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6.98 KB
- 2022-06-16 14:23:5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从客家谚语透视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理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卢小燕客家谚语是客家人精神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生哲理的经验性总结,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着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客家人心理意识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透视客家人文化心理的窗口之一。那么,客家谚语透视出客家人怎样的文化心理呢?众所周知,客家文化乃是植根于中原文化的移民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的支系,属于整个中原农耕文明的范畴,而客家谚语就真实地反映了客家文化的农耕特征,它是客家农业文明的缩影和反射,是客家人农业文化心理的传承和积淀,从中可以窥探出客家人以农为本、安贫乐道、勤俭独立、质朴率直的心理特征以及浓厚的血亲意识和乡土观念。一、以农为本客家人的先祖源自于土壤肥沃,适于耕种的中原河洛地带,自秦始皇南征岭越,派遣数十万人戊守南方始,经晋末永嘉之乱,唐中叶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直至近代社会动乱不断有中原移民辗转迁移至南方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居共处。远播他乡的客家人寻觅一方安身之处后仍延续以农为本的传统,谨记耕读传家的祖训,迅速开垦荒地,进行农业生产,虽在明清时期有部分客家人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海外漂泊,弃农从商,但大部分客家人仍世世代代固守在土地上,重复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历史。农业自然经济是靠天吃饭的经济形态,尤其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科学技术不甚发达的时期,天的阴晴冷暖和雨雪寒暑成了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客家谚语中有大量关于天气、天象的谚语,如:(1)东弓晴,西弓雨。云从北边来,无雨也转寒。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乌云拦东,不是雨就是风。(2)朦得开,出日头,朦不开,落大水。云遮中秋月,水打元宵夜。清明无雨三月旱。立夏小满,江河尽满。五月南风涨大水。霜降大风,暖到立冬。冬至晴,元旦雨;冬至雨,元旦晴。冬至月中央,霜雪两头光。小雪见晴天,雨雪到年边。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3)水打五更头,行人毋使愁。本文系江西省社科基金课题(项目编号:05WX249)的阶段性成果。116
霜加南风必下雨。霜重见晴天,瑞雪兆丰年。这些气象谚语是客家人祖祖辈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经过反复的观测所总结的规律性论断。客家人不仅必须根据天象来安排农事,经年累月的外出劳作也对他们提出了具备天象预测基本常识的客观要求,气象谚语无疑成了当时客家人生产和生活中的指南针。另有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和气象谚语相结合,更是客家人重视农业生产的体现,这类农业气象谚语数量也颇多,现举例如下:立春一日晴,农家笑盈盈。立春一日晴,早季好收成;立春一日雨,早季禾苗死。清明前,好莳田;清明后,好种豆。(4)谷雨雨一阵,禾米食唔尽。谷雨落雨好作埂,立夏落雨好插秧。谷雨莳田立夏止。芒种前好种棉,芒种后好种豆。立夏起东风,禾苗收成丰。立夏起北风,十口鱼塘九口空。夏至西北风,菜园一扫空。小暑淋一身,遍地是黄金。(5)七月头立秋,早暗也有收。立秋一场雨,遍地是黄金。霜降降禾黄。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登。中国以农立国,而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早在东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中就有与今日一致的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而旧时的客家人也主要依据二十四节气开展播种、施肥、收割等农业生产活动,于是积累了大量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谚。事实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客家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从事操作,因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天象变化极为敏感,经过历代的总结,留下大量农业气象谚语,除上举涉及二十四节气的农谚外,还有大量经验之谈,如:正有雷鸣二月雪,三月无水做田秧,四月秧打结。二月二,百样种子好落地。四月四,桃子来,李子去。四月初八晴,瓜果好收成;四月初八雨,牛虻慢慢死。六月六日雨,禾秆烂成水。九月响雷公,十个豆子九个空。当热不热,五谷不结;当冷不冷,六畜多病。雨打秋,加倍收;雷打秋,对半收;风打秋,会无收。日晕对月晕,田里干裂缝。春刮东风雨绵绵,夏刮东风水浸田,秋刮东风禾生虱,冬刮东风霜满田。春至飘东风,树叶乱飘蓬;夏至吹东风,五谷粒粒空;立秋吹东风,禾苗皆大空;冬至吹东风,农夫袋里空。除观测天象,总结天气变化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外,客家人还密切关注身边日常事物的变化,以便预知天气,安排农事,这类谚语数量也颇为繁多,如:(6)(7)鸡公叫,日高照;鸡嬷愁,雨淋头。狗吃水,天将雨。117
