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2-06-17 15:17:2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浅谈 【摘要】:语法教学是长期以来困惑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作者在对语法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优化英语语法教学的相关策略:一是运用情境语法教学,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二是开展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同时作者还提出了英语语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情境语法教学;任务型教学 语法教学是长期以来困惑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英语教学绕不开语法教学的这个坎儿。在教学实践中,是采用归纳的教学方式,还是采用演绎的教学方式,是采用机械训练还是交际应用,一直是摆在教师面前值得争论与探讨的问题。如何优化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提高英语语法教学效益?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与思考。 一、对语法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语法项目繁多,许多教师认为没有时间细细讲解,学生学过的语法很快会被遗忘,无法娴熟地运用。新课改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以语法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不拒绝将语法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拒绝学生死记硬背语法知识或套用基本句型。在此理念影响下,有的老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淡化了语法教学,不再关注英语基础语法,不再探索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只是照本宣科地读读讲讲,致使学生对语言现象理解得不透彻,语法概念模糊、运用不当。笔者通过研读教材并在学生中间开展广泛调查,归纳出了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英汉思维、英汉表达存在差异,造成学生初学某一语法项目时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语法项目繁杂,伴随着学习的推进新的语法项目不断出现,学生使用机会少,不能及时巩固;三是语法知识讲解乏味、单调,不能激起学习的兴趣,使之产生厌倦心理和畏难情绪。 如何针对目前英语语法教学现状,走出语法教学误区,《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学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理念为英语教学指明了一个正确方向和有效路径。 二、优化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提高语法教学效率 1.运用情境语法教学,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先讲解语法规则,尔后安排学生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强化,最后分析练习中存在的典型错误,要求学生课后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再通过题海战术进行操练,最终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力,收效甚微。而情境教学法则有助于师生摆脱机械操练的困境,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程序是:“创设相关语境―→提出问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并提出建议”。初中阶段的语法教学很难完全按照既定的程序设计,但语法教学要贯彻情境教学的基本理念,为语法的学习和应用设置语境,使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语法、理解语法、应用语法。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能够将“视、听、说”
的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向学生展现语法的使用环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感知语法规则,为学生创设一个“摆脱母语羁绊,充分调动眼、耳、脑、口,对语言信息综合化的语言习得环境”。情境语法教学能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愿望与合作探究的热情。 2.开展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都要涉及语言实际运用,它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有诸多相似之处。与传统的语法教学不同,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参与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应用活动掌握语法。任务型教学的倡导者强调,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其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生活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活动,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语言表达的意义上,而不是仅仅是关注语言形式。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语法教学的程序是:“任务准备―→设置语境,呈现任务―→任务执行―→任务汇报―→聚焦练习”。其中“任务执行”环节,学生小组完成任务,此阶段可以完全开放,也可以提供支架,设计语法的应用活动,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评价的语法应用能力。 三、英语语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联系生活的原则 在语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通过日常对话,谈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激活学生的原认知,构成新的认知结构。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确定话题,因为从学生身边之事切入,学生会有话可说。教师要适时引导、热情鼓励,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2.温故知新的原则 教师帮助学生搭建的“脚手架”是与“最近发展区”密切相关的,在支架教学这一模式中,只有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的“脚手架”对学生的发展才是最有效的。教师引入新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应注意从学生已学过的语法能力着手,瞄准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开展相关交际活动。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对以往形成的语法能力展现的过程,同时也为新语法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3.关注体验的原则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新语法意识成功的体验。对教师有针对性的语法情景设计,学生要能够作出有意义的语言反应。这种有意义的语言反应,因为有该语法概念作为中心,可以使学生的语法意识得到体验。教师精心设计并呈现的问题越多,学生语法意识的成功体验就会越深刻。语法知识经过大量的口头训练和教师的适时点拨、归纳后,会得到有效强化。 4.彰显个性的原则 所谓彰显个性的原则,是指语法练习的内容尽可能个性化,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和见解,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愿望。几乎所有的语法项目都可以做个性化设计。比如,可以让学生调查交际对方的经历来训练过去时或者现在完成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enjoydoing和不enjoydoing的活动,可以让学生describeatypicaldayinhislife,tellingaboutthethingshedoes,wherehegoes,andhowtypicallyhespendsthetime,这都是语法个性化的表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2]郭玉兰,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探析[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2年第32期. [3]李国荣,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困惑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