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 MB
  • 2022-06-16 14:23:02 发布

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对比研究

  • 7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一.,VXtVs,‘.'致領祭石當r古一k一-:-舞於大,、中巧舶I描私单位巧視刖畔1?*2〇480..3::.::-J.HARBIN"RMALUmVEKUTY硕書拳位论义一--■、■.?’,I■I一■’I’.'..:V..一俄汉读语W巧4‘巧中人与神的形象对比研竞'巧;.作者姓名;刘丹成,替.黯导:嶺平繼;.獅"”'^,巧,哈尔滨师范大聋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王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邑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巧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巴在文中明确方式标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曰期反午/月曰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巧声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哈尔滨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响国宗有关部口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哈尔滨师范大学可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中国优秀博硕壬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进行检索,可L乂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尊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可么开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从的如日签字日期辟月曰^f/ 中图分类号:H35单位代码:10231学号:42120480硕士学位论文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对比研究硕士研究生:刘丹导师:徐英平教授学科专业:俄语语言文学答辩日期:2015年6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Диссертациянасоисканиеучёнойстепенимагистра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хнаукСОПОСТАВИТЕЛЬНЫЙАНАЛИЗОБРАЗА“ЧЕЛОВЕКА”И“БОГА”ВРУССКИХИКИТАЙСКИХПОСЛОВИЦАХСоискатель:ЛюДаньНаучныйруководитель:ПрофессорСюйИнпинСпециальность:РусскийязыкилитератураДатазащиты:06.2015Учреждениеприсвоения:Харбинский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учёнойстепениуниверситет 目录目录目录..............................................................................................................................................I摘要...............................................................................................................................IIIРЕЗЮМЕ.........................................................................................................................IV第一章绪论..............................................................................................................-1-一、问题的提出........................................................................................................-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一)国内研究现状............................................................................................-1-(二)国外研究现状............................................................................................-3-三、研究目的............................................................................................................-5-四、研究意义............................................................................................................-5-五、研究方法............................................................................................................-5-六、研究的创新之处................................................................................................-6-(一)选题及研究视角创新................................................................................-6-(二)研究内容创新............................................................................................-6-(三)研究手段创新............................................................................................-6-本章小结....................................................................................................................-6-第二章谚语的界定及相关术语的关系......................................................................-8-一、现有谚语定义分析............................................................................................-8-(一)俄语谚语定义............................................................................................-8-(二)汉语谚语定义..........................................................................................-10-二、与相关术语的关系..........................................................................................-12-(一)俄语谚语与相关术语的关系..................................................................-12-(二)汉语谚语与相关术语的关系..................................................................-17-三、本文对谚语的界定及研究范围......................................................................-20-本章小结..................................................................................................................-21-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23-一、“人”的形象划分理据及研究范围...................................................................-23-二、俄汉谚语中“人”形象的原型理论分析...........................................................-23-(一)原型理论概述..........................................................................................-23-(二)俄汉谚语中男性原型分析......................................................................-25-(三)俄汉谚语中女性原型分析......................................................................-27-(四)俄汉谚语中男女原型对比分析..............................................................-32-三、俄汉谚语中“人”的典型形象分析...................................................................-33-(一)母亲形象..................................................................................................-33-(二)英雄形象..................................................................................................-35-四、俄汉谚语中“人”形象特点的定型分析...........................................................-37-I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定型理论的概述......................................................................................-37-(二)俄汉谚语中“人”形象的定型特点...........................................................-38-本章小结..................................................................................................................-39-第四章俄汉谚语中“神”的形象对比分析................................................................-41-一、“神”的形象划分理据及研究范围...................................................................-41-二、俄汉谚语中“神”形象的原型理论分析...........................................................-41-(一)俄谚中“神”形象的原型分析...................................................................-41-(二)汉谚中“神”形象的原型分析...................................................................-46-(三)俄汉谚语中“神”形象的原型对比分析...................................................-49-三、俄汉谚语中“神”形象特点的定型分析...........................................................-50-(一)缔造精神..................................................................................................-50-(二)赏善罚恶..................................................................................................-51-本章小结..................................................................................................................-51-第五章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的认知性对比分析........................................-53-一、“人”与“神”形象的认知性研究理据...............................................................-53-二、“人”与“神”的形象关系...................................................................................-53-(一)独立性......................................................................................................-53-(二)互渗性......................................................................................................-54-三、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关系分析.......................................................-54-(一)俄谚中“人”与“神”的形象关系分析.......................................................-55-(二)汉谚中“人”与“神”的形象关系分析.......................................................-57-(三)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关系对比分析...........................................-60-本章小结..................................................................................................................-62-结论..........................................................................................................................-63-参考文献......................................................................................................................-6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69-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70-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70-致谢..........................................................................................................................-71-II 摘要摘要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谚语一直是语言学所关注的研究课题,众多学者常从教学中的应用、词源学、修辞学、翻译学、语用学、词典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另辟蹊径,将“人”与“神”形象在谚语中所映射出的语义内容纳入研究视角之中进行探讨-“人”的形象在谚语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又离不开“神”这种特殊文化符号的伴随与影响,二者相互制约,相互融合。作为俄汉谚语意象中比较重要而特殊的角色,对其进行研究尚属罕见,因此本文选题新颖。本文以原型理论、定型理论为基础,采用了对比分析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数据统计法、实例与图示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整合研究,探索俄汉谚语中所展现的“人”与“神”的形象关系。这种研究不是单纯局限于静态的描写,而是对俄汉谚语语义背后所隐藏的民族文化渊源和认知机制的探寻,实际上已经冲破了俄汉谚语语言构造的界限,开始探讨语言和言语之间的联系与语言之外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充实了谚语研究已有的理论建构,而且能够对我们已有的语言学观点进行重新审视,为俄汉跨文化交际提供第一手的语言材料,为俄汉信息处理及机器翻译提供相应参数,为双语词典中相关条目的处理提供对比参照,同时也为俄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关键词:俄汉对比;谚语;语义;原型理论;定型理论III РЕЗЮМЕРЕЗЮМЕСтавопоройчеловеческойцивилизации-пословицавсегдапривлекалавниманиелингвистов,многиеучёныеизучаютпословицувучебномпроцессесточкизренияпрактики,этимологии,стилистики,наукиопереводе,праглатикиилексикографии.Образчеловекавпословицеиграетважнуюрольиконечноонневозможетбезбога,которыйвлияетнанего.Человекибогиграютважнуюрольвмысленномобразепословиц.Инаучныхработнаэтутемумалоипоэтомумывыбралиеёдлянашейдиссертации.Нашаработапостроенанабазетеориипрототипаистереотипа,используетглавнымметодом:метод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литература,методсопоставительныйанализ,методописанияиобъяснения,методграфикиипримеры.Вработенетолькостатическоеописаниеиизучениемеханизмапризнанияиисточникикультурыврусскихикитайскихпословицах.Настоящаяработаломаетграницымеждудвумяязыковымикультурами.Мыизучилисвязьмеждуразнымиязыкамиифакторамисверхязыка.Нашеизучениенетолькобогачетеорииизученияпословиц,ноипозволяетсновапосмотретьнапредыдущиевзглядывязыкознании.Имыпредставляемсамыесвежиеязыковыематериалыдля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коммуникации,ипараметрывмашинногопереводаиобработкеинформации.Результаты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могутрасширятьтеорию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огополя,ионибудутиметьценностьвобластипреподаваниярусскогоикитайскогоязыков,атакжевлексикографииивпереводческойдеятельности.Ключевыеслова: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еврусскомикитайскомязыках;пословица;семантика;теорияпрототипа;теориястереотипIV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一、问题的提出谚语是承载人类文明的印记,其中蕴含的“传统”与“发展”一直是各国语言学家所关注的课题。作为俄汉文化中的宝贵财富,鉴于两国语言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谚语中意象群的不同,故所折射出的语言规律也各有其特点。“形象”这一语义类别在语言范畴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对具体形象类方面的研究却仍有缺欠,研究手段相对滞后,研究对象相对局限。作为谚语研究的重要意象组成,“人”的形象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又离不开“神”这种特殊文化伴随的影响。通过对比语言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相结合的视角,以原型理论、定型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进行多维度的剖析。在对俄汉谚语意象差别做出清晰描述的同时,又揭示其中异同产生的理据,探索“人”与“神”形象在其中所显现的语义关系。因此,针对两语言中“人”与“神”的形象研究也是谚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谚语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传承并应用至今的语言精华,是纷繁复杂人类生活图景的完美再现,是人类智慧的百科全书。就其特征而言,谚语是价值坐标中朴素的世界图景,基于种族禀赋和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文明、一个民族心智的砥柱中流,是一个民族生存地域、精神空间的重要装备。因其独特的语言性能和强大的建构能力,谚语成为语言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象。鉴于此,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积极探索。(一)国内研究现状我国语言学家对俄语谚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成果丰富繁多,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CNKI为语料库,收录1951—2014年中有关外国语谚语研究的文献资料共1566篇,其中俄语谚语研究113篇,集中从语言文‐1-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化学(54篇占47.8%)、翻译学(13篇占11.5%)、语用学(13篇占11.5%)、对比语言学(12篇占10.6%)、外语教学应用(10篇占8.8%)、修辞学(8篇占7.1%)、词源学(2篇占1.8%)和词典学(1篇占0.9%)等角度进行研究。