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 MB
  • 2022-06-16 13:57:55 发布

中俄民间故事文化差异性研究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摘要民间故事是表现民间文化的重要方式。而中俄两国作为历史邻邦,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众多领域都互相关联,对于彼此民间故事的研究,能够扩大中俄民间文化交流,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目前在俄罗斯越来越多人学习汉语。俄罗斯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改善汉语教学过程尤为重要。民间故事就是很好的汉语教学资源。但中俄民间故事存在许多差异。为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民间故事,最好采用中俄民间故事对比的方式解释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本文以中俄民间故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归纳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中俄民间故事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俄民间故事文化差异。针对俄罗斯人学习中国文化的难点,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中俄民间故事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概述民间故事的概念、特点、类别以及、在文化中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着重对中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从历史背景、家庭观念、数字象征、传统形象、语言特点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四部分展现中俄民间故事的差异性探源,包括地理特点、宗教关系及民族性格特征;第五部分民间故事教学在对俄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本章以俄罗斯学生为教学对象,提供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教学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中俄民间故事对比会表现出两个国家人民的性格、风俗习惯、民族精神的差异。这一切会帮助俄罗斯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关键词:民间故事;中俄;文化I AbstractFolkloreisanimportantwayoffolkculture.Asahistoricalneighbor,ChinaandRussiaarerelatedtoeachotherinthepolitical,military,culturalandeconomicfields.Thestudyofeachother"sfolklorecanexpandtheculturalexchangesbetweenChinaandRussiaandincreasetheirunderstandingofeachother"sculture.Atpresent,moreandmorepeoplearelearningChineseinRussia.RussianlearnershaveencounteredmanydifficultiesinlearningtheinitialstageofChineselanguage.FolkloreisagoodresourceforChineselanguageteaching.However,therearemanydifferencesintheChineseandRussianfolktales.InordertounderstandChinesefolkstoriesbetter,itisbesttoexplainthecharacteristicsofChinesefolkstoriesbycomparingChineseandRussianfolkstories,andtoguidethemtothemotivationoflearning.ChineseandRussianfolkloreisourresearchobject,wemakeacomparativeanalysisbetweenChineseandRussianfolktalesbyusingthemethodsofliteratureinduction,historicalresearchandcomparativestudy.Onthebasisofcontrastiveanalysis,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Russianfolktalesarediscussed.Thisarticlemainlyconsistsofthefollowingparts.Thefirstpartmainlyintroducesthepurpose,significanceandresearchmethodsofthisstudy,andfinallyintroducesthe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summariesoftheChineseandRussianfolkstories;thesecondpartoutlinestheconceptandcharacteristicsofthefolkstories,thecategories,thestatusandroleinculture;thethirdpartfocusesonthecomparativestudiesoftheChineseandRussianfolkstories,fromthehistoricalback.Theview,familyconcept,digitalsymbol,traditionalimageandlanguagecharacteristicsarecomparedandanalyzedinfiveaspects.ThefourthpartshowsthedifferencesofChineseandRussianfolktales,includinggeographicalfeatures,religiousrelationsandnationalcharactercharacteristics;thefifthpartoffolkstoryteachingisusedintheteachingofRussianandChinese.ThischapteraimstoprovideRussianstudentswithteachingadviceonChinesefolktales.AllthesewillhelpRussianChineselearnerstobetterunderstandthecharacteristics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stimulatetheirinterestinlearning.Keywords:folktales;ChineseandRussian;culturalII 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Ⅱ目录..............................................................Ⅲ第1章绪论.......................................................11.1研究目的...................................................11.2研究意义...................................................11.3研究方法...................................................11.4研究综述...................................................2第2章民间故事概述...............................................52.1民间故事的概念和特点......................................52.2民间故事的类别............................................52.3民间故事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6第3章中俄民间故事对比...........................................73.1中俄民间故事历史背景......................................73.2家庭观念..................................................73.3数字象征..................................................83.4传统形象..................................