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00 KB
- 2022-06-16 14:19:0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谤语的科学性及局限性马建东天水师范学院汉语语汇学研宄中心摘要:谚语可以分为自然谚和社会谚两大类,这两大类都有其科学性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自然谚的科学性表现为:气象谚的科学性;二十四节气谚的科学性;农业生产类谚语的科学性。自然谚的局限性主要是认识上的片面性,如“种地没巧,深耕细刨”“种地没巧,粪灌尿泡”“种地不用问,精耕多上粪”“庄稼不用问,水肥打头阵”“夏至鸣雷,早稻定丰收”“夏至起西北,晒死摇筛竹”“夏至难逢端午日,百年难遇岁朝春”等等,都是片面性的。社会谚的科学性是疲该值得肯定的,比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了实践观。但社会谚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历史的局限性;认识的局限性;谚语语言形式的局限性。关键词:谚语;自然谚;社会氮科学性;局限性;作者简介:马建东,天水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校党委书记,研究方向:汉语史。基金: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多民族谚语整理与研究》(16ZDA178)阶段成果TheScientificNatureandLimitationsofProverbsMaJiandongCenterforChineseLexicology,TianshuiNormalUniversity;Abstract:
Proverbscanbedividedintotwocategories:naturalproverbsandsocialproverbs.Thesetwocategorieshavetheirownscientificside,butalsohavetheirlimitations.Thescientificnatureofnaturalproverbsisasfollows:themeteorologicalproverbs;thetwenty-foursolarterms;theproverbsofagriculturalproduction.Thelimitationsofnaturalproverbsaremainlyonesidednessofcognition,suchas“farmingwithnoskill,deepploughingandsmoothplaning”,“nointensivefarming,fineploughingwithmuchmoremuck”,“farmingwithoutwondering,takewaterandfertilizerfirst”,“theSummerSolsticeinnorthwest,baskingsievebamboo”,andsoon,theyareone-sided.Thescientificnatureofsocialproverbsshouldbeworthyofapproval,suchas“nothingventured,nothinggained”embodiestheconceptofpractice.Butthelimitationsofsocialproverbsareobviousandmainlyshowinthreeaspects:thelimitationofsocialhistory;thelimitationofcognition;thelimitationofproverblanguageform.Keyword:proverbs;naturalproverbs;socialproverbs;scientificity;limitations;谚语所传授的知识,大部分是以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因而在不同程度上概括了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和运动的规律性,具冇一定的科学依据。谚语从自然性及社会性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谚和社会谚,这两大类谚语屮都可以体现出谚语的科学性及局限性。当然,自然谚的科学性更强,局限性有,只是不很明显。而社会谚的局限性较为明显,科学性虽有,数量不是很多。下文将做详细分析。、自然谤(一)自然谚的科学性自然谚多为一些反映客观事物的谚语,比如反映天气,农业生产,作物的种植及生长规律,节气节令,地理环境等等。这些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际中对客观世界的经验总结,所以,经得起事实检验,科学性较强。我们从三个小类来看自然谚的科学性:1.气象谚的科学性。自然谚语中气象谚的科学性表现得最为明显。拿气象谚来说,它是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中,长期观测气候天象变化的经验总结。其中多数经过反复验证,是符合科学原理的,正确地反映了气象变化的规律。例如,以“霞”预测晴雨的谚语,我国各地相当普遍;江苏有“朝霞不出门,暮S走千里”;湖北有“早上放霞,等水烧茶;晚上放霞,干死青蛙”:青海有“朝烧莫洗衣裙,晚烧明闩天晴”;河北有“红云日初生,劝君莫远行;红云日没时,清朗犹如水”。虽然说法不完全一样,中心意思都是说,早上出霞天要下雨,晚上日落前后出霞天要晴
朗。这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大家知道,太阳接近地平线时,由于空气的散射作用,看来是红色的。红色的阳光照射到云彩上,就成红云,就是谚语里所说的霞或烧。早上太阳在东方,如出现红®,说明天顶或西方有低云。我国是屮纬度地区,天气系统一般是自四向东移动的。因此,这种低云将渐渐向本地接近,所以有可能下雨。相反,如出现红霞,则说明天顶或东方有低云,这种低云将更向东走,离本地越来越远,所以未来的天气将是晴朗的。U1411.二十四节气谚语的科学性。我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时”的影响,掌握节气变化,不违农时地安排农事活动,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重要规律。许多农谚反映了这条规律,体现了因时制宜的原则,如湖北湖南农谚: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正月)惊蛰忙耕地,春分昼夜平(二月)立夏快锄苗,小满望麦黄;秧奔小满禾奔秋,插秧宜早不宜迟(四月)芒种夏至把禾踩,家家户户一齐忙,干锄棉花湿锄麻,雾露小雨锄芝麻(五月)小暑快入伏,大暑中伏天(六月)处暑时节快选种,立秋中稻见新粮(七月)白露田垄一扫光,秋分谷子堆满仓(八月)寒露杂粮收得多,霜降桐茶都剥壳(九月)立冬发北风,小雪冻死虫(十月)大雪当冬令,冬至头九天(十一月)腊月小寒接大寒,丰产经验多交谈(十二月)这些农谚总结了湖北湖南农民的经验,把一年的主要农事活动按节气做了具体
