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0 KB
- 2022-06-16 14:14:3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雨雪露霜的谚语*旱天无露水,伏天无夜雨。(湖南) 露水是空中水汽接触了夜间过冷物面而凝成的水滴。有露水出现的天气,低空需要有足量的水汽。而在旱天,空中水汽必少,所以露水就无从发生了。 伏天的雨,主要是雷雨。下雷雨的基本条件是要地面很热,使空气发生强盛的对流运动。伏天在白天地面很热,适合于雷雨的发生;但是夜间地面较凉,就不可能发生对流,所以夜间不可能发生雷雨。但是在西南山地里,伏天也有夜雨的,这又是另一原因。*霜重见晴天,雪多兆丰年。(山西太原)*严霜兆晴天。(上海松江)*冬有大雷是丰年。(江苏无锡)*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同上)*冬有三白是丰年。(同上)*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浙江、湖南、河南扶沟)*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江苏苏州)*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同上)*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河南开封) 霜本来是晴天的产物,“霜重见晴天”是因果倒置的说法。雪不易传热,它积在地面,可使土中热力不易发散,增加土地的温度,对于来春植物的生长是很有益的。同时,土壤里的细菌因此得以繁殖,使许多有机质腐烂,杂草种子也一度发芽生长起来。到了融雪期间,大量的热又被吸去,温度过低,杂草和细菌又被冻死,这样倒反增加了植物的肥料,故雪多是丰年之兆。*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江苏常熟)*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同上)
冬季溶雪时期,气温很低。当雪未溶完时,若有一股冷空气南下,气温再度下降,使雪水成冰,就使地表面温度再度降低,杂草及昆虫都被冻死。*雪落有晴天。(湖南)*雪后易晴。(江苏常熟) 雪下在每次寒潮来临之时,也就是在冷锋上。这是在气旋的尾部,反气旋的前部。所以雪天之后,再来的是反气旋天气,于是天气转晴了。*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河北沧县) 大雪节不冰冻,到惊蛰节不开解,这是那年寒潮来迟的缘故。*露水起青天。(河北) 露和霜一样,同是晴天的产物,不过有露的天气温度比较高些罢了。*春霜不出三日雨。(福建福州、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春季连续三天有霜,也就是连续三天晴天。福州纬度较低,春季的晴天,太阳光必定很强,白天温度连日增高,气压降低,使本地和四周之间的气压梯度增大。因此,也就发生了空气流动的现象,于是天气跟着变化,而要下雨了。*霜后东风一日晴。(四川) 打霜之后,就吹东风,表示反气旋已过去,气旋将来临,所以晴天只有一日了。*冬至无霜,石臼无糠。(江苏常州) 冬至无霜,就是冬天不冷。因为冬天不冷,于农作物有害,故年成不好,石臼里面也无米可打了。*腊月里三白雨树挂,庄户人家说大话。(内蒙古呼和治特)
“三白”就是三次雪,“雨树技”就是雨淞,这都是天气严寒的结果。冬季天冷,故有利于农事。*七阴八下九不睛,到了月初放光明。(天津) 二十七日明,二十八日雨,到二十九日不晴,就要到下月初才好天气。这表示着天气变化的日程。*夹雨夹雪无休无歇。(《田家五行》论雨) 雨和雪,都是空中降水,但是它们降地之前所经历的过程不同。雪成时,温度必在零下。大多的雨,是雪下降到半空再融化成的。现在下雪又下雨,表示空中冷暖气流,激荡无常,因此,天气还是不得转晴的。*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骤然下降的雨,不到天黑就完。因为下这种雨的云,是由于本地局部受热形成的,规模小,所以一阵雨后,云就散完了。*春土(霾)不过三日雨,冬土不过三日霜。 (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霾指由北方来的大风从内陆吹来的沙尘,所以有霾就表示有北方来的气流。在福建,春天的天气已经相当暖,南方的热带气流,从四月(阳历)始,已到福建的纬度。这时如有北风吹来,极易形成锋面而造成降水。冬天就不然,因为冬天北风极盛,南风极弱,根本无法到达我国海岸,所以北风一来,天气十分干冷而且睛朗有霜。*雪打高山,霜打平地。(江苏无锡)
不论在高山还是在平地,雪和霜都会出现。在冬季阴天时,高山的气温一般低于平地,风速也较大,因而雪下到高山不易溶化,高山上的雪一般厚于平地。雪溶化时,自然是平地上的雪先溶化完。由于高山的海拔高于平地,太阳光首先照在高山上,又因霜量毕竞有限,所以高山的霜先消失掉。但是在山的背阳坡并不如此。因而有“雪打高山,霜打平地”的说法。*一夜白露一场霜。(江苏无锡)*晴夜成露,冻结成霜。(同上) 有这种现象并不奇怪,露和霜的生成原因是一致的,都是空气遇到较冷的表面使水汽凝结而成的、只不过是当时的气温不因而已。
