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 MB
  • 2022-06-17 15:10:44 发布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调查研究

  • 6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学校代码0203研究生学号:15208282:1分类号:G427密级:无盡JilinNonnal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调查研究AnInvestigationoftheDifficultiesInEnlishGrammarLearninofUerGradeStudentsggppInPrimarySchools作者姓名:陈力指导教师:刘慧(教授)学科专业:学科教学(英语)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硕士2017年6月 摘要自2001年起,我国从3年级开始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将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提早到小学阶段。语法是小学英语语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的调查研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本研究试图探讨以下问题:国内外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都做了哪些相关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在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等方面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本研究以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特别是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语法时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可行性对策,解决小学高年级语法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的对象,在四平市六所小学每个学校分别在五、六年级随机各抽取大约30名学生,共3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随机选取13名学生进行访谈,教师问卷选取了四平市6所小学英语教师共计92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选取6名教师进行了访谈。笔者还使用SPSS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语法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语法地位、教学时间、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这几个方面的原因给我们的语法教学和语法学习很多的启示。从教师方面,笔者主要提出了如下的建议:内容呈现不离语篇,整体感知;集中教学聚焦形式,偶有分散;用法讲解简明扼要,控制术语;规则记忆常用优先,不忘特例;时态语序英汉对比,培养思维;形式操练层层递进,三维角度;评价纠错适时适度,激励为主。从学生方面,笔者主要提出了如下建议: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拓展阅读,结合语境;听说读写,多维操练;交际运用,互动反馈;不怕错误,反复练习;梳理归纳,提炼反思。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I AbstractSince2001,ChinahasofferedEnglishcoursesinthethirdgradeinprimaryschools.Thestartingageofforeignlanguagelearningbecomesearlier.GrammarisaveryimportantpartofprimaryschoolEnglishlanguageknowledge.BasedontheinvestigationandstudyofEnglishgrammarlearningdifficultiesofuppergradeprimaryschoolstudents,thispaperputforwardrationalizedsuggestionsforteachersandstudentsinordertoimprovetheteachingeffectofEnglishgrammarlearning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students"Englishability.Thisstudyattemptstoexplorethefollowingquestions:WhataretherelevantstudiesonEnglishgrammarteachinginprimaryschoolsathomeandabroad?Whatdifficultiesareencounteredbyuppergradeprimaryschoolstudentsinperception,understanding,memorizingandusingEnglishgrammar?Basedontheadvancedforeignlanguagecurriculumconcepts,especiallythe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heory,theauthorwillanalyzethedifficultiesencounteredbyuppergradeprimaryschoolstudentsinlearningEnglishgrammar,andputforwardfeasiblemeasurestosolvetheproblemsintheteachingandlearningofgrammar.Inthisstudy,questionnairesurvey,interviewmethodsanddataanalysisareused.AquestionnairesurveyisconductedinsixprimaryschoolsinSipingCity.Atotalof345studentsfilledinthequestionnaire,withabout30studentsselectedrandomlyineachschool.Andamongthem,13studentsareselectedtotakepartintheinterviewsurvey.Fortheteacherpart,atotalof92Englishteachersareselectedinthese6primaryschoolsandconductaquestionnairesurvey.Andamongthem,6teachersareselectedtotakepartintheinterviewsurvey.TheSPSSsoftwareisusedtogetascientificanalysisofthedataobtained.Theresultsshowthatstudentshavedifficultiestoperceive,understand,memorizeandusegrammar.Thesourcesofthesedifficultiesaremainlyfromthefollowingaspects,grammaticalstatus,teachingtime,teachingenvironmentandteachingmethods.Theseaspectsgiveusimplicationsforourgrammarteachingandgrammarlearning.Fromtheteachers’part,thefollowingrecommendationsaremainlyproposed:thepresentationofcontentscombinedwiththediscourseforoverallperception;thefocusonformmainlyanddecentralizedoccasionally;theusageexplanationconciselyandthecontroluseofII terminology;thememoryofregularrulesinpriorityandthespecialonesnotneglected;contrastsandcomparisonsshouldbemadebetweentensesandwordorderstocultivatelanguagethinking;thepracticeofformprogressivelyandfromthree-dimensionalangles;theevaluationandcorrectionoferrortimely,moderatelyandincentive-based.Fromthestudents’part,thefollowingrecommendationsaremainlyproposed:understandingisthemainaim,memorizingthesecond;theexpandedreadingcombinedwithcontext;multidimensionalgrammarpracticethroughlistening,speakingandreading;theuseofgrammarinteractivelyandtheprocessoffeed-backinteractively;unafraidoferrorandpreferringrepeatedpractice;combiningbyinductionandrefiningbyreflection.Keywords:Englishteachinginprimaryschools,uppergradestudents,Englishgrammar,learningdifficultiesIII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Ⅴ第一章引言......................................................................................................................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和目的.........................................................................................................2(一)研究意义..........................................................................................................2(二)研究目的..........................................................................................................3三、研究的主要问题.........................................................................................................3四、论文框架.....................................................................................................................3第二章文献综述......................................................................................................................5一、小学高年级学生.........................................................................................................5(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概念界定..............................................................................5(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5二、小学英语语法学习.....................................................................................................6(一)语法学习方法..................................................................................................6(二)语法学习困难..................................................................................................7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7(一)语法教学原则..................................................................................................7(二)语法教学内容..................................................................................................8四、国内外语法教学方法研究现状.................................................................................9(一)国外研究现状..................................................................................................9(二)国内研究现状................................................................................................11第三章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调查研究........................................................14一、研究设计...................................................................................................................14(一)研究假设........................................................................................................14V (二)研究对象........................................................................................................14二、研究方法.................................................................................................................14(一)问卷调查........................................................................................................14(二)访谈................................................................................................................15三、数据收集与分析.......................................................................................................15(一)调查问卷收集与分析....................................................................................15(二)访谈结果与分析............................................................................................25第四章结果与对策................................................................................................................29一、研究结果...................................................................................................................29(一)语法认识方面的困难....................................................................................29(二)语法理解方面的困难....................................................................................30(三)语法记忆方面的困难....................................................................................30(四)语法运用方面的困难....................................................................................30二、造成英语语法学习困难成因分析...........................................................................31(一)在语法地位方面............................................................................................31(二)在教学时间方面............................................................................................31(三)在教学环境方面............................................................................................31(四)在教学方式方面............................................................................................32三、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建议...................................................................................32(一)教师方面........................................................................................................32(二)学生方面......................................................................................................355第五章结语....................................................................................................................38一、主要结论...................................................................................................................38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38三、进一步研究的建议...................................................................................................39参考文献..................................................................................................................................40附录..................................................................................................................................4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55后记..................................................................................................................................57VI 第一章引言一、研究背景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2001版《课标》)提出:2001年起,我国从3年级开始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到2016年小学英语才走到第16个年头。在英语语言知识中,语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准确表达语言的重要基础和内在支撑。在学习一种外语时,如果不了解语言的内部规则,就会影响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教语法是必然的,小学生在学习语法时也一定会面临许多困难,这些困难不仅是方法上的,更是实践中的。只有知道了这些困难具体是什么,我们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2001版《课标》中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1]。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必须转变思想,不能再用过去的方法去教学语法了。2001版《课标》中规定的小学语法知识二级目标为: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3.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4.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5.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1]。这些“知道”和“了解”使得全国小学出现了淡化语法的趋势,使传统教授语法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的老师还不敢讲语法,甚至回避语法。但是10年之后,在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中,小学语法知识二级目标被升级为:1.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并能在特定语境中运用:①名词的单复数形式;②主要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③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时态;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⑤简单句的基本形式。2.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以上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2]。在2011版《课标》中,原来的“知道”和“了解”被替代为“理解”、“体会”,这也证明了小学英语1 语法教学的要求由比较模糊变得更加具体明确了。语法教学目标在两个版本(2011版《课标》和2011版《课标》)中的先降后升,并从模糊到具体,让教师们有了新的方向,但是仍然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形象思维居于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初步具备抽象逻辑思维,他们把对划线部分提问这样的语法题做得一塌糊涂;时态填空更是错误百出,如:现在进行时总是忘加be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的一般现在时的句子总是忘记加s等等;对于学习英语单词来说,他们只知道词意,不知道词性;小学生究竟应该怎样学习语法?教师应该怎样教?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在一线教学的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二、研究意义和目的(一)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自2001年小学开设英语以来,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语法学习困难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课题将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调查学生学习语法遇到的困难,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并结合语法教学理论和2011版《课标》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手段与策略,相信本研究能够丰富语法教学与学习理论的实践经验,能够为理论研究提供大量的证据,因此本选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虽然掌握语法并不等于掌握语言运用能力,但是语法能力较低会对学生准确地运用英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小学高年级阶段是语法现象出现得比较集中的时候,一部分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在此时已经出现。如果小学生对这些概念一无所知,那么中小学的衔接就难以搞好;如果语法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会给初中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也会使学生的英语根基不牢。本文以小学生英语语法学习遇到的困难为问题来源,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并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借鉴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二语习得理论等,对此问题展开研究。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焦点由该不该教语法转变为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对小学生学习语法困难的调查与分析,将找出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将优化教师语法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并促进教师采用更符合小学2 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高效地学会语法在语言中的实际运用,最终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本课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二)研究目的当前,语法教学是小学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亟待解决。本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困难,并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和对策。以便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一定的方法与策略的参考。三、研究的主要问题在实施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学生学习方面,还是在教师教学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困难。包括对语法学习的态度如何?教学时间是否合理?教学环境是否适宜?他们在语法的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方面都遇到了哪些具体的困难?这些都还要进一步的探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教师教语法和学生学语法的效率,会造成教师教学困难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作者的研究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四、论文框架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论文的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小学高年级学生、小学英语语法学习、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和国内外语法教学方法研究现状。主要涉及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概念界定、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语法学习方法、语法学习困难以及语法教学原则和语法教学内容,并对国内外语法教学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章是对小学英语语法学习困难的调查研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研究设计、研究工具以及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本章笔者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介绍研究的设计过程、实施过程并对调查问卷收集与分析、访谈结果与分析部分进行详述;第四章是结果和对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研究结果、造成英语语法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和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建议。本章针对小学生在语法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方面的困难,分析了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小学语法教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第五章是结语部分,总结本研究的主3 要结论,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不足之处和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4 第二章文献综述一、小学高年级学生(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概念界定顾名思义,小学生就是指在小学读书的学生。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3]。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主要是指在五、六年级,年龄可能在10-13岁之间的学生。(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化自我意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主体的我;另一个是客体的我[4]。此时的学生不仅在觉察自我,即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也十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情感方面,自尊心很强,需要老师的保护;自信心地建立与否除了与个人的努力有关,也需要他人的鼓励,以便建立勤奋感而非自卑感。单文清(1980)在归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时也明确提出了小学生具备“自尊心强”的特点[5]。2.有意注意显著化刘鑫(2011)认为小学生在注意方面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在发展[6]。可见,五、六年级的学生也存在无意注意,但是有意注意开始显著化,他们在注意方面能够进行一定的自我调节,但是还没有完全脱离无意注意。3.记忆方式多维化小学低年级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他们能够记忆的内容不一定真正理解,但是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他们还能够接受一定的记忆术的训练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而提高记忆效率。4.逻辑推理具体化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7到11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4]。具体运算阶段5 的儿童虽缺乏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但他们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7]。如:他们进行公式的推理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把公式换成具体存在的人或事物形象,就会使推理变得容易些。