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2-06-16 14:17:1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试比较英汉谚语中动物意象文化内涵摘要: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的。在语言这一大千世界里,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值得人们探讨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语言与动物的不解之缘。许多动物的名称,除了代表动物本身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本文对英汉谚语中动物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英汉文化的异同,旨在提高英汉互译水平。关键词:动物意象英汉谚语文化内涵比较谚语是语言中的美丽奇葩,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智慧,一直是人们所钟爱的表达方式。动物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一直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于是便出现了很多和动物有关的谚语。而动物谚语更是以其生动的形象,激起人们的联想,唤起人们的智慧,受到人们的喜爱。英汉语言中都有很多简洁生动、内涵丰富的谚语,谚语中含有的动物意象体现了浓厚的文化特色。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谚语在语言中别具特色,谚语中的意象及其所表达的情感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深刻体现。语言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谚语,不同的动物意象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动物谚语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9
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种族风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动物文化内涵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特定的心理和思维导致人们对相同的动物意象有着或相同、或相异、或交叉的看法,动物意象因此蕴涵了各自丰富的国俗语义。本文按照英汉动物谚语的各种对应关系,通过大量的例证,对动物意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一、同一动物词在中英谚语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相同的文化内涵。比如,英国人说:“Heisafox.”中国人的理解是“他这个人非常狡猾。”可见英语中也常用狐狸来形容人奸诈、狡猾。又如,ascunningasafox(像狐狸一样狡猾)。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赋予了“狐狸”相同的文化内涵。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同一动物词还有很多。羊(sheep)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一种性情极驯服、温顺的动物。该词在英汉文化中都用来比喻性格温和、恭顺。那么在谚语中也有一样的体现(E――英文谚语;C――中文谚语):1.E:Thegreatfisheatupthesmall.C:大鱼吃小鱼。2.E:Hewhoridesatigerisafraidtodismount.C:骑虎难下。9
3.E:Anassisknownbyhisears.C:见耳识驴,听话知愚。4.E:Acathasninelives.C:猫有九条命。5.E:Asdistancetestsahorse’sstrength,sothetimerevealsaperson’scharacterheart.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6.E:Abarkingdogisbetterthanasleepinglion.C:吠犬不可怕,睡狮难提防。二、同一动物词在中英谚语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一些英汉谚语具有形同的结构和意义,人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内涵,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有可能含有不同或完全相反的含义。例如:英文谚语“It’sagoodhorsethatneverstumbles.”很容易被翻译成“好马不失蹄”。但是实际上,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就算是一匹好马,也会有失蹄的时候,所以正确的汉语翻译应该是“好马也有失蹄时”。下面是一些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因素:首先,有时谚语中旧的语法残留会误导我们的理解。“It’s...that...”这个句型,旧语法和现代语法结构上是相似的,但是意义却是相反的。所以我们会把英文谚语“It’sagoodhorsethatnever9
stumbles.”误译成中文谚语的“好马不失蹄”。其次,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同一事物的世界观也不尽相同,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些看起来对应的英汉谚语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Dogeatdog.”通常被译成“狗咬狗”,而实际上英语“Dogeatdog”指的是人们伤害了同一群体内的人,但是汉语中指的却是坏人之间的恶斗,所以“狗咬狗”在中英谚语中的涵义是不同的。再如:7.E:Whenadogisdrowningeveryoneoffershimdrink.C:救了落水狗,反咬你一口。实际上英语谚语“Whenadogisdrowningeveryoneoffershimdrink.”和中文谚语“救了落水狗,反咬你一口”涵义是不一样的,英国人和中国人对于落水狗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个谚语在英语中的意思是要去救助落水狗,而中文里的意思是在坏人有困难时候,拒绝对其提供帮助。我们在翻译谚语的时候常会遇到一些陷阱,它们看似一样但实际上却是不同的。在对谚语中如此丰富的动物意象进行翻译时,就要深刻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知识。动物意象恰当翻译的前提是对动物意象文化内涵的正确理解。因此,我们应该对那些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动物意象予以重视。三、不同的动物词在中英谚语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即中英文中用不同的动物词来表达同样意思。虽然两种语言中所用的动物词不同,但它们的喻义却是相似的。例如:7.E:Thescaldedcatfearscold9
