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 MB
  • 2022-06-16 13:57:46 发布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密级:公开学号:1076411101010单位代码:10764m^寧if藤学建,>v•**-V•"喊硕论文■办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皮r;二‘夂"学位申请人李艳珠\.,:义如缺厂指导教师范学新教授-、J、"•、、、申请学位门类级别文学硕士•紗一】一科、专业名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民汉文学关系>T、"-所在学院人文学院—啼v--,*•、"•災L{I.NvV••"•«**■*«T"aiS"中国•新疆•伊宁.命::.v〜文2015年6月,叙、識芒. 伊犁师范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曰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伊犁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研究生签名:含t时间:ilj/j年6月K曰导师签名:时间:2必年Z月g曰 ComparisonofKazaktalesandKhalkhastalesADissertationSubmittedtoYILINormal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LiteratureByLiYan-zhu(ChineseMinorityLanguageandLiterature)DissertationSupervisor:Prof.FanXue-xinJune,2015I 中文摘要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学中举足轻重的一个部分,具有独特的民俗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通过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故事类型分析,我们能够管窥两族人民在迈入不同历史时期时所拥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情怀,有助于我们研究早期文明时代的社会文化形态。以往学者在哈萨克族民间故事的研究方面成果甚多,而对柯尔克孜族的重视和挖掘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论,从两族民间故事的实际出发,批判地运用了文本分析法、文献考证法对两族民间故事的类型进行了解读、剖析,旨在能够更充分的透视民间故事,进而促进更多的学者对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的研究,并探讨兄弟民族民间文学交流所带来的多边价值。本论文的正文部分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是对民间故事这一民间文学类型的界定和分类,同时梳理本论题的提出原因和研究现状;第一章对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概况进行介绍,并按照绪论中提供的分类依据,对两族民间故事的类型和内容简单说明;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论文的主要论述部分,第二章比较了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文化内涵的异同;第三章对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异同之原因进行分析;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总结,并对论文的不足之处予以说明。关键词:民间故事;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III AbstractAsanimportantpartoffolkliterature,KazakfolktalesandKhalkhasfolktaleshavetheuniquenationalcharacteristicandartisticcharm.Throughtheanalysisoftheirfolktales,wecanhavealeopardlookoftwoethnicgroups’idealstateandlifefeelingswhenenteredthedifferenthistoricalperiods.Itsrichhistoricalvalueandaestheticvaluehelpustostudytheearlycivilizationofsocialcultureform.TherearealotofscholarspastachievementsinthestudyofKazakfolktales,butlittleemphasisandminingonKhalkhastales.Thispaperbaseonthepreviousstudies,usingtheMarxistdialecticalmaterialismandhistoricalmaterialismbasicmetho-dology,fromtherealityoffolktales,criticallyusingthetextanalysis,literatureresearchmethodtothetwotypesoffolktalestoread,analyze,tobeabletohavemorefullyperspectiveoffolkstory,analyzeitsprofoundvalue.TopromotemorescholarsresearchonKhalkhasfolktales,folkliteratureanddiscussesethnicbrothersexchangesbroughtaboutbythemultilateralvalue.Thebodypartofthispaperaltogetheriscomposedoffivechapters:TheIntroductionpartisadefinitionandclassificationofthetypeaboutfolktales,atthesametime,quothecausesandresearchstatusofthisthesis;ThefirstchapterisanoverviewoftheKazakfolktalesanKhalkhasfolktales;Thesecondchapteristheculturalconnotation’s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ofKazakandKhalkhasfolktales;Thethirdchapteristheanalyzeof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KazakfolktalesandKhalkhasfolktales;Thelastpartistheconclusiontothesummarizesresearchsignificanceofthispaper,andthepaper"sshortcomings.Keywords:folktales;Kazak;KhalkhasIV 目录绪论...............................................................................................................................11民间故事的界定和分类.............................................................................................................................12本论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2第一章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概况.............................................................................................41.1哈萨克族民间故事概况...................................................................................................................41.2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概况...............................................................................................................6第二章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文化内涵异同之比较...............................................................102.1动物故事的对比.............................................................................................................................102.1.1相似的动物题材..................................................................................................................................102.1.2不同动物的内涵..................................................................................................................................112.1.3报恩故事类型的异同..........................................................................................................................132.2生活故事的对比.....................................................................................................................................162.2.1机智人物故事类型..............................................................................................................................162.2.2谚语格言故事类型..............................................................................................................................202.2.3“两兄弟”型故事类型.......................................................................................................................212.3英雄故事的异同.....................................................................................................................................222.3.1两族英雄故事总体方面的相似性......................................................................................................222.3.2英雄故事的不同点..............................................................................................................................232.4两族民间故事的相似特征.....................................................................................................................232.4.1共同的文化内涵..................................................................................................................................242.4.2相似的艺术特征..................................................................................................................................252.4.3故事多样的结构..................................................................................................................................262.4.4简约的人物塑造..................................................................................................................................272.4.5积极向上的基调..................................................................................................................................27第三章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异同原因之分析.......................................................283.1相同之处的原因探究.............................................................................................................................283.1.1自然地理原因..................................................................................................................................283.1.2社会历史原因......................................................................................................................................293.2不同之处的原因探究.............................................................................................................................303.2.1民族信仰接受程度的不同和民族心理的不同..................................................................................303.2.2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传播方式......................................................................................31结语...............................................................................................................................................................33参考文献.......................................................................................................................................................34致谢...............................................................................................................................................................35作者简介.......................................................................................................................................................36导师评阅表...................................................................................................................37V 绪论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独特的生活根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俗、民族语言和文化传统。