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50 KB
- 2022-06-16 14:13:1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4000字以内。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1.1文化翻译研究现状文化研究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术界,其初始的立论基点是文学领域。70年代初,随着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文化研究逐步纳入翻译理论研究领域。1990年,苏珊·巴斯内特与安德烈·勒菲弗尔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一命题,由此,文化研究突破了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界限,一改翻译研究长期以来附庸于语言学与文学的研究状况,为翻译学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代西方学者谢莉·西蒙(1996)指出:“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最激动人心的一些进展属于被称为‘文化转向’的一部分。转向文化意味着翻译研究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维度。”“文化转向”这一命题的提出,把翻译定位为跨语言、跨社会的特殊文化活动,标志着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出现了一场划时代的变革。这期间,文化翻译研究领域多有力作面世,影响较大的有美国翻译家奈达阐述语言、文化与翻译关系的《语言、文化与翻译》(1983),意大利学者大卫·卡坦理论结合实际的《文化翻译》(1999)等。80年代初“文化翻译”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王佐良先生于此间先后发表了《翻译中的文化比较》(1984)和《翻译与文化繁荣》(1985)两篇文章,论述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认识到应当把翻译置于广阔的大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强调文化观点和历史意识。他认为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因为“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他指出,翻译中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先生积极主张把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化结合起来。他的文化与翻译研究的观点在译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在国内出现了一股“文化翻译热”,一度形成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学派”,推出了一批研究文化与翻译的论文和著作,如《文化翻译学》(王秉钦,1995),《跨文化交际翻译》(金惠康,1997),《文化与翻译》(郭建中,2000)等。译界开始“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整体性思考,可以说是我国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本质性的进步。(王秉钦,2007)”这个“本质性的进步”与当代西方译学“文化转向”几乎是同步的。文化翻译研究渗透到文化活动的各个领域,反映这些领域中直接影响交际的那些独特的语言现象,或称超语言因素,即历史文化因素。也就是说,文化翻译研究强调语言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强调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双向互动。因此,译者必须熟悉两种文化,在翻译实践中要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两种文化意识,自觉运用比较的方法,重视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异同。翻译理论的进步同时带动着翻译实践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在国外“文化转向”和国内“文化翻译热”的大背景下,我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盛况空前,其重点在于从多学科、多角度研究翻译。同时,工具书编纂成果也初具规模,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解,2002)。文化翻译实践活动在语句层面广为展开,成语、谚语、格言、隽语、俗语、典故、名言等方面辞书翻译层出不穷。1.2谚语翻译策略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1998)将谚语定义为:“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是人民大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某一民族生活、习俗、文化、社会、历史所特有的语句,一般在其他民族中很难找到确切的对应语。正是英汉文化的差异赋予了两种语言独特的文化魅力,但同时也给谚语的英汉互译带来了文化障碍。所以在翻译中存在不可译的因素是必然的。然而谚语就其单独成分可能是不可译的,但在整体中却是可以翻译的。正如苏联学者费道罗夫(1953)所说:翻译应从原文整体出发,而不应从原文化的各单独要素出发。在各个单独要素中不能翻译的东西,在复合的整体中都可以翻译。因此,译者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发挥艺术“再创造”,变“不可译”为“可译”,就是“求同”和“存异”,在翻译策略上就是“归化”和“异化”。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说:“译者的面前只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译者尽可能不要惊动作者而把读者领到作者的面前,一是尽可能不要惊动读者而把作者领到读者的面前。(沃尔夫拉姆.威尔斯,1989)”鲁迅则形象地说:“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归化翻译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主张在翻译中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而异化则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提倡在翻译中保留原文的形式,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更好地传达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译者的任务就在于能穿越语言文化差异,求得两种文化的平衡和统一,也就是说能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谚语英汉互译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介绍和传播英汉两种不同文化。在谚语翻译中展现英汉谚语中所隐含的独特文化内涵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翻译策略调查中,我们选用《英汉·汉英佳句欣赏》(潘雪,2006)第九章中英谚汉译618条和汉谚英译251条做样本分析,采取异化、归化或异化与归化套译方法的统计数据分别见下表:细目语句异化法(比例)归化法(比例)异化、归化套译法(比例)英谚汉译618460(74.4%)125(20.2%)33(5.3%汉谚英译251214(85.2%)28(11.2%)9(3.6%)合计869674(77.6%)153(17.5%)42(4.8%)数据显示无论英谚汉译或汉谚英译都主要采取了异化翻译,这说明了谚语翻译与当前翻译的异化趋势相适应。而汉谚英译中异化的优势则更为突出:既忠实于原文,又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并起到丰富目的语语言与文化的作用。这就是说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应该采取异化的策略,以求尽可能地保留源语的文化色彩,但异化不要妨碍语义的传达;在必要的情况下,译者也可以求助于归化,以求自然、流畅的语义表达,但归化不应歪曲源语的文化特色,要尽可能地传递异质文化的独特风味;少数复杂情况还可以采用异化与归化套译的方法。1.3谚语辞书编译研究状况目前,有关谚语翻译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国内重要外语刊物在上世纪90年代曾很重视谚语翻译研究,发表的文章如陈效卫的《英语谚语的错译现象剖析》(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
刘云波的《英谚汉译法的几点看法》(外国语,1995)、梁茂成的《英语谚语的理解与翻译》(中国翻译,1995)等。在谚语论著方面,曾自立的《英语谚语概说》(1983)和王德春的《汉英谚语与文化》(2003)较有影响。在词典编纂方面,国内出版有《汉英成语·谚语·常用词语汇编》(陈欣望,1984)、《简明英文谚语习语词典》(陈文伯,2003)、邢志远、殷耀的《英汉双解英语谚语词典》(2003)等十余部。多年来,国内陆续有十多种英谚汉译本问世。这对我国广大读者了解英语民族的历史文化等诸方面,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国内英汉谚语词典对某些英谚的翻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误译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在谚语词典的编译方面,英谚汉译与汉谚英译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辞书出版规模上都呈现出一边倒的不对称迹象。在英谚汉译理论研究和辞书出版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下,汉谚英译的研究和辞书出版则沦落到近于陪衬的尴尬境地。到目前,国内还未见有汉谚英译的专著、鲜有汉谚英译的理论研究文章。具体到汉英谚语词典,现有的仅两部,一是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英谚语词典》(郭建民,1996),一是伊利诺斯大学JohnS.Rohsennow教授编写的《ABC汉英谚语词典》(2002)。也就是说,谚语翻译涉及到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两个方面,而目前谚语翻译仍然存在着引介多、推介少的严重问题,这无疑会从一个方面影响到谚语翻译研究的客观性和完整性,也影响到文化的双向平等交流。这是译界乃至整个文化界应当注意到的一个问题。1.4《汉英谚语词典》编纂研究的意义谚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在推介民族语言与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谚语的理解与翻译很为重要。正如王德春教授(2003)所言:“对不同民族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不同文化的经验和智慧闪光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而且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让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因此,通过《汉英谚语词典》(双解双译)的编纂与研究,我们不仅研究谚语本身,而且把谚语翻译当作传通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学习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双向交流的平台,这无论在翻译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文化科学发展实践中都有着确切的意义。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2.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能给读者奉献一部体例严密、特色鲜明的汉谚英译词典,我们在开展翻译理论学习和谚语词典编纂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比对,选用同为2006年出版的《汉语谚语词典》(周静琪)和《谚语词典》(姚铁军、姜心)两部较好的词典为选词的基本,重点筛选和整理传统谚语,兼顾固化了的现代谚语,吸取两部词典各自的优点,拟编撰一部收词丰富、内容实用、译文流畅、表达准确、注释清晰、出处清楚、例证经典、查阅简便的汉英谚语词典。编纂《汉英谚语词典》应重视汉语谚语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的研究。
就谚语这种文化语句的翻译而言,应以异化策略为主,从而避免读者误解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理念,可以很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归化法可以作为补充,避免造成群体文化误读。因此,在具体的翻译中,如果既有字面意义又有比喻意义,我们先翻译字面意义,再译比喻意义,以便读者对之有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如果只有字面意义,我们一般只提供一种译文。如果有通过翻译仍不好理解的,我们适当地进行阐释性翻译。谚语语义融合的程度有所不同,在译法上就有区别,应该根据语境进行判断,选取具体的翻译方法:异化法音译、直译、借译、直译加解释、直译加注等或归化与异化套译法归化法意译、简译、替带、释译等2.2基本思路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经济与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加速了语言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使得文化与语言不断融合。本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针,以当代文化翻译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汉英谚语词典》编纂研究为契机,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为目的,旨在为国内的英语学习者和国外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也便于读者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文化。工作路线:理论学习→文献研究→选取母本→人员分工→筛选条目→语句翻译→专家咨询→校勘译文→润饰清样→综合研究→汇集成果→结题出版2.3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深入开展国内外文化翻译理论和词典编纂的研究,结合文化、翻译等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分解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2)调查研究法:调查分析翻译样本,研究解决翻译中的疑难问题的方法和对策。(3)行动研究法:采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翻译资料,开展专题研究,邀请专家诊断指导。(4)个案研究法:选定疑难词条,对典型性翻译案例进行研究。(5)经验总结法:定期召开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汇集研究文章和翻译样本,概括研究成果。2.4重点难点2.4.1重点重点翻译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谚语约5000条。在编译过程中,我们对照几种汉语谚语词典和英语谚语词典进行认真校勘,尽量保证原文与译文准确无误。为提高英译质量,我们在参考其它书刊英译的基础上对大部分谚语重新进行翻译。译文力求紧扣原文,同时也注意简洁、流畅、朗朗上口。采用归化和异化对照翻译,多数谚语有两种以上译文。由于我国汉语谚语的英译工作已有很长的时间,有些汉语谚语的英译经过几代人的反复推敲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难以超越。我们自认功力不逮,不如沿用原译。
注释工作也是这部词典的一个重点。我们对大多数汉语谚语都进行注释,尽量注明该条谚语的出处、与之相关的典故以及使用场合、使用对象等。在语料例证取舍上,尽可能选择文学名家名著中的优秀译例,目的在于彰显文学语言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体现出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有学者认为英语谚语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练”,这也是我们汉谚英译追求的目标。基于这种目标,我们还将对汉英谚语,从源流、文化含义、修辞特点、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2.4.2难点翻译离不干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的制约。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不但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汉谚英译难,主要有五种原因:(1)谚语多是孤零零的一两句,无上下文可以限定其含义。(2)某些谚语隐晦难懂、模棱两可。(3)长期生活在国内的我国广大译者缺乏英美国家有关历史、地理、政治、宗教、生活习俗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知识。(4)有些汉语谚语源于古代汉语、典故、文学作品或方言土语,以致少有译者可能具备如此之多方面的语言文化知识。(5)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限制了谚语的可译性。凡此种种,给汉谚理解和英译设下了道道难关。要译好汉语谚语,译者首先必须突破两种语言关和两种文化关,避免望文生义、忽视谚语结构的特殊性、借用英谚译汉谚、词汇误译或译文过于平淡等问题。遗憾的是国内仅有的两本汉英词典,一是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英谚语词典》(郭建民,1996),一是伊利诺斯大学JohnS.Rohsennow教授编写的《ABC汉英谚语词典》(2002),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以上问题,尤其是存在中国文化意蕴缺失的问题。谚语中的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决定了处理这种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的多样性,译者要在传达语义并尽量保留文化特色的原则上灵活处理。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非对应或不完全对应,任何翻译都可能造成一定的语义或意象或二者兼有的损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补偿手段,以求接近奈达所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的同一”。难点还在于语言风格难以把握,多数汉语谚语还没有成熟的英语翻译,大量的错译有待修订,适用翻译方法难以把握。翻译版本的取舍也是个问题。有的版本要么源语文化知识欠缺,要么英语表达失当,内涵多有欠缺或流失,势必造成语用交流失误。从汉谚英译这个侧面如何使世界准确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切领会中国文化的意蕴始终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2.5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2.5.1基本观点汉英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各个方面有同有异,大同小异。在研究和使用谚语时既要知其相同,发挥共同的优势;又要辨其相异,做到相互补充。在文化上,谚语既反映人类共同的认识,又相映民族文化的差异。充分弘扬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又能相互吸收异民族文化的精华,是研究和使用谚语时应该兼顾的。
