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MB
- 2022-06-16 14:24:0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单位代码:10335密级:无学号:20704128硕士学位论文中文论文题目: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英文论文题目:AcomparativestudyofproverbsaboutWomenbetweenChineseandKorean申请人姓名:(韩)孙贞敏Sonjeongmin指导教师:王云路教授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词汇学所在学院:人文学院论文提交日期2009年5月
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论文评阅人1:评阅人2:评阅人3:评阅人4:评阅人5: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1:委员2:委员3:委员4:委员5:答辩日期:
AcomparativestudyofproverbsaboutWomenbetweenChineseandKoreanAuthor’ssignature:Supervisor’ssignature:ExternalReviewers:ExaminingCommitteeChairperson:ExaminingCommitteeMembers:Dateoforaldefence: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浙江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浙江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浙江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致谢在完成这篇硕士论文之际,我的感触良多。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本人学识浅陋,论文不得不画上一个不太完美的句号。本文在一年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王云路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对导师王云路教授在承担了繁忙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的同时所给予的细致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各位老师的亲切指导及同学们的热情帮助,是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悉心关怀使我坚持完成了这篇论文。其实不光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整整两年时间内,各位老师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都给了我巨大的帮助。王明华老师、彭利贞老师、池昌海老师、何丹老师、祖慧老师、吴土法老师、张舒老师,虽然有的老师话语不多,但他们的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他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都将使我受益终生,助我成才,我会谨记各位恩师的教诲,在这里向他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在我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之际,再次对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真诚祝福,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这两年来对我的理解、支持和帮助。I
摘要中韩两国的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谚语,谚语是在语言习惯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表现形式之一,而在这众多谚语中又有许多涉及女性形象的内容。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对有关反映女性问题谚语的定量分析描写,揭示关于女性的两国谚语的共同点及不同点,并进一步考察中韩两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了中韩谚语的界定及语言特点。论述谚语的界定、谚语的来源和中韩谚语的关系及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把相关谚语分为“外在美”、“内在美”两类,再进行综合比较,分为赞美女性美与抨击女性美,并描写两国女性美文化的特点。第三章,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按照谚语内容的不同主要分为四大类:多言、嫉妒、善变、懒惰,分别举例并归纳特点。第四章,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女儿、婆婆、媳妇、妻子、寡妇、妾等在家庭及社会里的不同角色特点与地位。第五章,中韩女性文化背景讨论,探讨形成两国古代女性文化特点的原因。通过对涉及女性形象的谚语的分析,考察谚语中蕴涵的中韩女性文化及关系,希望能为中韩两国的汉语和韩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关键词:中韩谚语女性比较文化II
ABSTRACTTherearecountlessproverbsinChineseandSouthKoreanlanguages.Proverbsinthelanguagesaremostlyderivedfromthehabitsofthehighestrepresentationexpressedinthelanguageinwhichtherearequiteahandfulofproverbsrelatingtowomeninthecontentoftheirimage.Inthispaper,acombinationoflinguisticandculturalpointofviewreflectonwomen"sissuesrelatingtothequantitativeanalysisofproverbsdescribesandrevealsthetwoproverbsonwomenandthedifferentpointsofcommongroundinChinaandSouthKorea.Tofurtherstudy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cultures,thisarticleisdividedintofiveparts.ThefirstchapterintroducesthedefinitionoftheChineseproverb,Koreaandlanguagefeatures.Itfocusesonthedefinitionoftheproverb,andthehistor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ChineseandtheKoreanproverbresearchpurposes,researchstatusandresearchmethodsinthisarticle.Thesecondchapter,dealswiththecomparisonofChineseandKoreanproverbson"femininebeauty".Relatedproverbsareclassifiedas“externalintheUnitedStatesofAmerica”,“innerbeauty”categories.Thenacomprehensivecomparison,intopraiseoffemalebeautyandfemaleattackintheUnitedStates,andhowthetwogeneraltypesofwomendescribethecharacteristicsofU.S.culture.Withregardstothethirdchapter,itdwellsonthe“taboowordsanddeedsofwomen”comparingthoseproverbsoftheChinesewiththoseoftheKoreans.Differencesincontentwithaccordancetotheproverbisdividedintofourmaincategories:tosayjealous,fickle,lazy;respectivelyandsummarizedthecharacteristicsofforexample.Theforthchapter,pointsoutthe“femalestatus”asitisusedincomparisonbetweenChineseandKoreanprover.Itissegregatedinto:daughter,mother-in-law,daughter-in-law,wives,widows,concubines,etc.inconectionwiththefamilyandsociety;thestatusof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roles.Thefifthchapter,explainstheChineseculturalbackgroundofSouthKoreanwomenasdiscussedthroughtheformationofthetwocountriestoexplorethecharacteristicsoftheancientcultureofthecausesofwomen.Throughtheimageofwomeninvolvedintheanalysisofproverbs,theimplicationofstudyingproverbsoftheKoreanwomeninChinashouldupholdtherelationshipbetweencultureandthehopeforthepropagationoftheChineseandKoreannationalitiesteachingChineseandKoreanproverbstoprovidesomevaluablereferencetofurtherstudiesofcertaingenerationstocome.Keywords:ChineseKoreanproverbwomencomparedcultureIII
目录致谢……………………………………………………………………………………...I摘要……………………………………………………………………………………..IIAbstract………………………………………………………………………………..III目录…………………………………………………………………………………......Ⅳ1概论…………………………………………………………………….……………..11.1研究对象及意义……………………………………………………….……...11.1.1中韩谚语的概念及关系…………………………………………………11.1.1.1中韩谚语概念的界定…………………………………………..11.1.1.2中韩谚语的关系………………………………………………..41.1.2研究意义…………………………………………………………………51.2研究现状及方法………………………………………………………………..61.2.1中国的研究现状…………………………………………………………61.2.2韩国的研究现状…………………………………………………………71.2.3研究方法…………………………………………………………………92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102.1关于“外在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102.1.1赞美外貌………………………………………………………………..102.1.2抨击外貌………………………………………………………………..152.1.2.1关于“红颜薄命”的中韩谚语比较…………………………152.1.2.2关于“丑妇”的中韩谚语比较………………………………172.1.2.3关于“老女”的中韩谚语比较………………………………192.2关于“内在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02.2.1关于“贤妻良母”的中韩谚语比较…………………………………..202.2.2中韩谚语中娶妻重视内在德行的比较………………………………..232.3小结…………………………………………………………………………….243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63.1关于“女性语言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63.1.1关于中韩谚语里所谓“妇言”的意义比较…………………………...263.1.2中韩谚语里表现出“多妇更啰嗦”的意义比较……………………...28IV
3.2关于“女性行为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03.2.1有关“女性嫉妒”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03.2.1.1关于“嫉妒罪名”的中韩谚语比较………………………….303.2.1.2中韩谚语里描写妻妾之间嫉妒的比较……………………….313.2.2有关“善变”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23.2.3有关“懒惰”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43.3小结…………………………………………………………………………….384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404.1关于“女性家庭内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404.1.1女儿……………………………………………………………………...404.1.1.1从中韩谚语看“重男轻女”现象…………………………….404.1.1.2关于“求子习俗”的中韩谚语比较………………………….424.1.1.3从中韩谚语看出嫁女儿的待遇……………………………….434.1.1.4从中韩谚语看现代女儿的地位……………………………….454.1.2婆媳……………………………………………………………………...464.1.2.1从中韩谚语看“婆媳尊卑”的遗风………………………….464.1.2.2从中韩谚语看婆媳关系的循环……………………………….494.1.3妻妾……………………………………………………………………...514.2从中韩谚语看寡妇的境遇…………………………………………………….534.2.1关于贞节观的中国谚语………………………………………………...534.2.2关于禁忌再嫁的韩国谚语……………………………………………...554.3小结…………………………………………………………………………….565中韩女性文化背景讨论…………………………………………………………….595.1社会思想方面………………………………………………………………….595.2家庭构造方面………………………………………………………………….615.3心理因素方面………………………………………………………………….62结论…………………………………………………………………………………….65参考文献……………………………………………………………………………….68作者简历……………………………………………………………………………….76V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论1概论1.1研究对象及意义中韩两国的关系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鱼水之交,两国间广泛的跨国文化交汇与融合一直没有停歇过。而作为交流与合作的媒介物之一,语言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民族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中国与韩国的交往由来已久,在语言文字及文化方面,韩国受中国的影响颇深。陈保亚①把语言的接触分为“自然接触和非自然接触”两类。这就是说,语言的非自然接触与其国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韩语中有丰富的汉字和与中国相似的谚语就②是由于这种非自然的语言接触而产生的。1.1.1中韩谚语的概念及关系谚语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丰富多彩的谚语既是中韩两国人民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的总结,也是两国人民语言浓缩的精华。1.1.1.1中韩谚语概念的界定汉语的“谚语”叫做“谚”或者是“言”。它原指流传下来的语句,后来则加进了俚俗之义,到现在通常被称为是人类长期经验、智慧在语言中的直接反映。汉语“谚语”的使用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历时悠久,源远流长。对谚语性质的界定历来就有许多说法,《易经》、《尚书》、《诗经》、《论语》等古籍中,都有对谚语的解释。诸如(参照表1):①陈保亚《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自然接触是指在同一空间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如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在相同地区进行的接触;非自然接触是指在不同的空间通过文字的传播或文献翻译展开的语言接触,如隋唐时代日语和中国北方汉语的接触等,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页8。②参看姜德昊《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论[表1]古籍中对谚语的解释书目解释《尚书·无逸》“俚语曰谚。”《礼记·大学》“谚,俗语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谚,俗语也。”《国语·越语》“谚,俗之善谣也。”《汉书·五行志》颜师古注:“谚者,俗所传言也。”《说文解字》“谚,传言也。从言,彦声。”《古今谚》“谚,俗论也。”《古谣谚·凡例》“谚字从言,言声。”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谚语”具有“俗话”、“俗言”、“俗论”等与“俗”相联的意义,谚语和俗语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分得清楚。陶汇章在《谚语文论》里对谚语下的定义为:“谚语本身是一种口头语言,则与其他语言,如俗语、成语、格言、歇后语有着种种关联,被归入于熟语范畴。当然它不同于一般的语言,而是凝炼的、定型的、寓有文学色彩和哲理意味①的语言,是经过人们多少年、多少代锤炼、加工的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在汉语里通常对俗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广义的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方言俚语等。狭义的俗语是指那些通俗的、形象的定型语句。俗语包括大部分谚语和小部分歇后语。俗语来源很广,除了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之外,还有的来自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②等。”尽管对汉语“谚语”的定义略有不同,但谚语和俗语的实质基本相同:产生并流传于民间、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定型语句。谚语,在现代韩文里通称“속담”、汉字叫做“俗谈”,也是与“俗”有相关的意义,这与汉语“俗语”、“谚语”概念所具有的通俗意义相同。在十七、①陶汇章《谚语文论》,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页13-14。②徐宗才、应俊玲《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页3。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论①十八世纪,“俗语”已被泛用于民众之间。“洪万宗”在《旬五志》上写到:“夫俗谚之来,古矣。”李基文在《俗谈辞典》中写到:“‘俗谈’指俗语,是②一种用通俗的文字表现民族、社会的经验和智慧、思维的生活文学。”任晓玲指出:“从表现形式上看,‘俗谈’以通俗的表现形式居多。……‘俗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信仰等。所以‘俗谈’往往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教育的手段,起到很好的警戒、劝诱、教育等作③用。”崔学根在《韩国方言辞典》中写到:“俗谈虽是由几个字来组成的简单的语句,但其中却隐含了道德的、宗教的、哲学的真理,具有寸铁杀人般的无穷的力④量,不是可以用千言万语的美辞丽句所能媲美的。”这些都指出了韩语“俗谈”是自古民间流传下来以口语为主的言语遗产。其实,除了“俗谈”这一称谓以外,韩国民众对这种特定的语言形式还有其他多种叫法,如:俗谚、俗言、俗说、鄙谚、鄙言、常谈、常谚、常言、世谚、俚谚、俚言、俚语、里谚、方言、格言、格谈、耳谈、古言、古谈和金言等等。而这些称谓全部强调了“俗谈”某一方面的特点。具体如下:1)俗、鄙、常,表示成语谚语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2)俚、方,指旧时韩国与中国的地域相对性。3)言、语、谈、说,全部用以代称言语的概念,即指代成语谚语这种特定的语言形式。