认真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无论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是中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民间故事作为其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版块绽放光彩,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内容生动有趣、情感爱憎分明的文学体裁,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反映的民族的性格,不仅丰富着我们人民创造历史的具体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导引着我们审美的观念,价值的取向。1.关于民间故事的定义和分类钟敬文在《民间文学概论》中指出:“民间故事的分类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在国际上也没有严格的供科学研究之用的分类方法。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民间故事有许多并存和近似的现象,并且在流传过程中有很大变化,往往同一个故事,既可以是寓言,又可以是笑话,也可以是动物故事。这样就给民间故事的分类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分类只能是相对的,而不能是绝对的。特别是对“民间故事”这一国际术语。由于语源上的差异,人们的理解很不一致,有的认为,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故事三大类;有的认为,民间故事专指神话传说以外的故事。我们认为,民间故事的分类,主要应以能否反映不①同民间故事的内容特点为依据。”本论文从民间故事狭义的概念出发,把民间故事分为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和英雄故事三类。1.1生活故事生活故事是民间故事中很重要的一类,它以人们真实的世俗生活和浪漫的理想愿望为内容,艺术的再现各民族地域下的人们的生活历史和所持有的生活观念。1.2动物故事动物故事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解释动物形状和特征的口头文学。它把人类的生活状态反射到动物身上,通过想象,虚构成篇,因此有一部分是借助动物来传达朴素的哲理和道德的寓言。①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49页。1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1.3英雄故事英雄故事以虚构的英雄人物为主人公,运用竭力的夸张和奇崛的想象,表现英雄与自然恶魔和社会敌人勇猛抗争的故事。这三类故事,分别都包含着不同的故事类型。生活故事中,有长工和地主的故事类型,百姓打官司的故事类型,聪明女性的故事类型,聪明儿童、老人的故事类型,憨傻人物的故事类型,诙谐幽默的机智人物的故事类型。很多学者的研究论著都把机智人物故事和生活故事分开来谈,还有的学者把机智人物里的一部分归为笑话,本文以宽泛的标准,按照分类的不交叉不缺少原则,把这些具体的类别全部还原到生活故事中。动物故事里包涵有普遍意义的动物故事,也包括通常和动物故事并列划分的寓言。游牧民族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把对动物的喜恶寄托在动物故事里,它们或者善良,或者奸诈,或者可爱,或者令人厌恶。动物故事里有一些是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类型的故事对比明显、立场鲜明,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秩序。英雄故事里包括超凡的好汉兄弟型,十兄弟故事类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英雄好汉们不畏艰难险阻,为了本部落和地域的利益而不断奋战直至最终取得胜利。2.本论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是两族人民在各自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在神话、传说以外的幻想性和现实性兼容并蓄的口头文学作品,是“不会写字的小说家们(鲁迅语)”在茶余饭后总结的生活,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研究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作品,可以寻觅到两族人民在摆脱穴居时代进入漫长封建社会后繁复而稳定的社会结构形态,听到人类冲破原始本能和偏见的羁绊向着光明未来前进的决心。深入的了解两族的民间故事,不仅具有民族学、历史学、哲学、美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学科意义,而且通过对两族民间故事的类比研究,能够充分透视民间故事所蕴含的各种知识和内涵。中国现代民间故事研究已走过了百年的路程,内容和经验非常丰富,但是,关于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的研究历史并不长,多数专家学者是在建国以后,响应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和号召才开始的。其中,对蕴藏量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搜集、整理,大大的拓宽了中国学者的眼界,填补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空白。如今,随着研究步伐的迈进,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日益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笔者在阅读民间文学中发现,关于哈萨克族民间故事的研究甚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毕桪先生的《哈萨克族民间文学概论》一书,它提供了民间故事的分类标准,并对它的具体内容作出了界定。此外,关于动物故事的研究也较为丰富,有的研究哈萨克族动物与其生活的关系,如《文化纵横》2011年6月刊有李晶的《试论哈萨克族动物与其2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生活的关系》;有的研究哈萨克族动物故事形成的原因,如《现代交际》2011年8月刊有《哈萨克族动物故事形成的原因》,作者也是李晶。英雄故事的研究比较重要的有黄中祥的《哈萨克英雄史诗与其幻想故事的比较研究》,文中通过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与神箭手和英雄幻想故事的比较,得出二者母题系列基本一致,有相同渊源的结论。为我们研究英雄史诗梳理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脉络开辟了新的途径。生活故事的研究比较集中在机智人物故事类型和女性人物特征方面,戴佩丽于1995年发表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的《美与丑的典型——论阿勒达尔·阔谢故事的审美趋向和文化学价值》通过对机智人物阿尔达尔故事系列的比较,突出哈萨克族这一机智人物形象的独特;崔莹2005年12月发表于《新疆教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的《谈哈萨克族与汉族民间故事中女性的不同》中对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中聪明机智的女性故事有所研究,突出了她们在刻画时与汉族民间故事中女性行为、品格、身份等方面的不同。文献搜索中,我们遗憾地发现,关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的研究甚少。但并非一无所有。张凤武2001年9月发表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第10卷第3期的《弘扬民族精神的自觉审美关照》中就对柯尔克孜族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进行了解读。以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中的奇葩——英雄史诗《玛纳斯》在文学史上的份量衡量,它的民间故事肯定也和哈萨克族不差上下。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同为我国突厥语族的重要成员,两族民间故事的研究对于其它诸如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还未得到全面重视的民族民间故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同为跨国民族,在哈萨克族斯坦、吉尔吉斯坦及其它中亚国家也有大量聚居,因此,两族民间故事的研究是国际性的学科,也是与国际学术接轨的一个途径。这正是本文提出本论题的原因。论文研究的基础文献是《中华民族故事大系》、《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选》。《中华民族故事大系》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包括有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我国56个民族16卷、2500余篇、1200余万字的书,无论是从收集整理还是选择和编撰意义上来讲,都可以算是我国目前最大规模的民间故事总集。《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选》也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银帆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故事大系》中的一卷,它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作品。本论文试以这两部作品为研究的主要文本,尝试在民间故事不同与以往的分类标准之下,尽可能详尽和深刻的探讨两族民间故事的内容和特色,寻找它们相同相似的地方,比较它们的不同差异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这些微妙异同背后的深层原因。3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第一章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概况1.1哈萨克族民间故事概况哈萨克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公元前一世纪起,他们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以口耳方式相传的民间文学源远流长,它不仅是记录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它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还有内容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脍炙人口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其中,民间故事与哈萨克族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广博的内容、精细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哈萨克族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物质世界和精神生活的风貌,是哈萨克族人民历史、社会生活、风俗和道德的一面镜子。《哈萨克族民间故事》82篇,其中生活故事有26篇。它题材广泛,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面方面:有感天动地爱情故事,如《惊鸟》;有活跃社会各阶层的机智人物故事,如《聪明的鞋匠》、《聪明的牧人》、《聪明的王后和愚蠢的国王》;有倡导养老尊老的伦理道德故事,如《猜不透的小皮囊》;有推崇团结弟恭兄友的兄弟型故事,如《图拉普和图拉什》、《不义的哥哥》;有体察民情办事公正的比依故事,如《英明的阿牙孜比依》;有阴差阳错发迹的“梦先生”故事,如《未卜先知的老人》;有未雨绸缪的治家理念故事,如《好爸爸的忠告》、《赛里木江》;还有民风淳朴拾金不昧的《让金子》故事。选编里有一篇是《冬不拉的传说》,从编著内容来看,作者对民间故事的定义是广义的,收录的篇目不单有故事,也有传说,包括讲述哈萨克族起源的《哈萨克族源的传说》《迦萨甘创世》《长命泉的传说》等。这篇《冬不拉的传说》不仅讲述了冬不拉乐器的特点——两根羊肠子做成的琴弦,而且讲述了一则冬不拉代替语言传达王子去世的信息给成吉思汗,帮助大家免于杀生之祸的重要功用。它用浑厚低沉的琴音,不同频率和风格弹奏,随着所叙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叙述王子与黑熊在森林里搏斗的情形时,如疾风骤雨;叙述王子因流血过多,最后英勇牺牲时,又格外的凄凉哀伤。最后聪明的成吉思汗可汗知道自己的王子是为民除害而献身,虽然无尽地悲痛,却也十分自豪,老柯尔博噶的弹奏也得到了他的肯定,开口的松树制成了冬不拉,这支乐曲也成为冬不拉的第一支曲。另一个关于冬不拉来源的别说:很早的时候,哈萨克族还没有心爱的乐器冬不拉,草原上一位美丽的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前来求婚的小伙子不计其数却都悻悻而归,因为他们都不能满足姑娘的一个条件:要由离毡房不远的那颗大树说话来打动自己的心。最后一个到处流浪做短工的年轻人想到了办法,他把大树砍到,做成乐器,又把很多求婚者丢下的羊肠和羊蹄子吃完后留下的那些羊肠子系到了大树做成的乐器上,最后咚咚的弹了起来,用不同的音响表达自己的凄苦生世,用不同的旋律表达自己对姑4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娘的爱慕之情。有的婉转柔和,有的明快亲切,有时像小溪,有时像瀑布,有时又像房屋上的袅袅炊烟。姑娘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最后两人结成了美满幸福的夫妻。