此外,一味迎合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方便,用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强行归化源语文化的行为,被视为文化霸权主义,也是民族中心主义的表现,因而翻译的异化也是反对民族中心主义的需要。概括地说,归化大都表现在语言层面上,为了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而在文化传递上,为了让读者充分理解异国文化,更宜采用异化策略。但归根结底,在文化传递上的异化是为了最终使读者在翻译作品的欣赏中做到真正的归化,也就是说使读者把源语经译者所传达的异域视野经自身的文化视野过滤、对比、沉淀而后引起视野的重新定位,在对比中做到对自身文化和源语文化的再认识,即在文化意义上完成真正的归化。从本质上说,异化与归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翻译中的文化传递。因而,应在综合分析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章类型和读者对象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2.5.2创新之处目前,普遍的情况是英译汉多、大、全,而汉译英的工具书则数量少且重复率高。现在市面上能够见到的专业性汉英谚语词典只有一是相互雷同,专业特征不明显。二是真正反映中国特色事物的辞书少,大多数的汉英辞典、工具书都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这既有社会、技术进展快、词典出版周期长这些客观因素,也有畏惧困难、无意钻研、恐于出力不讨好等原因。《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2002)序中写到:“高质量的词典编纂需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纂者必须从现代汉语的语言事实出发,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且运用先进的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汉英谚语词典》(双解双译),基于当代文化翻译理论,立足于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选择较为权威的几种汉语谚语词典为蓝本,参考汉谚英译相关辞书和资料,并不局限于对已有汉谚英译的收集整理,对已有工具书漏收的常用谚语予以补充,对存在文化内涵缺失的译本开展补译,侧重中国原汁原味的文化传播,力图在汉语谚语翻译研究中有所创新,意在弥补国内汉英谚语工具书及其相关研究的短缺。在编排系统上采取汉英双解,在翻译方法上采用异化和归化双译,用双解双译的方式诠释一部富有特色的汉谚英译经典,一是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汉语谚语的文化内涵,二是利于通过汉谚英译推介中国文化,三是为中外读者提供一本翔实有用的汉语谚语学习的工具书。本课题研究从以上角度来说是一种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型创新,具有确切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1]从“文化缺失”到“语用失误”反思英语教学(论文)[2]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述评(论文)[3]“第三位置”与双视角的平行(论文)[4]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对策举隅(论文)[5]文化意象的归化与异化(学位论文)[6]CommentsontheTranslationof“Loong”(论文)[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等院校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主要参考文献】[8]Bassnett,Susan&Lefever,Anderle.1990.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PinterPubLtd.[9]Simon,Sherry.1996.GenderinTranslation.Routledge.[10]陈宏薇,1998,《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1]程永生,2005,《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2]费道罗夫,1955(李流等译),《翻译理论概要》,中华书局。[13]潘雪,2006,《英汉·汉英佳句欣赏》,中国城市出版社。
[14]王秉钦,1995,《文化翻译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5]王德春,2003,《汉英谚语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6]王佐良,1989,《翻译:思考与练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7]沃尔夫拉姆·威尔斯,1989,《翻译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8]姚铁军、姜心,2006,《谚语词典》上海大学出版社。[1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周静琪,2006,《汉语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陈文伯,1987,关于英汉谚语的对译,《外国语》,1987年第6期。[10]Nida,Eugene.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1983.[11]Katan,David.TranslatingCultures.St.JeromePublishing,1999.16]金惠康,1997,《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郭建中,1998,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年第2期。金惠康,2000,《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孙致礼,2001,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曾自立,1982,英语谚语汉译漫谈,《翻译通讯》,1982年第2期。曾自立,1983,《英语谚语概说》,北京:商务印书馆。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57.[1]包通法,徐洁,2002,跨文化交流中英语谚语的翻译,《江南大学学报》,2002年4月。陈文伯,1987,关于英汉谚语的对译,《外国语》,1987年第6期。刑志远,殷耀,2003,《英汉双解英语谚语词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汉英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各个方面有同有异,大同小异。在研究和使用谚语时既要知其相同,发挥共同的优势;又要辨其相异,做到相互补充。在文化上,谚语既反映人类共同的认识,又相映民族文化的差异。充分弘扬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又能相互吸收异民族文化的精华,是研究和使用谚语时应该兼顾的。谚语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不难翻译,难的是照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翻译成英语了,英语读者不一定好理解。因此在翻译中,如果既有字面意义又有比喻意义,我们先翻译字面意义,再译比喻意义,以便应与读者对之有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当然,如果只有字面意义,我们一般只提供一种译文。如果有通过翻译仍不好理解的,我们适当地进行阐释性翻译。谚语语义融合的程度有所不同,在译法上也有区别。(一)绝对性融合的谚语这种谚语的字面意义与谚语的真正涵义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者看不出直接联系。这种谚语的翻译大多不能采用“对应法”。比较英语:Oneboyisaboy,twoboyshalfaboy,threeboysnoboy.该句译成汉语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原文里既没有“水”,也没有“
和尚”,但仍然可说是一个有趣的相当的翻译。(范存忠《漫谈翻译》,1978)(二)相对性融合的谚语相对性融合,指的是可析性的融合,但是这种“可析性”不同于词的自由组合的可析性,仍然是整体的可析性。翻译时应以整体理解为前提,不能肢解,可以释义。一部分是对译出来的,另一部分对其涵义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加词释义”,它既能保持源语特点,又消除了理解的障碍。三、谚语翻译的功能对等原则1.2谚语词典的编纂与翻译Proverbsarethedaughtersofdailyexperi-ence.(谚语是日常经验的女儿。)曾任英国首相的JohnRussel说谚语是:Onemen"swit,andallmen"swisdom.(众人的智慧,一人的妙语)。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苑中的一朵奇葩,是英语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建国六十多年来,国内陆续有多种英谚汉译本问世。这对我国广大读者了解英语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国内常用的近10余种英汉词典对某些常用的英谚的翻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误译现象。80年代,国内曾出版过一些英汉对照本英语谚语词典,这些词典一般只收英语谚语3000条左右,有的甚至不到1000条。有些词典在翻译、注释等方面还存在这程度不同的缺陷。我国翻译界就此进行过长时间热烈的讨论,发现了许多问题,纠正了许多错误。许多年过去了,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编译一本规模大一些的英语谚语词典,以收录更多的英语谚语,并将我国学术界的有关研究反映出来。这本英汉对照谚语词典收录英语谚语约4300条。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对照几种英文版本进行认真校勘,尽量保证原文准确无误。为提高汉译质量,我们在参考其它辞书汉译的基础上对大部分谚语重新进行了翻译。译文力求紧扣原文,同时也注意简洁、流畅、朗朗上口。多数谚语有两种以上译文,有的甚至多达四五种。为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谚语,在大多数英语谚语后还附有一条意思与之相近的汉语谚语或熟语。但我国英语谚语的汉译工作已有很长的时间,有些英语谚语的汉译文经过几代人的反复推敲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难以超越。我们自认功力不逮,与其另起灶炉,不如沿用原译。有学者认为英语谚语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练”,这是英语谚语的特点,也是我们汉译追求的目标。注释工作也是这本书的一个重点。我们对大多数英语谚语都进行了注释,尽量注明该条谚语的出处、与之相关的典故以及使用场合、使用对象等。对一些古僻难懂的词语也一一予以注释。(《袖珍英语谚语词典》,徐守琴,2001)在语料例证取舍上,尽可能选择文学名家名著中的优秀译例,目的在于显示文学语言的榜样的力量,同时也体现出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想。也有意无意地总结了翻译名家的翻译方法和经验,把名家妙译集中展现给读者,这对于更快地提高学习者的翻译实践水平有不可估量的直接的典范作用。汉英谚语的确记载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大量生活经验,但是两种民族既有相同的经验,又有不同的经验。在反映的经验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谚语内容,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有的新鲜,有的陈旧。在研究和使用谚语时,要加以分辨,区别对待。对一些自相矛盾的谚语,更要善于识别,辨证处理。《汉语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认为:“语言具有鲜明的经验性、思想性和通俗生动的艺术完美性。”
许多谚语虽寥寥数字,但却寓意甚远,蕴含着深奥的事理,给人以启迪、激励等等。因此,谚语不仅是汉语语言博库中的精粹,而且也是为大众喜闻乐道的教育、劝诫乃至传授经验的独特载体之一。学习并正确地运用谚语,不但能在人们的写作和交流时增强表现力,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的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与精神修养。谚语浩若沿烟海。为了能给读者奉献一部选词丰富、内容实用的谚语词典,我们在广泛收集的基础上,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整理,既选收了早已口头传承的传统的谚语,又与时俱进地收录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反映科技进步的现代谚语。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诸多谚语是历经几千年传承至今的,因此,有些谚语,特别是古谚在内容上难免存在一些旧意识的印记或消极的成分,正如鲁迅指出的:“谚语固然好像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考虑到谚语语汇自身的完整性与客观性,在这部语言工具书中,我们对上述谚语也予以了客观记录。本词典编写组的所有同仁始终本着严谨、求实、科学的态度投入到词典的编纂工作,以便使这本词典更加完善。目前,汉语谚语词典的编纂已经的到了足够的重视,词典出版发行初具规模,较大型的如《新华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5)、《中华谚语大辞典》(耿文辉,1991)、《谚语词典》(姚铁军、姜心,2006)等,为课题研究和谚语的收集提供了基本保障。在母语风别为汉语和英语的人们之间架设起又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给席卷国内的英语学习热潮增添活力,并为国外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双语版的诸位译者力图以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翻译理念,将所有条目、释义、举例原原本本地以英语演绎了一遍,保留了母本的完整性和风采。如今外语类辞书出版的空前繁荣,不仅使翻译工作变得十分便捷,也反映了我们国家整个外语环境的变化。特点:体例严密、收词精当、注释准确、举例简练。《汉英谚语与文化》(王德春,2003:11)本书的任务:是通过汉语、英语两种语言中的谚语,确切地说是通过以谚语为主的具有文化色彩和修辞特义的熟语,来探讨汉、英两个民族的文化。我们认为,对不同民族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不同文化的经验结晶和智慧闪光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而且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让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因此我们不仅研究谚语本身,而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研究两种民族文化。基于这种基本任务,本书将对汉英谚语,从源流、文化含义、修辞特点、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在谚语溯源方面,我们将对两种语言的谚语从源自文学作品和宗教经典,源自历史文化,源自外来文化,源自民间口语等源流进行探讨,以便考察两种语言谚语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谚语文化含义方面,我们将对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反映宗教思想、反映道德观念、反映对自然的认识和反映生产经验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研究,以便了解两种价值观的异同。在谚语的语言特点方面,我们将对两种语言的谚语在词汇、语义、语音、语法和修辞等层次上的异同加以分析、研究,便于学习者相互学习对方的语言,并对语言学理论有所裨益。在谚语的社会功能方面,我们将分别探讨两种语言的谚语在教育、交际、商业、文学、语言教学等方面的功能,揭示谚语的功能和实用价值。让广大读者沉浸入谚语的海洋,领略中外文化的奥秘。这是一座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每一条引文都配有译文,中国读者可以领略世界各国的精神遗产,外国读者也能分享中国的精神财富。同时,它也便于我国从事外事工作的读者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文化传统。英国作家、文艺评论家毛姆(Maugham,WilliamSomerset1878-1965)说过:“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品性的影响(Thevalueofcultureisitseffecton
