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 KB
  • 2022-06-17 15:38:33 发布

英语语法教学中被忽视的关键内容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英语语法教学中被忽视的关键内容ok3ilarcircumstances.我们教语法的时候,注重的是用Thorpesiling,hismuscledbodyglidingalongthetrack.我们碰到这样的句子时,可能更多的是强调名词主格独立结构这样的语法术语、语法概念及构成形式。其实这个句子中的分词短语与句子的谓语动词之间存在着概括陈述细节描述的关系。主句勾勒出了主要事件,动词(sorecare,itwouldn’thavebeenbroken.在不同的情景中,该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功能。如果是损坏了别人的财物,就是在自我检讨从而达到道歉的目的;如果是损坏了自己的财物就是在后悔。因此,只教形式和意义是不够的,还要与其使用功能联系起来教,因此,在情景创设时一定要将使用目的融合进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语法的正确使用。最好的方法是使用真实的交际环境,即使课堂上使用虚拟的情境也要将交际目的包括进来。(三)定冠词与认知状态冠词是我们中国学生学习的难点,叶小宝甚至将英语中的冠词称之为“魔鬼”[4]。冠词使用错误 一直持续到高级学习阶段。我们中国的学习者可能认为冠词是小问题,用错无伤大雅。这是因为我们的母语中没有冠词系统,因此感觉不出冠词错用或缺失带来的交际问题。其实,本族语人在听我们说话、读我们的文章时会感到别扭,重者会造成理解错误,导致交际失败。冠词为什么这么难掌握呢?冠词学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学定冠词时通常会学一些相关的规则,如:“上文出现过了的名词前就要加the;特指时要加the;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前加the”,诸如此类的关于定冠词使用的规则还有一长串。这一系列的规则不但难记住,而且记住了不会用。其实冠词使用的核心规则之一是交际双方的认知状态,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头脑中有特定的所指对象”。抓住了这一核心,就抓住了定冠词使用的关键。下面举一个例子:例5:Didyouseethebrokenlight?场景为交通警察在调查事故的细节。如果警察说thebrokenlight,那么他的头脑中已经有一被损坏了的灯的概念,听的人也会根据警察的话断定肯定有一只灯坏了,他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只坏了的灯的概念。相比之下,如果警察问的是:Didyouseeabrokenlight?那就说他不知道有没有灯破碎。 例6出现在家庭宴请的场面中,更能说明定冠词所表示的认知状态问题。在一次重要的家庭聚会中,主人和客人正在用餐,家中小孩充当服务员。其间,在将一只做好的鸡从厨房端至餐桌的过程中发生了事故:小孩在出厨房门的时候,由于双手端盘,活动门的反弹未受控制,鸡被撞出盘子落到了地上。见到此情形,机智的女主人对孩子说了以下的话,同时对客人们挤了挤眼:例6:Don’tworry.Takeitbacktothekitchen.AndthenbringinTHEotherchicken!在这个场景中,说话人所用的THE意味深长:厨房里是没有另外一只备用的鸡了,所以物理世界上的特定所指不存在;听者就要琢磨说话人的意思,首先,服务的孩子脑子里要思考,妈妈所说的THEotherchicken是什么:明明只有这一只,妈妈为什么还要说另外一只?噢,把这一只拿回厨房,处理干净就成一只新的了!另外,在场的客人也会通过主人加重了语气的THE和她的表情理解其中的含义、善意和幽默,大家会会心一笑,心领神会,不给小孩难堪。女主人机智地使用THE化解了一个尴尬的场面。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定冠词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脑子里意识到的事实。试想,如果主人用bringinanotherchicken!将会是什么结果。 因此,定冠词的使用直接反映说话人、听话人头脑中的认识和想法。如果离开了具体的交际场景,定冠词是无法使用的。定冠词的教学要领就是要有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交际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准确地使用语言。(四)Therebe句型与认知习惯这一句型早在中学就要教的,但[1][2]下一页ok3ust,haveto,should,oughtto,needto的使用反映了各自语言群体中已有文化传统和价值观[5]。四、语法教学的有效途径从上节的阐述中可以看出,语法除了形式和意义外,还有更重要的方面,如句子构建模式、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说话人当时的认知状态、说话人认知事物的角度和方式、说话人的已有文化和价值体系等。这些影响、甚至控制语法规则使用的因素应该纳入到语法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法使用能力,而不只是知道其形式。教师们能明白清晰地表述中英文之深层的本质差异、给学生于点拨的机会是有限的,许多情况下是做不到的。那么教学中怎么来弥补这一不足呢?语法教学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比如,Celce-Murcia提出了语法教学的模型,指出了语法教学要囊括的主要方面[6];Ellis综合二语习得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和语法教学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语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7];Rosamond Mitchell回顾了英国语法教学衰与兴的历史,综合了语法教学中的新思想,提出了语法教学的一些原则[8]。语法教学研究中许多核心观点已成为广大教师耳熟能详的表达。如,“在使用中学习”“在交际中学习”“在情境中学习”“聚焦意义”“将形式和意义结合”等。但在多年的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观摩过程中我们发现,从理论入手认识这些语法教学模型、原则、方法等往往还是有问题,即大家会说不会做,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保证正确应用,不能很好地落实。>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化繁为简,抓住核心原则,做到理解到位、忠实贯彻就能收到效果。核心原则可以用RodEllis的“在真实操作条件下教授语法”[9]来概括。这样就能保证将语法的形、意、功能结合在一起,许多不能言传的东西能被学习者感知到,即形成所谓的“语感”。具体的操作性建议有:(1)尽量将语法规则放在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辨认、分析、模仿;(2)如果要创设情景,必须兼顾到语言的使用,而不是停留在场景之上;(3)将语法学习与语言其他技能的练习结合起来;(4)将语法学习揉入到交际型任务中;(5)抓语法根规则,而不是具体的、琐碎的用法;(6)尽可能将语法规则与语言、认知、思维、文化等联系起来。总之,语法是句子和语篇构建的重要纽带,是为交际目的服务的, 同时是反映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和文化习惯的。因此,语法教学要照顾到这些因素才能培养学生的使用能力。任何肤浅的或短视的语法教学认识均不利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