这两篇关于冬不拉的传说在哈萨克族民间都是口耳相传、流传范围很广的民间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哈萨克族热爱音乐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民间故事的生活性,人们对精神文化有了一定的追求,他们真挚的热爱自己的民间音乐和乐器,用它来歌颂和倾诉生活的苦乐悲欢,而冬不拉也因它丰富的表现力而被人民永远爱护。动物故事收录了22篇,用寓言表现的非常多,但不是所有的动物故事都是寓言,有的只是抓住动物的某些特征解释它的起源,如《鸱枭的鼻子上为什么没扎眼》;有的借动物之间的关系表达人们的情感,这一部分动物故事因其很强的针对性和道德色彩而具有了寓言的性质。人类鄙视丑恶,歌颂善良和勇敢,赞美聪明伶俐通过这样的故事来表现,它们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累积的文化绩点,每一种动物被赋予的性格,不仅符合动物本身的习性,也被赋予了环境和地域不同的风格,所以,这类故事在民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并一代一代流传下去。其中比较出彩的是泽恩通灵的宝物故事类型,有《三件宝贝》的天鹅报恩篇,有《孩子和燕子》的燕子报恩篇,它们把动物报恩和惩罚居心不良的人两个母题结合,成为人们熟知的“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民惩恶扬善的是非观念。鸱枭就是猫头鹰,在汉民族和其它一些民族的观念里,被视为一种不祥之鸟,但哈萨克族对猫头鹰非常崇拜,把它视为神鹰。猫头鹰的羽毛也有吉祥如意的象征。《鸱枭的鼻子上为什么没扎眼》抓住猫头鹰鼻子上没有孔的这一特征,演绎了一个鸟王求爱献殷勤、招徕众鸟奉羽毛,机智鸱枭终说服的故事。《受骗的猴子》讲的是一只聪明的猴子和狐狸结成好朋友,常常互相帮助。狐狸想吃一条跳到草摊上的死鱼,便去极力地煽动和诱惑猴子,结果猴子被大铁甲卡住,狐狸却叼着鱼走了。故事告诉我们,对和狡猾的人做朋友是危险的,当你的智谋不足以分辨时,要提防它。《愚蠢的山羊》讲的是一只追赶受伤的野鸡时掉进井里的狐狸,用唱歌吸引口渴的山羊过来骗它井里有水,当山羊跳下井时狐狸却借此跳上来的故事。《猴子裁判员》,里面的狼象征狡猾和凶残的统治阶级,狐狸是他的帮凶,兔子和猴子则都是“弱小的子民”,不过,相对于更加弱小手无寸铁的兔子,猴子在其中扮演的身份还是相对有影响力的裁判员,他用聪明才智把狐狸和狼送进了猎人埋下的陷阱,救了兔子一命。人类关于善的、美的意识观念是相通的,不分民族、种族。《鼠美人》用夸张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有趣的老鼠找婿故事。故事里的小老鼠在太阳、月亮、大风、高山里找转了一圈后,回到了鼠类。借以教育那些看不起同类自高自大的人们。类似的故事还有《快牛》,它不跟牛一起吃草而跟着马到处乱跑,它看不起牛,但在生死的关头还是靠了自己的同类得救,从此羞惭的再也不离开牛群了。故事告诉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个体是离不开集体的。如果把民间故事比作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的话,那英雄情结就是里面一章清新劲健5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的扉页,他们的出现更像是是众多溪流中比较湍急的一支,追寻着历史的脉搏,引领着时代的步伐。它一经面世就是一股新鲜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哈萨克族民间故事》收录有英雄故事5篇,它不像英雄史诗一样,主要以重大事件和历史性纠葛为背景讲述,多数还是以史前人类与自然界毒蛇猛兽的抗争为背景来叙述。而促使英雄出动的诱因往往是娶亲,这又与英雄史诗不谋而合。《为人民而生的勇士》中戴尔达什是一位长相奇特的大力士和神箭手。他为了复仇离开家乡前往另一个国家,接替了经常给国王放牛公主们逗乐的小秃子的活儿,偏好被三公主相中,然后开始了一步一步面对生活考验时展现他本领的过程。治好了国王的病,杀了大蟒蛇,救下了大鹏的小雏鸟们,也从大鹏处找回了国王当初每年丢失已经长成大马的小马驹们。但是戴尔达什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本性,促使他不断前进,他一心想为人民除害,就通过和大鹏的话知道了经常为非作歹掠走母亲和乡亲,抢去牲畜的强盗就住在峡谷里,于是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直到凯旋而归。戴尔达什的英雄气概不仅体现在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奋斗里,还表现在他面对两位连襟女婿的陷害时宽宏大量的处理。总之,戴尔达什的出现拯救了不少受苦受难的人民,他的抗争起初为了复仇,而在复仇的途中,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与人民共同的敌人斗争的大洪流中,出力不只为自己,①因此,人们亲切的称他“为人民而生的勇士”。它结构恢弘,情节跌宕,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不畏强暴、勇于抗争邪恶的英雄气概。总的来说,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主题鲜明,题材多样,思想内容丰厚,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爱,并世代流传。它是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宝库中一片肥沃的土地,一颗璀璨的明珠。1.2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概况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是创造十二生肖纪年的古老民族,是突厥语族中最先创立文字的民族.从秦代的“鬲昆”到清代的“布鲁特”,历史中几经迁徙,到17、18世纪离开叶尼塞源河流域的故乡迁往天山时,柯尔克孜族最终定型。千百年来,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智浇灌出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并在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中发展壮大。柯尔克孜族的文学遗产中,民间文学占首要的地位。其形式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寓言、民歌、谚语、谜语、绕口令等。这些民间创作规模宏伟,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流传甚广。带有诗歌押韵形式,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柯尔克孜族人民同哈萨克族人民一样,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学创作才能。民间故事作为柯族人民绚丽多彩的口头文学珍品之一,它以弘扬民族功德、继承民族传统、锤炼民族精神、净化民族灵魂为己任,大智若愚,寓庄于谐,用神奇的幻想和绝妙的构思创造了包揽社会历史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和神话故事一样,代代相传、历久不衰,以最具有生命①银帆:《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6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力的文学形态,成为柯尔克孜族民族文学的源头之一。它既是先民传授生产经验和生活技能的媒体,也是张扬民族自觉精神的丰碑。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从多方面反应了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了他们的理想与愿望。同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一样,它蕴藏丰富,内容斑斓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有表现部落战争的英雄故事;有表现现实生活的写实故事;也有通过动物表现人生哲理的动物故事。《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第十卷》收录有39篇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其中动物故事有18篇,生活故事有17篇,英雄故事有4篇。动物故事《麻雀与毒蛇》讲的是一条毒蛇,不顾年老得子的麻雀苦苦哀求,凶残地吞掉一窝小麻雀,最后被公麻雀啄来的灯芯点着芦苇,引出人们一起消灭毒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凶恶的必定会遭到报应,受到惩罚。《五个阿吉》讲的是黑熊、老虎、狐狸、狼结拜去忏悔,路遇善良却不够聪明的骆驼轻信他们加入队伍最后被吃掉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敌人,“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类似的动物故事都通过动物的性格特征寄予人的思想感情,以人的好恶来表达人的意愿。英雄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绝唱《玛纳斯》一脉相承,表达柯尔克孜族人民不畏强暴、战胜邪恶的气概。《英雄交奥达尔的故事》、《田干阿塔尔智胜巨魔的故事》等,就是这一主题。英雄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超人的神奇功力和超常的智慧智能,他们似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在征战中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为了争取自由和幸福,不屈不挠地与自然力作斗争,与魔力作斗争,与邪恶的社会势力作斗争,他们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与痛苦,以非凡的胆量和勇气,去战胜凶残暴虐的丑恶势力,有时在一些动物或者仙女的帮助下,战胜敌人,最终获得美好生活。情节曲折,故事生动。以《英雄交奥达尔的故事》为例,其故事梗概如下:交奥达尔是英雄艾尔托死托克的儿子。他生来禀性刚毅,神力过人,而且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说到做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此获得人们称赞。交奥达尔长大后,父亲为他的婚事到处奔波,最后看中了草原上闻名的像仙女一样的姑娘,努尔汗王的女儿努尔别尔。公主提出条件,只有能活捉金头白母羚羊的人,她才愿意嫁。尽管老英雄知道白羚羊十分难得,但他一下自恃本领高强,也希望儿子也和他一样不输荣光,于是应了下来。交奥达尔在追踪白羚羊的路上,遇到了魔王手下凶恶的布兰巴依,两人不分回合的征战,最后以布兰巴依深深地陷进泥坑被交奥达尔杀死的失败而告终。接着交奥达尔在神驹的帮助下杀死了魔王的女婿。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跑了很远,终于在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场边不远的小丘上,发现了正在吃草的白母羚羊,就在他快要追上羚羊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卷来漫天尘土,羚羊也不知去向。交奥达尔重新鼓起勇气,寻找神驹,结果羚羊虽然被箭射,但还是被天空飘来的一朵云托走了。交奥达尔紧追其后,白云飘进了一个山口,他面前是一顶高达洁白的毡房。他走进毡房,看到了受伤的羚羊。毡房门口的白胡子老人说:“要与你结婚的努尔别尔就是她!自从你父亲来过之后,她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现在她终于把你领到这儿来了”。老人说完,白羚羊立刻变成一个头上闪着灿灿金光,浑身像月亮一样洁白的窈窕姑娘。努尔别尔姑娘很希望勇7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敢的交奥达尔去杀死为祸草原的魔王,交奥达尔痛快答应。他穿过峡谷进入戈壁,找到魔王的藏身处,最后铲除了它。回到家,老英雄为他光荣的儿子和美丽的媳妇主持婚礼,①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则故事,以交奥达尔英雄寻找自己终身伴侣为线索,引出了他机智勇敢为民除害的一系列英勇业绩,表达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清新质朴,充满了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气息。《柯里木库里》讲的是一个一天到晚给巴依放牧、打柴、耕地家里却始终一贫如洗的小伙子柯里木库里。终于厌倦了这种连肚子都吃不饱的生活,于是背着他的褡裢去外面寻找出路。他一路走一路捡寻一些破旧的东西,来到了一个山坡下的石板屋前。屋门紧闭着,里面却传来嘤嘤的哭声,柯里木库里敲开门,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如花似玉亭亭玉立的少女,身材窈窕,腰肢柔弱,眉如新月,眼若驼羔,她的美丽深深的吸引了柯里木库里。姑娘说自己原本是汗王的女儿,被魔鬼抢来这里,魔鬼凶残无比,吸食人血,劝柯里木库里赶快离开这里。一会儿狂风呼啸,雷鸣电闪,乌云翻滚,暴雨倾盆,魔鬼出现了,柯里木库里从容不迫自称是捉拿魔鬼的阎王跟他比起了本领。先前在路上捡来的那些没用的东西全派上了用场,最后魔鬼落荒而逃。柯里木库里则带着救下的公主去见汗王。汗王为了感谢他的救女之恩便赐予英雄的称号。不久草原上出现了一只猛虎,伤害人畜,柯里木库里领了汗王的命令,带着赐给他的宝剑,来到悬崖顶上,等待老虎出没。一阵狂风吹来,柯里木睁开眼睛时,猛虎来到了身边,他立即去拔宝剑,谁知老虎已经扑来,柯里木只身一闪,老虎扑空,落尽深深的峡谷,摔死了。柯里木剥下虎皮,回到城里向汗王报喜。汗王大喜,把公主嫁给了柯里木,不久汗王病逝,柯里木与公主继承汗位一起管理,安度晚年。很明显,《柯里木库里》这则故事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和夸张性,带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故事中魔鬼形象,显然是人民进入阶级社会后面临的现实生活中剥削他们血汗和劳动产品霸占美色的一些刽子手的化身。通过这样的幻想和虚拟,充分地表现了人民的聪明勇敢和智慧。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中有几篇生活性很强的机智人物故事系列。《阿里达尔的故事》分别讲述了阿里达尔戏弄巴依、牛贩子,魔鬼的获得胜利的故事。《玛纳坎的故事》讲述了玛纳坎与理发匠、巴依、比官、舅舅、朋友、妻子、邻居等不同的人谐趣的生活片段,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为我们展示了劳动人民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周旋透露出的机智幽默和自我调侃,人物在这样的故事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机智人物故事有一类,是关于女性的。这一类女性的形象都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在她们身上体现了劳动妇女的美德和智慧。在当时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对女性聪明和智慧的歌颂具有很强的反封建意识,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巧妙鞭笞。总之,传奇般的经历和古老的民族文化使柯尔克孜族土生土长的民间故事散发着奇①《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第10卷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上海文艺出版社,第450页。8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去探索和研究。