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民间歌谣_谚语 5页

  • 201.13 KB
  • 2022-06-16 14:13:58 发布

鲁迅与民间歌谣_谚语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08年3月学术交流Mar.,2008总第168期第3期AcademicExchangeSerialNo.168No.3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鲁迅与民间歌谣、谚语王文参(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洛阳471022)[摘要]出于对立人!的期待,鲁迅认识到歌谣对塑造儿童心灵和反映民众生存处境的作用,很早就重视歌谣、谚语的收集整理。创作中广泛运用歌谣、谚语来分析社会现状,讽刺社会黑暗和弊政,揭示国民思想状况,鞭挞国民劣根性;文体上也增强了战斗力,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鲁迅通过分析歌谣,让人们认识到民众所具有的高超的讽刺艺术,并运用歌谣的流传和语体的自然生存形态,来探寻中国文学言文不一的原因。鲁迅对歌谣的认识和运用启示人们:民间文学永远是文人创作的一块营养丰厚的宽广土地,尤其在中国文学转型、五四新文学建设过程中,歌谣、谚语对建设生动活泼的国语的文学!起着重要作用,成为新文学语言建设的重要资源。[关键词]鲁迅;歌谣;谚语;国民性[中图分类号]I210;I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8)03-0158-05一浙江绍兴是一个民间文艺十分丰富的地方,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热心收集研究民间文艺的文人。鲁迅母亲的母家原在安桥头,后来迁到皇甫庄。皇甫庄鲁迅大舅父家紧邻有个范寅,就是一个热心采录民间文学的人。范寅编的∀越谚#,其中收录了绍兴一带的方言、谚语、歌谣,并附有关于当地风俗的文章,这是一部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民间文学资料书。据周作人∀越谚跋#上说,范寅编辑该书时,为了搜集歌谣,时常招集近地的小孩唱歌给他听,唱后便请他们吃夜糖。∀越谚#初刻于1882年,即鲁迅诞生的第二年。可见范寅书中所录歌谣,在鲁迅诞生前不久尚在流传,鲁迅少年时在皇甫庄是能够听到的。鲁迅文章中引用了大量歌谣、谚语、儿歌,其中就有一些是绍兴普遍流传的,它们大多被范寅收录在∀越谚#中。祖父科场贿赂案发后,他避祸到乡下,与农民有友好的接触;且常模仿小戏的动作、唱腔与弟弟[1]们在家中演出。出于救世的思想和对立人!的期待,鲁迅很早就重视对歌谣、谚语的收集与整理研究。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和∀歌谣#周刊创办,由于当时鲁迅在歌谣研究会成立后的1920才到北京大学授课,同时他也正在从事∀中国小说史略#的写作等原因,鲁迅没有直接参加歌谣研究会的工作,但鲁迅早在1913年就提倡搜集、研究活在群众中的口头文学。而且,北京大学怎样想起要大规模的征集全国近世歌谣,其远因还是鲁迅先生一九一三年二月在教育部的∀编纂处月刊#一卷一期上有一篇∀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文共分四章,最后一章三节∀研究事业#第二项∀国民文术#:∃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详其意谊,辨其特性,又发挥而光大之,并以辅翼教育。%北大征集歌谣就实在[1]是响应鲁迅先生的号召而来的。!虽然后来北京大学大规模歌谣征集的直接原因是在刘半农首倡下,以建设五四白话新诗为主要目的,但鲁迅当时提出成立国民文术研究会!时,正在新文学革命前夕,是在清末民初的思想启蒙运动中,鲁迅发挥广大之!和辅翼教育!应该在开民智,新民德!的思想范畴内。∀歌谣#周刊创办后,鲁[收稿日期]2007-12-20[作者简介]王文参(1968-),男,河南新野人,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58 迅十分关注刊物的发展,在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二十五周年,也正好是∀歌谣#周刊一周年,歌谣研究会决定出版的∀歌谣纪念增刊#上,鲁迅设计了封面,并由鲁迅指定请沈尹默题字。因增刊内有一张全是集有关月亮的歌谣,故鲁迅先生设计封面要天蓝色,有云,有月亮和星星。后因北大印刷厂没有锌版、铜[2]版,只得由刻字工人木刻,精神可就与原稿差多了。!但木刻的封面也是云、月与星辉映交织:一轮上弦月,点点星斗,黑暗的天空下,云、星托月,既星光灿烂,又能云、月明朗,又见云朵构成的线条舒缓流畅。