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成语谚语对比研究 39页

  • 327.32 KB
  • 2022-06-16 14:23:35 发布

汉日成语谚语对比研究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摘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语言文化交流有悠久的历史,探讨两国的语言文化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很多学者都投入了对汉日两国语言的对比研究,从不同视角和不同的切入点进行了探索。就成语谚语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言,有很多硕果,也有缺憾,那就是学者们都纷纷投入到同源成语谚语的研究中去了,或是笼统的对比汉日成语谚语,鲜有学者作不同源成语谚语的对比分析。对汉日同源和不同源的成语谚语进行对比研究,或许会使我们的认识更全面一些。对比研究同源成语谚语,可以知道成语谚语被借用后由于受本国文化历史地理诸因素影响,会出现变形改造现象,以此来认识两国人民在文化心理上的差异。而不同源成语谚语由于土生土长性,更能表现出不受外国文化影响的本国文化心理特色。同时,不同源成语谚语表现出的相似之处,表现出的某种“不约而同”,也助于我们了解两个民族在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和相通之处。两国的成语谚语都具有具象性,重情感描述。不过汉语突现的是大气,有着较为严谨的逻辑结构,喜欢总结;日语则表现出了特有的灵气,并且它的粘着语结构和日本人民“内外有别”的心理导致了日语的成语谚语呈现出更多的暧昧模糊性。另一方面,“大陆文化”的汉语和“岛国文化”的日语在差异中又不时出现“巧合”,这也能透过成语谚语得到真切的反映。关键词:汉语日语对比,成语,谚语I AbstractThereisanarrowstripofwaterbetweenChinaandJapan.Theintercommunionofhistoricalculturebetweenthetwocountriesisoflongstanding.Discussingthetwocountries’characteristicsonlingualculturehasimportantsignificance.ManyacademicianshavedevotedonthecomparisonresearchonChineseandJapaneselanguage.Fromdifferentvisualangleandcut-inpoint,theyhaveexplored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ofthetwolanguagesfromdifferentaspects.Withregardtothefieldofidiom-adage,therearebothmanygreatachievementsandregrets.Oneafteranother,academiciansresearchonhomologousidiom-adagesorgenerallycompareChineseandJapaneseidiom-adages.Therearefewacademiciansmakinganalysisofheterogenousidiom-adagessothatitisalsoavacantresearchdomain.ComparingChineseandJapaneseidiom-adagesfromhomologousandheterogenousaspectscanmakeusunderstandcompletely.Firstly,makingcomparisonresearchonhomologousidiom-adagescanknowthattheborrowedidiom-adageswillappeardistortionandalterationbecauseofthelocalcountry’sculture,historyandgeography.Thisexplainstheculturalmentalitydifferencesbetweenthetwocountries’people.Secondly,heterogenousidiom-adagescanreflectlocalculturalandmentalcharacteristicswhichcannotbeaffectedbyforeignculturebecausetheyarenative-born.Thesimilaritiesofheterogenousidiom-adagesbetweenthetwolanguagescanhelpusknowthatthetwonationshavesimilaritiesinculturalmentality.Thetwocountries’idiom-adagesbothhaveconcretionandpayattentiontoemotionaldescription.ButChineselanguageisgoodatsummarizing,havingmorepreciselogicalstructure.WhileJapaneselanguagepresentsmuchofobliquityandillegibilitybecauseofitsagglutinativestructureandthattherearedifferencesbetweeninsideandoutsideofJapanesepeople.AlthoughitdiffersinthousandswaysbetweenChineselanguage–II continentalcultureandJapaneselanguage–insularculture,therearealsomanycoincidences.Thiscanbereflectedclearlybythestudyonidiom-adages.Keywords:ComparisonbetweenChineseandJapaneseLanguage,Idiom,AdageIII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1绪论1.1研究的意义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国人民在不同的国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化。语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其实是一国国民心理的反映,研究语言文化特色也就是探索人民的心理特点。笔者试图从成语谚语入手,来研究两国语言文化。成语谚语虽然只是语言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但却能折射出一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历史变革等诸方面。成语以来源于书面语的居多。谚语多来自劳动人民阶层的口语,因此有“俗谚”的说法。选择成语和谚语作为研究对象,能更全面的反映全社会的语言文化情况。中日两国很早就开始交往,两国语言、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交流碰撞,有着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将两国成语谚语进行对比,可以了解两个民族语言、文化如何相互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所能达到的程度。虽然中日两国对于本国的成语谚语研究较为成熟,但关于对比两国成语谚语的研究还未形成全面系统的体系,仅有一些文章作过这方面的介绍。有的作者的研究过于留于表面形式,仅比较了外形的不同。一些比较了意义和语用的文章,又只限于比较同源的成语谚语。到目前为止,对于不同源成语谚语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所以本人立志做一下这方面的探索尝试。1.2成语谚语的界定1.2.1汉语成语谚语的范围汉语的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①刘叔新在《汉语描写词汇学》说,一个固定语,如果有一层字面上(表面上)的意义,同时透过它又有一层隐而不露的意义,而且这隐含着的意义才是真实的意义,那么就会被大家看作1 成语。成语有俗成语和雅成语之分。俗成语来自口语,如:“婆婆妈妈”、“七拱八翘”;雅成语来自书面系统,如:“厉兵秣马”“胸有成竹”。我们平时研究的成语实际是以雅成语为主。谚语是俗语中的一种。郭绍虞先生的《谚语的研究》说:“谚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后来许多论著沿用这个说法。近年来,对谚语的性质的探讨进一步深入。武占坤、马国凡所著的《谚语》说: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王勤的《谚语歇后语概论》说: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戒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中的现成话。宁矩在《谚语、格言、歇后语》中说,凡是为增强语言效果而把屡试不爽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用以喻事明理并在用词上较为定型的直语常言,就叫做谚语。上面这些说法各有侧重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强调了谚语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以传授经验为目的。有的谚语是来自人民生产实践中的观察总结,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苏州不断菜,杭州不断笋;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有的是生活历程中的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有理不在声高;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等等。