刘鑫(2011)也认为小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5]。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语法的能力,但是由于小学高年级这个年龄段的特殊性,教师要使语法学习内容形象化,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既要发展有意注意,也要利用无意注意,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勤奋感,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扬长避短并能因材施教。二、小学英语语法学习(一)语法学习方法1.在语境中理解,形式与意义结合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帮助学生在情景、语境中理解语法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而且在理解的过程中,学生要把形式和意义放在一起去理解,任何孤立的做法都会使语法的记忆和运用肢解。2.在语境中练习,听说与读写结合机械的替换练习固然重要,但是即使机械操练也应该有意义,在真实语境下的操练以学生的经验和真实的生活做为铺垫,会让语法的学习生活化和趣味化。对于语法的操练等同于语言的学习,不要只拘泥于语言技能的一个方面,而是应该照顾到听、说、读、写的所有方面,这样才能达到运用能力的提高,因为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不要为了学习语法而学习语法。3.在交际中运用,互动与反馈结合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所学的语法要结合具体功能并应用到交际语言之中。在交际中不是单一的自言自语,语言的交流和沟通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在交际中可能会有词不达意或者彼此互不理解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意义协商的方式,如:要求对方重复、澄清或者解释等方法维持交际,这样才能使书本上的语言成为生活中的语言。4.在学习中总结,归纳与演绎结合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奥苏贝尔(D.P.Ausubel)在论述认知同化过程的时候,提出了三种同化方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4]。因此,在学习新的语法或总结学过的语法内容和框架时,不能仅仅通过归纳的方式,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6 侧重并相互结合。目前,我国学者在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也证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法教学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正在经历由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相信学习策略的研究会更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二)语法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也称“学习失能”(LearningDisabilities)或学习不良,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1988年,美国学习困难联邦委员会提出的学习困难定义是这样的:学习困难是多种异源性(heterogeneous)失调,表现为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使用方面的明显障碍[8]。因此,小学生语法学习困难是小学生语法学习不良,表现在语法能力的获得和使用方面有明显障碍。语法能力的获得和使用方面主要指学生对于语法的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等方面。造成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语法困难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语际干扰和语内干扰。语际干扰是指汉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干扰;语内干扰是指已学过的英语知识对后续英语知识的学习产生的干扰。张兼中还列出容易出现语法错误的几个方面。如:语序、词形变化、一词多性、冠词、介词、动词和时态[9]。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一)语法教学原则1.激励性原则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语法本身就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小学生所理解,如果只是打击和打压,不仅不能让学生有成功感和自我效能感,还会让他们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鲁子问(2010)提出激励性原则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话题选择;情景创设;活动类型;个性化[10]。这四个方面为教学实践中如何遵循激激励性原则指明了方向。2.三维兼顾原则在学习语法规则时,教师要先把规则的意义交待清楚,在讲句型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句型表达的含义,不能只知道结构,却不知道结构的意义,那样就本末倒置了,还要清楚这个句型的功能,即语用。只知道语言形式和语义,却不知在什么情况下在哪里怎么用,这就背离了语言教学的目标。学习语言就是为了语用。因此,知道了语义和语言形式只是做好了铺垫,主要是为记忆和运用做好准备。语法包含的三7 个维度即语言意义、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这三个方面都要兼顾。3.隐性为主,显性为辅原则语法的理论性太强,小学阶段不可能讲透,也不必讲透。小学英语语法如何教?很多专家都赞同隐性原则,但是笔者认为,过于隐性去教而不适当解释,反而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学生听不懂的地方,应该以显性的方式去教,学生一听就懂的地方以隐性的方式去教,但是显性原则要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为主。4.归纳为主,演绎为辅原则鲁子问、康淑敏(2010)提出了语法的演绎教学策略、归纳教学策略和任务教学策略,并提出事实上,合理的方法应是演绎法与归纳法的有机结合[11]。崔刚、孔宪遂(2009)也曾经提出过“归纳与演绎结合”的语法教学原则。但是,由于小学的语法学习内容比较简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体验、实践和参与其中,知识的掌握也会比较灵活,可见,对于小学生来说归纳法比演绎法要好些。但是,演绎法也有节省时间、短时高效地特点,在学习时能有效提高学习的速度。5.综合性原则鲁子问(2010)提出了语法和听、说、读、写活动相结合的原则[10]。如:在听力练习中,在听懂大意后找一找这个听力练习中出现了哪些句型?表达了怎样的含义?在口头练习时,用学过的语言结构造句子,替换或者创编对话并表演;在阅读训练中,要关注语法结构的语用功能;在写作练习中,练习用学过的语法表达适合的主题,真正把学到的语法项目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这五个原则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他们更加全方位地掌握好英语语法知识、优化英语语言的学习,并为今后的语法学习打好基础。(二)语法教学内容章兼中(2016)根据小学阶段英语语法教学二级目标,列出了小学英语教材中语法和简单句的句型教学的主要内容。如:“This/That+is+a+单数名词”的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What’sthis/that?Whatarethese/those?”及其回答……等等[9]。结合2011版《课标》和章兼中列出的语法教学内容,小学的语法教学内容可以概括归纳为两类:一是词法,二是句法。具体内容如下:1.词法:重点掌握如下内容:名词:单复数形式、不可数名词、名词所有格动词: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过去式形式8 代词: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了解和体会如下内容:冠词、形容词、副词、数词、连词、感叹词。2.句法:重点掌握如下内容:简单句的基本形式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Therebe结构了解和体会如下内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国内外语法教学方法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语法是重要的语言知识,因此,在语言教学法发展的过程中,语法教学方法也不断地前进,在历史的车轮中,语法教学的地位峰回路转。不同的流派对语法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处理,每一种方法的出现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法教学方法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语法教学方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最早出现的语法翻译法起始于18世纪的欧洲,此时,在德国形成了官能心理学,它认为:官能可以相互分离,能孤立地加以训练,这就是西方教育学中的“形式训练说”。这种理论应用到语法教学中就体现为:通过讲解和语法规则的训练,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语法翻译法有如下的主要特点:认为母语是外语学习的基础;以翻译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教学纲要,采用演绎法;强调语言输出的准确性[12]。到了19世纪中叶和末期,人们发现语法翻译法不能教人们流利地使用口头语言,而那时的欧洲,人与人的交流机会正在日益增多。这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基于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直接教学法便产生了。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联想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外语学习和母语一样,都是形成习惯和自动化的过程。应当注重语音、注重语言与情景的联系[12]。它主要和语法有关的特点是:重视口语;避免使用母语;语言教学采用归纳教学方式;先听说,后读写,以模仿为主;强调目标语的准确性,有错必纠[12]。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口语和情景语言教学法在英国产生。这种教学法的产生催生了3P教学流程的出现,3P即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和输出(product)。这种9 语言教学理论可以被视为英国“结构主义”的典型理论。其原因是把结构说成是语言的基础、语言的心脏。它和语法教学有关的主要特征如下: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语言材料在以文字形式出现以前,要先通过口头的方式出现;介绍新的语言点时,要先介绍背景;语法项目要根据分层次的原则,即先教简单语法,后教复杂的语法;一旦有效的词汇和语法项目的基础确立完毕,读和写就可以进行了。在英语结构教学中,主要的课堂活动是结构口语练习。这种控制的口语句型练习是在设计好的情景下进行的,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地说英语的实践活动。帕默尔指出了语言学习的三个过程:即接受知识或材料,通过重复把它储存在记忆中,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运用,直到把语言变成个人的技能。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听说法逐渐代替了直接法。听说法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又吸收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听说领先的原则,它和语法教学相关的主要特点是:以句型结构为纲,注重句型操练;通过归纳类推法进行语法教学;充分利用语言实验室和视听教具[12]。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认知法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为语言学基础,同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理论和发现法观点、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理论观点也为认知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支持。认知法注重有意识的学习语法规则,采用有意义的语言操练活动。认知法把外语教学过程分为语言理解、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它在语法教学方面的优点是: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语言规则指导下进行有意义的操练和言语交际活动;适当利用母语,克服了语法翻译法完全依靠母语的弊端,也克服了直接法、听说法排斥和限制母语的片面性和极端性;在情感方面,强调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激发学习动机。到了21世纪,米切尔(Mitchell,2000)认为语法教学应该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在不同阶段给予学习者学习语法的机会,以增加对语法的理解;语法教学需要母语的支持,尤其是对初学者;语法教学要小容量、多重复;基于文本的、解决问题的语法活动可能有益于学习者语法知识的发展;积极的改错反馈和启发有助于学习者掌握语法;语法教学需要以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和任务的支持,这些活动和任务给练习和使用提供了机会[13]。侯赛因和弗陀斯(Hossein&Fotos,2004)认为2000年以后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语法教学模式,如,过程性教学、互动性反馈、文本加强、合作输出任务以及以语篇为基础的模式[14]。衡仁权(2007)对国外语法教学综述时,总结出语言形式的习得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学习者注意并持久地意识到目标语的语言形式,(2)学习者反复地接触包含目标语形式的语言输入,(3)学习者有输出和使用目标语的机会;同时,因语法知识的习得受语言内在加工机制的影响,自然准确的语言输出不会瞬间的产生,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被学10 习者实现[15]。曾欣悦、刘正光(2009)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中有两点特别适合小学语法教学:(1)形式与意义结合,意义优先,(2)语法教学的基本方式:与词汇教学相似[16]。总之,就语法教学而言,它表现了这样的趋势:(1)传统的语法教学让位于交际性的语法教学。(2)语法教学与意义与语境结合。(3)语法教学融入其他语言技能的学习中。(4)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5)语法教学更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17]。(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十分重视语法教学的研究,有许多专家学者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王蔷从新课改出发,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过于重视讲解和传授的倾向指出了解决的办法和途径;戴炜栋、陈莉萍把国外二语语法教学理论向中国介绍;王笃勤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对语法教学进行了研究,这些具体策略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更加接地气;程晓堂强调了语法的表意功能;林正军从新的构式视阈找到了中国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方向……。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找到了一些适用于一线教师的教学策略。自1949年建国后,我国的英语教学走过的道路曲曲折折。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初,由于总体上使用语法翻译法,其基本观点认为语法是教学的核心[18]。