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 KB
- 2022-06-16 14:26:0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析民间谚语的发展与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谚语作为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民间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短小精炼的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谚语的特色、在社会生产中的运用以及对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帮助等方面浅析民间谚语的发展与现实意义。总体构思如下:一、从谚语的起源入手,首先通过古今学者对谚语的研究、先秦典籍中对谚语的引用和大量记载及其后世不断有学者大量采录古今谚语来说明我国谚语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已产生;接着从谚语的发展、实用性和与其近邻(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的关系等方面探讨谚语的特色。二、从谚语的种类出发,从谚语所涵纳的内容上把谚语分为主产谚和社会谚两大类。先通过具体的例子分别说明生产谚和社会谚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实用功能,接着总结出谚语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稳定性、传播性的特点。三、从谚语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谚语在社会生产中的运用以及谚语对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帮助等方面进行总结和研究来反映民间谚语在传承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反映对自然认识以及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对民间谚语现实意义的探索得岀民间谚语也是保留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而实用的方法。最后对民间谚语在现代人生活屮发挥着的作用以及人们该怎么吸收谚语的精华作了简单的概述O
【内容摘要】谚语作为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民间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短小精炼的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谚语的产生、发展入手,从与其近邻(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其特色,并对谚语简单的归类,分析了谚语的流传性和实用性以及谚语的现实意义。现实意义从在社会生产屮的运用以及谚语对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帮助等方而进行了总结和研究,认为民间谚语在传承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反映对自然认识以及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耍的作用,同时,民间谚语也是保留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而实用的方法。IAbstract]Proverbaspeoplewisdomandexperience,isthecrystallizationoffolkandintheoralwidelycirculatedashortrefinedliteraturestyle,inourcountryhasalonghistory.Fromthisproverb,thedevelopmentofitsneighbours(proverbs,fromthemotto,idioms,interpretingxhy),thispaperdiscusse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haracteristicsofproverbs,andanalysestheclassification,simpleandpracticabilityofproverbsandrealisticsignificanceofproverbs.Realisticsignificanceinsocialproductionfromtheapplicationoflearningandsayingthetraditionalcultureofhelparesummarizedandtheresearchoffolkproverbs,andthinkinthetraditionalculture,thenationalspirit,andtoreflectthenatureoflifeinmodernplaysanextremelyimportantrole,atthesametime,thefolkproverbsandretainthetraditionalcultureofakindofspecialandpracticalmethod.【关键词】民间谚语传统文化现实意义发展【Keywords]FolkproverbsTraditionalcultureRealistic
significancedevelopment如果说民间史诗是民间文学屮的鸿篇巨制,那么谚语则是民间文学中最精短的形式。许多文化史学家和民间文学研究者认为,在原始社会里,谚语就在世界上好些民族中出现了。同样,谚语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谚语的起源我国的谚语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据考证,三千年前的周代,学者们就已在著述中经常引用谚语,或称“古者有谚”,或称“古者有言”,表明谚语在此时就已相当流行。清代学者曾廷枚在其《古谚闲谭》一书中,说他自己“反复详玩”包括“夏、商、周”在内的历代典籍,“其间有摄于谚语者,即拾侧理录之,以免遗忘”,他更把谚语的“生辰”追溯到比周代更早千年的夏、商"。明朝的学者杨慎,在其所著《古今谚》中把最古老的谚语称为“黄帝语”,认为在黄帝时期就有了谚语⑴。清代学者杜文澜在《占谣谚•凡例》中说:“谣谚Z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这说明在人类有了语言,但是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谚语即已产生⑵。时至现代,鲁迅先生更断言,谚语之类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是“不识字的作家”们所创作的,他明确地把谚语的产生提前到了文字出现之前⑴。这些都说明了在远古时代谚语即已产生,以至在后世口耳相传中被“原始文字”记载下来。在《尚书》、《左传》等先秦典籍中不仅常常引用“夏谚”、“周谚”
