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2-06-16 14:19:0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海南黎族谚语的语言生态分析 一、黎族谚语与自然生态环境 语用生态是语言生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生态环境对语言运用产生影响之后所形成的,一定的语用生态是一定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反映。黎族谚语是黎族人民灵活运用黎语的语言艺术结晶,谚语字里行间充分展示了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所孕育的自然风情和民族风情。(一)黎族谚语与热带植物 海南黎族聚居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长夏微冬,四季长青。当祖国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这里正是春光融融,百花盛开的季节,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下,使得这里有着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如椰子、槟榔、芒果、香蕉等。 海南岛素有椰岛之称,椰树在全国所占面积及产量高达80%。海南岛种植槟榔树有1500年的历史,而耶树更是有着2000年的历史,椰树和槟榔树不仅是黎族家乡的风景树,更是黎族先民崇拜的树神。在对这些经济作物长期的种植培养实践中,黎族人对于它们的特性了如指掌并且总结出不少相关的朴素的生活经验,例如:②太阳高照热人心,椰子树高抗台风。③椰子水是甜是酸,先喝一口就知道。④龙眼树大果子小,冬瓜藤小果子大。
子树有着高挑的树干,一般成年的椰子树可高达三十米,且多生长在地势低且有着海淀冲积土壤的海边,因此当台风到来时,椰树也就成为了最有效的天然保护屏障。椰树的高大枝干为黎族人们提供了宁静的港湾而椰汁更是黎族人民的一剂良药。黎族人民喜爱喝椰汁,不仅是因为椰汁的清新甘甜更因为椰汁是他们治病良药。海南气候湿热,而椰汁性凉、清热解暑可以解除人们因湿热导致的不适。黎族人很骄傲地告诉我们,当身体有不适时,没有比椰汁更灵的药了。龙眼树大果子小,冬瓜藤小果子大。用白描和反衬的手法简洁直白地描绘了龙眼与冬瓜、果实与枝干的差异。同样运用反衬方式黎族人民提炼出芒果、药蔓、山薯的特性。 (二)黎族谚语与本土农作物 雨季种旱地,旱季种水田。、春季不种薯,怎能有薯吃;夏季不插秧,往后吃什么。、汉区闪,抓牛唇;黎区闪,带鱼串;侾区闪,用刀劈。、以上三条谚语展示了黎族种植耕地的三种类型:水田、旱地和山栏地。水田主要是种植水稻;旱地用来种植番薯、南瓜等作物;山栏地主要是种植山栏稻、木薯、山豆等。总的来说,黎族主要的农作物有薯类和稻类两种。其中黎族主食尤以稻类为重,想要丰收稻谷勤灌溉,想要懂得道理多学习。
勤劳、勇敢、智慧的黎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用自己的双手培植出适于刀耕火种的旱稻品种山栏稻。史书记载山稻,种于内图及黎由中,燔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凿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瘠乃去之,更择它处。上文所提及的黎族谚语:汉区闪,抓牛唇;黎区闪,带鱼串;侾区闪,用刀劈。其中的用刀劈就是砍山栏。 二、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对黎族谚语的影响 (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黎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黎语语言系统也随之产生变化。在此以前,黎族聚居区都比较闭塞常常有山林使之与外部相阻隔开来,因此,黎族百姓很少有机会和外界接触,社会生态环境比较单纯,语言文化没有受到外部的影响,黎语在当地占主导地位,依靠口语为载体的文化传承状况良好。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海南地区的黎族的发展。 首先交通的改善,为黎族人民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增加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一方面黎族人走出了村寨,比如年轻人更愿意走出村落来到城镇打工谋生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适龄儿童来到城镇接受更系统完善的教育。另一方面外来的采购商因为交通的便利走进黎族村落进行收购贸易。其次,广播、电视、电脑、、X络的普及,冲破了地域、时空的限制使外界的资讯大量快速地进入黎族人的生活,不仅为他们提供最及时的社会生产信息而且充实了他们日常娱乐休闲生活。 (二)社会生态环境变化对黎族谚语的影响 为了自身和黎族的长远发展,许多黎族人都学会了汉语,成为了双语者,黎族地区的双语者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不可避免的会对黎语语言系统内部和外部都产生影响,比如由于大量的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黎语大量借用了汉语来表达;青少年群体出现母语能力下降的趋势,对于一些黎语的固有成分和固有结构的掌握已经大不如前代,日常生活中有的基本词汇转用汉语,他们身上已出现了语言转用的现象。 语言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语言的使用能力的衰弱势必会对该民族的文化带来影响。黎族没有文字语言,蕴含着民族文化的黎族谚语需要通过黎语的口语形式才能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另外黎族谚语又作为黎语语言内部的重要一份子,黎语对其生存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黎语对黎族谚语的重要性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黎语对黎族谚语的保存有重要意义。黎语没有文字语言,所以不论是民歌、民间故事还是谚语这些民族语言文化宝藏都需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延续他们的生命和活力。中、老年人掌握黎语水平比较好,能够熟练使用黎语也熟知黎族谚语。但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在一些青年儿童身上已经出现了语言转用的现象,如果黎语的使用功能、使用价值持续降低,大部分的黎族人都产生了语言转用之后,人们就不再会用黎语来运用这些谚语,可能通过汉语的转译后的谚语来表达原谚语的内容。又或者人们完全放弃或部分放弃曾世代相传的黎族谚语。这样凝结在谚语中先人的智慧成果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便会随着黎语的衰弱而渐渐消失。 谚很多语都是由两部分或者更多的部分构成,他们大都是上下部分(或更多的部分)的末一个字落在同样的尾音上。这样的押韵方式,使谚语产生一种声音的回环和谐的音乐美。说起来流畅上口,听起来悦耳,并易记易传。黎族谚语的这一特点只能依靠黎语来维系,从上面的汉语翻译中我们看到,一旦脱离了黎语的表达,就丢失了谚语押韵的语言特色,由押韵所带来的音乐艺术美便荡然无存。再精妙的翻译也永远无法还原原语的风貌,只有真正懂得该语言才能体会其中的美。 三、保护黎族谚语的语言生态意义和建议 (一)保护黎族谚语语言生态的意义
保护黎族谚语语言生态有利于黎语的自身发展。黎族谚语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为黎语习得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表层来看,黎族谚语说起来流畅上口,听起来悦耳,使之易记易传;从内容上来看,黎族谚语平白朴实且富有实用性和哲理性,这些特点赋予谚语趣味性更易于人们接受。寓教于乐的谚语学习促进了黎语的学习和使用。谚语是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化的语言形式,蕴含着这种语言和这种语言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是增强语言内部活力和维护语言内部多样性的关键因素。 (二)保护黎族谚语语言生态的建议 黎族地区的学校一部分实行了双语教育即黎语和汉语双语教学,另一部分只使用汉语教学。已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有较好的黎语学习语言环境,将谚语纳入教学内容能更有效的传承黎族谚语。在还未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应推行双语教学,并在开展双语教学之初就将谚语纳入教学内容。谚语是否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主要依靠下一辈人对其的延续,而现在不少青少年中已出现语言转用现象,因此更有必要加大双语教学的推行。 另外还可以采用新的经济手段和媒体形式拓展谚语传播的空间。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环境下,合理开发黎族的民族旅游资源,将推动黎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能促进黎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