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00 KB
- 2022-06-17 15:36:2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诱思探究”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课堂效率 【摘要】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语法,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英语试题已逐步向考能力方面发展,单纯考语法知识的题极少,因此作者认为在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死记条条框框。但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语法教学却是枯燥乏味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把“诱思探究”思想运用到了语法教学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给出范例;初步感知;自主合作;探求规律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宗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即诱思探究教学就是主体性教学。其中的“诱”是指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其核心特征是启发性;“思”是指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实现其主体作用;“探”是指教学过程、模式和方法;“究”即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为特征。此思想的基本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4
英语语法本来就是枯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兴趣怎能达到高效掌握的目标。于是在讲解语法时作者首先要激趣,激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定语从句为例(与关系代词有关的)这一教学过程中,作者是这样做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在屏幕上播放小熊在不同场景中的图片,共7张,有在树下站着的;有正在吃苹果的;有穿红色裙子的;有正在滑冰的等等。学生看到小熊憨憨的模样,立刻就来了精神头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图片上的小熊。这时,老师马上布置任务“Pleasedescribethesepictureswiththesentence‘Ilikethebear……’andyoucandoasyoulike.”这时学生争先恐后的说,当然,没有太多说的完全对的,但却激发了学生对这一语法现象的学习兴趣。 二、给出范例,初步感知 这一环节很重要,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诱导、启发教师给出例句,“Now,let’shavealookatmyopinions” (1)Ilikethebearthat/whichisskating. (2)Ilikethebear(that/which)theboyisdancingwith. (3)Ilikethebearwhoseshirtisred. (4)Ilikethetallestbearthatisstandingunderthetree. (5)Thebearwhich/thatiseatinganappleissolovely. (6)what’sthenameofthebearwhosefurisblack? 此过程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对定语从句有个整体上的感知,对其结构有个基本的了解。 三、自主合作,探求规律 (一)自主学习,获取新知4
此过程教师布置以下任务:仔细阅读屏幕上的例句,画出从句,找出连接词,找出被修饰的词,研究连接词的作用。此过程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自主学习,把定语从句的特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 (二)小组合作,总结规律 经过了上面的自主学习阶段,基础相对好的学生对定语从句已有了基本上的掌握,于是通过小组合作这一过程不但是学生互补自己的纰漏,而且帮助了基础相对差的同学对这一语法现象的理解,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把定语从句基本掌握。学生们能自己总结出:(1)定语从句一般把从句放在名词或代词后面起修饰作用;(2)有连接词that/which/whose,(3)这些连接词代替定语从句所修饰的词的名词或代词并且在从句中做成分,有时连接词可以省略。 (三)层层递进,拓展思维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经过上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之上再开动脑筋,发散思维进一步探究是否还有其他的连接代词。这时教师布置任务(启发式):(1)总结上面的例句中所修饰的词的特点;(2)提出问题:用正确的连词填空(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进行) (1)Theboy______isplayingfootballworkshard. (2)Idon’tknowtheman_______youtalkedtoyesterday. (3)Thestudent______motherisateacherlikesplayingfootball. 学生进行了热烈讨论之后,虽然意见没统一,但已有了方向,教师再加以点拨“所修饰的词是人,应用who/that/whom/whose来引导定语从句”4
,紧接着老师又提出问题:综合上面所有的例子,小组讨论that/which/who/whom/whose这几个关系代词怎么用?代替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做什么成分?在学生的小组合作中和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总结出于是定语从句这一语法就在轻松的气氛中解决了。 四、迁移深化,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的的设计意图是趁热打铁,利用一些经典的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刚刚学过的定语从句,又可以掌握做这种题的思路。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作者在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本着课堂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多动手,都动口,多动脑,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