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2022-06-16 15:37:55 发布

浅议中国水彩画与艺术市场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议中国水彩画与艺术市场内容摘要:艺术市场既是对中国水彩画家的挑战,也是对于他们具有诱惑力和推动力的机遇。迄今为止中国水彩画的历史和当下成就还没有在艺术市场上得到应有的充分反映。为了促进中国水彩画市场的真正形成,至少有以下工作需要做:加强水彩画教育;扩大水彩画宣传;培育水彩画收藏者队伍。水彩画文化生产也存在着两个场域。进入艺术市场的水彩画家的艺术个性,他在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共同构成其市场形象。为了较快较好地为市场所接受,画家有必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考虑相应的艺术消费受众;坚持走精品路线;了解市场,努力把握其规律;保持艺术家的人格。关键词:中国水彩画;艺术市场;收藏;文化生产场;市场形象;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艺术生产体制新格局的形成,亦随着水彩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入新的高潮,并且从材料、技法到风格、观念开始自觉的变革,中国水彩画与艺术市场的关系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水彩画家、艺术品收藏家美术学家和一般艺术消费者的兴趣和关注。匈牙利裔英国艺术社会学家阿诺德·豪泽尔(ArnoldHauser)曾经指出:“艺术买卖仍然是一种中介力量,而不是导致离异的力量,这不仅因为它帮助建立了艺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常的联系,而且因为它创造了对艺术保持固定兴趣的顾客,使艺术家不必想着如何去讨好他的公众。”[i]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建立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经纪代理制度。否则的话,艺术家自画自卖,要想不考虑讨好公众也难矣。 艺术市场向包括水彩画家在内的艺术家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看他们想不想、愿不愿、敢不敢、能不能将自己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追求,与市场经济,与商品交易机制,结合在一起。这的确是一个现实问题。挑战与机遇并存。艺术市场也是一个对水彩画家既有诱惑力又有推动力的机遇。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水彩画家已经或正在走进艺术市场,对于他们来说,认真了解、正确对待艺术市场无疑很有必要。二在现实意义上,当今水彩画的发展需要市场这一无形“推手”的作用。而我们需要的不是想像中的或者说虚拟的水彩画市场,而是真正现实的水彩画市场。虽说艺术市场可以指艺术品交易场所或者艺术商品行销区域,例如水彩画专营画廊或者某个地区的水彩画行销,甚至在广义上指艺术商业整个运作系统,不过在现实的根本意义上,艺术市场可以说就是指相应于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一定规模的艺术消费者群体,例如一定规模的水彩画消费者群体。没有消费就没有真正的市场。随着明末西方传教士携宗教画来华,水彩画开始传入中国。四百年来,中国水彩画走过了堪称漫长的历史。而近三十年来,总体而言,中国水彩画除了表现手法不断推陈出新,常常更有着思想深度和精彩的人文内涵。无论其态度是歌颂、赞美,抑或是警示、评判,还是静观、内省,这些作品都显示出对中国当下社会生活、文化现状和人们生存状态的密切关注。而不管其艺术语言为高度写实、侧重表现、意象象征,还是近乎抽象,它们都不同程度反映出处于新的时代情境的画家对于水彩画自身历史、本质规律和发展前景的认真思考和探索。迄今为止中国水彩画的历史和当下成就还没有在艺术市场上得到应有的充分反映。 在西方艺术市场,水彩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交易门类。众所周知,西方美术史上占有位置的油画家、版画家乃至雕塑家(譬如说英国的亨利·摩尔HenryMoore)大多留下了水彩作品,而当代的西方画家一般也都画过水彩画。由于名家油画作品的价格日益攀升,许多追捧名家的艺术消费者退而求其次,使得名家水彩画市场的魅力逐步显现,它已经成为油画原版艺术市场的有益补充,价格也在上升。不过,海外水彩画市场的形势尽管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艺术市场,然而还很有限,国内水彩画市场不如人意,或者说水彩画消费者群体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其表现在至今少见水彩画拍卖专场和尚无一定比例的水彩画拍卖份额,水彩画拍品的实际成交率并不是很高,单幅作品价格偏低,许多现代意义的画廊还没有从事水彩画作品的展销。