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50 KB
- 2022-06-17 15:43:0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探究 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为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便利,极大程度提升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英语语法的直观性、丰富性、形象性以及趣味性,同时有效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初中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是其极为重要的一环,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影响信息融为一体,不仅可吸引中学生的视听感官,同时将学生由被动知识灌输的位置转化为学习主体。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帮助。 1.利用情景教学,提升中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形势下,学生学习英语语法兴趣普遍较低,主要原因为语法学习较其他课程相对枯燥,且多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缺乏与学生交流沟通,极大降低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可引导学生置身特定学习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及学生相互间沟通交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并提升中学生沟通欲望。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堂教学课件3
由于初中生其年龄尚小,具有较强好奇心,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多媒体技术制作课堂所需课件,通过视听感官,有效吸引学生好奇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将学生学习兴趣集中于课件之上,结合文字、图片以及影音播放等,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Thisismysister》中,教师可首先制作一个介绍人物的课件,由姓名、性别、年龄、样貌、爱好等不同部分的英文表达方式入手,每讲解一部分导入一张幻灯片,学生通过将课件与人物描述的语法相结合,实现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掌握。 3.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看”中学习语法 于初中英语语法学习过程中,不仅应注重中学生理解语法,而且需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于传统语法教学中教师多采用首先语法知识点讲解,而后学生完成相应联系的方式,导致学生学习语法单纯为应试服务。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多种课件以不同形式展现至学生眼前,使其于看的过程中感受英语语法的魅力,从而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Isthisyourpencil?》中,教师首先可将学生日常所见的铅笔展示于PPT之上,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描绘铅笔颜色、形状、功能等等;其次可利用视频播放描述物品、拾取物品、归还物品等与之相关的日常常用语法,引导学生通过看的方式学习语法于日常生活中的正确运用。 4.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写”中优化教学3
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写作作品展现至学生眼前,并引导全班对此作品进行点评,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作品所属人,使中学生清楚明确自身存在的语法错误,在及时改正的同时加深对错误的印象,降低再犯概率。同时其他学生在评点过程中,不仅可有效巩固自身知识,而且经合作交流,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写作积极性的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十二单元《Myfavoritesubjectisscience》中,教师可在课上先请学生就这一主题进行写作,而后教师对学生习作内容进行初步了解,挑选语法错误较集中的习作与习作完成较好的作品在下节课置于多媒体上进行讲解,既使学生注意易犯的错误,同时给予学生范文以供学习,有利于其写作水平提高。 5.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听”中实现教学 为改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枯燥、乏味的弊病,可于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英语歌曲、影视剧及英语新闻等。通过此种课堂教学手段不仅可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而且可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标准语音、语调进行模仿,感受英式、美式英语口语的区别以及将英语语法融入于实际情景之中,为学生语法知识巩固、提高提供帮助。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九单元《Doyouwanttogotoamovie?》中,教师可在课前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类型,在课上有选择地提供几部发音标准,理解难度较低,适应学生观看的英文电影进行播放,锻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习语法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其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今后学生英语与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意图为各位教师合理利用此技术提供有效建议,以此促进中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安化初级中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