character.)。沧海桑田,物转星移,时代变革,大浪淘沙,唯有那些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睿言智语在人们的记忆中,在文化的传播中一代传一代。力图将本书编译得特色鲜明,具有实用性、欣赏性和珍藏价值。王佐良先生在“翻译与文化繁荣”一文中指出:“翻译有一种过渡性,怎样好的译本也难于永远存在,不断地需要重译。”因此,与其等待一个理想的译本,不如抓住现有的译本,好好地研究它、利用它。1.2谚语的翻译研究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千锤百炼的语言精品,而其翻译往往是译者煞费苦心的再创作。我们虽然已有了“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样的传世佳作,但翻译英语谚语毕竟困难重重,常常要殚精竭虑,采取细针密缕的态度。国内此类图书概况及研究现状述评为什么要编写和研究意义谚语的定位(广义和狭义)及研究内容。思想宝库和文化宝库以辞书为蓝本,拾漏补遗,体例从筛选到成书重点富有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用语约4000条,兼顾名言警句俗语难点语言风格难以把握,有些还没有成熟的翻译,错误的还需要修订,适用翻译方法,侧重中国原汁原味的文化传播,翻译版本的取舍,有的已有多个版本的翻译,但因深层文化欠缺,内涵多有欠缺或流失,源语文化欠缺或英语把握欠缺,造成交流失误,从谚语这个侧面如何使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切领会中国文化的意蕴交流不能仅限于词汇层面,是汉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影响了交流填补国内空缺,理论研究很多,有蓝本,不拘泥于蓝本谚语是在普遍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因而在各种文体中都很常见。谚语的洗练和深刻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语言文化发展中大浪淘沙、去粗存精的结果。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谚语:英谚难解,主要有五种原因:1、英谚多是孤零零的一两句,无上下文可以限定其含义;2、某些英谚隐晦难懂、模棱两可;3、长期生活在国内的我国广大译者缺乏英美国家有关历史、地理、政治、宗教、生活习俗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背景知识;4、有些英谚源于希腊、古英语或方言土语,以致我国译者不可能具备如此之多方面的语言知识;5、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凡此种种,给英谚的理解设下了道道难关。要翻英谚,译者首先必须突破理解关,决不能知难而退,望文生义。谚语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智慧的沉淀与结晶,是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精华。谚语内涵丰富、广博深邃,几乎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培根说:“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它的谚语中找到”。可见,谚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在推介民族语言与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谚语的理解与翻译显得很为重要。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频繁。经济与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加速了语言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使得文化与语言不断融合。本文对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在英语谚语翻译中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有助于英语谚语的理解与汉译。
异化与归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异化以源语言文化为归宿,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及风格,努力使读者靠近作者,保持异国情调;而归化则以目的语的语言文化为归宿,努力使作者靠近读者,运用目的语读者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讲究行文流畅、自然。英语谚语有着独特的特点。渊源丰富:有的源于民间,有的源于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有的则源于宗教文献。语言极具艺术性:形式简洁、语言精炼,巧妙运用各种修辞。这些因素决定了英语谚语的翻译原则:既要保持原文的民族特色,又要忠实原文的内容与风格。最后指出,英语谚语的异化并不是无视时间地点的一味异化,异化翻译也有限度,但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异化变得既重要又必需。随着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日趋全球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交流中,人们主要靠翻译来交流及传播本国文化。而在翻译过程中人们要么使用归化翻译策略以目标文化为中心,要么使用异化翻译策略来保留原语文化。而对于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面对这文化全球化的挑战,人们应竭力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关于文化词的翻译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化?异化?忠实于原文?目的论?孰轻孰重,孰优孰劣,大家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归纳起来,讨论的实质是如何处理原文文化词的形象。归化倾向于“拿自己本文化所熟悉的价值观念和表达方法去替代异文化,让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就像源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A其实质是放弃原有形象。异化则“尽量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特点”,其实质是保持原有形象。事实上,很难简单地判断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应该根据语境进行判断。就习语这种文化词的翻译来说,异化策略应为上策,以避免让人产生误解———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理念。当然,其前提是不会造成群体的文化误读,有时即使将中国人最初的汉译又原封不动地回译到英语,也是不可取的。英汉语形象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如果概念相同,异化手法就可以很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但是如果概念不同,就不可勉强,不然就可能造成群体文化误读。本文前两部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那么该怎么办呢?陈文伯先生指出:“词典译文要求:(&)尽量完整地把成语用目的语言再现出来,形义要兼顾,翻译要精确……”@HA$J!!’%然而“完整地把成语用目的语言再现出来”常常与“翻译要精确”相矛盾,比如将“旧瓶装新酒”笔者不无遗憾地发现,国内常用的近10余种英汉词典对某些常用的英谚翻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误译现象。笔者认为误译是由于下列因素造成的:(1)望文生义(2)忽视英语谚语结构的特殊性(3)借用中国谚语译英语谚语(4)词汇误译(5)译文过于平淡。另外,笔者还认为是文化的多样性限制了谚语的可译性。大凡谚语,总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因此英谚汉译语言必须简洁明快,应体现出语言美。综上所述,在翻译谚语的原则中,语义等值原则是基础,保留文化原则是当前在编译界需要特别强调的,选词精炼、用语得当原则是一切熟语得以代代相传的前提,美学原则是谚语作为民间文学体裁所必备的条件之一。文学翻译是一种创作性劳动,在再创作谚语的艺术美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凑韵不是美,生造词更不是美,创新而不生造才是美。译文不能绝对再现原文的艺术美,却可以相对再现原文的艺术美,并且.美感越充分越好,能超出原文的艺术美更好。当前,谚语翻译中存在误译的原因有五个:一、对原文民族文化所知不深,没有较强烈地保留其民族文化内涵的意识;二、机械直译,用语选词欠推敲;三、因形损义,只求语言形式理想而损害了谚语内容;四、比附译文语言习惯心理:五、提高谚语译文的熟语性和美学价值的意识不强。总之,翻译谚语的用语选词原则,用一句话概括,正象写文章一样,如英国文豪J·绥夫特所说:“合适的词放在合适的地方就是好文章。”选词妥切,语用得体,更是一篇好的谚语译文的基础。语言不精炼,选词不贴切,就不是把谚语译成了谚语,而只是把谚语解释了一下而已。
谚语的文化义原则,人们一般归属于语义原则之内,没有特别独立出来,但那样归属,人们在翻译时常常忽视翻译出谚语的民族文化内涵,认为译出等值语义就行了,因而在实践中丧失或扭曲谚语的民族文化内涵的译文为数不少,既便是一些大翻译家也难免例外。原文谚语中的隐形民族文化背景必须增补词语翻译出来,否则译文读者很难理解谚语的深层文化内涵而在实践中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谚语中的民族文化一词,尤其是在正式书面语翻译中不能舍去和替换,舍去了就是丢弃一了民族文化义,替换了就是扭曲或篡改了民族文化内涵。下面分四个细则举例分析:(一)不能删除民族文化词,否则会丧失民族文化内涵。(二)要增补词语,补出隐形的文化背景。(三)翻译中不能用A民族文化词替换B民族文化词,或者把A民族文化词随意加在B民族谚语中,给译文读者造成文化误导,形成民族文化内容的篡改和扭曲。(四)对读者生疏的民族文化词,需加注说明。③中国的文化意象具有民族性,是外国读者所不熟悉的,译者肩负着传达文化的使命,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充分了解了诗的文化背景,作者意图和独特文化意象的基础之上,以精炼的语言译出这一特殊文化的物象和寓意。比较起来,外国人译中国诗远比中国人译外国诗谬误更多,从以上对文化意象的误译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错译都是外国人不熟悉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成的。我觉得汉诗英译这件事应该由中国熟悉英语的人来做比较好,因为古汉诗重含蓄,字少意多,更由于文化悠久,寥寥数语往往包涵许多,西方之人很难捕捉。特别是这许多文化意象,没有广博的知识,深厚文化修养,单凭熟悉中西两种语言是很难做好翻译工作的。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目的语)等值的文本材料来取代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Catford1965,20)。翻译离不1干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若i一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的制约。要成功地进行语台‘转换,不但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因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89,18,19)。成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为了传达这种文化色彩,在翻译时常常采取以下方法:1、直译保留形象这种译法既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又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虽然因为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与原文读者不同,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未必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完全一样,但这种译法丰富了译语.的词汇_,使读者有一种新鲜感,也算是一种补偿。全面衡量,这种译法做到了形式相当,也基本上做到了效果相等。如:对牛弹琴toplaythelutetoacow(试比较:tocastpearlsbeforeswine)竭泽而渔todrainapondtocatchallthefish(试比较:tokillthegoosethatlaysgoldeneggs)欲加之罪,何患无词。ityouareouttocondemnsomebody,youcanalwaystrumpupacharge.〔试比较:Giveadoganillnameandhanghim.)这种态度,就是事实求是的态度。Totakesuchanattitudeistoseektruth.fromfacts.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曹雪芹)YouknowwhatCousinXueislike:always"oneeyeonthedishandtheotheronthesaucepan".2、直译加注传达形象这种译法保留原文的形象,再现原语的风貌。由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不同,
直译的原文成语的含义译文读者不一定充全理解,所以运用加注这种补偿手段,力求做到形式相当,效果也基本相等。如:“难道这也是个痴’‘头,又像絮儿来葬花不成?’,囚又白笑遴:“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擎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曹雪芹)"CanthisbeanotherabsurdmaidcometoburyflowerslikeTaiyu?"hewonderedinsomeamusement."Ifso,sheis"DongShiimitatingXiShi"*,whichisn"toriginalbutrathertiresome."(*XiShi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DongShi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司马昭之心,II已路人皆知。(毛泽东)ThisSimaZhaotrick*isobvioustoeverymaninthestreet.(*SimaZhaowasaprimeministerofWei(220-265)whonursedasecretambitiontousurpthethrone.Theemperoronceremarked:"SimaZhao"sintentionisobvioustoeverymaninthestreet.")3.直译加意译有些成语如直译,译文读者未必懂得成语的含义;如意译,则原文的形象尽失。用直译加意译的办法,虽然不如原文的简洁,但基本卜既传达了意义又保留了形象,可算有失有得,仍不失为一种形式和效果都相等的译法。如:走马观花tolookatflowerswhileridingonthebackofagallopinghorse-giveacursoryglance坐[1]观虎斗tositonthetopofthemountaintowatchthetigersfight-watchbothsidesgoforeachother他们有时简直要闹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程度。(毛泽东)Attimestheygoasfarastoconfoundrightandwrongandturnthingsupsidedown.4.意译绕过难点这种译法保留原文的基本含义,舍弃原文的文化特色。在含义与文化特色不可兼得,或虽可兼得但译文处理较复杂,过于影响行文的简洁、流畅时,这种译法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例如:她怕碰一鼻子灰,话到嘴边,她又把它吞了f`去。(茅盾)Shewasafraidofbeingsnubbed,sosheswallowedthewordsthatcametoherlips.严贡生慌了,白心理想:“这两件事都足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须不好石。‘三+六计,走为上计!’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吴敬梓)Hewaspanic-stricken,andthought,“Bothcomplaintsaretrue,andifIhavetoappearincourtIshallloseface.Bettermakemyselfscarce."Hebundledsomethingstogetherandfledtotheprovincialcapital.5.译成意义和形象都对应的英语成语这种译法,既传达原文的含义,又保留原文的形象,基本上兼顾了形式相当和效果相等。如:吃一堑,民一智。Afallintothepit,againinyourwit.谋事在人,成事在大。Manproposes,Goddisposes.得寸进尺Givehimaninchandhe"lltakeayard“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施耐庵、罗贯中)"Wallshaveears:howcanonebesurethere"snooneoutsidethewindows?"暴躁的火就从心头炎炎地向__L冒。而在这时候,吴为成又说了儿句火上添油的话。(茅盾)Thesmoulderingfireofhisresentmentblazedintolifeoncemore,andWuWeichengchosethismomenttopouroilontheflames.
