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62 KB
  • 2022-06-17 15:40:13 发布

关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和学见解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和学见解摘要:初中英语教学相对来说操作性和趣味性较强,学生学的兴趣和教师教的热情也能很好地延续和保持。从理论上讲,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经历发现,不管教材和教法怎么变,只要涉及到语法知识,教学过程就会变得依旧枯燥、乏味。所以,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和学习值得探究。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情境创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31自新版英语教材使用以来,作为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三中学的一名年轻的初中英语教师,笔者接触到手中的教材在内容上出现了较大变化,内容变得贴近生活,而且图文并茂,看似容量变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比以往有所增强。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虽然内容更多的辅助了图片来实施教学,但是语法教学仍是老大难问题。笔者所带的八年级(7)、(8)班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也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甚至很多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厌学的畏难情绪。因此,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关于初中英语语法学习的教学方法。一、耐心自然,逐步渗透 语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枯燥乏味,所以,在讲解语法项目时,教师最好不要大讲特讲,而应该把规则和方法教给学生。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设计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的机会。例如,在讲wouldyouminddingsomething和wouldyoumindnotdoingsomething时,笔者就给学生这样渗透:让学生明白记住类似这样的固定搭配,不要在使用过程中写出或者说出wouldyouminddo或wouldyounotdo这样的错误结构。学生说的多了,就不再犯错了。又如,动词在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后时词尾加“s”,名词复数时词尾加“S”。学生在这两方面常常出错,并不是教师讲得不充分,也不是学生不理解,而是学生使用这两条规则的机会太少了。教师讲上几十遍,不如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练上几遍。经常练,反复练,单项强化练,综合反复练,加上针对性的练习,学生才会逐步形成习惯,掌握该语法。二、巧用素材,善创情景语法只用语言叙述很难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想办法,比如借助幻灯片、实物、表演等使其形象化。例如,在八年级(8)班讲授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时候,笔者采用一些学生们身边最直观的东西和现象。拿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tall”来说,笔者先找了几位同学上到讲台作为道具给大家示范,给大家直观形象的情景。笔者指着他们其中一个问大家:“Heisshortor tall?”大家观察比较之后回答:“Heistall.”笔者又指着另一个学生问了同样的问题,学生比较之后回答:“Heistaller.”最后笔者指着最高的一个学生再问,学生自然回答道:“Heisthetallest”在这样的一问一答和直观的感性认识中,学生们自然明白了形容词本身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同样,在说明副词使用中也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区别时,笔者也运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在讲副词fast时,笔者在电子屏幕上同时播放三辆行驶的汽车,让学生观看并作比较,问学生那辆比较快,再问三辆之间哪辆跑得最快,学生也就明白了副词“fast”也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重要是让他们掌握了怎么使用。以上的讲解演示完,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自己仿照教师的形式来造出同样形式的句子。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学生们就能学好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和最高级,同时也能感觉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三、总结公式,套用句型提起“公式”,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数理化中的计算公式。其实,在英语课堂中,也有许多“公式”的应用,而且一个公式的巧用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梳理、总结和归纳,化繁为简,把知识系统化,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在语法教学中通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法知识的教学上采用句型或公式套用的方式,也许比单 纯讲练效果好,而且节约时间。比如笔者在讲授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时,就用列公式的方法来突破。例如:Show+sb(某人)+something(某物)Showheraphoto.Show+something(某物)+to+somebody(某人)Showaphototoher在真正理解之后,学生就可套用公式,尝试在教师设计的情景中运用,加以检测。学生使用熟练以后,公式便牢牢地在学生头脑中定型了,在以后的学习中随用随取。课堂上反复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仿照例句做造句、书面练习和口头练习,在大量的练习中,学生们对句子结构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就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达到较好的表迗效果。当然,课后还需相应的作业练习来巩固。又如,笔者在讲解过去分词语法点时,班上的学生尤其对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记不住。于是笔者把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分门别类,使其趋于系统、条理化。例如:根据不规则动词的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的规律,把它们分为:AAA型,如let,let,let;ABB型,如hear,heard,heard;ABC型,如see,saw,seen;ABA型,如:come,came,come0从以上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公式”中可以看出,只要 把被动语态最基本的结构“be+过去分词”与时态结构结合起来,攻破被动语态这个中学阶段的语法堡垒将不费吹灰之力。四、善于对比,趁热打铁中国人学英语不可避免地要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英、汉对比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也是不必可少的,因为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实际上在互相影响着,学生也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在对二者进行着比较。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英汉对比,使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意识地避开干扰、求同存异。比如,汉语的形容词和介词都可以作谓语,如她非常高兴。他在学校。笔者班上的学生常常把以上两句译成:Sheveryhappy.Heatschool.笔者之前会让学生按英语语法规则去掌握,教导学生少受汉语影响,可效果不佳,后来,笔者索性把英、汉中的这两种语法现象作一下比较,并且强调英语中一般情况下动词作谓语:在没有动词的情况下,形容词、介词、数词等前面要加上动词be共同构成谓语,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触类旁通,就能译出正确的句子。五、精讲精练,点拨支持语法的繁杂性要求语法教学还要精讲多练,教师要对学生及时点拨,给他们提供最大支持,帮助他们在练习中领悟。下面笔者列举自己班上的一个教学实例:ratherthan和 insteadof的用法。笔者进行了以下环节:1.观察我宁可喝冷饮也不喝咖啡Iwillhaveacolddrinkratherthancoffee.Ihavecolddrinkinsteadofhavingcoffee.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句话都表示含有与……比较,而是……的意思,而且是同义句。并且注意到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2.讨论再次呈现一些句子,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规则,形成对于该语法结构的进一步认识,通过这一步,学生知道ratherthan和insteadof后面接着是什么词,并懂得如何使用它们。3.练习在这一步骤中,学生进一步练习它们所观察到的和所理解的语法结构。可采取如下设计:用ratherthan或insteadof填空(1)Iwouldstayathomegoforawalk.(2)Mymumprefertodoharddonothingathome.(3)Heisill,letmego.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何正确使用该语法。以上是笔者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所总结出的语法教学 方法,当然,语法教学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砸,还■在实践巾检查麟,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更新。所以,只有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让自己在语法教学上走得更远。(作者单位: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三中学75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