................93.5语言特点.................................................123.6小结.....................................................15第4章差异性探源................................................164.1地理特点.................................................164.2宗教的关系...............................................164.3民族性格.................................................16第5章民间故事教学在对俄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75.1俄罗斯学生学习中国民间故事的作用和意义...................175.2俄罗斯学生如何学习中国民间故事...........................175.3对俄汉语教师如何利用民间故事进行汉语教学.................18第6章结语......................................................20参考文献..........................................................21致谢..............................................................23III 第1章绪论1.1研究目的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间故事反映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的传统文化及国家历史皆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在两国不同民族性格的影响下创造出不同民间故事。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1)对比中俄民间故事,通过对中俄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来考查两国民间故事在不同领域的差异。(2)弄清中俄文化在民间故事中的体现,方便俄罗斯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从而在差异性中得到关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启示,进一步找出俄罗斯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存在何种困难。(3)提出一些方法帮助俄罗斯学生学习中国民间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文化与提高汉语水平。1.2研究意义中国与俄罗斯的民间故事非常丰富,其中包含民间所积累的知识、悠久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尤其近年来,中俄民间故事受到学者们关注,因此进行中俄民间故事的差异性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在俄罗斯,越来越多人学习汉语。而了解中国文化是学习汉语的基本要求之一。中国民间故事可以作为很好的汉语教学资料,因此学习者在消除中国文化知识上的空白点的同时会提高其汉语水平。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俄罗斯学生更深的了解中俄之间在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帮助他们面对文化适应的困难,促进中俄语言文化交流,增强中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而且有利于发展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1.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归纳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1 1.4研究综述(一)中国学者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研究刘守华(2010)分析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特色及价值,指出其是按照科学性、全面性及代表性三性原则编撰而成,按照省市进行分卷,面向民间文①艺学的中国化及本土化。桑俊(2014)评价了《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一书,指出该书将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交叉起来,将二者结合起来做比较②分析,对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开创性。刘守华(2002)分析中国民间故事的结构,认为中国民间故事中复合故事居多,其复合形态背后的叙事逻辑:社会生活结构的折射;民间信仰的渗透;③文学传统与审美情趣的制约。张锐(2016)从Labov的叙事语篇分析模式看中国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指出Labov叙事分析模式包括了点题、指向、进展、评价、结局或故事冲突的解决及结尾。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的基本结构为(点题)④指向——进展——结局(结尾),其中指向、进展、结局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张冠华(2006)分析指出中国民间故事深层次叙事结构,认为是一个没有法律观念的艺术世界,其包括了:因恨杀人;因仇杀人;随意杀人、抓人;借刀杀人;杀人不偿命。张冠华分析了中国民间故事的生态寓言,包括了:人与天地、与大自然的血肉相连;人类与万物的伙伴关系;尊重动物,将人道与天道统一⑤起来。漆凌云(2006)则对中国民间故事起源研究进行反思,提出了有关中国民间故事来源的本土说、外来说、回流说及多元说四种看法,认为民间故事不⑥具备起源研究的显示性。(二)中国学者对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研究中国学者对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研究也比较晚。其研究领域主要是有关俄罗斯童话的定义。杨可(1995)在《俄罗斯“魔幻童话”的结构及其语言特色》中论述了俄罗斯民间“魔幻童话”的结构特征,分析了特殊结构的语言特色,并①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特色与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4-156.②桑俊.佛经故事传中国比较故事园地结硕果——评刘守华教授新著《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58-160.③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结构形态论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47-51.④张锐.从Labov的叙事语篇分析模式看中国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J].青年文学家,2016:157.⑤张冠华.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寓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15-118.⑥漆凌云.中国民间故事起源研究反思——以天鹅处女型故事为个案[J].民俗研究,2006(2):160-163.2 ①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李向东(2012)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语言个性》通过分析俄罗斯民间故事文本特有的精神文化价值和语言文化价值,揭示其中所含的俄语语言个性各层级的常量内容,呈现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俄语语②言个性。王树福(2016)在《结构化与类型化: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把俄罗斯民间故事分三大类别:动物故事、神奇故事和生活故事,在叙事结构③上主要呈现为线性式直线结构、重叠式单线结构和回环式闭合结构三种类型。杨可(2002)在《俄罗斯民间童话与俄罗斯民族个性》一文中以俄罗斯民间童话为对象,一方面揭示了俄罗斯民族个性跟民间童话结构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阐释了民间故事中传统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如忍耐、消极等同俄罗斯民族④个性之间的联系。