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 KB
- 2022-06-16 14:17:1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嵊州地方谚语看地域文化积淀论文:从嵊州地方谚语看地域文化积淀摘要:语言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地方谚语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嵊州地方谚语的形成集中了嵊州百姓千百年来的人文智慧,本文从嵊州地方谚语的来源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从三方面重点考察嵊州方言谚语中的民族地域文化:重农重教的剡中文化精神、勤俭自爱的民间文化心理、敬神讲义的嵊州民间习气。关键词:嵊州;地方谚语;地域文化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温端政先生在《谚语的性质、范围和分类》[1]一文中认为:“知识性是谚语性质的基本特征。”并指出谚语与惯用语、歇后语的区别是谚语“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惯用语、歇后语“不具有知识性”。谚语与歌谣的本质区别在于“谚是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谣是一种文学形式,同民歌、儿歌一类,属于民间文学。”谚语与格言的区别在于“格言属于个人的言语作品,不属于语汇范畴;而谚语的语言单位,是语汇成员。”这些观点对我们认识与研究谚语起到了指导作用。
嵊州市(原嵊县)地处浙东中部,位于曹娥江上游,剡溪之滨。北接会稽山,东连四明山,西面与诸暨东阳毗邻,南面为层峦叠嶂的山区,系典型的丘陵山区。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005年发掘的迄今为止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新石器早期遗址“小黄山文化”,更见底蕴深厚。1995年撤嵊县设嵊州市。现以“越剧之乡”“茶叶之乡”“竹编之乡”美称誉海内外。嵊州方言隶属浙北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上世纪八十年代,嵊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的民间文学普查活动,共采录谚语21007条,歌谣1687首,编委会根据“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的原则,反复进行甄别筛选,整体出版了《嵊县歌谣谚语卷》,分经济类、自然类、生活类、乡土类、社交类、修养类、事理类、时政类,共计收谚语1421条。这些都是嵊州地方谚语研究的极好资料。作为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嵊州地方谚语有其自成一格的结构体系和表达方式,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嵊州地方谚语反映了嵊州人们丰富多样的民俗生活。本文选题使用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嵊县歌谣谚语卷》、嵊州地方志书、风俗土谚等包含的谚语材料,以及结合田野调查的材料共计1万多条。内容涉及自然、气象、农事、生产、文化、礼俗、时政等方面。本文先从嵊州地方谚语的来源、特点进行分析,进而考察嵊州地方谚语中的民俗地域文化。一、嵊州地方谚语的来源
嵊州地方谚语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各种文献典籍,例如:1.夹雨夹雪,无休无歇娄元礼《田家五行》2.家有长业,虽饥不饿《韩非子》引语3.行得春风有夏雨陈后山《谈丛》4.日出早,雨淋脑;日出旰,晒杀雁罗大经《鹤林玉露》5.生意做勿着一遭,老婆讨勿着一世杨诚斋《江东集》“种田勿收一年事,娶妇不着一生贫”相同。二是民间创作,嵊州谚语大多是嵊州百姓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例如:1.七太公,八太婆男孕七月,女孕八月,生者辄多寿2.和尚道士夜来忙3.老鼠进米硼,小狗落屙缸4.头大官胚,手大贼胚5.猫三,狗四,猪五,羊六,牛十二,马廿四此言孕育之期二、嵊州地方谚语的特点分析1.从语音韵律看,嵊州地方谚语音韵流畅和谐,朗朗上口为使谚语易于流传、说起来上口,