近几十年,有关语言文化方面的文献著作层出不穷,在收录的54篇文献中:有关民族心理的文献31篇,具体形象类文献9篇,价值观念文献7篇,世界图景角度文献5篇,宗教类文献2篇。宋传伟在《俄语谚语的民族特点初探》(1990)一文中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论述了自然环境、劳动生产、宗教信仰、特定历史、民族心理、生活习惯六个方面体现出的俄语谚语的民族特点。提出了“俄语谚语与俄罗斯民族特定的历史、经济、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有密切关系,了解和弄清这些关系是学习和研究俄语谚语的必要前提,忽视了对俄语谚语民族性的了解和研究,就会影响到正确理解和运用俄语谚语。”[1]赵国栋在《俄语谚语的语言国情学分析》(1999)一文中从语言国情学角度,论述了谚语的概念和分类、形象特征和功能,提出了“谚语能广泛而久远的流传,在人民中间起着生活教科书和语言教科书的作用。”[2]王兰霞在《浅谈俄语谚语俗语中的妇女形象》(1999)一文,基于对《大俄汉详解词典》和《俄语谚语俗语词典》考察,收录约160多条有关妇女形象的谚语,探寻了俄语谚语俗语中的妇女形象的塑造及特点,提出了反映妇女的谚语多为贬义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男人们自尊心和恐惧心理导致的。康诚在《俄、汉谚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比较》(2005)一文中选取中国特有的“蚕桑”,俄罗斯特有“баня”和两国共有的“故乡”三个文化概念,对包含这三个文化概念的俄、汉谚语语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出俄罗斯民族以及汉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某些基本特点。提出俄罗斯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基本特点-宗教性与二元性;汉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农耕性与安土重迁性。赵荣,张宏莉在《俄罗斯谚语和俗语中的宗教文化色彩》(2010)中从语言文化角度论述了多神教与东正教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谚语和俗语中体现的俄罗斯民族对上帝“旨意”的唯命是从,对精神体验的执着追求,对数字“三”、“七”的特别偏好以及对左右方位的崇尚禁忌都源于其所信奉的宗教思想。提出“俄罗斯民族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喜好禁忌和性格特点等最终都可追溯到他们的宗教信仰。宗教是俄罗斯文化的源头,很少有俄罗斯人能脱离神圣的宗教。俄罗斯民族就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生活,并战胜所有的灾难。”[3]白艳在《俄、汉谚语中家庭价值观对比研究》(2011)中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出发,以谚语为语料,论述两个民族家庭价值观的异同和俄、汉民族文化的深层特征。提出了汉民族文化中儒家思想最为明显,表现出求“和谐”、重“德-2- 第一章绪论善”、轻“自由”、遵“传统”的特征;俄罗斯民族文化特征则表现出浓郁的宗教性和鲜明的矛盾性。至此,谚语在语言文化方向的研究中掀起了一个个高潮。“形象”这一概念是语言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然而对具体形象类方面的研究却仍有欠缺,研究手段相对滞后,研究对象相对局限。若试将“形象”分为“人物形象”、“动植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在已收录的9篇形象类文献中:人物形象3篇,动物形象6篇,而事物形象0篇。许多学者选择从人物与动物的形象上进行文化分析:“人物形象”多集中在妇女的性别歧视上:王兰霞《浅谈俄语谚语俗语中的妇女形象》(1999)、常辰晨《俄汉有关女性的谚语俗语中世界图景的对比研究》(2010);“动植物形象”侧重于传统熊、兔、羊、马、狼、布谷鸟、喜鹊、白桦树、松树等动植物意象的文化伴随意义对比,以同一事物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和感情色彩为研究导向:胡绍铮《含动物形象的某些俄汉成语、谚语对比》(1992)、薛惠《从俄语成语、谚语看俄罗斯人眼中的动物世界》(2003)、杨玉明,张建英《俄汉文化中动物的象征意义》(2010)等,而选择从“人”与“神”的形象这一角度进行谚语研究尚为罕见。(二)国外研究现状俄罗斯学者从语言-言语,文化-语义,意义-形式,历时-共时等角度,对俄语谚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详尽的探索。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俄语谚语的产生和状况(如:В.И.Даль、А.И.Соболев、В.Н.Морохин等)、俄语谚语语义(如:О.А.Дмитриева、Л.В.Гриченко等)、俄语谚语文学特征(如:Е.М.Верещагин、В.Г.Костомаров、В.Н.Морохин)、俄语谚语结构(如:К.Н.Кипсабит、Б.И.Караджев等)、俄语谚语语用问题(如:З.К.Тарланов、Е.И.Селиверстова等)、俄语谚语俗语的术语厘清(如:В.П.Жуков、А.И.Молотков、Н.М.Шанский等)、词典编纂(如:С.С.Кузьмин、Н.Л.Шадрин、А.И.Соболев等)等几个方面。十九世纪初谚语开始广泛进入到俄罗斯标准语中,近两百年来,研究成果丰富,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俄语谚语学家-В.И.Даль。毕生精力致力于研究俄语谚语的В.И.Даль编纂的《Пословицырусскогонарода》于1862年出版,这部词典不仅收入的谚语数量前所未有(三万一千余条),还舍弃了以往按字母顺序对谚语进行分类的作法,第一次以意义为原则对谚语进行分类。正如他本人说“按谚语的意义,本义和转义,来安排谚语,看来是最正确,最明智的。”[4]另一位对谚语的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是В.П.Жуков,他在《Cловарьрусских‐3-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пословиципоговорок》(2000)中第一次对谚语和俗语作了清晰的划分“从广义上而言,谚语是具有本义基础上的形象性描绘,即同时具有字面义和隐含义,在语法表达上是完整的句子。而俗语只具有字面义,语法表达上也是完整的句子。”[5]应该指出,对于谚语与熟语的界定,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以С.И.Ожегов和Н.М.Шанский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谚语是广义熟语的一部分,而以А.И.Молотков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谚语不在熟语范畴之内。在谚语的收集和语义、语用、句法结构的研究上,З.К.Тарланов编写的《Очеркипосинтаксисурусскихпословиц》(1982)从语言结构出发,对俄语谚语的句法类型、基本特征及变体形式进行了研究。О.А.Дмитриева的《Культурно-языковые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ипословициафоризмов》(1997)将谚语与格言作为语言系统中特定文本,探索谚语与格言的句法结构、功能特性和文化价值。К.Н.Кипсабит在《Структурн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еособенностирусскихпословиципоговорокс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временными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ми》(2002)一文中通过对俄罗斯谚语和俗语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结构和语义特征的分析,强调了谚语的功能和价值并阐释了谚语的语义和语用的关系。Т.Г.Бочина在《Контрасткаклингвокогнитивныйпринципрусскойпословицы》(2003)中以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从谚语的认知原则、词汇语义特征、文体三个方面对俄语谚语的认知原理进行阐释和谚语的语用功能研究。Л.В.Гриченко的《Русскиеианглийскиепословицыпобудительнойсемантики》(2006)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谚语进行了重新界定,侧重谚语的形式结构、语义结构、语义属性和语义关系的研究,采用的由形式到意义,再辅以意义到形式的综合研究方法,探寻俄英不同语境下语义加强的实现方式及其应用价值。Б.И.Караджев在《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о-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ийпотенциалрусскихпословиц》(2009)中论述了俄语谚语的实用交际潜能,尤为强调了命令式谓词在交际中发挥的作用。Е.И.Селиверстова在《Русскаяпословицавпаремиологическомпространстве》(2010)一文从语用学角度,在词汇,语义和语法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俄语谚语运用方式,并揭示了其产生的理据。在文学表征和词典编纂方面,Е.М.Верещагин与В.Г.Костомаров合著的《Языкикультура》(1983)中提到谚语作为一种民间文学体裁在文化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民族心智的体现。В.Н.Морохин的《Малыежанрырусскогофольклора》(1986)简述了以故事、民歌、谚语、谜语等体裁为主的俄罗斯民间艺术创作,确定了“谚语”(пословица)在体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不仅从文学的一个侧面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展现了俄罗斯谚语的独特性。С.С.Кузьмин,-4- 第一章绪论Н.Л.Шадрин的《Русско-английскийсловарьпословиципоговорок》(1989)以俄英谚语的文化差异作背景,从理论到实践呈现了俄英谚语的翻译策略。А.И.Соболев的《Русскиенародныезагадки,пословицы,поговорки》(1990)中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到谚语、俗语中现实的各个反应及谚语的起源和收集状况。综观俄语谚语研究以及俄汉谚语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谚语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谚语与文化的关系、谚语的词汇语义以及谚语的翻译策略等方面,并仅局限于单纯的静态描写。而有关形象类在动态的语言系统中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尤其是国内文献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针对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进行尝试性对比研究,探寻两语言中形象的异同及形象关系对两语言的影响。三、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对比研究,确立其形象原型、探讨两语言下形象的定型特点,挖掘俄汉语语义的异同。此研究不仅可加深两民族彼此之间的了解,也对跨语际交流、俄汉外语教学、词典编撰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实用价值。四、研究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看,本文以对比语言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方式,以原型理论、定型理论为基础,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整合研究,探索俄汉“人”与“神”形象在谚语中的异同,揭示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的划分理据、原型及其定型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充实了谚语研究已有的理论建构,使我们从理论上对已有的语言学观点重新审视,拓宽了俄汉谚语的分析和思索范围,为对比语言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从实践意义上来看,可为俄汉跨文化交际提供第一手语言材料,为俄汉信息处理及机器翻译提供相应参数,为双语词典中对相关条目的处理提供对比参照,同时也为俄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五、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数据统计法、实例与图示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运用数据统计法,对俄汉语中有关“男人”、“女人”、“神”形‐5-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象的谚语进行统计;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阐释原型理论、定型理论的理论运行机制,剖析谚语语义,深入解读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异同;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俄汉谚语中“男人”、“女人”、“神”等形象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异同所在,并对其异同理据进行探讨;采用实例与图示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对比分析结果进行直观展现。六、研究的创新之处(一)选题及研究视角创新许多学者以谚语为探寻对象,从教学中的应用、词源学、修辞学、翻译学、语用学、词典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而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是众多谚语意象中比较重要而特殊的角色,以对比语言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的研究尚属罕见,因此本文选题新颖。(二)研究内容创新本文依托原型理论和定型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整合出俄汉语中有关“人”、“神”形象的谚语语料库,并对其进行语义划分,确立形象的原型,分析两语言下形象的定型特点,将语义与认知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研究关联,对比分析出俄汉两民族心智的异同。(三)研究手段创新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数据统计、实例与图示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为谚语研究提供新方法。本章小结本章主要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通过对俄汉谚语研究现状的分析,可知国内外文献中还没有从“人”与“神”形象作为切入口进行谚语语义的研究,本文弥补了谚语研究在视角及理论下的不足,把理论、语料及研究内容全面地结合起来,丰富了对比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6- 第一章绪论注释:[1]宋传伟.俄语谚语的民族特点初探[J].外语学刊,1990(4):43~46.[2]赵国栋.俄语谚语的语言国情学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1999(4):56~61.[3]赵荣,张宏莉.俄罗斯谚语和俗语中的宗教文化色彩[J].西伯利亚研究,2010(5)53~58.[4]В.Н.Морохин.Малыежанрырусскогофольклора[M].Высш.Шк.,1986:16.[5]В.П.Жуков.Предисловиеословарепословиципоговорок[A].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ихпословиципоговорок.-12еизд.,стереотип.М.2005:9.‐7-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谚语的界定及相关术语的关系一、现有谚语定义分析(一)俄语谚语定义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俄语语言单位-谚语(пословица)在整个俄语语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俄罗斯人民智慧的凝结,更是俄语内部的精华所在。因此,正是基于这种重要性及俄语谚语自身独特性的要求之下,有关俄谚内涵的界定成为了俄语语言学界中的一大热点。十九世纪初谚语开始广泛进入到俄罗斯标准语中,近两百年来,其中对谚语研究影响较为深远的俄语谚语学家-В.И.Даль。他致力于毕生精力研究俄语谚语,1862年在收集整理而成的«Пословицырусскогонарода»中对谚语进行了阐述:“谚语是形式上简约精悍,内容上有说教意义和更多劝喻性,隐含意义的日常生活中的语句。”[1]到了二十世纪,对于谚语定义的界定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中Д.Н.Ушаков编写的《T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1940)对俄语谚语的注释是这样的:“谚语是内容完整且简短有教育意义,形式具有一定韵律的语句。俄谚是世界上较具有表现力的表达方式,每一条谚语都是人所共知的永久性的行为典范。”[2]在这之后,Д.Э.Розенталь与М.А.Теленкова合著的《Словарь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хтерминов》(1976)将“пословица”进一步界定:“谚语具有完整的句子模式,教育意义,拥有特殊的语调和语音设计(类似的构造,诗体的格律,音韵的重叠)。”[3]而在较为权威的«БольшаяСовес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1978)中对谚语定义的阐释为:“谚语是精短有韵律,保留在言语中的民族性格言。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有多层涵义,谚语的表达完整,常被视为公认的真理,具有充沛的感情思想。句法应用中强调节奏、韵律、谐音、押韵。”[4]二十世纪末,在С.И.Ожегов编著的«T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1995)中提到:“谚语是内容具有教益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格言,是人民的格言。”[5]由苏联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集体编纂的《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1998)给出了更完备的诠释,即谚语是言语交际中较为简洁和固定并且有着一定音韵结构的具有教育意义-8- 第二章谚语的界定及相关术语的关系的箴言,我们可以在这种箴言之中看到这样一种以简单句或复合句为形式的语言单位中所蕴含着的一个民族社会的悠久历史经验以及表达出的那种逻辑判断表达。因为谚语自身就存在本义和转义两种类型,因此谚语又经常容易与具有相同词汇组成的自由语句形成对照。至此,对俄谚所下的定义不论在深度还是广度都大大的超过了前人,在内容、形式、美学风格、语法及修辞等方面也都逐步做出了更为细致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В.П.Зинченко,Б.Г.Мещеряков编写的《Большой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2004)从心理学角度也对谚语也进行探讨,认为“谚语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内含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学体裁,形式上简短,内容上通俗易懂。(1)存在于民族语言之中;(2)展现的是日常生产中的睿智(智慧或者伦理规范,对周遭世界和人们活动的价值观);(3)具有寓义和引申义。”[6]还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学者彭在义编写的《俄语成语释源》(1983)对俄语谚语定义也进行过阐释:“俄语谚语是民间流传的言简意赅而又具有意义的箴言,通常包括形象叙述和道德告诫两个部分。谚语在语法结构上通常是个句子而不是短语,有时还可能是个复合句。”[7]俄语谚语作为一种民族性的认知载体,总结以上来自不同时期和角度的谚语定义可知:(1)在民间广泛流传,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经历、生产智慧和思想感情。如:Однаречьнепословица(一人之见不成谚;一面之词不是谚。);Непословамсудят,аподелам(做判断不能靠言语,而要凭事实来判断。);Безветранетволны(无风不起浪。);Капляикаменьдобит.(水滴石穿。)(2)可直接使用,一般表示推理和判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Втихомомутечертиводятся(表面平静,水底有鬼。);Невсяспит,ктохрапит.(打鼾的人不见得都在睡觉。)(3)它是一种固定结构的句子,形式上是完整的简单句或复合句。如:Неделякрепкасередой(星期三是一周重要的工作日;简单句);Скажешь—непоротишь,напишешь—несотрёшь,отрубишь—неприставишь.(说出去的话收不回,写出来的字擦不掉,砍下的东西按不上;复合句)(4)口语性强,文字精炼,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常常含有转义。如:Невсётозолото,чтоблестит(闪光的东西不一定是金子;转义时常含贬义);Насловахмедок,анасердцеледок.(口蜜腹剑;多用于贬义。)(5)寓意、形式及表现手法上常具有美学价值,注重音律、节奏的安排。如:-9-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Недорогподарок,дорогалюбовь(礼轻情意重。)-寓意深刻;Векживи,векучись(活到老,学到老。)-结构简洁完整;Книгаподобнаводе,пробьётдорогувезде(书籍如水,可以通路。)-修辞的运用;Уврачалечись,аумногоучись(看病找医生,学习找先生。)-“лечись”与“учись”的回环复沓。(二)汉语谚语定义汉谚有信史可征,自周代古书中“古者有谚”(即“古人有言”)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认知的基因,谚语不仅是古往今来人们认识世界的向导,也一直是语言学界珍视的资源宝库。作为语汇的一部分,界定谚语的涵义,究探其本质特点,梳理其语用原则,向来是学者们关注的部分,并不断向新的学术领域拓展。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的谚语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涵义的界定上取得的成果最为明显,这使得对谚语本质特性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最具代表性的是语言学家郭绍虞发表的《谚语的研究》(1921)一文对“谚语”涵义的定义,他认为谚语本身应具有四个要素:(1)广泛流行于民间,可以公然用于日常谈话之中;(2)人实际经验的结果,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步积累总结出的产物,受当时当地的风俗影响。(3)用美的言词来表现,风格主于典雅;(4)是规范人行为的言语,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伦理道德标准。