等,更有大量古谚的记载。如相传是尧时的谚语“FI出而作,FI入而息”,《易经》中的“失之毫厘,羌以千里”,《国语》中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中的“虽鞭之长,不及马腹”,《韩非子》中的“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道德经》58章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64章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古谚,历传数千年,至今仍活在民众口头⑶。宋明以来,不断有人重视采录古今谚语,如宋周守忠采录古今谚语成《古今谚》一卷;明杨慎收录古今谣谚各为一篇;清杜文澜编成《古谣谚》一书,全书一百卷,收集古书所引上古至明的谣谚,是我国一部比较完备的古谣谚总集。谚语从实践中产生,人类社会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从谚语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十分精辟的经验总结。谚语在人民生活中具有多功能性的作用,它经常给人们以各种各样生产斗争方面的知识经验,也给人们丰富的社会斗争方面的知识经验,此外,它还指导人们处理生活中许许多多复朵的细节问题,也能够充分有力地帮助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表示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态度。例如:仅就为人处世这个人类生活的侧面来讲,谚语就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自己被剥削,被压迫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上,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与剥削阶级相对立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情操,他们就把这种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情操通过谚语总结和表现出来教育世人,传之后代。他们认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值得赞美,而叛国的奸贼和损人利己的行为应予鄙视:“岳飞流芳百世,秦桧遗臭万年”,“人不为己,顶天立地S他们赞美善良和诚实,反对邪恶
和伪作:“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正其身好树株株直,好人心赤赤”;他们赞美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反对懒惰奢侈,贪图安逸:“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等表现出来的劳动人民的美德无疑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这对于培养青年及全体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社会风训都是极其珍贵的4:动教材。乂如有关生产斗争的谚语就总结了儿T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和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认识。在谚语中,农事耕作、积肥施肥、农田水利、天气时令等各个方面的经验都有,在农事生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指导作用。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谚语在世代人民生活中仍然不断丰富着。直到今天,大量新事物、新词语还在源源不断地进入民间谚语,不断丰富、充实、更新这一民间文学形式。如“城镇变绿海,除尘少公害。绿化禿山头,浊水边清流”3反映的是植树造林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其它的如“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等都说明了民间谚语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发展变化的晴雨表。谚语是一种常用的、定型化的艺术语句。它形式精短,语言生动,音韵和谐,句式整齐,便于记忆,耐人寻味,但是,汉语中类似的定型词组或句子除了谚语之外,还有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等,它们统称为“民间熟语”。所以,俗语、格言、成语、歇后语实际上是谚语的近邻。作为“熟语”,它们的共同特点一个是常用,一个是相对定型,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彼此常有交叉,但是在表达形式,结构上谚语与其近邻还是有区别的。
1、谚语与俗语俗语乂叫“俗话”、“常言”、“俗言”,广义的俗言常与谚语混用,狭义的俗言即指对于每种思想和生活事象进行形象描述的定型语句⑸。它与谚语的区别在于:谚语以阐明事理,经验为旨;而俗语多只描述某种情状与性质。如“打肿脸充胖子”,“换汤不换药”等。在结构上俗语允许有“残句”,如“趁热打铁”,“喝西北风”等,而谚语一般是很完整的句子,如“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等。2、谚语与格言格言是指那种可以作为人们立身处世的行动准则,道德规范的具有“座右铭”性质的言论⑹。二者较好区别:谚语是集体口头创作,作者无可考,且允许字句异动;格言却出自名人之口或有典籍载录,有明确的作者可查,使用时也应原文引用,不得擅口更改,而且不一定是短句,可有口由的长短旬。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3、谚语与成语谚语与成语有一些和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短小精炼的语言,都是固定词组,都有较强的形象性和某种哲理性。但成语常寓典故,以书面语言为主而且结构比谚语更定型,多四字一组,不能随意改动,如“叶公好龙”,“守株待兔”等;谚语则比较通俗,富口语特色,使用时稍有灵活性。4、谚语与歇后语谚语和歇后语都是活在人们口头的现成话,但二者的内容与形式也不相同。歇后语的前一部分是生动形象的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有些歇后语只要说出前一
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往往是不说出来更有妙趣,如“小葱拌豆腐清二白”,“猫哭老鼠——假慈悲”等。谚语虽也多是上下两句,但上下句间一般是并列关系,说明同一个道理,多富于哲理性和实践性,不象歇后语那样具有趣味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往往都用辞在此,寓意在彼。综上所述,谚语无论是谈生产经验,还是人生经验,都表现了劳动群众的深刻分析力,概括力和运用语言的才能,都表现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语言艺术,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享受。谚语,是来自于生产生活,概括提炼而成的生产生活经验的传神表达方式。二、谚语的种类谚语,经过历代现实生活的磨砺和沉淀,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独具体系,种类繁多,规模庞大,内容丰富的艺术形式,它几乎存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谚语所涵纳的内容上可把谚语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谚和社会谚。生产谚包括农谚、林业谚、畜牧谚、副业谚、渔业谚以及工匠谚、商贸谚等等;社会谚包括事理德行类谚语、时政类谚语、生活经验类谚语、风土人情类谚语等S在民众生活领域里,谚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提炼、修正、完善,它已成为民众口传的科普教科书,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发挥着传授知识、交流经验、指导生产、教化民众等多方面的