9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第二章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文化内涵异同比较民间故事作为现实生活的浓缩,它植根于整个民族的信仰,民族所处的社会制度,代表了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标准、审美趣味和宗教信仰。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和相互影响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交流与影响,首先表现在杂居或者相邻的各民族之间。恩格斯说:“我们越是深入地研究历史,就越会发现起源相同的民族之间差别是很少的。”³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无论是语言、风俗,还是信仰,都有同一起源。因此在文学中,特别是古典文学上,有很多共同点。迄今发表的文学作品中不少是兄弟民族共有。民间故事也不例外。民间故事中蕴藏量最丰富的要数动物故事了。动物故事之所以如此丰富,是因为同为游牧民族的哈萨克族人民和柯尔克孜族人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与动物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不仅了解动物习性,总结其特点,而且通过高度的提炼概括,赋予动物人的思想,进而借动物们来揭示社会秩序,进行道德教化,抒发自身愿望。2.1动物故事的对比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或者解释它的某些特征和起源,或者使它与别的动物产生冲突和纠葛,一方面按照动物的生活习性展开,故事内容活泼有趣;另一方面又折射出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如弱者团结起来,充分运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打败强敌的闪光思想,在关于小动物战胜大敌的生动叙述里得以有力表现。这些内容给予困境中奋斗和挣扎的民众以宝贵的启示和鼓舞。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动物故事中的相似点有如下几个方面:2.1.1相似的动物题材同为游牧民族,生产生活中与动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因此民间故事中不少动物为共有题材。哈萨克族有《青牛》、《一千只黑头绵羊》等有关牛羊的故事,柯尔克孜族也有《骏马和饿狼》、《狐狸和山羊》等关于马羊的题材。马牛羊是游牧民族的生活产品和生产工具。柯尔克孜族崇拜山羊,称山羊神为“七力潘阿塔”,哈萨克族崇拜山羊神,称它为“谢克谢克阿塔”,认为天下山羊都归它掌管,祭祀它是为了山羊的繁衍;崇拜的绵羊称作“绍潘阿塔”,认为它统管天下绵羊。祭祀中祈求此神保佑绵羊多产。马是草原民族的翅膀,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都把马视为神明,认为它是高贵的动物,只供乘骑,绝不干粗活和做役畜拉车。在他们心目中,马是忠实的伴侣,“英雄靠骏马,飞鸟凭翅膀",主人有难时,常常会得到马的提示和救助。两族故事当中都有关于青牛的神话。传说大地共有“七层”,整个有一只巨大的青牛的10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一只犄角顶着。当青牛换犄角时,大地受到震动,就出现了地震。所以为了防止灾难降临,民众普遍存在为劳累的青牛祈祷,祝愿它身强体壮、永不疲劳的习俗。柯族先民自古就有敬牛的传统,古代柯族人民是不吃牛肉的。后来再高寒地区生活的人们更是依靠牦牛这样这样的动物来生计,因此他们有对牛的敬仰之情。狼是突厥系民族的图腾。虽然和牧民的生命——羊、马等为天敌,但它是力量和勇猛的象征,它身上所具有的顽强不屈、积极主动、坚忍克制等精神,在草原民族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存在。哈萨克族有关于狼的神话传说,柯尔克孜族也把狼与他们的史诗英雄玛纳斯相提并论。在柯族民间故事《金鹰的故事里》,狼的意象和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中一样,是拥有神力、可以帮助人类的物种。总之,两族人民对狼都持有一种恭敬、景仰和原始的崇拜。但是,民间故事的可贵在于,无论是哈萨克族还是柯尔克孜族人民,他们在把狼奉为图腾崇拜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它所具有的残暴、贪婪等伤害人畜的习性,并能在其中以批判的态度反应出来。哈萨克族有一篇《饿狼的巴望》,和柯尔克孜族《贪婪的狼》寓意一样,都是讽刺人性里那些不被人类接纳的层面的。里面的狼一心想吃孩子肉,死到临头时才后悔了。还有一些故事中,狼的智谋不及弱小的山羊,刺猬,失去了古神话里一统天下的威风,变得怕猫,胆小鲁钝不及狐狸机巧,常常被狐狸捉弄和陷害。狐狸在两族民间故事里,习性都是一个狡猾的存在。《狐狸和狼》的关系中,狼有力气,性情凶猛;狐狸聪明,狡诈多端。不仁不义最后都没有好下场。《狐狸和狼》、《渔夫、豺狼、和狐狸》、《狐狸和山羊》《狐狸抓来的药》等故事,一方面反映了狐狡猾,另一面也显示了狐圆滑。它遇事冷静,能随机应变。因此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里,有一个还是狐狸。说明柯尔克孜族对狐狸的态度并不反感。鹰自古就是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的图腾和崇拜。柯尔克孜族自古便有驯鹰的传统。《金鹰》里它总偷走长寿苹果,但仍归汗王驯养,后来又送给小伙子和公主,可以看出民间故事盛行的古老时代里即有驯养鹰的习俗。仅就收集到的文献来研究的话,两族动物故事的差别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稍有牵强,但鉴于本文是对两族民间故事比较的一个探索,所以尽可能的罗列存在以作参考。2.1.2不同动物的内涵.(一)野猪、熊、是哈萨克族动物故事的独特存在哈萨克族先民对力量和勇猛的崇拜程度似乎要比柯尔克孜族更胜一筹。因此,在狼之外,哈族先民的观念里占有突出位置的还有熊、野猪等凶禽猛兽。而相比于哈族,柯族人民对鹿似乎情有独钟。《兄妹两》故事中雄鹿的一只角上挂着箱子,里面装着后来复活了的妹妹。鹿在柯尔克孜族人民心中如同狼和熊等在哈萨克族人民心中的地位一11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样,是他的图腾。人们的毡房上绣有鹿的图案,行走时碰到鹿后下马让鹿,甚至在叼羊比赛中高喊“布库”(意为鹿)的口号助威。(二)猴子的地位比起象征始祖崇拜和民族精神的图腾、以及与牧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马牛羊等,猴子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虽然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里还有两篇《猴子裁判员》、《猴子和蚂蚱》关于猴子的题材,但在两族的十二生肖纪年法里,猴子的位置还是被哈萨克族的鱼和柯族的狐狸替代。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对猴子这个动物的观念都并不强。(三)关于猫《猫儿的忏悔》和《乔克乔莱英雄》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动物故事类型中一个比较独特的题材。乔克乔莱是被命名为英雄的一只猫。从计谋上来讲,猫不是狐狸的对手,也不能与力量悬殊的狼熊匹敌,但在故事里,它成为能够解救家养的牛羊、看守畜圈本领胜过狗的动物。这些超乎常理的幻想,反映了人民渴望驯养有利于自己的强大的动物,帮助他抵御其余动物对劳动产品侵害的心愿。从习性上来讲,狼、狐、熊、狮野生性威猛,不适合家养,人们对他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既有崇拜又有惧怕,因此,亲近人的猫就成了这一期待的寄托。《乔克乔莱英雄》中乔克乔莱是老两口养的一只猫,它不像普通猫的那样习性温顺,而是力大无比、能吃能喝、无所畏惧。不仅能保护好自己的吃食,该出手时便出手,还能威慑森林各种动物,狐狸,狼,老虎、狗熊等比较强大的对象。他们通通不是它的对手。但乔克乔莱并不主动出击招惹吓唬别的动物,而是每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它才勇敢的抗拒。比如,老头老太给它的一点剩奶子被狗跑来抢时,乔克乔莱一爪子竟然把狗的眼珠子抓了出来,没几天狗死后,它代替它去看守羊圈,把来偷羊的狗抓了个头破血流,获得了老人盛赞,从此赐予它英雄之名。转场的路上不小心被丢在森林时,乔克乔莱也不是家里的将军,它对迎面走来的狐狸咬牙切齿的示威,反倒让狐狸点头哈腰起来了。请到上座被招待时,乔克乔莱更是威猛大气,痛痛地回击了所有前来试探它威力的,包括常被狐狸欺侮成为它囊中物的小兔子、小松鼠们。甚至,在看到自己家的牛羊被困在树旁时,起而斗虎狼之帮。这只猫的神勇超出我们的认知和想象,说明了柯尔克孜族人民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境遇中,渴望有这样一个忠诚勇敢无所畏惧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战胜敌人的美好愿望。透过这则故事,我们也看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吃肉,喝奶子,转场,在与森林野生动物的斗争中保护牲畜。这些,构成了柯尔克孜族世世代代的生活传统。12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四)对狐狸的态度柯尔克孜族对狐狸的态度是值得关注的。他们认识到了狐狸的狡猾,但对狐狸能够左右逢源处理各种问题的本领又颇加赞赏。(五)凤凰凤凰哈萨克族《本领给人荣耀》里的凤凰是神灵的象征。窘境的小伙子因为得了它的羽毛而有了财富。相反柯尔克孜族的释源故事里《凤凰是怎么飞走的》中凤凰的形象是极不光彩的。故事里的凤凰如同叙述的那样“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从一开始就像西方《圣经》里的上帝把人们语言分为多种又把他们分散到世界各地让他们不能沟通一样,成为西方、东方男女组合的阻挠者,最后阻挠失败又不守信约逃走了。(六)熊熊是哈萨克族民间故事的独有题材。《熊和野猪的搏斗》中黑熊鲁莽轻敌,野猪则通过计谋获得胜利。总结出真正的本领是智慧的道理。这篇故事反映了人类意识的又一大进步,对力量的崇拜不在盲目和愚昧,生产和生活的劳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智慧能后解决很多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与敌人作斗争,力量都不是唯一的法宝,智谋得当时,可以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类似寓意的动物故事还有《兔子和老虎》、《猴子和蚂蚱》等。综上动物题材故事的比较,我们得出,相对于哈萨克族比较威猛的图腾崇拜,柯尔克孜族是比较温和的,这一点,也是两族人民性格的微妙区别。2.1.3两族动物故事中报恩故事类型的异同报恩故事,是动物故事世界里比较出彩的一个类型呢,通常它都有这样一些要素组成:动物遇难——主人公施救——动物报恩。把传统意义上的宝物故事,归为动物故事类型,是因为,这类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人得宝的过程中,动物给予了关键性的指点,宝物篇是动物报恩的一种体现。(一)两族报恩故事类型的相似处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宝物故事在本文收集的文献中都收录了两篇,哈萨克族有故事《三件宝贝》、《孩子和燕子》;柯尔克孜族有故事《神秘的帽子、袋子和笛子》、《神奇的金戒指》。《三件宝物》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有一个老头和老太婆,他们家里很穷,依靠山里山鸡、野鸟度日。有一天,老头去看套着这些猎物的马尾套,发现它套住了一只鹅。老头从马尾套上解下鹅准备杀时,它13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忽然开口说话了:“老大爷,您放了我吧,我叫卡孜巴依。一年以后无论您需要什么,我都能满足您的要求。”老人点了点头,把鹅放掉了。回家后,他把这件事情告诉老太婆,老太婆却埋怨他不该放,应当带回来。一年以后,老头去找鹅要东西,在路上,他碰到了漫山遍野的驼群,牧驼人告诉老人,这些都是卡孜巴依的驼。又走着碰上了卡孜巴依的羊群,牧羊人告诉老人,卡孜巴依除了这样牛羊驼群,还有三件很珍贵的宝贝,一口锅,一个驴子,还有一个棒子。他们都具有很神奇的宝力,老人于是找到卡孜巴依,发现他果真是自己放掉的那只鹅。他热情招待了老人,并爽快的把三件宝贝送给了老人。归来途中,先后两次有年轻人掉包了老人的宝贝,最后一次老人用棒子惩罚他们把宝贝全部收了回来,带着回家去了。《神秘的帽子、袋子和笛子》故事情节如下:一个诚实的老人,出门时看到几个人正在打一条蛇,他恳求大家,还用一枚金币换下了它。蛇转过头来对老人说:“以冤报德,以恶报善人,是你们人的本性,你救了我的命,我现在要吃掉你!”老人很惊诧,便去请大树评理,大树以自己经历的遭遇赞同了蛇的看法。老人无言以对,心想,那它把我吃掉吧。这时蛇说:“看来你是个诚实的人,你救了我,我怎么能吃你呢?告诉你,我是蛇王的儿子。走吧,让我把你领到我父王那儿去,我父王有三件无价之宝,你可以向他讨要,从此以后,你可一生享用不尽。”说完,老人被领到了蛇王前,蛇王犹豫了一阵,终于把自己的宝贝给了老人。老人回到家里,不久就去世了。三件宝贝留给了他的儿子。儿子用口袋掉出来的金币买了吃的,盖了房子,很快成了一个富人。只剩下一件事情就是娶妻生子了。当地有个汗王,他的公主是一位绝代佳人。儿子用帽子的隐身术和魔笛的号召力,三番五次的接近公主,可公主屡屡用计谋得到宝物之后把小伙子仍在大街上,最后他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只好靠讨饭为生。后来他遇见了一位红颜皓发、长髯飘飘的老人。老人给小伙子赠送了一个褡裢,褡裢里一头装着红苹果一头装着绿苹果,并告诉他,汗王和他的女伴们正在宫前的湖中戏水,你背上褡裢从池塘边走过去,他们会问你卖什么货物,你就把绿苹果给他们吃,这是他们会变成毛驴,你问公主索要回自己的宝物,然后再向她求婚,不答应就不给她红苹果吃。老人说完就不见了。小伙子照着老人的办法做了,最后公主认错,①嫁给小伙子,汗王死后,小伙子继承了王位,成了一个真正的汗王。很难把宝物母题和报恩的母题区别开来成单独的故事类型,通过这两则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动物报恩的故事类型和宝物型故事是紧密相连的母题链。这两个故事都是报恩故事类型的典型代表,他们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受难的动物得到救助,然后动物承诺报恩,施恩者得到宝物,宝物帮助施恩者摆脱困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故事的相同点有以下几点:1有恩必报无论是哈萨克族还是柯尔克孜族,有恩必报似乎成了这类故事的基本道德规范,故事中的动物都因救命之恩回报以老人最珍贵的宝物。尤其是柯尔克孜族的《神秘的袋子、①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第10卷,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537页.14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帽子和笛子》,蛇王想了好一阵,最后还是把它们送给了小蛇的恩人。说明不论是哈萨克族还是柯尔克孜族人民,都是很重情义的。2不寻常的报恩动物两则报恩故事中,施恩的主体都是慈祥的老人,受恩报恩的都是动物。而这两个报恩的动物都具有超自然的神力,它们除了通灵可以与人对话之外,还拥有帮助施恩者解决困难最终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宝物。另外两篇没有详细分析的哈萨克族《孩子和燕子》和柯尔克孜族《神奇的金戒指》也一样,一个是折断了翅膀被孩子带回家喂养,一个是从顽皮孩子的手里买回来当宝的蛇。他们也都用自己的本领和能力报答了恩人。这些故事告诉了我们,所有有生命的东西在两族人民看来都是有联系的,互相帮忙繁衍生命,因此注重保护动物。3宝物的象征宝物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物质生活的热切渴望和追求。