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0 KB
  • 2022-12-29 13:30:14 发布

满分作文课堂之三:小标题要“靓”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满分作文课堂之三:——小标题要“靓” 小标题要“靓”文体特征:层次清晰,一目了然写作指要:1、小标题个数适当:三至五个即可2、拟题围绕主题:不跑题3、拟题灵活:巧妙优美,有文采,有理性 小标题拟题方式有用情感作小标题:“喜:演讲夺取桂冠、怒:班长无辜挨打、哀:班主任辞职、乐:快乐的星期天”;有用成语作标题的,写《正人君子》:“衣冠楚楚、色厉内荏、言行不一”;有用名言作小标题的,写《感悟人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其心志”。用季节做标题:写《四季之歌》“春之恋、夏之梦、秋之韵、冬之颂”,最后再来一个“春夏秋冬”小标题,显得含蓄隽永。用方位做标题,写《故乡颂》,“东:森林世界、西:白雪皑皑、南:荷花飘香、北:世龙横卧”;还可以用诗句做标题,也有用“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片断一、片断二、片断三”,“启示一、启示二、启示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等等的。 例文一:与永恒拔河生命与永恒拔河,谁也不知道,绳子的那一头,究竟拽着什么。只寄幸于全力拉扯的一瞬,永恒或许会探过头来。[标题很有新意。生命与永恒拔河,这本身就是一个新颖的提法]一、流浪的诗魂那一只骄傲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我们的“谪仙”,却早已不见踪影。美仑美奂的皇家庭院,潜得住一代帝王包举海内、并吞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那一个不羁的灵魂。“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魂的履印遍布五湖四海,携回的却是一代代人津津乐道的诗篇。“酒入豪肠,三分 啸成剑气,余下的七分化作诗篇,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那一个灵魂,选择了流浪,选择了远离宫廷的纷争和世俗的薰扰,一路流浪一路捡拾山的雄浑,捡拾江河的奔腾,捡拾风的耳语,集成册,谱上那一份特有的奔腾,留给后人一遍遍地重温又一遍遍地心潮澎湃。[“流浪的诗魂”很具有诗意。通过李白身世的简略述说,让我们对他有一个较理性的了解。不论是他的剑气,还是他的诗篇,都足以让后人铭记于心。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余下的七分化作诗篇,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对李白非常准确的评价。而流浪成了他的选择,选择流浪,也就选择了永恒,也就选择了留给后人一遍遍地重温又一遍遍地心潮澎湃。] 二、雁落塞北塞北的风雪,一季又一季,吹白了征夫的发,吹湿了怨妇的眼。直到有一天,长安来的路上,远远地出现一群人,簇拥着一位南来的少女。少女携着一枝橄榄绿,走入匈奴人的营帐。从此,征夫欢呼雀跃,怨妇破涕为笑。无数个家庭,结束了不眠之夜。少女以其温柔和美丽,点染了那一方空灵。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汉元帝至今仍失落。汉朝惟一的一缕馨香,怎就落到了一群蛮子手里?只有雁群明白,少女用她一生的荣华换取了汉王朝半世的太平。只有雁群明白,那一缕缕青丝是如何熬成白发,幽幽胡笳中,蕴涵着多少乡思,最终又怎样化成那一片青冢,三春犹晖。 [“雁落塞北”也是一个有诗意的小标题。通过昭君的选择,我们赢得汉王朝半世的太平,也换来了中原与胡人半世的和平,也使得征夫欢呼雀跃,怨妇破涕为笑。为什么呢?因为昭君的出塞,使得几千里塞北边疆平静无事,胡汉相安无事。从这个角度上说,昭君的选择是为了历史,为了汉王朝,为了父老乡亲免受战乱之苦]三、半生的重量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头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老的丰碑。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样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把生的重量承载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半生的重量”也是一个非常绝妙的小标题。这半生的重量实是一种爱国精神,一种对祖国的绵绵无绝期的牵挂。苏武选择了牧羊,也选择了永恒]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本段是对前文三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做的一个总结。人们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就是这些心灵的选择,使得在与永恒的拔河中获得了胜利,也就选择了永恒,进而点题] 总评:本文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选择了三个非常新颖的小标题:“流浪的诗魂、雁落塞北和半生的重量。”这三个小标题,很有文化气息,横空出自作者笔端,显得高雅而有灵气。