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42 KB
  • 2022-06-16 16:04:26 发布

文秘写作之格言警句100条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文秘写作之格言警句100条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第十二》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4、志不强者知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5、为政何患?患善恶之不分。——《晏子春秋·内篇·问上》6、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汉·贾谊《新书·大政上》7、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化之本也;忧君哀民,独睹乱原,好善妒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汉·王符《潜夫论·实贡》8、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卷二八上 9、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后汉书》卷七九上10、如不知足,则失其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西晋·陈寿《三国志》11、为国之道,其要有五:一日文德,二日武功,三日法度,四日防固,五日刑赏。——《魏书》卷五四12、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日,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日,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三日,咨之以谋而观其识;四日,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日,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日,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三国引诸葛亮《将苑·知人性》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戒子书》1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李世民《贞观纪要》1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四者,前王所以致福,通贤以为深诫。——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十16、上好利,则下思聚敛;上求贿,则下肆蟊;不怀愧心,但逞私欲,递相企效,习以成风;闾阎日残,纪纲日坏,不可以礼义劝,不可以刑法惩;此由廉耻之道衰也。——唐·陆贽《全唐文》 卷四17、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禁奸吏必止其邪心,不徒革面。为政必以风化德礼为先,风化必以至诚为本。——宋·胡安国《居官要清廉谨慎处事要精明果断》18、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宋·苏轼《范增论》19、高洁自守,矢志不渝,不受玷污,不改素节。孤光自照,肝胆比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20、不求不争于民,而民知逊;不求不贪于民,而民知廉。——宋·杨万里《见执政书》21、天下所以服者,常生于不偏;而其不服也,常起于不平。——宋·杨万里《驭吏》22、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宋·欧阳修《朋党论》2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24、王者所以得天下者,以得民也。得民者,以得其心也。— —宋·汪藻《奏论诸将无功状》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宋·吕本中《官箴》26、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27、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宋·林逋《省心铨要》28、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宋·林逋《省心录》29、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劝学诗》30、贪污受贿,此弊不去,为患浸深。——宋·包拯《包孝肃公奏议》卷一31、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宋·程颢《论王霸札子》32、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 贪不妒老即休。——宋·孙君防《四休》33、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张桢传》34、莫待临崖失马收缰晚,只恐船到江心补漏迟。——明·无名氏《牧羊记·小逼》35、居家切要,在勤俭二字。——明·姚舜牧《药言》36、俭有四益。凡人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不贪不淫,可以养德,一益也。人之受用,自有剂量,省啬淡泊,有长久之理,可以养寿,二益也。醉浓饱鲜,昏人神智,若蔬食莱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可以养神,三益也。奢则妄取苟求,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已无愧,·可以养气,四益也。——明·徐榜《宦游日记》37、寇莱公六悔铭曰:官行私曲失时悔,富不俭用贫时悔,艺不少学过时悔,见事不学用时悔,醉发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明·宋缲《古今药石(卷下)》38、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速与来迟。——明·高则诚《琵琶记》39、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明·王廷相《慎言·见闻篇》 40、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明·史可法《辞加衔疏》41、正以处心,廉心律已,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处事,此居官之七要也。——明·薛碹《薛文清公从政录》42、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清碑·官箴》43、欲学廉介,必先知足。观于各处难民遍地饿莩,则吾辈之安居衣食,已属至幸,尚何奢望哉,尚敢暴殄哉。——清·曾国藩《劝戒浅语十六条》44、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45、欲请廉字,须从俭字下工夫。用人宜少,官气宜轻,常如教官衙门规模。所出既少,所人自可不苟。——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46、勤、廉二字看似乎浅,实则获上在此,信友在此,服民亦在此,舍此二字,上司即偶然青盼,亦不能久;欲求寅僚之敬佩,百姓之爱戴,即袭取于偶然,亦不可得矣!——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47、该将官阶日大,责任日重,须常记勤恕廉明四字。勤以治事,恕以待人,廉以服众,明以应务,四字兼全,可为名将,可为好官。不论文武大小,到处皆行得通。——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48、欲服军心,必先尚廉介;欲求廉介,必先崇俭朴。不妄花一钱,则一身廉;不私用一人,则一营廉。——清·曾国藩《劝戒浅语十六条》49、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50、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治事不外四事端,曰经分、纶合、详思、约守。