蛤蟆出洞,青蛙进屋,主雨。蜻蜓低飞江湖边,必有风雨雷闪电。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有雨。雨中蝉声叫,预告天晴到。蜘蛛高挂忙结网,连日雨水必转晴。蜜蜂早出晚归巢,天气有变雨将到。泥鳅游水面,大雨下涟涟。田螺浮水面,风雨在眼前。池塘翻水鱼浮面,暴雨洪水在眼前。晴天蚯蚓出土,天将雨;雨天蚯蚓出土,天将晴。蜈蚣落地有大雨。蚁公搬家,上搬下雨下搬晴。早晚烟齐地,天公有雨意。(8)烟不出物,滴滴笃笃。池塘冒泡,有雨。水底起青苔,大雨将到来。天旱壁出汗,大雨即来要打算。柱脚石潮湿,近日天将雨。(9)盐缸反潮,大雨难逃。锅底起火星,不久有大雨。当然,天气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客家人也懂得人事的重要性,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增产增收的经验教训,而在种植粮食的同时,畜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步发展,这也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主要经济格局,这在客家谚语中也多有体现,例如:子胖靠娘,禾大靠秧。耕田不用问,精耕多土粪。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地怕秋无雨,禾怕钻心虫。山上多种树,等于修水库。迟禾无谷,迟鸭无肉。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10)三年不选种,耕田老懵懂。人靠血养,禾靠水养。六畜猪为首,牛是农家宝。(11)猪嬷肥,猪仔壮。水深一尺,鱼多一百。冬至东风多,六畜多灾磨。猪三狗四羊半年。黄牛怕二月,水牛怕腊月。老牛过冬,最怕西北风。薯大无苗,芋大无根。苋菜爱热,白菜爱凉。清明芋,谷雨姜。118
夏至种芝麻,头戴一盆花;立秋种芝麻,死都不开花。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业是衣食的主要来源,重农是生活所需,所以客家人视农业为安身立命之本,不乞求天降横财不劳而获,只想靠辛勤劳动用双手获得收成,大量与农事有关的谚语可以说是帮助客家人维持生计的参谋和军师了,直到今天,老一辈的客家人仍不愿意离开土地,而大量农谚也能如泉涌般从他们口中说出,事实上,和其他地区谚语一样,大部分客家谚语也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在今天的农业生产生活中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二、血亲意识西周以降,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农业生产多以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为主,数口之家,人人参与劳动,依靠小家庭(农忙时节甚至包括大宗族)成员的共同团结协作方能丰衣足食,不贻误生产和收获的最佳时机,非一人之力可为,因此,血缘纽带关系既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也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得更加紧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客家人聚族而居,四世同堂也是出于生产劳动的需要,集中劳作方能在农时期限内将农事完成,而共同劳动的过程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宗族意识和家庭观念,因此,客家人极为重视血缘亲情,这和西方商贸文化不重视血缘关系的文化心理有天壤之别,而浓厚的血亲意识这种在农耕文化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农业文化心理在客家谚语中同样有所体现,如:打虎捉贼亲兄弟,出阵相治父子兵。用譬喻的方式告诉人们,在关键时刻,只有自己的至亲骨肉才是最可靠之人;而子女无嫌父哀丑,狗仔无怨主人穷以同样生动的方式诠释了汉语中的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只是显得更通俗诙谐,用客家方言阐述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永远无法剪断,无法割舍的,在危难之际,只有他们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求任何回报。而惜花连盆,惜子连孙。更是将客家人的血亲人伦观念刻画得温情脉脉又浅显直白。此外,诸如多叫一声叔,少走十里路。一类的谚语除了告诉人们礼貌的重要性外,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客家人的血亲宗族观念。