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3 KB
- 2022-12-29 13:30:2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考满分作文:奏响生命的音 只有雨才能填满这个城市,一切心灵的空虚,都在雨声中止住了孤单的呻吟。远方的钟声,打湿了澄澈的天空,让枯木都缠绕着一缕沉思的味道,有一种忧愁来自对繁华背后那些不幸人生的同情,有一种幸福来自对飘渺尘世如歌传奇的撼动。 史铁生是个生命的强者,在坎坷中赢得了明天。我从他的文字里看到了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到了宁静,在今朝繁花旖旎的世俗里寻得了纯真。 “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这是史铁生对人生信仰的看法。精神的两种姿态莫过于登高俯察尘世,远远地凝视着芸芸丛生,抑或尘世仰望天空,苦苦求索,俯仰之间即是珍惜与追求,彼岸永远存在,因为这样信仰才得以延续,所以史铁生说:“皈依其实不是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而现在的我们,似乎看惯了无病呻吟的文字,俯仰之间感慨的大多只是容颜未老的心事沧桑,青春未逝时的鹤发苍苍,总认为年华老去,信仰随之消失,可事实是我们太过浅薄的解读。所谓信仰,那是我们的追求,终极一生的拼搏,其实不强求,其实不争夺,至于你将其遗落在了某个时光年头,只证明你的修行还不够,而并不是其自己的难以把握。此刻,将来正告诉我,它被我的信仰俘获。 3/3
“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这是史铁生对于残疾的看法。在最美的年华他失去了安康的身躯,在最奋斗的年代他落入无情的灾难之中。他曾埋怨过,疯狂过,绝望过,但最后他只是淡淡地总结归纳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给炽热的一颗心寻得一片宁静的港湾。在浮世浮沉的大千世界里,也为我的心解开狂躁的枷锁。 “人的根本限制就在于不得不有一个肉身凡胎,它被欲望所支配,受有限的智力所指引和蒙蔽,为生存而受苦。”这是史铁生关于精神与肉体的看法,看到并且接受人所必有的限制。这是智慧的起点,但智慧其实不止与此,假如只是忍受,没有拯救,或者只是超脱,没有超越,智慧就会沦为冷漠的犬儒主义。人生来就有无穷的欲望,“钱”“权”就像一条条大鱼,吸引了多少人前去垂钓。常常听到哪里又是高官涉贪,哪里又是富二代显富,而我们大多数人会选择缄默与忍受,毕竟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不会涉及我们的根本利益,这只是他们的个人欲望在为虎作伥。于是在这种想法的疯狂衍生下,我们人与人之间残存的温暖越来越少,越来越冷漠。虽然我很平凡,也其实不奢望凭一己之力就去改变所有人的想法,可是我不能只局限于忍受,我要去拯救,去感染哪怕只是一个可以引得思想共鸣之人。 3/3
在物质利欲的冲击下,如今连爱情观也打着“没房没车不嫁”的口号爬上坡,可史铁生却给它作了另一种独特的阐述:爱是站在现实的边缘向着神秘未知的呼唤与祷告,它的根本就是一种理想和信仰。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虚无,你才能进入这审美的境地,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 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们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才使生命获得了意义。一花一世界,一树一人生,书籍淡淡地封面,包裹了一个尘世的传奇,一份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史铁生,用残疾的肢体奏响了生命的音。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