(三)俄罗斯学者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研究在俄罗斯最有名的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者是Б.Л.Рифтин(李福清)。他对于中国民间文艺、民间文学传统、传说,都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多种相关研究著作,如《中国神话故事论集》(1988)、《汉文古小说论衡》(1992)、《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1997)、《神话与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故事比较研究》(2003)、《古典小说与传统》(2003)等12本中文出版的书。同时他还将很多中国民间故事翻译成俄语。(四)俄罗斯学者对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研究在俄罗斯比较早开始研究民间故事,研究著述也很多,而且内容及成果较为丰富。研究学者也出版了数十本研究童话的专著。代表人物与著述有:A.И.Никифоров的《Квопросуоморфологическомизучениинароднойсказки》(1926)(《关于民间故事形态研究的几个问题》),B.Я.Пpoпп《Историческиекорниволшебнойсказки》(1946)(《魔幻童话的历史根源》),A.H.Афанасьев《Русскиенародныесказки》(1855-1863)(《俄罗斯民间故事》)等。这些著述①杨可.再论俄罗斯民间“魔幻童话”的结构及其语言特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6):115-118.②李向东.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语言个性[J].外语研究,2012(6):41-45.③王树福.结构化与类型化: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23-28.④杨可.俄罗斯民间童话与俄罗斯民族个性[J].中国俄语教学,2002(4):15-20.3 选材全面,内容丰富,为民间故事研究者提供了良好语言素材。其中最著名的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者叫A.H.阿法纳西耶夫。他出版的俄罗斯民间故事集,内容很全面。虽然那时候已经有了不少民间故事集,但阿法纳西耶夫所出版的民间故事集跟之前的民间故事集不同,他尽力保留故事的原来的风貌。因此,他的作品对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研究很重要。(五)中俄民间故事的对比研究有关中俄民间故事对比的研究到目前为止非常少,仅有几篇学术成果。例如:方香廷(2002)《汉俄民间故事创作特点比较》从民间文学的一般特点、故事结构特点、故事语言特点、故事人物特点等方面对两民族民间故事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更加深入地理解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他认为中俄民间故事具有近似结构,“三段式”情况比较多。故事语言包括了口语化语言、固定词语搭配。在人物形象上,汉民族民间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多是具有代表性的形象,俄罗斯民间故①事的人物一般是典型形象。史瑞瑞(2017)选取中俄两个民族民间故事中共有的"最小儿子获胜"母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两个民族在该母题框架下的故事文本,揭示两国孕育该母题的婚姻制度土壤,以及影响这一母题发展的宗教文化因素。民间故事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观念是民族世界图景的语言单位,承载着民族的知识、经验、情感与评价,构成民族心智世界的基本文化内核。以中国和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核心观念——家庭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对家庭教育的词源追溯、故事文本所呈现的家庭图景的研究,揭示中国和俄罗斯具有民族特性的传统家庭观念的异同。在俄罗斯几乎没有人进行中俄民间故事对比研究,因此本论文对深入研究民间故事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中俄民间故事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在故事叙事方式方面的异同、故事与民族性格的关系。本文对中俄民间故事在特定历史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和实践运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以后的中俄民间故事对比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①方香廷.汉俄民间故事创作特点比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9-61.4 第2章民间故事概述2.1民间故事的概念和特点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门类之一。中国文学研究者黄涛在《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一书中提出了民间故事的定义。民间故事的概念有广义及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带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叙事作品的总称,包括神话、传说、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等。狭义的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的内容具有泛指性、虚构性和生活化特征的散文叙事作品,是指神话、传说以外的散文叙事作品。民间故事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贴近生活,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与传说,它是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主宰之后产生并长期存在的文体。(2)泛指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3)类型化,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①显著的类型化倾向。2.2民间故事的类别民间故事有许多类别。阿尔奈(AnttiAarne)是芬兰著名的民间故事研究者。他曾在1910年撰写民间故事的情节类型索引。许多国家民间故事研究者接受了AnttiAarne的体系。他的民间故事索引是用德语写成的。他把所有的故事分成三个大的组:第一组是动物故事,第二组是民间故事,第三组是笑话。同时第二组也可以分为三类:神奇故事,传说故事和生活故事。之后斯蒂·汤普森(StithThompson),一位美国学者,把阿尔奈的体系翻译成英语,并对其作了补充。阿尔奈和汤普森的民间故事类别体系索引称为分类法,它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民间故事索引。动物故事:这一类型是存在时间最长,最古老的民间故事类型。动物故事的特点在于动物被赋予了人类的品质。动物跟人一样的聊天,跟人一样有理智思维。除此之外,动物施展魔法。本格民间故事,其中包括神奇故事、传奇故事、生活故事。①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4.5 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作品。其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内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传奇:传奇故事大多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内容大部分是侠客、清官、贪官等为老百姓所关注的人物。这类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生活故事:生活故事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有爱情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哲理故事等。民间笑话:是幽默、滑稽性的短小故事,其中一部分讽刺锋芒指向昏庸贪婪的统治者,但更多是讽刺人民内部生活和性格中某些缺点的作品。其包括傻子的故事、夫妻的故事、寻求未婚亲的故事等等。2.3民间故事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故事包含民族的个性特点、风俗习惯和历史。民间故事的内涵极为丰富,因此它在文化中有多种多样的作用。