当然,由于农业耕作的主要劳动力普遍是男子,(虽然明清时期尤其是近代客家地区男子多异地谋生,漂流海外,农业劳作的重任主要落在客家妇女身上,但至少在人们意识形态领域仍承认男子应是负责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女子主要在家中从事家务劳动,且最终将成为他人妇,为他人出力,因此,以农为本的客家人在血亲意识和家庭观念中重男轻女的倾向相当严重,这种糟粕观念在客家谚语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有子万事足,有子穷不久,无子富不长,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等,在他们看来,失去了男性劳动力,则农业生产将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上文惜花连盆,惜子连孙还可从另一个角度将其狭义地理解为只是疼惜儿孙而非因子辈而心疼孙辈,则对女性的排斥可见一端,而外甥是狗,吃饱就走更是将嫁出去的女儿外家人的观念阐述地淋漓尽致。因此,农耕文化在大部分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男子为中心,女子为附属的男权文化,是一种维护男子至尊地位的文化形态。这类含有封闭落后思想成分的谚语应是我们应加以批判和摒弃的。三、乡土观念与其他物质生产活动类似,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要素有二:一为生产者,一为生产资料,而土地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生产资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可谓是客家人的衣食父母,是他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而客家人世世代代在土地上辛勤劳作,长期的耕作更使客家人对土地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和依恋感,这种依赖感和依恋感迅速扩大至他们所生活的土地上,对于生养自己的土地故乡自然也热爱有加,因此,乡土意识也特别强烈。这种故土情结不仅仅体现为寻根溯源,探询祖宗源自何方,也体现为对迁移后所定居之地的认同感,因为经过世代的耕耘和繁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自己的亲人共同生活,所迁入之地早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客家人真正的家乡,只有回到家乡,客家人才能真正找到主人的感觉,因此,漂往海外的客家人才如此渴望落叶归根。反映此等乡土情结的谚语有:美不美,山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衫爱新,人爱旧。119
爱乡人,常恋土。亲人难分,故土难离。富贵不离祖,游子思故乡。家乡水甜人心,十年不改乡音。树高不离土,叶落仍归根。树有本,水有源。摘瓜寻藤,念祖寻根。离乡不离腔。金窝银窝,当不得家乡狗窝。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更难能可贵的是,客家人由对小家、对故乡的爱,上升到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热爱,有树才有花,有国才有家。一寸国土一寸金。舍命才算真英豪,爱国方成大丈夫等谚语是客家人的乡土观念升华为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的最好例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共同生活在同一方水土上,故乡的热土将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的心紧紧相连,人们不仅热爱养育自己的一方水土,更热爱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的故乡人。在乡村,人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彼此交流较为频繁,而非老死不相往来。而农耕文化圈里的人际交往又是单纯而充满温情的,人们之间较少尔虞我诈的利害冲突,大家和睦相处、相安无事而鲜见勾心斗角、惟利是图之人兴风作浪,人情显得极为重要。同属农耕文化圈的客家人就特别看重人情,注重礼尚往来,所谓人情大过天。人情好,食水甜,人情要长,数目要短。有了人情,则心情舒畅无比;只要人情好,食番薯汤也是清甜,而为了人情,也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人情大过债,锅头拿去卖。需要说明的是,人情包括两层含义,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意,也指别人对你的恩情,客家人非常讲求知恩图报,即所谓的还人情,他们也愿意尽力帮助别人,正所谓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当然,客家人并非为了得到别人的回报才助人,但他们懂得助人即助己的道理,而被帮助之人也会牢牢记住别人的人情,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回报,食水会找水源头,饮水思源,绝不忘本。这也是农业文化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四、勤俭独立如前所述,农业生产既依赖上天的风调雨顺,更依靠自身的勤勉努力,要使地里的庄稼长得好,既不能迄求上天的恩赐,也不能指望别人的帮助,虽然农忙时节大家互帮互助,但平时的劳动还需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是任何农业民族的特性之一。