嵊州谚语特别强调上下句句尾的叶韵。嵊州谚语则多选取韵母构造大体相同的语素充当上下句的句尾,从而构成了上下句声音回环的押韵美,例如:“人有十不同,花有十样红”、“过头话少说、过头事少做”。“同”与“红”押中东韵“,说”与“做”押坡梭韵。汉语是声调辨义的语言,所以,嵊州谚语音节间的搭配讲究平仄的变化,这就使那些在韵脚上没有押韵的谚语也具有了好听的抑扬顿挫的声音美。例如:“一人见识浅,十人见识长”、“入乡问俗,出门问路”,上例虽然没有押韵,但说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原因是平仄变化在调节着声音的起伏。这些朗朗上口的嵊州谚语至今依然在民间传播,成为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2.嵊州地方谚语保留了一些古汉语语汇嵊州地处浙江省中北部,方言属于浙北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不但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而且在吴语中也是颇有特色的。如谚语“吃过爨筒热老酒,跑过三山六码头”,喻见多识广,其中的“爨筒”,是越地的一种烫酒专器,而“爨”是个古词语,义为烧火做饭;又如“赤脚徒跣”,指不穿鞋跑来跑去,其中“徒跣”非常古雅,《战国策
齐策》:“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如“恶人囥臭”(宁愿东西发臭也不给别人吃),囥:藏。《集韵》去声宕韵口浪切:“囥:藏。”“心急慌忙一脚板,屁股跌得两瓣生”,“生”是嵊州方言中特殊的词缀,常附在数量词后面,表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变化的结果。“生”作为词缀在近代汉语中较为常见,宋代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就说:“李白戏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3.嵊州地方谚语形象生动谚语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它的语言必须明白流畅,生动形象,而且谚语本身就来源于普通群众。如“剁螺蛳过酒,强盗来了勿肯走”,“剁”,指在螺蛳的尾部用刀具轻砍一小孔,便于吃时用嘴唆出,叫做“剁螺蛳”,逍遥自在,无比惬意。“老酒咪咪,眠床困困”,“咪”字除了表示饮酌外,有品尝之义,有陶醉之情,普通话似乎没有相应的词可以表现。“蒲瓜咬勿着咬茄”,含义是怕硬欺软,把“茄”比做“软弱者”,嵊州人对茄子似乎有固定的负面看法,在嵊州方言里,人们把在争斗中“失败”了叫做“茄掉勒”。“娘舅狗屁,外甥皇帝”,虽戏嘲舅舅为狗屁,但语外舅舅与外甥的亲密关系、外甥的顽皮,舅舅的宽容随和,在幽默嬉戏中见亲情。三、嵊州地方谚语的文化积淀
方言与民俗都是地域文化的表征,根植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纠结,有时又互为表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起变化发展。而谚语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浸透了地域文化的个性风格,在民众口耳相传之间最能反映地域民俗文化的活形态物质。嵊州谚语的形成集中了嵊州百姓千百年来的人文智慧,这些智慧或源于田野的草根灵感,或源于文化精英的深邃洞察,或源于普通民众对日常生活的绵远体验。下文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嵊州地方谚语所蕴涵着的民俗地域文化的积淀。1.重农重教的剡中文化精神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嵊州市境内四面环山,中为盆地,剡溪横贯其中。“三百六十行,种田是头行”,嵊州种植业的历史非常悠久,东汉以后,随着水利灌溉的发达,水稻种植更加普遍,春种冬收,几百年来,人们形成了一些特有的耕种习俗,旧时的“开秧门”[2]是最有特色的一种。“做酒靠酿,种田靠秧”开秧门时,许多农家会请一些种田高手来帮忙,并如待贵客一样,用好酒好菜款待。谚语“青蛙田鸡咯咯叫,种田司务坐大轿”说明了种田司务的地位之高。插秧时,会有许多禁忌,如妇女不许插秧;“秧”与“殃”音同,不能手对手互递,只能抛丢,否则会“接殃”;所拔秧必须当天插完,绝对不能插过夜的秧等,如“插秧不躲雨,夏收不歇凉”,“宁可田等秧,勿可秧等田”。农耕构成了嵊州人的主要生活,人们积累了大量的耕种知识,并将之浓缩成为妇孺皆知的口头谚语,
代代相传。如:“晚稻勿过秋,过秋九无收”、“田要冬耕,倪子要亲生”、“冬要压,春要挖”、“稻头出齐,廿日黄皮”、“麦吃四季水,宜早不宜迟”、“冬雪饭,春雪难”“晒段麦根,牵段磨心”等等。这些谚语充分反映了嵊州人民执著的农耕信仰以及农业生产的经验。“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3]独具神韵的山川和灵秀的剡溪自古就吸引着众多名流,至东晋南北朝,大批文人雅士慕剡中山水之秀,纷纷南下入剡,带入中原文化,遂使剡溪、剡县名闻天下。王羲之晚年隐居嵊州金庭,带动了当地的书法,其后裔多擅此道,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遂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嵊州还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派”开山鼻祖谢灵运的故乡,他撰写出在我国经济学和文学史占有重要地位的《山居赋》,为嵊州植下了悠悠文脉。