淡化语法教学的势头开始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国外外语教学法的大量引入,特别是西方二语习得理念。进入21世纪,国家教育部推行面向新世纪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英语教学界适用于小学的是2001版《课标》,它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1],这使得原来就被淡化的语法更加没有地位了。这一课程标准反映了当时我国主流的教育思想,即在语言观方面强调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它的语法和结构特征,也是它在语篇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语法被包含在更加广阔的内容当中,它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根本不是核心的位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多专家提出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为隐性原则、意义先行原则和适量原则。当时,老师们重功能而不重结构,以听懂说出为目标,设计了许多交际性活动去培养交际能力,把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邵有学认为,那时很多教材在编排上没有语法体系,教学法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语法。从教材到教法、从内容到测试都忽视了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盲目地强调所谓的能力。淡化语法的趋势使许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对英语教学表现出了不满,在2008年,国11 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的李永大指出:引进的教学法一个致命的弱点是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外语教学环境,导致需要加强、巩固的内容被忽略了。中国是一个英语外语教学(TEFL)国家,不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法都要符合中国的教情和学情。英语在中国不是官方语言,没有英语语言社区;学生学习英语短期目标是完成学业考试,远期目标是国际交流;学习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课时有限,又是大班上课,所以必须正确认识这些引进的教学法,在借鉴的基础上要加以改造,使之能够适应于中国的英语外语教学。胡春洞(1990)曾经指出中学语法教学的“五重”和“五轻”,即: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详细讲解,轻反复练习;重书面练习,轻口头练习;重语法分析,轻语法使用;重掌握规则,轻掌握实例[19]。这“五重”和“五轻”的问题在小学也是存在的。也有的学者提出了适合中国学生的“建立语法网络”和“莫知所以然”的语法学习原则[20]。戴炜栋、陈莉萍(2005)对二语语法教学理论进行综述和介绍,并得出如下结论:即显性的语法形式教学优于隐性的教学模式,结合语篇情景教授语法形式胜过孤立地教授语法形式,语法教学与交际教学法可以兼容[21]。崔刚(2007)也结合二语理论提出了英语语法教学的几个问题:即明示语法教学与暗示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开始的时间;语法教学的强度;语法项目难度的确定[22]。王笃勤(2010)在思考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教学语法的问题,他对于语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提出了如下的方法:即目标取向法、内容取向法、认知取向法、语块本位法和学习风格参照法等,具有实践意义[23]。林正军、刘永兵(2012)研究了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英语语法教学,他们在文章中指出:构式语法以语言运用作为认知基础,把构式看成是形式与意义及功能的结合体,强调构式作为整体的构式意义。构式语法强调以概括为基础的构式习得观,认为语法构式来源于学习者对其语言运用实例的抽象和概括,符合语言学习和外语学习的一般规律。这些观点加深了我们对语法属性的理解,为语法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阈[24]。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法教学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程晓堂(2013)着重强调了语法的表意功能,指出了传统语法及语法教学的局限性。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是:要讨论关于语法本身的意义;要关注语法在构建语篇意义中的作用;要正确认识语法学习的目的与内容;要重新探索语法教学的方法[25]。章兼中(2016)提出了合理开展英语语法教学,包括结合其他语言知识开展语法教学;结合文化知识开展语法教学;结合意义和语用开展语法教学;运用知识分类理论指导语法教学;精选例句开展语法教学[9]。在《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中,有一些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如:王瑶(2015)提出:以话题为中心,习得语法;以情景为主题,运用语法;以12 任务为过程,实践语法[26]。乔继华(2015)结合实例说明了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对小学语法教学的如下建议:采用多种刺激激发学生理解形式和意义;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培养有意后注意;语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符合教学实际[27]。钱希洁(2015)提出:回顾故事文本,感悟语法知识;聚焦故事细节,提炼语言规则;深入故事内涵,操练语法知识;丰富故事内容,运用语法知识[28]。宫文胜(2015)提出:建构语篇内容,洞悉语法意义;整合语篇结构,内化语法规则;进行语篇创作,实现语用功能的评析,在文中的感悟与反思中,他还建议:在真实、生动的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遵循归纳为主、演绎为辅的教学原则;致力于语法规则学习向语法技能习得的转变[29]。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设计越来越倡导“以人为本”,强调语法教学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让语法教学在小学生学习英语时感到生动、有趣并注重实践,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语法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学生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30]。13 第三章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调查研究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本研究假设有四个:1.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在认识方面存在困难;2.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在理解方面存在困难;3.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在记忆方面存在困难;4.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在运用方面存在困难。(二)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小学高年级学生和教师为研究的对象。笔者在四平市六所小学每个学校分别在五、六年级随机各抽取大约30名学生,共3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89人,占总数的54.78%,女生156人,占总数的45.32%,被试年龄在11岁到12岁之间,并对随机选取其中的13名学生进行访谈,同时,问卷选取了四平市铁东区和铁西区的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共计92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教师7名,占总数的7.61%,女教师85名,占总数的92.39%,并随机选取其中6名教师进行了访谈。二、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法能够让调查者获得比较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在四平市六所小学每个学校分别在五、六年级随机各抽取大约30名学生,共345名学生和这六所学校的92名教师进行问卷了调查。本调查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学生问卷由20道选择题组成(详见附录一),关于语法认识(1-5题),语法理解(6-10题),语法记忆(11-15题),语法运用(16-20)道,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感受进行作答;教师问卷也是由20道选择题组成(详见附录二),调查内容的分类与学生问卷相同,也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作答。14 (二)访谈“访谈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过程,访谈者与被访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贯穿调查过程的始终,并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31]。”使用采访时,最深入的信息可以得到。采访数据补充和扩展了问卷调查的数据,因此,为了验证统计分析的结果以及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避免问卷调查和信息不完全的情况,本次研究用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了13名同学进行面对面访谈。访谈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方面的困难、不会做哪种题型以及在校外学都学过什么教材(详见附录三)。同时对6名教师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访谈问题涉及教师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学生认识、理解、记忆、运用方面的困难、带领学生做过哪种语法题型、语法的地位怎样、学生具体会犯哪些语法错误以及教师是怎样对待这些错误的(详见附录四)。三、数据收集与分析(一)调查问卷的收集与分析笔者在此次调查中,对学生发放400张问卷,回收到有效问卷345张,对老师发放100张问卷,回收到有效问卷92张。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借助SPSS19.0进行分析整理。下面,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再对教师问卷进行分析。1.数据分析(1)问卷信度内在信用度在分析问题时的作用比较大。它主要用于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统一性,或者考察彼此之间是否协调。这种统一性的强弱与该评估的价值成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一致性越高,其所获得的结论就越显得可靠。在这里,笔者使用分半信度来对其进行探讨。通过SPSS19.0计算得出分半信度分析结果如下:表1学生和教师问卷信度测试项目总数20学生问卷信度分析的Alpha值0.768教师问卷信度分析的Alpha值0.714根据统计学经验,Alpha值大于0.8,信度最好,Alpha值在0.6到0.8之间,说明具有15 较好的信度,Alpha值小于0.6,说明问卷信度不佳,有待改进。由表1可知,两份问卷均具有较好的信度。(2)问卷效度本次研究的两份问卷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SPSS19.0计算得出Bartlett球形检验的sig值均为0.000,小于0.005,说明这两份问卷各因素之间显著相关。学生问卷的KMO等于0.861,教师问卷的KMO等于0.734。(3)调查问卷分析①学生问卷学生问卷一共有20题,语法认识方面是1-5题,关于语法理解方面的是6-10题,语法记忆方面是第11-15题,语法运用方面是16-20题。下面就这四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语法认识方面图1语法难度的认识图2语法重要性的认识图1显示:有60%的学生认为语法学习非常难,26.67%的学生认为语法比较难,有6.67%认为语法学习为一般难度,有6.67%的学生认为语法学习很容易。可见,至少有86.67%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语法学习困难。图2显示:有66.67%的学生认为语法学习非常重要,有33.33%的学生认为语法学习重要。因此,学生学习语法的态度很端正,没有对语法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图3语法学习的兴趣图4语法学习的自信心16 图3显示:有6.67%的学生语法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有20%的学生兴趣一般,有46.67%的学生语法学习兴趣很低,有26.67%的学生比较低。可见,至少有73.34%的学生对语法学习是失去兴趣的。图4显示:有6.67%的学生语法学习的自信心比较高,有13.33%的学生自信心一般,有60%的学生很低,有20%的学生比较低。可见,至少有80%的学生对语法学习是没有自信的。图5语法枯燥性的认识图5显示。有40%的学生认为语法非常枯燥,有53.33%有学生认为很枯燥。有6.67%的学生认为一般枯燥。认为语法枯燥的人数至少有93.33%。语法本身的枯燥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因此,避免枯燥的语法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是非常有利的。总之,学生对语法的认识状况有比较好的方面,如:认识到重要性的能够达到100%;更多的是比较差的方面,如:73.34%的学生对语法学习是失去兴趣的;认为语法枯燥的人数至少有93.33%;至少有80%的学生对语法学习是没有自信的。共有86.67%的学生认为语法学习很难。◆语法理解方面图6不可数名词的理解图7现在进行时的理解图6显示:非常理解不可数名词的有6.67%,很理解的有6.67%,一般理解的有6.67%,非常不理解的达80%。可见,至少有80%的学生在不可数名词的学习方面存在困难。17 图7显示:非常理解现在进行时的有6.67%,很理解的有73.33%,一般理解的有13.33%,不太理解的有6.67%。可见,有80%的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这方面的困难不多。图8一般现在时的理解图9一般将来时的理解图8显示:一般理解一般现在时的有20%,不太理解的有80%,可见,有80%的学生对这方面的理解有困难。图9显示:非常理解一般将来时的有20%,一般理解的有66.67%,不太理解的有13.33%。可见,学生理解一般将来时的困难不大。图10一般过去时的理解图10显示:很理解一般过去时的有13.33%,一般理解的有33.33%,不太理解的有53.33%。可见,学生理解一般过去时的困难很多。总之,学生对于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的理解困难不大,但是对不可数名词、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理解存在很多困难。◆语法记忆方面图11词组的记忆图12复数的记忆图11显示:有6.67%的学生词组记忆比较好,13.33%的学生一般,73.33%的学生不太好,6.67%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80%的学生词组记忆不好。18 图12显示:有6.67%的学生复数记忆比较好,20%的学生一般,60%的学生不太好,13.33%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73.33%的学生复数记忆不好。图13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记忆图14时态语法规则的记忆图13显示:有6.67%的学生不规则动词过去式记忆比较好,6.67%的学生一般,53.33%的学生不太好,33.33%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86.66%的学生对不规则动词过去式记忆不好。图14显示:有6.67%的学生时态语法规则记忆比较好,6.67%的学生一般,60%的学生不太好,26.67%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86.67%的学生对时态语法规则记忆不好。