《三件宝贝》卡孜巴依鹅给老头的宝贝一个是一口锅,只要说一声“我的锅儿快快熟吧”,就可以做出各种各种各样的物品;第二件宝物是一头宝物驴子,只要说:“我的驴儿快①快吐吧!”就可以得到许多金子;第三件宝物是一个棒子,只要说“我的棒儿,快快②打吧”,大头棒就会自动飞起来打人。吃,行,打,的三件宝物满足了哈萨克族人民不仅可以安居乐业,而且可以教育准备不劳而获的年轻人要勤恳善良,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想要的财富。《神奇的袋子、帽子、和笛子》故事中老人获得的三件宝物:一个钱袋、一顶帽子、一把魔笛的故事。钱袋可以掉出来金币;帽子可以帮助人隐身;魔笛可以号召众人。老人的儿子不仅用它满足了生活所需,而且还凭借宝物的神奇本领,去了国王的女儿公主为妻,继承了王位。自古能歌善舞的柯尔克孜族人民热爱音乐,善于取材于生活制作器材和天然而成劳动旋律。帽子和袋子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柯尔克孜族人民喜欢头戴小花帽,出行时随身携带袋子装备干粮和水。所以这些宝物都不是无由来的,而是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是生活的一面小镜子。其次,宝物除了提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之外,还通过它发挥神力的途径,体现了图腾和语言的崇拜。宝物的提供者蛇,鹅,燕子等,都是两族人民文化传统里受尊敬的动物,而宝物的咒语则体现了人类试图通过言语的力量改变生存困境的努力。(二)两族报恩故事类型的差异处尽管两个民族的报恩故事类型有如此多的相同点,但在细节部分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差异:1报恩者不同两则故事虽然施恩者都是一位老人,但报恩的一个是鹅,一个是蛇。《神秘的袋子、帽子和笛子》中农夫得到小蛇指点从蛇王处获得了宝物,他的儿子在宝物的帮助下得到①银帆.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第453页.②银帆.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第454页.15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了富家公主的爱情;《三件宝贝》中老人得到鹅的宝物,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哈萨克族崇拜白天鹅,天鹅在哈萨克族的文化传统里,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天鹅是一种十分高贵的动物,哈萨克族谚语中有一句是说天鹅的:天鹅是鸟中之杰,从不独自憩息觅食。哈萨克文学与白天鹅源源颇深,神话传说里便有关于它的记述,“哈萨克”的意思就是“白天鹅”.神话中白天鹅作为哈萨克族始祖母的形象出现,到了民间故事中,白天鹅开始以人们救助者的身份出现了,禁止捕杀天鹅也是哈萨克族的民间传统。所以,把天鹅作为宝物的引子,是哈萨克族自古以来图腾崇拜的印记。虽然这种意识在进入封建社会的民间故事中有所淡化,比如,老头套住的鹅,并没有描述它的毛色,只是笼统的说捉到了一只鹅,但依然烙有痕迹。不仅可以说话,还像人一样,拥有自己的羊群、牛群、驼群,还拥有满足人们愿望的宝贝。蛇神,柯尔克孜语是“吉林都斯”,它的形状是:中间一男一女——用布做成的半身小人,蓝眼珠,人两边是用皮条扭成的两根皮绳。象征着蛇,蛇神一般供奉在家里西墙北炕的柜子后面。柯尔克孜族原始的宗教信仰里同蛇联系也十分紧密,蛇既是萨满教、也是喇嘛教的众神之一。柯尔克孜人民在家里人生病或是遭灾时,都采取仪式,念着咒语向蛇神祈求平安,所以,蛇作为柯尔克孜族的祖先崇拜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2报恩的过程不同相对于哈萨尔族《三件宝贝》,柯尔克孜族《神奇的袋子、帽子和笛子》似乎更复杂一些。虽然两个故事中的宝贝都同样经历了失而复得的过程,但后者是在又一个神力----一位红颜皓发、长髯飘飘的老人的帮助下才成功的。综上所述,宝物故事体现出人类试图克服自身生存困境、追求幸福生活的希翼和努力,而语言、禁忌、图腾等崇拜,又提升了宝物故事的内涵,是人们对这一命题的深度关注和深度思考。2.2生活故事的对比2.2.1机智人物故事类型(一)长工与地主的故事少数民族最著名的机智人物要数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中记录的阿凡提了。由这一主人公形象串联起的故事千变万化,内涵丰厚,成为我们新疆乃至世界的一片独居特色的风景。而为兄弟民族的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也对机智人物有同样浓厚的兴趣,分别在它们的故事中给予了惟妙惟肖的刻画,共同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此类故事的特征通常是:某人用各种计谋巧妙地回击了另一个人,凭着聪明才智赢得或者战胜了对方.故事在聪明的巧妙和愚蠢的窘迫之间反复展开,它们都以“斗智”为核心母题.哈萨克族《阿尔达尔·考萨》的故事和柯尔克孜族《玛纳坎的故事》都有“解难题”“巧做活”16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等情节。“解难题“型讲的是贪婪成性的巴依、牧主、商人们,挖空心思克扣长工工钱,但长工采取了以难制服难的办法,使它们最后都得认输。“巧做活”讲的是这一类机智人物一五一十的按照对方的条件和规矩干活,有的甚至提出了更低的条件。等到做活时又用一种合理的办法来整治这些人,最后获得胜利。表1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机智人物故事类型一览表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串联型机智的人物故事系列阿尔达尔·考萨的故事阿里达尔的故事乌勒克潘阿奇木的故事玛纳坎的故事霍加纳斯尔的故事机智的女性聪明的王后和愚蠢的国王愚蠢的国王好妻子聪明的公主吉林谢选妻忠诚的妻子同路的青年机智的孩子聪明的仙女孩子和阿克勒曼识马者的儿子阿格依夏聪明的托里奥娜依孤儿的八十句谎话和四十聚谎歌聪明的儿子机智的老人未卜先知的老人老人智斗巨人机智的断案人公断人夏拉拜贤明的比依英明的阿牙孜比依机智和讨巧的底层劳动人民聪明的旅行者财主和仆人聪明的鞋匠汗王与大臣聪明的牧人柯楚逊的故事狡猾的小偷窃贼与汗王额勒曼的智慧生活故事中,蕴藏量最丰富的机智人物故事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与阶级斗争的产物。机智人物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故事类型,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即便是同一故事内容同一故事人物,在不同的地域也飘着不同的泥土芳香。机智人物作为生活故事中最重要的故事类型,它直接渗透着民族最基本的思维、理想、道德水准以及17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生活方式,是民族心理、民族性社会现象的最普通而且最直接的反映。两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创造了不同的机智人物,同时也在相互的交流和影响中也出现了许多大体相似某些共同特征。统观两族的机智人物故事类型,不难发现有如下一些共同点:1机智人物的丰富性聪明的女性,机巧的孩童,有趣的老叟,逻辑严密的比依,上至王后下到鞋匠、小偷、牧人等各个社会阶层,都可以是机智人物的主人公,这些机智人物故事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不仅真实的反映了他们的生活、习俗,而且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民族的性格以及当时的阶级矛盾。2故事结构的灵活性(1)机智人物都具备有的是故事串联故事的人物系列,有的是篇幅短小的人物剪影。机智人物的凸显,往往通过阶级矛盾的对立来表现。(2)把柯尔克孜族《阿里达尔的故事》和哈萨克族《阿里达尔考萨的故事》加以比较发现,故事的相同点很明显,两个故事同出一源。他们的主要共同点是:斗争方式幽默机智阿里达尔,他们在遇到巴依、牛贩子魔鬼之流时,都能集中生智,随机应变,用他机智幽默的语言和办法嘲讽这些利己自私的家伙,一解人民心头之恨。而且,他们的斗争性质都是喜剧的,令人啼笑皆非,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达到讽刺的效果。斗争范围十分广泛阿尔达尔们斗争的对象不仅指向了巴依、国王等封建统治者,也直指象征神权的巫婆、神怪、毛拉等群体。如《阿里达尔降魔的故事》、《老巫婆的死》。阿尔达尔们还有一个斗争的对象是封建商贾。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里《高利贷者的四十头牛》,柯尔克孜族有《阿里达尔和牛贩子》,这两篇故事如出一辙,情节都是阿尔达尔路遇赶牛的牛贩子,帮助他赶牛最后捉弄了牛贩子的故事。尽管两族阿尔达尔的故事很可能是同源,但在具体情节中还是有一些差异:他们既有机智幽默的共同之处,又有自己的特色。哈萨克族阿尔达尔在听到牛贩子与一个跟他曾经换茶叶的人的交易并从中谋取了巨额利润后,便想替大家报复他。而柯尔克孜族的阿里达尔面对的是一队贩运公牛的驼队,他们想占有阿尔达尔的劳力,主动要求阿里达尔帮忙,答应报酬给阿里达尔。结果阿里达尔的辛勤看护早被忘得一干二净,这才激发起他报复的欲望。相比于哈萨克族的阿尔达尔,阿里达尔的防抗相当于是自卫性,虽然报复的方法几乎一样,但阿尔达尔因其出发点而更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所以,相比于柯尔克孜族的阿里达尔,哈萨克族的这位阿尔达尔更具有浓厚的复仇意味,强烈的反抗意识。阿尔达尔刚出生时,受尽四处的欺侮,走投无路的父亲就经常给他唱自编自唱的摇篮曲,风烛残年时,给他叙述自己一生的怨曲和痛苦,这让阿尔达尔的反抗从一开始就18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具有了自觉的意识。而相比于阿尔达尔,柯尔克孜族无论是玛纳坎还是阿里达尔在叙述时,从主人公自身的遭遇开始,一桩一桩的事件更像是随机的,自发的。而正是这种信手拈来的随意性,更加凸显了人物本身的性格和特点,说明了在这个典型形象的背后所支撑的,其实是世世代代生活的人民的民族性格和时代特征。(二)女性生活智慧的闪光——聪明女性故事解析聪明的王后或者是聪明姑娘的故事,都是赞美女性智慧的世界型故事类型,也是一个储量丰富、流传范围很广的常见故事类型。这类故事又经常与“选婿型”故事链接,构成了聪明媳妇的故事。聪明的女性和机智人物故事总类型一样,涵盖的范围是广泛的。有身份高贵的王后公主,有牧羊女,有穷苦农家女。不过多数时候还是以未婚少女身份,她们以自己的聪明解答了来自帮助儿子选媳的公公、或者是亲自选妻子的青年的各种常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最终获得了幸福美满的婚姻。这类型故事的呈现,是对女性智慧的礼赞哈萨克族聪明女性故事《吉林谢选妻》吉林谢是一位曾经游历四方到处弹唱诉说穷人苦乐甘甜的说唱艺人,到了成家的年纪,亲朋好友们给他介绍过不少美貌无双、伶俐能干的姑娘,他却一个也没看上,决心要找到一个聪明过人、称心如意的缔结自己的百年之约。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找到的姑娘虽然出生穷苦,却落落方方,而且很会说话,两次回答都需要吉林谢好好琢磨才能猜得透,聪明才智超过了他。最后吉林谢选她做了自己的妻子。这里不难看出,谈起婚娶的青年男子在择偶时,很有主见,不光停留在注重外表的层面,而且更加看重一个姑娘的智慧。他的这种这偶标准,是时代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的道德“教科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婚姻习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都有特殊的意义。柯尔克孜族《聪明的托里奥那依》讲述了一个名叫特尔曼切克的汗王,一连娶了十个老婆都满意,最后城里的长老和宫廷的大臣们一起商量,决定给汗王娶一个聪明、贤惠的姑娘。他们贴出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硬?什么东西最苦(辣)?只要能答上来,不论老幼,不分美丑,都可以做汗王夫人。应聘者们争先恐后到来,但她们给出的答案汗王都不满意。直到牧羊的奥娜依到来,她回答说:世界上最甜的东西是盐巴,最硬的东西是手上一无所有,最辣的是与你结下冤仇的人!汗王听罢她的回答,感到十分奇特,接着奥娜依又给汗王解释了她的答案,她的回答完全符合汗王的心思。最后奥那依做了汗王的夫人,用她的聪明才智辅佐汗王的朝政。他们度过了和平幸福的一生。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女性一向以勤劳勇敢而闻名,但由于受到历史、宗教、社会、生活习俗的制约,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及群体的地位普遍较低。统管两则聪明女性故事,不难发现:1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巧女型故事都以女性为歌颂对象,这是人类对女性的关注和对她们生活与存在的总结。19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2我们从巧女型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人类对女性地位变化认识的历史过程。国王和青年对能否作媳妇的姑娘进行考验,充分的说明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3巧女型故事也反应了人类对生存经验的不断认识和总结。不难发现,民间故事里的女性崇拜,不只停留在原始宗教和信仰的遗俗里,而是更倾向于展现具有实际意义里她们的聪明和智慧。这则民间故事讲述的是中国的巧媳妇型民间故事时中华民族最悠久的一种文学形式,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机灵人物的赞赏,蕴藏着劳动人民的种种智慧。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民以天地为庐,以农牧为主,即使在草原文化中,男外女内久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核心模式。(小伙子去打猎,姑娘在家等着回来,)因而才会把人间的悲欢离合兴衰融进传说和故事中,在现实生活中。2.2.2谚语和格言故事类型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中还有一类是共有的,那就是关于谚语和格言的生活故事。哈萨克族关于谚语和格言的故事有《智慧和箴言》、《三句话》、《买来的智慧》这样几篇;柯尔克孜族在《中华民族故事大系》里收录的只有一篇——《四句格言》。谚语是多个世纪以来的所见所闻、广泛经历、包括历史事件、各类社会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是对生活的关注,生命的探究,也可以说,它是对民间故事所记录的民间生活和历史的浓缩。所以,它们内容广泛,形式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流传。格言与故事融合,一方面在故事中简单解释了格言的生活来源,丰富了格言的内涵;另一方面,故事在格言的凝练概括中叙述有长有短,形式有骈有散。格言的作者是人民群众,民间故事的作者也是人民群众,它们都是口头语言不断筛选一个一个流传下来的,是在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吸收养分而发展起来的。其中,兄弟民族之间的交流便是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四句格言》是柯尔克孜民间故事中关于格言的一篇,讲的是一位富翁风烛残年时希望自己的独生儿子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得到锻炼,然后继承家业,于是给了儿子两枚金币让他到街上买他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连续四次,儿子都用金币买了一句格言,格言第一句是“左边生气,用右手去挡,右边生气,用左手去拦。”;第二句是“吃了人家的盐巴,就不要往盐巴上撒尿”;第三句是“煮熟了的饭,不要放过!”;第四句是“遇到旁人的事情,只能说好,不能说坏!”。这位富翁的儿子都大大方方的把金币送出,带着他记住的格言回家,富翁听到后,认为这些空话毫无用处,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八枚金币,自己的儿子很愚蠢,一下子就气死了。