安排,基本上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另外,节气只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遇到气候反常时,就不能墨守成规,所以乂有“死节气,活办法”的谚语,体现了从实际出发灵活安排农事活动的科学态度。1.农业生产类谚语的科学性。我国幅员辽阔,即使同一个节气,各地的气候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各地气候变化的不同规律来具体安排农事活动。农谚也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显示出因地制宜的农事安排。以山丙为例,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南北长约五百五十公里,最北端的天镇约北纬40°,最南端的芮城,约北纬35°,南北气候有很大的差别。关于瓜类和豆类的播种季节,晋南的谚语是“清明前后,安瓜点豆”,晋屮的谚语是“谷雨前后,安瓜点豆”,晋北地区,忻县一带是“立夏前后,安瓜点豆”,大同一带是“小满前后,安瓜点豆”,充分地反映了农事安排因地制宜的原则。(二)自然谚的局限性自然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片面性。上面说过,谚语所传授的知识,主耍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这是谚语的科学性的源泉。但是,有许多谚语所传授的知识,往往停留在认识的感性阶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把局部的,甚至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当作必然的规律,从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片面性。这在农谚里表现得相当明显。山西运城一带农村里,流行着这样一条谚语,叫作“种地没巧,人家怎种咜怎种”。这个谚语不能说它完全没冇道理,但它忽视丫农业生产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更忽视丫农业生产技术不断革新的要求。类似这种情况,在农谚里还有许多,如:“种地没巧,深耕细刨”“种地没巧,粪灌尿泡”“种地不用问,精耕多上粪”“庄稼不用问,水肥打头阵”等等,都是片面地强调了某一点,而忽视了农业生产中土、水、肥、种、管、保等各个环节有机联系的科学种田原理。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在气象谚里也同样表现得很明显,如“夏至鸣雷,早稻定丰收”指夏至打雷就预示着天气干旱,有利于水稻成长。“夏至起西北,晒死摇筛竹”指夏至时节刮西北风,预示着干旱。“夏至难逢端午日,百年难遇岁朝春”指夏至与端午重合、年关与立春重合是比较罕见的。也作“夏至难逢端午比百年难遇岁交春”。这三条谚语认识的局限性很明显。再比如“初四不见明,一月只有两天晴”“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明年五月尽”“九月十三晴,钉靴挂断绳;九月十三落,钉靴街上踱”等,都是把某一回偶然的、个别的现象当成了普遍规律,显然缺乏科学依据。冇的气象谚虽冇一定科学根据,但只在一定条件下才起作用,如“蚂蚁搬家要下雨”这条谚语,当蚂蚁向高处或向阳的地方搬迁时,它是正确的,因为快下雨时气压变低,空气里水蒸气增多,泥土吸收的水分增加,蚂蚁感到潮湿,便本能地向干燥的地方搬家。相反,如果蚂蚁向地势低的或阴暗潮湿的地方搬家,不仅不会下雨,还要久晴。再有,如果蚂蚁感到自己的窝干燥、安全、即使大雨快来,也不一定搬家。此外,还有少数气象谚利用“六十花甲子”来测晴雨,如“庚不落,辛必落”“雨滴戊申头,四十六个十日头”“甲寅乙卯晴,四十五日满天星”等,不仅缺乏科学根据,而且带有迷信色彩。
二、社会谚(一)社会谚的科学性社会谚语的科学性,总的来说,也是应该背定的。多数社会谚语,具有两个共同的基本特点,一是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二是运用朴素的辩证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社会现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客观真理。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讲的是狩猎里的一个平常道理,它之所以能长期流传,至今仍有很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体现了实践的观点。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里普经高度地评价了这个谚语,指出实践的重要性。新时期,习近平同样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5年2月17H):“同志们、朋友们,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扎扎实实干好各项工作,共同创造祖国的美好未来。”这句话中习近平引用谚语“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指出丫只有埋头实干,才能实现目标。《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闩)中,习近平说:“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习近平用“滴水可以穿石”这个谚语告诫年轻人要脚踏实地做事情,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注重点滴积累。(二)社会谚的局限性社会谚语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深刻揭示以往社会中存在的尖锐的统治者和人民以及贫和富中间的矛盾,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有理之民,能压无道之君”“富人花天酒地,穷人呼天哭地”“官向官,民向民,有钱的当官恨穷人”等,这些无疑都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我们在肯定谚语科学性的同时,必须看到它的局限性。谚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历史的局限性。鲁迅先生曾经指出:“谚语固然好像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南腔北调集•谚语》)鲁迅先生这里所说的谚语,主要就是指社会谚语。例如“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宣扬了封建主义的“忠”“烈”观,不具有普遍性,在当今时代更是糟粕。“贫富皆由命”,宣扬了天命观,具冇浓郁的唯心色彩,不符合科学世界观观点。“贫莫与富斗”宣扬了忠厚和平,只求苟安,不进行反抗的处世哲学。“好死不如恶活”宣扬了忍辱含垢、消极落后的人生观。“妇人嫁了从夫”,宣扬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逢人且说三分话,