4)谚,意味着成语谚语乃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言语。5)格言、格谈,意味着成语谚语是可以被人们当作法则的词汇。6)耳谈,专指成语谚语主要以口语来传播的特性。7)古言、常言、常谈,表明了成语谚语长久的传承过程。8)古谈,是包括神话、传说、民俗的概念的总称。⑤9)金言,强调了成语谚语的珍贵语言价值。以上的这些名称,全部指代韩国的“俗谈”,可以看出韩国的“俗谈”含义①朝鲜时代洪万宗的文学评论集(1678年),在病床十五天之后才脱稿,所以也叫《十五志》。②이기문(李基文)《속담사전(俗谈辞典)》:“속담은속된말인데,본질적으로민중의것으로민족사회의경험과지혜를단적으로표현한생활의문학이라”。③任晓玲《韩国“俗谈”的文化特性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④최학근(崔学根)《한국방언사전(韩国方言辞典)》,明文堂1994年版,前言。⑤洪董植《中韩谚语的名称》,《九江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页67。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论是非常广泛的。这里需要指明一点:“因为韩国自古以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才有了俚、方之说。”这一点体现在具体的语言现实中,就是韩国国内普遍使①用汉语成语。1.1.1.2中韩谚语的关系与韩语中的熟语相比,汉语中有一类在思想内容上由人们长期使用的、定型且寓意深刻的词组或短语构成,它们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如谚语、歇后语和成语,这类词语可以说是相对韩国俗谈的“中国俗谈”。在对汉民族对“谚语、歇后语”下的定义与韩民族对“俗谈”下的定义相互比较后,我们更加坚信汉语的“谚语、歇后语”与韩语的“俗谈”相对应。它们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共同的特征:1)最重要的是传授知识的作用,是人类的经验和智慧在语言中直接反映的内容。2)目的都是规诫。人们采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3)具有使谈话充满幽默感、社会交往顺利进行的作用。并且口语性很强,②成份的形式不固定,也不是很严谨。而且有些谚语变成了歇后语,它们在形式上也有着密切关系。口语性特强是谚语和歇后语的共同特征之一,所以“中国俗谈”里又包括口头成语。总之,“中国俗谈”是由谚语+歇后语+口头成语组成的。下面图示对比说明了中韩俗语的关系。成语成语口头成语韩国熟语俗谈谚语中国熟语歇后语③惯用语惯用语所有出现在本论文中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一般是以下列中韩谚语工具书作为①参看赵铁军《韩语成语谚语汉译方法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②参看金光玉《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生肖谚语”对比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③왕보하《여성에관한한•중속담의비교연구》(《中韩女性谚语比较研究》),景园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论研究参考的(只有在讨论个别问题时,参考了一些其他工具书):[中国]1)徐宗才、应俊玲编著《俗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2)张鲁原、胡双宝编《中国古谚语辞典》,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3)温端政主编《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韩国]1)이기문《속담사전(俗谈辞典)》,민중서관1997년반(民众书馆1997年版)。2)송재선《여성속담사전(女性俗谈词典)》,동문선문예신서1998년반(东文选文艺新书1998年版)。3)원영섭《우리속담사전(我国俗谈词典)》,세창출판사1993년반(世昌出版社1993年版)。1.1.2研究意义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它由人创造出来,又创造了人自身。概括地说,文化是人类的生存式样,语言是它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语言上可以观察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一般认为,至晚在中国战国时,汉字就已经传播到韩国。此后经历了“三国①②③④时期”、“统一新罗时期”、“高丽时期”、“朝鲜时期”和“近现代⑤时期”等五个时期不断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由于儒学符合当时朝鲜三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古代朝鲜半岛各国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吸取儒学。中国文化与韩国文化及语言有密切的关系。中韩两国的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谚语,谚语是在语言习惯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表现形式之一。例如,“갈수록①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了高句丽、新罗、百济的三国鼎立时期。史称“三国时期”。②新罗以向唐朝称臣的条件与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唐朝大军于公元660年联合新罗攻灭百济,又于668年借道新罗和百济故地南北夹击并功灭高句丽,并由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统一新罗时期”。③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④14世纪末,李氏王朝取代高丽,定国号为朝鲜。新韩文字母颁布于世宗28年,即1446年。⑤1896年,甲午战争后,朝鲜脱离与清帝国的册封关系,改国号为“大韩帝国”。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论태산이다”(越走越是泰山。比喻境遇越来越困难),就是取材于中国地域的韩谚。“일각이여삼추라”(一刻如三秋。取自《诗经·王风》中“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也可以看出韩谚里所包含的中国诗句。而在这众多谚语中又有许多涉及女性形象的内容。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对有关反映女性问题谚语的定量分析描写,揭示关于女性的两国谚语的共同点及不同点,并进一步考察中韩两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对比,不仅对渴望了解中国的韩国人和想进一步了解韩国的中国人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通过对这些与女性有关的谚语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清楚了解两国女性文化的特点。比较分析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的意义及文化内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学习和研究一种语言时,不能离开对其民族的地域、经济生活及心理素质的了解,只有抓住了民族特点,才能正确地理解一种民族语言的文化内涵。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提高两国人们学习和使用谚语的兴趣,增强中韩谚语的生机和活力。1.2研究现状及方法1.2.1中国的研究现状在中国直接对中韩谚语进行比较的研究还不太多,并且大多不够全面和深入,而对中韩女性谚语的研究还是空白的。洪董植《中韩谚语的名称》(《九江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专门论述了在中国和韩国历史上谚语分别有哪些名称及其异同。郑凤然《中韩谚语比较》(《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弟2期)。从相似的中韩谚语、中韩两国都用的谚语、受中国影响的韩国谚语、相异的中韩谚语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举例和引证等资料较详实,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姜德昊《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山东大学硕士2005年学位论文)。对中韩谚语在内容上(意义、形象、用法)、题材上(动物、性别、人名、地名)、修辞方法上进行了比较。该论文的重点在于通过两国之间多角度的比较来发现中韩谚语各自的特点。赵铁军《韩语成语谚语汉译方法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从文化的角度对韩语成语谚语译成汉语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列举出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论具体类别的成语谚语使用哪种翻译方法更为合适。金光玉《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生肖谚语”对比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此论文对中韩生肖谚语中的异同点和两国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两国熟语概念进行了研究,并且指出了谚语在修辞手法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些论文在关于谚语的内容研究中占有最大比重的成果,但是研究谚语与女性文化关系方面的文章很少。只有一篇小论文和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王利《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兰州学刊》,2006年第12期)。论文以谚语为载体,从中挖掘出了其背后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化特征:文化、家务劳动、贞操、婚姻,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耿静静《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河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该论文探讨了女性由于不同于男性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等而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并把这种特征蕴涵在了谚语之中,论文还对谚语与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2.2韩国的研究现状中韩谚语数量很多,但对两国谚语的比较研究还是很不够的,其中关于女性谚语的研究就更少了。如今,在韩国对中韩女性谚语的研究只有一篇小论文和两篇硕士学位论文。주옥파《한·중속담에나타난여성이미지에대한비교연구》,《서울대학교사범대학선청어문》,2004년제23집(《韩中俗谈里女性观比较研究》,《首尔大学校师范大学先清语文》,2004年第23辑)。描写了在古代社会里的女性生活,同时对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进行对比研究。풍효《한·중여성속담의비교를통한한국문화교육》,부산대학교대학원2005년석사학위논문(《通过比较韩中女性俗谈看到韩国文化教育》,釜山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该论文比较中韩谚语在形式上的差异,也比较它们在意义上的差异。而且给中国人介绍两国文化习惯差异方面的知识。왕보하《여성에관한한·중속담의비교연구》,경원대학교대학원2006년석사학위논문(《中韩女性谚语比较研究》,景园大学2006年硕士学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论位论文)。该论文对于在两国谚语里表现出来的女性性格和在家庭内的女性地位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有下列关于中韩两国谚语的研究论文。배재홍《한·중속담비교연구》,경기대학교대학원2001년석사학위논문(《韩中俗谈比较研究》,京畿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这篇论文考察了反映在谚语中的两国人民思想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对韩国人学习中国谚语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在现代文明生活里的民族文化的派生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진경지《한·중속담의번용과와전》,《한국언어문화학회한국언어문화2002년제21집》(《韩中俗谈的改观与讹传》,《韩国言语文化学会韩国言语文化》2002年第2辑)。该论文明确地说明谚语、成语、格言的概念和差异,还描写两国谚语的发展和结构变化。박찬욱《중국어의성별어연구》,연세대학교대학원2003년석사학위논문(《汉语性别语研究》,延世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该论文对在谚语里反映的性别歧视进行了研究,进而考察了这种谚语担任的社会功能。换句话说,作者通过隐喻的手法来描写女性,把女性比作事物、植物或儿童。这些隐喻都间接的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육흔《한·중양국속담의비교연구》,명지대학교대학원1996년석사학위논문(《韩中两国俗谈比较研究》,明知大学1996年硕士学位论文)。该论文把韩中谚语分同义同形、同义不同形、不同义不同形三类进行了比较。陆欣的另外一篇论文,《한·중·일삼국속담의비교연구》,명지대학교대학원2003년박사학위논문(《韩中日三国俗谈比较研究》,明知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该论文对三个国家的民族性、思想及情感表达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各自的成语、惯用语和格言的使用范围。虽然三个国家的部分谚语的表达方式是一样的,但在素材的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中国的歇后语具有独特的结构。总体上作者对三个国家的谚语在形式、表现方法、素材、意义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总之,中韩谚语的比较研究虽然在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它是一个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宽广研究空间的领域。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论1.2.3研究方法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古代女性以其独特的性别角色,在灿烂辉煌的中国历史画卷中闪耀着别样的光芒。“但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女性除了在母系氏族时期曾有过‘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无限风光外,其余的漫长时期①内,则持续不断地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约束以及无穷无尽的人为灾难。”韩国旧社会同中国一样,大约在公元之初,韩国正式接受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普遍形成男尊女卑的观念。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韩封建社会共同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样的一种思想背景下,本文将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对两国女性的人生历程和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的异同点进行研究。从而有利于了解中韩女性在生活习惯、思想方式方面上的差异。笔者将以从上列词典中收集到的中韩谚语作为资料,重点选取与女性有关的中韩谚语进行研究。①王利《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兰州学刊》2006年第12期。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女子天生爱美,加上‘女为悦己者容’这一思维模式的推波助澜,整装修容、追求外貌的姣好逐渐变成女性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古代女性来说尤其如此。不过,审美的准绳却并非千古不移的定则,诸如唐人丰肥,宋人温雅,明清①文秀的‘流行时尚’,现在能透过谚语揣度一二了。”②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而人类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女性往往比男性更为敏感。但什么是女性美?女性美包括哪些内容?评判女性美的标准又是什么?从古到今,众说纷纭,直到今天,理论界才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女性美包括外在美、内在美两个方面。那么中韩古代女性的外在美、内在美是什么,又是怎样体现在谚语之中的呢?2.1关于“外在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1.1赞美外貌人们关注美女,这符合人的天性。美丽的容貌可以赏心悦目,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慰。男尊女卑社会里,女子貌美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易使男子产生爱慕之情。《诗经·卫风·硕人》里描述了中国美女的条件:“手如柔荑,肤③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已成了东方社会里美女的标准。和中国一样,韩国也有美女的条件,就是(一)三白,牙齿、两手、皮肤;(二)三红,唇、指甲、脸;(三)三黑,眼珠、睫毛、头发。因此社会对女性的美是抱着积极的态度的,谚语中有不少赞美女性美的例子:1)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2)十八,二十二,抵过牡丹。①余惠敏《仕女》,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页48。②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③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81。1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如花似玉。4)玉软花柔。5)软玉温香。6)女人十八一枝花。7)花容月貌。8)人面桃花。9)带雨梨花。10)面如凝脂。11)梨颊微涡。12)桃腮杏脸。13)樱桃小嘴。14)唇红齿白。15)朱唇榴齿。16)明眸皓齿。17)月眉星眼。18)曲眉丰颊。19)眉弯目秀。20)朱唇粉面。21)黑大的眼睛,显出姑娘的俊美。22)粉面含春。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2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7)冰清玉洁。2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9)冰肌雪艳。30)仙姿玉色。31)花飞蝶舞。1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2)亭亭玉立。33)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34)小鸟依人。35)고운여자는뒤로봐도곱다.(艳丽姑娘,背影也美。)36)고운여자는울어도곱고,미운여자는웃어도밉다.(艳丽姑娘哭也美,丑女笑也难看。)37)꽃이고와야나비도모인다.(花美蝴蝶才飞来。)38)꽃이부끄러워하고달이숨겠다.(花会怕丑,月会藏躲。)39)돋아오르는반달같고,물찬제비같고,깎은밤톨같다.(像升起来的弦月,充盈燕子,削后栗子。)40)무뿌리처럼날씬하다.(像萝卜根苗条。)41)몽땅삼켜도비린내도안나겠다.(全部咽下去,一点腥味都没有,因为太可爱。)42)말하는꽃이다.(会说话的花儿。)43)미인은늙어도곱다.(丽人老了也漂亮。)44)서울말씨에평양인물에강원도살결이면미인이다.(首尔口气,平壤脸面,江原道肌理就是丽人。)45)기름바른머리에분바른얼굴이다.(发如黑缎,人面白粉。)46)달과같은몸매에꽃같은얼굴이다.(月资花脸。)47)버들같은눈썹에복숭아같은얼굴이다.(柳眉桃脸。)48)꽃같은얼굴에옥같은살이다.(花容玉肌。)49)눈같은살결에꽃같은얼굴이다.(雪肤花貌。)50)앵두같은입술에박씨같은이빨이다.(唇如樱桃,齿如瓠犀。)51)여자의입은작아야하고,남자코는커야한다.(女嘴该小,男鼻该大。)