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8 KB
  • 2022-06-16 13:57:44 发布

刘好军浅谈胶州民间故事的特色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胶州湾民间故事的特色刘好军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沿岸有着独特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这里的山山水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于人民的沃土,在民间世代飘香,争奇斗艳。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经青岛市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先后出版了《崂山民间故事集》、《城阳民间故事集》、《红岛民间文学集》和《黄岛民间故事集》(资料本)等。这些民间故事集所收录的部分胶州湾民间故事,仅仅是胶州湾民间故事的一个缩影。纵观这些故事集(包括资料本),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具有浓郁的胶州湾地域特色8 浅谈胶州湾民间故事的特色刘好军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沿岸有着独特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这里的山山水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于人民的沃土,在民间世代飘香,争奇斗艳。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经青岛市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先后出版了《崂山民间故事集》、《城阳民间故事集》、《红岛民间文学集》和《黄岛民间故事集》(资料本)等。这些民间故事集所收录的部分胶州湾民间故事,仅仅是胶州湾民间故事的一个缩影。纵观这些故事集(包括资料本),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具有浓郁的胶州湾地域特色8 我们知道,民间文学(或者干脆说是民间故事)的传承形式有五种形式;一是家庭传承,二是地域传承,三是职业传承,四是江湖传承,五是书面传承。其中的地域传承,主要是指同一地缘或辖区甚至是乡镇、村居范围内的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民族是一个乡土观念极强的民族,邻舍百家,乡里社会是人们除了家庭以外相处接触最多的社交范围,农村尤为明显,城镇则具有更大接触的社交范围。许多民间故事讲述者所讲述的故事来源于此。崂山、城阳、黄岛等民间故事讲述者所讲述的故事同样带有地域传承的形式。这些故事的讲述者由于绝大多数是胶州湾沿岸土生土长的农民、渔民、盐民和其它劳动人民,因此,他们是本地域民间故事的传承者。其一,他们所讲述民间故事的主要听众是本地域的人们;其二,关于本地域内的民间故事,特别是风物故事、人物故事、生活故事等主要靠他们来传承。上述故事集中收入的民间故事,有许多带有明显的胶州湾地域特色。如风物故事中《青岛的传说》、《青岛和黄岛的传说》、《黄岛的来历》、《胶州的传说》、《胶州湾的传说》、《白沙河的传说》、《马濠的传说》《摩天岭的传说》、《海西湾的由来》等,这些民间故事通过神奇、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生动形象的向人们解释了这些风物的来历。而另一类风物故事,如《流亭的传说》、《城阳村的由来》、《院后庄的由来》、《管家楼的来历》、《李仙庄的来历》等则在反映过去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时,也反映了胶州湾沿岸人民不畏强暴、征服自然,战胜邪恶的坚强毅力。此外,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也不无例外地涉及到人物故事,《孙同告官》、《铁腿苟明郎》、《薛禄的传说》、《高风翰嫁女陪画》、《孔子为什么没到黄岛来》等故事,通过历史名人或地方名人的传说,使地域传承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显示出浓厚的胶州湾地域特色。二、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8 胶州湾自团岛北上沧口、女姑、棘洪滩,经上马、红岛、河套南入营海、红石崖,终于薛家岛,面积约43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60平方公里,是山东最大的半封闭型内湾。古往今来,富饶的胶州不仅养育了沿岸儿女,也孕育出独特的海洋文化。而胶州湾民间故事,作为胶州湾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具有浓厚的胶州湾海洋文化色彩。