1.2.2日语成语谚语的范围关于日语的成语,一些日本学者有相关的论述:在金田一春彦和池田弥三郎所著的《学研国語大辞典》中提到“”成語(せいご)时,是这么解释的:①昔の人によって作られ、きまった形をとって言いならわされてきた言葉。②熟語。(①古人创作的,有固定形式的惯用的语言。②熟语)。《三省堂新明解国语词典》说,日语的成语主要是指“故事にも基づいて出来たり、有名な古人が言い出したりした熟語で、気のきいた(含みの有る)表現とし2 てなんかというと引用されるもの。”(来源于典故或是出自有名的古人口中的熟语,表达一定的意义且常被引用。)比如:以心伝心、喪家の犬、黒白を争う、いってき千金、草を打って、蛇を驚かす。对于日语的谚语也有相应的解释:《学研国語大辞典》中把谚语(げんご)解释为:①俗に用いられる言葉。俗語。②ことわざ。(①习用的语言。俗语。②古谚)。《三省堂新明解国语词典》说:その国の民衆の生活から生まれた、教訓的な言葉、短く、口調(クチョウ)のいいものが多い。(大多数来源于国民的生活,有规戒意义的,短小的韵语)。比如:両手に花、花より団子、朝霧は雨、夕霧は晴れ、出る杭は打たれる、可愛い子には旅をさせよ。1.2.3汉日成语谚语所指范围对比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日语中的成语谚语和汉语的成语谚语有交叉的地方,比如成语都强调有固定形式这一点,但在形式上,汉语的成语多为四个字组合,日语没有字数的要求,汉语的成语侧重长期习用,有出处,日语的成语则强调古代人所作。由于日语的成语还可以理解为熟语,这样就超出了汉语成语的范围。谚语都强调是来源人民群众的日常用语,且含有一定的经验教训,形式为短句或韵语,不过日语的谚语还可以理解为俗语。所以总的来说,日语的成语和谚语所涉及的范围②要比汉语的广。1.3关于成语谚语的研究1.3.1关于汉语成语谚语的研究汉语成语研究方面的论著有马国凡的《成语》和刘洁修的《成语》等。这两本著作的论述都较为全面,从性质到结构、从源流到运用,从字面意义到比喻意义,还有和其他语汇,比如和谚语、歇后语等的横向比较,几乎把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3 马先生的《成语》还提到了成语的规范化和成语词典的编撰,堪称是一本大全。刘先生的《成语》还特别提到了“借用成语”的概念,书中指出,来自佛经中的成语大多不应看作借用成语,借用成语由于既要合乎汉语的构词特点,又要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所以委实不多。刘先生还指出,在处理语源不详的成语的时候,要谨慎,不能轻易地视为借用成语。另外,刘先生从语义溯源和字面溯源两个角度分析了辨证源流的途径,并提醒大家注意成语古今义的关系。汉语关于谚语的研究,代表性的著作有:武占坤、马国凡合写的《谚语》以及温端政的《谚语》等。武、马二位先生的《谚语》除了给谚语划界和定性之外,着重讨论了谚语和成语,谚语和歇后语以及谚语和格言、警句的区别。对谚语的创造手法,语法结构,用词造句和修辞等方面都作了细致的分析。温先生的《谚语》提出辨别谚语和其他语汇时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辨别,内容更具有决定性。并在谚语的产生和发展,包含的思想内容、语义结构、语法功能等方面都有所论述。他认为谚语的语法功能是:谚语能单独成句;能充当句群的组成部分,能充当分句,充当复句的组成部分,能充当单句的一个成分。温先生还分析了谚语的语义问题,包括字面意义,实际意义,浅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关系。除了这些专著之外,关于成语谚语的辞典更是数不胜数。1.3.2关于日语成语谚语的研究目前还未看到日本人写的关于成语谚语的专著,但在一些关于日本语的论著的相关章节中有所提及这方面的知识。如:芳贺绥的《日本人らしさの構造》中从语言的文化圈和民族性入手,提出了日本的岛文化特色和文化类型,分析了日本人的自然观,讨论了日本人的思考方式在成语中的体现,以及谚语中所反映出的日本人喜爱比喻的特点。金田一春彦的《日本語の特質》论述了日语所受的汉语的影响以及日语对其他语言的影响,还有日语在发音,文字,语言表现上的一些特点,最重要的是将关于日本人生活的重要词汇作了一个较为细致的分类。他的另一部著作《日本人の言語表現》也分析了日语的一些特点。中国学者魏育邻编著的《现代日语的表现与修辞》中提到了一些成语性的固定比喻的例子。王蔚的文章《从日语俗谚看日本文化中的人情观》刻画了栩栩如生的4 有情有义的日语谚语故事。万红梅的《日语成语的文化阐释》分析了日语成语的文化内涵。这两篇文章使我们感到日语的成语谚语也有它自己的文化生命,并非是对汉语成语谚语的一味的照搬修改。还有一些日语成语谚语的辞典,如石井庄司的《日本諺語成語辞典》和福隆庄的《日文成語諺語惯用語大全》等等。1.3.3关于汉日成语谚语的对比研究望月八十吉在《中国語と日本語》中比较了汉语和日语的词汇在起源、音节构造、借用,以及语言在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异同。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成语谚语,但对于中日词汇的表现特征作了一个总体的大概分析。汉日成语谚语对比研究的专著本人尚未看到,但有一些学者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如:冯峰的《中日同源成语的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中日同源成语的意义异同。指出在古代的时候,日语大量吸收了中国成语文化,并就中日同源成语的古今意义变化作了比较。他的另一篇著作《中日同源成语意义的异同》也主要从意义角度分析了同源成语语义的差别和日本成语的语义演变分化。日本大学郑亨奎的《汉日成语对比研究》从形式上对比了同形和不同形的中日成语,并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分析了留学生在运用汉语成语时所产生的偏误。王菲、刘旭宝的《日汉成语对比研究》阐述了对汉日成语的概念的理解,重点分析了汉日成语的各种变体,比如变体式,压缩式,等等。天津外国语学院冯明舒的《中日谚语比较初探》则从意义、结构、修辞等方面探讨了中日谚语的异同。杜海怀的《中日谚语在翻译时的差异》指出了一个民族的谚语在受到各种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时,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尤其当一个谚语有多种意思时,在应用上需要注意各个语义之间的细微差别,不能随意更换。并强调了翻译时要注重原文的文化特质。还有一些文章分别从中日成语谚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对比。但总的来说,关于中日成语谚语的对比研究还是不够充分,未形成体系,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待加强。5 2汉日同源成语谚语的对比2.1来源中国成语多来源于古籍。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卷土重来”源于唐朝杜牧的《题乌江亭诗》;“隔靴搔痒”源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谚语与成语不同,一般来源于人民生活,不论是农谚也好,社会谚也好,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如:“早霞红丢丢,晌午雨浏浏”是对天气变换的观察体会;“庄稼一朵花,全凭肥当家”是农民的耕种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是反映生活教训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人民群众对身体保健知识的总结。关于日语的成语谚语的来源,我根据石井庄司的《日本諺語成語辞典》③作了一个统计,和汉语同源的日本成语谚语共约549条。其中约50%来自中国的古籍,如:“”我が心石にあらず転ずべからず出自《诗经》“我心非石,不可转也”;“韦編三たび絶つ”来源于孔子读《易》的故事(见《史记·孔子世家》);“鹬蚌の争い”源自《战国策·燕策二》;“”錦上花を添える源于王安石的诗“丽唱仍添锦上花”所提炼的“锦上添花”;陶渊明诗中的“岁月不待人”也被日本人采纳作“歳月人を待たず。”汉语和日语的成语谚语中都有来自西方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如:“火中の栗を拾う”来自伊索预言的“火中取栗”;“”禁断の木の実は甘い源于旧约圣经的“禁果甜”;“”習慣は第二の天性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的格言“习惯为第二天性”;“少年よ大志を抱け”是美国克拉克博士给年轻人的警句“少年应怀大志”;而“我思う故に我あり”是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汉语和日语的同源成语谚语中还有一些是取自佛教经书的,比如:“”屠所の羊是摩珂魔耶经的“待宰羊羔”;“盲亀の浮木”是涅磐经的“盲龟值浮木”。6 2.2借入后的改造2.2.1语音的改造2.2.1.1汉语成语谚语的语音特点汉语成语绝大多数为四字格,这是汉语成语文化的一大特色。这是因为中国人自古就追求对称美,所以四字成语就大受欢迎了。中国人追求对称美还体现在读法上,由于双音节和四音节都是自足的,具有均衡稳定感,所以有一些成语,即使从逻辑停顿上本应当划分为:一+(衣+带)+水、举+(不+胜)+举、(不+解)+之+缘,朗读时也要读成:(一衣)+(带水)、(举不)+(胜举)、(不解)+(之缘)。虽然“举不”、“胜举”、“一衣”、“带水”、“之缘”没有意义,在语法上也不能成立,但“汉语中四言词组即使在意义上不能看作两个双音词的结合,但在念的时候,还是可以不顾意义,读作两个二音步。”而当遇到奇数音节时,往往通过“奇数+奇数”的组合,达到均衡美,如:人心齐,泰山移;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汉语谚语由于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在结构上不如成语稳定,有时多一个成分少一个成分或换一个成分也可以,相对成语而言,在音节数量上无明显特征。