——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51、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言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清·张伯行《禁馈送檄》52、贪官之弊易除,清官之弊难除,实缘贪官坏事,人皆怨恨,乐于改正;清官误事,人犹信重,碍即更张也。——清·鄂尔泰《论用人疏》53、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 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54、古人有言曰:“大法小廉。”大臣能廉,仅得其半。非廉无以行法,非法无以佐廉。——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55、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层累而下,诛求而已,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中于邦家,欲冀太平之理不可得矣!——清·王永吉《御定人臣儆心录》56、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峻,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八57、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养廉惟俭,俭已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清·薛慰农署杭州府衙联58、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清·金缨《格言联璧》59、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清·金缨《格言联璧》60、律已宜带秋风,处世需带春风。——清·金缨《格言联 璧》61、自责之外,无圣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清·金缨《格言联璧》62、做官时,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日想一想: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清·申居郧《西岩赘语》63、人之多欲,如火伏于薪下,纤红透风,则洞然不可扑灭。一事引起,则诸恶俱发。须要铲去其根方妙。——清·冯班《家训》64、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身。——《抱朴子·微旨》65、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66、人类对于主义之实行,须先具有一种思想,然后发生信仰,再发生力量;至有力量时,其主义乃得完成。——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演说》67、世界上无论什么罪恶,大半都是秘密造成的,我们要打破这些罪恶,只消用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求公开。——《邵力子文集》 68、没有主义就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力量。——李公朴《抗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69、支配战士的行动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巴金散文集》70、读书的目的,是要增长知识,明辨是非,活跃思想,探导真理,提高人的价值。——蒋孔阳《且说说我自己》71、需要革新的不只是国家的政事,个人之进德修业也需要时时检讨改进。——梁实秋《新年献辞》72、权力之所以引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费孝通《乡土中国》73、不管你预备走哪一条路,顶顶要紧的是先要为自己做好准备。你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你的行程,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你必须锻炼出健壮的身体和足够的勇气。——宋庆龄《什么是幸福》74、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人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革命烈士书信选(续编)》75、私心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恽代英《共同生活的社会服务》 76、我们要珍视友谊,但是我们绝对不可因个人的友谊而妨碍到职权的公正执行,我们应当把这两个方面分得清清楚楚,必须如此,然后才能使同事心服。——邹韬奋《邹韬奋谈人生》77、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苍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方志敏《可爱的中国》78、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危险思想与议论自由》79、只听顺耳的话,是不能做好工作的。——《陈云文选》第三卷80、、在人民政府中,公务人员在处理财务问题上合格与否的标准,不单是贪污或廉洁。贪污是犯罪,廉洁是必须的。主要的标准,还在于是否浪费。浪费也不单指铺张滥用的那种浪费,而特别是指办事用钱也分轻重缓急,不分全体、局部的那种浪费。——《陈云文选》第二卷81、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陈云文选》第三卷82、愈怕丢脸,一定会丢脸。不怕丢脸,反倒可能不丢脸。要 论事不论脸。——《陈云文选》第一卷83、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自己吃亏的人,才是高尚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是真有理想,能够站得住脚、能够得到人民信任的人。——《刘少奇选集》下卷84、每个人都不应当躲避党和人民的监督,而应当主动地把自己的思想、议论和行动放在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刘少奇《给刘允若的信》85、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共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周恩来选集》下卷86、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思想改造的最好方式。——《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87、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周恩来选集》下卷88、情义只有建立在人民的利益之上,才是伟大的、崇高的。——《周恩来教育文选》89、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荀子·王霸》 90、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缪称训》9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92、贫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汉·桓宽《盐铁论·疾贪》93、法不定,政多门,此乱国之风。——汉·荀悦《申鉴·政体》94、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汉·班固《汉书·张释之传》95、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汉·班固《汉书·疏广传》96、盖善政者,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卷二八上97、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后汉书》卷七九上9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99、草木无大小,必待春而后生;人待义而后成。——先秦《尸子》卷下。100、不由礼之事,非不可行也,行之不能久。——唐·杨炯 《公狱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