俄罗斯著名的民间故事研究者B.Я.Пpoпп提出了民间故事的作用理论。按照他的理论,民间故事有两种作用:显性的和隐性的作用。显性的作用包括娱乐、审美、交流、创造,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是代代交际。民间故事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具有很大的作用。隐性的作用包含信息、教育、治疗和设定目标,它包含一些意义链:考虑-决定-做;目的-行动;问题-帮助。故事治疗的基础就是个人或者民族的下意识投影。除此之外,民间故事还有补偿作用,补偿作用的核心就是逃避现实,补①偿现实中缺少的元素,为克服困难提供机会。①ПpoппB.Я.Историческиекорниволшебнойсказки[М].Москва:Наука,1946:142.6 第3章中俄民间故事对比3.1中俄民间故事历史背景民间故事中取材于历史的有很多,而一些野史也会从民间故事中寻找历史线索,说明民间故事中交代的历史背景。以中国的“孟姜女哭长城”为例,孟姜女出生在秦朝修建长城的年代,她的丈夫在修建长城期间死去,她哀思她的丈夫,在长城脚下没日没夜地哭,最终感动上天,长城倒下,她见到了丈夫的尸骸。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就交代了秦朝时期修建长城的历史背景。而这种对宏大的历史背景的交代,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出现的频率尤其高,而以战争为历史背景的民间故事占了这类故事的绝大部分。而俄罗斯民间故事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其宏大程度同样不亚于中国民间故事。不死的科谢伊(КощейБессмертный)是一个最常见的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形象。它不是一般的形象。按照大部分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者的意见,不死的卡啥体现哈札尔人或者最高统治者-可汗。公元前5世纪,哈札尔是俄罗斯的邻居,位于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不死的科谢伊(КощейБессмертный)一直穿黑色的衣服,他的皮肤也是黝黑的,他有许多仆人(神奇的恶灵),他的城堡在高高的山顶,常常在岛上。民间故事常常说“тамКощейнадзлатомчахнет”,意思是科谢伊(Кощей)把金钱藏在他的城堡里。那时候哈札尔人是俄罗斯人最危险的敌人。在实际上哈札尔汗国的城堡在伏尔加河的岛上,哈札尔人把他们所有抢劫到的财物都藏在那儿。如此,不死的科谢伊(Кощей)是哈札尔人的艺术形象。中俄民间故事对历史背景的表达不一样。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历史背景是明确交代的,而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历史背景是隐含的,如果对俄国古代史不太熟悉,就很难理解故事跟历史事件有什么关系。3.2家庭观念中俄民间故事对家庭观念的表述方式各有千秋,但是对于家庭观的设立,大都遵循同样的叙事方式。在介绍家庭的时候,往往在开始时会介绍家庭构成。不论是民间文学还是历史文献都会采取这种介绍家庭构成的方式,其次会介绍家庭成员的责任,比如介绍谁是谁的丈夫,谁是谁的妻子等表明家庭成员的责任。介绍完责任,就需要表达家庭成员的权力,比如介绍故事主人公在家庭中7 的权力也可以理解为地位;之后就要表述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段关系的介绍就会将故事引入正题,家庭成员之间必须设定一定程度的矛盾,有了矛盾,故事才能进行下去。在这种对家庭故事的塑造中,中俄民间故事采取的叙事方式有着一些差异,以中国民间故事对家庭观念的阐述方式为例,中国的民间故事中家庭故事往往遵循一种套路,一开始的幸福家庭,遭遇变故,形成家庭成员的痛苦,再到最后的分离。通过这种家庭成员的痛苦来诠释家庭概念,家庭不只是一个屋檐,家庭成员健在,生活才能够幸福,才能够形成真正意义的家,这就是中国民间故事对家庭观念的阐述方式。比如中国民间故事《金翅鸟》,乞丐儿子跟一个非常漂亮姑娘结婚,他们一开始很辛福。但好景不长,他们流浪到都城,国王喜欢上了乞丐的妻子,就把她抓到皇宫。乞丐儿子最后从国王手中救出他的妻子。而俄罗斯民间故事则有所不同。一般的套路是一开始分离,中间遭遇痛苦,最后通过努力获得幸福。这是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家庭的设定,主旨是强调家庭成员在一起后才能幸福,期间的痛苦分离都是为故事结尾的幸福生活做铺垫。以俄罗斯民间故事《海沙皇和智慧的瓦西里萨》为例,沙皇从外地回去的时候遇到了海沙皇,但在他的妻子,智慧的瓦西里萨的帮助下,终于回到家。这是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家庭观念,虽然与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家庭观念有差异,但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家庭观念,最终都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幸福,说明两种民间故事都注重家庭成员的幸福感。3.3数字象征数字在中俄民间文化中的出现,往往与两个民族自身的一些忌讳有关。在民间故事创作的时候,尤其在一些虚幻故事中,都会刻意的强调数字观念,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观念。比如中国的民间灵异故事当中,会尤其忌讳子时,三人等观念。一般出现这样的数字,在故事中就会有相应的事件发生。因为中国人讲究阴阳相调,子时是午夜,是中国道教思想中阴气最重的时刻,也是鬼气最重的时刻。而3是能够破坏阴阳相调的数字,三人的概念也是故事中强调的比较多的概念。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常常会出现7,比如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而在故事《孔雀公主》中每隔七天便有七位美丽非凡的孔雀公主飞来游泳。而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而东正教又起源于西方的基督教,这类信徒一般都忌讳耶稣被钉死的日子星期五以及数字13,因为耶稣加上他的12门徒正好是8 13人。俄罗斯人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尤其忌讳5和13,所以在民间故事的创作中,很少出现这两个数字,而在一些灵异故事中提起,则有引导作用。俄罗斯民间故事往往出现3,这也跟东正教有关系。东正教的基础概念是圣三一,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体现在一体。所以3是俄罗斯民间故事中最常见的数字。例如在故事《青蛙公主》中沙皇有三个儿子,他给每个儿子的妻子提三个问题,沙皇的第三个儿子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综合以上说法,可以得知中俄两国民间故事对于数字概念的引入,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宗教思想的影响。3.4传统形象(一)人物形象在中俄民间故事中存在很多共同人物形象。我们把这些形象分成三类:弟兄、恶劣的继母、美丽的姑娘。中俄民间故事都具有弟兄情节。一般有两或者三个弟兄。父母出世之后,大哥继承遗产。大哥或者嫂子往往是反派人物,他们对弟弟很苛刻,把弟弟逐出家门。不过最后弟弟一定发财,跟美丽的姑娘结婚。以中国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为例,牛郎是最小的儿子,他善良、勤劳。牛郎的嫂子十分泼辣,她劝牛郎的哥哥和牛郎分家,只给他老牛。但是老牛帮助牛郎跟织女结婚。牛郎凭着他的努力及老牛的帮助得到幸福。兄弟同类故事也存在于俄罗斯民间故事。例如《按照狗鱼吩咐》、《灰褐色马》、《傻子伊万》。这三件故事的情节是相似的:有三个儿子,主人公傻子伊万是最小的。伊万很懒惰,是个受气包,经常被他的哥哥嘲弄。不过他的运气很好,伊万借助神明的帮助克服了困难。傻子伊万包含俄罗斯民族性格最重要的特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民群众的朴素的价值观。中俄民间故事中常常出现恶劣的继母形象,存在许多共同点。继母是故事的负面形象,继母还有一个或者两个女儿,他们的特质:小气、自私、懒惰等等。由于民间故事的审美特征,负面人物形象都是丑的,后母和她的亲女儿的外表也是丑的。中国民间故事《叶限》和俄罗斯民间故事《严寒老人》就是继母类形象的极好例子。这两件故事的女主人公非常相似,她们凭着勤劳的双手及在神奇的动物帮助下嫁给国王的儿子,而凶恶的继母和其亲生女儿则遭到恶报。美丽而又具有智慧的姑娘形象在中俄民间故事中都很常见。女主人公往往9 聪明伶俐、勤劳勇敢、美丽善良。最好的例子是中国民间故事《田螺姑娘》与俄罗斯民间故事《青蛙公主》。田螺姑娘及华西里莎(ВасилисаПремудрая)一开始都不是人,她们两个变成贤惠的姑娘。在《田螺姑娘》故事里有一个善良而勤劳的单身汉,他每日在田里努力工作。有一天他从河边捡到了一只田螺,过一会,男子从田里回家的时候发现家里很干净,有很多可口的菜。