实用功能。凡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反映各种生产活动的客观规律的谚语都纳入生产谚。在所有的谚语中,生产谚是产生得最早的,是劳动大众对自然规律,生产经验的认识和总结。在此类谚语中农谚则是最多的。它指直接关系农业的耕种,收获及其它农事的谚语,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大田作物和园田蔬菜生产的各个方面,诸如气象、节令、水利、肥料及其种植等。女口:“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一一这是上古时代人们依靠对天象物象和气象的观察来决定农时,指导生产和安排生活。“种田不用问,深根多上粪”一一这是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应该如何施肥,进行田间管理的农谚,它指导着广大农民的农事活动。“一场春雪一场雨,一场冬雪一担粮”——这是讲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林业谚是关于森林的种植,护育和林业的经营,管理等多面知识的谚语,它涉及到林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如;“十年栽树,万年歇凉”一一这是讲植树造林的好处。“春不伐竹,夏不伐木”——这是护林的经验。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长期的显示实践中岀现了不同类别的谚语,如:畜牧谚、渔业谚等,它们都对劳动大众的生产实践作了经验性的总结。如:“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食不肥”,“耍想新鱼产得好,秋前喂食不偷巧”等。此外,在民众生活领域里,还涉及到了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
伦理原则、人生经验、生活知识等方面谚语的总和的社会谚。它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事理德行、时政社交、生活经验、风土人情等几乎无所不包。如:“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劝学的箴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受挫时的自勉。“国兴民荣,国乱民耻”一一这是民众对家国关系,民君关系的理解。“狗不嫌家穷,子不嫌母丑”一一这是做人,弘扬孝道美德的原则规范。“应城有三宝:石膏、汤池、灵芝草”——这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懒惰的马路程远,吝啬的人朋友远”,“朋友多的人像草原辽阔,朋友少的人像巴掌狭窄”——这无不包含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由于谚语是植根于各民族、各地方社会生活的肥田沃土中的智慧的花朵,所以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生活的口然环境、物质生产、风俗民情与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民族、地域谚语的不同特色,因此,谚语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同时,谚语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谚语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则势必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在“谚海”里,一条谚语也能折射出一段漫长的时代风貌,如:“洋袜子不纟閒底,县太爷也穿不起”,“男人嫌女人一张纸,女人嫌男人只有死”等就是一幅幅旧中国生活图;而“妇女能顶半边
天”,“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则反映岀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这些都说明了谚语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并且从古到今一直流传,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然,从谚语的地域性、民族性、吋代性我们还看出谚语具有稳定性和传播性的特点,无论民族异同,地域差异,从古到今谚语都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在世代人民生活中不断传播着、丰富着。总而言之,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有谚语的广泛流传。谚语的现实意义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此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社会原以农耕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已发生了叵大的改变。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对西方世界的盲目追求,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舆论导向的传播,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随Z出现了…些偏颇,特别是年轻人忽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甚至鄙视传统美德,这一社会现象给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的中国敲响了警钟,传承和保留传统美德就有了新的时代意义。由于谚语作为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哲理性和科学性的艺术形式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且是在民间逐渐形成和传播的,它具有稳定性,全民性,是民众思想的主要文化载体。因此,谚语具有的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人们搞好学习、生产、工作,特别是在指导人们分清善恶是非,鼓舞
斗争意志,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的传统美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中,谚语是特别富于指导和训诫意义的。仅就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品行修养这个人类生活的侧面来讲,谚语就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就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高尚的思想情操通过谚语总结和表现出来,教育世人,传之后代。例如: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千百年以来劳动人民就已经总结和积累了许多用来教育世人的,弘扬民族孝道美德的谚语。如谚语中常用的“家里有个老,胜过有个宝”,“狗不嫌家穷,子不嫌母丑”,“女儿是酒瓶,儿子是米囤”,“种好黄秧,望望爹娘”,“羊有跪乳之思,鸟有反哺之义”等就是用来教育后世要孝敬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社会,随着社会一度对孝道教育的淡化,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舆论导向,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孝道衰落令人心忧,吃的最差的是老人,穿的最破的是老人,矮、偏、旧房里住的是老人,在田地里干活和照看孩子一辈的多是老人。古人云:“百行孝为先”铁从众多的劳动人民总结和传承的教育世人要孝敬父母中我们边可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木來就有着浓厚的孝道情节。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社会异化出了一股一切向“钱”看的风潮,宁可要钱不要父母,打骂父母等恶劣事件,再者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缺失感恩,此外,子女忙于挣钱,而忽视了老人的精神感受,导致了老人精神空虚,这一切都显现出了当今社会孝道观念的日趋淡漠。因此,我们只有更好