在近年编辑出版的民间故事集中,《红岛民间文学集》中海洋文化色彩最为明显。该有100余篇民间故事,有近三分之一与胶州湾有关。在反映海洋文化的民间故事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海洋风物的传说。这些故事很多,它是千姿百态,呈奇显秀的自然景物和虚拟想象巧妙结合的产物,显示出胶州湾浓厚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城阳民间故事集》中《青龙沟的故事》、《红岛民间文学集》中《大洋十二景观的传说》、《姊妹石、石船、点灯崖和姊妹屋》、《鱼骨庙、龙母和龙王庙的传说》等,用神奇独特的故事解释了这些景观的来历。胶州湾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地,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便傍海煮盐,以盐入贡。《皂户村的来历》是多年来民间故事采风中唯一的一篇反映胶州湾盐民煮盐的故事,篇幅不长,但却反映了胶州湾煎盐的过程和盐民的困苦,对胶州湾盐业的兴起作了生动的注释。另一类能反映胶州湾海洋文化的民间故事,则是海洋生物故事,主要是鱼虾的传说。《崂山民间故事》中《蟹子和虾为什么一进锅就变红》、《黑鱼和鳗鱼》、《鳝鱼》,《红岛民间文学集》中的《鲸鱼巡航队》、《海蜇》、《光鱼》等,通过妙趣横生的故事,反映了这些海洋生物的来历和特性,这些故事,为构筑胶州湾海洋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具有胶州湾沿岸劳动人民鲜明的美学特色在民间故事中,什么是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学?我认为应做如下的解释:这就是;大公无私,舍已为人,主持公道,同情弱者,善良朴实,勇于牺牲,反对邪恶,坚持正义,憎恶罪恶。勤劳与懒惰,善与恶,美与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善的一定美,恶的一定丑,这就是劳动人民的美学,胶州湾的民间故事,同样具有鲜明的胶州湾沿岸劳动人民的美学特征。马克思说过:“没有爱情,就没有人类。”作为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民间文学,从来没有脱离这一题材。胶州湾民间故事里,表现这一题材的主题思想十分鲜明,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包办婚姻,歌颂坚贞不屈的纯洁爱情,深刻地表达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和理想,既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又闪耀着浪漫主义色彩,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美学哲理。故事中的男女青年,无论是人、是神,大都忠厚老实,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心慧貌善,纯洁无瑕,忠贞不渝。如《青岛和黄岛的传说》、《哭长城》、《红蛇姑娘》、《画中人》等故事里的主人公,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和朴素的爱情。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夫妻情深》中李洪喜和刘小姐历尽磨难,几经坎坷终成百世良缘。刘小姐的形象,经过讲述者的艺术提练,具有了劳动妇女对美好婚姻追求与向往的个性。8 扬善惩恶,褒贬分明,是劳动人民美学的重要内容。在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中,农民、渔人、长工、穿山甲、狐仙等都是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的美的化身,而龙王、皇帝、县官、官兵、和尚、地主、阎王、鬼怪等,又无一不是贪婪狠毒、恃势凌弱的丑恶象征。这些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心境,是真实生动的。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劳动人民要在民间文学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美学意识,表现人民的力量、智慧、正义和同情,常常要突破时空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去大胆而合理的杜撰想象。于是,民间故事中的幻想诞生了。幻想的产生,不仅丰富了民间故事的内容,而且也是劳动人民的美学观念更加瑰丽多彩。民间故事中的想象是民间艺术中浪漫主义的表现。由于民间故事产生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所以内容更加反映了现实斗争。有些悲剧故事的结尾里,表现的异常明显。《胶州的传说》中,最后是这样收的尾:两条蛟龙与四个鱼头人身的怪物打斗,怪物败阵而逃,蛟龙正要追赶,却见陆地下沉,两只蛟龙扎进水里,用身子扛起了正在下沉的陆地。