左上角,沈尹默的题字歌谣月亮光光打开城门洗衣裳∕衣裳洗得白白净∕明天好去看姑娘!,[2]勾画了了,使画面既诗意葱茏,简洁生动,又不失朴素淡雅,令人遐想。月!,亘古承传,永远普照人间,是人类无限追求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浓缩有千百年的集体意识;星!,隐现闪烁,衬托弦月,代表黑夜的眼睛,为月增添智慧的光色。如果说这轮弯月寄寓着民间文学为新文学的夜空带来明亮,那么那些无数隐约的星斗就是下层民众的智慧之光。这其中一定倾注有鲁迅的热切希望。鲁迅还经常阅读探讨周刊上的研究文章,我们从他在∀歌谣#上发表的一篇与刘策奇的通讯可资证明,通讯全文如下:策奇先生:您在∀砭群#上所见的∀击筑遗音#,就是∀万古愁曲#,叶德辉有刻本,题昆山归庄玄恭著,&&但与叶刻本字句多异,且有彼详而此略的,∀砭群#上的几段,与两本的字句又有不同,大约出于别一抄本的了,知道先生留心此道,聊举所见以备参考。[3]鲁迅,四月八日(一九二五)刘策奇是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会外,一个远在广西的热心征集、研究歌谣的革命者,1927年被国民党杀害。刘策奇在∀歌谣#周刊上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和征集的歌谣,他的研究成果也引起了鲁迅先生的关注。鲁迅看到他在∀歌谣周刊#1925年4月5日第八十五期上发表的∀明贤遗歌#,就在4月8日主动地给这位素不相识而又远在数千里外的青年写信,从中可看出鲁迅对歌谣研究的热心和对有关歌谣考证研究的深入。鲁迅还针对∀歌谣#周刊的编辑方针发表过重要意见:∀歌谣周刊#的范围狭窄了,要放宽,群众生[4]活中流传下来的民俗、文艺作品都要整理研究。!当鲁迅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时,歌谣征集运动的热心参与者、推动∀歌谣#周刊创办,并在创办后具体负责编印的常惠,从鲁迅进入北大授课开始,连续四年不但是鲁迅的学生,而且出于对鲁迅的敬仰,一直和鲁迅保持着最密切的交往,时时得到鲁迅学业甚至生活上的指导。鲁迅中国小说史!的讲义就是常惠去印刷科铅印、校对后再交给鲁迅的。每次讲义印好,在教员休息室常惠把讲义原稿和铅印好的讲义两份交给鲁迅,鲁迅又把要印的讲义底稿交给常惠,然后鲁迅同常惠闲谈,等候上课。此时鲁迅关心常惠正在从事的歌谣工作是很自然的了。据常惠回忆,鲁迅很关心歌谣工作,在下课后,或在休息室常常询问编辑和投稿情况。有一次谈到周刊的内容,他说:∃光发表和研究民间歌谣太狭窄了,要包括其他方面,要让民间文学研究开展起来。%由于先生[5]的指导,后来∀歌谣周刊#就增加了民俗、民间传说等内容!。早在1913年,周作人任绍兴县教育会长,搜集当地儿歌童话,并利用教育会会报倡导征集时,周作人后来回忆说鲁迅特别支持我收集歌谣的工作,大概因为比较易于记录的关系吧,他曾从友人们听了[6]些地方儿歌,抄了寄给我做参考。!∀周作人日记#1914年2月6日条记有:得北京一日函,附儿歌数首。!∀鲁迅日记#同年2月1日条记有:上午寄二弟信并正月家用百元(九)。!想必附有儿歌。鲁迅亲自收集记录的儿歌手迹现存鲁迅博物馆。二自幼深受民间歌谣、童谣地熏染,又使鲁迅通过歌谣、谚语认识到了儿童世界的状况和儿童生活的现实环境,这与他早年的进化论思想结合起来,因此,鲁迅非常重视歌谣、童话对塑造儿童心灵的作用,并积极从事儿童教育工作。他翻译了许多有关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章,如仅仅在1913年,鲁迅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就发表译作日本上野阳一所著的三篇儿童教育的著作:∀艺术玩赏之教育#(刊第一卷第七册)、∀社会教育与趣味#(刊第一卷九至十册)和∀儿童之好奇心#(刊第一卷第十册)。159 文学革命后鲁迅创作的新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对儿童的残害有深广的忧愤,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发人深省,并响彻整个五四新文学建设时期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历程中,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切实的人道主义的情怀。随后在1919年10月写的长篇白话论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提出了以幼者为本位的思想,呼吁人们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7]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稍前的∀我之节烈观#在反封建礼教之外,也贯注着鲁迅强烈的同情弱者的救世思想。