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2-06-16 14:19:53 发布

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及其形象汉译刍议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及其形象汉译刍议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及其形象汉译刍议  俄语谚语浓缩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俄罗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深受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制约。因此,翻译俄语谚语时就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考虑俄汉两种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从俄罗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及文学典故方面谈了俄语谚语反映的文化特点,同时从民族文化角度出发,简单分析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几种方法。  俄语谚语文化特点形象翻译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俄语谚语在俄罗斯语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谚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用它那简短、通俗的语句浓缩了人类的思想,深刻地、多角度地展现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记载了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及世界观,等等。比如,俄语谚语ЯзыкдоКиевадоведет(有嘴就能到基辅)讲的便是基辅罗斯最初接受基督教的一段历史。再如,наседьмомнебе(如登七重天)表示幸福满意之至;семьпядейволбу (七寸宽的额头)表示绝顶聪明。这两个谚语表明,数字七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有特殊的形象和意义。  正因为俄语谚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俄语谚语翻译一直是翻译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在翻译俄语谚语时,只通晓中俄两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谚语背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使译文中保留原语文化的特色,让读者感到新鲜生动,同时充分传播原语文化,扩大译语读者的知识视野。下面就简单谈一下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以及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方法。  一、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  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一名翻译和俄语研究者,希望通过谚语来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文学典故等文化因素。  1.谚语反映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  俄语谚语共有3万多条,许多谚语与俄罗斯民族历史有关,用鲜明的语言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如мамаевопобоище(一场混战);казанскаясирота(喀山孤儿,意指假装可怜的人);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 (不请自来的客人比鞑靼人还坏)等,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每个谚语都能牵出一段历史。比如,谚本文由论文联盟.L.收集整理语мамаевопобоище记载的就是1380年俄罗斯军队击溃鞑靼将军马迈军队的激战。谚语казанскаясирота描绘了1552年10月伊凡雷帝占领鞑靼人喀山汗国的首府喀山城的历史。再如,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反映了俄罗斯历史上鞑靼人入侵这一史实。1240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远征到伏尔加河流域,击败俄罗斯诸公国后,建立金帐汗国,开始了鞑靼人对俄罗斯的统治。直到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才摆脱了鞑靼人对俄罗斯的统治而独立。俄罗斯人在鞑靼人的统治下生活了240年之久,受尽压迫和欺凌,所以十分痛恨鞑靼人。不受欢迎的客人突然造访,主人心里不高兴,可又不得不接待,所以说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  2.谚语反映俄罗斯独特的风俗习惯  俄语谚语是俄罗斯语言的瑰宝,反映俄罗斯风俗习惯的谚语俯拾即是,这些谚语堪称俄罗斯风俗习惯的化石。如садитьсяневсвоисани(没有坐在自己的雪橇上,喻指不称职)。这个谚语的来历就和俄罗斯独特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俄罗斯地广人稀,冬季漫长寒冷,сани是以前俄罗斯人冬天最常见的代步工具之一。谚语невсёкотумасленица,будетивеликийпост (好景不长,盛宴难再)。Масленица(谢肉节)是送冬节,是古斯拉夫的谢肉节,一般是在大斋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庆祝,其形式丰富多彩并伴有美味佳肴,但是大斋一到,教堂便禁止人们食用一切奶、肉制品,意思是别看目前大吃大喝,总有大斋的一天。再看谚语Кашамасломнеиспортишь(好东西不怕多,或者好东西多多益善),这里каша是俄罗斯民族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人们用黄油拌粥吃营养丰富,而且认为黄油放的越多,粥就越好吃。  3.谚语反映俄罗斯的民族心理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俄罗斯民族形成了其特有的深层心理特征,许多俄语谚语反映了人民的世界观和对生活的态度。