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KB
- 2022-06-17 15:11:3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九江市双峰小学 兰丹凤小学英语到底该不该教语法呢?这一直是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也是令我们所困惑的问题。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形式的对错经常被忽略。这样一来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语法错误。以前在教学中我对语法知识也比较忽视,总认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发达,讲太多了会增加他们的负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语法知识的教学。在一次梳理教材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帮助学生正确、牢固地掌握语言,减少语言形式的错误,对小学英语,尤其是小学高段的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解释语法现象,如何讲解语法知识,如何开展语法教学,使枯燥乏味的语法变得易懂而有趣呢?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情境教学不少教师在教授语法知识时,总是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只要自己讲了,学生就能记住。于是课堂里大量地进行机械性操练,导致语法学习的枯燥,也使学生感到语法难学,对语法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其实是违背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小学生的语法意识的培养实际上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活泼,模仿能力强,教师可多采用做游戏、比一比竞赛活动、TPR、Guessinggame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在真实或较真实的语言情景中,让学生反复接触语法规则,在逐步领悟了语法规则的意义后,再来归纳这些规则,而且最好让孩子们自己来归纳,更易记住。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在大量的语言练习中感知语言,而不是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语法知识。比如说一般现在时中的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变化,如果一开始教师就把这条语法知识点说出来,大概有些学生连什么是第三人称单数都还半天弄不明白。可我换种方式,让学生相互了解对方的爱好,然后先让某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爱好:Ilike…,教师以第三人称形式转述He/Shelikes…,几遍之后,便请同学们分小组来调查同学们的爱好,并请每组代表进行汇报。这样不断的操练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醒学生He/Shelikes,notlike.又比如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谈论双方的周末活动等,在不断的真实语境的操练下,再让学生们说说为什么这样变,教师再把学生的描述归纳成简单的一条规则,这时就很易被孩子们接受,而且还不易忘呢!当然,创设情境一定要做到:真实而有意义;自然而不突兀。二、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教学
在情境中感知语言固然重要,但要巩固语言,还得在语境地中不断地练习,以达到熟练。但在小学阶段,就孩子的年龄特点,应给予不同年级不同的要求。比如说三年级完全属于感知阶段,只要求模仿,主要是跟读对话、熟读对话;而进入四年级便可让其进一步感知,进行相对应的替换练习,如替换关键词,替换人称等;五年级便可让学生尝试着归纳一些语法点如什么是正在做的事,什么时候用名词复数等;六年级就可以在理解归纳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如阅读短文,根据实际情景、时态回答问题;仿写对话或小短文等。这样做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让他们的语言能力循序渐进地增强,力求达到持续稳步的发展。三、结合教材编排的特点,计划教学每套教材都有它的特点,我们现用的人教版PEP教材不但是按话题柱状编排的,它的语法编排其实也是比较系统的。在三年级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感知语言;在四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语法点的渗透,但多而杂,似乎想“全部拿出来给你看看”;可到了五、六年级,教材便开始整理、归纳、分类了,如讲到一般现在时,它便先呈现第三人称单数,再出现第三人称复数,接着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讲到动词过去式,教材又先呈现动词的规则形式,再出现不规则的动词形式。只要老师仔细地研读教材,细心地归纳,由低年级的感知语言到中高年级的整理、归纳,一步一个脚印地教下去,也就能够“水到渠成”了。总之,不管怎样的英语教学,一定要注意一个“度”和一个“量”,既不能超了“度”,也不能过了“量”。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点到为止,注重运用”,让学生在练中有悟,在练中获得听、说、读、写等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建立起英语的语言习惯,因为我们学习语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