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8页

  • 118.31 KB
  • 2022-06-17 15:45:07 发布

优化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研究如何优化中学英语语法教     摘要:本文明确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理解句子和篇章、准确表达思想的能力,而不是教学死的规则。文章回顾了历史上语法教学方法的变革,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运用演绎法教学的显性语法和运用归纳法教学的隐形语法的优劣,介绍了通过词汇教学语法的自然语法;并着重阐明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所提倡的语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肯定其进步,同时也指出进一步优化语法教学尚需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显性语法;隐性语法;三维语法;自然语法;优化语法教学  前言 中学英语语法属于教学语法范畴,是实践语法,不是理论语法。它以培养学生理解句子和篇章、准确表达思想的能力为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习语法有助于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这一目的在课程标准的语法教学要求中有了比较清楚的描述。 从传统意义上讲,语法教学是教学词法(morphology)和句法(syntax)的有关规则的。然而,现在人们已不仅仅把语法看作是一堆需要机械操练、死记硬背的规则,Larsen-Freeman(2003)指出,语法随语言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语法教学不是教学死的规则,而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法的能力(grammaring)。同时,她又提醒大家不要走极端,以为语法教学依靠真实生活的语言习得而不用教规则了。她说,语言教学不只是自然语言习得,正规的语法结构的教学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这个教学的过程应该生机勃勃(dynamic),而非死气沉沉。 在我国外语教育史中,教学语法的方法经历了多次变革,主要使用过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直接法(DirectMethod)、视听法(Audio-lingualism)、交际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earning)等。这些方法的使用既有时间的顺序,但它们之间又相互交叉,就是说在同一时间不是仅限于使用一种方法。  实际上,单靠一种方法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无论用哪种方法教学语法,人们追求的目标大体相同,祈求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尽管知道要达此目的很难,但大家仍孜孜不倦地为之努力着。 纵观中学英语教材和教学,显性语法(overtgrammar)和隐性语法(covertgrammar)交替使用;呈现语法信息的方法不外演绎(deduction)和归纳(induction)两种。近来,越来越多的人谈论“自然语法”(NaturalGrammar),即通过词汇教语法,也值得研究。分析课堂语法教学模式,会发现语法教学的过程分阶段进行:语法结构的认知——控制性的语法练习——指导性的语法练习——交流性的语法活动,也就是由关注语言形式到关注语言内容的过程。 现在,让我们就目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做进一步的透析,以便在教学中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免得忽左忽右:或“强化”语法,或“淡化”语法。我们应努力“优化”语法教学,提高其有效性。 一、显性语法教学 显性语法教学是指那种把语法规则和说明直接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方式(JeremyHarmer,1989),通常用的是演绎法,即直接列举规则并用例句示范其用法教学语法。具体做法有: l 列举并解释规则l 列举例句示范语法用法l 翻译并进行英汉对比l 做语法练习(词法和句法变化的单项练习)l 鼓励学生自学语法(使用语法书) 演绎法的特点是:规则准确,解释清楚,简单明了,能以旧带新,可与母语对比(ScottThorbury,2003)。其优越之处在于:直截了当,不兜圈子,省时有效,比较符合理性思维的学生的需求。其不利之处有:规则枯燥,术语繁杂,少年儿童不感兴趣,学习语言成了学习规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容易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教学。  二、隐形语法教学 隐形语法教学一般把语法现象藏在语言材料和语言活动之中,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体验和练习语言,逐步习得其中的语法。这很像直接法,通过自然的途径学习语言。由于语言材料的编者有意识地将语法知识由浅入深系统地安排在语境之中,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重复那些含有新语法知识的语言材料,虽然没有翻译和解释,他们也能发现和归纳其中的规律。这就是归纳法。运用归纳法教语法又有两种做法,一是用实例,二是用语篇。 1.运用实例教学语法l 在初始阶段常用动作,如表示动词时态的含义l 在起始阶段常用直观教具(实物图片等)l 用微型句式(minimalsentencepairs)比较不同结构,如Jimhasjoinedthearmy.(吉姆参军了。)Jimhasbeeninthearmyfortwoyears.(吉姆参军两年了。)l 创设情景(generativesituation),如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设置情境进行对话,如:A:Whatshouldyoudoifyourcarisbeingstolen?B:Ifmycarisbeingstolen,Ishouldcallthepolice.(人教版新高中英语第二册第29页)l 运用语料库进行归纳和比较,提高对语法结构的认知。如用时间线比较remember/forget后跟不定式或-ing形式意义的区别(表一),然后用语料库查出教材中所有含这两个词的句子(表二)。这将给学生极其深刻的印象。   2.运用语篇教学语法l 运用特意编写的对话l 运用课文l 开展与功能、话题相结合的听说读写活动l  以上所谈到的实例或语篇都强调了语境,这是归纳法与演绎法最大的区别所在。前者抓住了语言对语境的敏感性。脱离了语境的语言往往会失去意义,比如人们猛一听到Adrink?很难知其确切的意思,是Isthatadrink?还是Wouldyoulikeadrink?另外,同一个时态处于不同的语境里意思会不同。试比较以下句子:"Where"sTony?""He"splayingtennis."Heneverwearshisglasseswhenhe"splayingtennis.Tomorrowmorninghe"llbeintheofficebutintheafternoonhe"splayingtennis.He"splayingtennisalotthesedays.Doyouthinkhe"slosthisjob?There"sthisfriendofmine,Tony.He"splayingtennisoneday.Suddenlyhegetsthisshootingpaininhischest. 那么,使用归纳法教学语法有哪些优越之处呢?   ●结合语境学习有利于理解结构的实际意义,容易记住,容易运用    ●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发现,并参与语法教学活动   ●提供多种形式的语言练习和活动   ●提高学生对语法结构的认知水平、以及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当然,使用归纳法教学语法也有不足之处:   ●学生的归纳和分析往往不到位,甚至有误   ●体验、感悟、发现、探究花费时间多,不如演绎法省时   ●教师需设计各种形式的任务,备课要求高,压力大   ●许多语法项目(如情态动词、复杂的动词时态、句子成分、非谓语形式等)的含义和用法是难以由学生发现和归纳清楚的。善于理性分析的学生对演绎法更加情有独钟,他们急于想知道语法规则。 三、通过词汇教学语法(Lexicalapproachtogrammar) 这种方法又称作自然语法(NaturalGrammar)(S.Thornbury,2004)。推崇这一方法的学者认为,很多高频率的英语单词用法与高频率的语法句型紧密联系,例如for,to,the,you,as,that等词,因此,当人们深入学习这些词的用法时不知不觉地,似乎不费力气就学到了语法。的确,我们学习wish这个词时必然会接触到wishtodosth,wishsbsuccess,IwishIcoulddosth等句型,实际上我们就习得了不定式和动词的虚拟语气的语法结构。由此可见,词包含着语法,而且英语单词并不孤立,常相互包容、搭配,形成词块(chunks),如:lookfor,longfor,timefor,needfor等,还可以从语料库中搜索到无数个与for有关的搭配,涉及到许多语法现象。于是,主张自然语法的学者甚至以英语中最常用的700个词设计了大纲,撰写了教材,设计了练习。 通过词汇教学语法为我们教学语法拓宽了新的思路,认识到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的紧密联系。近年来,我国中学英语教材中词汇教学加强了“词块”的意识,注入了自然语法的教学思想。  四、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所提倡的语法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主张改变以语法为纲,过多讲解语法知识,削弱学生语言实践的倾向;要将传统的语法静态讲述式教学,变为师生、生生一起活动的动态运用式教学。要优化语法教学,必须体现课标所倡导的激发兴趣、发现探究、实践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任务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语法教学研究的热情与日俱增。从已有的成功的语法课分析,可以发现有如下一些值得重视的特点(表三):   ●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紧密联系,置这些活动于语言环境之中   ●语法教学与话题、功能的教学结合,使语法教学结合情景,与语篇教学和实际运用结合,开展任务型活动   ●采用归纳法,启发学生观察、发现、体验、感悟、分析、综合,逐步理解和掌握所要求的语法   ●适时运用演绎法,教材提供注释,教师适当讲解,必要时借助翻译进行英汉比较●实施三维语法教学(Grammar3D),不满足于让学生明白形式(form),即语法结构变化规则,而且要弄清楚该结构在语境中的意义(meaning),更要能够运用(use)。     上述语法教学特点在教材和教学中大体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呈现(Presentation)每个单元的重点语法结构一般是自然地出现在听说读写语言材料中,有时也与词汇教学紧密联系(如名词单复数)                     ●发现(Discovery)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引导或启发学生注意新的语法现象,并根据上下文弄清其含义;有的教材也要求学生主动观察并发现新的语法                         ●归纳(Induction)在进行语法专项练习之前,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主探究,试着归纳该单元的语法项目。教师总结,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演绎(Deduction)归纳时,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语法注释或语法工具书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法结构的形式和意义的认知度,有时可通过翻译做些汉英比较(如Seeingisbelieving.眼见为实,Arisingtideliftsallboats.水涨众船高),从中欣赏英汉语之美   ●实践(Practice)利用教材和教辅提供大量的学习性任务(如词形变化、句型转换、造句、填空等操练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复习和巩固语法结构                              ●活用(Production)通过多种形式的具有情景和信息差的活动(如情景对话、描述图画、做游戏等),及较为真实的任务性活动(如采访、传话、写信、报道等),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已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创新,语法课也能上活了,出现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语法教学案例,如:用间接引语传话、用定语从句描绘人物、用被动语态讨论保护濒危动物等。同时还可以看出,教语法有法,但教无定法,要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本文所提到的方法有的传统,有的时尚,各有长短,但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阶段和教学环节使用恰当的方法,只要取得了好的效果,就应该加以肯定。 尽管有了发展,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仍然存在问题和困惑,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第一、左右摇摆:强调培养语言能力时就不敢讲语法,强调应试能力时就拼命讲深、讲细、讲难语法;第二、忽视国情:重视国际公认的有难度的语法结构,却不像前辈那么重视研究中国人感到困难的结构,对汉英语言比较、中国学生的错误分析研究不够。这种忽视国人英语学习特点的研究使得语法教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三、学用脱节:为实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现已找到了语法与话题、功能结合,并加强任务型活动等途径,但必须深入细致地研究哪些特定的语法结构和哪些特定的话题、功能、任务联系。  围绕语法教学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而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必将对教材编写和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会使语法教学进一步优化,使语法教学与生活实际更紧密地联系。  参考文献:[1]DianeLarsen-Freemen.TeachingLanguage:FromGrammartoGrammaring.HeinleELT2003.[2]JeremyHarmer.TeachingandLearningGrammar.Longman.1989.[3]ScottThorbury.HowtoTeachGrammar.PearsonEducationandWorldAffairsPress.2003.[4]刘道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2(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