如何理解"十雾九晴"和"霜重见晴天""十雾九晴"和"霜重见晴天"是两种众所周知的天气变化现象,对其中的晴字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雾多发生在晴天,有的认为预示以后的天气晴好.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应首先了解它们的成因.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在成因上是指辐射雾,它是地面夜间强烈辐射冷却使地面气层冷却而形成的,.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1,深秋,冬季或初春2无风或微风3近地面大气中有充足的水汽.辐射雾有明显的地区性:河谷和盆地尤盛,我国的四川盆地是著名的辐射雾区,重庆因为多雾而有"雾都""之称,这种雾多出现在高压中心的前夜.可见辐射雾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晴朗少云的夜晚或清晨..晴天是因为天空无云阻挡,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幅度大使水汽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但有时也会看到:早晨出现了雾,到了8---10点天却晴了,这能否就说明第二种说法正确呢?其实是不是晴天要视雾的厚度而定.他的厚度随空气的冷却程度和风力而定,如只在近地面的气层内,温度下降到0度以下且风力微弱,则形成低雾,薄薄的覆盖在地面上,这种雾称为浅雾或霭.它的形成常与近地面的逆温层有关,经常出现在深秋的黄昏,夜晚或早晨日出之前的低洼地区,在日出前后雾最大,上午8----10时,由于逆温层被破坏,低雾随之消失.如大气冷却作用所及高度增大,辐射雾能伸展到几百米高空,着中雾称为高雾,范围很广,有时终日不散,甚至连续几天.仅在白天稍有减弱.总的来说,一年中形成低雾机会较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要有雾出现,一般夜间或早晨天气应当是晴朗的,至于第二天天气如何,要看形成的是低雾还是高雾.只要理解了
"十雾九晴","霜重见晴天"就不难理解了,霜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冻结于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所形成的白色结晶物,因物体表面温度降低促使其附近气温降至0度以下产生冻结所致,一般产生于晴朗无风的夜晚或清晨,成因与雾有相同之处,早春,晚秋或冬季寒潮过境后,地面处于高压中心附近,天晴风小,成霜机会较多,霜后天气一般保持良好,故有"霜重见晴天"的说法.总之,天气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谚语所表述的天气变化也并不是绝对的,至于天气如何变化,还要因时,因地,因具体条件而定.Fugo风船武器——二战时期美、日气球大战揭秘英国历史学家戴维·
哈姆布林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发现了二战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美国和日本之间曾经爆发一场气球武器大战。但由于不想让这种神秘武器影响美国军人的士气,美国政府对遭受的气球武器之害严密封锁消息。将战火引向美国本土 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美国以牙还牙,派出轰炸机对日本东京展开大规模空袭。这时,日本非常希望将战火扩大到美国本土。然而,美日隔着浩瀚的太平洋,日本轰炸机根本没有能力进行长距离的奔袭。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武器在这一背景下出炉了,它就是日本称为fugo的风船武器。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受古代火灯笼的启发,研制出了可以携带燃烧弹和炸裂弹的风船武器。火灯笼外壳用纸制成,用油灯或蜡烛在下面加热,使之飘浮起来。 很快,美国本土就开始流传起遭到神秘气球袭击的传闻,但很多人并不相信这会是真的,认为这是某些被日本人吓怕了的美国人胡编乱造的小道消息,因为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距离超过8000公里,无人驾驶的气球怎么可能飘这么远的距离?风船借助“喷流”飞行 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所谓的神秘气球是地地道道的氢气球,直径有10米,是用三层牛皮纸粘合而成,上面涂上了用“魔鬼脚(土豆家族的一种)”制成的糨糊,密不透气。气球的底部缝有一个金属圆圈,上面系着一圈小沙袋、燃烧弹、炸弹以及控制装置。 秘密并不在气球身上,因为这样的气球谁都会制作,真正的秘密在大气里面。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就发现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上层大气存在一种奇特的现象,就这是后来被命名的“喷流(jetstream)”现象。这是一条刚好将美国和日本连接起来的狭窄的空中走廊,走廊里的空气以每小时超过200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快速流动。这条气流的厚度有8米左右。 日本人将风船武器发向空中,到达喷流的高度后,风船武器随着这条气流向东飘去。