如果没有对儿童时代的感念,没有对儿歌、谚语里的儿童世界的认识,并由此激发对民族前途的思考,单凭历史进化观念,也许鲁迅的忧愤不会这么深刻动人。鲁迅还善于利用歌谣,分析社会现状,揭示国民思想状况,从而促进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1928年革命文学兴起,新文学建设从所谓的文学革命!走到革命文学!时期,鲁迅对革命文学作家不注重艺术性和描写现实的深度,不知道如何创作唤醒民众觉醒的有力度的现实主义作品,甚至对鲁迅发起了以简单阶级划分归类的批判,对此,鲁迅利用∀申报#上登载的一首歌谣,写成∀太平歌诀#一文,把一个活生生的民众的现实生存状况,摆在那些不敢正视现实,或者没有正视现实的革命作家面前。在∀太平歌诀#中,鲁迅首先把歌谣的内容连同与歌谣相关的背景材料,从∀申报#上摘抄下来:南京市近日忽发现一种无稽谣传,谓总理墓行将工竣,石匠有摄收幼童灵魂,以合龙口之举。市民以讹传讹,自相惊扰,因而家家幼童,左肩各悬红布一方,上书歌诀四句,借避危险。其歌诀约有三种:(一)人来叫我魂,自叫自当承。叫人叫不着,自己顶石坟。(二)石叫石和尚,自叫自承当。急早回家转,免去顶坟坛。(三)你造[8]中山墓,与我何相干?一叫魂不去,再叫自承当。!鲁迅分析后,接着沉痛地指出,这三首歌谣中的无论那一首,虽然只用了仅仅二十字,却将市民对于辛亥革命的见解,对于革命政府的关系和对于革命者的感情,都已经淋漓尽致表达出来了。即使那些善于暴露社会黑暗面的文学家,他们的妙笔恐怕也很难描绘得这么简明深切。叫人叫不着,自己顶石坟!,这十个字,实在是包含了许许多多革命者的传记和整整一部中国革命的历史!这十个字就足以总结了革命需要唤醒民众的教训和民众不理解革命的革命者的悲哀。鲁迅还用这首歌谣,批评一些对中国社会革命盲目乐观的文人,写文章硬说现在是黎明之前,鲁迅分析这首歌谣给他们看:革命者们总不能不背着这一伙市民进行!。对于当时正激烈地创作革命文学的作家,鲁迅以这首歌谣做一柄锋利的解剖刀,尖锐地指出:近来的革命文学家往往特别惧怕黑暗,掩藏黑暗,但市民却毫不客气,自己表现了。那小巧的机灵和这厚重的麻木相撞,便使革命文学家不敢正视社会现象,变成婆婆妈妈,欢迎喜[9]鹊,憎恶枭鸣,只捡一点吉祥之兆来陶醉自己,于是就算超出了时代。!鲁迅的这种尖锐批评,影响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初期建设,有力地指导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革命文学创作,使革命青年克服脱离现实和民众的偏颇,为左联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鲁迅也指出:平民所唱的山歌野曲,现在也有人写下来,以为是平民之音了,因为是老百姓所唱。但他们间接受古书的影响很大,他们对于乡下的绅士有田三千亩,佩服得不得了,每每拿绅士的思想,做自己的思想&&构思取意,也是很陈腐的,不能称是真正的平民文学。!鲁迅生动地描述了封建传统思想对下层民众的不良影响和精神污染。那些表现绅士思想!的通俗作品同真正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不可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这些又为革命文学正确看待民间形式和民间文学思想,给予了必要的提醒。鲁迅还认为一些流传很广的歌谣、谚语,也是有着明显的阶级性的,并非都是全国民的意思!。他说:粗略一想,谚语固好象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现在就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来做例子罢,这乃是被压迫者们的格言,教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闲事,而压迫者是不算在内的。!还有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10]流行开来!。所以,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这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越出他本阶级之外。!鲁迅又以浙西的一则讥笑乡下女人无知的笑话为例,证明了民间文艺中鲜明的阶级界线:是大热天的正午,一个农妇做事做得正苦,忽而叹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这时还不正在床上睡午觉,醒过160 [11]来的时候,就叫道:∃太监,拿个柿饼来%!!鲁迅指出:在下等华人!看来,却未必这么说,即使这么说,也并不以为笑话的。!鲁迅站在下层民众的立场上,深刻地剖析了隐藏在民间文艺形式中的思想意识,不承认它是民众的创作,认为它是高等华人!