在这之后,文史学家任访秋(1931)对“谚语”下的定义则是基于清代《说文解字注》对“谚”和“语”解释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阐释,他认为“‘谚’是世俗所说的常言,或是‘古训’,含有劝诫的意味;‘语’是指世人的话,含有真理。二者的结合便是“一般人相传说的话,其中有含有教训的意味,有的是世俗所公认的有价值的格言。”[8]学者薛诚之(1936)将谚语的定义从内容和形式进行了研究,认为谚语是形式上简短,结构可有整齐均衡和不整齐两种,具有一定民族意识,给人以美感,便于记忆并具有修辞特点的语句,其归结为“意识”、“简短”、“机灵”、“均衡”、“和谐”五要素。至此,对谚语内涵的探索已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二十世纪末至今,对“谚语”定义的表述更加明晰了。武占坤与马国凡合著的《谚语》(1983)是我国谚语研究的第一本专著。他们将谚语定义为“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现成话’。”[9]“现成话”强调了谚语是具有复现性的现成语汇,这样,将谚语内容的界定更加全面、准确了。孙维张《汉语熟语学》(1989)一书中指出,谚语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产物,形式上具有一定“诗化-10- 第二章谚语的界定及相关术语的关系性”的感染力,在语义内容上反映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具体认识,有一定的阶级性,在语用功能上能够独立陈述一定的观点和看法,在现实交际中可以直接使用。武占坤的《中华谚谣研究》(2000)在基于古今中外学者们对谚语特性的共识后,认为“谚语是民间语用艺术开出的山花,是民族各种实践经验凝聚的智慧结晶。它通常以口碑的形式在民间广泛地流传,持久地沿用,以说知识讲道理为主旨。它是风格通俗、结构凝练、语感生动、语貌定型的韵语或短语。”[10]这一界说从谚语沿用的实效性、表意、风格、结构、语形等角度对谚语的属性特征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提炼,丰富了谚语的理论研究。温端政在其最新编纂的《中国谚语大辞典》(2011)中提到“谚语是一种语言单位,反映的观点是具有民族性和社会性的。句子简单凝练,结构相对固定,是流传于群众中具有大众性的口语化语句。”[11]同时,他强调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谚语的重要性,并具体探讨了谚语的语义,即“谚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本义和派生义)、“谚语的单义性和偏义性”(单义和多义)、“同义谚语和反义谚语”(语义相近和语义相反)三个问题。可见,汉语谚语的定义研究虽侧重不同,但都正朝着多维度的方向发展。用概括性的语句将其本质属性的丰富性及复杂性准确而全面的提炼,将是更多语言学家进一步所探寻的。综上所述,汉语谚语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普通大众在生产实践中的智慧结晶,以坚实的群众性为基础,以创作的口头性为形式,是一种体现着民族意识的具有复现性的民间文学体裁。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2)结构凝练,独立成句,以单句、复句、紧缩句为主。如:没有过去不的火焰山(单句);把薪助火,与虎添翼(复句);上山容易下山难(紧缩句子)。(3)表述生动、活泼,大部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如: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比喻);绳据木头断,水滴石头穿(夸张)。(4)以美的言词表现,在节奏韵律上有其特点。如: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不算巧(两个“老”与“巧”同押的多韵句)。(5)以传授知识、阐明事理为目的。如:无云不下雨,无水难行船(事理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副谚)。-11-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与相关术语的关系(一)俄语谚语与相关术语的关系1.谚语与熟语“фразеология”这一术语是从法语引用到俄语之中的,上世纪四十年代“熟语”作为俄语语言学界的一门学科而独立出现。俄语中,“熟语”一词的含义涵盖了:(1)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语言中熟语单位(фразеологизмы)研究的科学;(2)对语言学中熟语现象的整体研究;(3)一些社会团体、文学流派、作家个体所传承下来的特殊的固定表达。俄语熟语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其研究范围及内涵外延的理解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下。С.И.Ожегов在《关于熟语结构》(1957)一文中启用了有关“广义的熟语”(фразеологиявширокомсмысле)和“狭义的熟语”的概念(фразеологиявузкомсмысле),并提出“‘广义的熟语’包含组合性熟语(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есочетания)与谚语、俗语、名言等;而‘狭义的熟语’主要是类词词语,即融合性熟语(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есращения)和接合性熟语(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е[12]единства)。”由苏联百科出版社出版Ф.П.Филин编写的《Русскийязык》(1979)中对“фразеологизм”的阐述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广义性熟语是具有稳定性、固定性和复现性特点的词的组合,而狭义性熟语只包含成语性熟语(идиомы)这一种,其功能相当于语言中一个具有指称物名单位意义的词。”[13]Н.М.Шанский在《фразеологиясовременного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1985)中认为,“фразеологизм”等同于词的固定组合,无论词在意义上结合的程度如何,即融合性组合,如:перемыватькосточки(议论某人的是非),быланебыла(豁出来了);接合性组合,如:открытькарты(摊牌),глазаразгорелись(眼红起来);组合性组合,如:белыестихи(无韵诗),крутойкипяток(开水);一般性固定短语,如:высшееучебноезаведение(高等学校),вопросительныйзнак(问号)都属于фразеологизм。同时,他将功能相当于句子、涵义上表现判断、评论、结果的再现性固定语言单位也纳入了фразеологизм的范畴,按照这种理解,谚语、俗语、名言、成语等都是熟语了。由俄罗斯大百科科学出版社出版,В.Н.Ярцева编纂的《Большой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1998)中对“熟语”的理解是“俄语熟语包括具有非自由性语义的词的组合和句子,并以较为固定性的语义和词汇-语法构成单位(成分)再现于日常语言交际之中。俄语熟语包括成语性熟语(идиомы)、谚语-12- 第二章谚语的界定及相关术语的关系(пословицы)、俗语(поговорки)和名言(крылатыеслова)。”[14]这一解释,与汉语中的“熟语”术语相对等。另一种观点以А.И.Молотков为代表。在其编著的《Основыфразеологии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1967)一书中提到“熟语的结构与组成等同于词,意义上具有词的整体性,形式上是词的组合,具有生动性,表述上有一定的感情色彩。”[15]这种观点将整体意义不等同于词的意义的融合性组合和接合性组合称为фразеологизм,是对фразеологизм的狭义理解,并突出强调了固定组合明显的口语色彩和活泼的表现力,如:каккотнаплакал(少之又少);безцарявголове(呆头呆脑)。综上所述,在俄语中熟语大致可分为“广义的熟语”和“狭义的熟语”两种理解。С.И.Ожегов、Ф.П.Филин、Н.М.Шанский、В.Н.Ярцева等学者的观点较倾向于“广义的熟语”,他们认为熟语包含词的组合,即融合性熟语(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есращения)、接合性熟语(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еединства)、组合性熟语(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есочетания)、一般性熟语(фразеологическиевыражения);和非自由语义的句子,即成语、谚语、俗语、名言等。而以А.И.Молотков为代表的“狭义的熟语”是指那些组成单位(成分)非自由语义的类词词语,即融合性熟语和接合性熟语。尽管众多语言学家对熟语的特征和研究范围莫说一是,但对其界定的最基本标准即使用上“复现性”、结构上“固定性”和“稳定性”已形成共识。根据这一点,本文认为将谚语纳入“广义的熟语”范畴内是合理的。2.谚语与俗语俄语谚语(пословица)与俗语(поговорка)之间联系密切,异中有同,同中带异,很容易混淆,常常在等同的结构-语义平台上相互作用,相提并论。尽管二者之间有很多的相似性,但本质上还是有着千差万别。俄罗斯早期最著名的谚语学家В.И.Даль在整理和研究谚语的时候就有注意到对谚语和俗语的区分,他在《俄罗斯民族谚语》(1957)中明确的提出过“Голаяречьнепословица”[16](平淡而朴实的语言不是谚语),在他看来谚语是一种像微型寓言一样的语言形式,具有一定的结论、教育意义或言外之意,而俗语的语言是间接而简单的表达语义,是没有寓意、评价、结论、醒世的作用。俗语不把话说完,是谚语的前半部分,是“半截话”,表达方式上不平铺直叙,而是采用暗示的方式。故有“Поговоркапонародномужеопределениюцветок,апословицаягода.”(俗语就好比花朵,而谚语如果实一般。)С.И.Ожегов在其编撰的《俄语词典》(1987)中提到,“谚语是具有说教意义的-13-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精短语句,俗语则表达更具形象性,但语句并不完整。”[17]具有类似观点的在《苏联大百科词典》中也出现过,认为谚语是具有口语性的总结多种生活现象的形象性的格言,是有完整性、有结论性的表达,与俗语的区分正根植于此。О.Широкова在文章《谚语的生活》(1931)中也对二者进行了界定“谚语与俗语的根本性差异在于是否具有转义。谚语具有转义,俗语没有转义。”[18]俄罗斯现代语言学家В.П.Жуков的研究理论为广大学者普遍接受。在其编著的《俄罗斯谚语和俗语词典》(2005)中从语义角度对二者做出了更具科学性的界定“从广义上而言,谚语是具有本义基础上的形象性描绘,即同时具有字面义和隐含义,在语法表达上是完整的句子。而俗语只具有字面义,语法表达上也是完整的句子。”[19]如:Аппетитприходитвовремяеды.(字面义:东西一旦吃起来就会越吃越香;隐含义:得寸进尺);Чембыдетинитешилось,лишьбынеплакало.(字面义:不管怎么哄孩子,只要他不哭就行;隐含义:不择手段)和Пешийконномунетоварищ(字面义:走路与骑行者不是伙伴;隐含义:道不同不相为谋)等谚语有两层含义,既可以用于直义也可以用于转义。而部分如,Горбатогомогилаисправи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Своярубашкаближектелу(人总是先为自己的利益着想);Бабушканадвоесказала.(巫婆占卜,凶吉难预)等谚语在现代日常运用时一般直接使用其转义。相反,俗语在言语交际中一般没有转义,其语义是句子作为自由句的意义,而俗语同自由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各组成要素的稳定性和使用上的复现性。如:Лучшепоздно,чемникогда(迟做总比不做强);Старыйдруглучшеновыхдвух.(朋友还是旧的好)等都被划分到了俗语范畴。我国学者彭在义在《俄语成语释源》(1983)中从内容-结构上对谚语和俗语进行了区分,“谚语(пословицы)是民间流传的言简意赅而又具有训诫意义的箴言,通常包括形象叙述和道德告诫两个部分。谚语在语法结构上通常是个句子而不是短语,有时还可能是个复合句。如:Молчание-знаксогласия(沉默就是表示同意);Ктонеработает,тотнеест.(不劳动者不得食)。俗语(поговорки)也是一种民间创作,是一种比较短的、多半不成句的妙语。俗语与谚语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只有形象比喻而不直接说出道德告诫。在语法结构身上,它往往是一个短语而不是句子。如:Семьпятницнанеделе(一周七个星期五);Воронавпавлиньихперьях(以孔雀毛自饰的乌鸦).”[20]学者贾淑芬在其编撰的《俄汉谚语辞典》(1996)提到了俄语谚语的双重含义,即直义和转义,也称为形象意义或比喻意义。基于В.П.Жуков的观点,她认为,“谚语的语义诠释都不具有单一性,只靠字面意义去推广会使语义表现范围有所丧失。谚语的转义并不单单是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14- 第二章谚语的界定及相关术语的关系它所在的语言环境。”[21]整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不难发现,谚语与俗语的区分在俄语语言学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二者之间有一种更为宽泛的,并且包含谚语俗语特性的谚俗表达(пословично-поговорныевыражения)的存在,故二者的区分很难特别的清晰。不同的著作中有着不同的认定,比较而言,本文认为:(1)在内容上,二者都是为群众所创造,是日常生活中广为流传的表达方式,但谚语具有训诫意义,句子本身就是一种结论或判断,如:Волковбояться-влеснеходит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俗语只是对社会现象、事物状态、现实环境的简单描绘,大都缺乏总结、判断和醒世作用,语句大都形象地描述某一生活现象,是判断的一部分。如:Всемусвоёвремя.(万物皆有时。)(2)在语义表达和表现形式上,谚语大都有隐含义,表达完整的思想,根据语言环境的不同也可直接使用其隐含义,故在这一点不宜与俗语区分,但常带有修辞,表述优雅,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如:Слово-неворобей,вылетит-непоймаеш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俗语表义浅显,无需进行专门的阐释。如:Светнебездобрыхлюдей.(世上不无好人心。)3.谚语与成语俄语中,идиома一词源自希腊语idioma(особенность,своеобразие),在《Большаясове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中认为,идиома是一种语言单位非自由组合,具有固定性和复现性,其特征在于意义不可等价于各构成要素意义的组成之和,具有口语迹象。俄语谚语与成语(идиома)同属“广义熟语”范畴中的下位概念,具千丝万缕的联系。(1)作为日常交际的现成语汇单位,他们都具有定型性和复现性(2)表达方式上较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表现力。如:谚语Взялсязагуж,неговоричтонедюж.(一不做,二不休);成语сольземли(社会精英;中坚人士)。(3)部分成语是从谚语分化而来,如:Пьяномуморепоколено,алужапоущи.(醉汉天不怕地不怕,一旦酒醒了,连猪都怕。)简缩为морепоколено(天不怕,地不怕);зеленвиноград由Зеленвиногардкогданедают.(得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分化出来;стреляныйворобей源自Стреляноговоробьянамякиненепроведешь.(老麻雀不会被麦麸所骗。)可见,尽管俄语中谚语与成语的相似性很多,但二者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首先,成语大多是对一种概念的描述,具有一定的指称性。如костьиплоть.(亲生骨肉),козёлотпущения(替死鬼),каменьпреткновения(障碍物;绊脚石);谚语在表达方式上通常较多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形象的表述具有意义完整-15-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推理或判断的语句,可以直接使用,具有交际性。如:Едешьнадень,хлебаберинанеделю.(行一天的路,带一星期的粮;穷家富路);Женанерукавица:срукинесбросишь,запояснезаткнёшь.(老婆不是只柚子,胳膊上脱不下,腰间掖不下;与妻子分手不是件容易事);Кривыдрова,дапрямогорят(柴火虽弯,.烧起来更旺)。其次,与谚语相比,成语保留了古语的成分,具有一定的书面性。如:всякойтварипопаре.(什么样的人都有)中“тварь”是个古词,即живоесущество,指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活的生物。这一成语出自《圣经》中关于诺亚造方舟躲避洪水的故事;очертяголову(鲁莽地,冒失地)中的“очертя”则保留了古俄语的语法形式。而谚语大都来自于人民群众之中,多为口语性的句子,生动而活泼。如:Ложкадёгтювбочкумёду.(一勺焦油坏了一桶蜜;事虽小,影响大);Лучшемаленькаярыбка,чембольшойтаракан.(宁要一条小鱼,不要一只大蟑螂;宁缺毋滥)。再次,在定型性程度上,成语定型性强,谚语定型性弱。大多情况下成语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词汇上不能变更,如собакусъел(精通,内行);вовсюивановскую(大声地)。随着现代成语的演变,也出现了可以删减个别的词或较小的移动语序的现象,如:сжечьсвоимосты.(破釜沉舟)可以省去“свои”一词,也可以写成сжечьзасобоймосты.的形式;выноситьсоризизбы(家丑外扬;天机泄露)可加上“не”成为否定形式,也可变动语序为изизбысораневыносить.等等。而谚语相对成语而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如:Отискрысыр-борзагораетс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变动为Отмалойискры,дабольшойпожар;Пешийконномунетоварищ.(走路与骑行的不是伙伴;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以说成Волкконюнетоварищ.或Гусьсвиньенетоварищ.最后,成语大都是具有定型性的词的组合,多表述概念,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而谚语则是一种独立的交际单位,它表达完整的思想,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判断、结果或评论的句子。综上所述,俄语谚语与成语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表达形式上,俄语谚语更具口语化和交际性,俄语成语保留着更多的古语及书面语言成分;相比谚语,成语的结构定型性强,谚语相对自由;成语为语义非自由词的组合,语法功能等价于词,多表概念,不是完整的交际成分,而谚语则是独立的句子,是完整的交际单位,表达具有整体意义的思想,即评论、推理、结果。-16- 第二章谚语的界定及相关术语的关系(二)汉语谚语与相关术语的关系1.谚语与熟语“熟语”一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从俄语“фразеология”转译引入我国的。虽然定性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深入的求索,学者们对熟语问题的探究从未止步:刘广和的《熟语浅说》(1989)、孙维张的《汉语熟语学》(1989)、崔希亮的《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1997)、武占坤的《汉语熟语通论》(2005)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熟语内涵进行了界定及研究。总结近年来我国语言学家对汉语熟语定义的观点,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熟语是一个语汇系统,属于“属”概念,研究的范围包括格言、名联、谚语、俗语、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2)熟语是“语”,在“定型性”和“复现性”上相当于词,但在构造形式上大于词,相当于词的组合和句子,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3)熟语是人们长期生活形成的语言精华,具有民族色彩,被人们所“熟知”、“熟用”。(4)熟语的使用受场合、语体等多方面的制约,大体可以分成书面用语和口语用语。(5)生动形象,具有说理性或描述性的特点。在我国,“熟语”一术语是作为泛指各类熟语现象而不是专指的存在,是一种涵盖性的概念,是“语”的综合性研究,统指各种熟语单位。这样,汉语“熟语”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而存在,并被众多学者所接受。谚语则是熟语的下位概念之一,是熟语系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语汇现象,全方面了解熟语这一系统首先要从谚语的研究开始。谚语具备了熟语语用上的“熟知”、“熟用”,语义上的“明智明理”,语言效果上的“生动形象”的特点,是言理比较深刻的口语化的“雅语”,以与其他熟语现象进行区别。从语义分类上看,谚语的类别划分较有相对性,是事理(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修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社交(如: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世相(如:人情薄如纸,世故冷如水。)、生活(如: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农副(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风土(如:洛阳牡丹甲天下)、自然(如:北斗勺子,南斗碟子。)、工商(如:千里不贩青,百里不贩醋)、文教(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方面经验智慧的总结,是熟语中的“大众信条”、“百科全书”。从语法结构上看,谚语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一般自由语句,是熟语中“语”的语言单位。如:枣树发芽种芝麻(单句形式)、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复句形式)、一人不胜二人意,三人过来定好计(数词递进的习用式)等。从语韵方面上看,谚语有“谣谚”之称,具有节奏感、声韵美,是熟语中一经接触便牢记不忘的部分。如:书到用时方很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平仄仄平平仄仄);人心齐,泰山移。(合“一、七”辙,双韵句)。-17-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谚语是熟语系统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是熟语语料库中沿习较久的重要部分。掌握熟语的特性及下位分类标准对谚语语言规律的研究、词典编纂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2.谚语与俗语在传统的汉语熟语研究中,常常是谚俗不分,二者互为等同。同俄语一样,汉语的谚语与俗语常常不易区分,就拿俗语的名称来说就名目繁多,莫说一是:言类—迩言、恒言、俚言;谚类—野谚、古谚、俗谚;语类—民语、俚语、常语等,从称名上就可以看出俗语与谚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礼记·大学》中有“谚,俗语也。”《左转·隐公十一年》也有“谚,俗言也。”