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0 KB
- 2022-06-16 14:20:3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谚语的语体和日谚汉译的原则 [论文关键词] 日谚汉译 表层语义 谚译原则 [论文摘要] 本文基于日语谚语的语体风格及其翻译原则对ことわざ的汉译处理进行探讨和思考,并对几个现行汉译版本的译案提出商榷。 [Keyantics,proverbtranslationprinciple.L.编辑。 [Abstract] ThisarticletakestheJapaneseproverbintoconsiderationbasedontheproverbstyleandtranslationprinciple,andalsodiscussesseveraltranslationsofJapaneseproverbsinsometranslatedChineseversions. 日谚汉译,即ことわざ的汉译处理显然不同于其他语体的翻译。对谚语翻译质量孰优孰劣的品评,其着眼点不在于过于直译或偏于意译。必须加以说明的是,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日本的ことわざ与汉语
中相应的谚语并不绝对等值,其涵盖面更广。日语的ことわざ范畴包括了谚语、成语、俗语和民间俚语。考虑到日本语传统的分类习惯,亦顾及拙作行文上的方便,姑且将ことわざ统称为谚语,亦将ことわざ的汉译处理简称为谚译。既然是谚译,作为译者就不能不考虑ことわざ本身独特的语体文格以及基于该语体风格所应遵循的翻译原则——个ことわざ经翻译处理之后所提供给读者的汉语译文,必须使读者能从中获得他所熟悉的谚语的感觉并领略谚语所特有的魅力。请看下面这三个ことわざ:马は马づれ 牛は牛づれ木は木 金は金昨日は昨日 今日は今日 若不考虑谚语特定的语体风格,仅就一般的翻译而论,这三个句子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信眼望去,即可脱口道来,那不就是———马跟着马,牛跟着牛。木头是木头,金子是金子。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 但且慢,当我们基于谚译的原则对译辞加以斟酌的时候,想必就不会如此轻率地下笔。思量再三,恐怕还是顺理成章地将其译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丁是丁,卯是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何以见得?道理其实浅显。作为一种特定的语体,人们从谚语中获得的并非仅是字面意义所提供的信息,而是隐藏在表层语义背后的社会现象、历史经验、人生哲理或生活本质。构成谚语的字面意义仅仅是一种信息转义的载体,它往往语带双关,深有寓意。人们其实是借助其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发某一令人深省的哲理罢了。显然没有必要囿于其表层语义而在那儿刨根究底。当我们说“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时候,不见得有谁真的相信动物世界有此趣闻。同样的,日语中一个“猿も木から落ちる”的ことわざ,想必也不会让哪一个日本人提出质疑——猴子何曾从树上掉下过? 恰恰是谚语的特定语体风格,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丁是丁,卯是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三个译案获得人们的认同。不考虑语体风格,仅就字面来看,这三个译案显然与原文相去甚远;不考虑语体风格,甚至说不清楚“马は马づれ牛は牛づれ”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当我们认同谚译的原则,不是从一般的译文而是从严格意义上的译谚这一角度来审视的时候,想来就会欣然接受这些译文。
遗憾的是,我们所说的这个谚译原则并没有始终不渝地被贯彻在ことわざ的汉译实践中。就面世的几个ことわざ的汉译版本看,译文处理不当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以为,日谚汉译的败笔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实应当归咎于译者没能遵循谚译的基本原则。鉴于篇幅所限,拙文不可能把散见于诸汉译版本中笔者认为不妥的译案全部罗列出来,这里仅从笔者案头现有的四个不同的汉译版本中各摘录一个,与读者一起剖析。马瘦せて 毛长し/马瘦毛长《简明日汉成语辞典》我が粪は臭くなし/自屎不嫌臭〉《日中ことわざ对照集》おぼれるものはわらをつかむ/落水者攀草求生《日汉成语俗语词典》内股膏药/随弯就弯,随直就直《日汉成语谚语词典》 这四个ことわざ的汉语译文不妥在何处呢? 第一,作为谚语的译文,它们没能使读者获得其所熟悉的谚语的感觉。谚语那种语言风趣、意味隽永的神韵在这些译文中皆无从觅见。就谚语的标准而言,这些译文很难让人苟同,因为它们既不符合汉谚的规范,也没有还谚语之本色。
第二,可谓语焉不详。就其字面意思所提供的信息,人们很难明白这几个ことわざ究竟喻指何事。即使是通晓日、汉双语的读者,对照原文也会陷入茫然的境地,更不要说不谙日语的单语读者。“马瘦毛长”为哪般?何谓“自屎不嫌臭”?“落水者攀草求生”的寓意何在?何以会有“随弯就弯,随直就直”?真是令人如堕入云山雾海,不知所云。不客气地讲,如此谚译等于白译,亦等于没译。 第三,就译文的文字看,实有生造杜撰之嫌。译者不是尽可能从既有的汉谚辞库中潜心搜寻可与之对号入座的汉谚辞条,而是望文生义,食洋不化。他所造出的译文,不免给人一种晦涩和不自然的感觉。至于像“自屎不嫌臭”这等粗俗、不堪入目的文字,读来更易遭人嫌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败笔,如前所述,恰恰是译者忽视了ことわざ这一语体的独特风格,将谚译与一般意义的翻译混淆在一起。就“马瘦せて毛长し”、“我が粪は臭くなし”、“おぼれるものはわらをつかむ”这三个ことわざ的译案来看,译者只译了表层语义而没能道出ことわざ的个中真谛。显而易见,译者囿于字面意思的诠释,是在释字而非释义。至于“内股膏药”的译文,尽管看似别具一格,但何谓“随弯就弯,随直就直”?读来亦让人莫名其妙。 总之,这些ことわざ的汉语译文,怎么看怎么不像谚语。人们品尝不出其谚语的味道,更不要说对其喻指的事理心领神会。说它们是谚译又怎能叫人心悦诚服?对这几个ことわざ笔者冒昧地作如下的改译,以就教于广大同行。
马粪せて毛长し/人穷志短 我が粪は臭くなし/敝帚自珍おぼれるものはわらをつかむ/病笃乱投医 内股膏药/墙头草,顺风倒 当然我们应当承认,中日两国语言生长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上,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日谚汉译时,未必都有意思贴切的现成汉谚可与之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允许译者“妙笔生花”地创造新谚。作为译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就翻译艺术的创造性而言,他在ことわざ的汉译上所拥有的自由是极为有限的。他应致力的首先是要从现有的汉谚辞库中悉心筛选可用的辞条。即使条件允许译者匠心独运,那也必须遵循谚译的原则,使其别出心裁的译文,从句法结构到遣词用字都接近或符合汉谚风格。唯有如此,才算得上是名符其实的谚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