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2-06-17 15:13:59 发布

逻辑主语在英语语法中的定义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逻辑主语在英语语法中的定义:逻辑主语:是非谓语动词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它们在逻辑上存在着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但不能直接作非谓语动词的主语,因此叫逻辑主语。逻辑主语的判断:1.句子主语就是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它们之间是逻辑上的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例如:Helikeshelpingothers.(he是helping的逻辑主语)Movedbyhiswords,Itoldhimallthenews.(I是moved的逻辑主语)2.介词of或for的宾语就是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例如:It"skindofyoutotellmethenews.(you是totell的逻辑主语)Itisimpossibleforyoutofinishsomuchworkinsoshortatime.(you是tofinish的逻辑主语)3.复合结构中的宾语就是非谓动词的逻辑主语。例如:Theteacheraskedmetoanswerhisquestion.(me是toanswer的逻辑主语)Isawhimplayingattheriverside.(him是playing的逻辑主语)逻辑主语就是不一定是出现在句子里的那个主语,但却是能真正发出该句子动作的人分词的独立结构从形式上看来就是现在分词或者过去分词的一个短语,这个结构自身不带主语的话,那么这个分词的动作一定要是句子的主语能够发出的动作;当它自己带主语的时候,就可以不一致了,也就成了我们常说的独立主格结构。给你举几个例子啊逻辑主语的:InordertoimproveEnglish,_______.这个时候通常会有几个选项。比如,Tapesareneeded;Mary"sfatherboughthermanytapes;或者Maryboughtmanytapes.这个时候你就要看谁能发出提高英语这个动作了。显然不能是tapes,虽然有可能是mary"sfather,但是很显然通过题目可以看出他爸爸买磁带也是为了提高mary的英语,因此这句话能发出提高英语这个动作的逻辑主语就是mary,因此句子的主语应该跟逻辑主语一致,就要选最后一个。这就是逻辑主语要根句子的主语一致的例子。关于分词独立结构就是把前面的那个inordertoimproveEnglish换成一个分词短语,例如Cleaningthewindow,_______后面选项有可能是myfingerwashurt;或是Ihurtmyfinger.应该选哪一个呢?显然我的手指是不能擦窗户的,而应该是由我来擦窗户的,所以答案应该是最后一个,达到了句子的主语和逻辑意义上的主语一致的要求。逻辑宾语:所谓的“逻辑宾语”就是“语意上的宾语”,通常情况下当句子的主语是不定式的逻辑宾语的时候,不定式用被动式Thefridgeneedstoberepaired.(这里的fridge是toberepaired的逻辑宾语,这里用了被动式.)一般来说定语从句中起被修饰词与从句的连接作用(引导作用)的代词叫关系代词被修饰的词成为先行词 Ilikethebookthatyoureadyesterday.我喜欢你昨天看的那本书主句是我喜欢书什么书呢?后面的从句充当定语修饰书是你昨天看的那本that是关系代词关系代词所代替的先行词是人或物的名词或代词,并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从句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要和先行词保持一致。(三)知识链接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链接:必修1第七单元)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内容:①政体:联邦制的君主国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②联邦制:中央帝国政府各邦军事、外交、海关立法、民法、刑法等大权,各邦只保留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③君主制: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统率军队、任命宰相);宰相只对皇帝负责,是内阁首脑,拥有绝对权力,但其任期长短取决皇帝意愿。④议会制:两院制(联邦议会,即上议院;帝国议会,即下议院)。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权力巨大;帝国议会具有较小权力,有立法权,但受制于联邦议会和皇帝,且没有监督权。3、影响:①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保留君主制、容克地主担任要职、军国广义传统得以延续。②使德国前进一大步: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到19世纪末,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二、日本1889年宪法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链接:选修1第八单元)1、宪法制定的背景:①“自由民权运动”的影响;②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③明治维新的完成2、宪法的内容:①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享有绝对权力;③日本国民称臣民,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自由;④议会分为贵族院入院;⑤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3、宪法的特点: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形式上三权分立,主权仍掌握在天皇手里。4、宪法的影响: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链接:必修1第四单元)1、文革前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⑴背景:新中国成立和经济大规模建设的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⑵基于民主集中制。⑶建立: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宪法,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⑷作用:加强人民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⑴背景: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共同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⑵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⑶1954年以前发挥的作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⑷人大召开后的作用: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⑸1956年发展到新阶段:“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⑴背景: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旧中国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使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⑵法律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⑶影响: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主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④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⑴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⑵原则:人民民主、社会主义。⑶地位: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⑷意义: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文革期间遭破坏:①原因: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对形势的错误判断;野心家的别有用心。②表现:冲击党政机关、学校、工厂和农村基础组织;无政府主义思潮;人身迫害;非法夺权;社会秩序遭破坏;人大、公检法的瘫痪3、文革后:健全和完善①健全法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平反冤假错案;全面立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重要基础。②完善民主:A、人大: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审议和决定全国和地方重大事项,选举和决定各级政权的领导成员,行使对各级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权力。作用:调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B、基层民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内容: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相结合。作用:建立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政协:十二大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体现。