52)살결이희면열허물이묻힌다.(白肌就会十个毛病免得了。)53)얼음같은살결에옥같은뼈다.(冰肌玉骨。)54)희어야미인이다.(白才是丽人。)55)살결은분결이고젖통은분통이다.(粉肌粉乳。)1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56)쌀과여자는흴수록더곱다.(大米和女人越白越美。)57)쌀과여자는밤에봐야곱다.(大米和女人深夜更艳丽。)58)여자의인중이분명하면맏아들을낳는다.(女人人中分明就生大儿子。)59)여자가토끼띠면예쁘다.(属兔女人漂亮。)60)여자는눈이잘생겨야자식복이있고,코가잘생겨야남편복이있다.(女人眼睛美丽才有子富,鼻子美丽才有男富。)61)여자는품안에들어야맛이다.(怀里小女有味儿。)62)한번웃으면애간장이녹는다.(笑一次,被迷住。)由此可知,关于古代美人的谚语和成语有很多,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它们都可以代表古人的审美趣味。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社会,人们喜欢貌美的女性,女子的美貌甚至成了她们最大的资本,是她们得以富贵的基础,如“男人以财为貌,女人以貌为财”、“여자는얼굴이밑천이다(女人的脸是资本)”,上面所说的谚语中,描写面容的最多,而且两国都用花和颜色来描写的较多。同时,“从古人观察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他们对美人的描写是全方位的,①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音容到笑貌,而且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标准”。例1)、31)里,能使鱼沉入水底,使雁落地,使月亮躲起来,使花儿感到羞愧,那该是什么样的美人呢?这样的美女只能在想象中存在,假如实写,必不能描写其万一,想象中的美人才是最美的。在古人的眼里,美女的美表现在许多方面:有面容的美——例7)~26)、44)~51),有肌肤的美——例29)、44)、50)、52)~57),有身材的美——例30)~33)、39)、40),有柔弱的美——例34)、61),有触觉的美——例4)、5),有抽象的美——例41)、42),有贞洁的美——例27),有观②相的美——例58)~60)。两国都一般用自然物来描写,尤其是花。中国美人的条件就是脸比喻成花、月亮、杏、粉,如:例2)牡丹、例8)桃花、例9)梨花、例7)月貌、例12)杏脸、例20)、22)粉面。自古以来,中国人以“牡丹”为国色天香,也①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版,页118。②在韩国有关于十二生肖的美人观。1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叫“富贵花”、“花王”,是坚持风节和操守的象征。因此例2)里牡丹会被比喻成女人最美丽的时期。美女的嘴唇又小又红,如:例13)樱桃小嘴、例14)唇红、例15)朱唇、例20)朱唇。牙齿要白白整齐,如:例14)齿白、例15)榴齿、例16)皓齿,要具有跟月牙一样又曲又弯的眉毛,如:例17)月眉、例18)曲眉、例19)眉弯。还具有明黑的皓眼,如:例16)明眸、例17)星眼、例21)黑大的眼睛。肌肤比喻为冰雪,如:例27)冰清玉洁、例29)冰肌雪艳。身材要娇小,例34)小鸟依人。班昭《女诫》里记载:“敬慎第三: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阳①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柔为美。”所谓的女性美就要体现出她们“阴柔”的一面,就是娇小、柔弱、娴静以及要有柔和的曲线等等。自“小”而言,樱桃小口、杨柳细腰都是女性美的特征,至于脚也不例外。“女子之足既然以小为美,便自然有人设法使足变小,而以布帛缠束显然是一种容易使人想到的迫使足形变小的方法。小只是女足之美的一个方面。缠足时代一双妙莲要达到所谓的‘瘦’、‘小’、‘尖’、‘弯’、‘香’、‘软’、‘正’七字标准。‘瘦’、‘小’、‘尖’所求的实际上都是小,只是着眼处不同罢了。金莲的求②‘弯’求‘软’自然也是出自追求女性阴柔美的审美观念。”强迫女性缠脚的陋习就是这种病态美感的典型体现。韩国美人条件没有中国具体。脸比喻为花、桃子,如:例42)说话的花、例46)花脸、例47)桃脸、例48)花容。肌肤比喻成玉、雪、冰,如:例48)玉肌、例49)雪肤、例52)白肌、例53)冰肌、例55)粉肌。美女具有像柳的眉毛,如:例47)柳眉;像樱桃一样的嘴,如:例50)唇如樱桃;像瓠籽又白又整齐的牙齿,如:例50)齿如瓠籽。两国对美人的描写离不开花草、珠玉、冰雪和各种颜色,花草、颜色取其鲜艳,珠玉、冰雪取其纯洁,由此可见古人对女性美的价值取舍不离色和洁两条。例4)“首尔口气,平壤脸面,江原道肌理就是丽人”里的首尔、平壤、江原道是韩国的地名,首尔是南韩的首都,平壤是北韩的首都。首尔不使用方言,韩语没有声调,但方言具有独特的语调,因此韩国人认为普通话听起来温柔。韩国自古以来把细眼白肌的北方系女人认为美女,韩国独有的成语说“南男北女①张福清《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2。②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页106。1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韩半岛自古即有南部出美男子,北部出美女子)”。江原道是南韩国中部的山岳地区,以温泉为有名的城市,水与空气都良好,所以人们想江原道女人肌肤一般都好,实际上在江原道里北方系丰满女人较多。而中国没有关于观相美的谚语。例59)说属兔女人漂亮,到如今还没有证明这些谚语,但与此相反的谚语是“말띠여자는드세다(属马女人倔强)”,现在还受到影响,男人忌讳属马的女子。例57)、58)里出现大米,跟以面为主食的中国北方相比,韩国的主食是米饭。在中国过分打扮的女人叫“掉进面缸里了”,而形容白白的脸或肌肤用粉来表现。63)양귀비는내일아침이다.(杨贵妃是明天的早上:比杨贵妃更美。)64)천하일색양귀비다.(天下一色杨贵妃。)65)양화도색시가선유봉으로돌다.(杨花渡姑娘游览仙游峰。)①例63)、64)、65)也是描写美女,“杨贵妃”和“杨花渡”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和地方。正是由于韩国在语言与文化上与中国的深远关系,广泛使用汉字②熟语。这些熟语如果不知后故事或来源,就很难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成语和谚语看到古人眼中的美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至于那些描写美女各种神态的是什么意思,那就只有靠意会了。文字所表现的东西有时③是画不出来的,正是:丹青难写是精神,意态由来画不成。”2.1.2抨击外貌2.1.2.1关于“红颜薄命”的中韩谚语比较“红颜薄命”,是一个具有享乐、昏庸、乱世等意思的语词。“在著名的‘三十六计’中,只有‘美人计’一本万利,招招命中,这似乎更印证了红颜的‘祸水’性质。汉代的李延年称赞他妹子的美貌时说:‘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①扬花渡为四川省阆中市河溪镇扶农村、省蚕研所、乐山,是蚕种场,一个很美丽的地方。《中国与朝鲜交往史料-中宗卷(五)》,中宗80卷,30年(1535乙未/嘉靖14年):天使曰:“今已日晩,请行回杯,而出游于杨花渡。”上曰:“依命。”天使曰:“我有忠靖冠、忠靖巾、忠靖衣、忠靖带,殿下若欲见之,则宫进之也。”上曰:“请欲见之……己亥/引见三公于思政殿……天使于杨花渡游观时,女乐不令设之,而勤政殿请宴时,亦令不入女乐。”②汉字熟语指韩语中用汉字来表现的熟语(其中成语可参最多),如유비가한중믿듯(就像刘备相信汉中:形容对人的坚信不移)。③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版,页120。1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红颜‘倾城倾国’的事迹,早在‘红颜①祸水’这个名词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谚语说:“自古英雄爱美人”、“英雄难脱美人手”。美人的魅力不可谓不②大,她可以让汉武帝“作金屋贮之”;在封建社会中,年轻貌美的女子的命运通常都非常悲惨,她们一般会被选入宫中,成为宫女或妃嫔,而其中大多数终身一个人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不能享受正常的天伦之乐。明朝宫廷美女们,她们所背负的性虐待、杀戮和殉葬等等痛苦,于中国的历朝历代来说,应该算是最为深重的了。明朝宫廷的大型选美,一般是在全国各地物色出13岁至16岁的淑女几千人,通过层层选拔,最后选中的不超过一百人。这真是万里挑一啊,宫女们肯定是人间绝顶美女。明朝宫女们一经选入宫内,便失去自由,不能与父母相见。繁琐的礼节,森严的等级,不时的凌辱,几乎无出头之日。美人的历史功绩不可谓不卓著,有西施使美人计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了吴国。也许西施才是诠释“红颜薄命”这一命题的不二人选,她的一生就是一个阴谋。关于吴越纷争的旧事竟然还留下了“红颜薄命”的传说,尽管对于吴国人而言,她的确是一场美人计的主角、乱世中飘摇的红颜,但是她却没有成为后人埋怨的对象,反而对其际遇充满了同情甚至敬意。男人们就这样爱漂亮的女人,但在谚语里却抨击她们的外貌:1)红颜女子多是非。2)美色从来是祸胎。3)花香招蝴蝶,人美惹风波。4)树大招风,人俊惹祸。5)美女累其夫。6)佳人自来多命薄。7)낯짝이반반하면얼굴값한다.(标致面容会付面钱。)8)미인은팔자가세다.(美人时乖命蹇。)9)미인소박은있어도박색소박은없다.(美女会受到冷遇,薄色不会受到冷遇。)①邢丽凤、刘彩霞、唐名辉《天理与人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16。②[晋]郭璞注《山海经》,京华出版社2000年,页111。1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10)고운꽃이먼저꺾인다.(美丽的花儿会先被掐。)11)아름다운꽃은진뒤가더럽다.(美花谢后过丑。)12)미인은박명하고,재주있는사람은병이많다.(佳人薄命,才人多病。)13)미인끝은여우된다.(美女最后变成狐狸。)14)미운계집도석달만되면미운줄모르고,예쁜계집도석달되면예쁜줄모른다.(丑女过三个月不知丑,美女过三个月不知美:外貌不能坚持长时间。)15)여자는예쁘다면간도빼준다.(叫女人漂亮,她会连肝都拿给你。)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美貌的女子容易吸引男性的注意,容易使男子沉浸于女色之中不能自拔。由此可以看出两国谚语里都表现为女人太美,会被指责为亡国败家的祸根。虽然中国古代也曾有过美男子,例如潘安和何晏,但在人们的心目中,男人的能力比相貌重要。如:“女人美在心肠,男人美在强壮。”看来无论是赞美还是侮辱女性,都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的。2.1.2.2关于“丑妇”的中韩谚语比较虽然人们喜欢欣赏美,喜欢美女,然而有趣的是,关于婚姻的众多谚语所反映的事实却恰恰相反。18)丑妇良家之宝。19)家有三件宝,丑妻薄田旧棉袄。20)莫图颜色好,丑妇家中宝。21)吃饭少一口、睡觉不蒙首、老婆长相丑,保你活到九十九。22)莫图颜色好,丑妇家中宝,休嫌官不要,夫妻直到老。23)屋不要高,妻不要美。24)丑女配才郎,娇精配鬼王。25)丑媳妇也生好女,瞎马也生好驹。26)闲官清,丑妇贞。1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①27)娶妻莫娶俊姑娘,看戏休看落子腔。28)추한아내와악한첩도빈방보다는낫다.(丑妇恶妾比空房好。)在这些谚语的描述中,大多数男子不愿意娶美女为妻,而更倾向于容貌平庸,甚至丑陋的好。这是因为男人笃信不移“女人漂亮”是“祸水”的事实,而从前社会里的男人可以自由谈情,可以去青楼欣赏美。韩国没有要娶丑妇的谚语,只能看到例28)“丑妇比空房好”这类的消极观念。对韩国女性来说,容貌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长得太丑会被当作是一种丢脸的事,会因此嫁不出去。女性的“三从四德”里包括“妇容”,也就是女性必须会打扮自己,美丽的女性才能赢得丈夫的喜爱,所以抨击丑女的谚语比中国还多。29)홍두깨에옷입혀놓은것같다.(像给棒杵穿衣服:很胖。)30)깍지동(콩깍지저장하는독)같은여자다.(像保豆荚缸的女人。)31)엉덩이가아니라맷돌짝이다.(不是屁股而是磨扇。)32)메주로뭉쳐도그보다는낫겠다.(抟酱糗子愈于此。)33)호박꽃을꽃이라니까오는나비괄시한다.(把南瓜花叫为花就看不起蝴蝶。)34)똥뀐년이바람맞이에선다.(拉屎女人站在迎风地方:会闻到臭味儿。)35)미운년이양식팔아살구사먹는다.(丑女卖粮食买吃杏儿。)36)못난계집이거울나무란다.(丑女责怪镜子。)37)못난계집이젖통만크다.(丑女只大乳房。)38)꼴도꼴같지않은년이덤빈다.(没什么样儿的丫头就发慌。)39)미운계집이달밤에삿갓쓰고다닌다.(丑女深夜戴斗笠过往:为了勾男。)40)하늘높은줄도모르고땅넓은줄만안다.(不知天高只知地宽。)41)나무떡판은넓어야떡치기가좋고여자는떡판(엉덩이)이넓으면맛이없다.(木板宽大打糕才好,女板宽大没味儿——女板:屁股,①上党落子原名“黎城落子”,当地人称“落子腔”,是流行于晋东南及冀、豫接壤区域的主要剧种之一。它是在河北省武安落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演唱风格既高亢激昂又悠扬委婉,不但以演曲折、风趣的生活戏见长,而且更善演各种不同题材的大型正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1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没味儿:美性感。)42)여자딱딱한것과두부딱딱한것은쓸모가없다.(硬豆腐和生硬女子没用。)43)여자어깨가넓으면팔자가세다.(宽肩女子时乖命蹇。)44)여자가뚱뚱하면성미가거칠다.(胖女子性情粗暴。)例29)~33)里的“棒杵”、“(酱)缸”、“磨扇”、“酱糗”、“南瓜花”不仅在古代社会,现代也是丑女的代表事物,尤其是“酱糗”和“南瓜花”。“酱糗”是黄豆和霉菌发酵的产物,虽然韩国人喜欢吃酱糗,但用严重臭味比喻丑女。“南瓜花”是鲜黄色,并不很丑,但花样太大,以弱小女子为美的人们脑子里“南瓜花”是丑花。例31)、37)、41)说乳房和屁股大的女子就是丑,这种观念与现在的“以大乳大臀为美”恰好相反。例34)、35)指丑女做到丑事,也就是说丑女做什么都被看成丑事。与韩国相反,中国很少关于抨击丑女的谚语。2.1.2.3关于“老女”的中韩谚语比较①《大戴礼·本命篇》中有“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规定,但这可能是一条上限,因为以后各朝各代,女子出嫁大多低于这个年龄。所以与现代社会相比,在整个封建时代,女子过了三十就会变成了讨价还价的牺牲品。下面是女人年长色衰失去魅力的两国谚语。45)男人三十一朵花,女人三十一个疤。46)女过十八,不是续弦,就是穷家。47)女过三十外,双手招郎不来。48)여자나이삼십이면눈먼새도안돌아본다.(女人三十瞎鸟也不回头看。)49)여자나이사십이면사그라지고,오십이면오그라진다.(女人四十消去,五十萎缩。)50)설지난무요,삼십지난여자다.(过年的萝卜,过三十的女人。)51)여자가젊어선관음이고,늙으면원숭이다.(女人年轻观音像,老了①[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页251。1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就猴子。)中韩谚语都很注重韵律。古代汉谚大多是押韵的,两句一韵、隔句一韵、四言二句。韩谚的押韵有开头押韵、中间押韵、末尾押韵。例49)사십(四十[sasib])和사그라지다(消去[sagrajida]),오십(五十[osib])和오그라지다(萎缩[ograjida])各个前边的“sa”和“o”是发音一样,是一种押韵。这种押韵属于中间押韵。此类例子较多,如:물[mool]에물[mool]탄듯,술[sool]술[sool]탄듯하다(好像在水中加水,酒中加酒一样)。押韵使谚语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易于记忆和诵读。这里一般把女子年龄比喻成花,通过比喻不是烘托花儿本身美丽,而是女人上了年纪跟花一样跌落价值。장혜숙(张惠淑)提到“韩国谚语里把老婆比喻成猴子。猴子从毛猴子时就是皱皱的,皱脸的猴子笑时也不能分辨出是笑还是慌,①发火大叫一声时很可怕,与猴子比起来的老婆儿也毫无魅力。”上了年纪的不仅是女人,女人三十就是过年的萝卜、疤,然而男人三十就是一朵花,跟同样年龄的女人比起来,男人仍然魅力无穷,女人就已经成了半老徐娘,不再有众多的追求者,所以两国的婚姻模式基本上是男大女小,男人比女人大十岁一点也不奇怪,如果女人比男人大十岁,就会招来许多闲言碎语。2.2关于“内在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2.1关于“贤妻良母”的中韩谚语比较中国封建礼教的具体化是从汉儒董仲舒开始的,他明确提出了“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概念,并强调这是天经地义的原则。四世同堂、父慈子孝、妻贤夫贵、兄弟友爱、和顺平安、儿孙满堂是中国人对于家庭的传统理想。尤其是家长的地位由子孝妻贤来保障。和中国相同,韩国也是一个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社会传统非常重视家庭。东汉著名女学者班昭的《女诫》里就提出了女人的“四德之仪”(德、容、言、功),以下摘录的内容是在《女诫》里从品德、容貌、语言、职责等几个方面对女性作的严格规范。①장혜숙(张惠淑)《우리속담에나타난성차별문화와여성의모습》(《我国谚语里表现出的性别歧视文化与女性样子》),暻园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2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妇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①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谓也。”仁孝文皇后在《内训》记载:“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女子之德性也。孝敬仁②明慈和柔顺,德性备矣。夫德性原鱼所禀,而化成于习。”由上文可知,要求女子清静美丽,言辞温婉,性情柔顺,同时还要勤劳能干。从上面所说的“外在美”里我们可以看出男人虽然喜欢美女,但与此相反,娶妻时却怕美女。谚语说“功名出于闺阁”,意思就是说女性如果具备了妇德、当好贤内助,那么丈夫就会有所成就。《诗经》开首的一篇《关雎》记载:“关③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得淑女以配君子的梦想期待着妻子的贤惠内助。这里所说的“内助”两个国家的意思不太一样。在国家为“公”,家庭为“私”,在家庭的分工上分为“内”和“外”。“外”的重要活动空间是在家庭之外,它是男人的职责。“内”的领域是以家族繁衍为目的的,这是女人的职责。韩国的“内助”指妻子帮助丈夫、照顾家人的行为,而中国的“内助”是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事务的人,就是妻子。对女人品德的要求中,最受推崇的便是所谓“贤妻良母”型,在韩国叫做“贤母良妻”。“贤妻良母”传统的历史相当悠久,最早可以追到周代,以后一直是中韩两国传统社会对女人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推崇的道德要求。1)家无贤妻,必遭横祸。2)妇贤夫祸小。3)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4)籽种好,一半谷;婆姨好,一半福。①张福清《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2。②张福清《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23。③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1。2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5)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6)家有贤妻,男儿不遭横祸。7)父不忧心因子孝,家无烦恼为妻贤。8)妻贤夫祸小,子孝父心宽。9)头发丝绑得住老虎,善良妻劝得转恶夫。10)어진아내를가진남자는근심할일이안생긴다.(妇贤夫省祸。)11)아내가어질면남편이걱정이없다.(妇贤夫无烦恼。)12)어진아내가있으면남편이횡사를만나지않는다.(家有贤妻,男儿不做横祸。)13)집안에어진아내가있으면남자가나쁜짓을못한다.(家有贤妻,男人不做坏事。)14)어진아내는남편을귀하게만들고,악한아내는남편을천하게만든다.(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贱。)15)어진아내는집안을화목하게하고,악한아내는집안화목을깬다.(贤妻把家成和,恶妻破坏家和。)16)여자가바르면남자도바르게된다.(女人正路,男人也正路。)在封建时代,夫妻关系是一种主从关系,夫妻关系的准则是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但在性情方面妻子却有主导作用,在谚语里描写妻子会给丈夫影响力。妻子贤不贤不但直接影响到丈夫家庭之外的活动,而且会改变丈夫。两国都认定聪慧妻子的价值,贤妻会挡住家庭的危机或者家庭有困难时她会坚强地保家,会在贫穷的家里勤俭持家。17)家贫思贤妻。18)가난하면아내의어질음을알게된다.(家贫才知贤妻。)19)가난에어진아내다.(家贫需要贤妻。)20)병들게되면어진아내를생각하게된다.(得病思贤妻。)2.2.2中韩谚语中的娶妻重视内在德行的比较婚姻的稳定和幸福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因此在婚姻问题上,男人是极其慎重的。男性结婚前喜欢美女、年轻女子,但婚姻和谈恋爱不一样,男性在2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择偶时十分在乎对方的品行。他们一方面欣赏美女,一方面又喊出“丑妻家中宝”的口号,所谓品行好,是娴静有礼、言辞温婉、性情柔顺,同时还要勤劳能干。聪明的男子在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时,注意到了女性的内在德行美。