,这里的“俗语”、“俗言”所指代的虽不是今日的“俗语”这一语汇单位,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谚语与俗语在语义表达上都是通俗易懂的语句;从语体特征上看,谚语与俗语都是在人民群众广泛流传的具有口语性的、可直接使用的语句,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在语句构成上,二者都会贯穿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使表达更生动、形象。这些造成了谚俗合流的客观因素,使二者难以辨认。但仔细考究,谚语与俗语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首先体现在它们所表现的内容及语用功能上。王德春在《词汇学研究》(1983)中指出“俗语和谚语不同,谚语是人民社会生活的结晶,含义深刻;俗语的意义比较浅显,所以比喻多系一般生活现象,并不是经验的总结。”[22]武占坤在《中华谚谣研究》(2000)中认为“谚语是说知识讲道理的,谚语的运用是为了向人们传授知识,讲道理,是为了服务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俗语的内容没有知识性或道理性,只是对一般事物现象、性质状态的判断、说明和形容,是为了服务于人们的语言生活的修辞实践,把话说的更生动更形象。俗语的风格极为俚俗,故称‘俗语’”[23]为了区别于谚语,姚锡远在《熟语学纲要》(2013)中将俗语做了这样的界定“俗语是内容没有知识性或道理性,只是对一般事物现象、性质状态、情况程度做夸张的描写或形容,语构凝练,表情色彩浓重,以艺术上的真善为基础,风格上极为俚俗,现成习用的简句或短语。”[24]至此,在内容上谚语是以理性的传授知识为根本特征,如:雪后寒,霜后暖;大河有水小河宽,大河无水小河干。相比之下,俗语主要是对事物、现象进行表述,而不以说理为主要目的,如:吹鼻子瞪眼;拿着鸡毛当令箭。这是二者最显著的区别。其次,谚语和俗语在构成手法上的区别。谚语通常使用“白描”的方式来形成语义,字面意义常为语句的实际意义。如:不经冬寒,不知春暖;积肥如积粮,粮在肥中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东北风降雨雪,西南风看日月-18- 第二章谚语的界定及相关术语的关系等等,表述都比较直截了当,没有过多的修饰,也可称其为“直叙式”。谚语的根本价值在于明智明理,虽然也会出现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但并不是其主要目的,如: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比喻);高粱黄脚,鲇鱼满地跑(拟人);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对偶)等。正如姚锡远(2013)所说“谚语在于传授知识,把话讲清楚了就基本上完成任务了,谚语讲修辞,那是锦上添花的问题。”[25]俗语则离了修辞不成语,但在表述方法上却不具备美学价值,语体色彩浓重,有的甚至是粗俗的程度。如: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鸡蛋里挑骨头;说你胖,你就喘;站着说话不腰疼;拉不出屎来怨茅坑;瞎猫撞到死耗子等等。再次,谚语和俗语在语义结构上也不尽相同。谚语的语义表达相对完整。虽然部分谚语表述起来比较简短,如:姜是老的辣;东虹日头西虹雨;主雅客来勤;医补不如食补等都只有寥寥五、六个字,但是从结构上看,它们仍是完整意思的语句,而且具有言事说智、或判断推理的作用。俗语则不然,俗语中既有短语,又有句子,并且不太注重句法结构的完整性,总会出现“半截儿话”的现象,如: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拆东墙,补西墙;八字没一撇;牛不喝水强按头等。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谚语是以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传授知识道理为目的一种中性感情色彩的表达形式;而俗语是以语言生动、形象为特点,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为宗旨的“描绘性”表达形式。虽都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的特性,但谚语是“俗中有雅”,俗语是“俗中又俗”,俗语作为一种杂言语句与谚语一道,成为了熟语系统中的一个下位类型。3.谚语与成语成语同谚语一样,都是从古流传至今的精巧之语,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表达方式上都生动简练,如: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成语-众擎易举;内容上都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发人深省,如:谚语-吃水不忘挖井人;成语-饮水思源;是语言中的“现成话”,造句上都可以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如:充当“主语”谚语-经一事,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成语-从容不迫,是一种谋事之道;充当“宾语”,谚语-这种鬼把戏早就被看穿了,所以谚语有云“口上仁义礼智,心里男盗女娼”,他们是可以理解的;成语-不要总故意耍些油腔滑调。但把二者加以比较,很多方面就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在语体风格上有着迥然不同。谚语是来自民间,口语性强。虽然古书中也出现了谚语,如: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愚者暗于未成,智者见于未萌等。但其通俗性依然可见,口语化的使用性比书面上出现的频率要高出很多,观文字则“明白如其言”。成语具有很强的书面性,其言词之间保留了很多-19-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书面语言成分,并常以书面语的形式存在,用词上有着“简古”的风范,如:讳疾忌医;管窥蠡测;孤家寡人;尔虞我诈等。如此不同的语体风格究其原因可探出谚语与成语其历史来源上差异。虽同为古语,谚语主要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很少有书面的出处或来源,即使有,大部分也是对民间谚语的一种“引用”,如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赞》中“善哉乎贾推言之也。曰: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谚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其“谚曰”也只是既定的语言事实,一种反复的摘录而已。而成语大都具有历史典故或有古书记载,多遗有古词古句,风格郑重文雅。如“不可救药”出自《诗经·大雅》的“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削足适履”来源于《淮南子·道林训》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适履,杀头而便冠。”成语的形成是由文人墨客对寓言、历史典故进行加工创造而成,沿用至今。其次,在语言形式上不尽相同。成语的基本语言形式为四言,四言格式虽简,但精而又精,包含了万千世界,容纳了多层内容,并未妨碍彰显其强劲的表现力。如:鹤立鸡群;好逸恶劳;扬眉吐气;殊途同归等。不过也存在多言形式,如:五十步笑百步;风马牛不相及;冒天下之大不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这种形式较为少数。谚语的基本形式是简句或具有节奏性的韵语。如:宁吃半餐,不吃断餐;鸟从巢中起,水从源头流;明知山有虎,故作采樵人等。当然,像“春捂秋冻”、“悲喜为邻”四言谚语是极个别的。再次,在结构定型程度上差异性凸显。谚语作为一种口语化的形式,结构较为自由,定型性弱,只要语义功能一致,结构上多一个成分少一个成分是允许的。如:吃一堑,长一智;经一事,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相比之下,成语的定型性极强,少有谚语的这种自由性:(1)由于成语具有历史演变性,故结构成分不可随意替换。如:“害群之马”不能说成“害群之狗”;“城下之盟”不能变成“城上之盟”等。(2)结构成分不可任意拆分,增减。如:“落落大方”不能扩展成“落落而大方”;“炉火纯青”不能简化成“炉火青”等。(3)成语的变体往往需要在特定环境下进行,但从日常语用上看,成语的结构关系是不可任意变换的。如:“天南海北”不能颠倒为“天北南海”;“自作自受”不能变为“自受自作”等。谚语与成语之间,错综复杂,个性分明,但彼此异中存同,区分好二者的边缘现象,有助于对谚语进行全面的界定和探究。三、本文对谚语的界定及研究范围基于对汉语谚语语料温端正《中国谚语大辞典》(2011)(收录通行在口语-20- 第二章谚语的界定及相关术语的关系里谚语十万余条;立语目约一万三千条)、俄文谚语语料В.И.Даль《Пословицырусскогонарода》(1957)(三万一千余条)及双语语料贾淑芬《简明俄汉谚语词典》(1996)、彭在义,汤景辉,彭在善《俄罗斯谚语集》(1986)、沈受君,韩晶石《俄汉汉俄谚语手册》(2010)、叶芳来《俄汉谚语俗语词典》(2005)和黑龙江大学《俄汉详解大词典》(1998)等词集语料库的整合与梳理,确定了本文俄汉谚语研究范围。俄语谚语以фразеология、поговорка、идиом为参照,对пословица进行初步界定,即语法结构上,是完整的句子结构,有逻辑重音,表达完整的判断;以简单句和复合句两种形式为主,在交际中根据语境进行直义和转义的选择;从所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是带有道德训诫和鲜明的感情色彩的口语性表达,具有一定的复现性。汉语谚语亦是以熟语、俗语、成语作为参照,对其进行了界定及研究,即在言语交际中较为简洁和固定并且有着一定音韵结构的简单句、复合句或紧缩句,具有语用上的“熟”、风格上的“俗”(通俗、平易)、语法上的独立成句内容上极为广泛的文化背景和哲理性特点。本章小结本文首先对俄汉谚语的涵义进行了梳理,明确了谚语研究的标准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将俄汉谚语分别与熟语、俗语、成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俄汉谚语都是在民间以口头性为形式广泛流传,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经历、生产智慧和思想感情的一种体现着民族意识的民间文学体裁,一般表示推理和判断,表述生动、活泼,大部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段,以美的言词表现,在节奏韵律上各有其特点。俄谚在形式上是完整的简单句或复合句,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常常含有转义;汉谚语以单句、复句、紧缩句为主,表现手法上更注重音律、节奏的安排。注释:[1][16]В.И.Даль.Пословицырусскогонарода[M].M:Гос.изд-худож.литературы,1957:6、18~20.[2]Д.Н.Ушаков.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Ушаков[Z].1935-1940:1024.[3]Д.Э.Розенталь,М.А.Теленкова.Словарь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хтерминов[M]Изд.2-е.—М.:ПросвещениеРозенталь1976.-21-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Большаясове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М].Сове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1978.[5]С.И.Ожегов,Н.Ю.Шведова.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М].1995(изд.2,АЗЪ).[6]В.П.Зинченко,Б.Г.Мещеряков.Большой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M].изд.Олма-пресс,2004.[7][20]彭在义.俄语成语释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8]任访秋.谚语之研究[J].礼俗北京师范大学,1931(6):17.[9]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3.[10][23]武占坤.中华谚谣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2000:6、12.[11]温端政.中国谚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2011:1~11.[12]С.И.Ожегов.Оструктурефразеологии[A].Лексикологическийсборник[C].вып.2,1957:35.[13]Ф.П.Филин.Русскийязык.Энциклопедия.[М].Сове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1979:384.[14]В.Н.Ярцева.Большой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языкознание[Z].Научноеиздательство,1998:559.[15]А.И.Молотков.Основыфразеологии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М].изд.Наука,1977:10~15.[17]С.И.Ожегов.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М].Изд.Русскийязык,1987.с.461~429.[18]О.Широкова.Жизньпословицы[J].Русскийязыквшколе,1931(6):117.[19]В.П.Жуков.Предисловиеословарепословиципоговорок[A].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ихпословиципоговорок.-12еизд.,стереотип.М.,2005:9.[21]贾淑芬.俄汉谚语辞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1996:4~5.[22]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5:251.[24][25]姚锡远.熟语学纲要[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107.-22- 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一、“人”的形象划分理据及研究范围“人”的形象划分是多维度的。对这一庞大的群体进行研究,不论是从地域、种族、阶层,还是从年龄、品性、职能等入手,似乎都不能将其内容涵盖穷尽。以“人”这一概念着手我们可以得到最佳的切分方式,即性别划分。在阴阳两性组成的大千世界中,男性与女性之间表现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统一的,是主体与客体、塑造者与被塑者、观看者与被看者、再现者与被再现者。具有特殊身份的女性,地位、职守、德行、品貌等等无一不被特别地约制与规范,形成林林总总的女性形象。而男性作为强势性别的优越性得到普遍公认,随着社会状况、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在不同民族的心智中,针对男性和女性群体的认知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研究范畴是俄汉谚语中人的“理想和理念概念”1,使得原本抽象而只能靠思维来把握的民族意识变得具体生动起来。对“人”的形象研究范畴的划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人”形象概念的本质。“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形象塑造者与社会集体想像间的关系构成了“他者”形象研究的重要层面,以谚语为载体,呈现异民族的语言规律及文化特点。二、俄汉谚语中“人”形象的原型理论分析(一)原型理论概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家Rosch以大量实验为基础论证了“经典理论”的局限性,并最先提出了“原型理论”。她认为世界上1理想和理念的感性存在,即理想形象或理念形象,其塑造主要靠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使得原本抽象而只能靠思维来把握的理念和理想也变得具体生动起来。这种塑造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模仿,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再现,而是艺术家在观察、体验客观现实基础上所形成的审美理念、审美理想的感性再现,寄托着人们的情趣、意念、志向、理想和憧憬。“形象”概念的适用对象,从“组织”发展到“理想和理念”(包括个人的、组织的、人类的理想和理念),是“形象”概念的第三次飞跃。-23-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并非包含着“本质上独立的事物”,人们对范畴的建立是基于在基本范畴成员之上的。指出,“范畴的原型可以指一个范畴中的核心成员或该范畴中的一群核心成员,原型应该是范畴中成员属性表现最佳以及最为突出的和最为清晰的成员,即因最具代表性的而成为核心和典型的成员。”[1]国内对此理论较早且又系统的介绍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杨忠、张绍杰在《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1995)中提到,“‘原型理论’对‘经典理论’的认知基础提出了质疑,对范畴的性质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根据“原型理论”一个范畴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特征构成的‘完形’概念。这些特征并不是界定该范畴的必要充分条件,而只是它的原型特征,属于某个范畴的成员有核心和边缘之分。核心成员所具备的一些特征聚集在一起构成范畴原型特征的丛集,核心成员具备范畴的理想值,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范畴的原型成员;边缘成员缺乏丛集特征中的一部分,它们则根据其与核心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原型成员地位。”[2]杨晓虹(2008)认为,“范畴的所有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范畴的成员不需要具备所有的属性,但必须至少拥有本质属性。拥有非本质特征越多,则成员的典型性越高,拥有有全部属性的就是范畴的原型,由本质属性的集合组成范畴的核心,即稳定部分。范畴的边界清晰,并随着非本质属性的增加或减少而移动。”[3]潘冬香(2005)在其文章中提到,“就某一个具体的范畴而言,其原型成员具备该范畴的理想值,处于范畴的中心,有明显的类属特征和较高的清晰度,从原型成员到非原型成员,范畴隶属度呈递减状态,但彼此的极差值是不明确的,依照这个趋势由中心向外延伸,范畴的边缘势必会出现一些人们难以判断的成员从而导致范畴边界的模糊性。”[4]梁晓波、李勇忠(2006)强调了原型所具有的动态性,具有反映范畴中心倾向并具备大多数成员特性的原型会受到个人的地区、知识背景、语言文化以及成长经历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性,这种动态变化性更多地是从单个的认知个体来说。尽管原型理论的应用研究还不是很系统,但已涉及了语义(徐云珠,1995)、句法(宋海燕,1998)、语用(熊学亮,王志军,2002)和词典释义(章宜华,黄建华,2002)等层面。本文运用原型理论,从俄汉对比角度,对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原型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揭示“人”与“神”形象在两语言语义分析中所映射出的原型异同,并分析其异同产生的原因。-24- 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二)俄汉谚语中男性原型分析在В.И.Даль编纂的《Пословицырусскогонарода》(1957)众多分类中,明显涉及到男性的只有“жених–невеста”、“муж–жена”、两个分类,在众多类别中还未以单独的形式存在。收录有关男子词汇的谚语近200余条,这与有关女性的词条量相差甚远。在温端政教授2011年出版的《中国谚语大辞典》中,除隐性存在于谚语语义中的男性谚,收录提及到有关男性词语的古今谚语近300条,虽比俄谚要多,但与女性汉谚词条相比,境况也大致如此。这种现象并不可以直接断言社会对男性的关注不够,或是对男性群体的重视不够,恰恰相反,这说明了谚语的制定正是由这些男性本身所完成的。只有当男性手中掌握了大量的话语权的时候,谚语中保留下来的对于男性群体的各种评论、要求和束缚才会那么少,这就是男、女谚语在数量上体现出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作为认知与生活实践的主体,男性形象出现在俄汉谚语中的数量有限,其特性映射在谚语之中大致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性格映射从内在性格上看,俄罗斯男性冷酷、刚硬、具有主动精神,张扬个性,标榜个人主义,具有积极的排斥力,很好的秉承了古罗马文化中好斗且好战的个性。俄罗斯人把决斗这项男人的艺术发挥到极致,连一些琐事也不放过,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最后就是死于决斗场上。战争塑造了俄罗斯,善武好战的俄罗斯男性以战争为荣,俄罗斯的发展壮大史,就是一部不断进行军事扩张的战争史,如:Силамужчинывкулаках,аженщины-вслезах.男人的力量在他的拳头,而女人是眼泪。Мужчинапохожнаперец:толькопопробовав,узнаешьегоостроту.男人就像辣椒,只有尝试过,才知道他的厉害。Презрениексмертирождаетмужчин.对死亡的蔑视可创造出男人。在俄罗斯的古代文学经典中,《壮士歌》、《伊戈尔远征记》等都是关于掠夺、战争和国家命运的,而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则较多关注生产、生活和家庭。这反映出中国传统中虽倡导男性本位,但对男性个性特征的诠释大部分是强调其伦理品性,并将所有的正面价值赋予男性于一身。正直、刚强、豪迈、坚忍、无畏的男子性格特征映射在汉谚中如下:男儿无刚,不如粗糠。男儿没性,寸铁无钢。-25-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男儿有泪不轻弹。铁汉志坚,懦夫舌软。男儿志,当自强。2.心智映射心智(ментальность)是语言的普遍常体,每一个思维观念、范畴网络都可以通过心智语言进行解释。谚语作为一种心智语言能较为充分的展现俄汉男性心智特征。俄谚中,男性是权利的支持者,相比于女性更具有理智、更愿意去改变这个社会。他们是具体的实干者而不是谣言的传递者。他们是民族的脊梁,面对危难,他们能直面人生,有勇有谋,彰显了男性的理智与智慧。如:Мужчинатот,ктосомкнётустаизасучитрукава.保持沉默、卷着袖子的就是男人。Мужественныйпеняетнaсебя,мaлодушныйнатоварища.勇士责己,懦夫怨人。Мужскойум-кованыйбулат,всеразрубит.男人的智慧是一把锻造的宝剑,可以劈开一切。汉谚中男人刚强女人天生柔弱的社会性认定更为突出,男性行为被符码化。他们必须关注事业的成功,他们被教导的是出人头地,荣华富贵,成为个人抱负和群体职能的交汇点,其心智特性在谚语中的映射表现为:男子志,达四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男识技艺是英雄,女精茶饭是佳人。男人口,将军剑;女人口,如丝线。3.社会属性映射俄罗斯社会特有的男女比例悬殊的现实,使得俄罗斯男人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环境,怀揣有男性至上的心理。这一方面导致俄罗斯大男子主义更加根深蒂固,男人决定一切的思想、理论和行为铺天盖地,甚嚣尘上。另一方面整个国家、社会乃至家庭所有的模式、规则、法律等都是以男人为中心而制定、为男人服务的,使得男人在俄罗斯真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人,这一点在婚姻生活中尤为凸显,在俄谚中折射如下:Мужиквсемье,чтоматицавизбе.男人是一家的顶梁柱,丈夫是全家的主心骨。Птицакрыльямисилна,женамужемкрасна.-26- 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鸟凭双翅飞翔,妻凭良夫而美。Умужаженавсегдавиновата.