然而格言的用途在儿子吃完继续出外谋生的经历中都得到了妙用,不仅帮助他免除了几次杀生之祸,也帮助他在怒气冲冲中冷静下来,避免酿成了自家杀儿剐妻的大错。20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智慧和箴言》、《三句话》是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中两篇关于格言的故事。《三句话》故事的情节几乎与柯尔克孜族《四句格言》完全一致,里面的谚语也大同小异:年轻人你要记住,当你饮过水之后,不能再朝着井里吐口水;早晨的饭一定要吃饱肚子;当你右手要去打人的时候,左手一定要去阻拦。每次境遇需要斟酌时,小伙子们都能想起自己曾经获得的谚语,故事的结局也就都是喜剧。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富商和儿子换做了巴依和儿子;忽然有人在背后喊、忽有人喊、只听有人喊、听见有人喊换成了一位老人直接来了告诉主人公。这一点微妙的差别在于,一个侧重于说明谚语的来源是普通的人民,每一个阅历丰富留心生活人,都可以做谚语的总结者;一个侧重于告诉我们,谚语往往源自于那些年事已高的老人,提倡我们在获得生活的智时不忘尊老敬老,他们的真正的智者。而富商和巴依的身份,一个是商贾,一个是地主,在同样的故事情节中演绎,一方面说明哈萨克族和毗邻的柯尔克孜族除了在经济方面交流之外,文化也是息息相溶;也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境遇下,官财相通,他们相对于普通穷困的人民而言,都是一样的。《智慧和箴言》内容比上述两则更为充实,它里面讲述了一位同样富足的巴依,生了一个英俊勇武聪明过人的儿子,与《四句箴言》和《三句话》里的小伙子不同之处在于,《智慧和箴言》里的他主动要求出去闯荡,父亲既高兴,又忧虑,高兴地是,儿子有这份上进心,忧虑的是,在他眼里筋骨还未健全的儿子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来面对远路和危难。儿子用诗歌一样的话语给了父亲自信的回答,最后成功得到生活的智慧。2.2.3“两兄弟”型故事类型哈萨克族生活故事中,有一类题材是关于家庭伦理的两兄弟型民间故事。"两兄弟型"故事作为中国流传最广,数量最多的民间故事,其基本形态有兄弟友善型、兄害弟型和弟害兄型三种;其中兄害弟型是最主要的类型.兄害弟型故事在各地、各民族的流传中又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亚型.这些亚型故事尽管情节各异,但所表现的主题却都是一致的:同情弱者、赞扬勤劳善良、鞭策懒惰心恶.兄弟型故事的基本要素包括:兄弟两人,弟弟勤劳善良,兄长懒惰贪心,兄婶分走全部家产,弟弟被赶出了家门。弟弟得到神仙或者动物的帮助过上了好日子哥哥知道秘密后仿照弟弟的做法,因贪心不足最后受到惩罚.哈萨克族的兄弟型故事在《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中收录了这样几篇:《团结》、《图拉普和图拉什》、《不义的哥哥》。柯尔克孜族在《中华民族故事大系·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卷中没有收录。因此以这两部文献作为民族故事类型比较的基础无非有失偏颇。鉴于兄弟型故事在民间故事中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因此笔者暂且把它作为哈萨克族民间故事的独特类型予以介绍。《不义的哥哥》和《图拉普和图拉什》属于兄弟型故事的典型,他们都有共同的要素:兄弟两人,兄比较贪心,弟弟勤劳善良;兄婶分家霸占全部家产,把弟弟赶出了家21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门。弟弟什么也没有,但善心得到神仙帮助过上了好日子。兄婶知道后仿照弟弟的做法,但因其贪心或者心恶而受到惩罚。《团结》是两兄弟型故事的正面教材,兄弟两团结友爱,获得了福神、财神和吉神的祝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图拉普和图拉什》里贪得无厌的哥哥图拉普哥哥最后受到了天鹅带去烈火的惩罚。《不义的哥哥》中弟弟以他的勇敢和仁义获得了大家的敬爱,哥哥受到了众人的指责。两兄弟型故事的存在一方面丰富了民间故事的内涵,另一方面,它传达了兄友弟恭,团结一致,勤劳致富等理念,是民族精神的继承,也是传统精华的弘扬。2.3英雄故事的异同以英雄为题材的故事在两族民间故事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无论从内容层面还是艺术层面讲,它们的分量都是很重的。传统意义上,与世俗生活故事相对而言的,是幻想性故事。其中,英雄故事就属于幻想性故事的一种。它是用幻想的手法传达人民对其英雄们所代表的英勇不屈、为民请命等精神的礼赞。因此英雄故事所表现出的英雄特征,也是民间文学中英雄史诗所表现的主题。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英雄故事有如下几篇:哈萨克族有《飞汗的儿子》、《坎吉卡拉》《馕巴图尔》这样几篇英雄故事;柯尔克孜族有《英雄交奥尔达的故事》、《金鹰的故事》、《柯里木库里》、《七兄弟比本领》、《兄妹两》这样几篇英雄故事。这些英雄故事的情节大多是:夫妇苦苦求子、英雄奇异诞生和生长、出征迎战展现威力、敌人战败凯旋而归。2.3.1两族英雄故事总体方面的相似性(1)母题的相似性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中既有不同故事采用了同一母题的情形,也有情节完全相同的的故事。求子的母题从心里上说,求子应该是全人类的普遍心理。它是爱与归属的基本需要,是民族渴望繁衍生息人丁旺盛的表达。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文明的初级阶段,生产力都是相对低下的阶段,人力时最主要的生产力,人多就代表着实力强大。因此也就能理解“求子”成为两族英雄故事共同的母题之一了。哈萨克族《馕巴图尔》中开篇就讲托布克拜的妻子没有怀过孩子,托布克拜日夜盼22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望有个孩子,他命令老婆给他生个男孩,愁的她每天哭哭啼啼。直到一天她和面准备烤馕时,顺手用面团捏了个小孩子的形体,他变成了他们的孩子————馕拜尔干。柯尔克孜族《巴依西与江尼西》中,老汗王长年和入侵的卡尔玛克人交战,整六十了还没有一个孩子。后来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赠给他一个鸡蛋,回家后给老婆子吃,没过多久果然怀孕了。第二年生了一对双生子。英雄故事里有不少涉及复仇的母题,娶亲的母题,美丽贤淑妻子们母题,征战的母题,考验的母题,武器、骏马为助手型母题,这些,在上面的两族英雄故事里都有体现。《为人民而生的勇士》中戴尔达什懂事后,听了父亲的故事,主动要求外出,接受各种考验,寻找母亲。《英雄交奥达尔达的故事》中交奥达尔年纪虽小,但是为了抓住白母羚羊作为聘礼,下定决心去他该去的地方。关于武器、骏马成为英雄们的助手,在这些民间故事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戴达尔的黄骠马、劲工、宝剑,交奥达尔的神驹、板斧都是英雄们的翅膀。(2)故事里反派人物的相似巫婆、魔鬼、巨人都是两族英雄故事中的反派形象。《为人民而生的勇士》戴尔达什中母亲被巨人掳走,当做女奴的使唤;《英雄交奥达尔》魔王同样是绑走牧羊姑娘、千万个人有去无返的草原祸害;《柯里木库里》里中的魔鬼抢走了如花似玉的少女;《坎吉卡拉》中的有两只铜爪的老妖婆,是恶龙的帮凶;这些形象他们都是人民生命和财产的破坏者。2.3.2英雄故事的不同点: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柯尔克孜族的《巴依西和江尼西》都是英雄故事中的鸿篇巨著。它的规模远远超出了哈萨克族英雄故事的任何一篇,从开篇的背景叙述,常年与卡尔玛克人交战,到情节安排:祈求子嗣——神仙显灵——英雄诞生——为子寻亲——奸人谋略英雄上当外出打猎——遭遇围截——与敌人激战兄弟俩一个被俘虏一个逃走——汗王公主对英雄心生爱慕设法营救——一起成功逃出——寻找兄弟,安抚家乡牺牲的勇士——兄弟重逢返回家乡——复仇成功继承汗位,《巴依西和江尼西》都可谓英雄故事的翘楚。2.4两族民间故事的相似特征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的共同点体现了一些突厥语民族文化的共同内涵。在故事的深层,即故事蕴含的文化内涵上,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是有很多的相同之处的,她们投射的文化传统与观念意识,是突厥语族所共有的。23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2.4.1共同的文化内涵(一)自然崇拜万物有灵不论是哈萨克族还是柯尔克孜族,在外来宗教传入以前,信仰的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及由原始宗教发展而成的萨满教。即使到现在萨满教自然崇拜万物有灵的痕迹也尚未磨灭,影响深远。万物有灵的图腾和崇拜观念认为:自然界的鸟兽虫鱼、乃至山石草木,都具有灵性,有的可形成了精怪。因此,在民间故事中有神秘色彩的动植物精灵变流传下来。民间故事中对自然的崇拜表现是丰富的,对没有生命的袋子、帽子们变的神奇,只要说咒语便可以带来想要的东西;有生命的兔子、山羊、马驹等一切动物,都是人们的好帮手,他们不仅拥有自身特质的功用,还拥有比主人都超脱的本领,需要的时候如同神仙,可以呼风唤雨。所以这些,都是两族自然崇拜的主题。(二)灵魂不灭敬畏鬼神除了崇拜自然,突厥语族人民还对灵魂的神秘予以崇拜。他们认为灵魂是不生不灭的,人死可以复生,灵魂寄托予其它动物的还可以复回到人。《兄妹两》这则故事里哥哥被继母装进牛肚抛到河里后,妹妹找了三天三夜,等到说话的马终于帮她把装哥哥的牛拉上岸来时,打开牛肚子,发现哥哥已经死了。但她还是把哥哥放在一块白色巨石里,得到宝物后把哥哥救得完全清醒过来。这时妹妹已经变成了一只兔子,兔子在公主的精心照料下又现回了原形,变成妹妹。被害后又被哥哥装进箱子寄在雄鹿角上,老猎人发现后又变回了姑娘。诸如此类,反反复复,不可能真正的死去。(三)歌颂勤劳鄙视懒惰人类美好的精神特质是不分民族种族的,对勤劳的歌颂和对懒惰的鄙视也是民间故事永恒的价值取向。两族人民相传的故事中,不论是兄弟类型故事、机智人物类型故事宝物类型故事还是英雄类型的故事,勤劳付出,心地善良的终将得到好报,而图谋不轨贪心不足企图霸占别人劳动产品的,终将受到人们的唾弃和神奇魔力的惩罚。阿尔达尔们对巴依、牧主婆们辛辣的嘲讽,棒子对不劳而获的年轻人捶打,带给弟弟财富的天鹅把贪心的哥哥仍在太阳升起时的炙烤里,侵吞草原人畜的巨魔们最后都被英雄们杀死,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公正的社会秩序下自食其力不被霸占的渴望。(四)明辨是非扬善惩恶俗语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多行不义必自毙”。罪恶的行为会遭到天谴从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就得到了体现,而民间故事中,人们对善恶是非的价值分辨更加明显。动物故事中的豺狼,居心叵测的狐狸,最终被猎人俘获和制服。生活故事里残暴的国王,狡猾的大臣们,最终也被人民拥护的人继任,英雄故事更不用说,它的初衷就是惩恶扬善。因此,民间故事把先民朴素的辩证意识和价值观得到定型。24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侧重于伦理道德的阐述,这类故事通俗生动,含义深刻,故事的结尾往往安排了坏人和邪恶的势力得到惩罚的情节,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积极的向往和去恶扬善的心愿。2.4.2相似的艺术特征除了文化内涵的相似,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在艺术方面也有很多的共性:(一)丰富的幻想幻想在民间故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幻想是民间故事的生命没有幻想,就没有民间故事。幻想在民间故事中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古老的、初级形态的幻想,一种是立足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幻想。古老的初级形态的幻想是建立在比较原始的观念基础上的幻想,它构成了人类文化心理的早起积层。常常以各种“超人间”的形象出现:有时时借助魔法或者宝物的神奇力量,帮助主人公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神奇宝物的故事类型;有时,是通过拟人化手法,叙述有灵性的动物感恩报德的故事类型。民间故事中的幻想,有时还表现为一种神力的夸张。主人公力量或者被夸的无限大,或者被缩的无穷小。比如《七兄弟比本领》。立足于现实基础的幻想,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对超阶段理想的憧憬和追求。这主要体现在诙谐幽默的生活故事和机智人物故事里。在这些故事中,人物事件、生活场景的描绘是人间的、写实的,而情节却是虚拟的、变形的。故事的细节不一定符合常情,但结局往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民间故事的幻想,绝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方式,是在个隐忍一切的生活和折磨的前提之下,自欺欺人的自我解嘲,是变形了灵魂所发出的可悲可叹又可恶的自我安慰。而民间故事中的幻想,却是表现了民众不满现状、要求变革的强烈愿望,它是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的一种艺术性表现。民间故事反映的生活内容虽然是阶段性的,但它的总体精神却是指向未来的。幻想,便是这种精神的显在形态之一。因此,我们说,民间故事的幻想,是人类精神的希望之光,同时,也是一切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法产生的土壤。幻想性故事常以拟人化的手法展开,有的以物拟人,有的以精灵拟人,故事往往讲述具有神幻魔力的精灵们如何帮助诚实善良勇敢的人们,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还有一些幻想故事反映了史前人类与毒蛇猛兽作斗争的艰难经历,歌颂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二)夸张的手法天马行空、纵横驰骋。无论是篇幅十分短小的动物寓言故事,还是长达万字的英雄故事,都有夸张的手法。动物世界的塑造中,夸张体现在很多方面。力量悬殊的对比中有夸张,谐趣的特征中也有夸张。英雄故事情节曲折,故事跌宕起伏;生活故事中也有不少夸张的成分,给现实主义注入了浪漫的色彩。人们在阅读中,不知不觉随着这一幅幅斑驳陆离、宏伟壮丽、富于浪漫的图画进入诗一般的境界,人民丰富的斗争生活和炽热的思想感情。夸张手法最突出的体现是英雄故事。从神奇的出生,到英雄的成长,再到建功立业,处处都充满夸张的意味。他们力拔山河、气魄盖世,无畏无惧,似乎有金25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首铜身,因此刀枪不入。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七兄弟比本领》老婆婆的七个孩子习得的本领十分神奇:老大说:“我的剑能射穿七层云层,把云层上边的飞鸟打下来!”老二说:“我能分辨清楚七年前蚂蚁走过的脚印!”老三说:“我能从我的手掌上查看天上地下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老四说:“倘若遇到江河湖海,我能在眨眼间造成大船,渡过江河!”老五说:“我在海面上行走如履平地,让海面尘埃飞扬!”老六说:“我在饥肠辘辘的时候,能找到珍贵的食物!”老七说:“如果遇到仇敌,我只要大吼一声:‘裂开吧,大地!’大地就会立即裂开,①让我们钻进去躲开敌人!”他们各显神通帮助博洛斯汗找回了丢失的公主,用自己的神奇本领战胜了把公主关在铁笼里的托依傅斯汗。这些魔法幻想故事包含着人们渴望揭破大自然奥秘,控制自然力和主宰宇宙的可贵精神。生活故事中的夸张,体现在对立的阶级斗争和善恶是非中。阿尔达尔戏弄大臣、巴依、国王、比依等群体时,用夸张的手法把他们塑造的或者愚蠢无比,或者滑稽可笑,而来凸显阿尔达尔的机智。动物故事中的夸张,体现在力量悬殊时,弱小者如何的聪明应付强大的故事中。2.4.3故事多样的结构民间故事的结构,有的如史诗般恢弘;有的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不同的篇幅服务于不同的表达,充分的展示了民间故事这种文学类型在表达上的灵活性。