图15句型含义的记忆图15显示:有6.67%的学生句型表达含义的记忆比较好,6.67%的学生一般,60%的学生不太好,26.67%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86.67%的学生对句型表达含义的记忆不好。总之,学生在词组、复数、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时态语法规则和句型表达含义方面的记忆都存在很多困难。◆语法运用方面图16现在进行时的运用图17一般现在时的运用19 图16显示:有6.67%的学生现在进行时运用得比较好,40%的学生一般,53.33%的学生不太好。可见,至少有53.33%的学生现在进行时运用得不好。图17显示:有6.67%的学生一般现在时运用得比较好,6.67%的学生一般,53.33%的学生不太好。33.33%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86.66%的学生一般现在时运用得不好。图18一般过去时的运用图19知道语法规则却不会用的情况图18显示:有6.67%的学生一般过去时运用得比较好,6.67%的学生一般,13.33%的学生不太好。73.33%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86.66%的学生一般过去时运用得不好。图19显示:有40%的学生认为自己知道语法规则但是不会用的情况非常多,46.67%的学生认为这种情况比较多,6.67%的学生认为这种情况一般。6.67%的学生认为这种情况较少。可见,至少有86.67%的学生认为自己知道语法规则但是不会用。图20语法试题与其它试题得分比较图20显示:有6.6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考试中,语法题与其它试题相比得分比较高,73.33%的学生认为不太好,20%的学生认为较差。可见,至少有93.3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考试中,语法题与其它试题相比得分不高。总之,学生在时态方面运用得都不好,在语法运用方面存在的困难最多。②教师问卷教师问卷一共有20题,关于语法认识方面是1-5题,语法理解方面是6-10题,语法记忆方面是11-15题,语法运用方面是16-20题。◆语法认识方面20 图21语法难度的认识图22语法重要性的认识图21显示:有61.96%的学生认为语法学习非常难,35.87%的学生认为语法比较难,有2.17%认为语法学习为一般难度。有97.83%小学高年级学生认为语法学习很难。可见,教师们认为学生学习语法的困难很多。图22显示:有55.43%的学生认为语法学习非常重要,有22.83%的学生认为语法学习重要,19.57%的学生认为一般,2.1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可见,有78.26%的学生认为语法重要,教师们认为学生学习语法的态度很端正。图23语法学习的兴趣图24语法学习的自信心图23显示:有5.43%的学生语法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有35.87%的学生兴趣一般,有48.91%的学生语法学习兴趣很低,有9.78%的学生比较低。教师也认为有58.69%的学生对语法是失去兴趣的,低于学生自己认为的73.34%。图24显示:有50%的学生语法学习的自信心很高,有45.65%的学生自信心比较高,有3.26%的学生一般,有1.09%的学生很低。可见,教师们认为95.65%学生自信心高,比学生们自己认为的80%没有自信要好得多。图25语法枯燥性的认识图25显示。有3.26%的学生认为语法非常枯燥,有19.57%有学生认为很枯燥。有19.57%的学生认为一般枯燥。50%的学生认为语法内容枯燥的很少,7.61%的学生语法枯燥的内容非常少。教师们认为有42.4%的学生认为语法枯燥,比学生调查的93.33%少21 50.93%。可见,教师们都在尽量避免枯燥的语法教学。总的说来,教师们认为学生对语法的认识状况比较好的方面,如:有78.26%的学生认为语法重要,95.65%学生自信心高;比较差的方面,如:58.69%的学生对语法是失去兴趣的;认为语法枯燥的人数至少有42.4%;共有97.83%小学高年级学生认为语法学习很难。◆语法理解方面图26不可数名词的理解图27现在进行时的理解图26显示:非常理解不可数名词的有3.26%,比学生调查的低3.41%,很理解的有19.57%,一般理解的有19.57%,不太理解的达50%,非常不理解的有7.61%,可见,教师们认为至少有57.61%的学生在不可数名词的学习方面存在困难,比学生调查的结果低22.39%。图27显示:非常理解现在进行时的有21.74%,很理解的有61.96%,一般理解的有13.04%,不太理解的有3.26%。可见,有83.7%的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这方面的理解困难不多,这个结果与学生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图28对一般现在时的理解图29一般将来时的理解图28显示:非常理解一般现在时的有2.17%,很理解的有51.09%,一般理解的有34.78%,不太理解的有7.61%,非常不理解的4.35%。可见,教师们认为有53.26%的学生理解一般现在时。图29显示:非常理解一般将来时的有4.35%,很理解的有51.09%,一般理解的有38.04%,不太理解的有6.52%。可见,教师们认为有55.44%的学生理解一般将来时。可见,学生理解一般将来时的困难很小。22 图30一般过去时的理解图30显示:非常理解一般过去时的有4.35%,很理解的有26.09%,一般理解的有52.17%,不太理解的有15.22%,非常不理解的2.17%。可见,教师们认为有82.61%的学生理解一般过去时,只有17.39%的学生不理解。可见,理解的困难很小。总之,教师们认为学生理解不可数名词的困难较大,时态理解的困难很小。◆语法记忆方面图31词组的记忆图32复数规则的记忆图31显示:有41.3%的学生词组记忆比较好,36.96%的学生一般,21.74%的学生不太好。可见,学生词组记忆并不差。这与学生调查结果:有80%的学生词组记忆不好不一致。图32显示:有3.26%的学生复数记忆比较好,40.22%比较好,31.52%的学生一般,25%的学生不太好。可见,学生复数记忆不差,这与学生调查结果:73.33%的学生复数记忆不好不一致。图33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记忆图34时态语法规则的记忆图33显示:有10.87%的学生不规则动词过去式记忆比较好,31.52%的学生一般,53.26%的学生不太好,4.35%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57.61%的学生不规则动词过去式记忆不好,有记忆困难,这个结果比学生调查结果86.66%低一些。图34显示:有4.35%的学生时态语法规则记忆比较好,34.78%的学生一般,57.61%23 的学生不太好,3.26%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60.87%的学生有记忆困难,但是比学生调查的结果:86.67%低25.8%。图35句型表达含义的记忆图35显示:有1.09%的学生句型表达含义的记忆非常好,15.22%的比较好,25%的学生一般,53.26%的学生不太好,5.43%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58.69%的学生记忆得不好,与学生统计结果的86.67%低27.98%,但都说明学生有记忆困难。总之,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词组、复数方面的记忆困难不大,但是在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时态语法规则和句型表达含义方面都存在很大记忆方面的困难。◆语法运用方面图36现在进行时的运用图37一般现在时的运用图36显示:有1.08%的学生现在进行时运用得非常好,11.96%的学生很好,29.35%的学生一般,54.35%的学生不太好,3.26%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57.61%的学生现在进行时运用得不好。图37显示:有1.08%的学生一般现在时运用得非常好,8.7%的学生运用得很好,20.65%的学生一般,50%的学生不太好,19.57%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69.57%的学生一般现在时运用得不好,比学生调查结果86.66%的学生运用得不好低20.09%。图38一般过去时的运用图39知道语法规则却不会用的情况24 图38显示:有8.70%的学生一般过去时运用得很好,15.22%的一般,13.04%的学生不太好。63.04%的学生较差。可见,至少有76.08%的学生一般过去时运用得不好。图39显示:有55.43%的学生认为自己知道语法规则但是不会用的情况非常多,38.04%的学生认为这种情况比较多,5.44%的学生认为这种情况一般。1.09%的学生认为这种情况较少。可见,至少有93.47%的学生认为自己知道语法规则但是不会用,有运用困难。图40语法试题与其它试题得分比较图40显示:有1.09%的学生在考试中,语法题与其它试题相比,得分非常高,4.35%的比较高,6.52%的学生一般,41.30%的不太好,46.74%的较差。可见,至少有88.04%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考试中,语法题与其它试题相比得分很低。总的说来,教师们认为:学生在时态方面运用得都不好,在语法运用方面存在的困难最多。这与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是基本一致的。(二)访谈结果与分析1.学生访谈结果分析笔者随机抽取了13名学生进行访谈,按照六个问题进行访谈的结果如下:问题一: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认识方面的困难?为什么?所有接受访谈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也都认为语法枯燥,不大感兴趣,而且没有自信。问题二: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理解方面的困难?为什么?有2名学生认为没有理解方面的困难。有11名学生提出了理解方面的困难。其中困难最多之一是:对于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现象理解得不好,主要是因为汉语中没有这种语法现象;之二是:对一般现在时不理解,主要弄不清楚到底哪些是一般现在时的句子,哪些不是。这些学生对时态的内容追求深度的理解,这个回答非常有价值。这个困难存在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对一般现在时进行总结和归纳,学生学到的都是零散的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和用法,学生感觉到到处都是一般现在时,但是范围那么大,都包括哪些并不25 清楚,导致越学越糊涂。之三是:不理解现在完成时。这些学生一定是在校外学习英语,因为现在完成时不是2011版《课标》中规定的小学生的语法学习内容。现在完成时即使是对于中学生也存在理解方面的困难。这个困难存在的原因是:所学的内容超出了学生可以理解的范围,建议降低学习目标的难度,以免造成学习兴趣的丧失。问题三: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记忆方面的困难?为什么?记忆方面的困难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词组记忆的准确性不好,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记得不牢,经常混淆或者时对时错,不规则的复数形式记忆得也不好。这些记忆错误的出现与死记硬背、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和适度的语言运用有关系,教师应多提供真实情境的语言输入、形式多样的练习和基于生活的语言实践,让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这样,就能够减轻记忆的负担,避免或者减少记忆方面的错误了。问题四: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运用方面的困难?为什么?13名学生都认为自己存在运用方面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这些方面:(1)不会运用助动词,如:do,does,did;(2)不会运用现在进行时(有3名同学这样认为。);(3)认为自己在很多语法方面都不能灵活运用;(4)不会运用一般过去时。这些困难存在的原因在于:在汉语里面没有可以供学生迁移的语法知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异导致学习困难的发生。因此,要想解决运用方面的困难,除了要增加练习的多样化,更要增加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问题五:不会做下面的哪种题型:1、变一般疑问句;2、变否定句;3、就划线部分提问;4、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不会词形变化题(也可以说别的题型)。为什么?有4名学生没有不会做的题型;有4名学生不会做“词型变化”;有5名学生不会做“就划线部分提问”;有6名学生不会做“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在追问原因时都表示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去运用,即使老师讲完了并且当时记住了,但是过后还是会答错,当然,孩子们并不是所有的这些题都会错,但是只要有错误,就会是这些题型。笔者一直不提倡在小学阶段做这些题型,小学阶段的英语应以输入为主,评价应以激励学生的学习为主,这些题型容易挫伤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做适当取舍。问题六:在校外学英语吗?都学过什么教材?所有的13名学生都在校外学习英语;孩子们列出的校外教材有的适合小学生学,如《百思迪威》、《瑞格叔叔自然拼读》、《剑桥少儿英语》、《青少版新概念》、《大桥外语》;不适合小学生的有《新目标英语》和《新概念英语》。有很多校外补习也是按着先学适26 合小学生的教材,适当补充学校教材的内容,最后再学习《新目标英语》和《新概念英语》的顺序来补习的。但是,凡是不适合小学生的教材都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困难。2.教师访谈结果分析只对学生进行问卷和访谈可能出现片面性,为了更准确的调查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情况,以便从老师的角度更深刻地了解一下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困难主要在哪些方面,笔者对6名在四平市不同小学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以下就是每个问题的反馈情况。问题一: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学生有什么认识方面的困难?为什么?学生们都能认识到语法的重要性,但是不太愿意学习语法,认为语法比较枯燥。问题二: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学生有哪些理解方面的困难?为什么?有两位老师认为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主语理解得不好,不知道什么是第三人称单数的主语,另外,学生们还把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和复数相混淆,如老师在带领学生分析句子:Itrainsalotinsummer.时,老师问:rain为什么加了-s?学生们会说:因为下了好多雨。像这种情况很多;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不太理解语法术语,对于名词、动词等大多数词性还理解,但是不理解状语、连词等术语;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在理解have、has和is时囫囵吞枣,不论什么时候,想用哪个就用哪个,找不到规律;有的老师认为学生was,were和did理解得不好,说到过去时句子时,总是满口的was;还有的老师总结地认为:学生理解上最大的困难是时态,因为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语法现象。问题三: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学生有哪些记忆方面的困难?为什么?有的老师认为记忆不是问题,有许多学生当堂就能够背下来,但是会背却不会用,知识停留在背的水平上,没有进一步发展;有的老师认为记忆方面的困难是句子的语序、词形变化、时态的构成等,学生们只是表面的记忆,不够深刻,其原因是不同句式、句型的变化较多;有两个老师认为学生们名词复数、动词单三、动词的现在分词和过去式的不规则情况记忆得不好,总是混淆;有的老师认为语法比较抽象的部分最难记忆,老师应编一些歌谣,帮助记忆;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词的用法记忆得不好。问题四: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学生有哪些运用方面的困难?为什么?有的老师认为因为课时很紧,一直在赶进度,课堂上只是简单举几个例子,没有时间课下做题,因此在运用方面到处都是问题,学生只是听班主任的指令,不听英语老师讲课,这更导致了课堂的失控和知识运用的问题。同时,她也认为考试题出得比较难,考试不改,语法根本学不好,成绩也很难提高;有三个老师认为学生在写完整的各种时27 态句子时会常弄错,这个方面运用得最不好;有的老师说得更深入一些,认为运用中的困难是输出句子的结构、时态和词形变化。因为涉及到句式、人称、数等多重因素。问题五:你带领学生做过下面的哪种语法题型:变一般疑问句、变否定句、就划线部分提问、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词形变化、连词成句、改错。