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2-06-17 15:30:32 发布

英语语法课程教学现状及原因探究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英语语法课程教学现状及原因探究摘要:英语语法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的指定必修课。然而,这门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以十年高职院校一线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为基础,试图从教师、学生、学校和学科建设几方面探索问题形成的种种原因。  关键词:高职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原因    英语语法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的指定必修课。然而,这门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目标方面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兄弟院校的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语法课程教学目标表述大多是通过传授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英语语法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语法规则指导语言实践,从而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最终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这样的教学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和含糊,没法给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另外,该课程教学目标表述中缺乏个性化的特点,未能体现高职的特色,直接影响高职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职院校语法课教学内容  笔者近十年的教学经历,先后使用过章振邦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刘忠政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和史洁主编的《致用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的《新编英语语法》是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公认的优秀教材,在高职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相应的教材未能跟上高职教育的步伐,我们选用了该套教材,但很快我们发现这教材的难度不适合高职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后两种教材是从几十种高职英语语法教材中选出的英语专业系列教材。总的来说,教材内容上均从语法体系出发,在教学内容选材上仍然过于陈旧、形式较为单一,也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语法》课程只开设两个甚至是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再加上学生语法基础差异较大,给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可见虽然高职配套教材不断涌现,但成熟的高职英语语法教材还是缺乏。  三、教学方法问题  笔者2008年下学期对长沙3所高职院校530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了解到:78.4%的学生认为老师教授英语语法采用的是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普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甚至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四、教学评价  受传统评价理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还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依据。终结性评价方式只重结果,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充分、及时的反馈和解决,看不到学生学习的进步或存在的不足,终结性评价是片面而不公平的,它不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取得的进步,损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且也不利于英语教学的改革。  针对以上高职英语语法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从事高职英语语法教学10年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试图从教师、学生、学校和学科建设几方面来追究原因。  一、教师方面  目前高职的英语教师也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多数拿到了“双师型”教师技能证书,但事实上多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更没有国际企业语言运用的经验,对英语专业所涉及的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脱离了实践的教学严重地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而且高等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普遍忽略其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英语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必然导致未来的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   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教师素养高低的一个显著指标。外语教学与研究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只教不研,教学技能难以迅速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本文援引夏纪梅2000年和2001年先后对来自全国约600所高校骨干教师三期三地(北京、上海、大连)全国大学英语教师暑期研修班学员的调查了解到:完全有撰写过教学研究论文和不知道如何写的人有24%;完全没有编写过教材和不知道如何编写的有37%;完全没有参加过更没有主持过教学研究项目和不知道如何申请也不会写课题论证的人占50%以上;完全没有做过教学实验/试验和不知道如何做的占40%;完全没有做过教学统计分析和不知道如何做的占39%;可见目前国内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  二、学生方面   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前多数学过六年以上的英语,具有一定的语法知识,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大都与应达到的目标水平有一定差距,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无词性概念,基本的句子成分辨认不清,从句一片混乱,时态的使用及它们的确切涵义含混不清,至于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动作,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动作等用法更不会考虑,另外对非谓语动词、倒装等问题更是从没考虑过。另外,高职生源有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有职业高中毕业对口升学的学生,还有一小部分从初中直接读3+2高职的学生。生源不同,导致学生入学前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据笔者对所任教的08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了解得知:班上录取分数高分有超过500分的,低分只有200多分的,足见分数差距之大。  文化基础很薄弱以及自身对高职教育认识的误区,高职学生很大一部分情绪低落、自信心丧失、学习消极被动、学习兴趣黯然,出现了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习得性无力感,这样的状况无疑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校方面  英语语法课程本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可有些院校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追求急功近利,擅自在对英语专业课程进行调整时增加了语用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的教学而压缩语法课程的课时甚至取消英语语法这门基础课程,英语语法课的地位岌岌可危。我系2009年在调整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时,有教师提出可以将语法课改为诸如口译之类的实践性强的课,另有教师提出至少可以减少语法课时。2010年以前,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语法课安排总课时控制在54±2课时范围内,2010年将其减少到了28±2课时,还有进一步减少甚至取消的趋势。  四、学科建设方面   不断涌现出的高职英语语法教材,编写上其实都是遵循语法知识体系,在课程设置中也是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或选修课设置的。在内容的呈现形式上仍然死板,这种不考虑高职学生基础差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的特点的编写形式是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的。内容陈旧,基本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本,也没能体现高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这对于崇尚个性、追求实用和时髦的现代高职学生是不太愿意接受这种语法知识的。  而且,英语语法研究目前多以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为主,一部分好文章对教学实践确实起到了具体的指导作用,但理论高度不够,这说明国家对英语语法不够重视,政府投入不够使得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