大部分谚语的音节数都多于四个。在节奏上,谚语讲究声律美。由于谚语的形式比较多变,所以情况也比较复杂。四言的谚语节奏为“二+二”,如“机不可失”的逻辑停顿为“机+(不+可)+失”,朗读仍是“(机+不)+(可+失)”。五言的谚语节奏多数是“二+一+二”或“二+三”,只有少数是“三+二”。如“日久见人心”是“(日+久)+见+(人+心)”,“礼多人不怪”是“(礼+多)+(人+不+怪)”。六言谚语的节奏多数是“二+二+二”,少数是“三+三”,如“一客不烦二主”是“(一+客)+(不+烦)+(二+主)”。七言多数情况是“二二三”,少数的节奏是“二三二”、“三一三”,如“不受磨炼不成佛”为“(不受)+(磨炼)+(不成佛)”。谚语中有很多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如:要龙要虎,不如要土;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等等。这两个部分的节奏也分别和前面提到的四言、五言、六言等谚语的节奏基本相同。但如果这两部分分别是三个音节的话,它们的节奏有时是“二+一,二+一”如“一回生,二回熟”,有的是“一+二,一+二”如“风不动,草不摇”,还有的是“一+一+一,一+7 一+一”如“树靠根,人靠心”。讲究节奏和押韵上,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2.2.1.2借入日本后的改造日语的汉字不直接对应音节,而是相应的假名对应音节,并且假名又以莫拉(MORA)音节为基础。这样一来,大量的从中国借入的四字成语到了日本人口中基本都成了7拍。又加上日本人喜欢奇数,因此读起来充满错落感的7拍日式成语大受欢迎。而日本人是不喜欢“四”的,因为“四”和日语的“死”同音,还有57调的和歌和俳句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从汉语中借用的同形成语,即使在书写形式上保留了四个汉字,读音也并非四个音节:一挙両得(いっきょりょうとく)、大器晩成(たいきばんせい)、徹頭徹尾(てつとうてつび)、明眸皓歯(めいぼうこうし)等等都是七个音节,当然也有其他音节数的,如,多岐亡羊(たきぼうよう)是六个音节。除了音节数量的改变,在读音上也有改变,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完全音读(保留汉语读音):“”虎視眈々(こしたんたん)、朝三暮四“(ちょうさんぼし);音读和训”读混用“”刎頚の交わり(ふんけいのまじわり)、同病相憐れむ(どうびょうあいあ“われむ);完全训读(按照日本固有读音)”“病は口より入り禍は口より出ず(やまいはくちよりいりわざわいはくちよりいず)”“、志ある者は事遂に成る(こころざしあるものはことついになる)”。以《日本諺語成語辞典》所收录的1440条成语谚语为例,完全按照汉语(姑且不论唐音还是吴音)的发音来读的日语成语谚语仅占4.44%,而一大半是进行了改造的。2.2.2形式结构的改造2.2.2.1汉语成语谚语的形式结构特点成语的形式以四字格居多,比如:“高不可攀”、“画龙点睛”、“姹紫嫣红”、“兴风作浪”、“怡然自得”,但不能说四字格就是成语,如“艰苦朴素”、“骄傲自满”、“笔墨纸砚”、“生老病死”、“梳妆打扮”是四字格,但不是成语。同时,我们也不能认为不是四个字的就不是成语。有的成语少于四字,如“问津”、“推敲”、“莫须有”、“鸟兽散”、“下马威”,有的是五字、六字、七字、八字,如:“坐山观虎斗”、“五8 十步笑百步”、“醉翁之意不在酒”、“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有的成语以单句形式出现,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是复句,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过,其中还是以四字结构的成语最符合中国人以偶为佳的心理。谚语在形式上,以“对联式的韵语和短句为基本形式”,如:“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死猪不怕开水烫”,“磨刀不怕砍柴功”等等。其中复句占了大部分。因受到成语、古诗辞的影响,复句前后部分的字数大多相同,除了2·2·1·1小节中提到的三字和三字组合外,还有四字和四字、五字和五字或七字和七字的组合,并且讲究对仗。例如四字+四字: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新病好医,旧病难治;五字+五字:说话要思虑,吃饭要细嚼;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七字+七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有的谚语甚至是三个部分组成,“人情一把锔,你不来,我不往”。另外也有一些谚语的前后两部分字数不等,如有:“蒜有百利,独不利于眼”等,但为数很少。2.2.2.2借入日本后的改造因为是同源,所以一部分汉语成语谚语在被日本借用后,保留了原来的状态,如“温故知新”、“弱肉強食”、“大同小異”、“白髪三千丈”等。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汉语成语谚语被借入到日本后,形式上被改变了。这种改变首先体现在字数的变化上。比如:“唇亡齿寒”变成“”唇亡び歯寒し,有11个音节,除了四个汉字外,还有两个假名。“五十步笑百步”改为“五十步百步”,减少了一个汉字,音节数是7个。形式上的改变还表现为更换汉字,如:不偏不倚——不偏不党,虎头蛇尾——竜頭蛇尾。不过更多的情况还是把有“之”的汉语成语谚语中的“之”换成“”の,或者增加一个“”の(日语的“の”相当于汉语的“之”),如:9 “之”换“の”增加“の”汉语成语谚语对应的日语汉语成语谚语对应的日语成语谚语成语谚语乌合之众烏合の衆俎上鱼俎上の魚邯郸之梦邯鄲の夢背水阵背水の陣图南之翼図南の翼蝴蝶梦胡蝶の夢青云之志青雲の志沧海一粟滄海の一粟燎原之火燎原の火铁中铮铮鉄中の錚々辽东之猪遼東の豕白面书生白面の書生宋襄之仁宋襄の仁梁上君子梁上の君子五车之书、五車の書药笼中物薬籠中の物汗牛充栋破竹之势破竹の勢い鹬蚌之争鹬蚌の争い金兰之契金蘭の契り管鲍之交管鮑の交わり水鱼之交水魚の交わり刎颈之交刎頚の交わり各种变形中,最多的改变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语法结构,将借入的汉语成语谚语进行改造(上述的把“之”换成“の”,或者增加一个“”の的情况也是属于按照日本的语法结构来改造汉语成语谚语)。如:鲤鱼跳龙门——鯉の滝登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計逃げるに如か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九仞の功を一篑に欠く,等等。以《日本諺語成語辞典》的1440条成语谚语为例,按照日本固有的语法结构来改变汉式成语谚语的占了95.6%。特别要提出的一点是:汉语成语在日语中的词汇化。即,有一些出自中国典故的日语成语在汉语词汇中并没有出现过;或是作为词使用,而不作为成语使用;又10 或者古代汉语里有过,现代汉语中没有了,但在日语中仍然作为成语使用,如日本人会说“未来のことをいくら心配してもきりがない、それは杞憂というものだ。”“、彼は父の逆鱗に触れて、勘当同然だ。”像这样的例子还有:矛盾、蛇足、守株、三顾、望蜀,等。2.2.3语用的改造一部分成语谚语在借用后保留了意义用法上的原滋原味,如:“悬羊头卖狗肉——羊頭をかかげて狗肉を売る”,用来比喻用好东西作幌子来推销恶劣的货色,而事实上并没所说的那样好。另一方面,由于受本国民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等因素影响,有一些借入到日本的成语谚语会有语用上的改变。一般有三种情况:(1)意义完全改变朝秦暮楚——朝秦暮楚汉语原来的意思是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后比喻反复无常。而日语指无固定的住处。(2)引伸义有增减瑞雪兆丰年——雪は豊年の貢汉语和日语都表示大好的冬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但日语中增加了比喻“白发”这一用法。(3)意义相近,但感情色彩有别小心翼翼——小心翼翼汉语义原指严肃虔诚,现多用于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多为褒义或中性。日语义虽然在形容举动谨慎这一点和汉语相同,但日语的“小心翼翼”多形容胆小怕事,做事过于谨慎,感情色彩主要是贬义。2.3借入后出现多种变化的原因汉语的成语谚语进入日本后出现语音、结构、语用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其原因,11 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1)借入过程中出现了误传。虽然这一点无从考究,但这个现象发生在任何一个语言的借入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现象。(2)借入时受到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和影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语音上。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每个时期的文化交流都大致被限定在某一个大的区域里。比如在日语的成语谚语里会发现有五花八门的各个时期借过来的读音,大体分为:吴音,汉音,唐音。吴音传入日本的时代大约是五世纪到六世纪中叶,主要是模仿当时中国江南地区的方言音(古时的吴地),如:人を見て(见人说法)中“人”读“にん”,就是吴音的读法。而汉音大约是六世纪末叶到十世纪期间传入日本,相当于中国的隋唐时期,读音模仿长安、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方言,如:人生七十古来稀なり(人生七十古来稀)中的“人”读“じん”。唐音,不是指唐朝时传入的,而是宋以后传入日本的,遵循的是以江苏南京为中心的地方音。