在丈夫面前妻子永远是错的。Моедело-сторона,амужмой-прав.我的事业只是一方面,而丈夫的想法永远是正确的。Солдатуотец-командир,матьимачеха-служба.父亲是指挥官,母亲和继母是勤务员。汉字是以象形为主的文字,从造字方式来看,“男”从田从力,象征着伟岸有力,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男性是家庭和社会的主要支柱,被要求强壮有力,这是农耕时代的价值标准。男性自幼就被置于父权制文化的中心位置,这可谓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与俄谚中男性形象相似,汉谚中男人是世界的主人,丈夫是家庭的主宰,“男子汉撑手摸天”是家庭与社会的主宰。如:夫以义为良,妻以顺为正。夫贤添妻半,妻贤添饭半。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妻跟夫走,水随壑流。(三)俄汉谚语中女性原型分析女性常被视为各民族性中永恒的成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的心理特质和精神的走向,女性形象常深刻在言语语流之中。本世纪初荷兰语言学家MinekeSchipper在其著作—《千万别娶大脚女人—世界谚语中的女人》(2007)中收集到了来自各大洲240多种语言的15000余女性谚语进行相关的语言对比研究,其中有关俄罗斯女性的有48条,中国女性谚语105条;В.И.Даль编纂的《Пословицырусскогонарода》(1957)约三万条谚语中,有关女性的谚语达550余条;温端政教授2011年出版的《中国谚语大辞典》中,收录有关女性的古今谚语433条。词条数量之庞大印证了各民族对女性都做出了不同的期望、评价和要求,这种集体认同造就了以女性为主的形象类谚语词条。正因如此,女性形象这种内涵的丰富性,魅力的独特性和具有突出的民族意蕴都淋漓尽致的折射在了谚语之中。1.外貌映射外貌是社会对女性形象最直接的评判。中俄两国虽审美标准不同,但都通过谚语树立了女性容貌仪态准则,从而影响了女性对自己的审美。眉眼之间、发髻、-27-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服饰、身段、行姿等外貌特征可以看出古代对于女性的要求—以美悦人。俄罗斯对“妇容”向来系统化、规范化,如对“коса”的要求—辫子本为姑娘的装饰,出嫁前,梳着一根长长的辫子,但从婚礼这一天开始便给姑娘打开单辫子,编成两只,以作为已婚妇女的区分,要求苛刻、明细,使女性安于从属的地位。这些女性的外貌特征在俄谚语的映射如下:Краснаякраса-русаякоса.淡褐色的辫子是美丽的象征。Идётсловнопавушкаплывёт.女子的走姿应像孔雀一样美丽。而在传统的中国,更是将女子仪容刻录在了著作之中,从先秦时期的《礼记·内则》,汉代班昭的《女诫》,到唐代的《女论语》、《女孝经》,明代的《女范捷录》,以及清代的《新妇谱》、《女儿经》等,源远流长自成系列,《女论语》就提出了“行不露足,笑不露齿”等要求。还有一些作为名谚流传至今,如:三络梳头,两截穿衣。宫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长眉连娟,微睇绵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性格映射在性格特点上,俄罗斯女性的敏感、反应的迅捷在谚语中一览无余。她们往往在行为速度上取胜,在复杂的情绪影响下会产生“义无反顾”的心理,但是在力量上往往又不够强大,这就会促使她们有着强烈的感受性、情绪变幻莫测、脆弱胆小的特质。这些特质在俄谚语料中表现的极为充分:Убабысемьпятницнанеделе.女人总是朝令夕改,反复无常。Ещётотинеродился,ктобыбабийноровузнал.了解女人秉性的人还没有出生。Женскиедумыизменчивы.女人的想法总是在改变。Женскийобычай-слёзамибедепомогать.女人的习惯—为不幸而哭泣。Безплачуубабыделонеспорится.没有眼泪女人就做不成事。-28- 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柔弱而感性的女性更倾向于群体,作为“他者”,她们更需要社会,似乎只有这样才会实现自我。她们的目标不在于做到,而在于运用胜于男性的表述能力去说服别人。很多情况下,这种说服也只是是一种自我的释放,她们并不关注谈话者的心情,而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这就导致俄罗斯女性性格中的传播谣言、夸大其词、装腔作势。如:Волосдолог,аубабыязыкдлинней.女人头发长,舌头也长。Гусьдабаба-торг;Двагуся,двебабы-ярмарка.鹅和女人就是集市。Вольнабабавязыке,ачёртвбабьемкадыке.女人的自由在舌头,而魔鬼就在女人的咽喉。Баба-чтожаба.女人乱言似蛤蟆。“温、良、恭、俭、让”的品性浸满了中国女性的观念导向中。中国女性的温婉贤淑,柔情似水、心思细腻大多来源于得到男性的喜爱就会有终生的依靠。为此,传统中国女性为取悦男性而甘愿付出生命,一些极端的表象及描述在汉谚中的映射如下:淑女配好婿,种谷选壮粒。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痴心女子负心汉。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长舌、快嘴、话多是女性与生俱来的。同俄罗斯女性相似,中国女性大都天生性格外向,更具活泼、明朗,更愿去吸引别人,吐露心声,重视心灵和感受生活,从而达到某种目的。即使有繁文冗节的约束,女性的好奇,试图夸大日常生活琐碎事件、传播谣言的性格都不会有改变。如:硬汉难避枕旁风。一个妇女一面谬,三个妇孺半台戏。长舌妇乱家,大阔斧破车。3.心智映射“不同的民族给予不同的人类理想典范”—德国哲学家ШубартВ.在《欧洲与东方的灵魂》(2003)中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有圣人,印度有苦行僧,罗马有大师,英国和西班牙有贵族,普鲁士有忠士,而俄国出现了理想的女性。”[5]虽然俄-29-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谚中对女性的刻画各具形态、褒贬不一,但对于俄罗斯来说,女性才是国家意识的理想形象。身心美好的女性形象久已融入俄罗斯的民族意识,她们大都智慧聪颖,兼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女性独有的优美品质,是神圣世界的恭顺子民,也是国家意志中所含精神之美的代言与升华。这种美好的女性心智特征映射在俄谚中的范例如下:Женскийумлучшевсякихдум.女人的智慧胜于一切。Умныймужчинасоздаетгород,умнаяженщинадажеумнеемужчины.哲夫成城,哲妇倾城。Добраяжена-мужнейголовекорона.善女是男人头顶的皇冠。Ненарядженукрасит-домоустройство.妻子的美不在外表的漂亮,而在于贤良。在俄罗斯女性中,往往会出现柔弱的女人比强健的男人更坚毅、智慧、勇敢、不屈不挠。В.Ф.Шаповалов对俄罗斯女性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千百年来,看似柔弱但强悍有力的女性类型成了俄罗斯民族的先驱,奠定了俄罗斯女性独立、甚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基础,她们所代表的豪勇和大无畏精神在俄罗斯的民间文学创作中得到了生动演绎,融汇在壮士故事中的女性豪杰、将领或骑士形象中,在俄罗斯民族意识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记。”[6]在谚语中的映射如:Женскаяхрабостьлучшевсякихдум.女性的勇气超越任何想法。Умнаяженщиналучшемужчины.有智女更胜男。Бабеволюдать,неунять.给了女人毅力就不再流泪。Навойнехрабра,авмирувесьмадобра,таковаона-русскаяжена.战争中勇敢,和平时善良,这样的女人—俄罗斯人的妻子。汉谚中表述女性原型心智的内容与俄谚有很大不同。忠贞不淫乱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女性极为重要的价值导向。贞节的内容不仅要求女性婚前洁身自好,严守贞操,守身如玉,还要求已婚女性忠贞于丈夫,在与其他男性交往中做到“男女不杂坐,叔嫂不通问”,“男女授受不亲”即保持“妇贞”。即使丈夫亡故后,也要忠贞不二,这种从一而终逐渐成为评判女性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深深扎根于中国女-30- 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性的身心中,也是男权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谚语中表述的范例如:忠臣不可事两国,烈女不可更二夫。静女守身如执玉。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传统的中国女性形象中具有超时代的心智导向,这种影响是全方位多侧面的。效忠祖国、国而忘家、敬重父母、尊师重教、勤俭节约、团结友爱、勤学苦练、诚恳老实、谦逊礼貌、严己宽人等成为她们在不同历史条件对自身社会责任感塑造的有机内容。谚语中我们可以找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对女性也有或多或少的肯定,承认女子的重要性,并认为在某些境况下女性会显得更富有智慧,更勇敢,如“有智妇人,赛过男子”,就传统美德而言,诸如“娘慈悲,女孝顺”的尊老爱幼、“功名浮虚轻似艾,夫妻恩爱重如山”的夫妻情深,“负义男儿真狗彘,知恩女子胜英雄”的知恩图报,“有志妇人,胜如男子”的志向高远等等,中国女性对此都给予了积极的实践。4.社会属性映射“女性”原型同“男性”原型的社会属性在俄汉谚语中的呈现相似,婚姻成分都占了最大的比重。受宗教的影响较深,在俄罗斯推崇的东正教经典—《圣经》中便清晰的将女性描绘成是由男性的一根肋骨演变而来的,从而彻底奠定了女性是男性附属的地位,如:Жена-кабальныйбатрак.妻子—丈夫的奴仆。Безмужанежена。没有夫君,哪来妻室。Захорощейголовойженамолодеет,заплохой-какземлячернеет.有良夫,妻子便年轻,否则便容易老去。虽然地位低危,但从家庭开始女性的起始成分便中和了产生暴虐的程度,加强了道德水准,催发了家庭的和谐。在向美、向善的女性原型中凝聚了俄罗斯人对于精神与道德的理解。如:Хорошаяжена-лишняясухота.好的妻子—暴躁是多余的。Добраяженадомсeбрежёт.善良的妻子会维护着家。与俄谚相比,虽然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但女性都处在从属地位这一事实是-31-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无可非议。而比起俄罗斯女性,中国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则要更低。在汉谚中,女性德行的总纲领-“男尊女卑”、“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常理”,女子“从男”渗透于整个家庭生活中,将妻子比作“衣服”、“墙泥”,可以随时更换的低下地位,甚至连儿子都比不上。映射在谚语中为:妻跟夫走,水随壑流。妇人有事,罪坐夫男。棒打出贤妻。母以子贵。人身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四)俄汉谚语中男女原型对比分析1.俄汉谚语中男性原型对比分析俄汉谚语中对男性的描述都比较少,且大都伴随表女性的词汇出现,形成对应。如俄谚中对男性直接描述的主题有:жених–невеста、муж–жена、мужчина-(мужик)женщина;相比之下,汉谚中的主题分类较为细致,称谓上更为丰富:男人(汉子、勇士)–女人、丈夫–妻子、父亲–母亲,使得在词条数量上汉谚远远多于俄谚,但这并没妨碍男性顽强、勇敢、智慧、理性、独立等特质在“大男子主义”/“хранитель”形象中的树立。通过前文对俄汉谚语中男性原型的分析可得:(1)俄谚中男性的是“文化”,汉谚中男性的是“权利”。俄谚侧重对男性本身精神层面的缔造,强调其智慧、理性、粗犷与实干性;汉谚中男性是国家机器的创造者,突出其“主宰性”,是国家法律、秩序的导向。(2)俄谚中男性侧重“个性”,汉谚中强调“勤勉”。俄谚中男性性格中明显表现出个人主义的特点,具有排斥性,立志于改变社会是其力量发挥的所在;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汉谚中男性形象较为庸和,他们被教导的是出人头地,努力勤奋,强调将个人抱负和群体职能交融在一起。(3)俄谚中男性形象凸显国家命运,汉谚中男性形象体现伦理品性。“силамужчинывкулаках”、“мужчинапохожнаперец”、“высшеемужество”的男性特质塑造了俄罗斯,是俄罗斯性格强硬的来源;汉谚赋予男性的正面价值较多来自生产、生活和家庭,强调其正直、刚强、豪迈、坚忍、无畏等伦理品性。2.俄汉谚语中女性原型对比分析俄汉谚语中女性形象都较为丰富,俄谚中баба、женщина、жених、жена是-32- 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主要的形象主题,而汉谚中常以佳人、女子、妻(娘子)、妇孺、婆等称谓进行女性谚语类型的划分。女性形象与美丽、善良、温柔、多嘴、好奇、感性等特质紧密相连,通过对俄汉谚语中女性原型的对比可归纳出:(1)俄谚中女性是“灵魂”,汉谚中女性是“自然”。长期以来,由于多神教在“性”、“土地”、“圣母”等方面对斯拉夫民族的影响,俄罗斯的理想典范一直是以人的女性形象存在,女性成了俄罗斯心智中永恒的特点。俄谚中除了对女性可视程度下性格、心智等方面的描绘,更侧重意志努力之外的感情和智慧,强调语言背后的国家意志中所含的灵魂之美。汉谚中凸显女性的自然性,强调其更容易适应环境,具有生命力、本能化,而在千百年来封建统治“男尊女卑”的思想助推下,喜怒无常、柔弱、感性化的特性更是一种顺应性的存在。(2)俄谚中女性是“圣洁”,汉谚中女性是“贞洁”。东正教中女性是以崇高的“大爱”、“创造”和“希望”等概念相联系的,故俄谚中女性的圣洁在于柔弱的女子往往比强壮的男性更为坚韧;贞洁观是中国衡量“良女”的一条亘古未变的标准,它建立在宗法制度之上的,是家族血统纯正的要求。从谚语角度对女性价值进行评判,强调“女有女道,妇有妇节”必须对男性惟命是从、忠贞不二。三、俄汉谚语中“人”的典型形象分析(一)母亲形象对俄汉谚语的整合中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普遍对女性的轻视到对母亲的尊重。母性是女性生命体的至高阶段,承载着孕育、启迪、传承的使命。“母亲形象”成为俄罗斯女性形象的内在基石。在人口稀少的俄罗斯,母亲的使命在传统中就被特别评价,母亲形象不仅停留在“爱”与“创造”的涵义里,更是精神化的、崇高世界观意义层面的。它超越死亡之上,象征爱的永恒与生命的庄严、是至德的化身。东正教中的圣母形象是母亲意识的最神圣的层面,它久已根植于俄罗斯民族意识的深处,成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Россия-Матушка”成了俄罗斯的国家象征。Сердцематерилучшесолнцагреет.母亲的心更暖人心。Материнскаямолитвасоднаморядостанет.母亲的祈祷来自深海。Матьвсякомуделуголова.-33-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母亲是万事之主。Безотца-полсироты,абезматериивсясирота.失去父亲是失去半个亲人,而失去母亲将无依无靠。Родныхмного,аматьроднеевсего.亲人多,而母亲是至亲。在俄罗斯人眼中,母亲是大地、河流、太阳,母亲强大不竭的精神力量支撑她柔弱的身躯坚韧不屈,母亲疼惜孩子,在孩子眼中母亲永远是慈善、可以包容一切的。母性的理性、质朴、天然、感性是俄罗斯意识中关于女性形象的具体诠释。俄罗斯女性的母亲形象特质根深于俄罗斯女性群体之中,于无意识之间显现出强大的存在与传承力,帮助我们感知和探索俄罗斯女性独特的精神家园。Матькормитдетей,какземлялюдей.母亲喂养孩子,就像大地养育我们一样。Вода-матьполей,абезводывсходыневырастают.水是田的母亲,无水苗不长。Присолнышкетепло,приматеридобро.太阳的照耀下温暖,母亲的怀抱里幸福。Любящаямать-душасемьииукрашениежизни.充满爱的母亲—家庭的灵魂和生活的装点。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要求己婚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一方面为夫家生养子女,特别是要生育儿子,为夫家传宗接代;另一方面是要教育子女守礼、成才。所以,传宗接代多生养子女便成为传统社会男子娶妻结婚成家的根本任务与直接目的,而能生育,尤其是多生育子嗣的女性倍受崇敬。中国母亲形象不仅要求女性多生育子嗣,给孩子温饱舒适、慈爱温情还要担任着以身作则、教育子女的重要角色。母亲的言行影响着儿女的品行,母亲的关爱温暖着子女,在危难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可以说这是全人类母亲的一大共性。汉谚也言简意赅地道出母亲为子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巨大艰辛:有子方为妻,无子便算裨。儿多母苦。儿行千里母担忧。孩生口,娘苦口。“婆婆”和”丈母娘”作为特殊的母亲形象一直是中国家庭伦理表现的重点。在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中,婆媳关系、丈母娘和女婿关系是东方传统文化、家庭生活-34- 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果几乎所有的女性都会成为母亲,那么成为母亲的女性一半会成为婆婆,另一半就成为了丈母娘。婆婆和丈母娘俨然树立了特殊的母亲形象,在汉谚中就有形象描绘二者的语句:婆媳和睦,全家幸福;婆媳斗,全家愁。婆婆多了,儿媳妇难当。婆婆媳妇两张皮,旧墙糟土抹的泥。丈母爱郎,割奶放汤。择妻要看丈母娘。在战乱与动荡时期,母爱的伟大更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而这一时期,母爱最突出的表现是支持自己的子女参加到战争之中,为民族的解放作出贡献,在战场上实现自我价值,显示了中国母亲的开明与伟岸,故有“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二)英雄形象“Герой”一词是18世纪从法语引进而来的,“它完全排挤了斯拉夫词,但保留了斯拉夫形容词добль,доблий的涵义,由此产生了доблесть,доблестный。词根和доба,добр的词根相同,доблий的初始涵义是有‘有力量,正当时’,中世纪的词典也肯定了‘доблесть—结实,勇敢,滑头’即一定程度的狡猾、做作。доблесть现在意味‘伟大、英勇、忘我精神’这本身也是功绩。”[7]俄罗斯英雄的形象是与судьба、свобода、воля、чувство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и、честь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俄罗斯人喜欢把自己的英雄形象提升到圣徒的高度。圣徒的本质是对死亡的漠视;而英雄的本质是对死亡的鄙视。前者“无所谓”而后者是“无所畏惧”。英雄的神圣是因一次或几次的功绩,而不是以自我约束而神圣,这一形象的神圣基础是永远为国家理想去服务。俄谚中这样解读英雄的价值:Геройнемногихзнает,аимяеговсястранаповторяет.英雄本身并不被人们熟知,但他的名字传遍整个国家。Геройникогданеумрёт-онвечновнародеживёт.英雄永远不会消亡—永远与民族同在。Герой,чтоморе:внепогодьтолькозлейстановится,аробкий,чтолужа:дажемалыйветервсюрасплещет。英雄的存在,仿佛海上恶劣的天气也停止了作恶,而衣襟上的浮水也让清风吹走了。-35-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恭顺的基督教苦修者的英雄形象,比追求权力的人、追求荣誉的人的勇敢需要更多的精神力量。俄罗斯英雄在意志自由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命运,在脱离日常生活的情况下为责任服务,他们愿意为共同理想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俄罗斯意识的道德空间,他们所有的善行都集中在这里(如图3-1所示)。如俄谚中:Презрениексмертирождаетгероев.对死亡的蔑视可创造出英雄。Геройвбоюдумаетнеосмерти,-опобеде.沙场上英雄想到的不是死亡,而是胜利。Герой-заРодинугорой.英雄像坚石一样保卫祖国。宗教性英雄形象个性化社会性图3-1俄谚中的传统英雄形象“英雄”一词在中国文学中最早出现于东汉班彪所作的《王命论》一文:“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8]在中国传统意识中,那种才华卓异、武艺高强,为大众谋利益而又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就是英雄。作为一种形象本身的存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大部分是女性,如女娲、精卫等;而随着母系社会的瓦解宗法制的形成,女性逐步作为附庸出现,主要的英雄角色换成了男性。男性的英雄形象更具有力量、智慧,有关他们的主题无一例外地是冒险、流血和征服,在谚语中,如:英雄上战场,流血不流泪。英雄受屈,不肯低眉。英雄识英雄,好汉识好汉。英雄行险道,文臣赏花枝。崇尚集体主义精神—这被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所达成共识。中国人眼中的英雄形象必然具有忧患意识、悲悯的情怀和爱国的情操,是一种社会召唤的产物。社会需要一种人格美的典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来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理想模式。在中国,英雄的产生是一种富有节奏性、诱发性的胶着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艺术想象的引力。英雄已经不应是“文武茂异”者的专利,-36- 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而是每一个普通人。真正的英雄应直面无终极意义的世俗生活本身,这需要大无畏的英勇,是对“人”这一形象价值的道德肯定,是一种从“善”扬“真”的行为指向(如图3-2所示)。英豪成大器,都从苦中来。英雄不问出处。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道德性英雄形象理想化社会性图3-2汉谚中的传统英雄形象四、俄汉谚语中“人”形象特点的定型分析(一)定型理论的概述“定型”(стереотип)最初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1992年由美国社会学家W.Lippmann在他的《舆论》(PublicOpinicm)(1992)一书首先提出。他认为“定型”是“人的头脑里有序的、模式化的并由文化确定的世界图像。”[9]其高度的抽象性与涵盖性吸引了不同领域的众多学者的关注,后被引入更多学科之中,成为当前人文学科中较为常用的理论之一。赵爱国(2004)对定型理论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研究中新的范式—‘人类中心范式’(антропоцентрическаяпарадигма)的兴起,‘定型’已作为“文化的语言”的核心内容之一,与先例现象、象征、仪式、尺度等一起,成为当今语言学研究热点的‘语言个性’等理论着力阐释的对象。”[10]В.А.Маслова在其著作《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2001)中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对定型理论进行了阐述,认为其主要是以“民族文化定型(”культурныйстереотип)即“对某民族典型特点的概括性认识”[11]进行运用。赵爱国《“定型”理论及其研究—文化与认知空间双重语境之阐释》(2005)认为定型作为某种“心智图像”(心智图像包括“形象”、“完形”、“图式”、“命题”、“脚本”等),并不是单靠语言建构起-37-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来的,文化或概念世界图景的形成也不是语言定型单方面作用所致,参与对世界范畴化的还有人的其他思维活动。本文运用定型理论,对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特点进行了定型分析与总结,分别揭示两语言中“人”与“神”形象共同具有的体系特点,这对进一步探究两形象的完整性在谚语中所具有重要的价值。(二)俄汉谚语中“人”形象的定型特点1.个性与同一性俄汉谚语中“男性”与“女性”这两大形象的个性特点应完整的包括以下几层涵义:(1)就生理特点而言,“男性”与“女性”形象体各具其特点,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理面貌,这种差异性是与生俱来的。