21)最好的教养是最好的嫁妆。22)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23)与其择漂亮的脸,不如择善良的心。24)一个美丽的姑娘只能悦目,一个高尚的姑娘能够贴心。25)美妇悦人眼,贤妇悦人心。26)看美人的眉毛之前,先看看她洗的碗净不净。27)莫图颜色好,丑妇家中宝,休嫌官不要,夫妻直到老。28)稼不照只一季,娶妻不照就是一世。29)娶妇娶贤不娶贵,择婿择人不择家。30)娶女看娘,种树看种。31)娘好女好,苗好米好。32)教子不严父之过,养女不贤娘的错。33)买屋要看梁,娶妻要看娘。34)아내로서보물은유순이다.(作为妻宝柔顺。)35)부지런과검소함은부인의미덕이다.(勤勉俭朴,妇女美德。)36)아내는유순해야하고,남편은너그러워야한다.(妻子应柔顺,丈夫应宽厚。)37)여편네가활수(금전을아끼지않고헤프게쓰는솜씨)이면벌어들여도시루에물붓기다.(妻子大手大脚,再赚也水倒蒸笼。)38)집안이편하려면아내를잘얻어야하고,발이편하려면버선을크게신어야한다.(家和要娶好女,脚舒要大布袜。)39)된장신것은일년원수고,아내잘못얻으면백년원수다.(豆酱酸一年冤头,娶错妻就是一百。)40)처복이있으면자식복은따라온다.(有妻福自来子福。)41)오복(수,부,강년,유호덕,고종명)보다더큰복은처복이다.(妻2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福必五福好——五福:长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42)아내는부엌에서얻고,남편은글방에서얻으랬다.(娶妻厨房娶,择夫学堂择。)43)간선은눈으로보지말고귀로하랬다.(相亲不用眼,用耳。)44)간선은그어머니를먼저보랬다.(相亲前看女娘。)45)그어미를보면그딸을안다.(看娘会知女娘。)与此可知,妻子角色在家庭内很重要,而贤妻的要求两国虽稍微有差别(中国——教养、善良、高尚、好管家;韩国——柔顺、勤勉、俭朴、好管家),但女性被期望发展为温柔、善良、能干的女人是一脉相传的。例30)~33)、44)、45)里都出现娘,为了选择人品可靠的妻子,男性在挑选配偶时很看重女子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女子的母亲。传统女性伦理不仅要求女性生育子嗣,还需要妇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西汉贾谊《新书·胎教》中记载:“《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素成,谨为子孙婚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则其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①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呜呼!戒之哉!无养乳虎,将伤天下。”周朝时期以身作则,教育子女是母亲最重要的角色内容。女性担负着教育子女的职责,母亲的言行影响着儿女的品行。男性认为在大家庭里做事的女子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其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会大方得体。总之,关于女性美的评价就是要求女性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美,更要求内在德行美,而两国谚语里都可知喜欢的女性就是“贤妻良母”,女性的内在美较之外在美更胜一筹。2.3小结反映中韩女性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谚语共223条,其分布比例如下[表2]所示:①[汉]贾谊撰、刘晓东校点《新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页77。2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美”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①[表2]中韩女性外在美与内在美方面的谚语分布内容分类数量所占比例中国韩国中国韩国赞美外貌494045%35.1%关于“红颜薄命”111710.1%14.9%外在美的谚语抨击关于“丑妇”的谚语162214.7%19.3%外貌关于“老女”的谚语4103.6%8.8%内在美关于“贤妻良母”的谚语292526.6%21.9%从以上对比描写中可以看出,男人对女人美貌有着强烈的渴望,而且其要求韩国比中国更高。需要说明的是在抨击外在美领域中,关于丑女的中韩谚语所占比例是差不多,但其内容就不相同。中国谚语里描述的大多数男子愿意娶丑女为妻。与其相反,韩国没有要娶丑妇的谚语,而关于丑女的谚语大多数是抨击丑女的。总之,韩国谚语中,对女性贬义内容的谚语比中国多,可以说是韩语中歧视女性内容较多。①[表2]中所列的数据来源于页7所列的工具书,下同。2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1关于“女性语言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1.1关于中韩谚语里所谓“妇言”的意义比较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女性柔顺不得多言,“四德”中的“言慎”要求女性出言谨慎。女人切忌多嘴。宋若莘在《女论语》里记载:“是非休习,长短休争,从①来家丑,不出外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司马光更是吓唬大家:长舌厉阶,画地成狱;妒悍相残,身攒百镞。女子多言,则祸从②口出,有惹是生非的危险。因此‘多言’是不受欢迎的。”《新妇谱》:“妇人贤不贤,全在声音高低,语言多寡。声低即是贤,高即③不贤。言寡即是贤,多即不贤”。《诗经·大雅·瞻仰》:“妇有长话,维厉④之阶”。《大戴礼·本命篇》里也有关妇言的内容;“女子者,言如男子之⑤教,而长其义理者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女子说话要慎重,因为言为心声。班昭在《女诫》一书中指出“妇言不必辩⑥口利辞”。女性说话,宜以柔顺的措辞为本,不可善辩、善争,词锋犀利。“多言多失,不如寡言”,这是慎言的关键所在。《尤庵先生诫女书》记载“多言会产生闲言,令人觉得没出息,千万要少说⑦话,多言七出之一”,从中可知韩国古代也严格禁忌妇女多言。长舌妇在中韩传统文化中遭人厌恶的事实在谚语中屡屡可见。1)女人的舌头长。2)女人见女人,没话找话云。3)八十岁妈妈没牙,唇说。①张福清《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19。②耿静静《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河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③张福清《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96。④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489。⑤[清]王聘珍撰、主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页254-255。⑥张福清《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3。⑦《우암션생계녀서(尤庵先生诫女书)》(宋时列著,肃宗15年,1607年)载:“말씀을많이하면부질없는말이자연나고남이실없이여기나니부디부디말씀적게하되말많이하는것이칠거지악에들었으니.”2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4)兔子的腿,女人的嘴。5)快嘴大姐惹事多。6)快嘴婆不做活。7)拙妇巧舌头。8)严婆不打哑媳妇。9)여자는긴혀가있다.(女人有长舌头。)10)여우는꼬리가크고여자는혀가크다.(狐狸尾巴大,女人舌头大。)11)여자가말많은것은입이둘이라말이많다.(女人多言由于具有两个嘴。)12)계집말많은것은하늘도안다.(丫头多言天上也知道。)13)계집입막기는냇물막기보다어렵다.(让女人堵住嘴比闸上水难。)14)여자의예절은말이적어야한다.(少说话是女人的礼节。)15)계집주둥이는사접시도뒤집어놓는다.(丫头嘴会把碟子翻过。)16)여자가잔소리많으면집안이망한다.(女人太啰嗦,家门会塌窖。)17)여자소리가울넘어가면집안이망한다.(女人说话透过篱笆,家门会塌窖。)18)여자가말이많으면과부가된다.(女人多话就会成为寡妇。)19)여자가말이많으면장맛이쓰다.(女人多话,酱味会苦。)两国谚语里都描写“女人的舌头长”。中国谚语例1)~例6)指女人多话,并且表现出女人说话跟兔子一样快。例19)、例20)、例21)是描写女人说话会影响到家庭。而例11)的婆婆虽然在家里没有家长权,但是她的位置比媳妇高因此也可以强迫媳妇,但是婆婆再严厉,媳妇不多言多语也不会挨打,也就是说不管男女都不喜欢女人多言。父权制家庭忌讳妻妇多言,主要因为怕外来的妻妇会离间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兄弟间的关系,导致家庭不和甚至瓦解。如汉初陈平年轻时与兄嫂同住,其兄每日耕田而鼓励陈平到外面游学,嫂子嫌陈平不生产白吃饭,说:“有叔如此,不如无有!”被丈夫休弃,赶回娘家。东汉2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李充的妻子也因多言而出之。在妯娌间搬弄是非、制造家族不和也是多口舌的表现。流行读物《FemaleBrain》称女性一天说2万个字,男性只说7000个,这其实并非研究结果。亚利桑那大学最近的研究发现,男女每天大约都说1.65万个字。但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世界的共同观点是女性爱聚在一块,聊个不停。可是,多言并不是女人的本性。两国古代,通常只有少数女性有机会展露她们的才华。“在专制制度下,虽然会有一些帝王被女人影响或左右,但这并不能改变古代女性不被重视的地位。在全封闭的社会条件下,始终不允许女人发挥①她自身最大的特点。”所以她们不得不被克制自己的感情而把它用说话表露出来。②3.1.2中韩谚语里表现出“多妇更啰嗦”的意义比较凑集在一起闲谈比一个人说话效果更显著。关于多个女人说话,两国谚语中皆多见。23)三个老太婆,赛过敲锣鼓。24)三个妇女一台戏。25)三个女人成个圩(圩:某些地区称集市,湘、闽、粤的方言,在古书里写作“虚”)。26)两个婆娘一面锣。27)五个妇女戏两台。28)여자셋만모이면접시에구멍을뚫는다.(三个女人凿碟。)29)여자셋만모이면상위의접시가뱅뱅돈다.(三个女人让饭桌上的碟子转一转。)30)여자셋만모이면접시가엎치락뒤치락한다.(三个女人碟子辗转。)31)여자셋만모이면쇠도녹인다.(三个女人熔铁。)32)여자셋만모이면사발도말을한다.(三个女人连大碗也说话。)33)여자셋만모이면종지가상에서오르락내리락한다.(三个女人小①[英]纳撒尼尔·哈里斯《古中国生活》,北京希望出版社2006年版,页86。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人。2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碗在饭桌上上上下下。)由此可知,古代人们认为女人的嘴巴和口水很有舆论的冲击力,捕风捉影的事情也能添枝加叶,说出个来龙去脉。中国谚语里的锣鼓、戏、圩都意味着吵闹。与其不同,韩语谚语中用碟子、大碗、小碗等厨房用具来表示女性多言。这是因为在韩国传统社会上,女人没有放心聊天的地方,只能在厨房里一边做饭一边聊天。这是现代社会里还能看到的女性特点。尤其是碟子,扁平而不轻易辗转,韩语谚语里常常出现。与男性说话的谚语比起来就更明显了,如下:34)男儿一言,快马一鞭。35)好汉不卖嘴。36)好汉不食言,好马不择鞍。37)男子汉大丈夫,讲话当钱数。38)여자셋만모이면여우가생기고,남자셋이모이면문수(보살)의지혜가생긴다.(三个女人产生狐狸,三个男人有了菩萨的智慧。)39)여자셋만모이면접시가쪼개지고,남자셋이모이면집이한채세워진다.(三个女人碟打碎了,三个男人建筑房屋。)40)여자는혀가길고남자는손이길다.(女人长舌头,男人长手。)41)남자셋이모이면없는게없다.(三个男人应有尽有。)42)사내자식입은하나다.(男人嘴只有一个。)43)남자의말은한마디로끝낸다.(男人说话一言为定。)44)남아일언은천금보다무겁다.(男儿一言比千金更重。)由此可知,社会要求直接从事社会事务的男性具有责任感,诚实守信,不虚言,不空谈,简洁,而且男人的话像钱一样珍贵,一定要重承诺。谚语里使用的材料有些不同,但两国传统社会里不允许女人多言而大声说话。“四德”对“妇言”的要求,作为妻妇应沉静寡言。“言寡即是贤”,沉默寡言是贤淑女性的标志。2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2关于“女性行为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2.1有关“女性嫉妒”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2.1.1关于“嫉妒罪名”的中韩谚语比较虽然人人都有可能嫉妒,但女人常常被认为比男人更容易嫉妒,而且让人觉得仿佛这是女性的专利。我们只看“嫉妒”这两个字也知道这个词是关于女人的。“中国从汉代开始,儒士们一方面对妇女进行不妒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严惩妒妇。汉儒宣传不妒女性,主要见于《诗经》毛亨序中。毛诗云,《关睢》篇是‘美后妃之德’;《螽斯》是‘美后妃不嫉妒,则子孙众多’;《小星》是赞‘妇人无妒忌之行,惠及贱妾’。女性之妒,本是多娶之产物,它主要是妻妾之间的矛盾而产生,此外,还有后宫的倾轧。女性矛盾的妒性,常围绕地位、宠辱、继嗣、财产、权力等进行明争暗斗,有时甚至会发展成为激烈的你死我活的①斗争。”在韩国社会中把顺从作为传统美德之一,女性的嫉妒被认为是反顺从而遭到否定,成为把妻子扫地出门的七个理由之一:“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②不可与其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就有了如下关于“嫉妒”的谚语。1)투기하는여자는왕비라도쫓겨난다.(嫉妒的女人,王妃也被赶出。)而在中国谚语里没有这样的描述词汇。但“七出”是从中国传来的制度,“七出”原本是礼制的规定,唐以后被引入法律,成为法定的离婚条件。下面是在韩国谚语中,用嫉妒来描写女性的。2)여자는샘보와아기보로구성되어있다.(女性是由醋包和娃包来构成的。)3)여자는샘보와아기보를빼면서근도안된다.(女人除了醋包、娃包达不到三斤。)①郭锦桴《中国女性禁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141。②[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页255。3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4)여자는남편옆에암고양이만있어도질투한다.(女人光看到丈夫旁边的母猫就嫉妒。)5)여자는혀빼고질투빼면남는것이없다.(女人去掉舌头和嫉妒就没有了。)6)여자는질투심과허영심을빼면두근도안된다.(女人除了嫉妒和虚荣心就达不到两斤。)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女子从一而终,男人却可以三妻四妾。明清时代,即使丈夫死了,妻子也要守节。‘三妻四妾’行为的对面是女人的嫉妒,因此中国谚语里把‘嫉妒’看成一种恶德而告诫女人。7)美女如室,恶女之仇。8)泪水掉泥,破家妒妇。9)谗言误国,妒妇乱家。10)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1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12)呷得三口醋,作得孤寡妇。在封建礼教下,妻子对于丈夫不守夫道的埋怨,却被认为是妻子的一种恶德。“既然是知书达理的闺秀就要学习‘关雎后妃之德’,学习‘文王雅化’,丈夫即使有三房四妻,自己也不许吃醋,要大度包容,因为‘不妒’是男人规定①的女人美德之一。”3.2.1.2中韩谚语里描写妻妾之间嫉妒的比较在上流阶层由于男人纳妾,女人感到嫉妒而造成不和。韩国传统文化把妇女守节看成比生命的价值还要大。所以丈夫的外遇刺激了女性的嫉妒。妾也是女人,所以跟正房吵架的事情也很频繁。13)먹지않은종없고,투기없는아내없다.(世界上无不吃的下人,也无没妒忌的妻子。)14)시앗끼리는하품도옮지않는다.(妾之间连哈欠也不传染。)15)돌부처도시앗을보면꿈틀한다.(石佛看妾就蠢动。)①郭立诚《中国妇女生活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页51。3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16)시앗싸움에간장장수다.(妾间吵架是酱油商人。——妾间激烈地吵架把油埠弄碎。)17)겉보리를껍질채먹은들시앗이야한집에살랴.(宁可吃大麦,也不能跟妾住在一起。)对妾的嫉妒比较多的原因是社会背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对女子影响极深,它强调女性必须具有对男性唯命是从,忠贞不二的贞节观。这种礼教让女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嫉妒。在中国古籍里有关妒妇的记载、传说较多。西晋贾后母女都是“妒”的典型。贾后的母亲郭槐曾因怀疑丈夫与乳母有私,连杀两个乳母。贾后因妒忌亲手杀死嫔妃数人,并以戟投掷孕妾,致使胎儿随刃而落。北魏世宗高后妒忌,连皇子也都不能养育成人,可知其手段。兰陵公主因丈夫私幸侍婢有孕,不仅笞杀婢女,而且剖腹肢解胎儿。北齐侍中宋钦到①妻因丈夫与侍婢有染,便在婢女脸上刻“宋”字以惩罚。通过上文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中国谚语里找不到关于‘妾’的描述,但是妻妾之间的嫉妒还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许多流传后世,成为尽人皆知的故事。3.2.2有关“善变”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女人心,孩子脸,六月天”。这是形容女人善变的谚语,意思就是六月的天气变化快,女人善变也不亚于六月天。两国谚语里都把女人描写成善变的对象。1)秋天的云,少女的心。2)易反易复黄河水,易变易怒妇人心。3)妇人水性无常。4)十个女流,九个杨花水性。5)겨울날씨와여자의마음은죽끓듯한다.(冬天气女人心与熬粥同样。)6)변덕이뺑덕어멈같다.(变卦像bbangduck老婆子一样。)(bbangduck老婆子:韩国故事里用心歹毒的人物。)7)여자의마음은변덕이죽끓듯한다.(女人心是熬粥的变卦。)①参看杜芳琴、王政《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页243-244。3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8)여자마음은하루열두번변한다.(女人心一天十二次变。)9)여자는문턱을넘으면서도열두가지생각을한다.(女人过户限时也想了十二个。)例5)、例7)里把女人心比喻成粥,粥容易煮开,又容易变冷,易于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韩国古代人们把善变的女人比喻为熬粥。中国谚语里的女人变卦比喻为水和天气。例4)里的水性杨花是指性情行为像水一样流动,像杨花一样飘摆不定,在旧时用来形容用情不专、作风轻浮的女子。黄河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是中国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自豪的母亲河,有着深厚的原始文化遗存,很早就成了原始人类的生活地。黄河,黄土地,黄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但黄河常常泛滥引起灾难,例2)把女人心比作黄河水,因为女人心也是与水一样变化无常。把女性比喻为水的例子在韩国谚语里也常见,但与中国不同,韩国谚语里把水比喻为叫男人陷入绝境的事物,而陷入水①中还可搭救,耽于女人的人不可救。如下:10)여자에게빠진사람은구하기어렵다.(耽溺于女人的人不可搭救。)11)물에빠진사람은건져도,여자에게빠진사람은못건진다.(陷没水的人可救而耽于女人的人不可救。——韩语当中,耽、陷没都发音为‘빠지다’)并且有的谚语把女人看成善变而不可信的。如下:12)儿妇人口不可用。13)妇人之言不可听。14)女人舌头上没骨头。15)龟婆龟婆,信口开河。16)가을날씨와계집의마음은못믿는다.(秋天天气女人心不可信。)17)겨울날씨와여자는못믿는다.(冬天和女人不可信。)18)여자와가재는가는방향을모른다.(女人和石蟹不知方向。)19)뱀굴과여자의속은모른다.(蛇洞和女人心无法知道。)①参看박찬욱《중국어의성별어연구》,(《汉语性别语研究》),延世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3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0)겉다르고속다른것이여자다.(表里不同的就是女人。)21)여자의속은한품에든남편도모른다.(女人心儿连丈夫也不可知。)22)천길물속은알아도한길여자속은모른다.(千路水里可知而大路女人心不可知。)23)아내에게한말은나도소에게한말은안난다.(对妻所说的话会传来,对牛说的话不出来。)24)사내는거짓말석자루와갈모는가지고다녀야한다.(男人应把三个谎言和雨帽带在随身。)25)사내는길떠날때우비하고거짓말은가지고다녀야한다.(男人离家时要把雨衣和谎言随身带上。)与不允许女性撒谎相比,例24)、25)里表现出男人撒谎的合理性。认为备下雨带着防雨用品,还为了自己的安全撒谎是必要的。这是中国谚语里找不到的特征之一。就这样以前认为女人比男人更不诚实,比如夏娃与亚当的故事。但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平均每天撒谎200次,而男人撒谎比女人要频繁,因为男人在心理上比女人更难以消除挫折,因此他们撒谎就更多。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因此他们撒谎也出于不同的原因,简单地说,女人想通过谎言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轻松,男人则想通过谎言获得自己的生活。人们之所以会有“女人比男人更喜欢撒谎”的错觉,是因为女人在撒谎时考虑得更周全,她们动用更多的想象力,她们显然也懂得在什么时候对什么撒什么谎,因此她们的谎比男人更不易拆穿。