鉴于中国水彩画的历史积淀和当代成就,以及水彩画本身的审美特质和一定的公众普及程度,笔者认为中国水彩画会有好的艺术商业潜能和市场前景。作为陶冶性情、提升品位、丰富生活的水彩画收藏,同时也有其经济价值。在当下中国水彩画作品总体价位偏低的情况下,投资一个尚未成熟的中国水彩画市场,投资一批富有艺术文化和商业潜质,尚未进入艺术市场或者其作品尚未达到应有价位的中国水彩画家,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收藏家和消费者。足以参照和给人启示的是,中国的版画市场和连环画市场开始回暖。嘉德等名拍卖行多次举行过版画拍卖专场,其结果引人瞩目。一些画廊卓有识见,策划、组织了版画名家作品(例如四川版画名家作品)的展卖,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结果。中国的连环画市场已开始形成。全国“连友”即连环画收藏者群体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互相联系、彼此鼓励,办有多份“连友” 小报,而且不时组织包括市场交易和与连环画家见面在内的连环画收藏活动,推动连环画市场。通过积极而合乎市场规律的努力,我们也有希望使水彩画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绩优股”。三只有当水彩画在市场中不断出现、频繁交易的时候,它才可以说有了自己相对稳定的消费者群体;只有当水彩画真正商业“流通”起来的时候,它才有了现实的而非主观意愿的价位。假若只有水彩画家的圈内活动,而没有水彩画知识的公众普及进而提高,没有水彩画的广泛的社会爱好,没有对水彩画收藏力量的有意识培养,那么当然就不会有现实的水彩画市场。为了促进中国水彩画市场的真正形成,至少有以下工作需要做:一是加强水彩画教育。从教育入手乃是将眼前视野与长远眼光相结合的根本之举。在可能条件下,在中小学开设的美术课中列入或增加水彩画教学内容,积极举办水彩画兴趣小组。在高等院校开设水彩画选修课或者水彩画欣赏讲座之类的“弹性”课程。在社会上举办水彩画讲座。现在有些艺术高校已经建立了水彩画教研室。水彩画家走进学校,讲水彩,演示水彩,使之成为学校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一些社会活动向广大公众进行水彩画艺术教育,等等。英国的水彩画市场相对较好,其中得力于英国广泛的水彩画教育和水彩画社会爱好。二是扩大水彩画宣传。这就是经由各种手段向公众讲解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水彩画这门独特艺术,懂得欣赏它,了解水彩画家的创作甘苦和心路历程,进而喜欢它、收藏它。这一点与水彩画教育常常相交织。多举办水彩画艺术展览,文化性的或者文化兼商业性的,同时辅以相关宣传或者举办研讨会。《百年华彩—— 中国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及其相关学术活动和出版物,其实也是一种关于当代水彩艺术和水彩艺术家的很好的宣传方式。我们还需要积极地通过纸质媒体、电视传媒和网络媒体等介绍水彩画名家和新秀,等等。水彩画之所以尚未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其原因之一是宣传力度不够。三是培育水彩画收藏者队伍。这称得上是一项大工程,水彩画生产者和市场中介,乃至于有志于此的艺术批评家等人,都有必要为此做出努力。有意走进艺术市场的水彩画家要尊重艺术大众的爱好,要关注大众的生活状态、心理需求、艺术接受方式和艺术消费倾向,等等。有意经营水彩画的艺术品经营者更要专门研究水彩画市场的现状和走向,了解和分析公众的艺术消费趣味,引导和促使公众直接认识水彩画、熟悉水彩画、评价水彩画和接受水彩画。人的兴趣、趣味与需要、动机密切相关。人们有对水彩画的兴趣、趣味就可能引起消费水彩画的需要,进而产生购买水彩画作品的动机。阿诺德·豪泽尔说过:“在所有社会力量中对艺术家影响最大的就是公众趣味”。[ii]艺术家不可以无视这种社会力量的存在。这里的“兴趣”在豪泽尔着作的英译本中是interest,它也可以译为“兴趣”。而taste则更多译为“趣味”。实际上公众的艺术趣味或者说艺术兴趣,审美趣味或者说审美趣味,是可以引导,甚至可以制造出来的。艺术趣味制造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专门研究文化市场的艺术社会学家拉塞尔·里奈斯(RussellLynes)在其专着《审美趣味制造者》(TheTastemakers)当中指出:“事实上,制造审美趣味(taste)在美国是一种主要产业(industry)……近一又四分之一个世纪当中,在美国,审美趣味的供应(thepurveyingoftaste)已经成了大生意,雇佣了成千上万的人在编辑部里,印刷厂里,画廊里和博物馆里,商店里和咨询处里。”审美趣味制造者们工作着,“ 经过大众传播工具和诸多大公司通到成千上万的人那里”。[iii]这里所谈到的制造艺术兴趣和审美趣味的行为方式,其实存在于几乎所有市场经济的国家,只不过在创新手法上、在规模上和自觉程度上美国的审美趣味制造者都领先一着,其商业气息也更浓厚。艺术趣味制造乃是艺术市场操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自觉地正确地认识它很有必要。