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2-06-16 12:14:1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的学习出类拔萃学府路小学纪娅娟摘要:孩子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归根结底是由高效学习、会管理时间、独立完成作业、善于提问、独立思考等一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的结果。作为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强化和巩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关键词:效率管理独立自觉主动自信提问学习习惯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近期与一位学习退步较明显的孩子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家长也觉得很纳闷,他的孩子一直很听话懂事,自打上了小学后在学习上就很自觉用功,从来不要大人操心。可是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家人却有点烦心,因为看到孩子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看不到孩子的出色成绩,甚至有时觉得孩子在学习上越来越吃力,经常要挑灯夜战完成家庭作业。一开始以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可几次问了同事,也没听人家说需要花这么长时间去完成家庭作业呀。对此,我首先作了说明,孩子们的作业并不多,平均每天顶多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其次我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效率也不高,每次的作业总是最后完成,需要的时间也是别人的双倍或者更多。最后对家长提了几点我的建议。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花双倍的时间去学习,却总是收效甚微。他们不去看喜欢的动画片,不去和同学们玩,每天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书桌前,可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仍旧不好,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学习效率不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不高
有很多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也可能是因为他的学习习惯不好,如注意力易分散、学习被动等。要提高学习效率不妨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让孩子看到提高效率的好处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他们的效率意识,让他们切实体会到高效率带来的好处。简单而言,针对孩子最为有效地说法就是你的时间是一定的,如果效率提高了,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就少了,相应的玩的时间就多了。这样就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快速完成学习任务。所以老师们在给孩子布置作业,制定目标都要具体到量上,而不是规定时间。例如,告诉孩子做二十道题,看两页书,而不是学习一个小时。方法二:采用定时法,积极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就要先从提高作业的效率做起。当然这需要与家长沟通,形成共识,互相配合与支持。老师和家长都要认识到并不是学习的时间越长就越好,不要认为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是在学习,事实上有些孩子看起来是坐在书桌前,而且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但是却只做了别人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事。如果老师或家长缺乏效率的观念,孩子得不到指导,就可能无法形成学习的高效率。所以,当孩子的作业时间明显过长时,老师和家长就应该和孩子仔细分析,看看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率,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定时法就是在孩子做作业之前规定好作业完成的时间,或许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方法三:从学习细节入手,关注孩子的学习效率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我们还应注意一些学习细节,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休息时要让孩子离开书桌;
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不要强迫孩子继续学习;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清理掉,学习过程中不能打扰孩子;饥饿状态下不要让孩子学习等等。 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流传至今的《明日歌》一直提醒着人们时间是宝贵的财富。因而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都被父母和老师督促着不要磨蹭,动作要快。家长会上曾经听到一位母亲这样发过牢骚:儿子刚上学的时候,是一只典型的蜗牛,我们每天早上为了让他不迟到,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就叫他起床。然后不停地催促:“洗脸刷牙了,快点!”“牛奶面包都准备好了,快点吃!”“换鞋,背书包!”好不容易把这只蜗牛请出家门,但已经离上课时间不远了,“快跑,要迟到了。”真不知道这孩子像谁,做事磨磨蹭蹭的,我们都急死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位家长遇到的头疼事不只是个别现象,很多孩子因为家庭娇生惯养,家长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他们没有时间观念,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不会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所以导致他们自理能力不强,独立性差。其实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有效利用时间,也是在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自理能力强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都能得到锻炼。所以家长和老师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习惯,培养他们充分利用时间的能力:方法一:教会孩子利用零碎时间,让时间发挥最大效率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零碎时间,在不经意间就被荒废了。坐车上学放学的时间,等车的时间,这些时间零零散散的,看起来不起眼,但是有人就利用这些时间做了很多的事情。大作家鲁迅也曾说过:“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也用在了写作上。”如果你把点滴的时间利用起来,最终它们就能成为一笔巨大的财富。妈妈可以提醒孩子利用睡前十分钟回顾一下今天都学了些什么,利用上学路上坐车的时间计划一下今天的学习或者背一篇课文、一些单词。长此以往,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好习惯。