更让人称道的是作者将李白、昭君和苏武三个历史文化名人聚合在一起,以对他们对人生的选择的分析来达到抒写“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对这三个人的叙述时,能够将与其相关的历史史实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不一点要注意,那就是,如果能在每个人物的叙述中有“选择”等相关字眼,以便让人觉得文章时时扣紧话题则更好。当然不这样,就如原文也很好,因为也可以让觉得这篇文章的达意有一种含蓄之美。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不论哪一种都是可取的 例文二:蕊寒香冷蝶“亦”来人生是场特殊的马拉松,我们需要战胜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才能触碰到终点的绸带。然而,就像一位学者所说:胜利的掌声和鲜花都不会在跑道中留下。每位参赛者都能享受的是跑的过程,是冲刺的过程之美。[将人生比喻成一场马拉松比赛,并指出:胜利的掌声和鲜花都不会在跑道中留下,所以我们必须冲刺到最后,才能获得胜利的掌声和鲜花。这里让大家注意的是要享受赛跑的过程,这一点很重要] 蝶舞之春春之于人是清馨是芳香。但我们在沉湎于她的美丽时往往忽略了万物的奋斗。[也即忽视了冲刺过程]君须见:嫩芽破土而出之势;香苞绽破齐放之功。君须见:蜜蜂落蕊之辛勤;彩蝶翩飞之曼舞。君亦须见:布衣播种之繁忙;老牛犁地之辛苦。[以上六种全是冲刺的过程,提醒我们要注意冲刺的过程,只有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们的生活才算是充实而美丽]每一次冲刺,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每一次收获必有冲刺之功,战胜之劳。[很有哲理,启迪生活,让人明白,进行冲刺不一定有收获,所以即使没有收获也没有放弃冲刺,而任何一次收获必有冲刺] 鹰翔之夏广阔无限的无际,鹰展开苍劲的双翅,在天地之间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V(成功)。成功——鹰的精神。[鹰的精神就是一种搏击蓝天的冲刺精神]号称“飞翔之王”的雕鹰以其迅猛的速度见诸于世,但是人们不曾见过的是鹰之陨——世间凄美无奈的风景。雕鹰出生十几天便会接受母鹰残酷的训练。他们从被推下屋顶,到冲刺悬崖,从悬崖余生到折翅重振,那是一个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次训练都是一次死亡;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重生。如果他们选择退却就意味着选择死亡,如果他们选择冲刺,那么他们就选择了蓝天。[本段写来震憾人心。关键在于鹰之陨的鲜为人知的叙述。这不仅是一个夺目的亮点,更是以此点出了冲刺的必要性:如果他们选择退出就意味着选择死亡,如果他们选择冲刺,那么他们选择了蓝天。与其说是在写鹰,我认为倒不如说就是在写人] 硕果之秋春华秋实,是亘古不变的诺言。当秋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时,世人会沉浸于她的累累硕果。所有曾经的辛酸顿时粉碎于秋韵的完美里。这是成功之美,是收获之美,是冲刺之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份冲刺,也就有一份成功。正因为有了春夏之冲刺,才会有秋之硕果,这是亘古不变有诺言]冲刺在这里得到回报!成功在这里得以呈现。[进一步将冲刺的重要性] 蕴藏之冬冬以萧条来警示世人,而满天飞舞的白雪又隐藏了万物奋斗的瞬间。但飞雪覆盖松柏的青翠,却无法改变他的心,就像雪洽注定的命运是融化,而他们注定的命运是苍翠挺拔。[虽然有了秋的硕果,但是还是不能停歇下来,还应该继续冲刺,虽然有大雪压顶,但我们仍应像青松那样苍翠挺拔]白色的世界里,另一个春天蠢蠢欲动。[冲刺是一个永远也无法改变的话题,即使在冬天,它又开始在孕育另一个春。所以,我们认为这就是本文的思想深度的体现,它不同于一般文章泛泛而谈,而在深刻] 想海了,送你一片蓝!想帆了,送你一片白![这两段看似平淡,但却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海的博大精深,给你,帆的伟岸,也给你,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差一句:冲刺吧]想美了——冲刺吧![这里不仅是最后点题的问题,更要给我们揭示一种“冲刺之美”] 总评:本文文辞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不仅在写一年四季的人文冲刺,更是表达了一种深远的人生观,抓住从春到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景物也是多姿多彩,选取一个幅面上的几点,着眼于冲刺,充分体现了冲刺的内蕴之美,人生之美。在题目上,化用诗句,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性,吸引读者;在段落之间的安排上,作者重点运用了小标题的形式,打破了一般性作文的整体幅面思维,使读者读来格外明朗,感受到形式之美。特别是这几个小标题“蝶舞之春、鹰翔之夏、硕果之秋和蕴藏之冬”更显示出文化气息。本文节奏鲜明,运用了类似对偶的手法,使语言丰富起来,在每一段都有震撼人心的句子,引起了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