在飘动过程中,气球里的氢气不仅会变冷,还会有多多少少的泄漏。这样,气球就会开始下降,气球内部的气压计会监控气压的变化,于是点燃电子引信,扔掉一个小沙袋。重量减小后,气球自然再度升高。 气球就这样高低相间地前进,直到沙袋(压舱物)用完。日本人计算得相当准确,沙袋扔完后,气球也刚好飘到美国本土上空。整个过程长达三到四天。这时,气球下降后往下扔的就不是沙袋,而是携带的燃烧弹和炸裂弹了。燃烧弹扔完后,气球进入自毁阶段。可谓来无踪,去无影,难怪美国人将其称之为“神秘气球”。 一件风船武器一般携带5颗燃烧弹和1颗炸裂弹。携带燃烧弹的目的是在美国西北部地区的大森林里放火,消耗美国的自然资源,在美国居民中间制造恐慌,从美国的后方打击美国。美国全面封锁消息 这种奇特的武器造价非常便宜,效果却相当不错。1942年2月24日,几件风船武器同时飘到洛杉矶上空,导致该市拉响了防空警报,一度搞得人心惶惶。很多地方小道消息满天飞:日本派出数百架飞机空袭美国本土。驻扎在洛杉矶的四个防空连慌里慌张地向空中发射了1600发炮弹,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昼。 一个气球落在俄勒冈郊外,几个正在野餐的孩子觉得好玩就跑上去推。结果气球上的炸裂弹突然爆炸,5个孩子被炸死。又过了一个月,美国政府被告知,一件风船武器落在华盛顿汉福特工厂,将一根电线炸断。该工厂当时正在秘密产生原子弹的重要原料——钚,如果不是安全措施想得周到,用来生产钚的反应堆很可能就因陷入瘫痪。 美国政府对神秘气球采取了全面封锁消息的措施。与此同时,美国派战斗机进行空中拦截,效果不明显,因为雷达根本发现不了气球,而且气球飘得既高又快,美国空军折腾了好几天,总共击落了不到20个气球。 美国情报人员建议将日本制造氢气的工厂炸毁,即使日本生产再多的气球也没有用。美国政府最后采纳了这一建议。 美国实际记录在案的风船武器总共不到400件,这些武器飘及北美各地,有些甚至飘到了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最远的飘到了加拿大。
据战后美国从日本得到的资料,整个二战期间,日本总计生产了9000多件风船武器。日本政府对这些神秘武器寄予厚望,但它们在美国造成的破坏并没有日本政府希望的那么大。这是因为这些气球都是在1942年11月到1943年4月这段时间升空的,此时正好是美国西北部森林地区的湿季,不容易引发森林大火。美国事后分析,如果这些气球选在干旱的夏季使用,那么,它们引发的森林大火是很难扑灭的。日本为何在干旱的夏季突然停止使用风船武器了呢?这是美国进行新闻封锁的结果。日本既不知道风船武器到底飘没飘到美国,更不知道它们给美国造成了多少麻烦,加上制造氢气的工厂遭到破坏,最终日本下令停止发射新气球。“马纬度”和“贸易风”在18世纪产业革命前,人类还没有发明蒸汽机,那时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远航、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是靠风力乘帆船,完成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但是,他们的航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连续多日乘风破浪;有时却风平浪静、无丝毫风。在无风时,他们只能将船停泊下来,等候着风的降临,而且一等可能是几天甚至几十天。航海家们经过多次航行,发现30°纬度附近总是无风,帆船进入该海区无法航行,在海上的贸易中受到极大影响。那时,帆船除装载一般货物外,还装运许多马匹到美洲大陆。对于一般货物,早点、迟点运到目的地没多大问题,可是对活生生的马匹来说,麻烦事就大了。由于草料和淡水的不足,马匹相继死掉,马肉又吃不完,所以不得不把马肉投进大海里喂鱼。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叫做“马纬度”。当时,人们还不明白,为什么在其他海域总是吹着有规律的定向风,而在“马纬度”海区总是无风。原来,这是由于地球各地区受到的光热不同造成的。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这样在赤道上空聚积的空气越来越多,形成高气压,于是开始向南北两个方向分流。在赤道上空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南风右偏、南半球北风左偏。当空气运行到南北纬30°
附近高空时,不能继续前进,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由于没有水平方向运动的空气,形成了无风带,这就是“马纬度”的秘密所在。其实,不仅仅是“马纬度”无风,在赤道海区、南北纬60°海区都是无风带。既然有无风带,自然就会有风带。那么,风带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空气流动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所以在低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一部分气流又流回赤道,以补充赤道低空源源不断的上升气流。按理讲,这种低空的风在北半球应是北风,南半球应是南风,但是又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北风偏转成为东北风,南半球的南风偏转成东南风。这种风的方向少变,一向很守“信用”,常年吹着一个方向。