(2)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自身特有的语言及文化制度特性,二者之间无法在短期内达到的境界或形成的特色。从这一意义上讲,谚语中所反映的“男性”与“女性”不仅是生物性的“人”形象,还是社会性的“人”形象,是具有一定历史、民族、地域、语言的烙印,从而形成其形象的个性特点,是后天塑造的。如男性原型的настойчивый、храбрый、независимый、разумый的特点,女性原型的красивая、добрая、ласковая、болтливая、любопытная、капризная的特点。(3)生理个性和社会个性对“男性”与“女性”形象的心理产生巨大的作用,使二者形成了独特的心智特点,如品性、能力、信念等,使“男性”与“女性”形象从内在精神到外在行为都形成了不同的个性特点,这在前文两语言的语义表达中都有所体现。就同一性而言,有以下三层涵义:(1)从语言的共时上看,谚语所折射出形象的个性特征在一定历史时期、文化氛围下要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即谚语中的“人”要同环境或背景相一致。(2)为适应不同民族、国家、地域、语言等社会因素而表现出的独特心智特点和个性的语体表达都统一于各自的形象原型之中。(3)“男性”与“女性”形象的内在精神与其外在行为之间要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谚语中“人”这一形象内在精神的各构成要素之间要具有一致性;其外在行为各构成要素之间要具有一致性;内在精神与其外在行为之间要具有一致性。至此,俄汉谚语所映射出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系统都有其内部个性化和同一性的高度统一。其形象的个性,是同一的个性;其形象的同一性,是个性的同一。2.渐进性与跨越性“男性”形象的特点是力量的强大、独立、理性等;“女性”是美丽、柔弱、感性、长舌等,这些稳定的定型在俄汉谚语的语义之中。但随着社会观念及一些规-38- 第三章俄汉谚语中“人”的形象对比分析范的改变而发生着某种渐进式的变化性,被定型形象(‘女性’形象)和定型形象(‘男性’形象)的现实地位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在言语实践中,形象系统的心智定型发生改变,对其进行的语言评价标准也会随之具有实质性的改变。在俄汉谚语的描述中不难看出“男性”与“女性”的形象在特定的情况下会产生角色的交融,即渐进性;或角色的互换,即跨越性的出现。如俄谚中,Женскийумлучшевсякихдум(女性的智慧胜过一切思想);Женщинаспособнасотворитьвсёигения,иубийцу(女人能创造一切,包括天才和凶手);汉谚中,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巾帼不让须眉;休说雄心难得逞,谁言女子不如男等。虽然男权社会并未给予这种情况更多向前发展的可能,但存在的本身便意味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人类的进步,会有更多的谚语会显现出这种渐进性或跨越性的定型特点,不断充盈“人”这一形象系统。本章小结本章将“人”的理想形象以性别为基准一分为二,以原型理论为理据,对比分析了“男性”与“女性”形象的心智特点、性格品性等方面在俄汉谚语中的映射情况,并选取“母亲形象”和“英雄形象”这两个典型形象进行阐述。不难看出,在两语言语义中所显现的是具有国家意志的俄罗斯女性有着超越了可视程度的美丽、善良与智慧,是人民意志努力之外的情感和理智,而中国女性尽显儒家“温、良、恭、俭、让”的品性;俄罗斯男性的尚武好战、崇尚个性与中国男性强调伦理品性、崇尚集体主义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在向美、向善的母性形象中如出一辙的体现出了女性原型所凝聚的人类对于精神与道德的理解。最后,将“人”这一形象系统的特点进行定型分析,并得出俄汉谚语所折射出的“人”形象内部是具有个性与同一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动态特点。注释:[1]J.Taylor.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uisticTheory(SecondEdiiton)[M].Oxford:ClarendonPress,1995:59.[2]杨忠,张绍杰.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78.[3]杨晓虹.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探讨[J].语言学理论研究,2008(3):9.[4]潘冬香.原型理论的认知心理学阐释[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4):513.[5]В.Шубарт.ЕвропаидушаВостока[M].Москва:Эксмо:Алгоритм-книга2003:231.-39-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В.Ф.Шаповалов.Россиеведение[M].ФАИР-ПРЕСС2001:293.[7]B.B.科列索夫.语言与心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66.[8]佘姝姝.中西原始初民时期英雄观比较[J].社会科学家,2005(1):202.[9]W.Lippmann.PublicOpinion[M].NY:Harcourt,1992:17.[10]赵爱国.“定型”理论及其研究—文化与认知空间双重语境之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10.[11]В.А.Маслова.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M].M:Academa,2001:101.-40- 第四章俄汉谚语中“神”的形象对比分析第四章俄汉谚语中“神”的形象对比分析一、“神”的形象划分理据及研究范围不论“神”是由“人”创造而来,还是“人”是按照“神”的意识创造出来的,“神”形象与“人”形象都有着致密的联系。“神”已成为一种既定的存在事实,众多的神佛、神抵在各自的神灵体系中,被赋予了超人的力量而存在,功能和作用不尽相同,但却都是人们用来表达寄托、慰藉的表现方式。俄罗斯与中国互为比邻,同属宗教信奉的文化大国,各自都拥有纷繁众多的神灵谱系-多神教中的雷神、火神,东正教中的上帝、圣母,佛教中的佛和菩萨、道教中的天尊与诸仙圣等,各种各样的“神”形象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神”世界,而“神”世界本身也可以看做是现实社会的另外一种反应。因此,在语言中“神”作为一种悠久的信仰形象总会有着不同程度的显现,其展现的语义内容、表现形式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在俄汉谚语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由于两国“神”的具体形象众多,且谱系交错繁杂,在谚语整合过程中并不能形成相应的理想语义范畴,故本文以俄汉谚语为出发点,以原型理论和定型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词条的数量统计来研究“神”的具体形象特征所呈现在两语言中的映射情况,整合分析“神”这一符号系统在俄汉谚语中的定型特点,做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由此及彼。二、俄汉谚语中“神”形象的原型理论分析(一)俄谚中“神”形象的原型分析“宗教对社会进行思想渗透的同时,也伴随着语言的渗透”[1]。俄语的创生、发展和壮大一直离不开宗教文化的哺育和滋养,丰富了俄语的语义系统。谚语作为其精华所在深含“神”的色彩,对В.И.Даль主编的《Пословицырусскогонарод》(1957)和双语语料—贾淑芬编纂的《简明俄汉谚语词典》(1996)、彭在义,汤景辉,彭在善编纂的《俄罗斯谚语集》(1986)、沈受君,韩晶石编纂的《俄汉汉俄谚语手册》(2010)、叶芳来编纂的《俄汉谚语俗语词典》(2005)及黑龙江大学编著的《俄汉详解大词典》(1998)等词集中的谚语语料进行了整合,收集到有关“神”形象的俄谚共402条,其中称谓上бог(49.3%)、господь(20.6%)、чёрт-41-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7%)、бес(10.1%)、дьявол(4.2%)等词出现频率较高(其它称谓占2.1%),为本文俄谚中“神”具体形象的研究主体。1.Бог(Господь)的形象“Бог”(上帝)一词源于“богатство”即财富、福利,属宗教范畴,已成为俄语口语词汇中最为活跃的成份之一,在俄谚中颇具代表性。“Господь”在《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Ожегова》中被定义为与“Бог”同义,是“Бог”的另一种称谓,常在祈祷中出现。“如果我们把‘形象’的概念局限在可视世界的形象,那我们只能说‘Бог’是无形的,但是仔细探究‘自有永有,全能全知’之说,未必不能看成是形象-‘Бог’是‘有’而不是‘无’,‘Бог’是个实体,但却不是用人类万物可以表达的实体。‘Бог’将一切属性统一于整体之中,带着客观存在的性质(客观存在只是其一个属性)以美好、赐福的形象存在,再加入仰望、至善、正义、圣洁等神圣之美的特质,形成了审美意义的终极指向。”[2]在俄谚中,多维度、无限性的表达了“Бог”(上帝)这一至美的形象。(1)创世与主宰在东正教中,俄罗斯人对“Бог(Господь)”情有独钟。这一形象独一无二,他被描述成是万物的创造者,是万能的主宰者,他无所不能的渗入在万事之中,掌控着万物的生死福祸—创世与主宰成了“Бог”本质中的重要维度。在В.И.Даль主编的《Пословицырусскогонарод》(1957)中,便以“Бог-Вера”这一主题开篇,有约190多条谚语对这一形象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其中大部分表达的是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都应虔诚于“Бог”,把一切希望都寄予给“Бог”,并对“Бог”这一宇宙创造者、维护者、管理者的崇拜和对其深信不疑、完全追随的意愿。这使得俄罗斯人潜意识里出现了对上帝的绝对虔诚和对自己的命运的绝对服从。在俄谚中凸显这一特质的范例:Всемыподбогомходим.我们都是上帝的子民。Богдал,богивзял.生死祸福不由己。Богдастдень,дастипищу.车到山前必有路。Гдебогпошлётжить.听天由命。由此可见,东正教中“Бог(Господь)”这一形象至高无上的神性地位在谚语-42- 第四章俄汉谚语中“神”的形象对比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对万物起源的主旨也或多或少的渗入了谚语之中,创世性与主宰性加深了人们世世代代对其的虔诚与笃信。大量谚语映射出人们对“Бог(Господь)”这一志高形象的坚贞信仰,如:Тотнеунывает,ктонабогауповает.对上帝满怀期望就不会忧郁悲伤。Ктолюбитбога,добраполучитмного.热爱上帝,定能幸福。Господняволя-нашадоля.上帝的意志就是我们的命运。Господьбогатитивысит,убожитисмиряет.富有高升还是赤贫克制,都有上帝来决定。(2)灵魂永恒灵魂永恒即灵魂不灭,是神创造与信仰的逻辑前提。在东正教中,灵魂是最宝贵而神圣的,它代表着“我”的内在“实质”,灵魂的消亡便意味着一切意志的幻灭。灵魂将“人”与“神”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对于人来说,灵魂的解救是最重要的,因为肉体只是短暂的,灵魂才是永恒的。“Бог(Господь)”的灵魂被定义是不灭而永恒存在,世间万物的终结都是按照他的旨意而进行,“Бог”的存在即是为了解救灵魂,使其拥有某种不死性,这使“Бог”的神形象与凡间普世的万物得以区分,“自有永有”的特质以确保其神圣性、至上性。体现在俄谚中,如:Богподушупошлёт.上帝要来招魂了—死期临近。Гласбожийвызвонитизададушугрешника.上帝的声音将罪人从地狱中解救。Вмаломбогиввеликомбог.上帝无所不在。(3)德行标准在俄谚中,“Бог(Господь)”彰显博爱的精神,以“救世”为目的,将“福利”赐予世界。“Бог(Господь)”的德行标准总是与真理相联系,“Бог(Господь)”的行为成为真理的支柱和基础。上帝更乐于帮助真理的追随者,助推其更容易成为成功者。所以,“俄罗斯人坚定不移的维护着上帝的原样,不允许做任何改变,这也是东正教同基督教另两个分支—天主教和新教在教义上的主要差别。因此,用真理来调节为善的行动方向,这也成了俄罗斯民族价值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43-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在俄语谚语中的表述,如:Всякпросебя,агосподьпровсех.万物为己,而上帝为万物。Боглучшезнает,чтодать,чегонедать.上帝更清楚什么该给,什么不该给。Ктоправдыищет,тогобогсыщет.上帝总会找到探寻到真理的人。Ктоправдыжелает,томубогпомогает.谁热爱真理,上帝就帮助谁。同时,上帝在奖惩上有其坚定的原则和立场。至高的真理是其恩赐世人的基础,明察秋毫是领悟神性之至真、至善的必经之途,在俄谚中体现这一点的如:Богшельмуметит.上帝给恶人做上记号。Бодливойкоровебогрогнедаёт.上帝不会让爱顶人的牛长出犄角来。Набоганадейся,асамнеплощай.自助者天亦助。Кторановстаёт,томубогдаёт.上帝恩赐早起的人。至此,在东正教中Бог(Господь)是以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形象存在,具有洞察万物的能力,以真理作为行为的支柱,将创世、哺世、治世的最高权力统一于一体,以解救灵魂、惩恶扬善为行为目的,这些在俄谚中都能准确的找到切合点。2.Чёрт(Бес、Дьявол)的形象Чёрт(Бес、Дьявол)通常被译为魔鬼、恶魔,在《БольшаяСове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中将Чёрт、Бес、Дьявол一道,归属在具有超自然性的“нечистаясила”之列,是一种与Бог(Господь)截然不同,或者是对立的形象出现在谚语中的。东正教将其定义为邪恶的化身,是有角有尾的怪物,其本性被描述成凶恶、残忍,充满残暴的恶神形象,他们的出现带来的是灾难和祸患,对这些神灵的信仰完全是出于恐惧,是一种被动的信奉。(1)助推祸患谚语中魔鬼总与祸患相关联。作为一种不可消除的邪恶势力,魔鬼有着无穷-44- 第四章俄汉谚语中“神”的形象对比分析的破坏力,让万物处在惶恐之中,如:Силенбес,игорамикачает.(魔鬼的力量可以使地动山摇。)在东正教中,魔鬼蛊惑人心,是恶人的幻化,是灾难的助推手,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祸患的延续。在谚语中“魔鬼”这一形象常与一些消极意义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如“懒惰”、“停滞不前”、“落后”等语义的词汇,或与“上帝”这一形象相比较而出现:Послалбогработу,даотнялчёртохоту.上帝给他工作,魔鬼教他偷懒。Богдаетпуть,адьяволкрюк.上帝给人以出路,而恶魔给人以火钩。Чёртуслужить-душойкривить.为魔鬼服务等于做亏心事。Тынагору,бесзаногу.你在登高,魔鬼却在拉你的脚。Чёртпобериотстающих.魔鬼追上落后者。(2)神秘邪恶灵魂不灭论对于恶魔也同样适用,这为恶魔随时出现的形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为与“善”对立的形象,恶魔的出现总是有恶事的发生,即恶魔无处不在,恶事如影随形。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灾难的延续,它将收录的黑恶灵魂于地狱,永受磨难的摧残。在谚语中,险滩、深水常常作为恶魔出没的地方,它的出现就会有坏事发生,这使得俄罗斯人对恶神充满了畏惧,如:Былобыболото,ачертинайдутся.有沼泽就会有鬼—条件合适就会有干坏事的。Втихомомутечертиводятся.静水深处藏鬼怪—文静和善,心地却坏。Чембеснешутит.恶魔可以用任何事物开玩笑—什么事都可能发生。Чёрт(Бес、Дьявол)的恶神形象在俄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强大的蛊惑力,神秘的行踪,灾难性的行为导向,加深了万物对“恶”的畏惧和对“善”的珍视。正是有了这种“恶”形象的存在才使人们对上帝坚贞不渝的信奉。因此,在对“神”这一形象进行研究时,我们不可能摒弃Чёрт(Бес、Дьявол)的形象,正是他们的存在充实了“神”的多面性,使“神”这一形象系统更加完整。-45-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汉谚中“神”形象的原型分析“相信在繁闹喧嚣的尘世之外别有一块清雅脱俗的神仙境界,追求者历经一番虔诚的修炼最终可以成仙成佛,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可谓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生活理想和哲学观念,”[4]“神仙”、“神明”、“鬼神”的“神”形象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对“神”的祈盼、向往渗透到语言之中古已有之,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谚语与宗教语汇紧密相连,经典教义和故事传说是谚语中“神”形象的研究素材,传统宗教理念是谚语中“神”形象的内容表现。在汉谚的整合中,与“神”相关的谚语共237条,其中“佛”(37.8%)、“鬼”(35.4%)、“仙”(11.7%)的形象出现频率较多(其它称谓占15.1%),为汉谚中“神”具体形象的主体。1.佛佛教虽不为我国本土宗教,但千百年来中国民众对“佛”总是有挥之不去的情结—历代帝王对佛寺修建的热衷,不同时期民众对礼佛听法、慷慨布施的痴迷,使得佛教在中国有着不可取代的宗教地位。与此同时,佛经的翻译和佛学词语的引进丰富了汉语词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而谚语作为中华语言的精华,它也必然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并且影响很大。谚语中塔、僧、寺、庙、斋、架装等佛教词语不断融入其中,使“佛”这一形象愈显具体化,成为谚语中“神”形象的典型范例。(1)无欲无求佛教中的无欲无求主要展现其以性相皆空、自性清净的“佛性”;以法为戒,将心性的明净与现实生活中德行的平正结合起来,把世俗伦理的道德规范融合其中,强调佛教心为戒体的观念,并认为禅定修行应忍辱精进,与世无争,视忍为万福之源,要抛弃私心杂念,做不到这几点就难以修行佛法成为正果。汉谚中对此的描绘,如:佛者,静则心和,心和则形全。不受磨炼不成佛。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六根清静,方可成佛。(2)大慈大悲慈悲为佛教之本,是佛教伦理的核心概念。汉谚中,“佛”以普渡众生,慈悲行善,救济贫苦的形象出现,以“慈”来关爱护念众生,视众生之苦如己之“悲”而积极的给予救助,免除众生的痛苦。正如佛家有言:“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谚语中反映“佛”这种慈悲映像有:-46- 第四章俄汉谚语中“神”的形象对比分析悲得空处,慈生遍净。吃斋不如积德行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心无处不慈悲。“佛”这一典型“神”形象以戒欲和慈悲心为谚语的主要表征,而谚语作为佛念的传播工具将“佛”形象的重要维度展现于世,促进了谚语中的佛性,也使得结合了谚语的佛教术语、佛教理念更易广泛流传与接受。2.仙汉谚中,“神”与“仙”总是并为一谈,神仙概念都统一于整体—“神”,故神仙信仰中的“神”即“仙”,“仙”即“神”,这种观点主要在道教中所继承和发展。在道教中“仙”这一形象强调的是“生命的实在价值,力图打破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隔绝,把希望留在今生今世的思维方式,”[5]体现了中国文化鲜明的世俗精神,汉谚中多表达这种生命诉求与宗教哲理。(1)得道永生古代中国人所期望的是精神与肉体同一与同在,不仅能够拥有千秋永存的灵魂,还要尽其所能的去寻求不死之方,以便让肉体能够超越生老病死,摆脱时空的限制,从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仙”的存在就是意在强调不死的“神”性和修心养性,即通过后天修炼获得超凡的能力及永久的生命,成为先天不死的自然存在。“仙”通常法力无边,崇尚修道,救世济贫,以普世的仁爱心而达到永生的机会,使得“仙”这一形象不仅成为了修道者的楷模,也是广大民众美好愿望的寄托。在汉谚中的范例如:遇仙不成道,如到宝山空手回。仙人不修心,枉烧一炉香。生则升仙,死化为鬼。道以养性,术以延命,而为仙者。(2)自由无束“仙”一词本身就有自由自在的表意。道教中,“仙”代表着自由生命形态的典型形象,意味着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获得永恒的自由与逍遥,凝结了人们对于绝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在道教人士看来,修炼成“仙”是个体生命转化的最终目标,高道意味着通过艰苦的修行而获得永恒自由的生命状态。汉谚中,表达“仙”这一形象个性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范例有: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47-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听钧天之乐,享九芝之馔。夫得仙者,升太清翔紫霄。“仙”在中国是一个庞杂的神谱,是跨越时空、阴阳的神秘图示。在汉谚中,对“仙”这一形象的研究也可发现修行者对道教信仰的取舍与改造,如:“神仙难医烧箕臌”,“神仙也要打磕睡”等,构造出了具有独特意味的谚语词条。3.鬼在中国民间,鬼神之说盛行较早,甚至在道教和佛教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中国人认为“是神的归庙,是鬼的归坟。”人死后的灵魂便为鬼,每个人心中都有“鬼”。《说文解字》鬼部曰:“鬼,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古文从示。”[6]故作为一种文化意符,凡涉“鬼”之形象的就必然拥有阴森、诡秘、见不得人、诡计多端、不正派的涵义,并在这种悠久的“鬼”文化心理暗示下,自然而然的创造出了意味丰富、蕴有与鬼神相关的鬼类谚语。对这类谚语的研究意在掌握“鬼”形象的特质外,能更好的掌握有关异类“神”的形象素材,不断丰盈谚语中“神”的形象。(1)凶神恶相谚语中,充分表达了人们对“鬼”的恐惧是源于它的狰狞面目、骇人的声音、诡谲的行为和到处游弋无所不至的状态,但具体“鬼”的面貌是什么样子却莫说一是,只能从谚语中拼凑成形,如:地狱鬼卒,牛头马面。幽鬼哭喊,神灵长啸。鬼行地中,如鱼行水中。昏夜无说鬼,说鬼则怪至。不入地狱,不知恶鬼变相。“牛头马面”、“哭喊”、“如行水中”、“怪”、“恶”等大量语汇描绘出“鬼”的不可捉摸及令人厌恶惧怕的面容。谚语中鬼神各异,处处有鬼,即“画鬼魅易,而画犬马难”以体现人们对“鬼”面目的无限幻化。(2)作恶多端鬼在佛教中被指有灵妙不测之德者。冥鬼幽魂,常到处生事,作恶多端,鬼在谚语中有时直接成了“恶”、“害”的代名词,鬼在身边要么丧命于黄泉,要么失魂而胆战心惊,映射在谚语中,如:鬼门关,十人九不还。生平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48- 第四章俄汉谚语中“神”的形象对比分析钱能使鬼,膻可集蝇。腊雪是被,春雪是鬼。“鬼”总会跟着做了坏事的人的身后,助纣为虐,以一种“恶神”的形象出现在谚语之中。言语中具象化的形式建立起了人们对“鬼”的认识,从而从记载这种文化的语言中寻出根由,生动而形象的塑造汉谚中“神”形象的原型。(三)俄汉谚语中“神”形象的原型对比分析通过前文对俄汉谚语的整合及分析可以了解到—俄谚中所指的主神原型形象以Бог(Господь)、Чёрт(Бес、Дьявол)为具体形象,汉谚中以佛、鬼、仙为具体形象。作为核心成员,他们在谚语中所呈现的特征聚集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神”这一形象的“完形”概念,即原型形象。“神”的形象原型在俄汉谚语中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首先,“神”的形象都有着至高的地位和无所不能的力量,这是作为“神”这一形象的基本特征。在俄谚语义中常蕴含这一特质,如Богдал,богивзял.(生死祸福不由己。);Чембеснешутит.(什么都可能发生),或目标词常与“великий”(旧велий)、“сильный”等词语相配合,如Ктовелий,якобогнаш.(伟大的人作为我们的神。),Силенбес,игорамикачает.(恶魔的力量可以地动山摇。)以彰显“神”的全能全知。汉谚中,常以“灵”、“妙”等词相搭配,如神无大小,灵者为尊;佛之灵,灵在心;神灵之妙,凡间不晓,以作为“神”地位幻化及能力超凡的理据。其次,“神”的形象都具有永恒的灵魂,这是作为“神”这一形象的重要标志。