宣传水彩画亦即向公众阐释说明水彩画,突出强调水彩画与众不同的审美特性和优势,分析艺术消费者不同群体的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策划、组织各种水彩艺术文化活动来营造环境氛围,吸引更多的人直接参与水彩画创作和鉴赏,等等,这些方法都有益于激发和深化公众的水彩画趣味,进而拉动水彩画需求。而水彩画家也可以和社会进行更为密切的互动,比如说开设网站或开博,向公众解读水彩画,宣传水彩画创作成果,或者尽可能邀请收藏家参观自己的画室,使之懂水彩画、喜爱水彩画,并且联络感情。画家走近公众,公众走近画家。或者使得现有的艺术品收藏者将水彩画纳入自己的收藏范围,或者促使一些公众从水彩画入手开始收藏,都可能逐步培育起水彩画收藏者队伍。水彩画价格相对较低,以此入手学习收藏,亦是可行的。 需要引导、培育一个真正的水彩画收藏家群体。收藏与投资有着密切联系,它常常同时就成为现实的或者潜在的一种投资方式,例如低价位进入的水彩画收藏可能成为潜在的投资;然而,收藏又不应当等同于投资。反对拜金主义、利润至上主义的,走向文化层面和坚持文化至上的收藏,才称得上是健康科学的有灵魂的收藏。我们的水彩画研究和批评有必要对此进行引导。文化收藏将对经济收藏起到精神导向作用。回眸世界艺术品收藏史,关注艺术品收藏现实情状,都可以发现:任何真正成功的有影响的艺术品收藏均主要是文化收藏。美国犹太裔艺术巨商利奥·卡斯蒂里(LeoCastelli)十分赞赏那些出色的艺术收藏家,他说过:“具有献身精神的收藏家用委员会所无法比拟的规模和胆识支持着画廊和艺术家们。他在任何公众的舆论表示赞同之前就作出选择。”[iv]这里的献身精神和胆识,包括坚持文化收藏宗旨和艺术审美选择而不惜冒经济风险,具有前瞻眼光这样的意思。如果没有真正的具有献身精神和胆识的艺术收藏家作为中坚力量,只有投资者、投机者,那么就不会有真正的、可持续的水彩画市场。至于水彩画的收藏规模,它有赖于收藏家的经济实力、市场分析水平,同时也有赖于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前瞻信心。四面对市场的挑战,事实上有着不同的水彩画家,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当代西方有的艺术社会学家曾经就艺术家与市场的关系作过分析:“艺术家的趣味以及消费者的趣味经常与公司企业的目标构成鲜明的对比。纯粹的艺术家宁愿专注于创作而不是获取物质利益;宁愿专注于创新设计而不是标准化的和批量的生产;宁愿专注于想像的自由和人的宽宏襟怀而不是技术专攻;宁愿专注于寻求共同的精神中心而不是竞争;宁愿专注于形式及其协调的原则而不是工业化社会环境的繁忙、嘈杂和过度刺激。”与他们不同,“那些不是作为商业设计人员,就是作为奢侈品和娱乐品供应者,把他们自己置于有组织的企业控制下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被他们的雇主认为是好得足够导致销售或增加娱乐时间的。”[v]很显然,后者积极主动地迎合市场,他们往往受雇于艺术企业或艺术商,或者与艺术经纪人有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其想像力和个人风格要与作品的市场销售情况直接结合起来;前者则潜心创作风格独特、往往具有开拓性的作品,在创作时并不考虑要满足他人的购藏需要和谋取经济利益,“ 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vi],他们相信艺术创作精神劳动的非个人功利性。两类水彩画生产者的情况令笔者想起布迪厄关于不同的文化生产场域的理论,实际上水彩画文化生产也存在着两个场域。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erreBourdieu)乃是法兰西学院教授、院长。他在其着作《艺术的规则》(1965)、《再生产、教育、社会、文化》(1970,与让-克劳德·巴塞朗合作)和《分辨:趣味判断的社会评判》(1984)等当中,提出了引人瞩目的理论观点,大致如下:在现代社会,文化生产业已成为不同于经济、政治等场域的相对独立自主的场域;一般地说,文化生产场坚持维护文化的非功利性和知识分子的超越性原则,而不是一味追求物质利益,这尤其体现在由专门家学者组成的有限的文化生产场里;文化生产场内部也已经分成有限的文化生产场和批量化的文化生产场两个部分,前者强调高度专门化,目标是获取专业同仁的首肯赞赏,而后者不坚持专门化,目标是迎合大众趣味和赢得商业成功;相应地,已经成为相对独立资本形式的文化资本(culturalcapital),包括学术资本,成为两个文化生产场剧烈争夺之对象;在文化生产场域内客观存在着“赢者输”(they)这样的规律,亦即一心汲汲于经济利益的人不会被圈内专业同仁所认同,等等。不同场域的水彩画生产有其不同的运作规则、资本形式和评价标准。“纯”艺术家坚持艺术劳动的非个人功利性的创造性努力,在当今喧嚣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无疑有其弥足珍贵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而他们的作品因其独特非凡的创造性或别的缘故而被市场看好的情况,也是可能的。