第二天,他偷偷地观察谁来他的家,原来是田螺姑娘,他看到这么美丽的姑娘,就爱上了她,求她嫁给自己,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俄罗斯民间故事《青蛙公主》情节跟《田螺姑娘》很类似。故事起初华西里莎是一只青蛙。沙皇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叫伊万。华西里莎嫁给伊万,然后变成了漂亮的姑娘,她一直帮助她的丈夫,他们一起面对生活困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代表人民心中理想性格的女主人公形象。(二)动物形象中俄民间的动物故事以动物为主人公。故事里的动物常被拟人化。这类故事,有的借动物之间的纠葛表现某种社会现象、人与人的关系;有的着重解释动物的习性;也有的包含比较明显的教训意义。中俄民间故事的动物形象可以分两组:相似的与独特的形象。相似的动物形象包括狐狸、兔子、老鼠、狗、马、鱼。独特的动物形象包括老虎、猴子。在中俄民间故事中狐狸都是一个小偷,它很聪明,经常偷鸡,而农夫很难把它抓住。狐狸一般是负面的形象。在中国民间故事有狐狸精形象。狐狸精有时候是女的,有时候是男的。故事中有这样的狐狸精描述:“一个两眼绿光的小孩子,脸尖尖的;有时候变成一个黄花美女,戏弄民间的小伙子;后来他去查看发现并不是小狐狸而是一个小姑娘”。在俄罗斯民间故事没有狐狸精的形象。但是狐狸在许多故事会常见。狐狸跟兔子往往有矛盾,这是大部分俄罗斯民间故事的情节。中国和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兔子形象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兔子显得弱势勇敢、镇静。不过,在中国民间故事兔子还有夸口的和好奇的样子。例如,在“兔子的尾巴”故事两只兔子为了游过对岸骗了老龟。而在俄罗斯的故事兔子一般不会骗别人,反而它经常被别动物骗。在中国民间故事“懂禽兽语言的牧童”兔子变成白头发的老头儿、天上的神仙。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兔子只是一个动物,没有魔法的能力。在中俄民间故事中狗都象征忠心、忠诚。以中国民间故事《猫和狗的故事》10 为例,狗用全力去找主人的别针,这样表示对主人的爱情。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狗同样体现为正面形象。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严寒老人》狗帮助继女主人公,还预言了继女幸福的未来。马的形象在中俄民间故事中一般是正面的。在一些中国民间故事马很具有骄傲、任性的性格。例如中国民间故事《马和驴子》,马和驴子帮助主人走过远的路。马总是不满意驴子走得慢,可是驴子死了之后,马很后悔没支持驴子。在俄罗斯民间故事最有名的马形象是灰褐色马(Сивка-Бурка),它有魔法能力,它把傻子伊万变成帅哥,还凭着它的能力帮助傻子伊万跟沙皇的女儿结婚。中国及俄罗斯两个国家民间文化都有鱼的形象。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鱼是狗鱼或者金鱼,在中国民间故事则鱼往往是鲤鱼。鱼的想象一般是正面的。它帮助主人公发财。例如,中国民间故事《金鲤鱼》,这里鲤鱼变成一个黄衣少年人,它拼命地保护渔民们,最后它死了,但是他的身体变成了岩石,这座岩石旁边鱼特别多,渔民们在那儿修了一个新的鱼市,他们一天天富起来。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最常见的鱼的形象是狗鱼和金鱼。故事的主人公偶然抓到鱼,然后他发现这条鱼不是一般的鱼,它会说话,还有魔法的能力。这条鱼劝主人公把它放出,放出之后它会实现主人公的愿望。在中国文化中老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物形象。中国民间故事“皇帝和老鼠”,甚至皇帝和国民都害怕小老鼠。在这个故事有的老鼠很自豪,什么都不怕,其他的老鼠则是好客的、爱储备东西的动物。它们经常偷人的东西。在俄罗斯民间故事老鼠非常小心,很怕被抓住。它也会偷东西,不过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老鼠很善良、勤劳。例如,在俄罗斯的故事“吓得疑神疑鬼”老鼠帮助主人公跳水。另外,在“拔萝卜”故事中老鼠对情节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就是它帮助主人公把拔萝卜拖出。虽然老鼠很小,但它的作用会很重要。在中俄民间故事中鸟的形象非常重要。以中国民间故事《百鸟朝凤》为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只普通的鸟,名叫凤凰,为了给其他的鸟类带来火,用自己的羽毛带来了火种,而其他的鸟类为了纪念凤凰的卓越功勋,将自身最漂亮的一片羽毛贴在了凤凰身上,并且每年都聚集到凤凰身边。这个故事是中国古人通过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加强同大自然的交流,并将这种对大自然的神秘感通过凤凰引火的故事来体现,而其他鸟类对凤凰的崇拜为民众营造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报恩思想,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互恩互惠的态度。而在真实世界,这个故事表现了古人对带来火种的人所保持一种报恩思想,而炎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为民众带来火种的人,他们对炎帝也保持了百鸟朝凤的报恩思想。俄罗斯民间故事也不乏其列,比如老鹰在俄罗斯人的故事中总是以正义以11 及强者的身份出现,这一点在俄罗斯民族性格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连俄罗斯的国徽都以双头鹰作为标志。因此能够成为俄罗斯民族图腾的动物在故事中被赋予美好的形象就很容易理解了,而老鹰在中国的民间故事动物形象中却并不是美好形象的代表,反而成为了暴力和战争的象征。而一些鸟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则被塑造为恶劣的形象,比如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被赋予丰收象征的布谷鸟,在俄罗斯的民间故事中则被赋予了邪恶的形象,在俄罗斯的民间故事中,布谷鸟跟乌鸦一样是不吉利的象征,甚至是家中死人的象征,俄罗斯民间故事提到“布谷鸟叫,寡妇来到”。从上面动物形象的对比,可以看出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许多动物形象与中国的民间故事动物形象的异同之处,这也就是两个民族民间文化差异性的体现。(三)超自然形象中国的民间故事中记录了很多超自然形象,故事中的动物一开始就恶劣,或者因为犯错误,天帝把它们变成恶劣。在民间故事中超自然形象往往是神明,有负面的和正面的神明。神明住在天上,也会住在人间。像龙王就是典型的超自然形象,中国的部分地区至今还保留了祭龙王的习俗,可见超自然形象对中国民众的深刻影响。以龙王为例,中国的民间故事谈到中国的河流海域都有守护神,而守护神的形象就是一条龙,但在故事中,龙王必须要通过人民的祭祀才会去保佑他们,这一点同希腊神话中的海王形象十分接近,在中国民间故事中的超自然形象一般都有两面性,龙王不一定都是好的,也会有威胁民众生命安全的行为,哪吒闹海中的东海龙王一开始就以强权压人的形象出现,可见这类超自然形象虽然都有所谓的灵性,但并没有严格的好坏之分,并且需要崇拜。这一点又和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形象有很深的联系,甚至可以看成统治阶级的一种形象化。超自然形象在俄罗斯的民间故事中出现的频率并不是最高的,因为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而东正教并不是多神教,对于神明的敬畏让俄罗斯民族在提起神明的时候总是带着崇敬的意味,这一点与中国的神话故事有较大的差异。在俄罗斯的神话故事中,神是万能的,并且从来都不会干坏事,也不存在像中国神话故事中那样神明做了错事被贬人间的事。而俄罗斯人对于鬼怪的描写,不会出现好的鬼怪,鬼怪就是鬼怪,鬼怪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形象就是坏的,只做坏事。因此俄罗斯的神话故事多是远古时代的神话,在故事中神主宰一切,而鬼怪则教唆人类做一些被神明禁止的事情,而受到神明的惩罚。这一点与西12 方世界对鬼神的描写别无二致。3.5语言特点(一)开头及结尾汉俄民间故事在故事开头部位和结尾部位出奇的保持了一种默契,他们在行文中都习惯模糊故事开端,没有确定的日子。这样也可统称为泛指性,说明民间故事重在强调故事内容,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才是民间故事所倡导的,所以对于故事开头部分进行模糊化的概述,是汉俄民间文学的一种默契。中国民间故事的开端往往都有这种开端:很久很久以前、盘古开天辟地之时等一些模糊的时间概念。而俄罗斯民间故事大部分有这种开端:Внекоторомцарстве,некоторомгосударстве;затридевятьземель,втридесятомгосударстве。从例句开端我们可以看出中俄民间故事的开端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人民注重时间,所以在开端提出关于时间的信息。俄罗斯人民则注重空间,因此在故事的开端往往会有关于地点的信息。而结尾部位,一般是民间故事收尾以及决定主人公命运的部分。