(也可以说别的题型)。为什么?有四个老师说这些题型都做过,因为它们可以从不同侧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有一位老师领学生做过变一般疑问句、变否定句和连词成句,其中她最喜欢做连词成句,因为适合小学生做,而就划线部分提问、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和词形变化不适合小学生做;还有一位老师基本没有领学生做过这些语法题,他认为这些题太难,可以等学生到升入初中再做,因为学生理解得不好,还不如多在语法的表意理解方面多下功夫,但是他也坦然地承认他们班级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问题六:你认为在小学英语中:语法、词汇、语音、功能和话题这五个方面,语法应该排在第几位?为什么?少数老师把语法排在第三位,多数老师把语法排在最后一位,因为她们认为学生年龄小,分析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对语法理解得不好,既然理解得不好,就不应该放在首位;但是也有的老师表示:这几个方面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因为小学英语教学提倡在情境和运用中渗透语法规则,并不存在排位方面的问题。问题七:学生具体会犯哪些语法错误?你是怎样对待这些错误的?有两位老师认为学生的语序常有错误,比如乘坐交通工具去某地的句型:Igotoschoolbybike.孩子们有时会说成Ibybikegotoschool;“我非常喜欢狗。”的英语句子会说成:“Iverylikedogs.”有的老师则认为学生总是犯be加动词原形的错误,如:“Myfatherisreadthebooks.”学生们总是忘记加-ing;动词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情况,学生们总是忘记加-s,如:HeteachmeEnglish.等等;有的老师归纳出: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有主谓搭配、人称和数的变化、短语的使用、时态等。她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对待这些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在进一步的运用和在训练中逐步达到准确熟练;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犯错最多的是各种词的词形变化的运用,她总是先让学生背课本中课文,再结合练习题突破难点;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的语法项目都会犯错,同样的错误要纠正好多遍,她认为语法运用中的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28 第四章结果与对策一、研究结果笔者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的实际调查,结果显示:至少有86.67%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语法学习困难。因此,有必要从语法的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四个维度进行梳理,以便找出解决的途径与对策。(一)语法认识方面的困难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语法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语法是失去兴趣的,而且认为语法学习很难、很枯燥,对语法学习没有自信心。(二)语法理解方面的困难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语法理解方面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英汉语言差异和语法学习内容。英汉语言差异主要体现在语序、时态和词形变化上;语法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内容的难度和区分度上。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学生的理解困难比较多,两种语言有时在语序方面有差别、汉语里不强调时态也没有词形变化,经过调查和访谈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学生对不可数名词、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理解存在很多困难。有难度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课外辅导班的英语教材,如:《新目标英语》、《新概念英语》,这两种教材的难度超过了学生接受能力范围,个别学生才上五年级就已经学到现在完成时,对这个时态不理解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一直这样拔苗助长,将对学生的语法学习有害无益。语法学习内容易混淆的也有很多,如:小学生在学习语法的时候并不关注词性的问题,这就导致他们分不清哪个是名词复数,哪个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他们每次看到以-s结尾的单词,就以为这是名词的复数形式;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区别也分不清楚;他们还容易混淆be、do/does、have/has。29 (三)语法记忆方面的困难语法记忆方面的困难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词组记忆的准确性不好,通常只记得核心词或者大概的内容,不能够组成正确的语块;其次是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记得不牢,经常与规则变化混淆或者时对时错,有时还想不起动词的原型是什么;最后是不规则的复数形式变化记忆得不好,学生们只要看到或者想到复数形式,就会把形式泛化为都以-s为结尾的规则变化,在英语作文当中,这种错误更是极为常见。同时,学生在时态语法规则和句型表达含义方面的记忆也都存在不小的困难。(四)语法运用方面的困难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在时态方面运用得都不好,在语法运用方面存在的困难最多。主要运用方面的困难来源于某些英语和汉语有差异的语法内容和不适当的语法练习方面。1.某些英语和汉语有差异的语法内容在语法学习内容中,有一些语法在汉语里面没有,找不到可以供学生迁移的知识,如:助动词do,does,did;时态方面如: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现在进行时构成和一般过去时中的动词要变化成过去式等情况。这些困难存在的原因在于:英语和汉语的差异导致学习困难的发生。因此,要想解决运用方面的困难,除了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还要增加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经常进行英汉对比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2.不适当的语法练习操练语法的练习形式有很多:主要有机械操练和有意义的操练。机械操练包括替换练习和转换练习,但是有的老师不做语法方面的替换练习,还有的老师热衷于转换练习中的“就划线部分提问”这种形式,有的老师认为讲“就划线部分提问”是必要的,虽然学生并不是听得很明白,甚至有的老师喜欢讲这种题型,这种做法其实非常折磨学生。在语法试题方面,学生不会做的语法题型主要有“词形变化”、“就划线部分提问”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这些题型并不适合小学生做,因为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还不高,对于运用复杂的语法还有一定的困难,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有个别学得好的学生。在语法反馈方面,有的教师在批阅考试卷时,如果学生的作文出现语法错误,就会给学生扣分。可见老师们过于注重语法的形式,而有时忽视了语法的意义。这样做会给学生学习语法带来“完美主义”的危害。还有很多老师由于小学英语的课时有限,觉得一直是在30 赶进度,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语法练习或者搞知识落实,因此,导致学生在运用语法方面处处都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法学习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方面的困难。这四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积极的态度有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但是只有态度也是不够的。学生可能因为不理解导致记不住甚至不会用,也可能虽然记住了,但是并不理解也不会运用。二、造成英语语法学习困难成因分析(一)在语法地位方面受二语习得理论的影响,语法的教学地位有所降低,虽然少数老师把语法排在第三位,仅次于语音和词汇,但是多数老师把语法排在最后一位,因为她们认为学生年龄小,分析理解能力不是很强,对语法理解得不好,既然理解得不好,就不应该放在首位;但是也有的老师表示:这几个方面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因为小学英语教学提倡在情境和运用中渗透语法规则,并不存在排位方面的问题。(二)在教学时间方面按照2011版《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学习“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至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80-90分钟。[2]”大多数小学都是每周是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课时,但是,教师所用的教材都是按照每周三课时编写的,教师们除了讲教材没有时间做《活动手册》和其他的试题,缺少大量的练习时间,导致学生在语法学习方面理解不充分,练习不足。(三)在教学环境方面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小学英语老师不是班主任,每个老师要教3个或者4个班级,大约100-200个学生,常常是以“人走茶凉”的速度穿梭在各个班级之中,所教的学生至少有一半在校外补课班上课,重视校外英语,不太重视校内课程,在学校只把数学和语文看作主科,不听英语老师讲课,但是各个学校又特别重视英语,期中和期末都要和数学、语文一起进行考试,这就造成了英语教学中英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问题,教师忙于赶进度而没有多余的时间巩固知识,加之学生在课堂纪律和服从英语教师的管理方面有抵触情绪,导致英语教学存在教师教不到位、学生也学不到位的情况,这些环境方面的多种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语法的学习。31 (四)在教学方式方面语法教学是采用显性的方式还是隐性的方式、是归纳的方法还是演绎的方法一直颇有争议。最佳的处理是采用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方式,小学阶段应以隐性为主显性为辅、归纳为主演绎为辅的方法,因为小学的语法不多也不难,比较适合多用归纳法。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很多老师都在以显性为主隐性为辅、演绎为主归纳为辅的方法,导致某些学生对语法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困难。三、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建议(一)教师方面通过对学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教师的语法教学策略基本上符合2011版《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可供借鉴的方法和针对于小学高年级这个学习群体出现的问题的智慧的点子。但是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如语法讲解深度不够,注重规则记忆但规则运用操练不到位,评价形式不当和评价标准过高等现象,基于这些问题的原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现提出如下的建议:1.内容呈现不离语篇,整体感知语法内容的呈现是语法教学的第一步,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于情境、语境相关。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2]。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整体的语境来自语篇。拉森·弗里曼(Larsen-Freeman,2002)认为:语法不仅仅是规则;语法包括准确地、有意义地和恰当的使用规则[32]。也就是说,语法的规则是要服务于它在语篇中的语义和语用。在语篇中体验和实践语法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而且会事半功倍。2.集中教学聚焦形式,偶有分散罗德·埃利斯(RodEllis,2001)将形式聚焦教学划分为三类:关注纯语言形式的教学(Focus-on-forms)、计划性兼顾意义和形式的教学(Plannedfocus-on-form)、偶发性兼顾意义和形式的教学(Incidentalfocus-on-form)。其中,前两种类型被视为采用了集中式教学,而后一种则采用的是分散式教学[33]。集中语法教学在以结构为基础的传统语法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罗德·埃利斯(RodEllis,2006)认为分散语法教学可以是为了纠正学生的书面或口头错误而专门开展的教学;也可以发生在学习活动中,即教师在关注语言形式或意义交流的课堂情境中为学生提供修正性反馈[34]。两种教学途径各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在采用集中教学的同时,偶尔也采用一下分散教学。32 3.用法讲解简明扼要,控制术语在语法讲解中不可避免地会举例和说明,但是须要重点突出,尽量用简短的语言讲清语义和用法,不要啰嗦半天不得主旨。也有的老师喜欢使用一些语法术语,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直观性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法,只有理解了才能避免死记硬背,有助于记忆和运用。因此,小学英语老师要会说小孩话,也可以在使用术语之后马上解释一下术语的含义,避免课堂的无效行为。还有的老师认为教学进度很紧张,这更说明讲解简明、重点突出和少说术语的重要性。4.规则记忆常用优先,不忘特例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在学习语法过程中已经开始出现泛化(generalization)的错误,即只要想到复数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在名词词尾加-s,结果把child变成了childs,sheep变成了sheeps。再如tomato和potato这两个词变复数都加-es,但是有很多学生也会把photo和piano也加上-es。有的学生只要想到过去式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在动词词尾加-ed,因此就会有goed和singed这样泛化类型的错误。这种规则的泛化既有利于语法规则的学习,也会阻碍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要时时强调词的不规则变化,因为在英语当中,有许多的不规则的情况确是常用的内容,如:sheep,fish,Chinese,Japanese单数复数形式相同。下面的这些不规则过去式很常用,如:went,saw,came,thought,bought等,因此不可以忽视特例。5.时态语序英汉对比,培养思维杜雷、伯特和克拉申(Dulay,Burt,andKrashen,1982)通过表面策略分类法对语言的错误进行了分类,主要有四类:省略、添加、形式错误和语序错误[35]。关于错误产生的原因,在多年以前就有学者给出了解答,拉多(Lado,1957)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设:“一个接触外语的学生会发现:一些语言特征非常容易,而另一些极其难。那些与他本族语相似的要素对他来说会比较容易,而那些不同的会比较难[36]。”科德(Corder,1974)用他们的体系区分了三种错误,即前系统错误(语言学习者在不知道目标语言特有规则时犯的错误,这些错误是随机的。);系统中错误(语言学习者自己发现的错误规则。)和系统后错误(语言学习者知道语言规则,但是使用得不恰当。)[37]。这三种错误的产生既有第一语言的影响,也有目标语文化意识的缺失,培养思维不仅包括语言结构和形式的思维,也包括文化意识方面的思维。这些学者都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了语言对比的重要性。6.形式操练层层递进,三维角度33 语法操练通常被分为两类:机械操练和有意义的操练。要先做机械操练,再做有意义的操练,要层层递进,不能颠倒顺序,这样做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机械操练通常是先做替换练习再做转换练习,教学目标是语言的准确性。有意义的练习可以借助提示,如图片、哑剧或手势、信息表、关键词、讲故事时用的链接短语或者情景创设[38]。