6.译成意义相近而形象不同的英语成语这种译法不但传达原文的意义,而日‘用的是译语固有的形象化语言,译语读者读来有亲切感。从读者感受角度来考虑,它虽未做到形式相当,却基本上做到了效果相等。如:半斤八两sixofoneandhalfadozenoftheother瓮中之鳖likearatinahole挥金如十tospendmoneylikewater不必祀人忧大Iftheskyfalls,youwillcatchlarks.鹏蚌相争,渔翁得利。Towdogsstriveforabone,andathirdrunsawaywithit.IV.结论从以上对成语的文化特征及其传译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成语是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练、最富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成语的成功翻译不但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还能丰富译语的语汇,拓宽译文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和互补。2.体现在成语中的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决定了处理这种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的多样性,译者要在传达语义并尽量保留文化特色的原则上灵活处理。鉴于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异语文化的能动性,从丰富译语语汇、促进文化交流的角度考虑,只要有可能,与直译有关的保存原文文化特色的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直译加意译等)应是主要的方法。3.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非对应或不完全对应,任何翻译都可能造成一定的语义或形象或二者兼有的损失,必须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补偿手段,以求接近奈达所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的同一”。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成语可以用许多种方法来译,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译者都必须尽力忠于原文并使自己的译文能让读者更易接受。译者只有时刻把读者放在心_匕甚至把自己当作读者,译文刁‘1a丁能获得成功。DavidLodges在“TheNovelist"sMediumandtheNovelistArt”一文中写道:“AlthoughIhavereadmanyforeignnovelsintranslationwithgreatjudgementofthem,IhaveneverfeltthatI"possessed"anyoftheminthesenseinwhichIpossessestheEnglishnovelsIreadandadmire."。他道出了译文读者最普遍的感觉及经验。毋庸置疑,消除译文读者的这种失落感也是译者的任务之一。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适当地考虑到读者,注意读者的接受能力。这样,译文才‘会获得最佳的效果。在成语的误译例子中,对不对应的成语的误译是最多的,往往又是非常难以避免的。这是因为翻译时不作仔细研究,简单行事,想当然。在翻译工作中,如果我们用汉语中的成语或谚语能够精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色彩那是再好不过了。因为用读者所熟悉的固定而又简练的词语来传达更容易被理解,效果更好。然而。翻译时,在对汉语成语和谚语的使用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顾及成语的对应关系,不能想当然,不能牵强附会,一定要把解释本义放在第一位。对汉语成语的使用应该做到“宁缺勿滥”。(2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上文提到,此句翻译可以直接翻译。采用套译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1、ePlanmnglieswithman,theouteomewithHeaven:Man卿poses,Goddis即ses.(五)回译有些汉语的成语,原本来自于英语,翻译时采用原英语的习语,如:(25)以眼还眼aneyeforeye.(26)君子协定agenile~’sagn三elneni(27)武装到牙齿~dtotheteeth等等。协’四、结语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可以容纳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反映文化的任何内容,同时它也受到文化的制约。正如Ju五肠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毋庸讳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何种表达方法,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时代人们观念的影响。也就是说,译者的翻译观具有时代性。中国多年来稳定的对外开放政策已经使得国家综合实力逐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日渐得到认可。汉语成语的翻译,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但另一言面,本着文化交流的目的,汉语成语的翻译不宜一味采用归化的翻译方式,而应该更多地注人文化的信息。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短通俗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是群众生活经验的结晶。”[1](P1505)本文中的“夫妻”谚语自然也符合这一定义和解释。这种谚语指的是那些语句中包含有“夫”或“妻”字样且具有两字的本体指涉语义即家庭中的夫妻,或者没有两字但却意含本体指涉语义的谚语,同时此谚语的涵义只涉及夫妻关系或夫妻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按照这一限定,英汉谚语如“youcantpleasethewholeworldandhiswife”、“needmakestheoldwifetrot”、“露水夫妻不长久”、“捆绑不成夫妻”等等不属于本文分析的范围。谚语既然是固定语句,它必然呈现特定的句法结构;在这些句法结构中不同的句子成分之间具有不同的语义关系,不同的语义关系会带来不同的语意效果。英汉“夫妻”谚语当具有以上特点。本文试以对比语言学理论和文化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比分析英汉语中表达“夫妻”关系的谚语,论证这类谚语在句法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异同反映了英汉民族夫妻伦理关系文化上的异同。这种对比分析有助于认清英汉民族在这一传统文化领域里的共性以及个性,有助于英汉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对比语言学认为语言之间的句法对比可以表层句法模式或深层句法模式为对比框架。表层句法模式以直接描述语言在使用中的表面语法现象为主,所要对比的是语言中表达的语义或语法关系的结构
系统。深层句法模式不仅致力于对观察到的句法现象加以描述,而且试图对这些现象加以解释。转换生成语法是深层句法模式的一种,它有以句法为基础的模式,也有以语义为基础的模式。[2](P157-163)其中,格语法便是以语义为基础,而语义结构(通常称为语义表述)表达为深层格关系。深层格表达的是句子中名词与动词所发生的语义关系,比如:施事(agent)、受事(patient)、工具(instrument)等。格这一语法范畴还有另外两个概念,即表层格和名词的句法功用。表层格指语言通过词形变化等格标记手段表达的一种语法类别,比如:主格(nominative)、宾格(accusative)、工具格(instru-ment)等。名词的句法功能是指名词在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如主语或宾语。这三者有时在句中是重·123·合的。[2](P167)文化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文化样式。语言的结构体系与语言的表意功能紧紧相联。“有怎样的文化,就会有怎样的语言现象,正是因为文化的不同基质特征,才铸成了语言的不同结构、要素、内容与分布。”[3](P59)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具体语言所体现出来的所属文化的意义与特征。“在语言内部,不同的语言成分与不同的文化因素之间总是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联系。”[3](P67)语义规则明显地受到人的思维规律与道德观念的制约。[3](P146)本文以名词的深层格和句法功能相结合的模式来对英汉“夫妻”谚语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它们的异同以及这种异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英汉“夫妻”谚语句法结构的异同和句子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能够反映英汉民族对于夫妻关系及其各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伦理道德观念,从而反映英汉民族各自的文化内涵。词典编撰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所以翻译的异化是趋势所需。此外,一味迎合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方便,用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强行归化源语文化的行为,被视为文化霸权主义,也是民族中心主义的表现,因而翻译的异化也是反对民族中心主义的需要。而英语谚语翻译中异化的优势则更为突出:既忠实于原文,又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并起到丰富目的语语言与文化的作用。此外,本文还随机分析了153条英语谚语的汉译,结果显示超过100条以上的谚语都采取了异化翻译,这进一步说明了当今形式下,英语谚语翻译的异化不仅与翻译的异化趋势相适应,而且越来越多被采纳。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英语谚语的归化翻译所存在的不足:忽视不同的民族感情,阻碍了目的语读者对异域美的追求。在我国翻译实践中,归化似乎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十年前,刘英凯的《归化———翻译的歧路》对这种主流提出了挑战。近来,异化策略大有“西风压倒东风”
之势。学者们有的认为“65世纪的文学翻译:异化为主导”,有的指出“异化是大势所趋”,“翻译中出现欧化(即洋化)现象是大势所趋”,有的呼吁“现在我们应该尽可能采用异化的译法。”这种观点具体作用于翻译策略的应用时,具有以下特点:57在语言形式上应尽量归化翻译首先是语言的翻译,在语言形式上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时要通过直译法保留原文的表达特色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翻译时在语言形式上应尽量符合译入语的习惯,做到归化。譬如,汉语更多地依赖于语义的搭配来反映词语的种种组合关系,具有“意合”的特点;而英语注重“形合”,句子各成分间都有适当的连接成分表达它们的相互关系,在英译汉时,译者必须把握这种差别,省去汉语里不必要的连接成分,使译文流畅自如。67在文化差异上应坚持异化译文在处理具有民族特色、异国情调的事物、形象或表达方式时,应当尽量保持其特色,采取异化策略。譬如一国特有的人名、地名、事物名称等。此外,还有外国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等。87用归化策略翻译某些成语、惯用语,易于被读者理解,读来亦生动地道,可得异曲同工之妙归化与异化的辩正关系归化与异化,各有其长处和局限性。归化可以使译语更好地贴近读者,但极度的归化则往往会抹杀原语中许多风格、艺术、文化方面的特征从而影响译文的真正价值。异化引进了原语的表达方式,却存在一个是否可以接受的问题。而且由于不同地区社会的开放程度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人们对此也会持不同态度。但归化与异化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文化移植需多种方法与模式,既要考虑读者的要求,又要考虑翻译的目的及文体类型。世界文化的共性大于个性,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用两种文化的相同或相似处获取表达上的对等;同时也应注意到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渗透吸收和包容能力,它能凭借社会生活的种种契机进入其他文化,依靠那里的文化环境维持自己的生命力。概括地说,归化大都表现在语言层面上,为了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而在文化传递上,为了让读者充分理解异国文化,更宜采用异化策略。但归根结底,在文化传递上的异化是为了最终使读者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做到真正的归化,也就是说使读者把原语经译者所传达的异域视野经自身的文化视野过滤、对比、沉淀而后引起视野的重新定位,在对比中做到对自身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再认识,即在文化意义上完成真正的归化。从本质上说,异化与归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翻译中的文化传递。因而,应在综合分析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章类型和读者对象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从中国人进行翻译的定位上看,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根本问题都在译者的英语水平或者造诣上。在英译汉方面,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原文,在于译文中如何摆脱原文的拘束,避免洋腔洋调。这时候是使用汉语重写,所以对汉语的要求大一些。而在汉译英方面,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英文知识,将我们原本理解得相当明白的汉语文字,以准确的英语通顺地表达出来。这时候汉语对于我们是阅读的工具,应当说大部分人还是够用的,因而汉译英的时候难在英语的表达上。汉译英就应当与世界接轨,即英语文字要尽量自然、流畅一些。固然我们作为外国人不可能做到像英语作为母语的人那么自如,但这不是大量存在的死译乱译的理由。这一点至关重要。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翻译中的种种现象与难点体现在一字一句的具体之中,但归根结底都会反映出这一点来:英语基础,或曰基本的英语水平,是做好翻译的根本。从学生的作业和考生的试卷中可以看出,汉译英最能暴露学生的表达缺陷。汉译英考试题材广泛,对英语基本功的应用比较全面。“译”