water.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8.E:Loveme,lovemydog.C:爱屋及乌。9.E:Carrioncrowsbewailthedeadsheep,andtheneatthem.C:猫哭老鼠假慈悲。10.E:Youcan’tsellthecowanddrinkthemilk.C:鱼与熊掌不可兼得。11.E:Beatthedogbeforethelion.C:杀鸡给猴看。12.E:Abaitedcatmaygrowasfierceasalion.C:人急造反,狗急跳墙。还有一些英文谚语里使用了动物意象,但是中文谚语里却是用非动物意象表达的。例如:13.E:Hethatliesdownwithdogs,mustriseupwithfleas.C:近墨者黑。14.E:Iftheoxfalls,whetyourknife.C:墙倒众人推。15.E:Likecow,likecalf.C:有其母必有其女。16.E:Fishbeginstostinkatthehead.C:上梁不正下梁歪。四、同一动物词在中英谚语中没有相关对应词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关的文化内涵。例如:cat(猫)在英语民族文化中是一种有着丰富喻义形象的动物,如:raincatsand9
dogs(大雨倾盆)。中国人由于文化差异便难于理解。英语中还有很多与猫有关的习语,如:bellthecat(为别人冒险),letthecatoutofthebag(泄露机密),acatinthepan(叛徒)等。而汉语中很少有与猫有关的类似表达法。如:17.E:Don’tletthecatoutofthebag.C:秘密不可泄露。18.E:Everydoghashisday.C:凡人皆有得意日。19.E:Bettersmallfishthanemptydish.C:聊胜于无。20.E:Don’tbumyourhousetofrightthemouseaway.C:勿小题大作。21.E:Ahorsethatwillnotcarryasaddlemusthavenooats.C:不劳动者不得食。又如beaver(海狸)是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种动物,它有特有的技艺和富于独创性,英美人通常用它来比喻工作勤奋认真的人。而对于对此一无所知的中国人来说,它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已,海狸这一动物词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联想。9
同一动物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英语中却没有。例如:蚕(silkworm)产于中国,吐出的丝所织成的丝织品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丝绸之路”早就闻名于世,中国的蚕文化源远流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高度颂扬了蚕的奉献精神,蚕的这一特定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心里,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文化烙印。可silkworm在英国人的眼里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只小虫,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可想而知。再如:22.E:Likebegetslike.C:龙生龙,凤生凤。23.E:Misfortunemightbeablessingindisguise.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4.E:Nothingventured,nothinggained.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5.E:Alittlebodyoftenharborsagreatsoul.C:燕雀也有鸿鹄志。五、结语通过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动物词都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由于文化差异,动物词被打上了文化烙印,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想真正掌握谚语的使用就必须在理解词语的内涵上下功夫,阅读时切忌望文生义。只有深入地了解中英两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深刻感受英汉文化的异同,才能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提高我们的英汉互译水平。参考文献:9
[1]Deignan,Alice.Metaphor[M].Beijing:ForeignLanguagesPress,2001.[2]He,Shanfen.ContrastiveStudiesofEnglishandChineseLanguag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sEducationPress,2002.[3]EugeneA,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sEducationPress,1993.[4]Wei,Zhicheng.AnIntroductiontoComparativeStudiesofEnglishandChinese[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sEducationPress,2002.[5]Xu,Yulong.ContrastiveLinguistic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sEducationPress,2001.[6]王秉钦.对比语义学与翻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7]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8]魏丽娟.英汉谚语中动物意象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5.[9]韦璐.英汉动物词汇翻译的不等值[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12).9
[10]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1]周玉亮.英汉谚语对比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1.[12]王文化,苗畅.中英动物词汇的文化语义比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