有长有短,有骈有散,比如《智慧与箴言》。它的形式虽然是民间故事中极为少数的现象,但它已经透露出民间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趋势:不接受生活的教训,智慧难道会自己长全?不熟悉赛场的路径,驯好的快马达标也难。翅膀未经风暴的考验,雄鹰怎么能搏击云天?没经过对唱的大场面,年轻人难得快轮雄谈。两脚常年不出阿吾勒,小伙子无法得到锻炼,只有踏过艰难的路程,①《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第10卷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上海出版社,1995年,第548页。26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①才能长成有为的青年。通篇采用很多对话都是诗歌一样的形式,字数对等,尾字押韵。体现了哈萨克族文学发展的新高度。2.4.4简约的人物塑造民间故事的艺术画廊民间故事对人物的塑造,不像书面文学创作。书面创作强调形象丰满、个性突出;而民间故事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表现的个体形象鲜明性、单一性。民间故事的存在,既非为了信仰、也非为了缅怀,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它是消闲的,它既包涵以前时代所创造的知识和经验,也包括久经考验的美好道德和情操,能在愉悦中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是“寓教于乐”的百科教材。2.4.5积极向上的基调两族民间故事的风格和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很少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意味,也极少有悲悲戚戚的低沉篇章。劳动人民在苦难的生活历练中已经练就了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面对生活,而对于西域地域背景和自然风光下塑造的人民,更有一种强劲的沉稳和大气。因此,他们在文学中善于揶揄调侃,把苦难和艰辛酿成了一杯杯醉人的美酒,培育成一朵朵灿烂的野花。故事的喜剧色彩随处可见,比如机智人物《霍加纳斯尔的故事》中,《怕老婆听不见》《知道的告诉不知道的》、《我睡着了》一个个读起来都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霍加纳身上所表现的灵活、信手拈来的俏皮,都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性格。透过轻松活泼的形式背后,我们看到了蕴藏在其中的严肃思想和教育意义,和社会生活内容的方方面面。①《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271页。27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第三章哈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异同原因之分析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民间故事的关系比较密切,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综观整个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的类型,不难看出他们有很多相似的母体和情节,尤其是对那些既是民间故事又是英雄史诗的作品而言更是如此。民间故事作为文化的载体,它承担着不同民族的习俗、信仰和心理,是民族智慧、情感、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的凝缩。两个民族民间故事的交流和影响,同所有民间文学相互之间影响的规律一样,都不是偶然和突发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自然而然的进行的。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中所表现出的相似性,归根结底,有如下一些原因:3.1相同的原因3.1.1自然地理原因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而文化作为人类意识的产物,必然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是地理环境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参照物。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同处于边疆地域,都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生活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文化具有浓郁的游牧文化特色。游牧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对世界影响范围极大的文化,也是延续性最长、生命力极强的文化。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至今仍以游牧生产、生活为主。因此民间故事自然而然的散发着草原文化的特征和气质。无论题材还是风格,都有相似性。从内容来看,与自然作斗争都是必须要反应的主题。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原山区,因此在民间故事中牧民们风雪顶寒,搏蛇打兽,锻炼生活技能和生存本领,这些,构成了古代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随之而来的战胜它们的强烈愿望,也成为英雄故事的题材。而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人与人交往中的经验,则成为生活故事和动物故事的反应的主题。而在这种题材下抒发的民族精神也是有相似性的。我们看到,突厥语族人民生生不息英雄主义的情结、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和人道主义的共处精神。(2)其次,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还通过影响人的性格、塑造人的气质、激发人的情感而影响人类创造的文学作品。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这种文化发源于高山或沙漠、绿洲或大河。这从《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等汉文史籍的记载中可以清楚地28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看民间故事承载着民间智慧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有的传播生产技术,有的有教育作用,有的是反应当时人民的审美和娱乐。从民族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在新疆地域下形成的民族性格里都具有张扬的个性。这种个性表现为民族受到侵害时的不屈不挠抗争和和平时的强烈扩张欲。西域民族对于先进文明的渴望,在当时的表现是,对物质的欲望,为了满足欲望,除去生产,就是征战和掠夺。没有哪个区域能想西域一样如此好战,发生过如此多的战争,这些,就构成了民间英雄故事永恒的主题。高山、沙漠、绿洲、大河等自然条件下的气候有时风沙狂暴,有时烈日炎炎,气候无端,冷暖多变。这样的环境下形成的柯尔克孜族人民和哈萨克族人民性格粗犷、豪爽、正直,故嫉恶如仇,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故巨人虽能飞沙走石,巫婆虽能呼风唤雨,但最后都能被不屈不挠、神勇机智的英雄们制服。巴依狡猾,商人奸诈,国王霸道,但劳动人民不幸却非不争,他们有的是办法与这些损害自身利益的群体斗智斗勇。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宗教曾经在人类历史上作为慰藉人们灵魂的彼岸世界而笼罩一时,但民间故事中有很多故事中还反应出人们不再依靠幻想而注重自我的精神和力量。这些最终形成了两族民间故事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清醒的自我意识。综上所言,民间故事作为人类的文化产品,从原始意义上来讲,是模仿和借鉴赖以生存发展额外部环境中万事万物而以及随之产生的内部神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两族民间故事中那些惊人的相似处,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3.1.2社会历史原因如果说,自然环境、经济生产方式是文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社会政治、历史阶段以及宗教意识等则是促进文学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这个角度看,两族民间故事内涵相似的成因中,除了这一方地理气候因素的作用,还与当时社会的经济环境和生活生产方式相关。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和相互影响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交流与影响,首先表现在杂居或者相邻的各民族之间。地域的毗邻和语言的相似,也为民间文学的相互传播带来了极大便利。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在地缘上十分紧密,而同为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言关系,就便利两族人们的经济文化往来,因此在文学领域也交流广泛,从而使民族民间文学在内容、情节上呈现互相接近或者是基本相同的现象。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具有相似或者相同的情节,除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影响之外,还由于它们经过共同的发展阶段。其次,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除了经历了相同的社会阶段,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他们的民间故事有如此相似的内容之因是两个民族的相互交流。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是中外文学发展史上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人们都可产生共鸣,都可接受,都能欣赏娱乐,都能受到某种启示和教育的29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根本原因,是促进文学全球化的不可或缺的因素。重要优秀的民族文学常常能突破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表现世界范围内的人们的某种普遍的思想感情,表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所有人的“共同美”。条件。民族关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对文学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哈萨克族形成较晚,但与柯尔克孜族存在族源上的关系。有的部落,如乃蛮、克列等,柯尔克孜族有,哈萨克族也有,说明它们最初是一个部落,后来分属于两个民族了。无论是战争时期的民族迁徙,还是和平时期的相互交往,都构成了民族融合的方式。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社会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也都在相互的影响着,民风民俗也不会泾渭分明的独立存在。它们既在融合中保持着自己,又在融合中改变着自己。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认同又是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最终也将走向“多元一体”的状态。“柯尔克孜”翻译过来是:四十个女孩子。这是突厥人融入哈萨克民族的见证。柯尔克孜族生活习惯和所处的环境和哈萨克族相近。哈萨克族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解放前,他们基本上属于游牧的封建社会并保留有部落制的残余。而封建制严重地阻碍了哈萨克族社会的发展。柯尔克孜族也是我国新疆的少数民族。柯尔克孜语也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部分经营农业,解放前,他们基本上属于封建社会,但在宗教、风俗等方面还留有一些封建残余,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历史上都经过了相同的社会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作为上层建筑的民间文学在反映社会问题上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无论是阶层,人际,还是人们的道德观念,都以社会形态——这一共同的背景为依托。哈萨克族聪明的女性人物故事中的《好妻子》就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中的《聪明的公主》,民间故事反映的社会形态,是旧制残余新制初启的阶级社会阶段,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候,这一点,通过故事中不同身份的人们活跃,诸如牧羊人、鞋匠、巴依、毛拉、穷苦农民等都可以看出。因此社会阶段和形态基本一致的两个民族在民间故事中所描绘的种种关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3.2不同的原因而导致两族民间故事中文化内涵差别的原因应该有如下几点:3.2.1民族信仰接受程度的不同和民族心理的不同在历史发展中,哈萨克族先后信奉过萨满教、袄教、佛教、犹太教、景教、伊斯兰教。哈萨克族人民对宗教的信仰,显示了哈萨克族独有的特色(和柯尔克孜族相比),对宗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特色,也反应在它们的民间故事作品里。萨满教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类型,曾为北方阿勒泰语系诸民族所信仰,哈萨克族和30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柯尔克孜族也不例外。但萨满教包括的内容是很多的,不同民族在获得教义的过程中各取所需,各依所据,如同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分成了不同的教派一样,因此,虽然两族民间故事中的老翁、仙女、占卜者、巨人、妖婆、凶禽猛兽、战马、猎狗、猎鹰英雄、恶魔的等形象塑造,同是受到了萨满教的影响,但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在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坎吉卡拉》中,老妖婆的外形是一个“锅一般黑的东西,①一会儿沉没下去,一会儿浮水面”,能“猛然跳起来,扼住巴依的喉咙,两只铜爪陷进②③肉”“额头上长着一只木碗般大小的眼睛”,要取性命。她与老龙一道,是人类难以抵抗的自然力量的代表。而同为英雄故事的柯尔克孜族《巴依西与江尼西》中,老巫婆的形象是自然人,扮演的角色是给公主治病的奶奶,也没有什么超乎人的神力。从这里不难看出,哈萨克族的萨满教留有很多原始宗教的痕迹。与此同时,民间故事所反映的两民族社会阶段是略有差迟的。同为机智人物故事类型,柯尔克孜族《玛纳坎的故事》是《祈祷的报酬》和《别打扰我做祈祷》等反映伊斯兰教形式的内容,而和哈萨克族《阿尔达尔·考萨的故事》则还是《老巫婆的死》、《和魔鬼斗智》等萨满痕迹,这说明,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人民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而事实也如此。