是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汉译英,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和英语运用能力,顺利通过社会上的、今后将面临的求职、资格、职称评定、研究生入学等各种测试和考试,并能胜任就业之后的多种业务翻译需求。如果说作文题目的制定可能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容易雷同和上靠的话,那么汉译英练习和考试中具体的句子却不容易事先准备,实际翻译中,问题往往不会分门别类地出现,而是各种情况都有,学生不容易事先背写框架式的套语而致使评分难分轩桎。做好汉译英关键在翻译之外,具体技巧只有在充分熟悉汉英两种语言基础上,并且积极主动地应用于学习和工作之中才能逐渐掌握,不可能指望通过两三个月的突击,围绕某些“秘诀”而真正掌握汉译英这个工具。翻译是按照原文的句型、精神、意义、情绪再现原稿整体效果的艺术性再创作。实际上它比写作还要费时费神费力。因为写作中作家占有主动,可以自由发挥,而在翻译中则受原文局限,不能避此就彼,随意发挥。提高翻译技巧不能仅靠阅读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书籍。正如茅盾先生所说,如对两端语文功底不够,那些条条你用不上;但若功底深厚,那些条条便成了不足取的桎框。在汉译英时又是浓郁的汉语化英语。许多情况下,单独看英语译文都看不出什么来,但是一经对照便会发现,译文在遣词造句上明显地是在按照中文的思路、使用英文单词进行字面上的简单堆砌,并未真正地把原文所指翻译出来,客户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在汉译英时又是严重的汉语化。引起翻译错误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主要原因是没能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对两种文化的差异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训练因而翻译能力差。正如前面所说,根本问题还是英语积累不够、表达能力差。翻译不是边缘科学,但是涉及的学科超过了任何一门专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无所不包;天文地理,三教九流,风土人情,文化娱乐,吃穿住行,无所不涉;散文报道,传说掌故,诗词歌赋,应有尽有,真可谓地地道道的“杂”学。多种知识、多种体裁往往在同一资料中同时出现。虚心学习,多思勤问,多查各种资料,必要时还要到现场考察,对原文读懂弄通,表达时符合有关行话,具备用简明、流畅、准确的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汉英翻译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一味追求译文流畅、文辞优美,忽略乃至偏离了原意;另一种是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对号入座",译文不顺而且难懂。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信、达、雅"标准。在外事翻译中,后一种倾向更为常见。造成这一问题既有主观原因,如怕译文出政治差错,认为直译比较保险,因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另外也有客观的因素,政治、外交翻译政策性强,不仅要求内容准确、文字严密,而且时间性强,给翻译的时间有限,译者经常处于完成任务的匆忙之中,"该出手时就出手",难以从容地进行推敲润色,因而译文常常迁就中文,顾不得精益求精。我在四十年的翻译工作中,在限定时间内出手的译文常常留下一些永久的遗憾。 如何避免Chinglish,使译文读起来像地道的英文一、首先要吃透中文的精神,摆脱中文字面的束缚,从英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按照英语习惯,对句子进行重组,以清晰的文字表达原文的意思。二、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记录常用语和老大难的译例。多听外电、大量阅读英文原著原文,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文章,看看外国人对同一个词、同一个事物以及成语如何表达,进行比较研究后"择优录取"较贴切的用法,为我所用。(但在借用这些词汇和表达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其政治倾向和不同的上下文)例如:关于文化词的翻译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化?异化?忠实于原文?目的论?孰轻孰重,孰优孰劣,大家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归纳起来,讨论的实质是如何处理原文文化词的形象。归化倾向于“拿自己本文化所熟悉的价值观念和表达方法去替代异文化,让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就像源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A其实质是放弃原有形象。异化则“尽量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特点”,其实质是保持原有形象。事实上,很难简单地判断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应该根据语境进行判断。就习语这种文化词的翻译来说,异化策略应为上策,以避免让人产生误解———
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理念。当然,其前提是不会造成群体的文化误读,有时即使将中国人最初的汉译又原封不动地回译到英语,也是不可取的。英汉语形象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5.如何做好汉译英 翻译不是边缘科学,但是涉及的学科超过了任何一门专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无所不包;天文地理,三教九流,风土人情,文化娱乐,吃穿住行,无所不涉;散文报道,传说掌故,诗词歌赋,应有尽有,真可谓地地道道的“杂”学。多种知识、多种体裁往往在同一资料中同时出现。虚心学习,多思勤问,多查各种资料,必要时还要到现场考察,对原文读懂弄通,表达时符合有关行话,具备用简明、流畅、准确的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5.1.不能全指望工具书 现有工具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普遍的情况是英译汉多、大、全,而汉译英的工具书则数量少且收词重复率高,尤其是技术性的词语,英语译文很不到家。现在市面上能够见到的专业性汉英词典林林总总,但是具体到一种设备一个产品,确有许多客观问题并未解决。一是相互雷同甚至一字不差,行业特征不明显,即使是“金山词霸”也令人失望。二是真正反映中国特色事物的词汇少汉语媒体中的许多新的说法没有体现,绝大多数的汉英辞典和经济、贸易、其它商务方面的工具书都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而这些词汇往往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成分。这既有社会、技术进展快、词典出版周期长这些客观因素,也有图省事、没有认真积累等原因。译者经常感觉到:出版物中汉译英方面的差错率一般要比英译汉的高得多。查字典是个好习惯,但依赖字典翻不好译。即便手头的词典应有尽有,也不能唯它们的马首是瞻。具有决定性权威的是上下文。要透彻理解原文,了解两种文化差异,应当根据上下文、语境实际情况来译,而不能生搬硬套字典里的释义。5.2.一词多译与表达多样化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自己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一定的风格和传统。英汉两种语言不仅用词造句的语法结构不同,而且表达思想的方法不同,所用的形象也有不同。我们在翻译时必须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的原则进行变通。该变不变则太“死”,读者难以得到清楚的概念和流畅的译文;不该变而大变,则失之太“活”,违背原作。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在进行翻译时,有时不能拘泥于词语的字面意思,生搬硬套或单求英汉句型上的对等,需要做些变通。译文要忠实于原文,首先必须注意上述两种错误倾向:追随原文字面结构,是谓机械主义;置原文于不顾,只拣自个儿认识的只言片语翻译出来、堆积起来,是谓自由主义。两种情况都是走极端,都脱离了翻译的本意。表达多样化与一词多译不是一回事。就是说即便词汇具备了,在句子层面上仍旧需要译者灵活处理。可以根据具体的文字内容灵活选择句型、用词及其时态、语态、单复数等。翻译方法可以灵活掌握,根据不同情况从多种角度入手,选择不同的句型结构,采用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等。 5.3.尽可能多地掌握背景材料 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对做好翻译至关重要,应当广泛、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如果译者对待译文本中的相关内容都不理解,就很难准确地翻译出来让别人理解。翻译时应当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否则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对照汉语原文,英语译文本身无懈可击,可是对照事实,却发现文不对题。5.4.学点专业知识 应当特别注意术语的行业特征和“行话”特色。 行业不同,理应选择不同的词语。英语中相应的词汇多,选择哪个取决于原文词的具体含义,从原文前的公司名称中、周边产品外延上并不总是能够看得出来。写的人是自己专业的行家,但译者不可能事事精通。
5.5.译者的学习和积累 既然工具书赶不上时代、赶不上客户需求,即使赶上了你也不可能及时购买齐全,那么自己动手便是当然的补充手段。想做一个称职的译员就得“喜新厌旧”,应当留心收集新词、专业词汇、常用简称和缩略词,虚心向懂行的人求教,注意自己的知识更新、拓展。5.6.译文校对和润色从笔者经历过的一些考试和实务看,许多译文需要大量修改润饰。所以,译完后对自己的译文应当认真校核,确保译文句法、句义、拼写等传达了原文内容,又符合译入语规范。为了提高译文质量,译者最好能养成严谨的差错校勘习惯,贯穿原文梳理、翻译、打字、审校、看清样等整个过程。严把翻译关,做到文字通顺整洁,内容完整准确,不能“想当然”;严把校对关,做到准确无误,在交稿之前通读一遍,往往会意外发现一些差错,如数字、时态、体例、打印错误等问题。词典编撰应该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对于每个词条,特别是容易造成文化误读的词条,一定要群策群力,找一个妥当的英语表达。不能各自为政、相互矛盾,让词典使用者困惑。更为重要的是,词典编撰也要与时俱进,及时勘误。编辑委员会在词典出版后,要有人收集相关评论,在重新出版时加以修订,以免一错再错,造成使用者不当理解的现象,从而将群体文化误读降到最低限度。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译者也意识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有些人认为既然读者能否接受译文是最重要的问题,那么翻译时就应该跳过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语言形式而引起的难点,使得译文更容易让读者接受,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读者的接受能力问题呢?一方面,读者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将不可避免地引起理解上的困难。当读者碰到超越他们知识面的读物时,理解力和接受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译者忽略了这一点而逐字直译,不做进一步的解释,读者就会因太多的难点而放弃了阅读。这样,翻译就宣告失败。另一方面,读者不是被动消极的。他们不会满足阅读那种毫无新鲜感的译文,都期望读有所获。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与西方文化的接触日趋频繁,读者的英语能力和文化意识都呈现质的飞跃,对译文的接受能力也相应地大大提高。所以,译者不应该漏过难点,或者以本族语言的形象来替代这些难点。正如Nida&WilliamD-Reyon在MeaningAcrossCultures一书中描述道:"howreceptorsunderstandamessagedoesnotdepentonprimarilytheirknowledgeoftheculturalorhistoricalbackgroundsinvolved,butupontheirevaluationofthese.”。在翻译成语这一点尤为重要。译者应该尽力发挥译文跨文化交际的功能,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而且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观点时,译者应尽量向读者介绍一些新的用法,勿’一大读者的视野。读者的接受能力既是有限的,但又能不断增强。只有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点,我们的翻译刁’有可能获得成功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目的语)等值的文本材料来取代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Catford1965,20)。翻译离不1干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若i一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的制约。要成功地进行语台‘转换,不但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因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89,18,19)。成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为了传达这种文化色彩,在翻译时常常采取以下方法:1、直译保留形象这种译法既传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又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虽然因为译文读
者的文化背景与原文读者不同,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未必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完全一样,但这种译法丰富了译语.的词汇_,使读者有一种新鲜感,也算是一种补偿。全面衡量,这种译法做到了形式相当,也基本上做到了效果相等。如:对牛弹琴toplaythelutetoacow(试比较:tocastpearlsbeforeswine)竭泽而渔todrainapondtocatchallthefish(试比较:tokillthegoosethatlaysgoldeneggs)欲加之罪,何患无词。ityouareouttocondemnsomebody,youcanalwaystrumpupacharge.〔试比较:Giveadoganillnameandhanghim.)这种态度,就是事实求是的态度。Totakesuchanattitudeistoseektruth.fromfacts.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曹雪芹)YouknowwhatCousinXueislike:always"oneeyeonthedishandtheotheronthesaucepan".2、直译加注传达形象这种译法保留原文的形象,再现原语的风貌。由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不同,直译的原文成语的含义译文读者不一定充全理解,所以运用加注这种补偿手段,力求做到形式相当,效果也基本相等。如:“难道这也是个痴’‘头,又像絮儿来葬花不成?’,囚又白笑遴:“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擎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曹雪芹)"CanthisbeanotherabsurdmaidcometoburyflowerslikeTaiyu?"hewonderedinsomeamusement."Ifso,sheis"DongShiimitatingXiShi"*,whichisn"toriginalbutrathertiresome."(*XiShi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DongShi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司马昭之心,II已路人皆知。(毛泽东)ThisSimaZhaotrick*isobvioustoeverymaninthestreet.(*SimaZhaowasaprimeministerofWei(220-265)whonursedasecretambitiontousurpthethrone.Theemperoronceremarked:"SimaZhao"sintentionisobvioustoeverymaninthestreet.")3.直译加意译有些成语如直译,译文读者未必懂得成语的含义;如意译,则原文的形象尽失。用直译加意译的办法,虽然不如原文的简洁,但基本卜既传达了意义又保留了形象,可算有失有得,仍不失为一种形式和效果都相等的译法。如:走马观花tolookatflowerswhileridingonthebackofagallopinghorse-giveacursoryglance坐[1]观虎斗tositonthetopofthemountaintowatchthetigersfight-watchbothsidesgoforeachother他们有时简直要闹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程度。(毛泽东)Attimestheygoasfarastoconfoundrightandwrongandturnthingsupsidedown.4.意译绕过难点这种译法保留原文的基本含义,舍弃原文的文化特色。在含义与文化特色不可兼得,或虽可兼得但译文处理较复杂,过于影响行文的简洁、流畅时,这种译法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例如:她怕碰一鼻子灰,话到嘴边,她又把它吞了f`去。(茅盾)Shewasafraidofbeingsnubbed,sosheswallowedthewordsthatcametoherlips.严贡生慌了,白心理想:“这两件事都足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须不好石。‘三+六计,走为上计!’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吴敬梓)Hewas