由于唐音主要由僧人引进,所以多出现在佛经中,在成语谚语的读音中所占比例极少。在这三种类型的读音中,因为唐文化对日本的强大冲击,又加上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的大力提倡,所以汉音在各种读音中占了绝对优势。(3)受到本国固有语言系统的制约。正是因为日本人根据自己的语音和语法构造改造了很多借入的汉语成语谚语,它们才会出现和汉语不同的面貌。日本人很多时候没有套用汉语的四字结构,而是按照他们的主宾谓的结构和粘着语的特点将汉语的成语谚语变形。(4)体会成语谚语的角度不同,导致解释和应用时的偏差。此类情况有很多,比如前文提到的“小心翼翼”就是因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体会不同,才会赋予这个成语不同的感情色彩。(5)不同的语言发展习惯日语的成语谚语较多的延续了借入时期的古义或古貌,但汉语的成语谚语已经偏离古义或舍弃古貌。并且日语的成语谚语在诞生了新的意义和用法后,往往保留以前的意义和用法,所以有一语多义的现象。而汉语的成语谚语在发展中则往往出现新义就淘汰旧的,这样一来,有的成语谚语的意义和用法就大大远离原义,变得面目全非了。如:柳暗花明——柳暗花明,本指绿柳成荫,繁花似锦,唐人王维《早12 朝》诗之二:“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后来汉语比喻处于逆境骤然转向充满希望的顺境,而日语则继续保留了最早的古意,同时衍生出花柳巷、烟花柳巷的意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汉语里面已经消失不用了,但在日语里还依然保存。如:“虎头蛇尾——竜頭蛇尾”,日语的“竜頭蛇尾”是指头大如龙,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来势汹汹,后来却衰退下来,或者开始很优秀,后来却变得不好。汉语过去也有“龙头蛇尾”这种说法,但现在已经不用。现在和日语的“竜頭蛇尾”同义的是“虎头蛇尾”。这是因为在中国,“龙”是“天子”的象征,多用于褒义词,而“龙头蛇尾”是贬义词,将“龙”用于贬义词,不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所以逐渐消失。而日语没有和中国一样的关于“龙”的文化背景。13 3汉日不同源成语谚语的对比3.1来源在上一章已经提到过了汉语成语谚语的来源。这里主要说一下和汉语成语谚语不同源的日语成语谚语的来源。不同源的成语谚语主要是在日本国土上原创的,在《日本諺語成語辞典》中,和汉语不同源的日本成语谚语中,来自民间流传的占87.3%。如:鯖を読む(打马虎眼)、魚心あれば水心あり(人情一把锯)、瓜のつるに茄子はならぬ(乌鸦窝里出不了凤凰);源于诗歌的占1%。如:酒屋へ三里豆腐屋へ二里(穷乡僻壤)、門松は冥途の旅の一里塚(每至新岁伤老大)、孝行のしたい時分に親はなし(子欲养而亲不待);源自历史故事的占5.4%。如:鎧袖一触(鸡蛋碰石头)、薩摩の守(坐霸王车)、小田原評定(议而不决)、清水の舞台から後ろとび(孤注一掷);出自童话故事的仅占0.2%。如:開けて悔しき玉手箱(后悔莫及)、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不胜惶恐),等等。还有一些来源于其他方面的成语谚语。其中来自民间的谚语和成语最能体现日本的生活状况和产业,经常出现蔬菜、鱼类、鸟类等本体。比如:青菜に塩、鰻登り、雀の千声鶴の一声,与此对应的汉语成语谚语分别作:垂头丧气、直线上升、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由于缺少了蔬菜、鱼类、鸟类等本体,汉语成语谚语中体现的生活气息似乎不是那么浓了。另外,源于日本自身历史故事的成语谚语很多,这点和汉语很相似,这说明把成语谚语当作历史文化的载体一点也不为过。3.2形式差异3.2.1字数、音节差异如果说和汉语同源的日语成语中还有很多在书写形式上保留着四字格的话,那么日本原创的成语谚语是四字格的就很少了。《日本諺語成語辞典》收有日语成语谚语1440条,其中四字成语谚语有137个。非同源的成语谚语891个,四字格形式的14 有76个,比例为8.5%;而其中的四字全部为汉字的成语谚语只有29个(减去来源佛教的3个,实为26个),占3.3%。同源的成语谚语459个,四字的成语谚语有59个,比例为11%,就已经高出同样情况下的不同源成语谚语的四字格的比例8.9%了。以不同源的成语谚语作为分析对象,更能突出日本人不重视偶数,不喜欢“四”,而崇尚奇数的心理。3.2.2语法结构的差异在不同源对应的成语谚语中,通过对汉语成语谚语和日语成语谚语的语法结构对比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日语成语谚语中的以动词,形容词结句的比例高于汉语,另一方面,汉语成语谚语中以名词结句的(包含本身就是名词的)比例也高于日语。以《日本成语谚语辞典》为例,笔者从其中搜集到的894条对应的不同源成语谚语中,汉语的成语谚语里以名词结句的有402条,达到45%,以动词,形容词结句的有492条,占55%。日语的成语谚语里以名词结句的(包含本身就是名词的)只有169条,仅占19%,而以动词、形容词结句的有894条,高达81%。其中以否定形式的动词、形容词结句的比例也远高于汉语的成语谚语,日语有126条,占了14%,汉语只有33条,占4%。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在语序上,汉语中的谓语紧跟主语之后,否定位于要否定的词语之前;而日语的谓语主要由动词充当(有时是形容词或其他性质的谓词),否定成分和动词粘在一起,永远在句子的最后,用来说明名词的词语位于名词前,甚至是很长的修饰语也位于名词前(如果这个修辞语中有动词或否定,也遵循动词置后,否定和动词粘在一起,在此结构的最后的原则)。不管是全句的意思也好,是某一部分很长的修饰语也好,要想明确说话人的意图,必须看完全句或是修饰语的全部。3.3表达方式的差异在表达方式上,日语喜欢用否定来表达肯定意思,把明明可以用肯定式的句子采用否定形式来表达,比如:[空腹は最良のソースである]这句谚语,日本人不喜欢15 使用,而喜欢用[空きっ腹にまずいものなし]。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骄者必败——驕れる者久しからず(骄傲的人不长久);孤芳自赏——独り自慢のほめてなし(自满得不到称赞);还有使用了两次否定词的:敬而远之——触らぬ神に祟りなし(不触怒鬼神,鬼神就不作祟)。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句子理解的难度,减少了透明度,增加了意思的模糊性。汉语的成语谚语中,被动句很少,即使有也大多为直接被动。而日语的被动句比比皆是,似乎更习惯用被动的方式来体现日本人的委婉、暧昧的心理状态。相比日语,汉语成语谚语喜欢较直接的表达方式,而日语成语谚语喜欢间接表达方式。这既有日语结构本身的原因,也有文化等方面的因素。3.4修辞手段的运用3.4.1汉语成语谚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汉语成语谚语中有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有借代: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对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花鲜易落,松老常青。反复:看树看根,看人看心。夸张:宰相肚里能撑船,人心不足蛇吞象。回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排比:笑脏笑拙不笑补,笑馋笑懒不笑苦。递进: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双关:靠着大树好遮阴,等等。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是喜欢追求均衡对称的美,这反映到修辞中,就是特别喜欢并列式衔接方式(话语结构的类型,基本上可以归为横式关系,即并列式;纵式关系,即顺承式和主从式)。而对偶是横式衔接法中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手段,在汉语修辞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汉语成语谚语中的对偶有:一尺水,十丈波;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金钱如粪土,人品值千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除了对偶,横式衔接法在汉语中还表现为互文,对照,排比,映衬,层递等。不过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用得最广泛的。比喻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受到民族文化的制约,汉语比喻当然就是在汉文化的制约之下产生和形成的,就必须有汉民族的文化色彩。明喻,会出现“如”、“似”、“像”、“似的”等比喻词:救16 兵如救火;光阴似剑,日月如梭。暗喻有暗喻词“是”、“变成”:田是崽,水是娘;人是铁,饭是钢。借喻,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比喻:蜂腰猿背,剥茧抽丝,等。需要指出的是,同一个成语谚语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可以是多种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因为许多修辞手法之间并不是对立和排斥的。可以既是设问,也是比喻;既是比喻,又是排比和反复。比如排比比喻: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知臣莫若君,知徒莫若师。3.4.2日语成语谚语中运用的修辞手段对偶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方式之一,受汉诗、骈文的影响,日语中的对偶出现在汉文体的文章中,当然也在一般文体和日常语言中被广泛应用。