有意义的操练能够让学生既关注语言的结构,又关注语言的意义。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只关注形式而忽略意义。以上提到了多种语法练习形式都可以在教学中操作,但是老师们似乎更热衷于“就划线部分提问、词形变化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这三种题型,可见这样的做法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不利于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但是究其原因,老师们可能不知道语法的三维理论。拉森·弗里曼(Larsen-Freeman,2009)认为:语法是由语言形式、语义和语用组成的完整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语形、语义和语用三部分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语言形式的不同往往导致不同的语义和语用,语言形式的实时和历时变化往往影响其他两个方面。反过来,意义和用法上的变化也会对形式产生影响[39]。语法的三维理论为语法教学拓宽了视野,让我们明白不能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而是为了语言的运用而学习语法。7.评价纠错适时适度,激励为主2011版《课标》指出: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2]。教师评价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帮助自己反思教学和成长。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老师们在语法教学中存在要求过高、拔苗助长和目标较低三种错误的评价倾向。在作文批阅中,只要发现学生的语法错误就扣分是要求过高,校外教师教授初中或相当于初中课程难度的内容是拔苗助长,只是讲语法而不带领学生做语法练习的做法则是目标较低。这三种做法都不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不符合2011版《课标》的要求。其实,“对教师来说,错误是教学中重要的信息来源,错误分析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分析错误可以使教师了解学习者已经具有的语言水平,从而推断某位学生还必须学哪些内容;此外,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还能让研究者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学会语言的,如学习者所使用过的学习策略和程序等[32]。”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而且要尽量将练习的难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能够让学生通过练习培养学习兴趣和增加自我效能感。34 以上是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2011版《课标》、二语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法和笔者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中的呈现、讲授、操练、反馈和评价等具体操作提出的改进建议。(二)学生方面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2]。通过调查与访谈,笔者发现学生的语法学习的确存在具体的困难,如:不理解一般现在时、不可数名词等语法项目;语法规则记忆得不够准确,或者虽然背诵了大量的课文,还是不会运用;有的语法题型不会做也听不懂;有的语法术语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脑子里没有语法的主线等,下面就这些问题提出笔者的建议。1.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在英语学习者中有这样一句话十分流行:“重复是记忆之母,理解是记忆之父。”笔者认为,记忆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重复也要建立在理解之后。不理解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变为长时记忆,而机械的重复只会把人变成一个大容量存储器,除了存储不具备其他的功能,外语学习尤其如此。其实,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记忆,但是记忆只是学习英语的一个环节,其他的环节还有很多,因此要摒弃“外语是背出来的”这个观点。理解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概括、联想等方式,还可以借助图形、表格、视频等工具进行推理和判断,这样就能告别死记硬背,避免了会背不会用的情况发生,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拓展阅读,结合语境一个人外语语法学得不好,原因之一也许是输入量不够,没有足够的输入就没有输出。根据中国目前的语言环境状况,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阅读是增加语言输入量的最佳途径。阅读和学语法是息息相关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语言材料,如:绘本阅读。2011版《课标》的二级语言技能目标提出:“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2]。”阅读要首先关注语言的意义,不要过度关注语言的形式。另外,通过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学习英语语法,一定会学好语法。因为这样做不仅学到了语言形式,还学到了语义和语用。3.听说读写,多维操练学生们平时操练语法似乎总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其实,英语的掌握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多种维度来操练语法,而不要仅仅只是做书面答题的训练,而且这种多维度的操练会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在听力练习中,在听懂大意后找一找这个听力练35 习中出现了哪些句型?表达了怎样的含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句型?在口头练习时,时常用学过的语言结构造造句子,与同学做一下替换类型或者创编类型的对话表演;在阅读训练中,关注一下结构的语用功能;在写作练习中,练习用学过的语法表达一下适合的主题,真正把学到的语法项目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这些做法都可以用于练习语法。4.交际运用,互动反馈学习语法最终是为了在交际中使用语法[9]。任务型教学也主张学了就用。因此,建议语言学习者在平时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聊天,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显性语言知识会对自己的表达进行监控,最终有利于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语言知识,真正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另外,以迈克尔·朗(MichaelLong)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互动理论(interactivehypothesis)也有助于语言形式的学习。“在交互活动中,交流各方可能遇到交际困难或障碍。为了克服交际困难,交流各方必须进行意义协商。交流双方并不是一次性地、毫无障碍地成功表达意义或传递信息,而是要经过提问、证实、再说等一系列协商过程。比如:一方没有听懂,要求对方再说一遍,或者一方没有把握,向另一方核实,或者一方没有说出全部信息,另一方继续询问[40]。”可见,在交际过程中既有自己的语言监控,还有双方的互动反馈,这样的交际与互动定能促进语言的习得。5.不怕错误,反复练习在英语中常用下面这两个单词来表示“错误”。一个是error,另一个是mistake。科德(Corder,1967)指出了这两个单词的区别:“在技术意义上,error发生在由于缺乏知识的缘故而导致偏差的时候,是一种能力缺乏;mistake是一种行为表现的现象,当然也是本族语者说话时的有规律的一种特征,反应了过程性的失败,如由于竞争性的计划、记忆限制和自动化的不足的结果[41]。”这段话的表达的意思是:error这种错误是自己无法改正的,需要继续学习知识才能学会;而mistake这种错误不是由于不会,而是不熟练,是可以自己改正过来的。科德对错误的解读让我们知道错误并不可怕,反而给我们这些说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语言学习者以很大的希望,让我们有了崭新而充满光明的错误观。还有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和塔龙(Tarone)的U形曲线,都告诉我们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我们的记忆总是要经历低谷的阶段,只要坚持复习和练习,就一定能够提高学习效率。6.梳理归纳,提炼反思语法知识既包含了结构性知识,也包含了应用性知识。我们需要一边学习结构,一边运用结构,还要丰富结构和积累结构,然后再运用。D.H.乔纳森和M.特斯默36 (Jonassen&Tessmer,1996,1997)提出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中包括结构性知识、心理模型、不良结构的问题解决、延伸技能、自我知识、执行控制策略和动机形成[7]。其中的结构性知识强调了知识的多样性和联系性,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梳理归纳的重要性,此时,我们可以用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TonyBuzan)提出的思维导图方法归纳和提炼所学的知识,将知识运用线条、符号等把信息链接起来,其中的放射性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不良结构的问题解决指的是评估学习困难并加以分析,就像笔者这次搞的学习困难调查一样,要分析困难所在并提出解决路径;自我知识包括学习方式、学习优缺点和知识水平的自我意识[7]。语言学习者要了解自己的认知类型,判定自己是属于场独立还是场依存、整体型还是序列型、冲动型还是沉思型、辐合型还是发散型。按照自己的学习类型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对自己的知识水平要不断的进行反思(reflection),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建立自己的错题本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对错误进行反思,很可能还会走老路,重复犯错。2011版《课标》强调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学生自己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策略意识。“学有定律,教有定则。”语法更是一门有规律的科学,只要找到学习的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持之以恒地运用,就能够学好语法。37 第五章结语一、主要结论本文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学习英语语法的困难。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在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语法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在认识方面的困难主要有:失去兴趣、认为语法枯燥、对语法学习没有自信。在理解方面的困难主要有:对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现象不理解、对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不理解、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和复数相混淆;在记忆方面主要有:词组、复数、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时态语法规则和句型表达含义等记得不好;在运用方面的困难最多,主要体现在时态方面,如:助动词do,does,did、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现在进行时构成和一般过去时中的动词要变化成过去式等情况。在语法试题方面,学生不会做的语法题型主要有“词形变化”、“就划线部分提问”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尽管笔者通过以上两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实际考察,最后得出了良好的成果,自己也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面有了许多收获。但是毕竟笔者的水平有限,此次研究仍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第一,花费的时间比较短。此次调查问卷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访谈时间也只在五天左右就完成了,因此其中对于实际情况的调查也比较短,所以此次研究所获得的结论不是完整的,是有失偏颇的。第二,研究的对象以及抽取的对象范围比较小。本研究的对象只有学生345人,老师90人,对象范围比较小,所以笔者对于研究所抽选的对象范围也比较小,因此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不能够完全体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法学习的现状,第三,笔者自身的水平有限。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会出现某些情况,但笔者却不知道这些情况,使笔者没有在调查研究中及时发现,进而影响到最后的研究结果。38 第四,研究方法有限。本研究只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基本的实证研究方法,没有应用实验法,缺乏历时研究。三、进一步研究的建议鉴于该研究中存在的这些不足,笔者提出了一些进一步的研究建议。1.对本课题进行后续反馈,力争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完善,能够让本课题具有更大的推广价值。2.在以后的研究中扩大调查范围,进行更有深度的研究。3.对语法教学理论的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今后还应加强语法教学和学习理论的研究。让实践的具体操作有理论依据,让试验更加符合科学性。4.多收集和整理学生在试卷中和平时口语练习时常犯的语法错误,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语法学习情况,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找到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语法策略。39 参考文献[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9.[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最新修正版)[Z].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7-8.[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3.[5]单文清.浅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J].江西教育,1980,1(01):7-8.[6]刘鑫.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C4(07):41-42.[7]皮连生,杨心德,吴红耘.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3,88-89.[8]陈栩,檑万胜.20年来国内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01):103.[9]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290-292.[10]鲁子问,罗少茜,王军.英语教学论(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7.[11]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7-172.[12]章兼中.小学英语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267-268.[13]MitchellR.Appliedlinguisticsandevidence-basedclassroompractice:Thecaseofforeignlanguagegrammarpedagogy[J].AppliedLinguistics,2000,21(3):281-303.