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2-06-17 15:20:30 发布

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孝桥小学游婷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规则,语法是用词造句的综合规则。教学语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基本语言知识,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既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又让孩子掌握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枯燥的”语法知识呢?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正确把握语法的位置,将语法教学放在实现真实的交际意图为中心的交际活动中去进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教给儿童语法是为培养儿童运用英语的能力服务的。语法教学在小学阶段只能围绕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教学目的来进行,使语法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帮助交际任务的实现。语法教学能让儿童对英语语言规则有明确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儿童建立语言范。一.语法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小学英语教学作为一个入门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看、听、说、玩、演、唱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且通过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培养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由此看来,小学的英语教学似乎只要让学生通过听听、说说、唱唱、读读、做做,学会简单的英语对话或者用英语进行简单描述日常生活就达到了教学目的,语法教学可有可无。其实不然,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的规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语法是用词造句的综合规则。教学语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基本语言知识,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事实上,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着语法。因而,静态的、封闭的语法知识是在运用中为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的交际活动服务的,语法是帮助实现准确交际目的的手段。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正确把握语法的位置,将语法教学放在实现真实的交际意图为中心的交际活动中去进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教给儿童语法,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用语法分析英语语言的能力,不是要他们掌握一系列的语法术语概念,语法教学从属于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为培养儿童运用英语的能力服务的。语法教学在小学阶段只能围绕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教学目的来进行,使语法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帮助交际任务的实现。语法教学能让儿童对英语语言规则有明确系统的认识,有利于儿童建立语言规范。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英语教学处于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为小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只是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如果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规律含混不清,那么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必将是空中楼阁。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共有性,即指人为的、约定俗成的,已经约定俗成就成为公认的语言形式,大家必须遵从的语言规律。学生掌握这些规律十分重要,语言规律有助于他们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传达信息,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才能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小学英语教学的适当性原则除以上两点外,在解释语法项目时还要注意“economy”原则,教师在解释语言规律时,还要注意引导的时机和内容应该适当,即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哆嗦,费时费力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学生糊涂甚至生厌。有些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知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才能保证孩子运用的正确性,而且往往把孩子犯的语言错误归因于讲得不够。其实,学英语就像学游泳和驾车一样,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最关键的就是实践、实际、再实践。而且,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比不上成人,在涉及语言规律的解释时更应该特别注意适当引导。要根据规律与意义的联系,设计交际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同时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和天性。四.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一)在点滴渗透中分散语法难点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如遇到语法现象,就要及时地说明一下,如名词、代词、冠词、动词和介词等语法内容,要经常提醒、介绍;对于比较深奥的,一时还说不清的有关知识,如不定代词、序数词等,可就事论事,而不做过多要求。(二)在情境交融中习得语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使用的语言,其基本句型结构反复使用,反复操练,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他们就会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而且语法结构防在情境中操练更有意义,更直观、有趣、生动,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和机械。(三)在完成任务中比较语法在有效的任务和英语语言环境中,学生才会真正运用语言,才能达到先听再说、以说促听、以说促写的目的。而且可以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语言学习,在英语语言运用中对比各语法项目,通过对比再加深认识,从而在交际中使用语言,理解、掌握语法知识。总之,学习一门语言,必须学习其语法知识,因为语法是用词造就规则的综合,虽说掌握语法并不等于掌握英语运用能力,但语法的欠缺会对学生准确地运用英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小学阶段,我们要“以人为本“进行简单的语法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输出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