虽然男人有更多的撒谎练习,但他们撒得却很差劲,主要原因是男人的想象力没有女人丰富,也不大能记住自己的谎言,这两个显然是“撒谎”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3.2.3有关“懒惰”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宋代有“寒食十八顿”之谚,意思就是说,寒食期间,吃东西不计顿数,一天吃到晚。又有谚云:“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寒食期间,美食特多,所以那些嘴馋的妇女就格外希望寒食节早些到来。3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在中国古代社会,结了婚的妇女有着干不完的家务活。她每天一大清早就要起床,大部分都大家庭制,用一口锅为一大家子人准备食物。而且家中老老小小所有的衣服、鞋子、被子大都靠手工缝制。除了要照顾家庭之外,很多妇女还要帮助男人们劳动,以及做一些户外的其他工作。韩国的旧社会与中国相同,尤其是针线活儿,对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来说,是很繁重的工作,所以在韩国历史剧里往往可以看到妇女们一般在能雇得起人帮忙的家庭做针线活儿,来挣一点儿钱。这些古代妇女们总是闲不着,当天家务就得当天做完,堆积家务的话,就被骂成懒惰,如下:1)日头似落不似落;懒老婆出来瞎做做。2)懒婆娘使长线,结了疙瘩喊黄天。3)蟋蟀叫一声,懒老婆吃一惊。4)正月里忌讳多,好了懒老婆。5)新来媳妇三日勤。6)促织鸣,懒妇忙。7)八月初一雁门开,懒妇催得刀尺裁。8)上轿才扎耳朵眼。9)上轿才裹脚。10)懒婆娘上轿——愿上不愿下。11)懒大嫂赶集——中间不忙两头忙。12)懒汉种荞麦,懒妇种绿豆。13)懒婆娘的剪刀——掰不开。14)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15)二大妈的针线篮子——杂七杂八的。16)게으른년이섣달그믐에부지런떤다.(懒鬼丫头到年末装勤。)17)게으른년도저녁나절이바쁘다.(晚半晌儿懒鬼丫头也会忙。)18)게으른여편네섣달그믐날빨래한다.(懒老婆年末才洗衣。)19)게으른년손가락하나까딱하지않는다.(懒鬼丫头一指也不动。)20)게으른년손끝으로물만튕긴다.(懒鬼丫头用手尖儿弹水。)3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1)게으른년손바닥에털이나겠다.(懒鬼丫头手掌会长毛。)22)게으른년콧등에앉은파리도혓바닥으로쫓는다.(懒鬼丫头坐在鼻梁的苍蝇用舌头轰赶。)23)게으른년밭은안매고이랑만센다.(懒鬼丫头不锄草,只数田垄。)24)게으른여편네삼가락세고,게으른선비는책장만센다.(懒婆娘搬指头,懒汉数书页。)25)게으른여편네밭고랑세듯한다.(懒婆娘数垄沟。)例4)的正月期间,禁忌特多,妇女不能做针线活。“妇女们不仅可以轻松娱乐,玩牌戏逛庙会,当然也要趁着这一个大假回娘家。因为古代女子出嫁从夫,平时不是想回娘家就能回的,要经过公婆和丈夫批准才可以回娘家,所以每①逢重大节日,往往都有约定俗成的妇女回娘家日夹在里头。”例6)、7)的促织和八月初一都表示秋天快要到来,还没裁冬衣的懒妇觉得很忙。例8)、9)、10)里都出现轿子,轿子象征婚姻。韩国也有关于轿子的谚语,与中国相同都表示婚姻,但与懒妇无关。如下26)가마속의새색시는보지말랬다.(轿里新娘不许看。)27)가마타고시집가기는다틀렸다.(上轿出家,漂了——事情不能圆满地解决。)28)가마탄색시가오래랴.(上轿新娘不等也就来——做好的事儿不用等)例16)、17)、18)的懒妇都是年末很忙。韩国女性与中国有些不同,节日家务比平时多几倍,准备好几次的团圆饭、点心,准备祭拜,打扫全家迎年等等,且毫无怨言。这样节日妇女们特忙的习俗还存在,许多主妇对于节假日感到紧张、疲劳、有压力,甚至成为“节日综合病”。例19)、20)、21)是歇后语,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只看前半句子“懒婆娘的裹脚布”、“懒婆娘的剪刀”、“二大妈的针线篮子”,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而且例9)、14)里的裹脚是中国独有的谚语。裹脚,在古时,一般是在五①余惠敏《仕女》,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页73。3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岁左右就开始,因为那时骨头很嫩,没有定型,以脚大拇指为尖,其他四指向里使劲裹,等成型后,脚呈粽子形状。还要在裹脚布里缠上碎的陶瓷片,再缠紧,直到渗血为好,早晚一次,坚持到女子出嫁。一旦裹上就不可以再去掉了。但有的谚语里一点也不同情裹脚女人却骂她们。通过下面的谚语我们可以看到裹脚女人的委屈。29)小脚一双,眼泪一缸。30)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31)老太太的金莲——委屈一辈子。32)小脚女人的脚指头——受窝囊。例31)里的“金莲”指的就是妇女缠裹而成的小脚。“金莲”一词被人们普遍接受、广为流传的原因是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莲花广为人们接受,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洁的象征。而且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多是赤脚站在莲花上面的(尽管菩萨原属男身,但在中国尤其是在时代稍晚后便多作女身看待)。看的多了,也就自然会把莲花与女子之足联系起来。不过到了缠足时代,由于菩萨都是天然①之足,当人们探讨“金莲”一词的起源时,反而把这一点给忽视了。例23)、24)、25)是懒妇干活的谚语。韩国古代书生为了考状元什么都不做只念书。那妇女们不但要照顾孩子、做家务,还要和男人一样下田干活。因过度劳动疲劳的妇女耕地时偶尔休息一下子,这样就被批评为懒惰。①参看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页51-52。3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3小结有关女性道德品格方面的谚语分布如下:[表3]女性道德品格方面的谚语分布内容分类数量所占比例优劣百分比中国韩国中国韩国中国韩国反映女性勤劳贤德的291839.2%18.8%39.2%18.8%反映女性多言的193725.6%38.5%反映女性嫉妒的6188.1%18.8%60.8%81.2%反映女性善变的6138.1%13.5%反映女性懒惰的141019%10.4%为了与女性作对比,我们将有关男性道德品格方面的谚语也列举如下:①[表4]男性道德品格方面的谚语分布数量所占比例内容分类中国韩国中国韩国反映男性高尚情操的1557558.3%61.5%反映英雄好汉的命运与生活环境531319.9%10.7%反映英雄好汉弱点的11224.1%18%反映男性卑劣品质的(吃喝嫖赌及懒惰)471217.7%9,8%谚语对女性卑劣品质的描述很多,中韩合起来共有393条,占女性道德品格谚语的88.2%;而有关男性卑劣品质的描写却很少,有59条占男性道德品格谚①参看李慧文《汉语俗谚男性问题初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3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言行禁忌”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语的13.7%。除了笔者研究的语言与行为方面以外,还涉及到笨拙、贪婪、泼辣、淫荡、狠毒等几个方面。反映女性品格的韩国谚语中,关于多言的所占比例最多,描述得比中国的多言谚语更仔细。单就女性淫荡的弱点来说,反映这种品质的中国谚语多达54条,占得最多。“万恶淫为首”,可见古人对淫极为仇视。男人是由于受到诱惑才与“淫荡女人”走到一起的。一旦他们改正了,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妻子根本不可能以此作为离婚的理由,而妻子一旦移情婚外,就成为不可宽恕的被休理由。关于男性品格方面需要说明的是,在韩国谚语中与英雄好汉有关的很少,称赞勇敢男人、有意志的男人的较多。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得知反映女性道德品格方面的谚语大部分是含贬义的,反映卑劣品质的谚语韩国比中国多,而且所用的直白的表达方式在中国谚语中也少有。3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4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4.1关于“女性家庭内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在甲骨文、金文中,“女”除假借以外,主要有五个义项:1.一般女性;2.女孩;3.先公先王的配偶;4.母亲;5.成年女性美称、通称。可见,“女”字最初记录的是浑沦的、概括性极强的“女性”义,而并不严格区别未婚或已婚、长辈或晚辈、为妻或为母。乍看有些奇怪,其实这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现象。比如父,初为“成年男性”义,后才词义范围缩小,分化出“父辈”、“生父”①义。任何一个女性都要经历做女儿的阶段,女儿到了婚嫁的年龄就又有了妻子的身份,最后经过十月怀胎,已婚女性在家庭中就成为了母亲。通过下面这些谚语,我们可以了解中韩古代女性在家庭内的地位及人际关系的异同。4.1.1女儿4.1.1.1从中韩谚语看“重男轻女”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不同的女性观与家庭观的影响,女孩与男孩的地位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但古代家长制造就了社会偏爱男孩的观念。传统婚姻的目的是在《礼记·昏义》里记载:“昏礼者,将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②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也就是传宗接代。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女孩长大出嫁就成为了外人。男孩会给母亲稳定的依靠,还会给母亲提供安身立命之所。1)有子方为妻,无子便是婢。2)母以子为贵。3)养儿防老,积谷防饥。4)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①参看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33。②陈戍国撰《礼记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497。4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5)多子多福。6)첫아들낳으면지나가던원님도인사한다.(生大儿子,经过首领也会讲礼节。)7)첫아들을낳아야활개를친다.(生大儿子才能扬眉吐气。)8)첫아들낳기가정승하기보다어렵다.(生大儿子比当大臣难。)9)아들못낳는것은칠거지악의하나다.(无子是“七出”之一。)10)아들삼형제있는집에는범도못들어온다.(家有三兄弟,老虎也不敢进来。)11)아들없이죽으면제삿날물한모금도못얻어먹는다.(无子绝命,祭日连一口水也无法讨吃。)12)아들은울타리다.(儿子是篱笆。)13)옥동자야금동자야한다.(玉童子,金童子。)14)다남은천복이다.(多子天福。)儿子对母亲不仅是孩子,而且是像篱笆的牢靠存在。“无子”是封建社会对已婚女子规定的“七出”理由之一。殷商卜辞中即有“贞,有子”、“不嘉,有女”的字样,前者的意思是“太好了,是个儿子”,后者的意思是“大事不好,是个女婴”。周代,中国就有了所谓的弄璋之喜与弄瓦之喜。《诗经·小雅·斯干》中说:“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治。乃生男子,载寝①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家室君王。”这话主要是说生个女孩子,则让她躺在地上,裹上包被,给她玩纺用的陶锤,希望她将来无违无邪,操心好家务,不要让父母担忧。女孩子出生,就给以瓦片的待遇,那就叫弄瓦之喜;如果生男孩子,那就不得了,让他躺在床上,给他穿上衣裳,给他玩玉璋,小家伙哭声响亮插云宵,一看就是穿官家礼服的大人才,希望他将来穿戴朱芾,成为天子或诸侯。所以,生男孩,叫弄璋之喜。中国有俗话“强盗不入五女之家”,指出一家如有五个女孩,一定穷得一贫如洗,连强盗都不愿意浪费时间,“就因为女孩从出生那天开始,就是家中纯消费者,她要穿衣吃饭,她要脂粉头油,她要簪环花朵,父母要供她,一直到她嫁①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287。4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出去为止,最后还要大大地破费一次,为她准备一份丰富的嫁妆,免得她在婆家没有面子,被婆家人看不起;就是出嫁之后,也没有真正和父母从止中止了经济①关系,只是丈夫供她穿衣吃饭而已,娘家仍然要继续供应下去”。4.1.1.2关于“求子习俗”的中韩谚语比较父系社会,人们对男性在生育中的作用有了自觉地认识,于是出现对男性阳物的崇拜,跪拜阳物以求子。传统社会原生男孩子的情欲是从胚胎时开始的,虽然中国没有关于产俗谚语,但两国产俗忌讳是多种多样的。中国周代,妇女常成群结队地采一种名叫车前子的草(芣一)。据传,大禹母亲吃了这种草才生下大禹,所以周代盛行妇女吃芣苡。《诗经·周南·芣苢》一诗便叙述了妇女采车前子草的热烈场面。诗曰: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②上诗反映了周代妇女期盼生子的欲望。中国古代有赠送石榴以祝福新婚夫妇多子。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受中国的影响,至今,在韩国有的地方还有婚礼送石榴的习俗。③韩国檀君神话的流传是母系氏族瓦解、父系社会确立的一个分界点。男性作为社会最高支配者的地位开始得到承认。同时,儒教开始传入韩国。儒教认为:男性为支配者,刚健且尊贵;女性是服从的一方,柔顺且卑贱。在此影响下,父权制家庭集团观念开始形成,女性的家庭地位日益下降。受到中国传统婚礼的影响,存在着跟枣儿有关的谚语。15)폐백대추를신부에게많이뿌려주면아들을많이낳는다.(把聘礼枣儿糁给新娘会生很多儿子。)①郭立诚《中国妇女生活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页134。②参看郭锦桴《中国女性禁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166。③朝鲜族最古老的族源图腾神话。天神桓雄带领三千从徒降至太白山顶,建立“神市”,自称“桓雄大王”,后娶熊女为妻,生檀君。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即位,以平壤为都城,在位一千五百年,后隐居为山神,活到一千九百零八岁。4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16)제사에쓴대추를먹으면아들을낳는다.(吃祭祀枣儿会生儿子。)17)아들을낳으려면돌부처의코를삶아먹으면좋다.(为了生儿子吃石佛鼻子有效果。)18)함진아비는첫아들을낳은사람이해야한다.(婚前送礼的人应该生大儿子的人。)19)결혼식장에서신부가웃으면첫딸을낳는다.(在喜堂新娘笑会生女儿。)20)아들많이난고추는금값이다.(多生男儿的辣椒高价。)①例17)里的石佛鼻子是济州岛的象征,是韩国国内度蜜月名地。人们认为石佛的鼻子像男阴,所以度蜜月时把石佛鼻子砍掉保管或通宿不睡拜佛,许愿对象不仅仅是石佛,有名的佛刹与男阴形象的事物也是如此。如今,我们在韩国电视里可以看到为了生男儿在深夜从井里舀一瓢水给月亮行礼的情节。例18)如果婚前送礼的人是生大儿子,就会受到他的影响,生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不仅婚前送礼的人,对证婚人和主持人的要求也如此。考虑得很周到,但新娘笑的话,意愿都成泡影,因为新娘笑的意思就是阴气较强会生女儿。剪脐带时也有性别歧视,男孩用斧头镰刀把它剪掉,与其相反,女儿脐带用剪刀。为了保护产妇及婴儿的健康,对外人有称为“拦绳”的禁忌。“拦绳”是生小孩后为了阻挡不洁净东西及所谓“恶鬼”的侵入,在自家大门柱子上所挂的一条绳子。意为告知别人,不能随意入内。就“拦绳”而言,如果生的是男孩,则在绳子中间,交叉串上鲜松枝、木炭、石头、红辣椒等;若生女孩,则串上鲜松枝、木炭、纸、海带等。辣椒象征男子,因此生男孩子时用的,例20)的辣椒高价的原因就是如此。石头象征刚硬,木炭是驱除恶疾,松枝一年四季青碧象征坚强的生命力和克煞凶神,海带寓意是多产,是生女专用的。4.1.1.3从中韩谚语看出嫁女儿的待遇中国谚语用动物来描写出嫁女儿,动物被驯服之后,就脱离不了主人家。相比之下,在韩国谚语中,女性被比作南瓜蔓,上章已提出女人外貌比喻为南瓜,此章将表现的是南瓜蔓的性质。南瓜蔓生命力很强,无论斜田、石子地,一栽就会植根在地上结果。南瓜蔓执拗的特点代表做媳妇的命运。如下:①位于韩国南部的最大的岛,也是最有名的风景区。4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2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22)嫁得鸡,逐鸡飞;嫁得狗,逐狗走。23)딸과호박덩굴은옮겨놓는데로간다.(女儿与南瓜蔓,放哪儿去哪儿。)女儿的命运是要出嫁,一出嫁不管是否好汉都得顺从,不能想娘家就回娘家,甚至遭冷遇被赶出家门后,走投无路也不能回家。24)生是婆家人,死是婆家鬼。25)女嫁外乡,出家和尚。26)姑娘送出门,不关娘家事。27)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28)嫁了女儿卖了牛。29)嫁出去的女,卖出去的地。30)여자는시집가면그집귀신이다.(女人出嫁就是此家鬼。)31)여자는시집가는날이남되는날이다.(女人嫁日,当外人日。)32)여자는두번태어난다;태어날때한번,시집갈때한번.(女人出生两次;一次出生为婴儿,另外一次出生为出嫁。)33)여자는죽어도시집울타리안에서죽어야한다.(女人应在婆家死。)例27)反映了中国婚礼习俗,根据中国华北地区婚礼,新娘上轿后,一定要“泼轿”。例28)出嫁比喻为卖牛,这里的种种说法主要是说明了在古代的生活。“在父母的眼里,哪怕再出色的女儿也不能同于一个蹩脚的儿子,所以,从女婴到适婚的女儿,随时都可能被父母卖出去便显得很正常了。虽然古代中国各地的①习俗有很大的差异,但卖掉女儿是公开的。”尽管这种行为大多数因贫穷所致,但例28)、29)这一观念,总是使得父母倾向于提前将女儿推出家门。谚语说“여자로날바에야차라리소로낳지(与其出生为女子,宁可出生为牛)”,嫁了一个女儿就如同卖了一头牛。①参看[英]纳撒尼尔·哈里斯《古中国生活》,北京希望出版社2006年版,页75。4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4.1.1.4从中韩谚语看现代女儿的地位与古代相反,现代社会的生育观是儿子、女儿都是贵子,最近在韩国有赞扬女儿的句话;“딸둘은금메달,첫째딸아들하나은메달,큰아들딸하나동메달,아들둘목메달(两个女儿金牌,大女儿、儿子银牌,大儿子、女儿铜牌,两个儿子吊死)。”这句话有点夸张了,但是却反映了现代人越来越愿意生女儿的趋势。这一特点在下列谚语中所有体现:34)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荆棺。35)儿分家,女有份。36)一儿一女一枝花。37)有女万事足。38)첫딸은세간밑천이다.(大女儿家财资本。)39)첫딸은복딸이다.(大女儿福女儿。)40)아들둘에딸하나둔집은옥황상제도부러워한다.(两儿一女,玉帝也羡慕。)41)잘기른딸하나열아들부럽지않다.(养好一女不次于十儿子。)42)아들없는것이상팔자다.(无儿好命。)43)아들을낳으면자동차타고,딸낳으면비행기탄다;아들은커서국내여행시켜주고딸은커서해외여행시켜준다는뜻.(生儿坐车,生女坐飞机——坐车:国内旅游;坐飞机:国际旅游。)例35)、36)、43)是80年代后产生的谚语,中国开始计划生育之后,有了这些谚语。女儿理解父母的心事,婚前顺从父母,嫁后生孩子就更了解母亲的心理,对父母招待甚殷。并且,独生子女政策迫使人们取消了选择后裔性别的机会,不少人认为女儿将比儿子能够带来更多的晚年情感的满足。而且在韩国高丽时代,家产、土地、奴婢的继承权属于男性,没有男性继承者时女性才获得继承①权。《高丽史节要》中提到:女婿可以拥有与庶子同等的继承权;在犯罪的情况下,女婿与儿子需要承担同等的责任。由此可见,高丽时代还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双系制。虽然人们认为成功的儿子是家庭的支柱,许多人偏爱儿子,但随着社会的变①朝鲜朝前期编撰的编年体史书,35卷,金宗瑞等纂修,1452年刊行。4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化,对儿女的观念也逐渐开始改变。儒家的家长制引起的偏爱儿子的思想两国谚语里都存在,相比之下,其痕迹韩国要比中国多。4.1.2婆媳4.1.2.1从中韩谚语看“婆媳尊卑”的遗风女子未出嫁时孝敬父母,及出嫁之后对公婆也同样必须恭敬、尽孝。《女论语》说:“事舅姑阿翁阿姑,夫家之主。既入他门,合称新妇。供承看养,如同父母。敬事阿翁,形容不睹,不敢随行,不敢对语。如有使令,听其嘱咐。姑坐则立,使令便去。早起开门,莫令惊忤。洒扫庭堂,洗濯巾布。齿药肥皂,温凉得所,退步阶前,待其浣洗。万福一声,即时退步。整办茶盘,安排匙箸。香洁茶汤,小心敬递。饭则软蒸,肉则熟煮。自古老人,齿牙疏蛀。茶水羹汤,莫教虚度。夜晚更深,将归睡处。安置相辞,方回房户,日日一般,朝朝相似。传教庭帏。人称贤妇,莫学他人,跳梁可恶。咆哮尊长,说辛道苦,呼唤不来,饥寒①不顾。如此之人,号为恶妇。天地不容,雷霆震怒。责罚加身,悔之无路。”《礼记·昏义》说:“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②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内训》说:“妇人既嫁,致孝于舅姑。舅姑者,亲同于父母,尊似于天地。善事者在致敬,致敬则严;在致爱,致爱则顺。专心竭诚,毋敢有怠。此孝之大节也。衣服饮食其次矣。故极甘旨之奉,而毫发有不尽焉,犹未尝养也;尽劳勩之力,而顷刻有不恭焉,犹未尝事也。舅姑所爱,妇亦爱之。舅姑所敬,妇亦欲之。乐③其心,顺其志,有所行,不敢专;有所命,不敢缓。此孝事舅姑之要也。”古时把公婆叫“舅姑”或“公姑”,上文都提出事舅姑的基本行为规范,媳妇要竭尽孝心侍奉公婆。出嫁,对女人来说是结婚而组建新的家庭,做儿媳的生活开始了。中韩古代社会是女嫁男家的家族架构,婆家是女人作为妻子和媳妇的生活空间。