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2-06-16 14:18:27 发布

傣族谚语蕴含生态观念解读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傣族谚语蕴含的生态观念解读摘要:丰富的傣族谚语蕴含着傣族的传统生态观,其思想内核为敬畏神圣的自然,其价值判断依赖外在的万物,其行为准则为保护美好的生态,其目标定位为构建和谐的家园。摘要:谚语是蕴含着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特殊语言,英汉两种文化孕育了其各具民族特色的谚语。本文由英汉谚语起源入手,从地理环境、文学作品、生活习俗、宗教神话、价值观念五个方面分析了荚汉谚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使读者能初步窥见英汉谚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地使用语言。关键词:谚语起源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关键词:傣族;谚语;生态观(一)谚语的定义及来源关于谚语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的说法不一,但或多或少都体现了谚语的如下几个特点o:(1)谚语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较为定型的富有意义的语句。(2)谚语总结了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具有传授经验、教训以及诲人和劝诫功能。(3)谚语的语言简练、通俗,常具有鲜明的形象和一定的韵律,易于传诵和记忆。世界各族语言的谚语大都来源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与认识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口头创作。世界各族人民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取得经验和教训后,为了较好地总结和传授这些经验和教训,往往需要在口头上用一种较为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易诵易记的语言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这些生动的语句,常常寓意深刻,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因此为大家所喜闻乐道,并世代El耳相传下去。天长日久,经过不断锤炼,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趋于定型的谚语。俗话说:。三句不离本行。”下面这些英汉谚语,显然只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才会创造出来:(1)MakehaywhiletheSunshines.太阳好时晒草,时机来时莫停留。beanhasits(2)Everyblack.每颗豆都有黑点,每个人都有缺点。amanheshall (3)AsSOWS,SO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trait(4)AnoldOXmakesfurrow.老牛拉犁沟直。谚语是构成语汇的重要元素,具有“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的功用。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短的,然而它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智慧和感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谚”注为“传世常言”,即“世代流传的(蕴含深刻哲理的)熟语”。西双版纳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语言优美的民族;傣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丰富多彩的谚语。谚语在傣语中称为“甘哈开”。傣族人民认为,谚语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即“饱满谷粒见于簸箕中,正确谚语来自实践中”,它是人们千百年来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层次思考和充满哲理的人生体验。正因为如此,傣族人民十分重视“甘哈开”即谚语的教化作用,认为“林间百花梭腊批(一种野花)最香,人中语言谚语最精练”,“皎玛哈宁(一种珠宝)是金石之玉,谚语是智慧的闪光”,“矿石百炼成黄金,谚语是智慧的结晶”。傣族歌手“章哈”对谚语的重要意义有这样的吟诵:“假若语言中没有谚语,我们的生活会显得平淡无奇”;“我们的谚语啊,是闪闪发光的星星撒满宇宙空间”——由此不难看出谚语在傣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英汉谚语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积淀的结晶。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和熟语的简洁。正如英国作家和哲学家费朗西andofa斯·培根所说:“negenius,witspritnatidiscoveredinitspmverbs.”(从一个民族的谚语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谚语的语料来源很是丰富。人类生产劳动的经验、社会自然的现象、人生经历的体悟,通过心口相传或文字记载等方式都可能发展成言简意赅的谚语,被人们传诵和使用。归结起来,谚语语料的主要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三个方面,这两大类是指俗谚(popularproverb)和雅谚(1earnedproverb),三是指俗谚主要是来自民间口语这一方面的谚语,而雅谚主要包括来自佳作典籍和宗教文献这两个方面的谚语。 二、特殊语言——-谚语牛津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一种短小精练为世人所熟知的语句,它往往代表着事实或良好的建议,它用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在语言上重视声韵,用词上讲究凝练,旬式上注重对称,表达上力求形象,是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绚丽的瑰宝…。谚语意味深长,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大众性,它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通常,它们能反映出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生活态度等。海边的人们生活依赖于海,他们的谚语多与航海、天气、捕鱼有关;游牧民族如阿拉伯人,他们的谚语则是关于沙漠、绿洲、羊群、骆驼等;老者受尊敬的民族中,谚语与睿智长者有关;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有很多歧视女性的谚语,比如:Womenhavenosouls.(女人没有灵魂。)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谚语作为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与各自的民族文化紧密相关。并且极大地反映出其民族文化的特色。通过英汉谚语文化的研究分析,能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异同,从而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谚语是~种极其特别的表达丰富含义的语言。