D、民族区域自治:前提:维护国家统一,保证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意义: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③依法治国方略:1999年写入宪法;2002年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④依法治国的成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打击逼和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了对政府、法院和检察院执法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三)特点:1、从背景来看: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必然的 2、从过程来看:民主制度的确立是曲折的3、从结果来看: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民主内涵的认识、民主与专制的力量对比、历史传统等),各国的民主制度是多样化的(四)题型示例1、(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28题)阅读材料: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凡有幸目睹这一伟大城市最近三天发展的同胞,一定不会认为我的话是夸张的。——《晨邮报》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789—1815年的相关史实是否说明法国革命是一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为什么?(6分)(2)《晨邮报》的这则评论认为,英国对法国正在进行的事件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你的判断。(4分)[参考答案](1)本题总分6分,考生从以下两方面回答皆可。是。因为法国革命摧毁了欧洲大陆最顽固的封建堡垒,建立了民主制度;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法国革命时期实行的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法国革命精神激励着世界各国人民。不是。①从时间来看,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都比法国革命早;②从影响来看,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了其他国家,甚至法国革命也受到美国革命的影响;③从方式来看,英国的“光荣革命”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影响也很深远。(2)应该持积极支持态度。因为英国本身也曾进行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经过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观念已得到了西方进步人士的认可。2、《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比较相同点:①都以“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这些启蒙思潮中的核心思想为理论依据。②都是诞生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宣言,既推动了革命的进程,又体现了革命成果。③作为西方民主制度史上两个具有法律性、纲领性和理想性的重要文献,都对其他国家的民主法治进程产生一定影响。联系:①《独立宣言》催生《人权宣言》。②《人权宣言》对美国制定1791年《权利法案》有直接影响不同点:①目的不同:《独立宣言》是为北美独立确立合法理论依据;而《人权宣言》是为了确立资本主义新制度。②侧重点不同:《独立宣言》侧重谴责英王侵害北美人民天赋人权的罪行;而《人权宣言》将矛头指向封建旧秩序的同时,更重视对“自由”、“平等”、“法治”这些基本原则的阐述。③《人权宣言》所规定的“人权”比《独立宣言》更具体、更广泛、更具普遍性,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更为深广。3、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总统皇帝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民选(任期四年,可连任)选举(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任期制任期制终身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无有有有政府首脑内阁首相总统内阁部长宰相政府产生方式议会产生总统任命总统任命皇帝任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议会皇帝行政权内阁首相总统总统和内阁皇帝与宰相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立法机构议会国会议会帝国、联邦议会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共和制之比较项目不同点(异)不同点(异)议会制君主立宪制①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②君主系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为礼仪性的③政府(掌握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君主世袭终身制议会制共和制①议会有立法、组织及监督政府之权力②总统系国家元首,权力受议会制约③政府由政党(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或政党联盟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须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组阁或选举国家元首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的比较表(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相同点理论原则与经济基础三权分立;私有制国家性质(国体)资产阶级专政司法独立不同点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政府首脑首相总统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国王;世袭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国家元首地位国家象征,“统而不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军权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政府产生方式议会总统任命,议会通过国家元首、议会、政府关系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行政与立法相互制约与监督法国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比较表(项目)法国总统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相同点1、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2、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 3、(国家元首地位)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力,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不同点政体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皇帝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总统;国民议会选出皇帝;世袭国家权力中心总统皇帝议会产生方式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德意志联邦议会由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国家元首、议会、政府关系立法权控制行政权总统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统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行政权控制立法权。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帝国宰相(内阁首脑)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表(项目)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相同点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不同点国家元首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国王,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无实权首相和议会、政府关系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议会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无实权)是立法机构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权力的中心英、美、法、德四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表项目国别政治体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军权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权力中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内阁议会下院议会议会国王首相。议会选举议会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国会联邦法院总统总统总统。人民间接选举总统法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总统议会总统总统总统。议会选举总统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名归帝国议会,实际掌握在皇帝手上皇帝皇帝宰相。皇帝任命皇帝4、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6、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统一性表现: 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