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音节和谐、意义相关的词组或句子成双成对的排列起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如福泽谕吉的名言:天は人の上に人を造らず、人の下に人を造らずと言えり(可谓天不造人上之人,也不造人下之人也)。日语的成语谚语中,运用得最多的是比喻。比如:“”鬼の首をとったよう用“斩下了鬼怪首级一样”来比喻“洋洋得意”;“蜂の巣をつついたよう”用“捅落蜜蜂窝,蜜蜂乱飞”来形象的比喻人们因慌张、喧闹“乱成一团”;用“竹を割ったよう”,也就是“劈竹子一样”来形容“心直口快”,因为竹子能顺利的劈开,劈开的竹子里也空无一物,恰好比喻爽朗善良的人。比喻中使用了ようだ、まるで、ちょうど、ごとし等比喻词的成语谚语属于明喻,以“象⋯⋯一样”、“宛如⋯⋯”、“正如⋯⋯似的”的方式来刻画栩栩如生的形象。不使用比喻词,把喻体和本体直接等同起来,常以“…になった”、“…と+动词”、“…に+动词”等形式出现的是暗喻,暗喻比明喻所表达的感情要强烈一些,在日语的成语谚语中较少见。还有一类是借喻,借喻的本体和喻词均不出现,直接把喻体当本体来叙述,较其他两种比喻要更含蓄,意在言外。借喻在日语的成语谚语中使用较多,这可能是因为借喻的方式更符合日本人含蓄暧昧的心理特征吧。如:詩を作るより田を作れ(牡丹花好空入目)和人はパンのみによって生くるにあらず(人非仅依食而生)句中的“诗”、“田”、“パン(面包)”均是喻体,不限于字面的意思,而是分别比喻了“精神生产”、“物质生产”、“生17 活的物质需要”,既生动又耐人寻味。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出现在成语谚语中的比喻形式固定,本体喻体不能随便更换,如:滝のような汗(汗如雨下)不能换成“雨のような汗”;水をうったように静かになる(鸦雀无声,万籁俱寂)也不能说成“雀はないように静かになる”。除了比喻以外,拟人的手法也能生动的表达事物,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拟人就是把客观事物当作人来描写,使之人格化。比如用“猫の手も借りたい”来比喻“人手不足”,显然比直接使用“”人の手的效果要鲜明多了。能给人造成深刻印象的修辞手法除了拟人还有夸张。夸张是为了强调或突出客观事物,或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特征做艺术上的扩大或缩小,故意言过其实。比如:人生は一行の詩にもしかない(人生还不如一行诗),一日千秋の思い(一日千秋之思),不仅不会让人感到不实,反而能强烈的感到作者的感情。除了上述种种修辞手段,暗示也是一种能体现日本文化心态的表现手法。暗示法的特点是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而是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暗示烘托,使读者通过想象得到强烈的实感,比起具体的描写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有时也是为了不明说,回避不吉利的事,冲淡哀伤。日语中有一句成语叫“言わぬが花”,意思是说“最好什么都不说,或者与其完完全全的说出,到不如稍保留些更有意思”。暗示法就是日本人的这种语言表现特点的典型反映。如“木仏金仏石仏”这个谚语中,只出现了三种“佛”,什么评论都没有,但由于这些都是没有生命的事物,并且“佛”给人高高在上的印象,人们总是有求于他,所以,虽然只是三个短短的名词,人们却可以从中强烈的体会到“冷酷无情”。与暗示有类似效果的还有省略,省略的表现风格委婉朦胧,能引诱读者去思考想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省略的部分往往正是作者想要强调的。如:“駆け馬に鞭(をかける)省略了最重要的谓语部分“をかける”,成了“駆け馬に鞭”,但人们却能联想到“加上一鞭”,也就是“快马加鞭”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词,虽然同音词太多容易造成误会,但如果能巧妙利用同音词或发音相近的词之间的联想关系,就能为文章增色,所以在日语的成语谚语中,谐音也被作为修辞手段经常使用。如:秋風が立つ。秋(あき)与飽き(あき)的读音相同,飽き(あき)指对某一人或事物产生了厌倦18 的意思,而“秋風が立つ”这个谚语就常用来表示相爱的男女之间关系冷淡下来的意思。“一富士、二鹰、三茄子”这句谚语是说,在年初做梦时梦到富士山、老鹰、茄子,就会给人带来好运。富士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高大、壮观,老鹰有锐利的爪,可以牢牢抓住机遇,而茄子就是取它的发音“なす”,“なす”不仅是茄子的读音,也是“成す”的发音,表示完成或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梦到了这三样,就可以功成名就了。此外还有倒置、关连和对照、列举与递进、反复、反语、逆说、幽默等修辞手法。3.4.3汉日成语谚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段对比我们可以注意到,两国的修辞在取向上各有偏重。汉语的成语谚语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和汉语不同源的日语成语谚语喜欢用长句,使得思维变复杂。不过,较为简短的汉语成语谚语里包含的信息较全,而较长的日语成语谚语里包含的信息有时却不全,必须经过一翻思考。这也可以从两国惯用的修辞手法上看出来。日语的成语谚语里喜欢用借喻,暗示,谐音,甚至省略,体现了日本民族重意会轻逻辑的语言特点,而汉语的成语谚语喜欢用明喻,对偶,反映了汉民族相对来说讲究形式,重明快的特点。两国的修辞观念有很多相似性,同一性,因为它们在形成的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准确的说汉语修辞学对日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总的来说,(1)都很重视形象性和生动性,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两国语言都喜欢用比喻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2)言尽而意未尽。汉日的成语谚语通常都避开空洞的直述,而追求一种让人回味无穷的表达效果。(3)轻逻辑分析、重情感综合。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更欣赏和满足于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其实两国同属东方文化圈,语言自然也呈现出东方式的思维特点,缺乏逻辑和分析。只是日语在表达上少了些大气,多了些灵气罢了。19 3.5不同源成语谚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活除了结构形式上的差异,两国的语言在内涵上所呈现的不同更丰富。由于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地理环境,心理认知等等的不同,即使要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各国也会采用不同的成语。3.5.1汉语成语谚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活(1)体现中国自然特色的成语谚语每个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都会体现在本民族的语言上。在汉语的成语谚语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名山大川的气势。如:泾渭--分明、巴山蜀水、泰山北斗、不到黄河心不死、长江后浪推前浪。除了出现山河名称外,还有描绘山河景观的。如:万里河山、汪洋大海、山明水秀、碧波万倾、崇山峻岭,等。由于中国有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地势,所以动植物的种类也很多,虎、狐、狼、豺等动物和梅、兰、竹、菊等植物都可以在成语谚语中找到:狐假虎威、狼狈为奸、犬马之劳、虎背熊腰、桂馥兰香、年在桑榆、春兰秋菊、黄杨厄闰、松柏之茂,等等。(2)体现中国古代文化气息的成语谚语重现古代音乐。可以看到一些古代乐器:丝竹管弦、笙罄同音、琴瑟和谐、金石丝竹,以及古代乐器的演奏方式:吹埙吹篪、瑟调琴弄、吹竹弹丝、击鼓鸣金,等等。体现诗歌意境。由于汉语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诗歌,往往给我们刻画了一副副栩栩如生的诗的意境:“烟岚云岫”来源陆游的《万卷书楼》,“烟岚云岫,洲渚林薄,更相映发,朝莫万态。”形容云雾之气在山峦之间弥漫。“人去楼空”语本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表达面对故居对故人无比怀念的惆怅心情。“凄风苦雨”来自范成大的《惜纷飞》,“重别西楼肠断否?多少凄风苦雨。”指气候恶劣,也形容处境凄凉悲苦。喜欢吉祥的兽物。如:千岁鹤归,龟鹤遐寿。还有一些在实际中并不存在,是古代人民虚拟出来的一些吉祥物:凤求凰、泣麟悲凤、凤只鸾孤、攀龙附凤,等,20 在这些吉祥物中都寄托了人民希望。(3)农业大国在成语谚语中的体现。有直接突出农业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农是百行本;要龙要虎,不如要土;不丢一颗粮,日子过得长。也有总结农时的:种田无命,节气抓定;春不种,秋不收;庄稼长得好,全靠播种早。还有的是农业中的各种耕种经验的:寸草不生,五谷丰登;十分收成,七分管理,等等。(4)成语谚语中所表现的中国的宗教信仰。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后来引入佛教,统治着中国人几千年思想的是儒教。如:六根清净、菩萨心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源于佛教;有钱能使鬼推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源于道教;还有佛教和道教混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占有统治地位的儒教也有像“夫唱妇随”之类的成语或谚语,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5)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一定的词序反映一定的语言习惯。