волковбояться,влеснеходить(害怕狼就别走进森林),степьлесанелучше(草原不比森林好),вчужомместе,чтовлесу(在别人的地方如同在森林里一样),ходитьвлесу–водитьсмертьнаносу(在森林里漫步,就是在玩死亡游戏)等谚语均表现出俄罗斯人对森林不友好、漫不经心的态度,同时也可以看出古代俄罗斯人对森林的畏惧心理。而богуугождай,ачертунеперечь(让上帝满意,可是也别和魔鬼顶嘴), богусвечку,ачертукочергу(给上帝献蜡烛,为小鬼递火钩),ангелпомогает,абесподстрекает(天使助人为乐,魔鬼教唆犯罪)等谚语则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一方面,表达了人民对上帝的虔诚和坚定的信仰;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对魔鬼的恐惧。  4.谚语反映俄罗斯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对于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宗教一方面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基督教作为国教被引入之后,已经过去一千多年,基督教已经进入了俄罗斯人心灵和意识的深处,毫无疑问,这一切都会体现在民间谚语中。谚语начатьзаздоровье,акончитьзаупокой(开始得好,结束得糟)源自基督教礼仪;谚语доположенияризынапиться(酩酊大醉)中的риза是举行祈祷仪式时神甫等所穿的法衣;谚语безблинанемасленица(不吃薄饼就不算过谢肉节)中масленица是多神教宗教节日。这些谚语表明,俄罗斯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对俄语有着深刻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俄语谚语已经深深地刻上了宗教的烙印。  5.谚语反映俄罗斯的文学典故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不仅大量运用了谚语这一民间艺术创作的精华,并且不断地产生、创作着新的谚语,不断地丰富着民间谚语的宝库。虽然语言是个别作家创作的,但反映的却是群体的经验和智慧,由于它们得到普遍的认同,在民间广为流传,从而慢慢转化为了谚语。普希金奠定了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基础,建立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的规范,许多谚语均是出自其文学作品。比如:  безбожества,безвдохновения(没有神的启示,就没有灵感);блажен,ктосмолодубылмолод;блажен,ктововремясозрел(年轻时就年轻,该成熟时就成熟);всефлагивгостибудуткнам(各国来宾将云集于此)。克雷洛夫的寓言中不少句子接近人民的生活、思想和语言,为人民喜闻乐见,成为人们表达思想的有效方式。比如,谚语аларчикпростооткрывался(问题本来及其简单)和авозинынетам(毫无进展);而谚语аваськаслушаетдаест(猫儿瓦西卡一边听,一边吃)出自寓言《猫和厨子》,常用以指某人对别人的劝诫置若罔闻,你说你的,他干他的。这样的谚语比比皆是,对俄语谚语的深入学习也是通往俄罗斯文学宝库的有效途径。   二、俄语谚语的形象汉译方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俄语谚语和俄罗斯民族文化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俄罗斯民族文化保存、传承、交流的载体。而俄罗斯文化则渗透在俄语谚语中,在谚语的发展中得到传播。俄语谚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因此谚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两对矛盾。由此得出,处理文化差异成为俄语谚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从俄汉谚语文化差异的角度,简单介绍俄语谚语的形象翻译的几种处理方法。  1.保留形象的直译法,即保留俄文谚语的民族特色及比喻形象的翻译方法。比如:  безогнянетидыма(无火不生烟);Близнорылисанапромыселнеходит(狐狸不吃窝边鸡);Вышелбаушинерастут(耳朵高不过额头);шилавмешкенеутаишь(口袋藏不住锥子)等谚语。这样的译文既保留了俄语谚语的民族文化特色,又不失俄语谚语的语言结构特点,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特有的风貌和形象,中国读者看了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这是一种十分成功的翻译方法。  2.保留形象的直译加注法   由于许多俄语谚语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直接翻译,中国读者会因为不了解相关的俄罗斯文化背景知识而无法理解谚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直译原文的字面意思,然后通过加注指出其隐含意义,包括在译文后直接加上谚语中体现其含义而未出现的字,或者是在译文后用括号加注的形式,指出文化内涵。比如,谚语вТулусосвоимсамоваромнеездят直译为不要带着茶炊去图拉。中国读者不知道俄罗斯图拉以制造茶炊著称,很难理解该谚语的含义。如果翻译为带着茶炊去图拉多此一举,即便译文读者不清楚俄罗斯国情,也能明白该俄语谚语的寓意。当然,在译文带着茶炊去图拉多此一举后以括号的形式再加个译明确俄语谚语内涵及情感联想之后,用汉语再创造性地把原语含义表达出来。比如,俄罗斯人习惯对出门办事或者考试的人说祝福语нипуханипера,谚语нипуханипера直译为祝你一根羽毛也打不着,而实际意本文由论文联盟.L.收集整理思却是祝你成功,祝你满载而归,祝你一帆风顺的意思。该谚语本是对猎者的祝词,但是俄罗斯人迷信,担心把好事说坏了,所以习惯用反语相祝。再看谚语вогородебузина,авКиеведядька 。该谚语直译为菜园里生长接木骨,基辅城里有大叔,译文读者看着直译之后一定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而其引申意义是指评价某人说话毫无道理,明白其引申意义后就可以将其意译为满嘴跑火车胡说八道驴唇不对马嘴。由此可见,在保留原文会造成错误理解的情况下,必须对原文进行意义翻译。  综上所述,俄语谚语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俄语谚语的形象翻译中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翻译标准,必须考虑俄汉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在具体的上下文中选择上述各种翻译方法,创造性地表达原文的语义内涵和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