因此嵊州人崇尚知识,在民间教育上一贯有重教重文、耕读传家的传统,家境再贫,嵊州人也会把自己的小孩送到私塾或学校读书,“富不丢猪,穷不离书”、“秀才勿怕衣衫破,只怕肚里没有货”、“走眼路”是最基本的要求,最上者当然去搏取功名。“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锄头勤,出黄金;笔头勤,出诗文”、“勿怕别人看不起,只怕自己勿争气”,争气就是励志,要饱读诗书。嵊州人把男孩叫做“小官人”,即未来的“官人”,因为封建社会读书做官是男孩的最好出路,这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小官人”既是尊称,也寄托着家长的希望。“称花一跳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
。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理论家马寅初,革命音乐家任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围棋国手马晓春等名家名人都是嵊州人民的骄傲。由于嵊州隶属于吴越,总体上受到胆剑精神的影响,并与小农意识本能拥有的自强不息、生存发展相结合,形成极具个性的剡中文化,这类谚语,蕴涵着嵊州千百年来浓厚的重农重教的剡中文化精神,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认识、挖掘与研究。2.勤俭自爱的地方民间文化心理土地在传统社会里既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劳动大众的衣食之源。农作物长得好与坏、农民收成的高与低一方面取决于劳动者是否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劳动经验,所谓“吃过清明饭,天晴落雨要出坂”、“节气勿饶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谚语以人地互动的拟人手法,表达了自然规律和劳动经验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另一个方面则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中国农民普遍认为,勤劳、勤奋是做人的根本。这种思想,在嵊州方言谚语中有较多的表现:“做勿煞,坐要坐煞”“人勤地饱,人懒饿倒”,“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勤俭有得吃,懒惰无收割”、“家有万贯,勿如萝卜过饭”、““求人勿如求地”、“会打算吃肉,勿打算吃粥”;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对于劳动大众来说,即使整天劳作,也不免生活拮据。因此,
节俭过日自在情理之中“省吃餐餐有,省穿件件新”、“有了一千一万,也要薄粥搭餐”、“一年新,二年旧,缝缝补补又三年”、“乌干菜白米饭,仙女看见要下凡”,在嵊州人的传统饮食里,有六种制作方法颇具特色,即“霉”“腌”“酱”“臭”“糟”“腊”[4]。嵊州人喜欢把新鲜的鱼、肉、菜、豆等食物腌制或煮熟后晒干,或使其发霉、发臭、以便贮存起来慢慢食用。如:霉干菜、霉豆腐、臭豆腐,腌肉、糟鸡、糟鸭,这种饮食特色的背后反映出嵊州民间勤俭成俗的特点。因为中国人重血源厚亲情,考量个人和社会关系总是从家庭的基础上出发。嵊州的民俗民风亦不例外。“拳头打出外,手心挽归里”、“破开毛竹合不拢”、“家不和被人欺,邻不和被贼欺”、“打虎还要亲兄弟”“兄弟如手足”等谚语,强调家庭团结的重要性。同时家庭内亦要保持个人或小家庭自主。“兄弟分了家,各是各一家”、“亲兄弟,明算帐”、“树大分丫,崽大分家”的说法既重视血脉亲情又讲究经济自立,反映了劳动大众经济理性的成长。今天嵊州人的自立精神与理财能力,多少与这种经济理性相联系的。在社会关系并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嵊州劳动大众是力求与左邻右舍、同乡同行和睦相处的。所谓“远亲勿如近邻”“屋里无有病人,路里无有仇人”“割不断的亲,
舍不开的邻”等就反映了嵊州劳动大众的这种心态。显然,这是一种与己有利,与人有益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一是要多为对方着想,“暖天勿向人借蒲扇,冷天勿向人借火骢。”二是要少与人计较,“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人三分心平气和”“鼻头碰鼻头,起啥个搁头。”当然更不能欺负弱小:“一勿打和尚,二勿打黄胖,三勿打孤孀”。三是要心地善良,多做善事,“宁可扶人起,勿可推人倒。”毕竟得人缘者容易成事,这可以说是嵊州劳动大众自爱互利文化心理的真实写照。3.敬神讲义的嵊州民间习气嵊州自古盛行祭祀之风,以“好淫祀”闻名,对神灵及祖宗的崇拜以及祈求福祉的强烈愿望已根深蒂固地融入人们的性格之中,成为自然而然的传统习惯。东汉以后,随着佛、道两教的兴起,嵊州的民间信仰便以佛、神、鬼为中心。