不论在复合词中,还是成语谚语中,汉语的方位词总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上”在“下”前,“左”在“右”前,“前”在“后”前,“内/里”在“外”前。如:七上八下、左右为难、瞻前顾后、内外有别,等。其中“左”和“右”构成的成语谚语数量尤其不少,如:左右逢源、左顾右盼、左拥右抱、左思右想、左耳听右耳冒,等都是左前右后。我们看到的唯一例外是:右手画圆,左手画方。再如,中国人说“龙凤”,不说“凤龙”。因为龙集多种动物精华于一身,上天入地,兴云布雨,在古代代表着最高统治者,如“龙种”指“皇帝的儿子”。如今在民间,“龙”虽然没有了王权色彩,但象征着吉祥,仍为老百姓尊崇,逢年过节还会舞龙灯划龙船庆祝。凤,是一种神鸟,代表着百鸟之首。虽然“凤”在历史文化中曾一度与“龙”抗衡过,比如说秦始皇时代。但汉代以后,龙为主凤为次的局面就未曾动摇过了。并且凤到了后世渐渐变为皇后的代名词,虽然贵为六宫之首,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后”永远不可能超越“皇”。这样延续下来,在所有有“龙”有“凤”的成语谚语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龙”在前,“凤”在后的词序:龙凤呈祥,龙飞凤舞,攀龙附凤,等等。21 3.5.2日语成语谚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活(1)表现日本自然环境的成语谚语。日本的成语谚语中表现自然特色的语言很多,这一方面可能是跟日本的自然富于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日本人亲近自然,对自然有着强烈的关心有关吧。日本是个天气变化无常的国家,所以在日本的成语谚语中包含着一些“雨”、“风”、“月”以及和季节相关的词语:旱天の慈雨、月に群雲花に風、ものいえば唇寒し秋の風、冬来たりなば春遠からじ、夏の小袖,等。关于植物的词语也很多:花は桜木人は武士、六日の菖蒲十日の菊、栴檀は双葉より芳し、矯めるなら若木のうち、柳に風,等。涉及虫名的成语谚语:虻蜂とらず、小の虫を殺して大の虫を助ける、蓼食う虫も好き好き、鳴く虫は捕らる、苦虫を噛み潰したよう,等。涉及鸟名的成语谚语:鳶が鷹を生む、烏鷺の争い、焼野の雉子夜の鶴、鵜の目鷹の目、先の雁が後になる、鳩に三枝の礼あり烏に反哺の孝あり,等等。(2)体现日本特有生活方式的成语谚语日本的产业中最富有日本特色的当属渔业,在成语谚语中可以看到很多包含鱼的词语:雑魚の魚と交じり、鰯の頭も信心から、鰻登り、蝦で鯛を釣る、鯖を読む,等。而且不仅鱼的种类十分丰富,连渔场的种类也分得很详细:浜の真砂、負うた子に教えられて浅瀬をわたる,还有一些如“沖”、“浦”等词语在汉语中也没有见到。从成语谚语中可以看出日本民族也很重视农耕,是一个稻作国家:蒔かぬ種は生えぬ、詩を作るより田を作れ、秋茄子は嫁に食わすな、青菜に塩、瓜のつるに茄子はならぬ、我田引水,等。除了产业,成语谚语也透露着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的信息:夏の小袖、梅干と友達は古いほどよい、重箱で味噌をする、棚から牡丹餅、酒屋へ三里豆腐屋へ二里、こんにゃくで石垣を築く、紺屋のあさって、畳の上の水練、白河夜船、旅は道づれ世は情け,等等。(3)日本的宗教信仰在成语谚语中的表现。日本是个多宗教的国家,除了信奉22 本土的神教外,还吸收了佛教,基督教,印度教等教义,真可谓是兼收并蓄。而在不同源的成语谚语中,最醒目的还是神教。日本的神教是多神教,从崇拜大自然的各种各样的神灵到自己的祖先,五花八门:鬼が出るか蛇が出るか、門松は冥途の旅の一里塚、あいさつは時の氏神、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苦しい時の神頼み、触らぬ神に祟りなし,等等。另外,关于佛教的有:釈迦に説法、坊主憎けりゃ袈裟まで憎い、三人寄れば文殊の知恵、木仏金仏石仏、もとの木阿弥,等。(4)汉日两个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使得两个民族在审美心理,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上往往存在差异。前文提到的中国和日本的成语谚语中都有诸多植物出现,其中,花卉作为描写对象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由于观察者的情感因素和价值取向不同,将其寄托于所咏之花时,同一种花表现的形态也就不同了。比如,最能代表中国和日本文化审美心理的分别应该是梅和樱。如:梅妻鹤子,梅花三弄,日语的“世の中は三日見ぬ間の桜かな(人世沧桑),花は桜木人は武士(牡丹压群芳,国士压天下)”。虽然两国都有梅和樱,但它们在中国和日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这是和民族文化的积淀,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的。梅具有傲雪凌霜的特质,其形苍劲嶙峋,其香清逸幽雅。文人墨客们咏梅,将自己主观之意融入梅花的客观之象中,逐渐赋予梅高洁、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等象征意义,使梅花的这些品质非其他花卉可比。樱花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国花,是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樱花盛开时的灿烂是生命力极旺盛的象征,所以有“满开”一词。而纷纷飘零的场面又令人想起死亡。把樱花短暂的美丽和人的命运相联系,使人联想起生命短暂,人生无常。正因为樱花的这些特点,才会如此深深的牵动着人们的心。在日本,轰轰烈烈地干过一番事业之后毫无保留的消失,就如樱花般潇洒绚烂。所以,樱花被看作是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来自日本民族文化的积淀。日本具有双重文化,就是说,在文化上表现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兼收并蓄。比如在古代大量吸收中国文化,后来又吸收西方的近代文化,同时又极好地维护日本的固有文化传统。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人现在住的是西式房间,穿的是西服。但每家每户都保留着一间和室,节假日也穿和服。正是日本文化这种兼收并蓄的特点,不仅给23 日本人带来了多样化的生活,还带来了语言上的双文化现象。比如日本曾经既咏梅又咏樱。但日本的双文化又是有选择性的,在日本的奈良时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的汉诗与和歌中咏诵的也多是梅花,以至于日本人心中的国花不是樱花,而是梅花。平安中期,出于发展本国文化的需要,才正式将赏梅规定为赏樱。如果说咏梅是模仿,那么由欣赏凌寒斗雪,生命力顽强的梅花转而爱慕“花开三日好”生命力脆弱的樱花则完全是日本人自己的民族心理需要了。较之樱花怒放时的妩媚娇艳,日本诗人似乎更欣赏它在灿烂中凋落时的性格,更钟情于花开花谢的凄婉,落寞的情怀。虽然咏梅文化没有被日本人继承,不过另一方面,中国古老的食品“牡丹饼”作为日本人至今都喜爱的糕点,大量的出现在日本的成语谚语中,如:あいた口に牡丹餅(福自天降),棚から牡丹餅(天上掉馅饼),夢に牡丹餅(梦中之福)。牡丹饼是一种甜点心,在牡丹花开的季节,把捣了糯米的团子作成带馅的圆形饼,相当于我们现在吃的月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据《梦梁录》记载,南宋时月饼已有“金银炙焦牡丹饼”、“枣箍荷叶饼”、“芙蓉饼”、“菊花饼”、“梅花饼”、“开炉饼”等十多个品种。但是现在,这些古老的小点心渐渐被我们遗忘了,而日本人的成语谚语却将它们记录了下来。民族心理的不同造成成语谚语的不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语言。日本虽然和中国比邻,但心理认知上也有很大差异,如日本人认为白滑细腻的皮肤就象他们的“饼”一样(糯米做的,外观白滑),所以有“餅肌”一语,但中国人可能会觉得好笑,认为应该是“冰肌雪肤”。类似的心理认知差异都可以在成语谚语中反映出来。日本人善于用身体来表达意图,也就是说将人体的四肢、五官、器官等都附上生动性。虽然有的成语谚语的含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如:肌に粟を生ず(不寒而栗),但有的却是日本独有的思考,不符合中国人的惯性思维,很难理解,如:苦味のある顔(有男性美的面孔)、目から鼻へぬける(机灵伶俐)、喉から手が出る(非常想得到)、揚げ足を取る(抓住小辫子)、腹の虫がおさまらない(怒火难抑),等日本的成语谚语爱用数字表达具体性。可以这么说,汉语的成语谚语中用到了数字的话,相应的日语成语谚语也用到了,不仅如此,汉语的成语谚语中没有用到24 数字的,对应的日语成语谚语也用数字来表达:石の上にも三年(多年媳妇熬成婆)、口も八丁手も八丁(能说又能干)、無くて七癖あって四十八癖(各有各癖)、六日の菖蒲十日の菊(夏炉冬扇)、土一升に金一升(寸土寸金)、七重の膝を八重に折る(卑躬折节地哀求),等等。汉语的成语谚语由于受到四字格或是音韵等因素的影响,没有过多的使用定语,以大类的词语出现较多。而日本人在成语谚语中经常使用分类细致的词语或小类的词语:独活の大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高木は風にねたまる(树大招风)、木仏金仏石仏(冷酷无情的人)、小の虫を殺して大の虫を助ける(一死万生)、蓼食う虫も好き好き(猪八戒玩老雕,什么人玩什么鸟)、鳴く虫は捕らる(甘井先竭)、苦虫を噛み潰したよう(苦涩的脸),等。(5)日本人的思维习惯与前文提到的汉语“左”在前“右”在后的稳定词序相对,日语成语谚语中既有“左”前“右”后的词序,又有“右”前“左”后的顺序,并且以“右”前“左”后的情况居多。如:左右を顾みて他を言う、左は胜手右は得手,是“左”在前;右と言えば左、右から左へ、右の耳から左の耳、右の手で放して左の手で握、右とも左とも、右も左も知らない,这些都是“右”前“左”后。