妻子主要的工作是家务活,经常碰到的人就是婆婆,与婆婆不相容就会引起做媳妇受苦,①张福清《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17。②陈戍国撰《礼记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492。③张福清《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29。4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甚至会造成全家人际关系的紧张。按照传统文化的要求,妇女不可能在非家庭范围取得更高的地位,她的一生能够取得的较高地位可能就是做“婆婆”了。通过“婆婆”的身份变成权威者,然后再将媳妇变成牛马,作为她曾受到的压迫的补偿。谚语里明显地表现出婆媳之间的别扭关系,例如:1)丑媳妇最怕见公婆。2)婆婆打媳天下有。3)婆婆多了,媳妇难当。4)起晚了得罪公婆,起早了得罪丈夫。5)시어머니심술은하늘에서타고난다.(婆婆本然心术。)6)시어머니잘못만나면며느리만고생한다.(被婆不顺眼媳妇会受苦。)7)시집열두번가봐야시어미다른데없다.(嫁十二次婆婆没区别。)8)호랑이보다더무서운것이시어머니다.(婆婆比老虎恐慌。)9)고부간갈등이생기면집안이망한다.(婆媳纠葛家庭崩溃。)10)딸자랑하는시어머니가며느리험담도잘한다.(夸耀女儿的婆婆能说媳妇的坏话。)11)모진시어머니밥내맡고들어온다.(残忍婆婆闻到饭气就进来。)12)시어머니는부뚜막에앉아도호령한다.(婆婆坐在炉台也会发号。)13)시어머니웃음은두고봐야한다.(婆婆笑容不知真相。)14)며느리가미우면발뒤축이달걀같다고나무란다.(嫌媳怪她脚跟像蛋清白白。)15)흉이없으면며느리다리가희단다.(媳妇没缺点就怪她腿白白。)16)며느리는비빔밥먹은그릇을씻기고,딸은흰죽먹은그릇씻긴다.(让媳妇洗拌饭碗,让女儿洗米粥碗。)由此可知,两国传统家庭中,婆婆对媳妇是种可怕的存在,婆婆可以为所欲为,而媳妇对婆婆必须绝对服从。婆婆的可怕在例11)里描述得很生动,婆婆一闻到饭味道就进来,意思就是说担心媳妇会吃得太多要看守媳妇,甚至坐在汤4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炉上也没忘记发号施令。例14)里媳妇的脚跟白白的意思是不勤劳总是歇闲,这里婆婆是理所当然要责怪的,但例15)里的婆婆责怪没缺点的媳妇,就简直是强词夺理了。前文提到女儿和儿子相比待遇是不好的,但女儿跟媳妇比起来待遇又是好的,跟例16)类的谚语并不少。如며느리가해산하는건봐도,딸이해산하는건못본다(媳妇生孩无关,女儿生孩受不了)、며느리는감자밭매이고,딸은무밭매인다(让媳妇耕土豆地,而女儿耕萝卜地)、며느리는눈온이튿날보내고,딸은눈오는날보낸다(让媳妇去下雪次日,而女儿下雪当天:积雪不好走路)、며느리는봄볕에내보내고,딸은가을볕에내보낸다(让媳妇去春晒,而女儿去秋晒:春晒更容易晒黑)、며느리는소먹듯하고,딸은쥐먹듯한다(媳妇吃得像牛,女儿像老鼠:从婆婆角度来看)、며느리는아침무지개에보내고,딸은저녁무지개에보낸다:아침무지개는비가올수있다(让媳妇去早虹,女儿去晚虹:早有虹会下雨)、며느리는여름불을때게하고,딸은겨울불을때게한다(让媳妇烧夏火,而女儿烧冬火)。“《女诫》载:‘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故《女宪》曰:‘妇如影响,焉不可①赏。’”这里的姑是婆婆,这句话意思是婆婆就是核心,婆婆不是也是,是更是是,不得与婆婆辩论,要二话不说地旋转在以婆婆为圆心,以丈夫为半径的圆周之内。媳妇在权威者婆婆面前得服从,但心里面会真正地服从吗?韩国谚语里可以看出媳妇只是心口不一地表面上伺候婆婆。例如:17)삼년모신시어머니성도모른다.(还不知奉养三年婆婆姓是什么。)18)시어머니가모이면며느리흉보고,며느리가모이면시어머니험담한다.(婆婆聚集说媳妇坏话,媳妇聚集说婆坏话。)19)시어머니가죽으면안방이내차지다.(婆婆死内室是我的。)20)시어머니속곳이가다죽겠다(속곳에있는이는죽지않도록①张福清《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3。4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살짝빨아야이가시어머니를괴롭힐수있다).(婆婆内衣虱要死——避免杀虱,内衣轻洗,愿虱会折腾婆婆。)21)시어머니좋아하는며느리없다.(世上无有爱婆的媳。)22)쓰다고시어머니다.(시어머니말만들어도쓰다)(婆婆很苦——一听到婆婆就感到苦。)例20),以前没深入细致地搞卫生,人们身体衣服上也有小虱子。家里洗衣的任务是由媳妇来承担,好好地洗一次会把虱子洗下来,但对婆婆不满的媳妇故意把衣服轻轻地洗,暗中希望虫子会折腾婆婆。中国古代社会媳妇也饱受婆婆的压迫,但谚语里却没看出媳妇憎恨婆婆,只有媳妇的消极的反抗,具体如下:23)越是公婆不喜欢,越要公婆面前撒臭屁。不管受多少苦,媳妇要忍耐又忍耐,因为女性的标志就是顺从、听话,这是古代的圣贤们早已规定好了的。《礼记·昏义》载:“妇顺者,顺于舅姑,和①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妇女“成丝麻布帛之事”是孝顺公婆的表现之一,而孝敬公婆又是“从夫”的先决条件之一。妇有“七出”,第一出就是“不顺父母出”。4.1.2.2从中韩谚语看婆媳关系的循环古时候在大家庭制度下,男女虽然不平等,可是家门以内,婆婆具有其权威,媳妇是无法抵抗只能忍受的。婆媳之间不平等,婆婆为所欲为无人限制,因此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为了取得更高的地位,都希望自己能尽快成为“婆婆”。24)媳妇能忍千般气,为的明朝当婆婆。25)媳妇要当婆,慢慢往上磨。26)媳妇当婆子,磨道里老骡子。27)尿布还未干,就想当婆婆。28)十年媳妇熬成婆,三十年小渠流成河。29)多年的路走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30)丑媳妇熬成婆。①陈戍国撰《礼记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492。4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1)며느리늙어시어머니된다.(媳妇老了会当婆婆。)32)살다보면시어머니죽는날도있다.(多年的媳妇会看到婆婆去世。)33)시어머니가죽으면며느리가시어머니노릇하게된다.(婆婆过去媳当成婆。)34)어제며느리가오늘시어머니된다.(昨天媳妇当成今天婆婆。)35)며느리도참고견디면시어머니된다.(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儿子若是稍稍表示不满,就会得到不孝的罪名,因为他“有了老婆忘了娘”,所以婆媳之间的摩擦造成许多悲剧,媳妇永远是倒霉的。媳妇也有一线希望,就是媳妇过了一段时间会自然而然当成婆婆,但是从“媳妇”到“婆婆”的过渡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从上句谚语的“熬”字里看得出来,这个字让我们体味到了此中的艰难和度日如年。通过“婆婆”的身份变成权威者,然后再将媳妇变成牛马,作为她曾受到的压迫的补偿。如下:36)며느리자라시어머니되니시어미티를더한다.(媳妇当成婆婆更装婆气。)37)사나운시어머니밑에서자란며느리가사나운시어머니된다.(学在凶婆手下的媳妇会当成凶婆。)38)시어머니는며느리적생각을못한다.(婆婆不能想媳妇时光。)由此可知,“每一个婆婆都曾经是一个媳妇,所以可以说,婆婆对媳妇的百般折磨,是对自己多少年来备受压抑的苦楚的疯狂发泄和对又一代弱者的近乎变态的补偿性报复。但不管原因如何,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婆媳关系至关重要倒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处理家庭题材时以此作为叙事的重点,如《孔雀东南飞》,一场婚姻的夭折就起源于婆媳的不合。当然也会有慈爱的婆婆和贤明的媳妇,在文学作品中她们的背后往往衬托着一个几世同堂、蒸蒸日上的兴盛家族的宏大神话。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婆媳关①系处理的妥当与否对一个家庭具有重要的意义”。①邢丽凤、刘彩霞、唐名辉《天理与人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168。5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4.1.3妻妾中国传统婚姻形式中,一夫一妻制占主导地位,但社会中却相当广泛地存在着一夫多妻制的形式。如果女子出嫁后无子,就允许丈夫在妻子之外再纳妾,妾名义上不是正式妻子,而对于婚姻当事者的男子来说,这种一妻多妾制,实质上也是一夫多妻制。韩国古代社会与中国相同,是以“夫”为核心的男权社会。争夺丈夫的恩宠,甚至实现对丈夫的独占和控制,是争夺家庭支配权的手段。至于妾,《礼记·内则》说:“夫妇之礼,唯及七十,同藏无间。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将御者,齐,漱,澣,慎衣服,栉縰,笄,总角,拂髦,衿缨,綦屦。虽婢妾,衣服饮食,必后长者。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妻不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夫齐,则不入侧室之门。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保受乃负之。宰醴负子,赐之束帛,卜士之①妻,大夫之妾,使食子。”妻是明媒正娶的,纳妾则不必拘泥于婚姻六礼等仪节。实际上妾是男家买来的,或是家仆之女,或是在战争中的被俘获者,或由他人赠送。“这样一来,妻子往往利用自己明媒正娶、合理合法的前提条件,在家庭中处于一夫之下、众人之上的领导地位,可以以‘主母’的身份对众妾发号施令,甚而加以身体的控制和惩罚。而众妾们依仗自身年轻貌美,更能博得男主人的欢心,所以不甘于蛰伏顺从的奴婢地位,在以姿色控制住男主人后,倚仗男主人的②宽容,往往会对正妻的权威地位发起挑战,甚至最终取而代之。”妾的地位低于妻,她不但受贱视遭冷眼,而且必须对上尽自己的义务,妻子心理上也不易接受其他女性对其地位的入侵。下面是描写妻妾之间关系的谚语:1)娶妻娶德,娶妾娶色。2)聘则为妻,奔则为妾。①陈戍国撰《礼记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193。②邢丽凤、刘彩霞、唐名辉《天理与人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68-69。5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3)狗肉不上调盘,小老婆走不到人前。4)妾事夫人如事舅姑,尊嫡绝妒嫉之厚。5)宁作贫家妻,莫做富家妾。6)宁愿林中做鸟,不在房中做小。7)宁愿粮食布衣为人妻,不愿金衣玉食为人妾。8)妇女重名分,不为人妾。9)俗慎婚姻,男不为人仆,女不为人妾。10)본처는소요,첩은여우다.(牛妻子,狐狸妾。)11)첩은양념이고,큰마누라는밥이다.(嫡是饭,妾是料。)12)첩은큰마누라정빼먹는재미로산다.(妾夺取主人对妻子的情,活的意义。)13)아내가둘이면서로죽기를바란다.(两个妻子互愿死亡。)14)못난놈본처보다잘난놈의첩이낫다.(佼佼者妾比窝囊废妻子好。)15)본처의정은백년이고,첩은삼년이다.(嫡情一百年,妾情却三年。)从例5)~例9)中可以看出,为人作妾是万般无奈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小妾们往往有各自的苦哀,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不过与其相反,韩国谚语14)里却有女人愿作小妾,与例5)完全相反的。韩国古代通过多次战争,家家穷得连一根草根都没有,父母即使自己饿死也希望儿女吃得饱饱的,因此卖女儿给富家当妾,心里还感到幸运。但是吃得饱就幸福吗?妾真正的生活并不是像例12)里所谓的“活的意义”。封建社会要求女子的婚姻关系从一而终,对男子却没有这种限制。于是男子除娶妻之外,不仅可以占有多少个妾,而且还可以公开蓄娼、嫖妓。但妾与夫主之间没有婚约。古语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这个“奔”倒不一定是私奔,而指不是通过规范途径获得的,通常是买或赠来的。社会共准的妾也不能称①为男子的配偶。妻与妾的关系,是主子与奴婢的关系,妾根本算不得是一个家庭成员。①参看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页43-44。5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4.2从中韩谚语看寡妇的境遇4.2.1关于贞节观的中国谚语妇女在离婚、丈夫死亡或已定婚尚未成亲而配偶亡故情况下,有一个再婚的问题。礼制和法律允许男子再婚、纳妾,但妇女的再婚,并不像男性再婚一样随便。贞节,一般是指妇女不改嫁或不失身,是传统文化衡量一个闺中女子品行的最基本也最关键的标准。在《说文解字》中,贞被释为:“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这是贞的原意。到后来,贞字逐渐解为“贞操”、“贞节”,并且特指女子对男子的“贞”。从历史上看,早在秦代就已经重视贞节,反对妇女再嫁。秦始皇喜欢巡游,在过往地区经常刻石,对人民提出一些要求,在会稽(今浙江绍兴)的刻石明确提出了“贞”的观念:“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城。”明代吕坤在《闺范》里说:“女子守身,如持玉卮,如捧盈水。心不欲为耳目所变,迹不欲为中外所颖,然后可以完坚白之节,成清洁之身。何者?丈夫事业在六合,苟非嬻伦,小节犹足自赎。女子名节在一身,稍有微瑕,万善不能①相掩。然居常处顺,十女九贞。”与其可知,贞节的另一重要含义是禁止寡妇再嫁。“寡妇改嫁虽然违背儒家‘从一而终’的礼教,但从客观现实的层面上讲,也是出于生活的需要,或是不得已而为之。概括起来,主要原因是:其一,在传统社会里,由于重男轻女,使得男女性别比例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这使得相当一部分男子无法得到配偶,也增添了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其二,守寡妇女家贫无法生活。在古代家庭里,男子为一家的经济支柱,死了丈夫,等于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为了能正常的活下去,寡妇们只好选择再嫁之途。其三,夫家或夫家族②人为觊觎资产,逼迫寡妇再嫁。”这样看来,寡妇守节实在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先秦时期,寡妇改嫁并不少见,而且汉代寡妇改嫁十分普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寡妇自己会有较多的自由。虽然中国古代社会允许妇女再嫁,但寡妇若不顾守节,再嫁于人,那么便要①张福清《女诫——女性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63。②参看邢丽凤、刘彩霞、唐名辉《天理与人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02~203。5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受社会的巨大压力。因为早在魏晋时,正统儒士便很重视女子的贞洁。而宋代开始,处女贞洁观念越来越强化,女子保持处女贞洁,宋以来的封建统治阶级都在极力推行这种寡妇贞节观。“清廷不断放宽旌表条件,导致旌表节妇的人数节节上升,其中尤以道光以后上升的速度为最快。到同治朝,清廷每年平均旌表的节妇已达15836人,光绪朝的旌表人数与同治朝也大体相等。有人据《实录》等文①献记载的旌表人数进行估算,得出有清一代旌表节妇一项已达百万之数。”董②家遵教授根据《古今图书集成》汇集得明代的节妇数27141人。这些日渐增高的数字,形象地勾勒出了贞节观的发展趋势及其深刻影响。社会要求妇女将贞操看得比生命重要的观念在谚语里可见。10)好马不备双鞍鞯,烈女不嫁二夫郎。11)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郎。12)一马不背两鞍,双轮。13)一马不跨双鞍。14)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15)一家女不吃两家茶。16)一女不事二夫。17)一女不受二聘。谚语里都主张女子在丈夫死后要守节,因为女子是男子的私有财产,不能让别人染指;同时为了确保财产能传至出自自己血统的子女手中,所以严格要求妻子的贞洁。“历代统治阶级大力宣扬这种贞节观,将许多孀居守节乃至殉身守节的所谓‘烈女’事迹载入各种史书方志,还在各地树起一座座贞节牌坊,以此作为女子的模范。历朝历代的正史、野史、方志中,都有所谓《烈女传》。在《烈女传》③中除了孝女、节妇之外,大都是为守贞洁而‘捐躯’的‘烈女’。”“寡妇门前是非多”的谚语,就是社会向寡妇们施加的强大的舆论压力。实际上,由于传统儒家文化对寡妇的要求和规范太多,寡妇们常常受到别人欺侮和怀疑,她们的处境是无依无靠的。而女子在社会有形与无形的压力之下,却往往①参看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婚姻关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表9-2。②黄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页246。③云中天《礼仪》,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页60。5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要付出比事件本身所造后果远为沉重的代价。4.2.2关于禁忌再嫁的韩国谚语节烈观念不仅在中国受到重视,韩国社会对古代贞洁女人的要求也是“节”、“烈”。但与中国不同,谚语里描写的不是要求女子守身如玉,而是嘲笑、蔑视再嫁。18)후살이갈때는이밥먹자는속셈이라.(改嫁为了过好日子。)19)남의서방얻어가면송장만치른다.(再嫁会容易看到死尸——再嫁时会嫁给老爷。)20)남편죽었다고섧게울던년이시집은먼저간다.(丈夫亡大哭妇女会早日改嫁。)21)박복한과부는재가를가도고자를만난다.(福薄寡妇改嫁给天阉。)22)서방질잘하는년이후살이도간다.(没节烈观的妇女会再嫁。)这表明在韩国,节烈观念给女性带来深重的伤害,它的流毒甚至在今天依然没有被肃清。贞节观念成了妇德、妇行的最高准则,以至于寡妇守节不嫁成了关系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的大事情,于是社会上形成一种守节的习俗。韩国高丽时期在婚姻方面,虽然依然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纳妾现象在王室贵族中颇为盛行。在离婚方面虽然没有严格的法律限定,但往往由丈夫单方面决定,女性享有的离婚权非常有限。在日常生活中,贵族女性相夫教子,而农家女性由于租税负担,需要与丈夫一起劳作并从事家庭手工业,对家庭经济有很大贡献。这一时期有“婿留妇家婚”的风俗,即在结婚后丈夫要在妻子家生活几年。同时,对于寡妇再嫁也没有严格限制。在韩国朝鲜时代,儒教思想成为朝鲜时代的主流思想,三从之道成为女性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女性被完全排除在公共事务之外,在血统承袭中毫无地位,同时外孙不再被看作是本家,女性不得成为户主且没有祭祀继承权。寡妇不①得再嫁是男性支配体系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副产品,其直接原因是《经国大典》①崔恒等编纂,1469年修成,1471年颁布出版,是李氏朝鲜基本法。5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①中的“再嫁女所生子禁锢法”(儿子没有出世资格),这对于以成为两班为人生最高目标的朝鲜时代来说可谓是最大的桎梏。韩国有寡妇的别称,是未亡人,意思就是说,如果丈夫死亡,应当跟着丈夫死亡,但没死的罪人。韩国寡妇的再嫁被严格地禁止,其规律引起“包寡妇背来”的畸形风俗,此风俗指一般穷男子或无财老翁,就是没能力结婚的男人把寡妇包在被子里偷偷地背回家。这一特点在下面谚语中有所体现:1)과부시집은소문도없이간다.(寡妇改嫁无谣就成。)2)과부보쌈하듯한다.(像包寡妇一样——强迫婚姻。)3)과부시집은이웃도모른다.(寡妇再嫁连邻无知。)4)과부시집가기가처녀시집가기보다도더어렵다.(寡妇再嫁比出女出嫁更难。)5)고리짝도짝이있고,헌신짝도짝이있고,맷돌짝도짝이있는데짝없는건과부뿐이다.(笆斗有对头,旧鞋也一双,磨扇也有对子,没伴儿只是寡妇。)如寡妇家里雇农,因家里无男他会横行于家。韩国谚语里有关寡妇与雇农的较多,但中国却没有此类谚语。6)같은값이면홀어머니집머슴살이다.(同样工钱寡妇家打活。)7)같은품삯이면과부집일한다.(同样人工寡妇家做工。)8)과부댁종놈은왕방울로행세한다.(寡妇家奴婢以主人自居。)9)과부집에서는머슴이행세한다.(寡妇家雇农自封为主。)两国这种性道德的形成是在父权制确立以后的产物,处处是以牺牲妇女利益为代价的。4.3小结有关女性在家庭与社会里的地位以及人际关系的谚语共有278条,分布比例如下[表5]所示:①朝鲜的社会阶层分为统治阶层——两班,担当技术和行政事务的“中人”,以及被统治阶层的“平民”和“奴婢”。两班分为文班和武班。他们在汉城和地方城市担当行政和军事事务。要做官必须经过科举考试。两班在各地拥有大量土地,并可以任意驱使奴婢,对百姓行使权力。两班世代独占官职,在经济上享有特权。相反,农民要负担国家的各种租税,承担国防义务,参加各种建设工程。5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表5]中韩女性在家庭与社会里的地位以及人际关系的谚语分布数量所占比例内容分类中国韩国中国韩国男尊女卑222419.7%14.7%关于“求子习俗”070%4.3%女儿的待遇出嫁女儿的待遇241821.4%11.1%关于女儿的现代谚语9108%6.2%“婆媳尊卑”的遗风131911.6%11.7%婆媳关系婆媳关系的循环11139.8%7.8%妻妾关系121510.7%9.2%寡妇215718.8%35%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女性一出生就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财产”,出嫁之前扮演女儿的角色,出嫁之后成为妻子,养育子女之后扮演母亲和婆婆的角色。在不同的家庭关系中,其地位有所不同。