要探索谚语。首先必须了解其起源。广义上讲,英汉谚语有着很相似的起源,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历,反映了人们的能力、智慧和经验。具体来讲,它们都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源于民间生活的谚语民间生活是谚语的主要来源,人们善于将日常的生活经验总结为谚语形式加以流传,这些谚语精练地显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运用语言的能力。1.源于人们日常工作的谚语。很多谚语都是人们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创造的。包含了天气的变化规律或一些职业的特点.并且是用大家所熟知的语句简练地表述出来。如:Hoistsailwhenthewindisfair.(趁它首先是被海员使用,后来变成了国际通用的谚语,适用于很多不同的场合,它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情,就要抓住机会。 2.源于民间习俗的谚语。一些谚语与民间习俗有紧密联系,比如:Goodwineneedsnobush.(好酒不需常它来源于古老的西方民俗,过去,卖酒商人总是悬挂一些常青藤或有常青藤的画在门口。以此作为有酒出售的招牌。有些酒家出了名,即使没有常青藤标志也有顾客来喝酒.它相当于汉语谚语“好酒不怕巷子深”。3.源于婚礼的谚语。英国人认为如果女孩婚礼时天气晴好阳光灿烂,那么她将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因此英国有isthebridethatsunshineson.(阳光下的新娘谚语:Happy最幸福。)而在中国同样也有源于婚配习俗的谚语,如:“强扭的瓜不甜”,它隐含着旧社会妇女的悲惨婚姻生活。谚语作为语青中精练优美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文化因素往往是最难掌握的,因此,了解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很有必要,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具体而言,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有以下几点。(一)地理环境不同谚语往往与人们的居住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海岛国家。其国土没有一个地方与海的距离超过了110英里。因此英语谚语中有很多谚语关于“船”和“海”的,例如:Iacalmmanisasea,everypilot.(在平静的海上,人人都是领航员)。而中国是农业大国,谚语多与农业相关,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冬麦深,春麦浅”。另外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关于“东风”与“西风”的,在中国春天吹东风,而在英国春天吹西风,所以中国谚语有“春东风,雨祖宗。立夏起东风。田禾收割丰”,而英国则有“Itisawarn"1winwestwindfullofbirds’cries.(西风送暖(二)生活习俗不同谚语源于人民的生活。不同的习俗经常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英国与中国的习俗有很多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对狗的态度。汉语谚语中对狗的描述往往是贬义的,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Noivoryissuesfrmouthofadog.)”。英国人则认为狗代表忠诚、勇敢明,所以英文谚语有“Everydoghashisday.(人人皆有意时)”,“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必 然承载着该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对傣族谚语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解读出傣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一段时间以来,笔者以林川、刀文学两位先生整理翻译的《傣族谚语手册》(西双版纳傣文、汉文对照)和岩温扁先生主编的《西双版纳民族谚语集成》(傣族部分)为主要研究材料,试图对傣族谚语中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较深层次的解读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许多傣族谚语“通俗简单”,译成汉语后直自如话,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傣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其中,相当多的谚语集中反映了傣族传统生态观念。这种传统生态观,其思想内核为对神圣自然的敬畏,其价值判断为对外在万物的依赖,其行为准则为对美好生态环境的珍惜保护,其目标定位为对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家园的憧憬和追求。一、思想内核——敬畏神圣的自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傣族和其他民族一样,信奉的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佛教传人西双版纳后,受到傣族人民的普遍信仰。但傣族人民对原始宗教的信仰仍较为完整地沿续下来,形成了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同存并奉的格局。原始宗教万物有灵的思想必然地对傣族的观念和意识产生巨大的影响,反映在谚语中就是“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林有护林神”,“寨神勐神护山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神灵或鬼怪在主宰,人类对自然万物不能随意役使,必须持敬畏之心。这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必然有效遏制人们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同时生成许多有利于保护自然的禁忌——“要迸山,先祭神”,只有在征得神灵的“许可后,才能进入森林中狩猎、采集或砍伐;各村各寨都有自己的“龙林”和“神树”,“神树”是不能随意砍伐的,“龙林”(逝者灵魂安息之地)内严格禁止狩猎、采集和其他有害活动,谚语告诫人们“狩猎不要进神林,撒网不要进龙潭”,因为“保住龙山风水林,美景常在水常清”——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作用。在西双版纳,还有一条傣族谚语流传甚广,即“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在这条谚语里,尽管森林和大地从至高无上的“神”凡化成了世俗的“父亲”和“母亲”,但其间仍贯穿着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父母”不是“儿女”,更不是“孙子”,你不能任意役使,更不能随意掠取和恣意损害,而应该心甘情愿地去孝顺和奉养。我们认为,正是这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心理,构成了傣族传统生态观的思想内核。二、价值判断——依赖外在的万物在涉及到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传统汉文化更多的是强调“和”与“合”,即人与自然万物的混元一统,“天人合一” 。而在傣族传统文化中,更多的是强调自然万物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对自然是一种依附关系、依赖关系。