[14]HosseinN&FotosS.Currentdevelopmentsinresearchontheteachingofgrammar[J].Annu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2004,24:126-145.[15]衡仁权.国外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综述[J]外语界,2007,6(06):31.[16]曾欣悦,刘正光.认知语言学对语法教学的启示[J]外国语文,2009,25(04):114-115.[17]郝兴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外语语法教学的新趋势[J]外语界,2004,4(04):51-52.[18]韩杨.目前高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存在的.[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1.[19]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4.[20]漏屋.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24-127.40 [21]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03):92-98.[22]崔刚.语法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3(03):26-27.[23]王笃勤.小学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9-205[24]林正军,刘永兵.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英语语法教学[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1(01):51-56.[25]程晓堂.关于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4(04):62-69.[26]王瑶.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升小学生语法知识运用能力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38(03):11-17.[27]乔继华.三种注意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38(05):1-5.[28]钱希洁.运用故事实施语法教学的初步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38(06):5-9.[29]宫文胜.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38(06):10-15.[30]程金燕.善待错误:绽放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另一种“精彩”[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11(11):58-59.[31]杨小微,李伟胜,李方.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4.[32]Larsen-FreemanD.Overcomingtheinertknowledgeproblemwithregardtogrammar[C]//Workshoppresentedatthe36thInternationalIATEFLConference.NewYork:UniversityofYork,2002.[33]EllisR.Introduction:investigatingform-focusedinstruction.[J].LanguageLearning,2001,51(S1):1-46.[34]EllisRSLoewen,RErlam.ImplicitandExplicitCorrectiveFeedbackandtheAcquisitionofL2Grammar[J].Languagelearning,2007,40(01):49-62.[35]DulayH,MBurt,SKrashan.LanguageTwo[M].NewYork:OxfordPress,1982.[36]Lado.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AppliedLinguisticsforLanguageTeachers[M].AnnArbor,Michigan:UniversityofMichigan,1957.[37]CorderSP.ErrorAnalysisinJ.P.AllenandS.P.Corder(eds.).TheEdinburghCourseinAppliedLinguisticsVolume3[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74.[38]Larsen-FreemanD.TeachingLanguagefromGrammartoGrammar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9.[39]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2.[40]程晓堂,李娜.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3.[41]CorderSP.Thesignificanceoflearners’errors[J].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41 1967,5(1-4):161-170.42 附录附录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调查(学生问卷)为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开展英语语法方面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特编制了这样一份调查问卷,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填写,谢谢你们的支持。1.你认为语法()[单选题][必答题]○非常难○比较难○一般○很容易○非常容易2.你对语法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根本不重要3.你对语法学习的兴趣是()[单选题][必答题]○很高○比较高○一般○很低○比较低4.你学习语法的自信心是()[单选题][必答题]○很高○比较高○一般○很低43 ○比较低5.你认为语法学习枯燥吗()[单选题][必答题]○非常枯燥○很枯燥○一般○不太枯燥○一点也不枯燥6.你对不可数名词的理解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理解○很理解○一般○不太理解○非常不理解7.你对现在进行时的理解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理解○很理解○一般○不太理解○非常不理解8.你对一般现在时的理解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理解○很理解○一般○不太理解○非常不理解9.你对一般将来时的理解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理解○很理解○一般○不太理解44 ○非常不理解10.你对一般过去时的理解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理解○很理解○一般○不太理解○非常不理解11.你对词组的记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2.你对复数的记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3.你对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记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4.你对时态语法规则的记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45 ○较差15.你对句型表达含义的记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6.你对现在进行时的运用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7.你对一般现在时的运用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8.你对一般过去时的运用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9.你知道语法规则但是不会用的情况()[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多○比较多○一般○很少46 ○没有20.在考试中,语法题与其它试题相比,你的得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高○比较高○一般○不太好○较差47 附录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调查(教师问卷)为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困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开展英语语法方面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特编制了这样一份调查问卷,希望老师们能认真填写,谢谢你们的支持。1.你的学生认为语法()[单选题][必答题]○非常难○比较难○一般○很容易○非常容易2.你的学生对语法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根本不重要3.你认为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是()[单选题][必答题]○很高○比较高○一般○很低○比较低4.你认为学生学习语法的自信心是()[单选题][必答题]○很高○比较高○一般○很低○比较低5.你的学生认为语法学习枯燥的人数()[单选题][必答题]48 ○非常多○很多○一般○很少○非常少6.你的学生对不可数名词的理解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理解○很理解○一般○不太理解○非常不理解7.你的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理解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理解○很理解○一般○不太理解○非常不理解8.你的学生对一般现在时的理解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理解○很理解○一般○不太理解○非常不理解9.你的学生对一般将来时的理解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理解○很理解○一般○不太理解○非常不理解10.你的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理解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49 ○非常理解○很理解○一般○不太理解○非常不理解11.你的学生对词组的记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2.你的学生对复数规则的记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3.你的学生对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记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4.你的学生对时态语法规则的记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5.你的学生对句型表达含义的记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50 ○非常好○较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6.你的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运用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很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7.你的学生对一般现在时的运用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很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8.你的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运用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好○很好○一般○不太好○较差19.你的学生知道语法规则但是不会用的人数()[单选题][必答题]○非常多○比较多○一般○少数几个○没有20.在考试中,语法题与其它试题相比,学生的得分情况是()[单选题][必答题]51 ○非常高○比较高○一般○不太好○较差52 附录三:小学英语高年级学生语法学习困难学生访谈提纲:1、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认识方面的困难?为什么?2、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理解方面的困难?为什么?3、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记忆方面的困难?为什么?4、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运用方面的困难?为什么?5、不会做下面的哪种题型:1、变一般疑问句2、变否定句3、就划线部分提问4、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不会词形变化题(也可以说别的题型)。为什么?6、在校外学英语吗?都学过什么教材?53 附录四:小学英语高年级学生语法教学困难教师访谈提纲1、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学生有什么认识方面的困难?为什么?2、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学生有哪些理解方面的困难?为什么?3、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学生有哪些记忆方面的困难?为什么?4、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学生有哪些运用方面的困难?为什么?5、你带领学生做过下面的哪种语法题型:变一般疑问句、变否定句、就划线部分提问、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词形变化、连词成句、改错。(也可以说别的题型)。为什么?6、你认为在小学英语中:语法、词汇、语音、功能和话题这五个方面,语法应该排在第几位?为什么?7、学生具体会犯哪些语法错误?你是怎样对待这些错误的?5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论文[1]陈力.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提问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学刊[J].2017(03).55 后记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成就了我的研究生梦想,在这两年我学会了许多学科英语教学的理论前沿和教学实践知识,认识了许多有热情、有理想、有抱负的年青人,遇到了令我终生受益的导师:刘慧教授。每次听刘老师讲课都会激起思维的火花,原来英语课有那么多有用的理论。无论是对于学术的严谨精神还是她做事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都让我看到一位锐意进取、有学识、有人格魅力的睿智教授形象。不论是平时的讲课指导,还是参加全国讲课大赛的及时辅导,刘老师总是能够为我指明方向,找到教学设计的突破口,找到讲课的思路,并能对我因材施教。从小论文的点拨,到大论文的开题的反复修改,从每一次电话里认真悉心地精确到细节的指导,到不厌其烦地多次提出明确的修改建议,都让我特别感动。正是在刘慧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才能顺利地完成论文,并且从论文的写作中学到很多教学研究、论文写作、软件应用、教学统计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有用实用的技能。同时,我也非常感谢在教学各个方面给予我指导的各位老师,她们让我提升了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增长了教育智慧。在即将毕业之际,想对陪我一路走来的恩师再道一声感谢!正是有你们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才让我有所收获和不断地成长!对母校道一声珍重!愿吉林师范大学继往开来,宏图更展,再创辉煌!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