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儒家主张,子女对父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孝”,“孝”首先是要尊重父母,女儿须绝对服从于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婚姻大事上:女儿的婚姻大事完全是由父母做主,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中国没有关于求子习俗的谚语,但从古籍里记载可知中国产俗忌讳也是存在的。例如“酸男辣女”这条谚语就表现出求子的欲望。这是说妇女怀孕时喜欢吃酸的就会生男孩;喜欢吃辣的就会生女孩。“酸男辣女,乡间都这么说,怀豆豆的时候,孟天开也这么问过,那时她是想吃酸的,孟天开一蹦两个高,可①生下来却是个女孩。”与古代愿生男孩子的习俗相比,现代关于女儿的中韩谚语表现出不管男孩、女孩都是尊贵的,甚至有的谚语里还表现出倾向于生女儿。这类谚语在现在韩国①张涛著《窑地》,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页325。5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女性地位”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社会里还在持续产生。中国家庭中,婆媳关系远比父子、母女之间的关系紧张,虽然反映婆媳关系的两国谚语所占比例相近,但韩国家庭内的婆媳关系相对中国来说更紧张、复杂。从“千条小沟汇成河,千年媳妇熬成婆”里可以看出从媳妇“熬”成了婆婆其实是男性权利的延伸。在一个家庭里丈夫享有主动权。丈夫在家庭中可以有妻有妾,但任何一个配偶不得过问。女性在心理上不易接受其他女性的介入,由于法律的支持使女性事实上都必须接受其他女性介入到她们的婚姻里来,所以女性对丈夫的其他女人产生了怨恨之情。两国谚语里都描写出妻与妾的地位及她们的难处理的关系。中国谚语里描写寡妇的看起来不是那么严格,允许妇女再嫁,但其允许决不是为了尊重妇女的自由选择权,只不过因为妇女再嫁之风已经在民间根深蒂固。其实,中国古代的寡妇常常是被压制的对象,她们为名节而不得不成为烈女。与中国相比,反映寡妇境遇的韩国谚语是中国的三倍,而且其内容也都是严禁寡妇再嫁并歧视寡妇。5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韩女性文化背景讨论5中韩女性文化背景讨论韩语虽然是一种与汉语的系属和语法结构都不同的独立的语言,但是两国之间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同属东方民族儒教文化圈的思想底蕴,使两国谚语之间有很多相似的方面。谚语形成于民间,形象通俗而富于意味,女性谚语的产生与流传是社会生活和传统思想的反映。通过中韩女性谚语,可以看出歧视女性的共同点。由于社会的习用,使得两国在具体使用谚语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点。5.1社会思想方面在殷商晚期的金文、甲骨文中,我们看到,殷商王朝内外,有许许多多的氏族林立,有大大小小的方国并存,当时的社会组织尚有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其上层女性仍有母系氏族社会的余威。她们可以主持祭祀参与祭祀,而这些活动往往是参与国政家政的机会,说明当时“牝鸡司晨”的斥责尚未兴起。她们可以主管农业并在王室与封地之间来来往往,在经济方面尚有一定实力和资本。她们的称谓可以与男子被称为“子某”一样,也可以与“女娲”一样被称为“女某”,“女”字可以涵盖女性的一生,仅是一个性别区分符号。她们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私名,说明当时重男轻女尚未形成风气。她们在夫家一律被称为“妇”而未见有明显的嫡妾之别,所有子辈一律称母辈为“母”而未见有明显的嫡庶之分,这有利于贵族妇女以平等机会参与内外事务而不至于将聪明才智陷于立嗣争宠的消耗。她们不必仅仅作为陪衬附属于配偶之后,生前死后可以凭自己独立的身份在社会和家庭里得到尊重。总之,殷商时代的妇女,较之以后时代的妇女们具有更①高的社会地位。在儒教思想下的古代中国女性不断地受到语言、行为的限制,约束以及无穷无尽的人为灾难。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女人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男’以体力耕于田,所以男子在农耕时代处于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也决定了其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女’的初文,就是女子跪着②操持家务,女子由于退出生产领域就不得不依附于男子为生。”①参看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3。②耿静静《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韩女性文化背景讨论夫妇在社会分工安排下所形成的性别角色差异,还深深地影响到男女社会角色的各个方面和层面。由此可见,中国女性和韩国女性处于相似境地(相对男性来说处于低下的位置)。但中国19世纪工业革命后,社会开始向男女平等的时代过渡,甚至有时候女人的权益比男人更受重视。可以说进入近代社会,受到外国的新文化、新思想以及受到近代教育的影响,中国社会有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由保守传统社会变成开放社会主义,女性渐渐能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谚语“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下田干,生产加一半”“妇女翻身,赛过男人”“妇女下田,一年好一年”“男干女不干,计划难实现”等等说明了女性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相对来说,韩国虽然随着世界化的趋势,接受西欧文化,但还坚持传统社会,到处都可以看到儒教思想的残余,因此男尊女卑思想自然而然也就在韩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样的背景下韩国很难找到最新创造的女性谚语。这个部分是两国女性谚语之中最值得研究的部分。在韩国三国时期却与现代不相同,女性被认为和男性有着同等的行动处事能力。三国末期新罗女王的存在有史可查,王妃一族仍有继承王位的可能。在《三①国遗事》中有许多以佛教名字命名的女王,说明当时女子地位还比较高。三国时期,高句丽人口头定婚以后,女方便在自家正房后盖一小屋,称为“女婿屋”。这时,未婚夫便来到女方家门外,自报姓名后,要求留宿女方家。女方父母如同意他留下来,未婚男女便在“女婿屋”居住,直至生下小孩并抚养到一定岁数后,丈夫才带着妻子儿女回自己家。高丽王朝,科举制占据支配地位,父系制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新兴士大夫阶层开始提倡朱子学,主张女性的德行操守。但女性依然可以接受教育,可见,维持家庭生计是当时女性的基础价值之一。历史进入朝鲜时代后,在儒教思想影响下,性别分化随之达到高潮,父系血统中心和男女有别观念赋予男性以绝对的支配地位。在这一时代,儒学者主张女子在丈夫死后要守节,于是社会上形成一种守节的习俗。“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子十年不出”,女子不得随意外出,言行须千般谨慎。女子为丈夫而生,不得与至亲以外的异性交流,不得参加一切社交活动。①高丽忠烈王时,僧一然所撰,收录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遗闻逸事。6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韩女性文化背景讨论可见,在朝鲜时期韩国女性的地位已经跌落到了谷底,在儒教思想的支配下女性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庸。在男性社会道德规范下,女性所有的人生意义可以用“为他人而活”来概括。5.2家庭构造方面韩国传统家庭是家长制、大家族制的。在固守儒教“孝”思想的韩国社会里,子女一般结婚后跟父母同住的情况较多。在父权制家庭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家长为主,夫妻关系是一种主从关系。社会对夫妻角色所确立的规范以“三从四德”为核心,要求妻子服从丈夫。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化过程。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往前发展,使人类社会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它由母系社会的狩猎业和采集业,分化出畜牧业和农业。畜牧业和农业的出现,使女子在原有传统行业中所占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因为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劳动需要有强悍、有力的身体条件,男子具备这种身体素质,于是他们在新的生产劳动中便逐渐取得主导地①位。于是,社会组织便逐渐由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父系氏族时期是以男性为主动的体力时代,女性离公共领域越来越远,困于家庭,经济地位日益低下。因此,韩国女性谚语里反映传统社会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很多。与其相同,中国封建社会家庭也是以男性为主的构造。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多次社会运动与思想启蒙,妻子的家庭地位逐渐得到了提高,主从型夫妻关系逐渐让位于平等型夫妻关系,甚至高于男人。尤其是夫妻家务分工方面,男性主动帮助女性,有时候代替妻子做家务的事实是韩国女性最羡慕的事件之一。而且中国社会有了计划生育,家族越来越小,不管是儿子或女儿都不得不生一个孩子,女人从妈妈肚子里时就具有跟男人一样的位置,因此结婚后女性在家庭内的位置是今非昔比的。与其不同,由于韩国家族构造比较复杂,跟婆家家族交流是女性最大的苦恼之一。随着韩国历史的发展,家庭规模逐渐缩小,一代、两代家庭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三代以上家庭比重不断减少。根据构成家庭的核心,家庭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旁系家庭”、“直系家庭”和“夫妇家庭”。①郭锦桴《中国女性禁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9。6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韩女性文化背景讨论旁系家庭是指除长子、长孙子,结婚后的其余子孙也不分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另外,还可能包括家长的其他旁系亲属。与中国家庭的传统模式——三世同堂符合。这样的家庭里,一般由父亲为家长,家长在家庭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按礼制,子女不许有个人财产,不能把家里的东西私自借人送人。家庭的经济大权掌握在父亲手中,分家便意味着财产的减少和权利的缩小。故在一般情况下,父亲当然不能容许分家。直系家庭是指以家庭长支为中心构成的家庭,也就是父母及长子、长孙等家长地位继承者及其配偶、未婚子女构成的家庭。直系家庭的特点是以有资格取得家长地位的长子、长孙为构架,次子、次孙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暂时未婚的原因。传统家庭反映最高尊长的存在,家庭其他成员只是他的补充和延续。女性即使辈份最高最年长也不能具有家庭的最高权威。家庭所有成员必须服从父亲的权威,女性没有财产支配权,妻子必须对丈夫承担所有义务。夫妇家庭是指以夫妇为中心组成的家庭,也就是夫妇与其未婚子女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也叫做“单一家庭”或“小家庭”,与直系家庭不同之处在于家长的权位不太显赫。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基础,有了夫妻关系才会派生出种种其他家庭关系。因此,只有一对夫妻的家庭现称为“核心家庭”。随着妇女走出家庭,取得经济独立,摆脱了对男子的依附。但并没有摆脱儒家伦理道德的藩篱,在韩国许多地区,尽管妇女的生产劳动已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但也仍然依附于男人。现代妇女要在社会及家庭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男女平等才能变为现实。5.3女性心理因素所谓妇女心理素质,是指妇女在社会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心理品格和心理特征。一个国家妇女心理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程度,而且也关系到妇女自身的身心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妇女在事业上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女性心理根源于社会存在。女性的种种心理障碍,不是女性生来就有的,而且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形成的。在原始社会是母系氏族阶段,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6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韩女性文化背景讨论尊敬的地位。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社会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出现的第一个阶级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出现,女奴成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女奴的家务劳动成为辅助性劳动,失去了社会意义。妇女从主导地位沦为从属地位,成为男人的附庸。这种经济地位不能不使妇女形成忍耐、顺从、依赖、狭隘的心理意识。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妇女又被戴上了封建制的阶级关系的枷锁。妇女在政治上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在思想上受“三从四德”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这种社会境遇使妇女完全丧失了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心理意识。在传统中韩国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期望“女人”做一个仅仅局限于家庭生活的贤妻良母,并制定了一系列与此有关的女性行为规范。这种传统观念和教育对女性自身心理的影响很大。诸如女性信心不足,认为“男胜于女、男优于女”而害怕竞争。许多女性对丈夫有一种依赖心理,总想通过丈夫来改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或生活环境。这正是谚语所谓的“虎凭山,官凭印,婆娘凭的男子汉”。不少妇女把家庭幸福和荣耀寄托在丈夫的升迁和功成名就上,为丈夫或其他家庭成员做好后勤保障。女性在家庭中受多种角色的拖累。丈夫要求做贤妻,孩子要求做良母,公婆要求做好媳妇。但旧的“贤妻良母”观念受到了现代人们的批判,有人提出了“超越的贤妻良母”,其大意是提倡家庭、事业两者兼顾的新型女性。社会角色要求妇女一般应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思想意识上社会化,把社会的使命感和家庭的责任感统一起来。而妇女所扮演的家庭角色则要求她们把身心倾注在家庭上,奉行“夫贵妻荣”、“子贵母荣”的信条,作货真价实的“贤妻①良母”。两性活动空间或领域上“男主外,女主内”的区分是传统性别制度的基本规则。其意是男子的活动空间在社会,或称“公共领域”;女子的活动空间在家庭,或称“私人领域”。但是中韩两国古代都是以农业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社会,社会生产与家庭事务,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亦即“外”与“内”,从来就很难截然分开。妇女与男子一起从事农耕是普遍现象;而纺织更是既为家①参看杜芳琴、王政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页229-231。6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韩女性文化背景讨论务,也是社会生产。但历史的前进没有完全改变男性对女性的传统要求,他们仍有人把旧的观念作为衡量女性的价值尺度。“男主女从”观念成为当今不少男子择偶的标准。男性选择对象要求女性温柔、顺从、体贴、善于操持家务等。面对男性的选择,一些大龄女青年在找对象难的重压下,产生了心理矛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男子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他们认为女子是柔弱的,应当受到家庭的保护。女性只能局限于家庭事务中,缺乏交流,许多大事也不由她们做决定,女性就变得越来越顺从,成为人们赞扬的贤妻良母。所以期待中的女性应当温柔体贴,必须有温和宽容的态度。在谚语中有这样的说法:“女人心,柔如水,男人心,硬如岩。”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妇女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新制度的诞生不等于旧的意识形态的自行消亡。韩国封建社会也是从中国古代社会脱胎出来的,封建意识和思想还残存在人们的脑子里。要真正实现妇女心理的彻底解放还应付出巨大的努力,提高女性自身的素质和战胜自身的弱点。6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6结论从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中韩两国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女性禁忌作为两国妇女的传统意识,它具有文化延续、传承的内在因素,一代一代影响着妇女的内在心理、道德、思维、审美观念。为了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在第一章中,列举了韩国语“俗谈”的定义,又界定了汉语“谚语”和“歇后语”的概念。从中我们得出中国“谚语”和“歇后语”及“口头成语”与韩国“俗谈”概念相对应的结论。第二章中,着重分析对比了中韩古代女性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比较了美人观在两国谚语中的异同。在中韩两国谚语中,关于美人的谚语最多,虽然描写美人的素材有差异,但在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的美文化上具有相同的观念。不同点是描写女人美貌的中国谚语大多数是用四字成语的,而韩国描写美人条件没有中国具体,却存在拿生肖来表现美人的谚语。人们如此喜欢美女,但婚姻上却认为贤比美更重要。有趣的是,中国很少有抨击丑妇的谚语;韩国没有娶丑妇的谚语。通过比较得出了韩国古代女性的容貌格外重要,对上年纪女子的描写也比中国仔细。而且中国贤妻的要求是教养、善良、高尚、好管家;韩国是柔顺、勤勉、俭朴、好管家,稍有差别,但两国都更注重内在美。第三章中,以女性言行禁忌对中韩女性谚语的意义进行了对比,并且指出中韩女性言行禁忌在素材使用方面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女人啰嗦方面的谚语来说,韩国比中国丰富多彩。韩国谚语里描写女人说话会家门崩溃,但中国谚语里没找到其内容,只在古籍里可见。在关于多女多嘴的谚语里素材的使用上也存在不同点,与韩国用大碗、碟子等厨房用品比起来,中国谚语里出现锣鼓、戏、圩等闹声用具。其特点就反映两国的女性文化。在禁忌行为方面,中韩两国都把女性描写为天生拥有许多性格和品德上的缺点,而把其缺点看成一种恶德,如果不对女性进行管教,她们就要成为社会的祸害。韩国妻妾之间的嫉妒较多,中国虽然没有关于妻对妾的妒嫉,但七出中,“淫”、“妒”成为法律上的女性罪行。孔子在《论语》里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好像女人的缺点多得已经难以教育培养。这里明显地带有轻视女性的成分。谚语里表现,男人撒谎是理所当然的,懒惰只是男人的弱点。女人的许多毛病和缺点实际上是不平等的社会制6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度所造成的。在中国独有的谚语是关于裹脚的,缠足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陋习怪俗。缠足风俗发生的原因也是以小脚为美的畸形的社会时尚导致的。本文的第四章,分析了以家务劳动为主的职责文化,强调传统专一的贞操文化,坚守三从四德的婚姻家庭文化等。古代私有制社会都以男性为中心,只有男子才能继承家庭的财产,传宗接代,所以人们都盼望生儿子,尤其是长子在家庭的待遇在韩国谚语里可见,中国谚语里未提到长子,但在中国家庭里女孩子生下来后就在家庭里受到轻视。虽然中国谚语里没有关于求子习俗,但韩国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存在着与枣儿有关的谚语及婚礼赠石榴的习俗。女子不但不能传宗接代,还要嫁给他姓家庭,成为别家的人。所以妇女出嫁后,所遇到的情况比出嫁前复杂得多。通过中国谚语里出现的“卖”字,可见当时中国女子出嫁习俗。因此作为封建家庭里的媳妇,除了顺从丈夫外,更重要的是要伺候好公婆。在两国谚语里可见婆婆任意驾驭媳妇否则便百般虐待的内容,韩国有媳妇对婆婆心里有恨怨,不诚心伺候婆婆的内容,中国谚语里则未见。反正媳妇总是贴合不到婆婆的心里,因此其媳妇当成婆婆又欺侮媳妇,在韩国到如今,婆媳关系还维持森严的等级关系。做了女人,本来就是不幸,做了妾更不幸,通常与奴婢们归于一类。