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50 KB
- 2022-06-17 15:43:0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交互式语境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建构 [摘要]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我院教师设计并建构交互式语境模式进行教学:首先展现视听或阅读材料,即语料输入,引出交互式话题,激发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焦点关注;进而下达相应的翻译或写作任务,期待学生使用现已关注的语言形式引导并修正自己的产出,即输出,从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完成语法能力到交际能力的转换。 [关键词]英语语法;交互式语境;建构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12-0104-02 交际能力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Hymes提出,通常被认为是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概念。Chomsky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纯净齐一的语言社团里的理想化了的人的知识;而Hymes则把语言能力解释为知识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应包括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而且还应包括心理(可行),社会文化(得体)和使用概率(实际出现)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判断能力。两者的观点中都明确了语法知识的前提性,认为语法知识也是交际能力缺一不可的重要成分。 一、语法教学重在语法能力的培养7
Rutherford认为,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语法教学因而被广为研究,近几十年来,尤其是随着交际教学法引入我国,广大群体逐步认识到语法学习并非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Rutherford进而指出:在语法教学中,语法能力的培养是其归宿,但其重点应是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语法意识服务于语言习得,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在于能否正确使用这门语言,即语法能力要转化为交际能力,输入要转化为输出,切实用于现实的交际活动。 二、交互式语境教学模式的建构 英语语法交互式语境课堂模式大致遵循Larsen-Freeman的三维教学法,首先展示给学生相关阅读或影音材料引出话题,学生组队围绕话题讨论,同时关注材料中所运用的语言形式;其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该话题开展相应的读写活动,调动学生去共同分析、关注相关语法点的使用;最后回归语言本身,深化学生对相关语法规则的提炼和理解,进而凸显所学语法形式的结构及其特征,提升学生对语法形式的敏感度。实际教学操作设计如下: (一)条件句 条件句通常由if引导,包括真实条件句和非真实条件句。追根究底,条件句是通过变换谓语动词的形式来实现:现在客观事实谓语动词使用一般现在式,过去客观事实使用一般过去式;与现在客观事实相反的条件句谓语动词使用一般过去式,与过去客观事实相反的条件句使用过去完成式。7
课堂上教师先给学生观看一组漫画图片,内容大意是一男职员参加朋友派对凌晨才回到家,次日晚起导致其没有赶上末班车,急匆匆赶到单位却因迟到被老板炒了鱿鱼。心情沮丧之际他独自去公园散心,邂逅一女孩,两人相恋后走上结婚殿堂并生儿育女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图片浅显易懂,故事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用英语讲述故事梗概。教师最后话锋一转,设计诸如Ifhehadn’ttakenpartintheparty,…Ifhehadn’tgonebackhomelate…等情景要求学生补充主句信息。答案不言自明,学生们也能轻而易举地完成此项任务,同时还能深切体会到该语法现象愈渐鲜明的具体用法。为加强学习效果和增进学生学以致用的时效性,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命题作文“IfIwereaseniorstudentagain”。该标题显然主导学生写作时使用虚拟语气,即与客观事实相反的条件句来阐述各自的观点。 (二)不定式 动词不定式是由to加上动词原形所构成的一种非限定性动词形式,有时可以省略to,在语法功能上可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和状语,除去谓语,不定式几乎可以充当其他各种成分,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明白动词不定式为何属于非谓语结构的道理。 课堂上教师先引出熊猫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有关熊猫的知识信息。讨论熟悉的话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学生互动讨论后大致得出共同的结论:Pandasareinaserioussituation,进而补充关于东北虎、亚洲象和蓝鲸几种濒临灭绝动物的图片以及信息资料。该类动物濒临灭绝主要因为人类的捕杀和环境的恶化,这样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动物责无旁贷而又任重道远,最后归结到如何唤起最大化人群的动物保护意识。目前在校大学生力所能及的莫非开展宣传活动,并借此呼吁社会大众保护动物,保护地球环境,因此教师最后布置一篇演讲稿的写作任务,并要求学生用上所有提供给他们的20个动词及动词词组,即谨记对动词不定式学习和使用的观照:7