既然汉日两种语言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文化有许多共同点,可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排列顺序呢?我以为词语的排列顺序是受到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渐渐形成的语言习惯。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尊崇“左”,比如席位以左为尊。这种观念传到日本后,便产生了以左大臣为上、右大臣次之的观念。但中国古代也曾有过尊右卑左的习惯,在日语成语中用“右に出る者がない(没有出其右者)”来比喻最杰出、最优秀,就是从中国古代曾经又以右为上座的观点而来的。既然汉日两民族同样都既尊左又尊右,但为什么到了现代,中国的语言习惯一般是先“左”后“右”,而日本是先“右”后“左”呢。这无疑是汉日两个民族的不同思维习惯在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反映。日本人认为“右のものを左へながす”,从右到左的顺序就好像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的自然。与中国相比,日本人更崇尚右,在现代日本,凡带有“左”字的词大都有一种不好的意思。25 3.5.3汉日成语谚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活的比较纵观上述从自然环境到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到民族心理的成语谚语,可以发现中国的成语谚语比较喜欢用评论或定义性的语言,给人以严肃的感觉;而日本的成语谚语喜欢用描述性的语言,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觉。也就是有抽象和具体的不同。比如下面成语谚语对应表(因为日语的成语谚语的范围比汉语的广,所以日语的成语谚语对应的不一定是汉语的成语谚语,有时只是一个词,有时是一个句子,也有时只是一个意思):日语成语谚语对应的汉语日语成语谚语对应的汉语針ほどの事を棒ほどに言う夸大其词鴨が葱をしょってくる随心所欲柳に風逆来顺受眼光紙背に徹す明辨慎思棚から牡丹餅福自天降角を矯めて牛を殺す矫枉过正後の雁が先になる后来居上臭い物に蓋防丑外扬虻蜂とらず两头落空草の根を分けて捜す仔细寻找鰻登り直线上升月夜に提灯多此一举瓜二つ一模一样蚤の皮を剥ぐ为小事担忧蝦で鯛を釣る一本万利高嶺の花可望不可及之物帯に短したすきに長し高不成竹を割ったよう心直口快低不就蟹は甲羅に似せて穴を掘る观其所为山椒は小粒でも短小精悍知其所能ぴりりと辛い上表似乎表明了日本人不喜欢轻易下结论,而是留有空间让对方去思考的民族心理特色,恰恰是“言わぬが花”的写照,而这一点在日本人平时的会话中也可以体会得到。另外在对大自然的态度上,日本和游牧民族不同。游牧民族对自然是抗争的感情,日本是融合的感情,中国则是两者兼有,这大概与中国地貌多变,国土广袤有26 关,既有畜牧业,也有种植和采植业。并且日本人细腻微小的气质,决定了他们不太可能用气势磅礴的词语来形容自然。在宗教问题上,中国的神鬼都是道教里的,日本的神鬼不属于某一特定的宗教,来自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敬畏,所以一草一木都被附上神鬼的灵魂。日本人对鬼不是害怕,而是敬畏的感情。中国的佛教和儒教相互斗争了几千年,日本的佛和儒则平安相处无事。3.6不同源成语谚语在语义用法上的异同在汉语和日语的成语谚语中,会有一些虽然不同源,但形式类似,喻义和感情色彩也类似的成语谚语。形似的成语谚语:藏头露尾——頭隠して尻隠さず大风起桶匠喜——大風が吹けば桶屋が喜ぶ子女不知父母心——親の心子知らず诚实乃一生之宝——正直は一生の宝。神似的成语谚语: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人は死して名を留め虎は死して皮を留む汉语有“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用来比喻留美名于后世。与此对应的日语谚语是说,老虎死了,唯有美丽的毛皮留存后世,同样的,人死了,纵使肉体会腐烂,但其人的名誉或功绩等,永远流传于后世。这是为了赞扬人的伟业,所用的谚语。任重道远——人の一生は重荷を負うて遠き道を行くが如し“任重道远”语本《论语·泰伯》,本是负担沉重,路程遥远的意思,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而奠定德川幕府基业的德川家康也说过类似的话,认为人的一生,就如背负着重物,走向遥远的路程一样,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怠惰,虽是痛苦的一生,但要摆脱这些痛苦的话,必须努力和忍耐。易如反掌——赤子の手をねじる27 “易如反掌”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是说容易得像翻一下手掌,用来比喻极其容易。而日语的“赤子の手をねじる”是说扭转婴儿的手,婴儿不会加以反抗,确实是件极轻易的事。也是比喻容易之事。神似但用法略微不同的成语谚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猿も木から落ちる/弘法も筆の誤り/河童の川流/智者も千虑に一失あり除了“智者も千虑に一失あり”一句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同源,其他的都来自日本人的原创。“猿も木から落ちる”是说纵然是很会爬树的猴子,也会从树上掉下来,比喻再怎么擅长于某事的人,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弘法も筆の誤り”指即使像著名的书法大师弘法大师,也有写错字的时候,比喻即使是专家也有失误的时候。弘法大师的法号是“空海”,平安时代有名的僧侣,擅长书法,和嵯峨天皇、橘逸势并称为“三笔”。“河童の川流れ”谓熟悉水性擅长游泳的河童(日本神话故事中的水怪),竟遭溺毙,比喻专家也有失败的时候。虽然汉语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日语中有四种说法和它对应,但这四种说法各有使用的场合,并非可以随便互换。如果是要安慰一位身份地位比你高的人,就不适合用“猿も木から落ちる”和“河童の川流れ”,因为对方可能会责怪你把他比喻成“猿”或“河童”,导致效果适得其反。但如果是用“弘法も筆の誤り”或“智者も千虑に一失あり”去安慰对方,对方也许会暗自高兴你用“弘法”或“智者”去比喻他,这样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虽然不免有细微的差别,但隔海相望的两国能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培育出这么多“不约而同”的成语谚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比如在和大自然的斗争过程中,在和社会成员的交往过程中,在生活的经历中,在各个方面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相同或相似,并且在对待一些事物的看法或体验上也不免会有重合。这种相似性反映到语言中来,我们看到的就是大量的“巧合”了。28 4汉语成语谚语在日本留学生中的误用在和日本留学生交谈的时候,常常会觉得他们的一些说法很奇怪,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很好的掌握两国人民的语言习惯,不了解两国的成语谚语在构成方式、意义、使用场合上存在着差异。比如有的留学生说“他工作时无我梦中”,日语的“無我夢中”是和式成语,指忘掉一切,全神贯注的意思,而汉语没有这种词,不能直接套用。再比如说“这位老师讲课时动手动脚”,说话人想表达的意思是这位老师讲话时很吸引学生,擅长用肢体语言。但对于“动手动脚”不能只从字面去把字一个个拆开理解,而应该完整的去理解这个成语,它是指动武的意思。更何况这个成语也指不规矩,不庄重,它的感情色彩是贬义,所以不能用在形容老师的场合。还有的留学生会犯句法结构上的错误,比如会说“老师赞不绝口小王”,“赞不绝口”不能用于“主+谓+宾”这种简单的句式结构中,只能用在有对象语的结构后面,表示对什么人或事情不住口的称赞。此外,留学生们最容易犯的还是语用上的错误,如说“用这块布料做衣服高不成低不就”,“高不成低不就”在日语中的形式是:帯に短したすきに長し,很多日汉词典把他们对等起来,其实是对学生的误导。“帯に短したすきに長し”在日语中是指作腰带太短,作肩上背的带子太长,用于不合用,不成材,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但汉语中的“高不成低不就”是说高而合意的攀不上,低而不合的又不愿迁就,多用于选择配偶或谋求职业,和日语中的用法根本是两回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但总的来说造成错误地使用汉语成语谚语的原因主要有五点:(1)受母语的干扰。将日语中存在,但汉语中并不存在的成语谚语生搬硬套进汉语的句子中。(2)没有很好的理解成语谚语的意义,简单的认为成语谚语的意义由个别字的意义相加而成。没有把握好成语谚语固定的意义和内涵。(3)没有进一步地辨析汉语成语谚语的感情色彩,在不适当的场合下乱用具有褒义或贬义的词语。(4)不能很好的掌握汉语成语谚语在句式结构中的应用。这一点对日本留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语感,而不是单纯的去死记硬背句式结构。(5)没有区分汉日两国成语谚语的语用范围,有时把语用有差29 异的成语谚语错误的对应起来。在教授日本留学生汉语成语谚语的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应用上面,对成语谚语的讲解也不能只停留在让留学生们背单词的程度,应该多引入汉语成语谚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把握好汉语成语谚语的语义和语用,真正的喜欢上汉语的成语谚语文化。30 5结论1.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源成语谚语,这主要是因为日语吸收了很多汉语的成语谚语所造成的。