与世间有生命的万物相比,凡为“神”者,必为永恒者,俄谚中强调“神”形象的“自有永有”和“灵魂不灭”,如Вмаломбогиввеликомбог.(上帝无所不在。)汉谚中认为,“得道成仙”、“修行成佛”都是为了使灵魂永恒,如生则升仙,死化为鬼;道以养性,术以延命,而为仙者。无论“仙”还是“鬼”都是延续生命的一种的方式,都具备“神”的存在特征。再次,“神”的形象原型都具有“善”、“恶”的维度,这是作为“神”这一形象的内在本质。俄谚中,Бог(Господь)与Чёрт(Бес、Дьявол)就是“добро”、“зло”的原型。如,Ктодобротворит,томубоготплатит.(上帝会报答做好事的人。)Чёртуслужить-душойкривить.(为魔鬼服务等于做亏心事。)而中国佛教倡导“以顺益为善,以违损为恶”,道教中亦有“天道无常,常与善人”的思想,“神”作为至高的形象存在,必然要具备或善或恶的特质,以使“神”这一多层次形象能被细致解读。在汉谚中的描绘,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吃斋不如积德行善;生平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49-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语言系统、文化氛围不同对“神”这一形象的信息表述亦会不同。因此,俄汉谚语作为两国民间流传下来的语言精粹对“神”这一形象所阐述的侧重也不尽相同:(1)俄谚中,“神”侧重其全能性;汉谚中,“神”强调其平凡性。东正教宣扬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认为魔鬼是一股神秘的邪恶力量,即东正教思想中的上帝创世论和魔鬼说。俄谚中重在展现“神”形象原型中所含二者的特质-全能性,如Бескачаетгорами,нетольконами.(魔鬼不只会摧毁我们还能让地动山摇。)Гдебогпошлётжить.(听天由命。)Богдастдень,дастипищу.(车到山前必有路。)将“神”与万物之间清晰的划分开来,使“神”完全凌驾于万物之上,体现“神”形象的神圣而不可靠近。在汉谚中,佛、鬼、仙的形象强调了“神”的“平凡性”。在我国,“得道即可成仙”,“修行即便为佛”,“仙”与“佛”与世间万物之间不是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即人人可成仙成佛,关键在于虔心修行与否。在谚语中“神”的形象更显生活化和灵动性,如神不居功,圣不居德;佛心无处不慈悲;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修;不看金面看佛面;鬼不吓人人自恐,风不射鸟鸟自惊。将“神”与万物和谐于一体,“神”的形象照射了现实生活中种种复杂的社会动态。(2)俄谚中,“神”凸显其在命运上的作用;汉谚中,“神”展现其存在的状态。俄谚中“神”形象总与万事万物的命运相联,或好或坏,如Богдаетпуть,адьяволкрюк.(上帝给人以出路,而恶魔给人以火钩。)Нибогусвечка,ничёрткочерга.(既不是上帝的蜡烛,又不是魔鬼的火钩,形容平庸毫无用处的人。)强调“神”对命运的绝对影响,是命运的掌控者。而汉谚中展现的是“神”形象本身的一种平和的状态,如佛者,静则心和,心和则形全;仙人不修心,枉烧一炉香;夫得仙者,升太清翔紫霄;鬼行地中,如鱼行水中。几乎不见其职能要求,更多的是描述“神”修养心性的意义与存在的状态,彰显“神”形象的自由、平和与灵动。三、俄汉谚语中“神”形象特点的定型分析(一)缔造精神“神”形象在谚语中的存在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精神生活,精神体验和精神追求。不论是俄罗斯的东正教还是中国传统的道教和佛教,物质的生产和财富的创造在这些宗教文化中都只处于从属地位,它们倾向于身心意志的完善、心境的平和与理性的思维。在部分俄汉谚语中,便表达了为神者对精神的缔造,如Кторано-50- 第四章俄汉谚语中“神”的形象对比分析встаёт,томуБогдаёт.(上帝的恩赐只属于早起的人)Далбогздоровье,даденегнет.(上帝赐予健康而不是金钱)Богневсиле,авправде(上帝靠的是理而不是力);不受磨炼不成佛;六根清静,方可成佛;道以养性,术以延命,而为仙者。“рановстаёт”、“денегнет”、“вправде”、“磨炼”、“六根清静”与“养性”,强调“神”的形象之所以至高无上,受到民众的尊重与敬仰并非是外在的成就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自身精神的充盈。“神”以为神者,是“圣”,以“精神”普世,这是“神”形象与其他形象最大的差别之处。(二)赏善罚恶“善”与“恶”观念在东正教和道教、佛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东征教认为Бог(Господь)与Чёрт(Бес、Дьявол)就是“善”与“恶”的原型,强调罪恶是让人行善的前提,即无论多么的十恶不赦,都仍拥有得救的希望,而这种希望便来自上帝的救赎—对上帝的信仰便是善,背离或反对上帝或与魔鬼接近就是恶。而在汉民族的观念中人性本善,要脱离苦海就要不断的行善积德,修行修道,以便得道成仙成佛,使灵魂得到永生。故在俄汉谚语中,“神”便以维护公义的形象出现,扬善罚恶,如Бесчестныйчеловекнеуйдётотбожескоговозмездия.(作恶的人终逃不脱上帝的惩罚。)Добрымпутёмбогправит(上帝掌管行善之路).Добромубогнапомочь.(上帝帮助行善之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行诸善,莫作诸恶;吃斋不如积德行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生平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神”始终凌驾于语言之上并时刻与语言同在,由言入象,作为“神”的不同维度无论是恶神还是善神,二者在谚语中的形象互动都是为为善弃恶而服务,以凸显“神”回归善性、保护善行的本质,进一步充实“神”的形象系统的完整性。本章小结本文以俄汉谚语为出发点,通过词条的数量统计以确定“神”的具体形象。其中,俄谚中所指的主神形象为Бог(Господь)、Чёрт(Бес、Дьявол),汉谚中具体形象以佛、鬼、仙为主。他们在谚语中所呈现的特征聚集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神”这一形象的“完形”概念,即原型形象。在此基础上,进行俄汉谚语中“神”形象原型的对比分析,相同点:1)都有着至高的地位和无所不能的力量;2)都具有永恒的灵魂;3)都具有“善”、“恶”的维度。不同点:1)俄谚中,“神”侧重其全能性;汉谚中,“神”强调其平凡性。2)俄谚中,“神”凸显其在命运上的作用;汉谚-51-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神”展现其存在的状态。最后,对“神”形象俄汉谚语中共有的两个定型特点进行阐述,即缔造精神和赏善罚恶。注释:[1]宋传伟.简论基督教对俄语的影响[J].中国俄语教学,1996,(4):58.[2]戴红燕.作为美的形象—《圣经》中上帝形象的文本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6:12.[3]赵荣,张宏莉.俄罗斯谚语和俗语中的宗教文化色彩[J].西伯利亚研究,2010(10):56.[4][5]田桂民.早期中国神仙信仰的形成与演化[J].南开学报,2003(6):39.[6]陈昌治.说文解字·卷九·鬼部http://www.cidianwang.com/shuowenjiezi/gui4419.htm-52- 第五章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的认知性对比分析第五章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的认知性对比分析一、“人”与“神”形象的认知性研究理据“人”与“神”两种形象影响着俄汉谚语个性化语言中心的语义类别,在以“人”为语义中心的谚语中我们无法回避“神”这一伴随形象的存在,同时,在研究与“神”相关联的谚语中“人”的形象也将必然参与其中。“人”与“神”的形象不是被动或镜像的透射在以谚语为载体所形成的认知空间内,而是以二者互动的方式存在语流之中,或是相互对立,亦或是相互渗透。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致密的联系。这种对“人”与“神”关联性的探讨一方面是对俄汉谚语所承载的不同哲学思想、宗教理念的梳理,挖掘语言文化间的异同;更重要的是作为民族生活的外观-谚语是用浅显的文字表达深刻的道理,以通俗的比喻反映深透的理论,虽然表达的语言风格各有特点,相关的资料在浩瀚的谚语语料库中亦如散金碎玉,但通过细致的整理与归纳,一幅反映俄汉民族“人”与“神”形象的心智图像还是清晰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些思维语言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蕴含其中。二、“人”与“神”的形象关系在宗教理论中,“人”与“神”亦是两个核心的形象概念,“人”与“神”的关系是贯穿宗教各种关系类型中的一条主线。“神”被赋予了超乎自然的力量,缔造精神,掌控世间的轮回。“人”处在这种决定命运和关注他们的力量控制下,使人产生一种无用感和无助感。“神”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其“神性”与“神力”被人所崇拜和敬畏,同时在“神”形象中很大程度上又含有“人”的影子,使神具有了某些情感涵义。在各种经典中二者之间的关系被不停的追问,一方面这决定了教义的思想表达,另一方面显现了不同民族性格所形成的国家信仰。(一)独立性在人神关系链条中,“人”与“神”首先是两个不同而独立的宗教要素,甚至是两个对立的客观实在。“人”具有本真的实体性,这种实体性是可以被视觉、触觉、嗅觉等所感知,是身与心的结合的统一体。在社会群里中,“人”的生活领域是有-53-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限性、物质性与局限性相结合的,以“人性”作为区分其它事物的根本。而“神”的实质是精神的缔造性,但这并未否定“神”的形象之说。“神”的形象是不可显现的,任何事物都不足以来传达其形象。与“人”的形象不同,它的形象不可能被束缚在有限性或偶像性的框架之中。“神”形象承载的是自由、永恒与某种超越性,它也具有实体性,但却不是“人”可视世界的实体,这种实体性体现的恰恰是美学意义的终极指向,一种“至上”的形象,这种“非可视化”与无限性、永恒性构成了“神”形象的特殊所在。(二)互渗性“人”与“神”互动的直接社会结果便是宗教,二者统一于宗教之中。《苏联大百科辞典》对“религия”的描述中提到了宗教包含人与神的共同态度。“在拉丁文中,宗教的原意即表示人与神的再联结、再重合;中国文化传统里也有类似的天人合一论题。原始社会中的宗教功能以区别人鬼为主,而文明社会中的宗教功能以联接人神为要;”[1]故我们说“人”与“神”在宗教领域的存在方式是互渗的动态关系-“神”的形象是从“人”的某些心理或灵性的特点中单独提取出的,或者是说“人”的某些特质构成了“神”的形象。“人”与“神”的互渗,构成了完整的“神”形象,而这种“神”的形象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它可以存在于任何时空,任何人身上,包括罪人、恶人。所以,不管这种互渗关系是积极还是消极,它的存在性都是不可否认的。“人”与“神”既是两个独立的形象概念,又存有相互渗透的动态联系,它们对立统一于宗教之中。独立性将“人”与“神”从本质上进行区分并肯定各自独有的特质;互渗性强调“神”是“人”构造中使其结局最终成就的那些要素,即是“人”的某些能力造就了“神”,这使每个人都能像“神”一样,成为有思想、有自由意志的“人”。三、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关系分析中俄两国语体风格、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不同,“人”与“神”打交道的目的、手段也不尽相同。以语言的方式记录“人”与“神”之间形象的关系,将呈现出不同的现实涵义,这使得俄汉谚语中所描绘的“人”与“神”形象关系的内容就会各有其特点。谚语抒发的是“人”的意志,作为纽带它将“人”与“神”两种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真实记录了不同民族对待两者关系的态度,并以通俗和丰富性的语言展现这其中的核心观点与原由。-54- 第五章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的认知性对比分析(一)俄谚中“人”与“神”的形象关系分析俄罗斯民族在东正教的世界里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使其宗教情结中深刻的宿命论和忍耐性所产生的坚忍和顺从的性格在宗教的土壤里逐渐成形成。在俄罗斯人看来,每个人都具有原罪,人都是罪恶的,这与神的形象是相对立的。人只有通过忏悔、赎罪、苦难才能换回宗教上神圣的意义,人只有趋向上帝,远离魔鬼才能获得自救。作为东正教意识的载体,俄语谚语中“人”与“神”之间呈现着一种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在某些情况之下并不绝对依附于“神”,“人”与“神”各具特质,强调二者的互为区别;另一方面,“人”对“神”充满了敬意和顺从,“神”形象凌驾于“人”。这种“人”对“神”复杂的态度和感情,在谚语语料库中可以充分的得到印证。1.人神有别俄谚中,人与神的形象关系是以两个互为独立的形象存在。作为东正教的两个基本要素,俄谚语义中首先强调二者之间的“有别”性,将人与神划分为两个不同世界的客观事实,独立性是二者之间形象联系的前提,映射在谚语中,如:Человектак,абогинак.人是这样,而上帝是另一个样。Человекпо-своему,абогпо-своему.人神各有特色。Человектак,дабогнетак.人这样,而上帝却不这样。Человек-небог.人不是上帝。这部分谚语大都以“…так,…инак”、“…,а…”、“…так,…нетак”等句式来表述,以“бог”为神的典型形象代表,直接指明了人与神之间的互为不同,即人不是神。一方面强调人与神各有其特点,二者具有分明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俄谚侧重表达人不能成为神—人主要以谦卑的祈佑者形象存在,而神往往具有无所不能的功用与至高的地位,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从具体特质上解读人与神的这种独立性,首先人是原罪,神是至高,二者所代表的形象意义不同。俄罗斯东正教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原罪,这与神(不论是上帝还是魔鬼)无所不能的形象是相对立的。其次,在理念上人与神是不同层级的存在,神所展现的是对精神的缔造,神代表着行为的自由;人是对某种思想的执行,是精神的追崇者。这些“有别”折射在具体俄谚中,如:-55-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Человекслихостию,абогсмилостию.人类悍恶,上帝慈佑。Бог–чтозахочет,человек–чтосможет.上帝—想做什么,人—能做什么。Человекходит,абогводит.人仅仅是前行,而神引导大家前行。上述例举中,人—“слихостию”、“чтосможет”、“ходит”;神—“смилостию”、“чтозахочет”、“водит”,二者是以互为参照和比较而存在于谚语之中,并以这种形式来强调两者所具有的特质。这种语言与文化的交融使得俄谚更富有展现力与感染力,使两种形象的呈现更为具体化与实体化,凸显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2.人畏神在对俄谚人与神形象关系的研究中,另一个占据语义比重较大的是人畏神。俄罗斯人认为神代表了世界的本原,人类社会的一切是按照神的指引进行。在东正教里上帝创造了人类,是人类的主宰,并安排着人类的一切,人只有在上帝的庇佑下才可以有前途,寻求到生活的美好,这些教义充分的映射在了俄谚中,使得“Бог(Господь)”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在这些谚语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上帝这一形象对于俄罗斯民众生活的重要意义及在其心目中所处的崇高地位,呈现出了一种人对神的敬畏之情。在谚语中相关的表述,如:СБогомхотьзаморе,абезБоганидопорога.心有上帝天下走,反之则难出门。Жить-богуслужить.人生在世,是为了服务上帝。Божескоенеотчеловека,ачеловекотбога.一切天注定。Человекпредполагает,абограсполагае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Вделахчеловеческих,самбогпослух.为人行正,上帝自知。俄谚中表达了人对上帝直接的寻求。作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力量,上帝所拥有的能力是人所不能具备的,正如СильнаБожьярука,Божьярука-владыка.(上帝之手力可主宰天地。)人们想方设法接近上帝,谦卑的对待上帝;上帝也会给人类以帮助、支持和引导,这种人与神的互动使得二者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珍视与培育-56- 第五章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的认知性对比分析的联系,即从相互有别到互相对话。人神对话的产生基于人对神的“畏”,使人去追随,间接或直接寻求神的干预,如此,俄谚中所反映出的人畏神,首先是建立在人们对东正教圣职式的信仰与对神的敬重之上的。人对恶魔的“畏”则是基于对其传言中所描绘的外表的惧怕和对其心邪行恶的恐慌,是人们内心由衷的表达,在谚语中的描绘有:Чембеснешутит.恶魔可以用任何事物开玩笑—什么事都可能发生。Силенбес,игорамикачает.恶魔的力量可以地动山摇。Тынагору,чёртзаногу.你登山便有鬼拉你的脚。Околосвятыхчертиводятся.圣人身边也会有鬼。Чёртпобериотстающих.魔鬼追上落后者。恶魔在谚语中往往也被定义为具有无所不能的神,人一旦堕落、行恶、脱离对上帝的信仰就很容易被恶魔所左右,与恶魔为伍。其强大的蛊惑力、神秘的行踪和灾难性的行为导向,加深了人对“恶”的畏惧和对“善”的珍视。俄谚中对恶魔的描述充实了“神”的多面性,人与恶魔之间的互动代表了一种畏惧与诱导,是人与神形象之间的另一种重要关系。至此,基于东正教对神的信念及态度,俄语谚语中呈现的“人”与“神”的形象关系一方面表达了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区别、互不可替的特点,另一方面,神的全知全能使人依赖神、畏惧神,彰显了神的重要性。(二)汉谚中“人”与“神”的形象关系分析汉谚中特别关注人与神关系中的某种互渗性,这种互渗性大多停留在生命的意义和人的事务上。尽管神的世界不同于人的世界,神却已然被人格化,神被赋予了更多人的意义,神所具有的特质人必然有所对应。与此同时,作为抒发人志的谚语也表达了人作用的重要性,人的某些力量甚至可以与神相抗衡,人与神的关系在汉谚中是世俗化的和谐与平等。1.人神契合汉谚中所阐述对神的崇拜与敬畏并不是因为它是生命的源头,而在于它是人-57-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支持者;神的形象并未被描绘成创造者,而是作为“人”最密切的伙伴角色存在。神道与人事合一,神所具备的特质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神与人成为相互对应的统一体。映射在谚语中,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裳。心到神知,礼到人知。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白天不说人,晚上不说鬼。一方一个神,一方一个人。人有几等人,佛有几等佛。神无大小,灵者为尊;人无大小,智者为尊。例举中“人”与“神”相对,“金装”与“衣裳”、“心”与“礼”、“一口气”与“一炷香”、“灵者”与“智者”相应,“人”与“神”形象之间的联系在谚语中从服饰、心智、等级、功用等方面都彰显了如出一辙的契合性,并在形式、内容上将神现象与人事道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汉谚中所表达的神是作为支撑人的积极作用而存在,并未刻意强调某种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而是将人与神和谐共存于一体并有着同样的分量,使人力与神力之间培育起一种均衡的关系。正如汉谚有言“人是神,神是人”。人对神的态度反应了特定的宗教信仰,人与人格化神的关系体现了宗教的共性主题。汉谚中,神既是神圣的也是世俗的;人与神之间既是伙伴关系,也存在对立关系。在人与神关系的互渗中,汉谚所表达的是人与神之间并非不可逾越。一方面,人对神的崇敬不仅在于可以得到它的庇佑,同时神作为精神的缔造者以神性的光辉引导着人类,激发人的某些特质使其最终能有所成就;另一方面,还在于人为了达到生命至上的要求、为了能获得生命的产生、维持和延续的能力,就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这也是我国主要宗教的活动意义。人的自身修养达到一定境界便可成佛成仙,谚语中,如:佛在我心,我即佛。成神不比人,修行在个人。人不错成仙,马不错成龙。步入佛门不受戒,不受磨炼不成佛。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神仙不肯分明说,留与凡人仔细搜。“不错”、“磨练”、“受戒”、“心坚”,可见,人与神之间的联结在于修行。道-58- 第五章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的认知性对比分析教和佛教中都有修养心境一说,即“心坚可成仙”、“受戒可成佛”,认为人若能达到神的精神培养就可以维持幸福、延长生命和享受自由。谚语中神形象的参与正是源于人对自身的关注,包括修养、意志、态度等,“仙”与“佛”所上升的“神”形象已然成了人所追求的幸福和自由的代名词。因此,汉谚中人与神的形象关系中强调人可成神,神与人相融,从而决定生命,决定人的命运,凸显了人与神的力量所在。2.人胜神“在一些特殊场合,人有权对神采取冷淡的、甚至不友善的态度而不会遭到惩罚。就道教和佛教而言,神道观念似乎并不流行,甚至还对之不友善。在他们的观念中,‘天’知道一切,但它并不干涉。不干涉不是由于其不具有权力,而是因为它宁愿作为伙伴来行动,而不是作为支配者或是主人。”[2]“人”与“神”形象之间这种平等互动的世俗关系映射在汉谚中还体现在人的意志可以超越神的力量。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这形象的解读视角;另一方面鼓舞了人们要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相信人类自己的力量。谚语中,如:敬神拜佛,不如靠自个。不信鬼神,不去庙门。求神拜佛一世,不如修路一尺。求人敬神拜天,不如勤劳种田。不信神,不信鬼,全凭自己胳膊腿。汉谚中有时为了强调人的力量,甚至会质疑或否定神的力量,认为神并非无所不能,神和人一样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映射在谚语中,如:仙人打鼓有时错。神仙也有三个错。人老无能,神老无灵。神仙打鼓有时错,骏马也有失蹄时。神仙鬼怪全是假,巫婆星相尽坑人。语义所反映对神形象本身的质疑,标志着人在打破一些硬性的界限,并开始利用各种冲突的力量挣脱神的束缚。虽然人还从属于神,但这种潜意识背叛的存在,使得人已然不能完全的归属于神了,以至神形象在言语中显现出的是对人的畏惧。在谚语中,如:人多力量大,神仙也害怕。人若身体壮,神鬼不敢靠。-59-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不为私,人敬鬼怕。鬼怕恶人蛇怕棒。上述例举中神已全然被人格化,神具有了人的秉性,甚至会惧怕人。这种对人的惧怕可以来自人力量的强大、身体的健硕、内心的无私或是阴恶的势力,这种畏惧映射的正是人对某些社会关系、社会现象的畏惧。此时谚语中的“神”形象是一种程度的代表,以“神”的境界来表现对“人”畏惧的程度,以其形象言人志,即神都会惧怕更何况是凡人。汉谚的表现形式是将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贯通其中,凸显道德伦理;将理智与情感渗入其中,注重现实生活,以人、事、社会现象为轴心和基础的评价。在汉谚中“神”所扮演的角色是对“人”支持性的存在,“人”与“神”形象关系表现的是二者的同一位,二者相互支持,甚至相互转化。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可以成为“神”,“神“也可以来自凡间,成为“人”的一员。侧重表达神至高无上的同时却不再是唯一的主宰,强调关注人的世界-人神契合、积极入世、自强不息、人可胜神。“人”以各种方式和途径探究“神”的世界,此时的探究也是人对神世界塑造的人类化进一步的完整,强化了人与神的互通互融。(三)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关系对比分析在对俄汉谚语的整理及研究中可见,谈到“人”的时候总会与“神”相关联,而涉及到“神”的时候也往往离不开“人”形象的伴随。“人”与“神”时刻都处在某种关联与互动的状态下,两者互为依托,不可分离,一方离开了另一方就将得不到很好的说明。虽然所处语言系统不同,宗教背景不同,但在“人”与“神”形象的联系上却有着惊人的语义相似之处。首先,在谚语中都提及了“人”对“神”的崇拜与敬畏。如:Всемыподбогомходим(我们都是上帝的子民。);Богдал,богивзял(生死祸福不由己。);Силенбес,игорамикачает(恶魔的力量可以地动山摇。);Жить–богуслужить(人生在世,是为了服务上帝。);不见真佛不下拜;不见真神不供香;心到神知,礼到人知;神仙岂是凡人做等。