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间故事之 11页

  • 1001.00 KB
  • 2022-06-16 13:56:54 发布

山东民间故事之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山东民间故事之 王汉喜借年外汉2班刘才玮201006044213 故事内容简介古时候有个书生王汉喜,因家境贫寒,大年除夕,奉母命到未来的岳父家借年去。汉喜来到岳父家院内,看到上房全家正欢度新年,深感自己处境寒酸,正自惭形秽,徘徊不前,突闻有人走来,无处可躲,慌忙中误入未婚妻爱姐闺房回避。 恰巧来人正是爱姐和陪她一同回到闺房安歇的嫂子。爱姐回到闺房,因思念贫困中的未婚夫,不免闷闷不乐,善良的嫂子对爱姐这种处境深表同情和关怀,她想尽办法使爱姐愉快,并答应愿意成全小姑的婚事。善于体贴人的嫂子,怕小姑大年除夕一人孤单,意欲陪同小姑入寝。 此时躲避在暗处的汉喜暗暗着急,幸亏爱姐婉言拒绝嫂子的好意,才解脱了汉喜一场虚惊。爱姐送嫂子出门,汉喜本想乘机溜走,不料爱姐很快转回房内,汉喜只好重又隐身暗处。爱姐回到屋内,面对银灯怀念起未婚夫,无限幽怨袭上心头。正当爱姐独自哭诉自己的心事,却感动了隐身暗处的汉喜,他不自觉地从暗中走出。 爱姐听到另有哭泣,大吃一惊,惊魂稍定,才认出这人正是自己所思念的未婚夫。爱姐问明汉喜来意,知道他是来借年的,便欣然把年货和银子赠给汉喜。汉喜得到这些东西早已心满意足,同时天色已晚,便要告辞。但爱姐却执意要汉喜喝辞岁酒。不想二人正喝辞岁酒互谈终身大事时,嫂子在窗外早已看清室内情景。嫂子有意戏弄二人,便在窗外喊爱姐起来下饺子。 屋内二人立即惊作一团,手足无措,汉喜无奈,只好藏进衣橱内。其实善良的嫂子早已有意成全二人,她明知汉喜藏在屋内,爱姐却故作正经死不承认,嫂子只好打开衣橱将汉喜拉出。爱姐和汉喜在嫂子戏弄之下,窘态百出,无地自容。最后,这一对思念已久的未婚夫妻,终于在嫂子的关怀和支持下,结成百年之好。 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山东地方戏 吕剧 分析解读这是个很典型的民间故事,符合民间故事的普遍特点。首先呢,它很贴近生活,故事中体现了山东地域特色。如,除夕夜后半夜人们方才起床下饺子(......嫂子有意戏弄二人,便在窗外喊爱姐起来下饺子。)其次呢,这个故事也有情节程式化,人物典型化的特点,无非是男子乃一介高寒之士,女子不嫌弃其贫穷,痴心执着,关键时刻有情人得到了身边人的帮助,最终是中国式的大团圆结局。最后,故事语言白描化。这故事是我小时候听家人讲述的,其语言自然是绝对的口语,其间不乏极具山东地域特色的语言。 思维发散在我听到看到的很多民间故事中,以此类“白富美钟情于凤凰男”的故事为最多,这是不是体现了中国的某种传统的心理潜意识呢?我觉得,这类故事表达了传统思想对女子的审美要求、对最完美生活的理想要求。传统思想对女子的最为理想的要求,如,貌美的同时善良忠贞,聪慧的同时保守坚强。这可能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最为喜爱的女子形象,不论时期,不论地域。我国的劳动人民有一个性格特点:喜聚不喜散,他们普遍认为最为完满的生活就是有情人成眷属,子孙满堂,福寿绵延。所以民间传说中的人文生活故事,最多的就是上述“白富美”与“凤凰男”的故事。 “凤凰男”忠厚老实,勤劳能干,是劳动人民很看好的一类人,“白富美”呢,历来都是娇滴滴的小姐类型,所以劳动人民颇为“一厢情愿”的把她们改造为抛弃娇气而增添了其他诸如肯吃苦能坚忍的美德。这两类人的完美结合,自然就是劳动人民,也就是我国传统思想中的最完满的结局。 谢谢观赏WPSOfficeMakePresentationmuchmore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