panic-stricken,andthought,“Bothcomplaintsaretrue,andifIhavetoappearincourtIshallloseface.Bettermakemyselfscarce."Hebundledsomethingstogetherandfledtotheprovincialcapital.5.译成意义和形象都对应的英语成语这种译法,既传达原文的含义,又保留原文的形象,基本上兼顾了形式相当和效果相等。如:吃一堑,民一智。Afallintothepit,againinyourwit.谋事在人,成事在大。Manproposes,Goddisposes.得寸进尺Givehimaninchandhe"lltakeayard“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施耐庵、罗贯中)"Wallshaveears:howcanonebesurethere"snooneoutsidethewindows?"暴躁的火就从心头炎炎地向__L冒。而在这时候,吴为成又说了儿句火上添油的话。(茅盾)Thesmoulderingfireofhisresentmentblazedintolifeoncemore,andWuWeichengchosethismomenttopouroilontheflames.6.译成意义相近而形象不同的英语成语这种译法不但传达原文的意义,而日‘用的是译语固有的形象化语言,译语读者读来有亲切感。从读者感受角度来考虑,它虽未做到形式相当,却基本上做到了效果相等。如:半斤八两sixofoneandhalfadozenoftheother瓮中之鳖likearatinahole挥金如十tospendmoneylikewater不必祀人忧大Iftheskyfalls,youwillcatchlarks.鹏蚌相争,渔翁得利。Towdogsstriveforabone,andathirdrunsawaywithit.IV.结论从以上对成语的文化特征及其传译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成语是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练、最富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成语的成功翻译不但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还能丰富译语的语汇,拓宽译文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和互补。2.体现在成语中的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决定了处理这种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的多样性,译者要在传达语义并尽量保留文化特色的原则上灵活处理。鉴于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异语文化的能动性,从丰富译语语汇、促进文化交流的角度考虑,只要有可能,与直译有关的保存原文文化特色的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直译加意译等)应是主要的方法。3.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非对应或不完全对应,任何翻译都可能造成一定的语义或形象或二者兼有的损失,必须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补偿手段,以求接近奈达所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的同一”。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成语可以用许多种方法来译,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译者都必须尽力忠于原文并使自己的译文能让读者更易接受。译者只有时刻把读者放在心_匕甚至把自己当作读者,译文刁‘1a丁能获得成功。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包通法,徐洁,2002,跨文化交流中英语谚语的翻译,《江南大学学报》,2002年4月。蔡平,2002,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中国翻译》,2002年9月。陈文伯,1987,关于英汉谚语的对译,《外国语》,1987年第6期。
陈效卫,1994,英语谚语的错译现象剖析,《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6期。辞海编辑委员会,2000,《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戴聪腾,19%,谈英谚汉译的灵活性,《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年第3期。封鑫岸,1997,浅议英语谚语的汉译,《山东外语教学》,1997年第4期。高永晨,2001,中英文化观念差异的深层透视,《新世纪·新思考·新探索》,主编李海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葛校勤,2仪反,当前自淞异心翔舒州岁垢殖民飞卿阂,《中国翻译》,2以犯年9月。郭建中,1998,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年第2期。郭建中,2000,韦努蒂及其结构主义的翻译策略,《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郭忠才,周芸,1995,英语谚语的来源及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10月。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OFerngiazitionandDomestiactioninPorverbTransalotin贾玉新,1997,《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金惠康,2000,《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金学铺,1996,英语谚语中常见的修辞格,《福建外语》,19%年第2期。赖余,1982,《常用英语谚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梁茂成,1995,英语谚语的理解与翻译,《中国翻译》,1995年第5期。廖探胜,1995,英语谚语:传统与创新,《福建外语》,1995年第4期。刘重德,1998,欧化辨析,《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5期。刘新义,张京生,2002,归化异化各得其所,《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刘艳丽,杨自俭,2002,也谈“归化”与“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n月。刘英凯,1987,归化一翻译的歧路,《现代汉语》,1987年第2期。刘云波,1995,英谚汉译法的几点看法,《外国语》,1995年第6期。刘尚贤,1998,谈英谚的辞格及其修辞效果,《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12月。潘学权,20(刃,异化:全球化时代的翻译策略,《淮北煤师院学报》,2000年8月。平洪,张国扬,2001,《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邱愚如,1998,文化及其翻译,《外国语》,1998年第2期。孙致礼,2001,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孙致礼,2002,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1月。孙致礼,2004,翻译中的“伪异化”现象,《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5月。王德春,2003,《汉英谚语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东风,2002,异化与归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9月。汪德华,2003,英语习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开封大学学报》,2003年6月。王骥,2004,《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在谚语翻译中的应用》,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温洪瑞,2004,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刑志远,殷耀,2003,《英汉双解英语谚语词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熊兵,2003,文化交流翻译的归化与异化,《中国科技翻译》,2003年8月。许建平,张荣曦,2002,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中国翻译》,2002年9月。卢b理ngi祖扮tionandD口mesticationni只mverb乃公彻alotin、颜洪恩,1985,英语谚语翻译技巧初探,《翻译通讯》,1985年第6期。
余承法,2002,异化一翻译的必然趋势,《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曾东京,1998,对英谚汉译问题的再思考,《上海科技翻译》,1998年1。曾自立,1982,英语谚语汉译漫谈,《翻译通讯》,1982年第2期。曾自立,1983,《英语谚语概说》,北京:商务印书馆。张宁,1999,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郑剑生,1995,浅谈英语谚语汉译的演变与发展,《山东外语教学》,1995年第2期。周锡卿,朱乐红,1987,《英语谚语词典》,北京:北京出版社。陈可培,2以X),《外语教学》,2X(X)年7月。方梦之.《译学辞典》【Ml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E.A-Nida: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Leiden,Bril1,1982.2)E-A-Nid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on;Netherlands,E-J-Brill,1964.3)WilliamD-Reyon&Nida:MeaningAcrossCultures;Maryknoll;OrbisBooks,1981.4)R-A-Knox:OnEnglishTrans/ation;SheldoniantheatreII,June,1957.5)PeterNewmark:ApproachestoTranslation;OxfordYergamonPress,1982.6)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汉英翻译教程》,仁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柯平:1998“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中国翻译》,1988年第一期8)赖余:1997“直译”,载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1997年。9)李瑞华:1996《英汉语台‘文化对比研究》,_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JO)单其昌:1990《汉英翻译技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1)彭嵋森:1997“直译意译结合法”,载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1997年。本文所选的对比材料来源于《英语谚语典故词典》[4]、《简明英文谚语习语词典》[5]、《英汉双解英语谚语词典》[6]、《牛津英语谚语词典》[7]、《新华谚语词典》[8]、《中华谚语大辞典》[9]。这些词典收录的是为世人熟知的常用英汉谚语,具有代表性。[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4]马丁·H·曼瑟·英语谚语典故词典[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4·[5]陈文伯·简明英文谚语习语词典[Z]·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6]盛绍裘,李永芳·英汉双解英语谚语词典[Z]·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7]JohnSimpson·牛津英语谚语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新华谚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耿文辉·中华谚语大辞典[Z]·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0]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1]汪文学·传统人伦关系的现代诠释[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1]·12BassnettSusan.ConstructingCulture:EssaysonLiterary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42.[1]Frazer,Ray.TheOriginoftheTerm‘Image’[M].London:PenguinBooks,1960:149.[2]Hall,E.T.BeyondCulture[M].NewYork:AnchorBooks,1977:14.[3]Ilek,B.OnTranslatingImages[A].TheNatureofTranslation[C].Bratislava:PublishingHouseoftheSlovakAcademyofSciences,1970:31.[4]Lefevere,Andre.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2:149.[5]Liu,JmaesY.TheArtofChinesePoetr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2:101.[6]Lotman,Y.TextandFunctionNewLiteraryHistory[M].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Co.,1978:211—212.[7]Munday,Jeremy.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M].London&NewYork:Routledge,2001:109,148.[8]Newmark,Peter.ATextbookof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88:161.[9]Nida,E&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82:200.[10]Nida,E.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M].Leiden,Netherlands:E.J.Brill,1964:91.[11]Nida,Eugene,andWilliamDReyburn;MeaningAcrossCultures[M].NewYork:OrbisBooks,1981:1[12]Owen,Stephen.ReadingsinChineseLiteraryThought[M].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London: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31.[13]Palmer,G..TowardaTheoryofCulturalLinguistics[M].AustinPublisher:UniverseofTexasPress,1996:1-49.[14]PeterNewmark.Approachesto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1:13.[15]Robinson,D.TranslationandEmpire:PostolonialTheories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Publishing,1997:117.
