组成的谜语,叫做符号谜。例如:+-×÷(打政治名词一)谜底是:“分裂主义”。我们把“主义”二字分裂开来,就成了“+”、“-”、“×”、“÷”。这个谜语主要是着眼于字的“形”,从形入手,运用笔画增损离合,加以灵活地运用,就能猜出谜底。另外,还有用象形法猜射的符号谜。〔〕(打四个字的常用词语一)谜底是:“左右开弓”。大家看,这个中括号是不是很像两张弓左右拉开的样子?!!(打四个字的常用词语一)谜底是:“点点滴滴”。底面扣合既形象又生动,给人一种动的感觉,十分贴切。有时,还把文字和符号连在一起制成谜,更是趣味无穷。请看:好!(打体育运动一)谜面就像一个人在叫好。“好”字和符号“!”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个谜语构思十分巧妙。它的谜底是:“女子棒球”。“女子”扣“好”,运用了离合法;“棒球”扣“!”,运用了象形法。一“”一“·”,活像一棒一球。有些符号谜还运用了会意法来猜射,如:‖∶∶‖(打成语一)这是乐谱上用的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乐曲需要重复。就是唱完一遍以后,再从头开始重复唱一遍。让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学过的成语里头,有哪一个成语含有“来回重复”的意思呢?可能大家已经猜到了,是“周而复始”。这个谜底十分恰当地解释了谜面上符号的作用。(9)故事谜17 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把谜语融化在故事中,让人们去猜射,这种形式的谜语就叫做故事谜。故事谜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它随着谜语的产生而产生,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谜有人物有情节,比起其他形式的谜语来,显得更完整、更丰富,趣味性更强,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咱们先讲一个“苏东坡遣僮索物”的谜语故事。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十分喜爱游山玩水。一天,他带着一个小书僮出外游玩,走到一座山脚下,当时正是中午,骄阳似火,顿觉口干舌燥。苏东坡坐在一块大石上歇脚,他抬头远望,只见半山腰处有一座寺院,时而传来阵阵钟声。于是苏东坡让书僮戴上草帽,穿上木屐(jī木头鞋)到寺院里去取东西。书僮问取什么东西,东坡只是微笑不语。书僮见此光景,不再多问,径直向寺院走去。到了寺院,老和尚见是苏东坡的书僮,便问前来有何贵干?书僮就把主人让他头戴草帽脚穿木屐,来寺院取东西的事说了一遍。听罢,老和尚哈哈大笑,马上拿出苏东坡所要的东西,交给了书僮。书僮接过东西一看,恍然大悟,打心眼里佩服自己主人聪敏过人。朋友们,你们能猜出苏东坡所要的东西是什么吗?原来,苏东坡要的是“茶”。书僮的一身打扮,就是“草头”、“人”、“木”的意思,合起来正好是个“茶”字。下面再讲一个故事谜。从前,有一个人开设了一间铺子做买卖。他为了招揽生意,特意在铺面前制作了一块大招牌。上面写着: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酉时天下雨,读书不必言。自打招牌挂出后,买卖兴隆,顾客盈门,这家主人赚了大钱。请大家猜猜这招牌上到底说些什么?原来,招牌上说的是四个字“有好酒卖”!每句诗正好打一字。请看第一句“月挂半边天”,“月”字和半边天“”合起来,是“有”字。第二句“嫦娥伴子眠”,“嫦娥”是女子,这里取“女”字,再伴“子”相眠,正好合成一个“好”字。第三句“酉时天下雨”,“天下雨”,就有水,三点水加上“酉”,就成了“酒”字。第四句“读书不必言”,“不必言”,也就是“没有言”的意思,“读”字没有“言”,也就剩下一个“卖”字。四字连在一起,正是“有好酒卖”。www.ht88.com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