未可全抛一片心”,宣扬了旧社会里虚伪的处世哲学。所有这些都明显地打上旧时代的烙印,反映了消极落后的意识形态,是谚语里的糟粕。1.认识的局限性。在社会谚语里,也存在认识上片面性的问题。像“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意思是读书人读得多,知识广博,无所不知。其实这是一种唯心论的认识论,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里曾经精辟地分析批判了这个谚语,指出它“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屮间取得丫‘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产生上述的局限性,主要的原因也有两个,一是谚语的主要创造者广大劳动人民,在旧社会里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们严重缺乏科学知识;二是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高,旧中国长期停留在落后状态。从而造成人们谚语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例如:“不怕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尖望”,青龙、白虎:风水家对方位(并附有某些神秘影响)的名词,其他还有朱雀、玄虎等。旧时风水术语,认为青龙主富贵,而白虎伤人丁,所以建筑物要保证青龙高于白虎,否则会有害于人。“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夜猫子:猫头鹰,比喻坏人。迷信指猫头鹰叫声如笑声就会死人。也作“不怕夜鹤叫,只怕夜猫笑”。“不怕爷娘死得早,只要死的日子好”,爷娘:指父母。旧时认为父母去世的日子好就会给孩子们带来好运。这三条谚语带有明显的认识偏误,甚至具有浓厚的迷信观点。谚语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有时还表现为时代的局限性。例如:“败为寇,成为王”,旧时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失败者往往被视为贼寇,成功者便成为王者。“被盗经官重被盗”,重(ch6ng):再。指旧吋家中被盗报官后,官方在破案吋还要向被盗者盘剥、索要费用,犹如再次被盗。“不怕天大官司,只要地大银子”指旧时要想打赢官司就要多花银子。“变只兔子活上千年,不如变只老虎活上一天”比喻宁可做位高权贵之人,也不愿做地位低下的小人物。以上几条谚语就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当然也和旧时的社会现状有关,反映出旧时代里官家以势压人,欺压百姓的实际情况。2.谚语的语言形式所带来的局限性。谚语非常简练,这是它的一个很大的优点,但同时也带来缺点,就是表达上不容易周密,不论是社会谚还是自然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个问题。例如,对于人多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在谚语里就有对立的说法:一种是说人多好办事,如:“人多智广”“百事靠人多”“人多手稠,干活不愁”“人多事早完,水大
好撑船”等;一种是说人多难办事,如:“人多乱,龙多旱”“龙多不治水”“人多遮黑眼,兵多吃闲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等。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没有讲清楚前提条件:如果一盘散沙,人再多也不顶事,如果拧成一股劲,即使人少也能办成大事。三言两语构成的谚语,不易讲清这个道理,所以产生了片面性。再如“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马溅泥;云往南,水潭潭;云往北,好晒麦”这个谚语,早在杨慎的《升庵经说》(卷一)里就已经引用过,现在山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类似说法。这个谚语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天气变化是受各种因素决定的。一般经验是:云往南、往北,适用于冬、春二季;云往东、往西,适用于夏、秋二季。同时,这里所说的云,是指气旋控制区的低云,对于一千公尺以上的高云不适用。[1]24-25可是,为了使语言简练,并构成三个字并列的排比句式,没有把这些关键问题交代清楚,结果未能准确地表达这个气象变化的规律。应当指出,以上所讲的三个方而的局限性,是就部分谚语来说的。从总体来看,谚语仍然不失为“群众经验的结晶”“智慧海洋的明珠”,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2]三、结语谚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通过总结各个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以及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创造出来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结构相对固定的语汇单位。[3]332它语意完整,内涵丰富,通俗凝练,比较直观和全面地反映丫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和相关的民俗现象。因其所传授的知识不仅有指导人们实践的作用,而且具有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象性和艺术性,故常被誉为“语言中的花朵”。现当代也有许多作家、作品善于吸收谚语来丰富文学语言。可以这样说,运用谚语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一个优良传统。谚语中蕴含着人民群众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恰当运用谚语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为建立文化自信起到良好的承载作用。总之,对谚语的搜集整理及研宄有助于丰富文化人类学的内容。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屮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屮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文化是一种可以提供制动作用的软科学,谚语乃至诸多中华优秀文化的存在,会让中国人重新思索现代生活,适时地提醒现代人根据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合理化解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增强日常生活的仪式感。参考文献[1]朱炳海.天气谚语[M].开明书店,1952.[2]高尔基.材料和研究(卷一)[M].1934.
[1]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2006.[2]温端政.中国谚语大全(上下卷)前言[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3]陈成.谚语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13(10).注释(1)(1)意思是,如果阴历初四这一天不晴,那么这一个月天气就不好,最多只有两天晴。(2)(2)意思是,如果阴历八月初一这一天下了一阵雨,那就一定会出现旱情,旱象一直持续到来年的五月。(3)(3)意思是,阴历九月十三日这一天如果是晴天,未来的天气就是晴天,用不着穿钉鞋;反之,未来就都是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