当然,在上述两类水彩画生产者之间,事实上还有介于他们两类之间的一类艺术家,他们希望能够做到既考虑市场的需要,以经济收益保证更好的生活和继续创作的进行,又能尽可能保持自己创意构思的主动性和表现的真诚,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太“ 商品化”。在人数上,他们可能要超过上述两类艺术家的总和。或者也可以说,有大量的水彩画家是游移于两个水彩画文化生产场之间的。五现实往往是严酷的。商业浪潮的冲击造成艺术家队伍的不断分化,市场的磁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水彩画家走进市场。进入艺术市场的水彩画家的艺术个性,他在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共同构成其市场形象。这是相对于具体市场而言的,同一个画家在不同市场的知名度等等显然不会一样。为了较快较好地为市场所接受,画家有必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考虑相应的艺术消费受众。接受美学告诉我们,无视接受者的接受特征和过程,这样的创作是盲目的,无法现实地完成的。画家可以不在脑中存在假设的某个特定消费者,他却可以而且应当思考作品是适合哪些人购买的。“纵使艺术家有完全审美的和职业性的诚实——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如果他需要通过找到买主而出售作品,或者履行一个委托合同而挣得费用的话,那么他就可能以某种方式试试在他的诚实中找到方法使他的赞助人或顾客满意。”[vii]从一开始他所做的就与完全自由创作时的情况有所不同。既要诚实又要考虑市场因素,这是所有进入市场的画家面临的难题。坚持走精品路线。自觉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作富有创造性,又为一定艺术消费者所接受的高质量艺术品。保持自己艺术创作的独立性,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水彩画也许应当姓“水”,即保有其自身的审美特质:不同程度的润泽、透明、秀雅等等。当然它的审美特质既是其优势,又是其局限;既有积极功能,又有负面作用,然而正是这一特质使它有别于其他绘画,具有了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具有了自身发展的内在依凭。正如英国美学家奥斯本(H.Osborn)所言“ 为使作品有创造性,革新派的作品的确不必完全受限于从以前艺术作品中衍生出的那些艺术原则,但它也不必完全背离这些原则。”[viii]勿粗制滥造,勿急于入市。一旦因为流入市场的差作品而毁坏声誉,要想重塑市场形象就很难。了解市场,努力把握其规律。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分别有其不同的游戏规则,常常并不通用。市场上的成功与艺术上的成功也不是一回事,不必因暂时的市场失利而怀疑自己的艺术水准和创造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十分重要。水彩画以纸本为主,大多为写生作品,从一方面导致其平均单价不及油画作品,这也是海外艺术市场常见的事实。市场一般会以画家的学术背景和创作成就(例如展览得奖的情况,展览的性质、档次)还有人品等来评价其作品的升值空间,同时也会参照他入市的态度、时间、业绩,总之情况很复杂。艺术家之间简单的艺术和市场类比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不要同声誉不好的艺术经营商合作,尽量不要与三流画廊或画铺、画店打交道,刚刚踏入市场的青年画家更要慎重。出画册对于向社会、向市场宣传自己是很重要的。艺术市场专家指出:“美术家的代表作品选集(通常被看作是一本‘书’)实际上是他(她)的样本册,因而只应包括最好的作品,以最吸引人的方式、效果最佳的状态展示出来……在挑选代表作时,记住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更值得考虑,稍微有些勉强的作品都应去掉。”“把最出色的作品放在最前面。”[ix]积极而审慎地与艺术批评家、新闻传媒合作,广交朋友扩大知名度。保持艺术家的人格。在市场这样一个崇奉商业利益和经济指标的场域里拚搏,容易让人丧失仰望星空的激情。进入艺术市场的画家倘若没有自觉的精神追求,就有可能蜕变为金钱的奴隶。提倡艺术家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和精神取向,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古人云:“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x]结者,关键。诚信应当成为每个人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进入艺术市场的画家应当要求自己真心诚恳,表里、言行一致,践诺不欺。不参与制假售假,也不因作品卖得好而一再复制。不要羞于言价,也不要弄些吓人的虚衔盲目自尊。知法守法,道德自律,信守合同,都需要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