在客家地区,不论男女老幼,只要是家中的一分子,都必须为农业生产出一份力,孩童到了一定的年龄也必须到田里地里帮忙或帮助大人干家务活,而即使白发苍苍的老人也绝少清闲之人,而是尽一己之力参加劳动,为家庭做贡献。自己的田自己种,自己的事自己做,客家人自懂事之日起就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而一旦长大成人,就要自谋生计,绝不依靠父母,好子毋用爷田地,好女毋(13)用娘家衣。凡事靠自己辛勤耕耘获取:代人出力,无代人赚食。帮忙帮一时,无法帮一世,所以,各人洗米各人落锅。各人食饭各火烟。不靠亲不靠戚,全凭自家长志气。爹有娘有不如自家有。这似乎和前面温情的家庭画面和共同劳动场面相矛盾,其实二者并不相冲突,别人可以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但任何人都不可能事事依赖别人,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寄生虫,即使父母,也终有老去的一天,客家谚语云:竹篙叉,叉对叉,靠来靠去靠自家。靠山山会崩,靠水水会流,靠到别人变鬼走。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那么,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丰衣足食,并逐步改善生活呢?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业经济形态下,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勤劳和节俭了,客家人视勤俭为农家最大的美德之一,鄙视懒惰者,反对奢侈浪费,有大量谚语体现了这一植根于农业经济土壤中的文化心理:不怕事难,就怕人懒。120
勤人登高易,懒人伸手难。家有千金,不如朝进一文。早睡早起,存谷存米;迟睡迟起,锅子吊起。勤快勤快,有饭有菜。手勤脚勤,三餐茶饭不求人。床上饿死天富星。扁担是条龙,一生食唔穷。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秋当一冬。男要勤女要勤,三餐茶饭唔求人。持家要俭,创业要勤。大富由勤,小富由俭。唔会精打细算,枉有守财万贯。(14)食唔穷,着唔穷,无划无算一世穷。教子从头起,治家勤俭起。一餐省一口,一年省一斗。会划会算,钱粮不断。(15)赚钱赚得多,无比节俭高。勤俭节约,积少成多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安贫乐道在生产力不甚发达,以犁和牛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期,农业生产的产量大致来说是较为固定的,即使精耕细作,产量仍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增长,而大部分客家人居住于山区地带,土壤更为贫瘠,无法和先祖所耕种的肥沃平原相比,粮食产量颇为有限,由此养成了客家人知足,不贪心的心理,所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对早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客家人来说,只要有饭吃,有衣穿,身体健康,颐养天年,此外,别无他求,对财富更是不甚贪(16)求,反映这种心理的谚语也不少,如:食饱,著烧,求寿年,饱衣暖食,健康长寿是传统中国人对生活的最基本要求,客家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耕作环境使这一基本要求也必须建立在和大自然作艰苦斗争的基础上,而对客家人来说,只要能如此,则已是心满意足;此外,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命里无时莫强求。似乎有显客家人不思进取之嫌,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已是莫大的欢喜,更多的人在饥饿甚至死亡线上挣扎,而所求之三餐,或许并非足食之三餐,一宿的安稳觉也已是难得,更有何求?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一家安乐值千金,做官买田,不如子孝妻贤不仅是客家人重视亲情伦理的表现,也表现了客家人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事实上,客家人安贫正是为了进取,乐道正是为了创造,他们不怨天,不尤人,扎实苦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拓新天地,开创新生活,后期客家人勇闯世界的开拓进取、奋勇拼搏精神正是建立在由于安贫乐道辛勤劳作所养成的不骄不躁,不好高骛远的基础上,一个只会整日诅咒,白日做梦的人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六、质朴率直以上论述是从客家谚语的内容透视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理特征,其实,从客家谚语的用词造语以及语言的韵味和风格上也可以体现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理。客家谚语多用农村寻常之物入语,坦率质朴不遮掩,有话直说,无所顾忌,通俗易懂,且散发着诙谐幽默的色彩,有如农民的淳朴、憨厚和机智,虽不甚典雅,但韵味独(17)(18)特,田野气息浓郁,乡村风味十足,如好心著雷打,雷打好心人,饭做得多食,话毋敢乱讲,有花当面插,有话当面讲,活脱脱农人口吻,但在看似平淡的话语背后却隐藏着古今中外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客家人121