在韩国关于“妾”的谚语较多的是因为漂亮,男主人想拿她做玩物的原因也有,但由于战争为女儿吃好,只能卖掉她的事例也占较大比例。两国谚语里都明显表现妻妾之间一向是难处理的关系。从对比分析可见,谚语中多有男尊女卑的体现,这一特点韩国谚语比中国谚语表现得更为突出,性别歧视内容也更多。第一,虽然韩国美人条件没有中国具体,但男人对女人美貌的要求韩国比中国更高。而且中国谚语里描述的大多数男子愿意娶丑女为妻。与其相反,韩国没有要娶丑妇的谚语,而关于丑女的谚语大多数是抨击丑女的。总之,韩国谚语中,对女性贬义内容的谚语比中国多,可以说是韩语中歧视女性的内容较多。第二,反映女性品格的韩国谚语中,关于多言的所占比例最多,描述得比中国的多言谚语更仔细。但就女性淫荡的弱点来说,反映这种品质的中国谚语最多。反映卑劣品质的谚语韩国比中国多,而且所用的直白的表达方式在中国谚语中也少有。第三,韩国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谚语里存在着儒家思想的痕迹。儒家6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的家长制引起的偏爱儿子的思想两国谚语里都存在,相比之下,其痕迹韩国要比中国多。中国家庭中,婆媳关系远比父子、母女之间的关系紧张,虽然反映婆媳关系的两国谚语所占比例相近,但韩国家庭内的婆媳关系相对中国来说更紧张、复杂。反映寡妇境遇的韩国谚语是中国的三倍,而且其内容也都是严禁寡妇再嫁并歧视寡妇。但韩国没受到裹脚的影响,裹脚是中国独有的谚语。综上所述,中韩两国之间的接触和影响十分明显,反映在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生活态度和民族品格等各方面,两国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地域的不同特征,在两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也呈现了不同的特点。现代韩国社会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参加经济活动频繁。处于社会角色的妇女,其人生价值是通过她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才华来实现的。妇女的家庭角色是指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义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纯属家庭型角色的妇女不多。绝大多数妇女都得担任双重角色,但以社会角色为主的妇女大大少于男性。传统文化留下的,加上现实要求于妇女的,其矛盾是集中在女性身上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观念决定了女性处于从属地位,而男性占主导地位无疑会影响社会规范的形成。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给妇女解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尽管摆脱了传统儒家社会的婚恋枷锁,但是封建残余思想依然没有得到肃清。因此,通过直面历史的现实态度来使女性地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在本文中,笔者尽可能作客观、简明、深入的分析研究,但由于笔者水平和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偏重于理论,而且是在一个相对单一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分析的,这使得论述过程难免片面。另外,本文存在用例数量不多等不足。笔者将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将以上的不足作为今后的课题,不断提高学术水平。6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老文献参考文献中文部分:专著、工具书:[1]《缠足史》,高洪兴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2]《成语》,马国凡著,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3]《辞海》,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4]《成语和谚语》,李新建、罗新芳、樊凤珍编,河南: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5]《大戴礼记解诂》,[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6]《当代中国妇女地位》,况世英主编,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7]《古中国生活》,[英]纳撒尼尔·哈里斯编,北京:北京希望出版社2006年版。[8]《山海经》,[晋]郭璞注,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8]《汉语熟语论》,王勤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9]《汉语熟语学》,孙维张著,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10]《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崔希亮著,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版。[11]《婚姻内外的古代女性》,常建华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12]《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曹兆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3]《礼记校注》,陈戍国撰,湖南:岳麓书社2004年版。[14]《礼仪》,云中天编著,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15]《伦理与生活——清代婚姻关系研究》,郭松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16]《女诫——妇女的枷锁》,张福清编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8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老文献[17]《诗经译注》,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18]《仕女》,余惠敏著,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19]《四语大观》,李云柱主编,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0]《俗语词典(修订本)》,徐宗才、应俊玲编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21]《天理与人欲》,邢丽凤、刘彩霞、唐名辉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2]《听人权》,朱介凡著,上海:世界书局1965年版。[23]《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24]《现代汉语谚语规范词典》,李行健编,长春:长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5]《新书》,[汉]贾谊撰,刘晓东校点,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6]《谚语歇后语概论》,王勤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7]《谚语文论》,陶汇章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28]《谚语两千条》,孙治平编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29]《谚语小词典》,温端政主编,温朔雁编写,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30]《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陈保亚著,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31]《语言学概论》,胡明扬著,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32]《中国妇女生活史》,陈东原著,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33]《中国妇女生活史话》,郭立诚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34]《中国古代妇女史》,刘士圣著,山东: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35]《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黄家遵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6]《中国古谚语辞典》,张鲁原、胡双宝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37]《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杜芳琴、王政主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38]《中国女性禁忌》,郭锦桴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9]《中国俗语大辞典》,温端政主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6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老文献[40]《中国谚语集成——宁夏卷》,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41]《中国谚语论》,朱介凡,台北:新兴书局1964年版。[42]《中华谚语大辞典》,耿文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论文:[43]《成语、谚语、格言、俗语、俚语的区别》,环一,《言语学习》1958年第1期。[44]《成语与中国文化》,李大农,《南开学报》1994年第6期。[45]《成语翻译中的语义信息和文化差异》,王志娟,《东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46]《从汉语看女性的文化特征》,张军香,《晋中师范高等专科校学报》2003年第1期。[47]《谚语的特点》,马国凡,《中国语文》1960年第11期。[48]《谚语——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王冬云,《贵州文史丛刊》1995年第2期。[49]《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王利,《兰州学刊》2006年第12期。[50]《中韩谚语比较》,郑凤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弟2期。[51]《中韩谚语的名称》,洪董植,《九江师专学版》1995年第4期。[52]《韩·汉俗谈比较研究》,黄芝美,南开大学1997年硕士学位论文。[53]《韩国“俗谈”的文化特性研究》,任晓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54]《韩语成语谚语汉译方法研究》,赵铁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55]《汉语俗谚男性问题初探》,李慧文,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56]《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生肖谚语》,金光玉,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7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老文献[57]《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耿静静,河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58]《与“水”有关的汉泰熟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比较》,李佩玲[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59]《中韩成语俗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马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60]《中韩谚语比较研究》,姜德昊,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韩文部分专著、工具书[1]《한국방언사전》,최학근,명문당1994년반.《韩国方言辞典》,明文堂1994年版。[2]《우리말속담큰사전》,송지선,교육출판공사2004년반.《国话俗谈大辞典》,教育出版公司2004年版。[3]《한국속담의근원설화》,강재철,백록출판사1980년반.《韩国俗谈的根源说话》,白鹿出版社1980年版。[4]《여성속담사전》,송재선,동문선문예신서1998년반.《女性俗谈词典》,东文选文艺新书1998年版。[5]《성별언어특성과성차별표현의양상》,민현식,역락도서출판2003년반.《性别语言特征和性别歧视表现样子》,亦乐图书出版2003年版[6]《속담사전》,이기문,일조각1997년반.《俗谈辞典》,一潮阁1997年版。[7]《우리민족과전통문화》,정상진,부산외국어대학교출판사1995년반.《我国民俗和传统文化》,釜山外语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8]《우리속담사전》,원영섭,세창출판사1993년반.《我国俗谈词典》,世昌出版社1993年版。[9]《우리속담연구》,최창렬,일지사1999년반.《我国俗谈研究》,一志社1999年版。7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老文献[10]《中韩大辞典》,강식진,서울진명출판사1993년반.《中韩大辞典》,首尔进明出版社1993年版。论文:[11]《여성금기속담에대한대학생의표상분석》,서창원、양병창,충남대학교2001년Vol.28.《关于女性禁止俗谈的大学生表象分析》,《忠南大学》2001年Vol.28。[12]《한국여성속담에관한연구》,《숙명여자대학교아세아여성문제연구소》,이을환,1963년Vol.2.《韩国女性俗谈研究》,《淑明女子大学亚细亚女性问题研究所》,1963年Vol.2。[13]《한·중속담의번용과와전》,《한국언어문화학회한국언어문화》,진경지,2002년제21집.《韩中俗谈的改观与讹传》,《韩国言语文化学会韩国言语文化》,2002年第2辑。[14]《한·중속담에나타난여성이미지에대한비교연구》,《서울대학교사범대학선청어문》,주옥파,2004년제23집.《韩中俗谈里女性观比较研究》,《首尔大学校师范大学先清语文》,2004年第23辑。[15]《속담에반영된딸과며느리》,《전국한자교육추진총연합회》,박갑수,2001년Vol.20.《俗谈里反映的女儿和媳妇研究》,《全国汉字教育推荐总联合会》,2001年Vol.20。[16]《갈후어연구》,《인하대학교인문학과연구소논문집》,송재록,1987년제13집.《歇后语研究》,《仁荷把学校人文科学研究所论文集》,1987年第13辑。[17]《언어에관한속담의의미기능연구》,송명주,전북대학교대학원1989년석사학위논문.《关于言语的俗谈意味机能研究》,全北大学1989年硕士学位研究。7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老文献[18]《중국고대의여성논리이상형성에관한연구》,이숙인,성균관대학교대학원1996년박사학위논문.《关于中国古代女性伦理思想形成的研究》,成均馆大学1996年博士学位论文。[19]《한국속담에나타난인생관》,장정희,건국대학교대학원1995년석사학위논문.《韩国俗谈中描写的人生观》,建国大学1995年硕士学位论文。[20]《한일양국의속담에나타난여성에대한성차별의의고찰》,서동래,경상대학교교육대학원2003년석사학위논문.《韩日两国俗谈中描写的性别歧视意义考察》,庆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21]《한·중양국속담의비교연구》,육흔,명지대학교대학원1996년석사학위논문.《韩中两国俗谈比较研究》,明知大学1996年硕士学位论文。[22]《한·중여성의사회적지위비교》,이지연,한림대학교국제학대학원2001년석사학위논문.《韩中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翰林大学国际学研究生院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23]《한·중·일삼국속담의비교연구》,육흔,명지대학교대학원2003년박사학위논문.《韩中日三国俗谈比较研究》,明知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24]《한·중속담비교연구》,배재홍,경기대학교대학원2001년석사학위논문.《韩中俗谈比较研究》,京畿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25]《중국어의성별어연구》,박찬욱,연세대학교대학원2003년석사학위논문.《汉语性别语研究》,延世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26]《속담에나타난한국인의생활관》,유인창,동국대학교교육대학원1981년석사학위논문.7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老文献《俗谈中的韩国人生活观透视》,东国大学教育研究生院1981年硕士学位论文。[27]《속담에나타난성차별의언어의식》,한미희,충북대학교교육대학원1998년석사학위논문.《俗谈中的性别歧视言语意识》,忠北大学教育研究生院1998年硕士学位论文。[28]《한·중여성속담의비교를통한한국문화교육》,풍효,부산대학교대학원2005년석사학위논문.《通过比较韩中女性俗谈看到韩国文化教育》,釜山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29]《한·중동물속담비교를통한한국어문화교육연구》,장춘매,서울대학교2004년석사학위논문.《通过韩中动物俗谈比较来研究韩语文化教育》,首尔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30]《속담으로본중국인의사유방식》,김미정,경희대학교교육대학교2003년석사학위논문.《通过俗谈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庆熙大学2003年教育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31]《중국속담을통해본중국인의인생관》,황지영,한국외국어대학교육대학원2001년석사학위논문.《通过中国俗谈来看中国人的人生观》,韩国外语大学教育研究生院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32]《중국인한국어학습자를위한속담교육연구》,김영자,경희대학교교육대학원2002년석사학위논문.《为了学韩语的中国人的俗谈教育研究》,庆熙大学教育研究生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33]《우리속담에나타난성차별문화와여성의모습》,장혜숙,경원대학교대학원2003년석사학위논문.《我国谚语里表现出的性别歧视文化与女性样子》,暻园大学2003年硕士7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老文献学位论文。[34]《중국속담의특징및그속에나타난중국인의가치관》,어선하,한림대학교국제학대학원2001년석사학위논문.《中国俗谈特征及其表现出来的中国人价值观》,翰林大学国际学研究生院,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35]《여성에관한한·중속담의비교연구》,왕보하,경원대학교대학원2006년석사학위논문.《中韩女性谚语比较研究》,景园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7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作者简历作者简历中文姓名:孙贞敏英文姓名:Sonjeongmin韩文姓名:손정민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11月国籍:韩国E-mail:sonjm19@hotmail.com主要简历:2001-2006年韩国明知大学中文专业学习,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12月-2003年8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留学2003年9月-2004年1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留学2006年9月-2007年6月江苏省常州市信息职业学院韩文专业任教2007-2009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习,获得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为《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