“一蓬青松一蓬烟,送你灶神上西天”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送灶神回天庭的日子,送灶神时要先祭拜一番,希望灶神享用了甜点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好话,少打小报告。送走了灶神之后,家家户户便可大扫除以便迎接新年。灶神是保佑百姓“五谷丰登,财源广进”的菩萨。“正月灯头,二月坐头,三月坟头,四月田头”“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看姣姣”,旧时正月人们以放灯为盛事,《嵊县志》载: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城隍庙内结彩幔、悬花灯,灯火灿烂,十分气派。二月习惯放风筝,嵊州叫风筝为“鹞”,农历二月,寒潮渐退,暖风习习,大人孩子都去空旷的晒谷场、河边等地方放纸鹞。特别是生病的小孩,放鹞上天后,剪断丝线,意味着放走了晦气。三月春意盎然正是上坟祭祖的好日子,因古代大户人家上坟动用鼓乐吹打,女子一般坐轿子。轿子到了山脚,女子下轿步行上山,这些大户人家的女子打扮漂亮,村人难得一见,引来了村民云集在路边看姣姣的景象。“五月五,买桄(条)黄鱼过端午”,民间端午须吃五黄:黄瓜、黄鱼、黄梅、黄鳝、雄黄酒。端午时节正是春夏之交,万物复苏,吃黄鳝、黄鱼是进补,黄瓜、黄梅是时令果品,多有凑数应景之意。而饮雄黄酒出典于《白蛇传》,雄黄能使白蛇现身,人们相信它有能避邪毒的作用,在小孩额上写一个“王”字,说是一年不会生疮,可以防蚊蝇叮咬,在大门上写一个“王”字,鬼怪邪气就不会闯进屋里。此俗在江南习传颇广,不独嵊州,至今犹存。讲义就是重义轻利,“义”表现为社会伦理规范。一个人的行为要与道义、道德相符,不计较功利或物质利益。这种思想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认为小人是汲汲追求物质利益,君子不能像小人那样,应把自己的思想、行为、注意力紧紧地与仁义道德联系起来,不患清贫,不患饥饿,不谋生产,要穷其一生去谋道。这种价值观在嵊州方言谚语中表现十分明显。例如:“夺财不义,杀将不仁”、“君子交义不交财”、“不义之财,理无久享”、“若争小利,
便有大逆”、“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这些谚语让我们想起了齐梁年间的张嵊,为抵抗贼寇,誓死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全家被俘,贼寇对张嵊的气节身为感叹,劝他投降,以身报家。不料,张嵊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张某是顶天立地的正人君子,决不向贼虏低头求恩!”[5]英勇就义,《梁史》高度评价张嵊,称其“一门忠义”。北宋末年,又有嵊州人仇道人,响应方腊起义,挥师新昌,直取上虞。清末的王金发,孙中山誉之为“东南一英杰”,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嵊州人重义轻利,宁折不屈的刚烈性格,“嵊县强盗”之称即由此得来。至今嵊州民间流传一首民谣:“广利有个董郎岗,金发龙头想做王,三百田地都卖光……”结语嵊州地方谚语语言朴实,开宗明义,不绕弯子,说理深刻。作为人民智慧的结晶,既显示出了嵊州的地域特色,
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言:“中国的文化保存在语言中。”谚语实际上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大量的谚语中,往往体现着该民族的精神世界。因此,谚语又是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民众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作为民众生活智慧的结晶被不断创造并赋以丰富的民间情感,草根智慧和个性风格;另一方面,谚语作为民众的生活经验被不断地复制,习传,以文化基因的形式影响着民众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甚至性格特征。这是一个双向演进的过程,嵊州地方谚语与其地域文化的关系正类于此,这将是更深远和广阔的研究领域。[参考文献][1]嵊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嵊县歌谣谚语卷[m].1988.[2]嵊县志编撰委员会.嵊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3]侯友兰等.越谚点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寿永明,王敏红.绍兴语言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6.[5]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6]吴子慧.从越地谚语、俗语看地方民间文化心理.浙江学刊,2006-07-15.[7]言岚.方言谚语的文化内涵——以湖南醴陵方言为例.前沿,201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