的智慧和真知灼见,例如:千人千般苦,无人苦相同类似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更与托尔斯泰的至理名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等车时间长,赴车时间紧则可以用来阐释爱(19)因斯坦的相对论了;舌母同牙齿恁好也会咬到则以最浅显的事例揭示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一深刻哲(20)理;蛇有蛇路,虫另有虫另路意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大虫另食细,蛤蟆食老蟹则以农家人所观之现象描绘了一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弱肉强食画面;此外,等得月出日落西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通俗化、口语化,是客家人思维火花的碰撞。客家人还用他们特有的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表述了与现代汉语中书面化、典雅化的谚语中所包含的相同的道理,如:人同人好,鬼同鬼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神仙打鼓有时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狗食糯米无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牛,牵到江西也是牛。(同上。)沸水不响,响水不沸。(半瓶不响,满瓶晃荡。)一人无计陋,三人计碌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居必折邻,交必择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细孔毋补,大孔喊苦。(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看戏容易做戏难。(眼高手低。)想食四两猪肉,杀条猪。(得不偿失。)(21)毋惊就毋惊,开声就打烂罂。(不鸣则己,一鸣惊人。)前者是农人坦率质朴的表白,后者是文人修饰加工的文字,以或雅或俗的方式表达了同样的人生体验。中华民族自古以农立国,而客家人也居住在中华这一广袤的土地上,与其他中华儿女一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故客家谚语中所透视的文化心理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大体上是一致的,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农业文化心理的写照。但由于客家人所居之地较为偏僻蔽塞,受外界影响相对较小,所以他们能有效地保留和传承传统农业文化心理而较少发生变异甚至丧失农业文化心态,因此,直至今日,尽管许多客家人或经商、或求学,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客家人仍秉承以农为本、安贫乐道、勤俭独立、质朴率直的农业文化心理特征,有较为强烈的血亲宗族意识和浓厚的乡土依恋情结,在客家谚语中,它得到了生动的展示和体现。注释:(1)弓:客家方言,意虹。(2)朦:客家方言,意雾。(3)毋:客家方言,意不要。(4)唔:客家方言,意不。(5)早暗:客家方言,意早晚。(6)鸡公:客家方言,意公鸡。(7)鸡嬷:客家方言,意母鸡。(8)滴滴笃笃:客家方言,意滴滴答答。(9)反潮:客家方言,意潮湿。(10)懵懂:客家方言,意糊涂。(11)猪嬷:客家方言,意母猪。(12)食:客家方言,意吃。(13)赚食:客家方言,意赚钱。(14)着:客家方言,意穿。122
(15)无比:客家方言,意妣不上。(16)著烧:客家方言,意穿暖。(17)著:客家方言,意遭到。(18)毋敢:客家方言,意不敢。(19)恁好:客家方言,意非常好。(20)虫另:客家方言,意青蛙。(21)罂:一种盛酒的器具。参考文献:(1)何石松:客谚一百首.[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2)涂春景:形象化客话俗语1200句.[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3)冯辉岳:客家谣谚赏析.[M].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4。(4)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5)冯秀珍:客家文化大观.[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上接111页)(59)孙公望编.唐宋名诗索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348。(60)孙公望编.唐宋名诗索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49。(61)孙公望编.唐宋名诗索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265。(62)洪业.引得说.[M]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1932.12:39。(63)王雅戈,侯汉清.我国第一部语词索引老解老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2)。(64)侯汉清,王雅戈.中国近代索引研究的开山之作引得说[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76-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