accelerate,benefit,compensatefor,cultivate,devote…to,enhance,establish,implement,improve,makegreatefforts,minimize,popularize,promote,raise,remain,strengthen,strive,treat,turnout,workout. (三)从属 并列和从属是句子扩展的两个主要手段。并列通常运用连词词汇和标点符号将若干短语或分句连接成句;从属通常运用从属连词引导某个短语或分句之后充当另一个分句的某个句子成分进而构成一个复杂句。从属的学习主要涉及从句和主句的界定,两者的逻辑关系,适当连词的选择,继而时态的正确使用。 福尔摩斯是位鼎鼎有名的英国私人侦探,学生大多读过相关小说或看过相关影片,对其生平故事略为熟悉。课上教师先让学生分享他们已知的信息,描述福尔摩斯的生平事迹或性格特征,确保所有学生对福尔摩斯都能形成一个大致的认识。继而通过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预告片的放映,促使学生对该侦探进一步了解,发现他不仅头脑冷静、观察力敏锐、推理能力极强,而且剑术、拳术和小提琴演奏水平也相当高超,即通过视频观看帮助学生立体化认识该人物形象。信息具备之后,教师给出一个符合剧情的虚幻故事开头,并引出相关的写作任务:假设自己就是福尔摩斯,续写该故事。 OnedayIwassittingatmydesk,absorbedbywhatIwasreadingwhenthedoorbellrang.Ayoungladycamein,frightenedandpuzzled,whichcouldbereadinhereyes.IaskedherwhatIcoulddoforher.Thenshebegantotellmeanalien7
creaturecalledFuture,... 提醒学生写作过程中谨记福尔摩斯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推理能力,进而体现在语言表达上要求尽可能多地使用从属结构以求故事的逻辑缜密性和完整性。 (四)将来时间表示法 章振邦采用两个“时”和两个“体”的动词体系,即:现在时和过去时,进行体和完成体,将来时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将来时间表示法”。因为will/shall不是将来时助动词,其所表示的意义主要为情态意义;再者,英语表示将来时间的语法手段若干,可以使用“will/shall+不定式,will/shallbe+-ing,begoingto+不定式,be+-ing,beto+不定式”,还可以用一般现在式表示将来。 听、说、读、写、译为英语学习的五大基本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结合各个技能对学生进行学习和训练。笔者节选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3月28日在亚洲博鳌论坛所做的主题演讲片段给学生布置翻译任务: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继续给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增长、投资、合作机遇。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完善国内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大家一起,共同驱动亚洲发展的列车,不断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7
低年段大学生尚未接受篇章翻译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对此政治类文字也较为陌生,基于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任务开展之前为他们提供部分难词、难句片段,学生主要就是理清句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选用恰当的将来时间表示法来进行翻译,如此一来他们的注意力聚焦在语法形式的学习和认识上,进而预期提高他们语句表达的准确性。 三、结论 上文仅对四个语法知识点的课堂教学建构模式进行了陈述,但交互式语境教学模式可适用于几乎所有语法教学,即首先给学生输入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引出话题,激发其对某种语法形式的焦点关注,通过和同学的探讨加深其对该语法形式的认识;然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或翻译任务,即通过语言输出来促进他们学习并且使用该语法形式。 单纯的交际法虽然有效地活跃了语法课堂,但在实践中却忽略了语法知识的讲解和操练。而在课堂教学中创建交互式语境模式,即同时观照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借鉴两者的互动性,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和效果。检验学生语法能力是否有效提高需要进一步跟踪调查,分析研究其输出,同时组织学生分享并讨论自己在产出语言形式时的思路和遇到的困惑,探究预先接触的语料对其输出是否产生潜移默化的功效。 [参考文献] [1]Wilkins,D.A.LinguisticsandLanguageTeaching[M].London:EdwardArnold,1972:111. [2]Chomsky.N.AspectsoftheTheoryofSyntax[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65. [3]陈昌义.Hymes交际能力理论的反思[J].外语学刊,2003(2):93-97.7
[4]Rutherford,W.E.SecondLanguageGrammar:LearningandTeaching[M].NewYork:Longman,1987:27.[5]Ellis,R.SLAResearchand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6]Spada,N.Form-focusedinstruction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reviewofclassroomandlaboratoryresearch[J].LanguageTeaching,1997(29):1-15. [7]Larsen-Freeman,D.TeachingLanguage:FromGrammartoGrammar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5. [8]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25-160. [责任编辑:钟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