的搜集、学习和分析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累的教育世人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文化的谚语,通过书籍传播,新闻媒体传播,互联网传播以及手机短信传播等方式来发挥谚语简明动听,易懂易记的特点,使谚语在弘扬孝道文化,提高世人的道德修养,传承和保持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其不可磨灭的作用。除此以外,“成由节俭败由奢”笃节俭也是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最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谚语中常用“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只可比种山,不可比过年”,“勤劳苦做般般有,好吃懒做件件无”,“细水长流,吃穿不愁”,“积累有如针挑土,挥霍好似水推沙”等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勤俭节约的箴言来描绘节俭之于积累的重要意义。事实上,节俭不仅是一种传统,更应是一种现实的生活态度。当今社会,时代进步了,物质财富丰富了,但是我们不能丢弃中华民族的美德,而引导一-种不良的消费习惯。相信谚语在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教化民众中将会闪现着它的光芒。谚语在人们生活中比任何一种口头文学形式所占的势力都大,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它是民众的济世格言,是他们代代相传的社会生活的百科书。在谚语中,尤其是天气谚语、时令谚语、生产谚语的实践性更强,简直就是劳动人民的科技课本。如“日没胭脂红,无雨也来风”,“燕子钻天蛇盘道,水缸穿裙山戴帽”等则是来预测天气的,就是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用仪器测量天气有时也要参考民间的谚语,特别是节令性谚语,如什么节气种什么,收什么,这对农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如“立冬睛,好收成”,南方有“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等谚语在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文化教育中,对学生加以指导,就会引发兴趣。我欣喜的发现近几年,谚语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老师在讲授天气、气候时,通过让学生学习、理解谚语“有钱难买五月里旱,六月里连阴吃饱饭”来分析天气、气候问题,这种联系生产实际的教学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有所用,增加了生活的情趣和热情,既深化了课本知识,也使学生从中获得了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更多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进一部了解了谚语,更完整,更全面的传承了谚语这一文化。同时,在民间有关养生、保健、长寿的谚语是极为丰富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人们长寿之道的宝贵财富。养生保健谚语的流传、推广和应用,对于人们养生保健,强身健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一一这是从不同角度提醒人们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一一这都是提示人们吃什么东西有益健康。“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这都向世人道出了“生命在于运动”,常运动是健康长寿Z道叭这些在人民群众中长期流传的内涵丰富、质朴、淳朴、琅琅上口的谚语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值得我们传诵并努力实践,以便其为我
们的学习、生产、工作、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传承屮国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的传统美徳等方面服务。谚语这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已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耍的作用。这种短小精悍的艺术样式在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的传承着中国民族的古老文化,为现代人们学习古代文化提供了平台,也为现代人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亮色。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应该吸收谚语的精华,研究、探索、搜集、整理并推广那些体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思想的民间谚语。让我们共同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注释:⑴李耀宗著:《民间谚语谜语》,9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o⑵季成家、高天星等编:《中国谚语选》(上),前言,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⑶李惠芳著:《中国民间文学》,223页,武汉人学击版社,2004o⑷楚风:《屮国谚语集萃》,北京:屮国纺织出版社,2000o⑸李惠芳著:《中国民间文学》,232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o(6)武占坤、马国凡著:《谚语》,19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⑺李惠芳著:《中国民间文学》,224〜22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转引自百度⑼同上:(10)吴蓉章著:《民间文学理论基础》,202〜203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⑴)摘自百度参考文献:
[1]乌内安编•民间文学概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2]冯庆堂•简论民间谚语的局限性及现代走向.小国期刊网.2005[3]张紫晨编.民间文学基础知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4]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5]段宝林著•中国民间文学概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屮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民间文学论丛.屮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7]本社编.老俗话里的是和非•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8]李耀宗著.《民间谚语谜语》•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