[1]Samovar,L.A.,&Porter,R.E.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California: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91:51.[2]Schleiermacher,Friedrich.OntheDifferentMethodsofTranslating[C].Chicago&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2:41-42.[3]Shuttleworth,Mark.&Cowie,Moira.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59.[4]Tytler,E.B.PrimitiveCulture:ResearchesintotheDevelopmentofMythology,Philosophy,Religion,ArtandCustom[M].London:J.Murrey.1871:1,8,14.[5]Venuti,Lawrence.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5:15,20,21,23,29.[6]Venuti,Lawrence.StrategiesofTranslationA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Studies[M].C.Baker.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1:240.[7]Venuti,Lawrence.Rethinking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M].London:Routledge.1992:58,242.[8]YerkesDavid.Webster’sEncyclopedicUnabridged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Z].NewYork:GramercyBooks.1996:955.[9]Yu,Pualine.TheReadingofImageryintheChinesePoeticTradition[M].Princeton.NewJers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7:3.[10]陈文伯.关于英汉谚语的对译[J].外国语,1987(6):38-41.[11]戴炜栋.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158.[1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13]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5.[1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57.[1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72[16]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203.[17]
冀一志.从跨文化的角度看习语翻译,选自陈建民等《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16--23.[1]勒梅琳.英汉翻译概要[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244.[2]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J].现代外语,1987(2):15,17,271.[3]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54.[4]刘重德.英汉语比校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1995:49.[5]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36,94.[6]孙致礼.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1):32.[7]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际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08,31,32.[8]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1):48--52.[9]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 44.[10]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37.[11]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80--191.[12]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J].外语界,1991(1):36.[13]辛献云.从纽马克的文本范畴理论看翻译标准的相对性和多重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74--76.[14]许 钧.翻译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2].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15]陈伯松.英语教学图集[2].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16]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2.[17]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18]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21.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8.[19]陈可培.英汉谚语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J].外语教学,2000,(3):65一68.[20]陈琳.文化翻译中的语用用意的翻译研究[Jl.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1](6):82一85。[22]67澎硕士学位论文人1八凡1‘Ll屯’只‘l‘1ILSIS[23]陈文伯.关于英汉谚语的对译阵〕.国俗语义研究,1998,247一258.[24]韩子满.文化失衡与文学翻译[JJ.中国翻译,2000,(6):39一43.[25]蒋坚松.英汉对比与汉译英【Cl.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金兵.翻译作品与目的语文化的互动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3):83一86.[3]赖余.英语谚语的汉译[J].江西师范学院学报,1982,(l):99.[4]李占喜.“关联域”与“互文性”[J1.外语与翻译,(l):47一52.[5]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A].翻译新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6]刘云波.英谚汉译的几点看法[J].外国语,1995,(6):43一45.[7]陆云.论西化译法与归化译法的运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18一22.[8]陆云.词语的文化理据与翻译〔J].语言与翻译,2002,(2):38一41.[9]裘姬新.论习语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J1.语言与翻译,2002,(2):42一45.[10]沈一向.英语谚语词典〔2].上海:上海文沤出版社,2002.[11]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1):32一35.[12]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IJ].中国翻译,2002,(l):4压44.[13]谭惠娟.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J.中国翻译,1999,[14](l):45一47.[15]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5):19一22.[16]徐裙.文化内涵词—翻译中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其对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17]学报,2001,(2):77一81.[18]颜洪恩.英语谚语翻译技巧初探[J].翻译通讯,1985,(6):20.[19]杨仕章.我国“文化与翻译”研究述评[J].外语与翻译,2001,(l):38一42.[20]杨贤玉.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l].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70一72.[21]曾自立.英语谚语汉译漫谈〔J].翻译通讯,1982,(2):18.[22]68馨硕士学位论文入IA凡TER’凡T!IESIS[23]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I.商务印书馆,1983.[24]张开信.汉英成语、谚语的翻译与比较[J1.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l):102.[25]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23一25.[26]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21.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7]张志强.语境与文化意象词语的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35,54.
[1]许崇信.文化交流与翻译[J].外国语,1991(1):29--34.[2]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730.[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77.8·包通法,徐洁,2002,跨文化交流中英语谚语的翻译,《江南大学学报》,2002年4月。蔡平,2002,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中国翻译》,2002年9月。陈文伯,1987,关于英汉谚语的对译,《外国语》,1987年第6期。陈效卫,1994,英语谚语的错译现象剖析,《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6期。辞海编辑委员会,2000,《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戴聪腾,19%,谈英谚汉译的灵活性,《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年第3期。封鑫岸,1997,浅议英语谚语的汉译,《山东外语教学》,1997年第4期。高永晨,2001,中英文化观念差异的深层透视,《新世纪·新思考·新探索》,主编李海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葛校勤,2仪反,当前自淞异心翔舒州岁垢殖民飞卿阂,《中国翻译》,2以犯年9月。郭建中,1998,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年第2期。郭建中,2000,韦努蒂及其结构主义的翻译策略,《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郭忠才,周芸,1995,英语谚语的来源及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10月。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OFerngiazitionandDomestiactioninPorverbTransalotin贾玉新,1997,《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金惠康,2000,《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金学铺,1996,英语谚语中常见的修辞格,《福建外语》,19%年第2期。赖余,1982,《常用英语谚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梁茂成,1995,英语谚语的理解与翻译,《中国翻译》,1995年第5期。廖探胜,1995,英语谚语:传统与创新,《福建外语》,1995年第4期。刘重德,1998,欧化辨析,《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5期。刘新义,张京生,2002,归化异化各得其所,《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刘艳丽,杨自俭,2002,也谈“归化”与“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n月。刘英凯,1987,归化一翻译的歧路,《现代汉语》,1987年第2期。刘云波,1995,英谚汉译法的几点看法,《外国语》,1995年第6期。刘尚贤,1998,谈英谚的辞格及其修辞效果,《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12月。潘学权,20(刃,异化:全球化时代的翻译策略,《淮北煤师院学报》,2000年8月。平洪,张国扬,2001,《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邱愚如,1998,文化及其翻译,《外国语》,1998年第2期。孙致礼,2001,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孙致礼,2002,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1月。孙致礼,2004,翻译中的“伪异化”现象,《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5月。王德春,2003,《汉英谚语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东风,2002,异化与归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9月。汪德华,2003,英语习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开封大学学报》,2003年6月。王骥,2004,《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在谚语翻译中的应用》,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温洪瑞,2004,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刑志远,殷耀,2003,《英汉双解英语谚语词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熊兵,2003,文化交流翻译的归化与异化,《中国科技翻译》,2003年8月。许建平,张荣曦,2002,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中国翻译》,2002年9月。卢b理ngi祖扮tionandD口mesticationni只mverb乃公彻alotin、颜洪恩,1985,英语谚语翻译技巧初探,《翻译通讯》,1985年第6期。余承法,2002,异化一翻译的必然趋势,《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曾东京,1998,对英谚汉译问题的再思考,《上海科技翻译》,1998年1。曾自立,1982,英语谚语汉译漫谈,《翻译通讯》,1982年第2期。曾自立,1983,《英语谚语概说》,北京:商务印书馆。张宁,1999,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郑剑生,1995,浅谈英语谚语汉译的演变与发展,《山东外语教学》,1995年第2期。周锡卿,朱乐红,1987,《英语谚语词典》,北京:北京出版社。陈可培,2以X),《外语教学》,2X(X)年7月。“文论翻译与文化鸿沟的跨越”,《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7)“跨文化交际成功要素探微”,《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双语经典语》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文化现象与外语教学》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一期《新新汉英对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梁: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及其对策考试周刊20082李琳大学实用英语语法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8月合著19、20、21、26章6.8万字双语词典释义的语言学理论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翻译若干问题的研究外语语言研究1998.12英汉医学辞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8年8月合著1787—18256万字李志梅《新疆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浅谈英语专业八级的翻译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2006年第3期中西文化融合与翻译外语学刊2003/5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制约。我国著名的汉语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文化视阈观照下的《汉英谚语词典》”课题研究是在当代文化翻译思想的直接影响下,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通,置于人类文化交流这个宏大背景之中,拓宽研究的视野和思路,凸显译者的文化精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理解,整体翻译”。这就是由于谚语的语义融合性特征和功能的整体性特征决定的。语义的融合性,是指谚语的意义不是其各成分意义的简单累加。谚语内各成分或全部或部分地丧失了语义的独立,其意义已“融合”成了谚语的整体意义。功能的整体性是指谚语内各成分不单独发挥作用,只能结合在一起发挥整体功能。所以谚语的翻译必须建立在谚语这个层次上,即以整个谚语为翻译单位。