因此,海员们称之为“信风”。在这一带海岛上的树,被定向风吹得像扫帚一样,形成一种绝妙的风向标。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在多年的航海生涯中,逐渐掌握了这个规律。他们在信风的帮助下,往来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各大洲进行贸易往来,因此,这种信风又有“贸易风”之称。省武高校本课程《地理与战争》终于同大家见面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高中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开发与建设适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校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省四星级学校理应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从2000年起,我校就初步进入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等工作,作为地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中,结合我校的实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做了探索和思考,并编制了本教材。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调查中得知,年龄集中在10-20岁的学生对军事战争非常着迷,如果利用好这种迷恋之情来促进功课的学习,则无疑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把波澜壮阔的古今中外战争史中的趣味故事与地理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以战争故事为引子,以地理课程为依据,诠释地理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让学生领略战争的波谲云诡,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国防意识和观念。本教材主要供高一或高二使用,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共有六篇,即“天体与战争”、“地图与战争”、“气象与战争”、“海洋与战争”、“陆地与战争”、“人文与战争”,以课时形式编写,共计18课,每课时里设有“背景材料引言”、“典型战例剖析”、“地理知识链接”。我们力求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达到生动浅显、通俗易懂的效果。本教材主要由顾建光、王昊、李兰等三位老师编撰而成,本组的王其权、张毅、苏峰等老师也积极参与编写,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帮助。在此,对以上老师的辛勤劳动表示深深的谢意!
战争既是物质的碰撞,更是智慧的较量。如果学生能从这本教材中得到乐趣,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触类旁通,我们将感到十分欣慰。由于校本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加上平时学习、工作繁忙,虽辛勤笔耕,毕竟时间和水平有限,再加篇目繁多,难免萧兰并撷,珉玉杂陈,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并把你好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以便以后不断修正和完善。校本课程《地理与战争》编写委员会主编:顾建光副主编:王昊李兰二00七年九月地理与战争目录第一部分自然地理与战争第一篇天体与战争第1课天宫借来的神火—阳光的妙用真的是灾难之星吗—彗星第2课擦肩而过的核战争—陨石爆炸瞒天过海的大偷袭—地球形状第3课鱼雷失灵的奥秘—磁偏角偷访空军基地的UFO—宇宙探秘第二篇地图与战争第4课被地图愚弄的将军—比例尺为飞弹导航的火眼金睛—数字地图第5课闪闪北斗引路星—地图方位的判定第三篇气象与战争第6课“不识庐山真面目”—雾破敌的功臣—沙尘第7课天公不作美—不同的气候类型第8课助纣为虐施魔力—大气环流中的风带第9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巧用季风第10课忽必烈的天敌—台风第四篇海洋与战争第11课争夺南大西洋的咽喉—马岛之战
咽喉要道起狼烟—苏伊士运河与战争第12课张着血盆大嘴的海域—百慕大三角区漂洋过海的鱼雷—洋流第13课拒人死地的死海之谜—海洋资源与战争第五篇陆地与战争第14课折戟非洲的“沙漠之狐”一流沙救援失败因沙尘暴一沙漠生态环境第15课万船竞发破天险一江河的障碍作用藏军挡兵的大地绿衣一植被与军事活动第二部分人文地理与战争第16课砺兵秣马人为本一人口资源未来战争的导火线一淡水资源第17课奇特的军事国度一无兵之国一触即发的“欧洲火药桶”一地缘势力碰撞区第18课盘根错节的波黑内战一民族问题种族冲突与种族矛盾一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