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2-06-17 15:37:0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议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误区及对策论文摘要:中国人学习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但语法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影响、制约了学习者语言的发展。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语法教学语法概念语法教学模式摘要:中国人学习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但语法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影响、制约了学习者语言的发展。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语法教学语法概念语法教学模式语法知识语法考查误区在当今“淡化语法,注重语用”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语法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中国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到底有没有教语法的必要?如何教语法?语法教到什么深度?这些都是令许多英语教师深感困惑并急于想解决的问题。
中国不同于印度,不同于新加坡,不同于菲律宾。这些国家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英语普及程度非常高。而对中国人而言,英语虽不陌生,但毕竟是一门外语,在中国缺乏英语习得的语言环境。根据认知教学法,学习一门外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把这些语言形式作为一个知识整体来进行研究和分析,掌握这种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形式的自觉控制过程。因此,中国英语教师在中国这一环境下教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这门外语,就必须借助语法这一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弊端,如死抠语法、为考语法而出题、过分强调语言规则中的特殊性等等。以上弊端的存在对语言教学本身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以下,就传统语法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和大家一起分析,并探讨如何科学地进行语法教学。一.语法概念认识上的误区。中学教师在语法教学中通常的做法就是先讲解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根据该语法规则进行一定量的机械操练,之后再通过其它各种课堂活动或相关练习来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这种做法显然扼杀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动性。语法的钥匙或解释权掌握在教者及语言专家的手中,学生唯有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服从。其实,以上做法的根源在于广大教者对什么是语法还不清楚。许多人错误地以为语法先于语言,高于语言,规定着语言的形式,决定着语言的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第6版对“语法”的定义是:“grammar
C(linguistics)aparticulartheorythatisintendedtoexplaintherulesofalanguageoroflanguageingeneral”由此可知,先有语言后有语法,语法是对语言现象的总结和描述。当然反之语法也规范着语言的使用。因此我们在语法教学中也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用发现、探索、推断的方法来学习和运用语法而不应直接使用演绎法。二.语法教学模式中的误区。上文已经提到,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法概念认识上的模糊不清甚至本末倒置,语法教学一直沿袭老师讲解---学生模仿---课后巩固这一固有的模式。这种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和热情;这种模式也使语法知识和语言本身割裂开来。我认为比较科学的语法教学模式应为先呈现涉及到的语法点的真实语言素材,如句子,篇章等,帮助、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语法规律,并加以总结。老师的任务是补充和纠正。这样,学生不至于被动地接受权威的语法知识,才能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语言的奥秘和规律,学习动机更加明确,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这一方面,“新概念英语”一书做了很好的榜样。以“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为例。该课文的语法项目是“陈述句”和“
一般过去时”。文章以一篇幽默风趣的故事,将语法知识融合在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语境中,不为学语法而语法,而是为了更好地在篇章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可喜的是,新的语法教学理念已经在一些教材中得到体现。如牛津英语教材就采用了发现语法—操练语法—运用语法这一模式。三.语法知识上的误区。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指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些语法知识已经陈旧,语法教学已经脱离了语言运用的实际。举两例说明:例一.现在进行时。一个有经验的中学英语教师在教授现在进行时的时候,总是强调这一时态表示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动作,并娴熟地使用为大家所接受和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先让一个学生做一个动作,如开门。然后问另一个同学:“ysonothere.或Iamlovedby
you.呢?恐怕很难看到或听到这种表达法。其实,被动语态的使用有其适用的范围。在说明文中常用被动态,而在记叙文中则主动态居多。有的动词只宜用主动态,有的则只宜用被动态,有些既可用作主动态也可用作被动态,但主动和被动所表达的意思不完全相等。所以教师在操练语法时,应避免出现“将以下句子改成被动态”这样的练习,以免犯科学性的错误,误导学生。四.语法考查的误区。在一些教辅材料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纯语法题”。或为了考语法而编语法题,或为了凑齐四个选项而编出几个错误答案来。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其一:纯语法题的语言不真实,带有浓厚的中式英语色彩,不符合英美人氏的表达习惯。其二:纯语法题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以为语法学好了就万事大吉,而不去考虑句子的意思。其三:错误选项本身也易加深学生对错误知识的印象,产生思维上的混乱。其四:有了选择题,看似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学会了偷懒,学会了侥幸,甚至学会了作弊。考查语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将语法考点放在真实有意义的语境中,而不能为考语法设计一些毫不相关的句子。考查的方法也很多,不一定局限于单项选择题。动词填空,句型转换,重排句子,课文填空,多项选择等都是很好的题目。五.语法知识教与考的深度与广度
正如对词汇的要求有一会,二会,三会,四会,对语法的要求也不应千篇一律。比如对虚拟语气,我认为学生只要读得懂,听得明白就行。如:IcouldhavehelpedyouyesterdayifIhadnotbeentoobusyatthatmoment.学生只要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本能够帮助你但因太忙实际未帮。”即可,而不必达到学生自己会说,会写,会用的地步。英语教师时常感慨“Everyrulehasitsexception.”语法规则中特殊性的东西太多。对冠词的用法,主谓一致的情况等语法现象,语法书上编写得就太过详细,太过琐碎,太过全面,将各种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全部罗列出来。须知我们培养的对象是能够与外国人交流,能读懂英语文章,能听懂外国人讲话的人,而不是语法专家。片面强调特殊、考查特殊只会使学生纠缠于细节。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强调模仿和运用规则性的东西,而对于特殊情况,遇到了就解决一下,无须太多强调,更不必过多考查。否则学生将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英语水平难以大幅度提高。综上所述,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语言教学中,语法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淡化语法”
不是不要语法,而是对以往过多、过滥、过于钻牛角尖的做法的一种纠正。作为语言教师,我们应本着一切从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观点,正确地认识语法教学,有所取舍地教授语法知识,不平均地对待每一种语法现象,将语法知识和篇章结合起来,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时常更新,跟上语言变化和发展的节拍而不应仅仅为了方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而片面简化教学过程和考查的方式手段。唯其如此,语法教学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服务。参考书目:1.《英语教学新趋势》原著:彼得史特莱文斯编译:包天仁狄强羽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2.《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朗文出版亚洲有限公司联合出版1999年8月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