伊斯兰教虽然是现今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的正宗信仰,但当时传时由于两族游牧生活的流动特点,曾经历了缓慢的过程,从7世纪传入,到16~17世纪伊斯兰教才确立了地位。在民间故事中,伊斯兰教在人们的生活中约束力并非那么强,人们的热情度也不是很高,往往也不能严肃地完成伊斯兰教的宗教公修和仪式活动。因此,推测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比柯尔克孜族中传播的缓慢也是有可能的。3.2.2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传播方式两族民间故事中文化内涵的差异,除了影响它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还有文学自身的内在规律作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文学主要靠口头相传。民间故事便是人们在茶余饭后、田间街头、街头巷尾津津有味的讲述与传播故事。所不同的是,进入文明时代后,讲故事的人所讲的故事已不单单是听来的,也许许多是读来的,但仍有许多故事长久的或者是永远的记在人们心上。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将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保留下来,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发生变异。由于民间故事是一种灵活性很强的文学,人们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有意无意的丰富或者浓缩或者改编,因此诞生了同一题材不同类别的故事。变异的途径表现在民间故事里,无非有如下几种类型:(—)人物的变异。①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4页.②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6页.③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7页.31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人物的变异是民间文学作品变异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有的时候,同一内容、同一情节的故事中的人物都各不相同。在《柯里木库里》这类型英雄战胜巨人或者魔鬼的故事中,两个民族地域流传的人物都不相同,有的说是姑娘,有的说是妇女,有的魔鬼是被吓跑的,有的是真实较量后被打败的。可见,人物的变异也是民间文学作品变异的一个重要表现。(二)情节的变异很多民间文学作品不仅改变了人物,更主要的是改变了内容或情节。民间故事的这种表现就比较常见,这种变化使得同类型的故事,具有几种或多种不同的情节。比如民间故事类型中长工和地主的故事,在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中出现了哈萨克族中牧羊人和财主、牧主婆和柯楚逊、柯尔克孜族中识马者的二子和巴依等变体类型。在故事中,柯楚逊、牧羊人、识马者的儿子还是原来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但具体的事实各不相同。他们依旧与财主、巴依斗智斗勇,但识马者的二子以奴隶的身份存在,柯楚逊和牧羊人则是封建社会的农民。这些显然是在流传过程中人们根据时代的不同而改编的,从而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涵盖了不同的历史风云。(三)语言的变异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以口头创作和传承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所以民间文学的变异性首先表现在语言上的变异。在文学的几个要素中,语言是最活跃的因素,口头语言更是如此。一个作品流传到任何地区,往往先染上当地的方言土语色彩,同时也根据当地生活特点和艺术传统改动其中许多词语。这样,就形成了若干个大同小异的异文变体。《三句话》和《四句格言》是分别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中的生活故事。同样是表述别人对你好,你不能做出违反道德就是汉族俗语常说的“以怨报德”的意思,《三句话》中说“当你饮过井水之后,不能再朝井里吐口水”;《四句格言》里说“吃了人家的盐巴,就不要往盐巴上撒尿”。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方言区,甚至在不同的部落、部族中,故事的语言和词语都不相同。可见,民间文学在语言上的变异性是经常地和大量地出现的。俗话说,“一样的话,十样的说法”,同一首歌谣、同一个故事,表述语言是千差万别的,由此形成了大同小异的异文。民间文学的讲述语词总是随着不同的讲述者和故事讲述的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对象发生不间断的变化。32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结语综上所述,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由于生活在同一片中亚地域,自然地理环境相同;族源相近,又经历了相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因此民间故事表现出相似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但若细细推敲,能发现这两个民族民间故事的不同点。如民间故事所反映的宗教信仰方面,哈萨克族较多的保留古代原初的自然崇拜痕迹。两族民间故事的相互交流与影响,不仅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学既有多民族的性质,又有统一风格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是简单的故事内容和叙述方式的异同,而是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民族意蕴和文化内涵的异同。该研究工作在社会不断进步向前、与世界交往日益密切的当今,其价值是多角度的:首先,两族民间故事作为两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对其研究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今天,这种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其次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同为我国突厥语族的重要成员,因此,两族民间故事的研究对于其它诸如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的还未得到全面重视的民间故事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第三,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同为跨国民族,在哈萨克族斯坦、吉尔吉斯坦及其它中亚国家也有大量聚居,因此,两族民间故事的研究是国际性的学科,也是与国际学术接轨的一个途径;第四,两族民间故事的解读有助于探究所蕴含的深刻民族意蕴。一个文化的壮大不仅需要本族人民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借鉴兄弟民族的精华凝聚,归整两族民间故事,有利于促进两族人民的互相理解和交流,是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发展的共同期待。33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参考文献[1]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武昌[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毕桪:民间文学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3]毕桪:哈萨克族民间文学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4]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年;[5]银帆: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6]马学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7]《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柯尔克孜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8]赵嘉麒:哈萨克文化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9]赵嘉麒:哈萨克文学简史[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10]中华民族故事大系[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992年;[1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政治经济学批判宣言>序言.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13]范学新:丝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研究[M].广东高教出版社,2014年;[14]刘守华:世纪之交的中国民间故事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15]马晓琴:回族民间故事研究综述反而[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16]崔斯琴:蒙古族动物故事研究[J].内蒙古大学,2010年;[17]杨雪、李寄萍:东北民间机智人物故事类型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0月;[18]刘守华:比较故事学论考[J].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9]金荣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J]、台北.中国口传文学学会,2000年;[20]崔莹:谈哈萨克族与汉族民间故事中女性的不同[J].第21卷第4期,2005年12月;[21]曼拜特·吐尔地:论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古老民间叙述长诗的共性[J].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22]祁连休、肖莉:一个新的课题——机智人物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一期;[23]木拉提:古代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J].新疆社科信息,2010年第4期;[24]张珂、徐冉:略述国内对柯尔克孜族的研究[J].学术探讨438;[25]伊斯拉木·伊萨合: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2010年第一期;[26]胡振华:伊斯兰教与柯尔克孜文化[J]、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27]秀梅:从柯尔克孜宗教信仰谈其民族文化变迁[J].塔里木大学学报.第19卷第1期,2007年3月;[28]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图腾崇拜[J].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第5页.34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致谢学位论文的撰写终于接近了尾声,研究生生活也即将结束。回望过去,我已经在这享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走过了几个春秋。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到学习途中的茫然与困惑,磕磕绊绊走到了今天。即将离别之际才发现时光如梭,心中不禁充满无限感激和留恋:校园优美恬静,树木葱葱郁郁,图书馆资料充沛,教室宽敞明亮,这一切都曾陪伴我成长。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还是老师和同学,他们包容善良,宽厚仁爱,给予我很多帮助和启迪。这一程风风雨雨,与我而言,是一段艰辛惆怅和甜美充实交织的难忘之旅。离别之际,首先向我尊敬的导师范学新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导师为人和蔼侠义,为师正直严谨,很多处世之道都将成为我今后学习的榜样。感谢您在这些年给予我的指导,生活中给予我的关心,尤其是对性格孤僻的我给予很多体谅和包容。在我放弃自己的时候,您依然开导、宽慰;也因我不合时宜的倔强而担忧。尤其是在论文写作阶段遇到困难时,您不计前嫌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审查、修改我的论文,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也着实为我的效率而生气和焦急,在此,我也为自己的任性和懒散给老师和同学带来的忙烦呈以深切的歉意。在此,我谨向我的导师致以最衷心、最诚挚的感谢!同时深深感谢人文学院的其他老师们在我完成学业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祁晓冰老师、阿比旦老师、赛力克布力老师、贺元秀老师、巴图尔老师、吴若愚老师,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研究精神以及平易近人的学者风范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也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勤奋和努力。其次,感谢我的同学李春慧在我写作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及教导。同时,感谢崔悦老师,陈秀林方志恒等老师对我的莫大肯定和鼓励。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的培育与支持使我能在这象牙塔里无忧无虑的学习、深造,使我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迎接前进路上的一切挫折和挑战。另外,真诚地感谢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共同学习的时光将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当然也要感谢伊犁师范学院,给了我这样一个提升自我的学习平台,给我一个新的起点,面对今后的人生。35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与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之比较作者简介李艳珠,女,生于1988年11月,山西太原人。2011年9月起在伊犁师范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方向为民汉文学关系研究。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1.李艳珠范学新:柯尔克孜族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