方法二:教会孩子利用作息时间表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教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制定生活作息计划。但是要注意的是,作息表要和孩子商量后确定,不能不考虑孩子的要求;作息表的要求不能太高,以免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作息表要考虑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游戏、看电视、阅读、和朋友一起玩等;作息表也要根据孩子的生活进行调整,上学的时候用上学作息表,周末的时候有周末作息表,寒暑假还要有寒暑假作息表。方法三:教会孩子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时间管理大师帕累托说:“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于时间多少,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一个人永远没有时间做每一件事,但你永远有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先做最重要的或是最紧急的事情,这就是时间管理最关键的秘诀。不陪写作业,增强孩子的学习自信班上有几个孩子学习一直感到很吃力,打电话给家长,家长都说在家都是一个人做家务,一个人全程陪孩子写作业,有时候为了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比孩子还要急,真不知道这家庭作业是孩子的作业,还是家长的作业。尽管如此,孩子的学习还是上不去。某大学的教授说过:“
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的家庭作业,监督孩子做家庭作业,帮助孩子检查对错,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而且实际上孩子做作业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为在这种管教和束缚的状态下,孩子总是被动地学,学得很苦、很累,一旦离开了监督和检查,他们将不愿或不知道该怎样学。”实际上,很多孩子并不喜欢父母陪着写作业,父母在身边会让孩子感觉有压力,有的时候在思考时还会被父母的插话打断思路。父母的陪写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希望可以监督孩子,帮助孩子专心写作业;二是希望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及时进行辅导。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让他们以为反正碰到难题,妈妈会帮我解决。长此以往,孩子碰到难题就不会动脑想办法自己去解决,而是全部依赖父母,独立思考的能力就逐渐丧失。另外父母的过度辅导还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真实水平的认识。学生真正的学习自主性是在独立完成家庭作业中培养和表现出来的,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呢?方法一:及早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从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家长就要开始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当然,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的陪孩子做作业,但是要注意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要保持安静,不要指手画脚干扰孩子。等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后,就可以慢慢放手,逐渐减少陪写的时间,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另外当孩子遇到难题并提问时,家长千万不能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要一步一步引导,启发孩子思考,独立解决,直到孩子真正弄懂。方法二:坚持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
有些孩子性格浮躁,做事总是马马虎虎,明明会做得题目做完后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一是检查自己的作业是否都完成了,二是检查作业的对错。通过检查,孩子能再次理清自己的思路。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主动说说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了解孩子当时的想法,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方法三:学会利用家庭作业记录本很多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习惯,每天放学前把当天的家庭作业和提醒的一些事宜让孩子记录在一本专门的家庭作业记录本上,以防止学生忘记。家长也可以充分利用家庭作业记录本和老师进行沟通,或者利用家庭作业向老师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效果,有哪些不懂得,有哪些掌握得不好的都可以记录在本子上。多提问、善于提问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是否有创新能力,这从他在生活中是否爱提问,爱思考就可以看出来。当大家认为苹果是理所当然落地时,牛顿问了个为什么,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当水开时看到茶壶盖跳起来,瓦特问了个为什么,最终研制出了蒸汽机。每个孩子的脑袋里都装着无数的问号,提问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当孩子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已经对这个事物产生了探索的兴趣,家长只要一步步引导,孩子就会把兴趣转化为行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然而,现在的孩子很多都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缺少问题意识是现在孩子面临的普遍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孩子有问题提出,经常被家长因怕麻烦回绝掉,积极性被打消了,以后再也不想问了。另一个是孩子不会提问题,或者说不善于发现问题。家长要针对孩子情况,给出相应的指导:
方法一:给孩子勇气,让他敢于提问创意专家曾说过:“孩子缺乏问题意识,父母应负七成以上的责任,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喜欢发问,但如果父母不去引导孩子思考而是斥责制止,这样,孩子好不容易萌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被硬生生打压,然后就慢慢泯灭。”方法二:教孩子学会提问的方法对于不会提问的孩子,家长要做的就是教给孩子提问的方法和养成提问的习惯。在家庭中营造提问的氛围,家长遇事多问一个为什么,会增强孩子的问题意识。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本很小巧的“问题本”,随时记下自己想到的问题或是一瞬间的疑问,因为问题的产生常常是一瞬间的事。家长还要经常和孩子讨论“问题本”上的问题,和孩子共同讨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够养成的,还需要孩子的认真自觉,老师的加强教育,家长的积极配合,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养成习惯,在习惯中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