在故事结尾处,中俄民间故事都倾向于对故事所述的一种概念或者哲理进行叙述,通常以“这件故事告诉我们”、“故事结束了,我们感觉到了”等方式作结,然后引出故事的中心思想,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中国民间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特征,在结尾往往表达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例如:全国上下的人们都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而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结尾一般都关于主人公的幸福生活,比如:ижилионидолгоисчастливо。这是中俄民间故事结尾的差异。(二)故事结构及情节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化更为突出,可以说故事是类型化最强的一种叙事文体。与类型化相关的是,故事对人、事物、景物的个性化描写较为缺乏,叙事手法较为粗疏,但这点从另一角度看就是质朴简约,与民众的审美趣味相契合,而且叙述粗疏的不足为情节的强烈趣味性所弥补,使故事成为现代民间叙事文体中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而中国民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故事的叙述注重关键性情节的交代,而不做面面俱到的细节描述。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力也主要在情节的生动性上。这点是故13 事区别于传说的主要特征。俄罗斯民间故事叙事结构上主要呈现为线性式直线结构、重叠式单线结构和回环式闭合结构三种类型。在不同的故事类别和叙事结构中,叙事者以全知型第三人称或限制性第一人称视角出现,以旁观者或参与者身份出场,组织情节讲述故事,在叙事视角、情节功能、文体风格等方面呈现出相对结构化和模式化的特征。俄罗斯民间故事叙事结构的定型化与类型化,凸现出集体民众对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互动关系的情态取向,奠定了俄罗斯近现代叙事艺术的物质基础和理论渊源。在情节设定上,俄罗斯民间故事更注重情节的安排,并且在情节安排中侧重对周围事物的描写,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往往会在周边事物细致①的描写中更显生动。这一点就与中国民间故事模糊周边事物,强调人物形象与故事趣味性的特点有所出入,但是从情节设定上来看,二者都有各自的优点。(三)修辞手法教育是民间故事非常重要的作用之一。民间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每件故事都有正面及负面形象,有的会做好事,有的却做坏事,因此故事出现很多俗语。这些俗语的基础就是故事主人公的性格,俗语描述主人公的行为。这种现象存在与中俄民间故事中。以中国民间故事《夸父逐日》为例。夸父想抓住太阳,不过因为非常渴最终死去。夸父逐日描述人力不从心,有目标,不过能力不够。在俄罗斯民间故事《按照狗鱼的吩咐》中有一个俗语:мелиЕмеля,твоянеделя。叶梅利亚(Емеля)是这件故事主人公的名字,他很懒惰,天天休息、聊天、什么都不做。这个俗语形容喜欢聊天的人。中俄民间故事语言在风格上更接近口语,其言语形式则表现为大量使用对话言语。民间故事都运用各种各样的修饰语、比喻、而且都有许多固定词语搭配。在中国民间故事常用的修饰语都是四个字:美如天仙、聪明伶俐、英俊潇洒、风华正茂、幸福美满。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有固定的修饰语是形容词及名词,也可以说惯用搭配语,例如:хитрыеузоры,дубовыестолы,честныегости,ясныймесяц,высокийдуб,синееморе,сахарныеуста。修饰语增添了故事语言的美学色彩,具有奇妙的描写和表达功能,突出了被描写事物的艺术特性。除此之外,俄罗斯民间故事也有反复短语:жить-поживать,грибы-ягоды,чудо-чудное,злато-серебро,бабушка-задворенка,пора-время。这是俄语的特点,①王树福.结构化与类型化: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23-28.14 以反复短语衬托动作的时间长短。反复赋予故事语言以音乐感、韵律感及表现色彩。中国民间故事运用许多比喻:雨-眼泪、雾-忧愁、湖水-镜子。比喻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常常会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中俄民间故事所特有的各种语言手段在中俄民间故事中被大量运用,它们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表达力,而且使讲述更加生动活泼。3.6小结本章将中俄民间故事就历史背景、家庭观念、数字象征、民间故事传统形象以及叙述特点方面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中俄民间故事在故事题材上有相近的部分,也可以总结一些不同点:(1)中俄民间故事的历史背景的表达不一样。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历史背景比较明显,而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历史背景是隐藏的。(2)中俄民间故事忌讳的数字有所不同。(3)俄罗斯民间故事超自然形象不多,都有固定的作用,一开始的负面形象,之后并不会变成正面形象。在中国民间故事中超自然形象会因为故事的情节而形成。(4)在故事的开端及结尾中出现一些差异,中国人着重时间,而俄罗斯人重视空间。(5)在民间故事中运用的语言手法不一样。例如,在中国民间故事中修饰语都是四个字,而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往往是形容词及名词。15 第4章差异性探源4.1地理特点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而且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些特点都反映在中国民间故事里,在故事的开端一定有关于时间的信息,而故事结尾往往表达全国家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俄罗斯的面积很大,俄罗斯人喜欢辽阔的草原。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开端清楚地表达这个特征,故事的开头包含地点的信息。因此可以说中国人重视时间,俄罗斯人则着重地点。同时因为两个国家的不同自然特点,在民间故事中出现了不一样的动物。例如在中国民间故事有老虎及猴子动物形象,而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不会出现这种的动物。4.2宗教的关系此课题研究中有关神话故事的研究,可以确切的发现宗教能够直观的影响一个群体的性格,中国以前是多神教,对于神明的能力和职责以及是好坏都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民间故事中的神明比较多,但是神明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成为反派,而鬼怪也可以有好坏之分。这样的故事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却没有广泛流传,俄罗斯不是多神教,一个神明主宰一切,神明没有坏的,而鬼怪也没有好的。这是俄罗斯宗教的教义,因此民间故事也以这样的线索发展。中俄民间故事的数字象征也跟宗教有关系。在中俄民间故事中会出现一样的数字,比如三。不过,在中国民间故事中三跟阴阳有关系,而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三是神圣三位一体的象征,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因此宗教对于民间故事的影响力确是直观而明显的。4.3民族性格通过课题研究中提到的对于民族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民间故事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故事主人公人物设定,都十分符合民族文化倡导的主流人物形象。中国的民间故事中不会出现类似于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主人公形象,相反亦然。中俄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形象很清楚表达人民性格特点。中国民间故事的主人公相信要努力工作才会获得成功,俄罗斯民间故事的主人公通过碰运气获得成功。这是中俄民族性格的极为重要的差异。16 第5章民间故事教学在对俄汉语教学中的应用5.1俄罗斯学生学习中国民间故事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俄罗斯与中国关系日益升温,双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越来越多俄罗斯学生开始学习汉语。