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4 KB
  • 2022-06-16 15:30:56 发布

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图片和资料 腊八节图片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图片和资料腊八节图片  网上关于腊八节手抄报的东西几乎没有,但是这么有意义的节日是需要孩子们记住的。自制手抄报是最好的方法大之一,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盼望大家喜爱!  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  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图1  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图2  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图3  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图4  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图5  关于腊八节的传奇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苦痛熬煎,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进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奇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第2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传奇吃了以后可以得到.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贮存剩饭的"栈饭楼"平常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疼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着《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阔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养分,的确能增福增寿。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