其次,谚语中都表达“神”对“人”的某种牵引与指向。如:Ктолюбитбога,добраполучитмного(热爱上帝,定能幸福。);Послалбогработу,даотнялчёртохоту(上帝给他工作,魔鬼教他偷懒。);生则升仙,死化为鬼;不受磨炼不成佛等。虽然神学中认为,神的存在是不以人和其它被造物的存在为前提,但从俄汉谚语中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神所作为的一切都是以人为目的和出发-60- 第五章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的认知性对比分析点的,从对精神的缔造到事关宏旨的惩恶施善,人与神形象之间都具有致密的联系,如果离开了人,神的意义也将无法显现出来。当然,“人”与“神”形象的关系在俄汉谚语中所表现的语义侧重具有根本性的不同:(1)俄谚中强调两者间的紧密联系,又界限分明;汉谚中主张人神契合,神道与人事合一。俄罗斯东正教信仰中特别强调人与神的不可逾越,因为人一旦想获得与神平等的地位就会万劫不复,这一点在谚语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Человектак,абогинак(人是这样,而上帝是另一个样。);Человек-небог(人不是上帝。);Человекходит,абогводит.(人仅仅是前行,而神引导大家前行。)“人虽然具有神的形象或是神具有人的某些特质,但这只能说明人是属于神的,而不是说人可以等于神,说到底,人就是一个有限的受造物,而神却是无限的创造者。因此,神人之间截然的分野是不可能消除或跨越的。”[3]大量的俄谚对此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强调人与神形象的截然分野,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凸显了神形象的至高无上。汉谚则将神所具备的特质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使神与人成为相互对应的统一体,如:白天不说人,晚上不说鬼;一方一个神,一方一个人;人有几等人,佛有几等佛等。与俄谚相比,汉谚并未刻意强调某种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而是将神与人放在了同一语义环境中,将神作为支撑人的积极作用而存在,表述人与神形象间的某种相似性。(2)俄谚中强调绝“神”的绝对主宰,“人”的完全顺服;汉谚中彰显人神和谐,人与神的平等互动。“人”与“神”的形象关系在俄谚中另一个突出的表象就是对神的绝对服从,不论是上帝还是恶魔,它们都以一种超越于人的形象出现在言语之中;不论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信服,它们都对人的生产生活起到巨大的影响,如:Господняволя-нашадоля(上帝的意志就是我们的命运。);Господьбогатитивысит,убожитисмиряет(富有高升还是赤贫克制,都有上帝来决定。);Богдаетпуть,адьяволкрюк.(上帝给人以出路,而恶魔给人以火钩。)谚语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对神这一形象的敬畏以及神对世界主宰的身份,凸显神的地位。人与神的形象关系在汉谚中是世俗化的和谐与平等,强调人的作用。汉谚中神是神圣的也是世俗的,既是伙伴也是魔鬼,既有善的也有恶的,但这些都处在次要地位,人的自身修养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使人成为神,甚至超越神,如:神是人,人是神;人若身体壮,神鬼不敢靠。充分的展现了人与神之间的互渗关系,即人与神的和谐平等,正是这种关系的存在决定了生命,决定了人的命运。俄汉谚语表现形式各有不同,表达内容各有侧重。通过对谚语的整理与语义-61-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探寻两种语言系统中的核心形象关系,对进一步回归语言内部涵义的理解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本章小结本章通过谚语例举与解释相结合的手段,对比分析了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关系。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语言“人”与“神”形象关系虽有相似性,但俄语谚语表达的是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区别、互不可替的特点彰显神的重要性,即独立与有别性;而汉谚关注人的世界-人神契合、积极入世、自强不息、人可胜神,即和谐与互渗性。注释:[1]孙浩然.宗教旅游场域中的人神互构与圣俗交织[J].宜舂学院学报,2012(7):38.[2]陈文团.“和谐”亚洲神学的核心范畴[J].学术月刊,2012(3):32.[3]任丽新.儒学与基督教: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及其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105.-62- 结论结论本文运用原理理论、定型理论等理论,从俄汉对比的角度将“人”与“神”的形象在俄汉谚语中进行了系统地对比分析。从而发现,俄汉谚语中“人”与“神”形象在语义内容,形象涵义上存在共性的同时,更多的是个性。首先,对俄汉谚语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的标准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将俄汉谚语分别和熟语、俗语、成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俄汉谚语都是在民间以口头性为形式广泛流传,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生活经历、生产智慧和思想感情的一种体现着民族意识的民间文学体裁,一般表示推理和判断,表述生动、活泼,大部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段,以美的言词表现,在节奏韵律上各有其特点。俄谚在形式上是完整的简单句或复合句,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常常含有转义;汉谚语以单句、复句、紧缩句为主,表现手法上更注重音律、节奏的安排。其次,将“人”的理想形象以性别为基准一分为二,以原型理论为理据,对比分析了“男性”与“女性”形象的心智特点、性格品性等方面在俄汉谚语中的映射情况,并选取“母亲形象”和“英雄形象”这两个典型形象进行阐述。俄罗斯女性有着超越了可视程度的美丽、善良与智慧,是人民意志努力之外的情感和理智,而中国女性尽显儒家“温、良、恭、俭、让”的品性;俄罗斯男性的尚武好战、崇尚个性与中国男性强调伦理品性、崇尚集体主义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在向美、向善的母性形象中如出一辙的体现出了女性原型所凝聚的人类对于精神与道德的理解。同时,认为“人”形象内部是具有个性与同一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定型特点的。再次,以俄汉谚语为出发点,通过词条的数量统计以确定“神”的具体形象。其中,俄谚中所选取的主神形象为Бог(Господь)、Чёрт(Бес、Дьявол),汉谚中以佛、鬼、仙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俄汉谚语中“神”形象原型的对比分析,相同点:1)都有着至高的地位和无所不能的力量2)都具有永恒的灵魂3)都具有“善”、“恶”的维度。不同点:1)俄谚中,“神”侧重其全能性的诠释;汉谚中,“神”强调其平凡性。2)俄谚中,“神”凸显其对命运的影响;汉谚中,“神”展现其存在的状态。并认为“神”形象在俄汉谚语中共有的定型特点,即缔造精神和赏善罚恶。最后,对比分析了俄汉谚语中“人”与“神”的形象关系。两种语言“人”与“神”-63-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形象关系虽有相似性,但俄语谚语强调的是二者独立与有别性;而汉谚关注人的世界,即和谐与互渗性。-6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J.Taylor.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uisticTheory(SecondEdiiton).Oxford:ClarendonPress,1995:59.2.MinekeSchipper.千万别娶大脚女人—世界谚语中的女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3.W.Lippmann.PublicOpinion.NY:Harcourt,1992:17.4.А.И.Молотков.Основыфразеологии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изд.Наука,1977:10~15.5.Большаясове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Сове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1978.6.В.А.Маслова.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M:Academa,2001:101.7.В.И.Даль.Пословицырусскогонарода.M:Гос.изд-худож.литературы,1957:6、18~20.8.В.Н.Морохин.Малыежанрырусскогофольклора.Высш.Шк.,1986:16.9.В.Н.Ярцева.Большой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языкознание.Научноеиздательство,1998:559.10.В.П.Жуков.Предисловиеословарепословиципоговорок.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ихпословиципоговорок.-12еизд.,стереотип.М.,2005:9.11.В.П.Зинченко,Б.Г.Мещеряков.Большой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изд.Олма-пресс,2004.12.В.Ф.Шаповалов.Россиеведение.ФАИР-ПРЕСС,2001:293.13.В.Шубарт.ЕвропаидушаВостока.Москва:Эксмо:Алгоритм-книга,2003:231.14.Д.Н.Ушаков.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Ушаков,1935-1940:1024.15.Д.Э.Розенталь,М.А.Теленкова.Словарь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хтерминов.Изд.2-е.—М.:ПросвещениеРозенталь,1976.16.Е.М.Верещагин,В.Г.Костомаров.Языкикультура.M:Русскийязык,1983.17.Л.В.Гриченко.Русскиеианглийскиепословицыпобудительнойсеманти-ки.Ростов-на-Дону:Ротовский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универс-итет,2006.18.О.Широкова.Жизньпословицы.Русскийязыквшколе,1931(6):117.-65-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С.И.Ожегов,Н.Ю.Шведова.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1995(изд.2,АЗЪ).20.С.И.Ожегов.Оструктурефразеологии.Лексикологическийсборник.вып.2,1957:35.21.С.И.Ожегов.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Изд.Русскийязык,1987.с.461~429.22.Ф.П.Филин.Русскийязык.Энциклопедия.Совет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1979:384.23.Ю.А.Вьюнов.РусскийКультурныйАрхетип:СтрановедениеРоссии.Мос-ква:изд.ФлинтаиНаука,2005.24.B.B.科列索夫.语言与心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66.25.白艳.俄、汉谚语中家庭价值观对比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6.别尔嘉耶夫.邱运华等译.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北京: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7.蔡卓.从中日谚语看中日女性形象.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8.常辰晨.俄汉有关女性的谚语俗语中世界图景的对比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9.陈文团.“和谐”亚洲神学的核心范畴.上海:学术月刊,2012(3):32.30.陈昌治.说文解字·卷九·鬼部.http://www.cidianwang.com/shuowenjiezi/gui4419.htm31.戴红燕.作为美的形象—《圣经》中上帝形象的文本阐释.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32.德·谢·利哈乔夫著,吴晓都等译.《解读俄罗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3.丁昕.俄语成语研究.北京: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1.34.杜芳琴.王向贤.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35.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译.语言与神话.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88.36.冯未卿.俄语谚语语言世界图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7.弗兰克著.徐凤林译.俄国知识人与精神偶像.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8.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9.黑龙江大学辞书研究所.俄汉详解大词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40.侯璞.谚语的语篇功能.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1.贾淑芬.俄汉谚语辞典.沈阳:辽宁大学出版,1996:4~5.42.康诚.俄、汉谚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比较.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3.刘娟.概念分析理论与语言文化研究—俄语语言文化世界图景中的情感概-66- 参考文献念.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44.刘爱玲.禅籍谚语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45.刘白明.中西传统女性伦理价值取向的比较与反思.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46.刘景芳.中西谚语在文化层面上的比较.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7.刘永红.俄汉语对比方法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8.刘永红.袁顺芝.张豫鄂.俄汉成语的文化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9.梅丰.语用学视角的俄汉谚语语义对比.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0.潘冬香.原型理论的认知心理学阐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4):513.51.潘文国,谭慧敏.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2.彭在义.俄语成语释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53.彭在义,汤景辉,彭在善.俄罗斯谚语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54.秦启文.形象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5.任访秋.谚语之研究[J].礼俗北京师范大学,1931(6):17.56.任丽新.儒学与基督教: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及其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5.57.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谚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8.佘姝姝.中西原始初民时期英雄观比较.社会科学家,2005(1):202.59.宋传伟.俄语谚语的民族特点初探.外语学刊,1990(4):43~46.60.宋传伟.简论基督教对俄语的影响.中国俄语教学,1996(4):58.61.孙瑶.俄语谚语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2.沈受君,韩晶石.俄汉汉俄谚语手册.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63.孙浩然.宗教旅游场域中的人神互构与圣俗交织.宜舂学院学报,2012(7):38.64.孙维张.汉语熟语学.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65.索洛维约夫.贾泽林译.俄罗斯思想.杭州:杭州出版社,2000.66.谭林.俄语语言国情学.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67.田桂民.早期中国神仙信仰的形成与演化.南开学报,2003(6):39.68.王忠威.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塑造.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9.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太原:书海出版社,2005:251.70.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1.温端政.俗语研究与探索.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72.温端政.中国谚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2011:1~11.-67-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73.邬杨源.俄语谚语:民族心理语言学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74.吴国华.语言文化问题探索.北京: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7.75.武占坤,马国凡.谚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3.76.武占坤.中华谚谣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2000:6、12.77.徐凤林.俄罗斯宗教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8.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9.杨晓虹.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探讨.语言学理论研究,2008(3):9.80.杨忠,张绍杰.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78.81.叶芳来.俄汉谚语俗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2.姚锡远.熟语学纲要.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107.83.张会森.俄汉语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84.张家骅.新时代俄语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5.张家骅等.俄罗斯当代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6.赵爱国.“定型”理论及其研究—文化与认知空间双重语境之阐释.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10.87.赵国栋.俄语谚语的语言国情学分析.中国俄语教学,1999(4):56~61.88.赵荣,张宏莉.俄罗斯谚语和俗语中的宗教文化色彩[J].西伯利亚研究,2010(5)53~58、56.-6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刘丹《管窥俄谚中的女性形象原型》发表于《林区教学》,2015年第1期。-69- 致谢致谢时光荏苒,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已然接近尾声,在即将告别母校的时刻,有激动、有伤感、亦有好似暮年回首般的眷恋。仍记得刚接到硕士录取通知书时孩童般的欣喜,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一起研讨时融洽的氛围和参加学院晚会时所收获的阵阵掌声。很庆幸能够在斯拉夫语学院度过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在诸位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断成长,从青涩迈向成熟。借此机会,向所有曾经给予过我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同学送上我最诚挚的谢意!首先,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徐英平教授。论文从提纲草拟、初稿完成到内容的修改、语言的选用都得到了徐老师悉心与细致的指导,才奠定了最终的顺利完成。徐老师为人谦和、治学严谨,不论是生活还是在学习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关怀与呵护,在体会到其勤奋治学的精神之余,也总会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文魅力,牵引着我,感染着我。三年来,能在良师门下耳濡目染是我的幸运。其次,感谢学院所有老师对我的教导与培育,感谢同窗好友对我的支持与陪伴,感谢父母和男朋友对我的关心与理解,在曾经迷茫与失落的时候,是你们给予我温暖,让我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会带着你们所给予的爱回馈今后的生活,脚踏实地,乐观向上。也感谢自己,在求学的道路上,带着那份执着与热爱终于完成了自己所迷恋的这份选择。最后,感谢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对我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您的批评指正使我能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科研能力上的优势与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做到更好。刘丹二〇一五年五月于哈尔滨师范大学-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