不过因为汉语和俄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俄罗斯汉语学习者一开始就会遇到许多困难:汉字、拼音、声调等等。大部分学生很快就放弃学汉语。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俄罗斯学生缺少学汉语的动机。学汉语离不开学中国文化,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俄罗斯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因此也可以更容易地学习汉语。中国民间故事在汉语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有着鲜明的教学特点,并且得到了汉语老师的广泛认可及关注。中国民间故事反映民族精神、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学汉语的同时学中国民间故事会使俄罗斯学生更快掌握汉语。俄罗斯学生学习中国民间故事有这些基本作用:(1)促进学生学习汉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民间故事非常丰富,故事的内容令人感动,而且与俄罗斯民间故事有所差异,这一切会使学生感兴趣,这样有助于激励学生学汉语。(2)促进学习者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民间故事集中了许多语言因素,比如中文特殊的词语搭配、成语、惯用搭配语等。此外,民间故事的语言接近口语,内容充满对话、平时使用的词汇,而且在故事中语言手段及生词往往会多次重复,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掌握新的语言知识。(3)帮助学生面对文化适应困难。学习者通过学习中国民间故事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国及俄罗斯两个国家有很多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表现在人民习惯、性格、传统上。更多了解两个国家的差异会帮助学习者避免许多误解。(4)了解中国民间故事在俄罗斯学生汉语教学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增加中文知识,得到了许多学习者的赞同。5.2俄罗斯学生如何学习中国民间故事目前在俄罗斯大部分人从大学开始学汉语。因为学生只学汉语,而且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中国留学,许多大学生缺少中国文化知识。为了让学生不会产生学中文很单调的想法,汉语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材所提供的资源,还需要补17 充一些课外的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中国民间故事就是很好的汉语教学的资源。当前在俄罗斯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教学还没有完全进入正轨。俄罗斯汉语学习者较少会在课堂学习中国民间故事。一些汉语教材有简易的中国民间故事课文。除此之外,有一些专门学中国民间故事的教材。俄罗斯有名的语言学家伊利亚·弗兰克(ИльяФранк)提出了很好的方法学习外语,这同样适用于汉语。伊利亚·弗兰克的课本就是以民间故事集为主。学习者先阅读简易的故事的内容,不需要背熟新的生词,因为生词往往有重复,这样学习者很快就会掌握新的生词。每个故事都有拼音、俄语的翻译、语法与词汇注解。学会简易的故事,学习者着手学原文的故事内容。伊利亚·弗兰克认为,为了掌握外语词汇,机械记忆完全不合适,最好的方法在不同的语境遇到同样的生词,遇到得越多记忆得越快。这样学习者会克服很多学外语的困难,很快增加词汇量,同时习惯①外语的逻辑,也因此节省学习的时间。5.3对俄汉语教师如何利用民间故事进行汉语教学使用民间故事在外语教学中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过程,使其更有意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民间故事已被很多外语老师广泛使用。俄罗斯语言研究者КоротковаЛ.Д.在她的文章中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民间故事的思考。设计课堂民间故事的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民间故事中充满了语言知识。难点在于要保留故事的情节及意义,只这样才可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为了说明外语的词序,可以使用民间故事《拔萝卜》。故事具有固定的行动顺序,这些行动有重复率,按照行动的顺序可以让学习者了解汉语的词序。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新的知识。第二,民间故事可以扩展外语词汇量。例如,每个国家的民间故事中有许多动物的名称。学生看民间故事可以避免机械记忆,同时又快又有效地记住新的生词。第三,民间故事可以增强学生的翻译技能,给学生提供双语版本的故事,然后促使他分析、翻译与复述汉语故事。民间故事全面反映了民族个性特点、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这些民间故事的优点对汉语教学极为重要。为了学会一门语言,学习者必须应该理解目的语的①ФранкИ.Китайскиесказки[М].Москва:Восток-Запад,2006:26.18 ①民族特征。更符合地使用目的语并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及礼貌。按照КоротковаЛ.Д.提出的使用民间故事的方法,我们可以在汉语教学中运用中国民间故事,优化教学过程。汉语老师挑选故事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原则:内容的易懂性、提供知识的材料丰富性、系统性。故事的难度应该适合学习者的教学对象的年龄、语言水平、学习风格等。汉语老师在上课前要考虑所选的中国民间故事内容,例如学生要完成该任务,需要用到哪些词语、哪些语法句型,这些东西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这是上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运用民间故事是由课堂教学结构决定的。民间故事将成为上课时不可缺少的好助手,其可以帮助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的技能训练,同时帮助学生体验中国文化。运用民间故事的教学过程可以分出四个阶段:(1)导入。告诉学生民间故事的名称,让他们猜出故事的内容,然后导入生词,尤其注意成语的意思,解释这个故事跟中国文化的关系。(2)理解故事的内容。要把故事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结束之后要问学生几个问题:谁是故事的主人公?他做什么?使学生描述主人公。接着,在中俄民间故事之间进行比较,为了学生更好掌握故事的内容,使故事在学生头脑里留深刻的印象。(3)检测学生对故事理解。可以运用一些测试,比如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故事的句子排列顺序题。(4)训练语言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描述故事的主人公,注意让学生运用故事的成语或者修饰语。除此之外,进行对话练习,使几个学生扮演故事主人公的角色。民间故事中人物被赋予固定的性格,其行动有具体的条件。民间故事没有多余的信息,只有一个情节结构,这样很容易理解故事的意思,所以在汉语教学中运用民间故事比小说更适合,尤其在初级阶段。除此之外,中国的民间故事可以用于中级和高级汉语学习者,让他们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改变原文故事的风格,甚至写成报纸文章或者广告类型文字。当然,在这之前要复习学过的语法句型和词汇等。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写作表现故事基本内容及意义。①КоротоковаЛ.Д.Технология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авторскойдидактическойсказки[М].Москва:Перспектива,2008:32.19 第6章结语民间故事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模式,它强烈而多方面地体现出人民无穷的智慧,深刻反映其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世界观。本文的内容从俄罗斯和中国的民间故事入手,首先说明民间故事的概念、类型及在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中俄民间故事的对比,进一步提出了差异性根源:地理特点、宗教与民族性格。在俄罗斯和中国两国不同民族的族性、宗教及地理文化中创造出的不同民间故事。