在讥笑劳动人民的愚昧无知。三鲁迅不但在创作中以清醒的拿来主义思想,用歌谣、谚语为材料来增强论说力,而且,鲁迅还创作歌谣体诗,如∀好东西歌#、∀公民科歌#、∀南京民谣#和∀言词争执歌#等。∀好东西歌#:南边整天开大会,北边忽地起烽烟,北人逃难南人嚷,请愿打电闹连天。还有你骂我来我骂你,说得自己蜜样甜。文的笑道岳飞假,武的却云秦桧奸。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失了土地捐过钱,喊声骂声也寂然。文的牙齿痛,武的上温泉,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误解释[12]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还有∀言词争执歌#和∀南京民谣#,都是讽刺嘲笑国民党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违背孙中山先生的原则,于内部争权夺利的政局。∀公民科歌#讽刺何健武人捏刀管理教育、治理学校的奇谈怪论和荒谬措施。鲁迅的这些歌谣体诗作,幽默风趣,诙谐自如,反讽讥世游刃有余。以杂文式的笔法和漫画速写的手法,把现实世态的丑恶和滑稽轻唱在歌谣小调内,让人捧腹欲笑之余,不免悲愤、唾弃;在笑的苦涩、轻松中,有一种凛然正气和高标峻目,审视人间的残酷、自私和庸碌,并寄寓着对民族国家的深沉焦虑和在这样的人间活着的超然耿介。鲁迅把古籍记载的歌谣也当作犀利的投枪匕首,毫不留情地刺向历代社会的黑暗和弊政。在∀谈金圣叹#里,看似是谈金圣叹的遭际长短,实则指出历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和盗寇!相比,在搜刮民脂民膏上没有两样,甚至比流寇!更狠毒。只不过中国的老百姓梦想一个做稳奴隶的时代,受不了寇!之流!的苦,所以似乎更痛恨流寇!,其实官、贼、兵、寇都是一样的,听说四川有一只民谣,大略是[13]∃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的意思!,鲁迅引用一首四川民谣,为论说增添了生动形象性,给予迫害百姓者以尖刻怒骂。但鲁迅最终的毛头是指向现实的,汽车飞艇,价值既远过于大轿马车,租界和外国银行,也是海通以来新添的物事,不但剃尽毛发,就是刮尽筋肉,也永远填不满的。正无怪小百姓将∃坐寇%之可怕,放在∃流寇%之上了!。∀八月的乡村#是一部反映东三省在南京政府的腐败下被日本侵占后,人们愤怒反抗的小说。在书的序言里鲁迅引用了南宋时期两句民间歌谣: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行在卖酒醋。!鲁[14]迅总结说这是当时的百姓提取了朝政的精华的结语!,这揭露历史上南宋小朝廷政治状况,又讽刺了南京政府当局,同时歌颂了民众在文艺上的创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运用古代流传的歌谣,使鲁迅杂文的历史感更加深沉,其民间情怀在对下层民众无限真挚的同情中,灌注着一种凄怆的悲剧感,读来让人激愤、苍凉。鲁迅还从故乡的歌谣里认识到了民众所具有的高超的讽刺艺术。在鲁迅的故乡绍兴,有一首歌谣[15]嘲讽一个名叫群玉班!的戏班,戏做得非常坏,竟弄得没有人要看!,这首歌谣只有六句:台上群玉班,台下都走散。连忙关庙门,两边墙壁都爬塌(平声),连忙扯得牢,只剩下一担馄饨担。!这六句民谣不直接写戏演的好坏,但从观众纷纷走散的场景描绘中,生动形象地讽刺了戏班的名不副实,演出失败。鲁迅就此赞叹道:乡民的本领并不亚于大文豪。!并且,鲁迅用这个歌谣来论述讽刺艺术的产生与社会状况的关系,认为:看客的取舍,是没法强制的,他若不要看,连拖也无益。即如有几种刊物,有钱有势,本可以风行天下的了,然而不但看客有限,连投稿也寥寥,总要隔两月才出一本。讽刺已是前世纪的老人的梦呓,非讽刺的好文艺,好像也将是后世纪的青年的出产了。!由此,我们从鲁迅的文体风格中那种幽默诙谐、挥洒自如的气质里,能感受到民间歌谣中的那种洒脱不羁的民间气息和独立品格。鲁迅在杂文里还运用歌谣的流传和语体的自然生存形态,来论证中国文字言与文不一致的情况由来已久,归结原因,鲁迅说:古书里采录的童谣,谚语,民歌,该是那时的老牌俗语罢。我看也很难说。[16]中国的文学家,是颇有爱改别人文章的脾气的。!鲁迅为了具体说明中国文学家的这种坏脾气!,举出实例说:汉民间的∀淮南王歌#,同一地方的同一首歌,∀汉书#和∀前汉纪#记的就两样。一面是∋∋∋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一面是∋∋∋一尺布,暖童童;∕一斗粟,饱161 蓬蓬。∕兄弟二人不相容。!比较起来,好像后者是本来面目,但已经删掉了一些也说不定的:只是一个提要。!由此,鲁迅得出关于历史上言文一致情况的结论:宋人的语录、话本,元人的杂剧和传奇里的科白,都是民间口语,但也都是经过文人删改过的提要,只是它们用字较为平常,删去的文字较少,于是我们就觉得读来如说话一样清楚明白。