在广为传播的一条谚语里,傣族人民把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和森林、水源、田地、粮食、人类之间的关系作了极为精练、准确而又深刻的表述。这条谚语就是:“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其中,森林、水源、田地、粮食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缺少了诸如此类外在的生态元素,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从这条谚语里,我们不难解读出傣族传统生态观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崇拜、敬仰和依赖。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哪一个民族能用如此简洁直白的谚语把人对外在万物的依赖关系描述得如此准确到位。对森林、水源乃至田地、粮食的崇拜和依赖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傣族传统生态观念之中。类似的谚语还有:“有水就有鱼,有田就有谷”,人类的食物鱼和谷必须“有水”、“有田”才能生产出来,“没有水不能养鱼,没有田不会撒秧”;要有“好田”和好收成,水是必不可少的,“树好靠叶茂,田好靠保水”,水在农耕社会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所谓“水创世,世靠水”,所以“牛马随草走,傣家随山水落寨”;而“寨子风水好,全靠林来保”,森林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作用特殊,十分重要,“山上没有好的森林,好比孔雀没有彩屏”,因此,“林是金,水是银,林好水美地才灵”……总之,就像“稻谷离不了田,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类一刻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因为“鱼离水难过,鸟离树寂寞”,人类一旦失去森林、水源,就意味着失去了田地和粮食,也就意味着人类自身的灾难和灭亡——这种人对外在万物的依赖关系和依附关系,是傣族传统生态观中最具民族特点的价值判断。三、行为准则——镙护美好的生态自古以来,傣族一直居住在生态优美、环境友好的河谷地带,“四面绿树青山,金色田坝落中央”,“绿林连天,怀抱万顷田园”—_生于斯、长于斯的傣族人民对这种生态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十分珍惜。为了保护这片森林茂密、水源充沛、物产丰富的热土,谚语规定和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充分发挥了劝世、警世的教化功能。一是禁止乱砍滥伐。“大青树不能砍,菩萨不能辱”,“砍掉一棵大青树,像杀一个小和尚”,把砍伐大青树与神圣的佛教联系起来,足见傣族人民对禁止乱砍滥伐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傣族自古爱森林,毁树一棵如毁心” ;如果乱砍滥伐,就会“砍倒一棵树,失掉一股泉”,“砍光一山树,涸了一条河”,出现“林毁麂流泪,花败蝶忧伤”和“无林年年遭灾荒”的严重后果。二是必要的采伐要符合时令。应该在“打春前伐木,雨季前挡坝”;如果在树木生长旺盛期进行砍伐,就会大大损伤森林的元气,因此要遵守“三月不用刀,五月不用斧”、“春末不伐木,月明不砍竹”的禁忌。这与汉文化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是异曲同工的。三是提倡种植薪柴林,尽量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寨旁多种黑心树,不愁后代无柴烧”,“家种十蓬铁刀木(即黑心树),烧柴不用上山砍”;在砍黑心树作柴时,“砍树梢,留树根,长得旺”——应该说,傣族植薪柴林的习俗对保护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曾经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植树造林不仅仅限于黑心树一种。谚语还告诫人们:“祖辈栽树木,子孙享厚福”,“淘金十条河,不如栽十蓬竹子”,“今年多种竹,明年有笋吃”……此外,诸如“三年大塘不放水,三年森林不砍伐”、“三年的鱼塘不捞鱼,一年的树木不能砍”、“不要在三月下河,不要在十月串姑娘”、“生火别在捂火时,下河别在三月天”、“劝你莫打寻食鸟,儿在巢中盼母归”等谚语,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傣族在鱼鸟繁殖间禁止捕捉以保护生物种群延续的先进生态观。四、目标定位——构建和谐的家园傣族的传统生态观不仅表现在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依赖和保护方面。在他们看来,理想的家园必须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谚语里,“爱水又爱鱼。爱田又爱谷”的傣族人民理想中的家园被描述为“田里有谷,水里有鱼”,“莲不变色,水不污染”,“水清莲花浮湖面”,“水净莲花香,国泰民安宁”—可以说,追求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家园是傣族传统生态观中最为直接和现实的目标定位,在傣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傣族人民还自觉地把这种构建和谐家园的理想积极付诸社会实践,从自家的庭院和所在的村寨做起,全力打造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很多谚语这样描写傣家人居住的地方:“竹楼前后花果香,防风防火又遮凉”,“寨子是大果园,楼院是小果园,浓荫下面才住人”,“窗前种果,晒台栽花,椰子槟榔围篱笆”,“客人上竹楼,窗外果子伸进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傣族村寨基本做到了“无园不成院,无果不成家” 。这种对美好生态的追求与营造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重视,“谁家花果艳,儿女身价增”,因为“叶茂之树鸟爱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是傣家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即使是谈婚论嫁也要考察一下对方的生活环境是不是“园地千丘,种果成林”。还要指出的一点是,傣族谚语中所蕴含的生态观念和所描述的理想家园并不完全是“水中月”、“镜中花”,即使是今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外游客仍然可以在西双版纳领略到森林茂密、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稻香鱼肥、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情景——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千百年来傣族人民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必然结果。令人忧虑的是,在现实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当前,人们的许多作为正在越来越多地背离傣族谚语所表述的先进的生态观念,“枝繁叶茂,鸟喜藏身”的热带雨林在不断受到砍伐,西双版纳的生态已变得十分脆弱——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解读、领会和实践傣族谚语中蕴含的生态观念,全面实施“生态立州”战略,保护好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环境友好的生态之州、和谐之州——这是本文作者和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