中俄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很清楚地反映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例如,在中国民间故事的人物凭着努力工作才获得成功,故事的主人公一直很谦虚、善良。俄罗斯民间故事的人物一般通过碰运气获得成功。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一个常见的人物形象就是傻子伊万,这个形象体现俄罗斯民族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我们介绍了俄罗斯学生学中国民间故事的情况。目前,在俄罗斯越来越多人学习汉语,不过往往他们只学汉语,忽略中国文化。学中文同时学中国民间故事不但可以提高汉语水平,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学外语的目的就是交际,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如果没有机会用外语交际,看懂民间故事也是一种学习的好办法。尤其对初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看小说很困难,所以特别适合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情节简单、主人公不多、很容易理解。因此,对俄汉语教师首先要掌握俄罗斯民间故事及中国民间故事的差异。教师利用这两点内容会对教学产生很大的帮助,这种帮助体现为:在意译的基础上加上中国民间故事形象的介绍。在很多民间故事当中,形象都是特殊的,而中俄民间故事的形象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于是,为了学生正确地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意思,最好先解释一些中国民间故事形象特点,之后进行民间故事教学,这样不会出现对民间故事内容的错误认知。将民间故事用俄语进行阐述的同时,通过中俄民间故事的对比来说明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将兴趣引导至学习动力上。对俄罗斯学生进行民间故事教学,主要使学生感兴趣,加强文化意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不能要求过高,应该将民间故事用母语讲述给学生,等学生对于中国民间故事的兴趣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对其用汉语进行教学引导。因为笔者能力和时间有限,本文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的理论知识不够强大,运用的参考资料不是非常丰富,视野不够开阔,表达对比的手段不全面,理论阐述及结论不够完整。希望以后能够在此次研究的基础上,对中俄民间故事进行更加深入与完备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中俄民间故事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发展。20 参考文献[1]丛亚平.俄罗斯民间故事的文化意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5).[2]丛亚平.俄中民间故事的语言特色与文化意蕴[J].中国俄语教学,2002(21).[3]单妮娜.对俄罗斯魔幻童话的几点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2(1).[4]董广杰.魅力与魔力——中西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5]方香廷.汉俄民间故事创作特点比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纪瑞艳,杨曼.从俄罗斯童话看其民族性格[J].俄语学习,2010(2).[8]李向东.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语言个性[J].外语研究,2012(6).[9]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特色与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结构形态论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2]陆思贤.神话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13]漆凌云.中国民间故事起源研究反思——以天鹅处女型故事为个案[J].民俗研究,2006(2).[14]桑俊.佛经故事传中国比较故事园地结硕果——评刘守华教授新著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5]史瑞瑞.中俄民间故事中“最小儿子获胜”母题对比分析[J].俄语学习,2017(3).[16]汪玢铃.蒲松龄与民间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17]王树福.结构化与类型化: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8]徐佩.俄罗斯多神教神话的特点[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4).[19]杨可.俄罗斯民间童话与俄罗斯民族个性[J].中国俄语教学,2002(4).[20]杨可.再论俄罗斯民间“魔幻童话”的结构及其语言特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6).[21]张冠华.中国民间故事:没有法律观念的艺术世界——中国民间故事的深层结构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3).21 [22]张冠华.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寓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3]张锐.从Labov的叙事语篇分析模式看中国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J].青年文学家,2016.[2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0.[25]АфанасьевA.H.Русскиенародныесказки[М].Москва:Наука,1863.[26]ГубареваЛ.Г.Китайскийфольклор.Текстыдлячтения[М].Москва:Муравей,2001.[27]ДобролюбовН.А.Опоэтическихособенностяхвеликойрусскойнароднойпоэзииввыраженияхиоборотах.Подред.П.И.Лебедева-Полянского[М].МоскваГИХЛ,1934–1941.[28]КоротоковаЛ.Д.Технология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авторскойдидактическойсказки[М].Москва:Перспектива,2008.[29]КругловЮ.Г.Русскиенародныесказки//Сказки[М].Москва:СоветскаяРоссия,1988.[30]РифтинБ.Л.Героиисюжетыкитайскихсказок//Китайскиенародныесказки[М].Москва:Худ.лит-ра,1972.[31]РошиянуН.Традиционныеформулысказки[М].Москва:Восточнаялитература,1974.[32]СпешневН.А.Китайскаяпростонароднаялитература[М].Москва:Наука,1986.[33]ПомиранцеваЭ.В.Мифологическиеперсонаживрусскомфольклоре[М].Москва:Наука,1975.[34]ПpoппB.Я.Историческиекорниволшебнойсказки[М].Москва:Наука,1946.[35]ФранкИ.Китайскиесказки[М].Москва:Восток-Запад,2006.[36]ШамаеваВ.М.Золотаясвирель.Китайскиенародныесказки[М].Владивосток: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оекнижноеизд-во,1990.[37]ЯкименкоР.В.Квопросуопреемственностивизучениифольклорныхилитературныхсказок//Сказкакакпредмет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М].Межвузовскийсборникнаучныхстатей.–Южно-Сахалинск:Сахалинский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университет,19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