对古籍里的歌谣鲁迅又说:东晋到齐陈的∀子夜歌#和∀读曲歌#之类,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留传下来的。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17]品;也传述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从鲁迅的论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民间文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是民间文学的生存方式和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民间文学参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构建,为文人作品增添刚健真挚的风格是由来已久,只不过是在文学发展的自发状态下进行的,民间文学永远是文人创作的一块营养丰厚的宽广土地。总之,从鲁迅对歌谣、谚语的认识和创作上的广泛运用中,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国五四!新文学建设过程中,国语的文学!尤其需要从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中寻找活泼生动的俗语口语,来建设新文学的语言大厦。从而,在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新文学建设,民族民间文学是否可以成为促进新文学发展的文化资源,鲁迅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参考文献][1]金玉.鲁迅与民间文艺[M].民间文艺学文丛.钟敬文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47.[2]常惠.鲁迅与歌谣二三事[J].民间文学,1961,(10):94-96.[3]鲁迅.歌谣纪念增刊(封面)[J].歌谣,1923,(12):9.[4]鲁迅.通讯.歌谣[J].1925,(4):19.[5]王文宝.编辑∀歌谣周刊#的常惠先生[J].民间文学,1984,(8):61.[6]常惠.回忆鲁迅先生[C].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诞辰百年纪念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522.[7]周遐寿.鲁迅与歌谣[J].民间文学,1956,(10):12-14.[8]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M].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72.[9]鲁迅.三闲集太平歌诀[M].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鲁迅.而已集国民时代的文学[M].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958.[11]鲁迅.南腔北调集谚语[M].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29.[12]鲁迅.伪自由书人话[M].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33.[13]鲁迅.∀集外集#新编好东西歌[M].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666.[14]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M].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20.[15]鲁迅.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M].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944.[16]鲁迅.准风月谈偶成[M].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22.[17]鲁迅.门外文谈古时候言文一致么?[M].林非.鲁迅著作全编(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31-834.(责任编辑:曹金钟)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