后来人们在陆地上建起了一座新城,起名叫“胶州”。其实,那两只蛟龙与四只怪物同归于尽了,但讲述者没有满足现实,而是将两只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蛟龙,化作人们为之崇敬和爱戴的形象,唤起人们对其中永久的怀念和崇高的爱,这种浪漫主义的神奇结尾,正是劳动人民乐观主义精神的深刻表现。8 在胶州湾民间故事中,还常常运用拟人化、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等一些特别手法,丰富幻想。动物可以说话,狐仙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并参与人的社会生活及斗争,帮助弱者克服困难,这在胶州湾的民间故事中常见。《公治长》中主人公通晓的鸟语甚是有趣;《白花蛇治麻风病的传说》让人们感受到了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穿山甲》可以帮人惩治恶狼;《狐妻》、《狐治赌》等虽然说的是狐仙助人和惩治坏人的故事,但都分明是描写劳动人民同自然和邪恶的斗争。这些幻想不仅合理,且很富有诗意,极大地完善和升化了劳动人民的美学内容。三、地道的胶州湾沿岸民间文学语言特征民间故事是口头语言艺术。语言技巧,对于故事讲述者来说至关重要。我所接触到的胶州湾民间故事讲述者,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有的不通文墨。但他们都有着较好地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他们大都是祖居胶州湾畔的劳动者,因而故事语言并非文雅凝炼、词藻华丽,使人生涩难懂,而是既熟悉民间的俗言俚语,又精通五行八作的习惯用语和套话,使所讲的故事,朴实无华的保持质朴的本色,通过庄户话、百姓腔、方言土语灵巧得当的运用,使故事内容保持了原貌,适应了群众的欣赏习惯,从而使民间故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穿山甲》中的开篇介绍穿山甲的药用价值时,这样说道:“有个祖传治奶的秘方共五味药,那就是:王不留、穿山甲、当归、通草、天花粉,各用三钱,水煎后给缺奶的小媳妇喝了,那奶立时就来了,能把小孩灌得咕嘎咕嘎的喘不过气儿来。”8 还有《智斗小鬼阎王》,开头这样说:“这人姓刘,叫刘聪明。说他聪明,其实远远抵不过他老婆。平常过日子打谱,动个心眼什么的全都指着老婆”。《酒鬼成仙》中的开头更有趣:“古时候有个酒鬼,离了酒就没法活,喝得家里连锅也揭不开了,就要去做贼挖窟窿”。这些故事语言非常朴实凝炼,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浓郁,寥寥数语,便引人入胜,使人想知道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如何。四、几点值得商榷的意见胶州湾民间故事是青岛市民间文学三集成工作的一个丰硕成果,是民间文学界一件可喜可贺之事,对于研究胶州湾的历史学、社会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但仍然存有一些不足之处,现将我的几点意见谈出来,供与会的同志及有关部门参考。我们知道,胶州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世纪的上古时代,劳动人民就在这块沃土上生息繁衍,至今沿岸还保留着中国古老的长城遗址齐长城、秦朝不其城、明代的马濠运河等遗址,阳武侯墓以及秦代方士徐福的炼丹洞,但由于在组织采风中,人员少、采风时间短,对有关齐长城、不其城、马濠运河以及阳武候薛禄和盐业的故事只采集到故事的个别小段,片言只语,不能不说是个遗憾。8 此外,在胶州湾民间故事的众多讲述者中,缺少象宋宗科那样的民间故事讲述大家。宋宗科由于身世独特,阅历丰富,所讲故事不仅在数百个之多,而且故事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博古通今,形成多采多姿,要文有文,要武有文,灵活自然,妙趣横生,可谓庞然驳杂,缤纷有致。而胶州湾的民间故事讲述者不仅缺乏宋宗科那样的身世阅历,而且所讲故事的数量和质量也远远不如宋宗科。胶州湾沿岸究竟有无民间故事家,目前难以断定,如通过发掘有这样的民间故事讲述家,集中力量组织采录,岂不是为胶州湾民间文学宝库再添瑰宝?另外,就整个胶州湾民间故事而言,各篇故事搜集整理者众多,水平不一,形成艺术风格,特别是语言特色的不统一,是允许的,不可强求的,正因为如此,反显出故事格调的完美统一,浑然一体,但对个别庸俗化的民间故事,整理者在落笔时,是否应有取舍,我想应对某些内容做去伪存真的工作,取其精华,除其糟粕,净化艺术语言,使其更加科学化、艺术化,增加美感,那么,我们胶州湾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定将再结硕果。作者:刘好军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电话:0532—87805406邮编:266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