归化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异化派的代表是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文努蒂。英语谚语的异化并不是无视时间地点的一味异化,异化翻译也要有限度。异化与归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异化以源语言文化为归宿,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及风格,努力使读者靠近作者,保持异国情调;而归化则以目的语的语言文化为归宿,努力使作者靠近读者,运用目的语读者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讲究行文流畅、自然。在翻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内涵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换成为了判断译文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翻译过程中,要关注“时”和“地”,这是处理好“归化”和“异化”的一条重要原则。从本质上看,翻译是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文化传递。而文化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文化内涵的表达效果。可以看出,“归化”和“异化”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的语言符号。英汉谚语的互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转换,同时也要考虑文化的转换。谚语有着独特的特点。渊源丰富:有的源于民间,有的源于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有的则源于宗教文献。语言极具艺术性:形式简洁、语言精炼,巧妙运用各种修辞。这些因素决定了谚语的翻译原则:既要保持原文的民族特色,又要忠实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翻译的文化策略应该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在翻译中要尽可能地传递异质文化的独特风味。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因而在各种文体中都很常见。谚语的洗练和深刻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语言文化发展中去粗存精的结果。《现代汉语词典》将谚语定义为:“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辞海》将谚语定义为:“俗语的一种。流行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经验。”谚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大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社会经验的总结。古人说:“谚,俗所传言也。”由此可见,谚语是流行在民间的通俗语句,是一种口耳相授的传世常言。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因而在各种文体中都很常见。谚语的洗练和深刻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语言文化发展中大浪淘沙、去粗存精的结果。关于翻译中的不可译研究,从国外翻译史看,但丁主张“文学作品(诗歌)不可译”论、洪堡提出“两个暗礁”论、施莱格尔提出“两人决斗”论。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保加利亚学者弗拉霍夫和弗洛林才正式提出“文学作品可译论论”,奈达则明确指出:“翻译是可能的,同时又是不可能的。”(《翻译:可能与不可能》)。从我国翻译史来看,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的不可译问题。这是翻译中涉及文化的难题。“文化意味”即超语言信息差异,其意义是文化中的意义。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因此说,把一种文化中的意义传达出来是极其困难的,可以称做“文化的痛苦”。朱光潜先生也认为:“
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译文也只能得到原文的近似。”翻译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谚语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而且巧妙运用多种修辞使语句结构紧凑、生动形象。谚语内涵丰富、广博深邃,几乎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美国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熟悉两种文化与翻译》)奈达认为:“对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翻译是跨文化的传通。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只有在相应的文化中才有意义;文化也离不开语言,离开语言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翻译不仅是语际间的转换,同时也应是文化间的转换。谚语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智慧的沉淀与结晶,是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精华。培根说:“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都可以在它的谚语中找到”。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此外,《汉英谚语词典》编纂主要采取异化策略是趋势所需。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频繁。经济与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加速了语言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使得文化与语言不断融合。一味迎合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方便,用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强行归化源语文化的行为,被视为文化霸权主义,也是民族中心主义的表现,因而翻译的异化也是反对民族中心主义的需要。因此,。译者不仅应该具备双语能力,还应该有双文化能力。因此,在英汉谚语的互译中,译者应该对英汉谚语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这些文化因素沉淀在语言系统中,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特征,诸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等。古人说:“谚,俗所传言也。”由此可见,谚语是流行在民间的通俗语句,是一种口耳相授的传世常言。2.1.2研究的层面:编译方法编撰特点谚语不仅是汉语语言博库中的精粹,而且也是为大众喜闻乐道的教育、劝诫乃至传授经验的独特载体之一。学习并正确地运用谚语,不但能在人们的写作和交流时增强表现力,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的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与精神修养。谚语浩若沿烟海。为了能给读者奉献一部选词丰富、内容实用的谚语词典,我们在广泛收集的基础上,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整理,既选收了早已口头传承的传统的谚语,又与时俱进地收录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反映科技进步的现代谚语。《汉英谚语词典》编纂与研究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通过对国内出版的谚语词典尽心筛选,我们计划以《汉语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和《谚语词典》(姚铁军、姜心,2006)这两部较新的词典为选词的母本,利用两部词典各自一部分的优点,既选收了早已口头传承的传统的谚语,又与时俱进地收录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反映科技进步的现代谚语开展翻译和词典的编撰工作
有必要编译一本规模大一些的汉英谚语词典,以收录更多的英语谚语,并将我国学术界的有关研究反映出来。汉语谚语词典的编纂已经的到了足够的重视,词典出版发行初具规模,较大型的如《汉语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中华谚语大辞典》(耿文辉,1991)、《谚语词典》(姚铁军、姜心,2006)等,为课题研究和谚语的收集提供了基本保障。这本英汉对照谚语词典收录英语谚语约4300条。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对照几种英文版本进行认真校勘,尽量保证原文准确无误。为提高汉译质量,我们在参考其它辞书汉译的基础上对大部分谚语重新进行了翻译。译文力求紧扣原文,同时也注意简洁、流畅、朗朗上口。多数谚语有两种以上译文,有的甚至多达四五种。为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谚语,在大多数英语谚语后还附有一条意思与之相近的汉语谚语或熟语。但我国英语谚语的汉译工作已有很长的时间,有些英语谚语的汉译文经过几代人的反复推敲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难以超越。我们自认功力不逮,与其另起灶炉,不如沿用原译。有学者认为英语谚语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练”,这是英语谚语的特点,也是我们汉译追求的目标。注释工作也是这本书的一个重点。我们对大多数英语谚语都进行了注释,尽量注明该条谚语的出处、与之相关的典故以及使用场合、使用对象等。对一些古僻难懂的词语也一一予以注释。(《袖珍英语谚语词典》,徐守琴,2001)在语料例证取舍上,尽可能选择文学名家名著中的优秀译例,目的在于显示文学语言的榜样的力量,同时也体现出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想。也有意无意地总结了翻译名家的翻译方法和经验,把名家妙译集中展现给读者,这对于更快地提高学习者的翻译实践水平有不可估量的直接的典范作用。汉英谚语的确记载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大量生活经验,但是两种民族既有相同的经验,又有不同的经验。在反映的经验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谚语内容,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有的新鲜,有的陈旧。在研究和使用谚语时,要加以分辨,区别对待。对一些自相矛盾的谚语,更要善于识别,辨证处理。《汉语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认为:“语言具有鲜明的经验性、思想性和通俗生动的艺术完美性。”许多谚语虽寥寥数字,但却寓意甚远,蕴含着深奥的事理,给人以启迪、激励等等。因此,谚语不仅是汉语语言博库中的精粹,而且也是为大众喜闻乐道的教育、劝诫乃至传授经验的独特载体之一。学习并正确地运用谚语,不但能在人们的写作和交流时增强表现力,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的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与精神修养。谚语浩若沿烟海。为了能给读者奉献一部选词丰富、内容实用的谚语词典,我们在广泛收集的基础上,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整理,既选收了早已口头传承的传统的谚语,又与时俱进地收录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反映科技进步的现代谚语。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诸多谚语是历经几千年传承至今的,因此,有些谚语,特别是古谚在内容上难免存在一些旧意识的印记或消极的成分,正如鲁迅指出的:“谚语固然好像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考虑到谚语语汇自身的完整性与客观性,在这部语言工具书中,我们对上述谚语也予以了客观记录。本词典编写组的所有同仁始终本着严谨、求实、科学的态度投入到词典的编纂工作,以便使这本词典更加完善。目前,汉语谚语词典的编纂已经的到了足够的重视,词典出版发行初具规模,较大型的如《新华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5)、《中华谚语大辞典》(耿文辉,1991)、《谚语词典》(姚铁军、姜心,2006)等,为课题研究和谚语的收集提供了基本保障。《汉英谚语与文化》(王德春,2003:11)本书的任务:
是通过汉语、英语两种语言中的谚语,确切地说是通过以谚语为主的具有文化色彩和修辞特义的熟语,来探讨汉、英两个民族的文化。我们认为,对不同民族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不同文化的经验结晶和智慧闪光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而且帮助我们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让我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因此我们不仅研究谚语本身,而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研究两种民族文化。基于这种基本任务,本书将对汉英谚语,从源流、文化含义、修辞特点、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在谚语溯源方面,我们将对两种语言的谚语从源自文学作品和宗教经典,源自历史文化,源自外来文化,源自民间口语等源流进行探讨,以便考察两种语言谚语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谚语文化含义方面,我们将对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反映宗教思想、反映道德观念、反映对自然的认识和反映生产经验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研究,以便了解两种价值观的异同。在谚语的语言特点方面,我们将对两种语言的谚语在词汇、语义、语音、语法和修辞等层次上的异同加以分析、研究,便于学习者相互学习对方的语言,并对语言学理论有所裨益。在谚语的社会功能方面,我们将分别探讨两种语言的谚语在教育、交际、商业、文学、语言教学等方面的功能,揭示谚语的功能和实用价值。让广大读者沉浸入谚语的海洋,领略中外文化的奥秘。英国作家、文艺评论家毛姆(Maugham,WilliamSomerset1878-1965)说过:“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品性的影响(Thevalueofcultureisitseffectoncharacter.)。沧海桑田,物转星移,时代变革,大浪淘沙,唯有那些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睿言智语在人们的记忆中,在文化的传播中一代传一代。力图将本书编译得特色鲜明,具有实用性、欣赏性和珍藏价值。英汉汉英对照采用最新标音体系收录旅游业相关词汇20000余条特别收录788处最新公布世界遗产名录本书收集专业词汇、常用短语两万余条,部分词条附例句。词汇大多选自专业教材和国内外旅游等行业的相关资料,很多词汇是在普通英语工具书能由汉语查出英语词。书中对部分英语词汇加注了国际音标,以适应读者的不同需求。本书适合从事旅游、涉外行业的工作人员,来华外籍人员和出国人员以及各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的广大师生使用。面对当今世界的中国语言文化热潮,鉴于中国外语学习者“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存在,我们决定编纂《汉英中国文化词典》。经过思考,我们即将编写的这部《汉英中国文化词典》将以我国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的错误很多的汉英双解版,两部汉英中国文化词典,以及国内几部著名的汉英词典为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收词无疑是国内最可靠的,我们的收词将汇集该词典中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其汉英双解版本虽然译文错误百出,但其汉语部分可作为重点参考,英语部分也还有一些参考价值。另外国内已经出版的两部汉英文化词典中的一部,即《汉英中国文化词典》错误更多,而且收词较滥,但是也还有参考价值。另外一部还没有见到。我们的任务是扩大收词量,改正前人的英语对应词错误,加长汉语解释,提供对应的英语译文,不但要起到词典的作用,还要发挥读物的功能。词典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是学习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学习者往往奉词典为权威,认为词典的解释理所当然是正确的。如果词典信息有误,他们也会照样采用,如果是文化信息有误,就可能造成文化误读。本文从“旧瓶装新酒”一词入手,分析英语词典的不足如何造成文化误读。笔者认为,词典编撰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勘误,以避免群体的文化误读。词典编撰应该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对于每个词条,特别是容易造成文化误读的词条,一定要群策群力,找一个妥当的英语表达。不能各自为政、相互矛盾,让词典使用者困惑。更为重要的是,词典编撰也要与时俱进,及时勘误。编辑委员会在词典出版后,要有人收集相关评论,在重新出版时加以修订,以免一错再错,造成使用者不当理解的现象,从而将群体文化误读降到最低限度。
随着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日趋全球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交流中,人们主要靠翻译来交流及传播本国文化。而在翻译过程中人们要么使用归化翻译策略以目标文化为中心,要么使用异化翻译策略来保留原语文化。而对于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面对这文化全球化的挑战,人们应竭力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对外宣传中国文化。交流不能仅限于语言层面,而更应在于文化层面。而现有工具书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汉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和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