在汉语成语谚语被借入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保持了汉语的原貌,但也有很多被改造了。改变主要是在语音、结构、语义、感情色彩和语用上。改变的原因,有的是因为误传,有的是由日语自身的系统结构造成,还有的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交往的条件限制,以及两国人民的意识心态、思维习惯不同所致。2.如果说同源的成语谚语给我们的感觉是中国成语谚语的照搬或者些许修改的话,不同源的成语谚语才更能体现日语的特点和日本人的心理情感特征。不同源的成语谚语中,两国都有很多是来自历史故事的,但日语的成语谚语更具有生活的气息。3.日语的成语谚语更喜欢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用被动句的比例也高于汉语,并且习惯用动词或形容词结句,相反的,汉语的成语谚语用名词结句的比例要高于日语。这既有日语粘着语自身的结构原因,也有日本人的心理习惯的因素。4.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和日语都具有东方思维的特点,两国的成语谚语在修辞上都注重具象性,重意会,重情感和形象的描述,轻逻辑结构。不过相比日语的,汉语的要严谨一些,重视形式结构一些。即使表达相同的意义,汉语偏重下结论,给定义,或是提供一个经验教训。但日语往往会描述一个现象或者用暗示省略的手法,留下余地让读者自己去思考体会。并且日本人擅长对事物的直观把握,语言中也更具有可视性,如日语在表达“乳臭未干”时,用了颜色的词语:“くちばしが黄色い”。5.在对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反映上,两国的成语谚语由于受风土人情,宗教信仰,自然环境,以及心理认知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汉语的成语谚语向我们展现的是名山大川,地广物博的气势,是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的文化特质,是被儒教佛教道教一起统治了几千年的农业大国的景貌。而日本的成语谚语中少了很多大气,却多了些许灵气。在气候多变,植物繁多的岛国,有各式各样的小虫子小鸟,鱼类31 数不胜数,渔场也很多,不过仍然没有放弃农业。受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影响,日本引入了各种宗教,同时保留了本土的原始的崇拜神鬼的信仰习惯。相比中国人喜欢总结和概括,日本人更喜欢运用各种各样的事物来说明道理,我们从中能体会得到日本人强烈的和自然融合的观点,他们认为一草一木都有神灵。6.在思维习惯上,两国人民都形成了自己的定式,中国的语言习惯一般是先“左”后“右”,而日本是先“右”后“左”。中国人习惯说“龙凤”,不说“凤龙”。中国人喜欢咏“梅”,而日本人喜欢咏“樱”,被中国饮食文化几乎抛弃了的“牡丹饼”在日本的成语谚语中却屡屡出现。这反映了两个民族在审美心理,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上存在的差异。7.有别于中国的“大陆文化”,日本是“岛国文化”。相对的封闭性导致了日本民族在为人处世方面“内外有别”的意识形态。不言自喻,“以心传心”是日本人的交际方式。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含而不露、模棱两可。这种模糊性的语言建立在对内有共同的社会心理之上,无须言明,即可心领神会。如果进入不了日本人的社会圈子,也就比较难于理解他们在语言上的暧昧性了。8.在不同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不同源成语谚语有形式,语义,感情色彩,用法上的种种相同或相似,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文化的偶合现象,它来源于两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和自然斗争融合的经历,和社会集体交往的经验,在实际生活中的体会,在种种方面中总会有各种的相同或相似。更何况汉语和日语又同属于东方文化圈,两国人民在思维上比西方文化圈要接近得多,所以语言中常常会有“不约而同”的情况。32 注释①摘自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版的《现代汉语词典》。②本文主要是做汉日成语谚语的对比分析,不作成语和谚语的区别比较。③本文中的语料统计部分均以《日本諺語成語辞典》中的成语谚语为统计对象。33 致谢一眨眼就要毕业了。两年半的时光稍纵即逝,心中除了依依的不舍之情,更有浓浓的感激。我要感谢我的师长和同学们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让我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不仅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也获取了一生难忘的师生之情,同学之谊。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李崇兴先生对我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李老师治学严谨,对人友善,对我们既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又和蔼可亲,嘘寒问暖。在学问上、做人上都给了我们谆谆教诲与耐心指点。从李老师那里我受到的最大的人生影响就是生活要有安排,学习要有计划,做事要踏实。相信这将影响我的一生。同时,我也要感谢董为光老师,董老师对我的耐心教诲让我获益非浅,特别是点拨了我在对比语言上的疑问,开阔了我的研究思路。同时,我还要感谢何锡章老师、程邦雄老师、黄树先老师、尉迟治平老师、何洪峰老师、邹哲承老师、刘根辉老师,骆琳老师给我的教诲。虽然他们每个人的教学风格都有所不同,有的老师比较轻松幽默,有的老师比较严肃细心,但教授给我的知识都是让我一生受之不尽的。老师们渊博的学问,无疑将是我今后人生路上的前进目标。另外,还要感谢陈燕玉老师给我的温暖的笑容和不厌其烦的解答,也让我铭记在心。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是孤独的,而是充满热情和动力。特别要感谢我的同门曾真和魏金光,他们不仅学习认真刻苦,而且在学习和生活上也关心我、鼓励我,我们共同探讨学习问题,结下了深厚的同学之情,让我备感珍惜,永生难忘。此外,我也要感谢于晶晶等同学对我的热情帮助。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丈夫朱卫锋。父母对我的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的丈夫对我既有日常生活的关心,更有对我学业上的期待,他既是我生活的伴侣,也是我学业上的良师益友,正是他不断的鼓励,促成了我今天的进步。千言万语道不尽心中的感激之情,虽然两年半的校园生活即将结束了,但老师和同学们的爱护就像冬日里的阳光,将永远暖暖的藏在我心里。黄靖2006年10月34 参考文献[1]杜海怀.中日谚语在翻译时的差异[J].日语知识,2003,(5):19.[2]冯峰.中日同源成语的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增1期:115-120.[3]冯峰.中日同源成语意义的异同[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1):77-79.[4]冯明舒.中日谚语比较初探[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增刊:37-41.[5]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M].商务印书馆,1979.[6]揭侠.日汉语修辞的文化内涵[J].外语研究,2001,(3):51-54.[7]李莉,王凤莉.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第21卷第1期:120-121.[8]李庆祥.试论日语汉字读音中的吴音、汉音、唐音和惯用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75-80.[9]刘洁修.成语[M].商务印书馆,1998.[10]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商务印书馆,2005.[11]马国凡.成语[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12]马心丹,李梨.日语谚语的探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第三期:34-40.[13]宁矩.谚语、格言、歇后语[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14]石慧敏.浅谈比喻与民族差异——中英日比喻及对外汉语教学[J].上海师范大学报,1997,(2).[15]孙振萍.汉日成语文化因素邹议[J].天津师大学报,1998(3):67-72.[16]万红梅.日语成语的文化阐释[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8-100.[17]王菲、刘旭宝.日汉成语对比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第3卷第4期:113-116.[18]王国安,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19]王勤.谚语歇后语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20]王蔚.从日语俗谚看日本文化中的人情观[J].日语知识,2001,(8):27-28.[2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出版社,19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