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50 KB
- 2022-06-16 13:15:1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歇后语大词典中国常用歇后语大辞典中国常用歇后语大辞典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联语就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礼物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
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第一辑】死鸡娃开屏——自作多情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外婆死了儿子——没救(没舅)老公拍扇——凄凉(妻凉)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墓中无人)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和尚的房子——妙(庙)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精装茅台——--好久(好酒)蜘蛛拉X——--自私(自丝)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砖窑裏失火——谣言(窑烟)灯盏无油——费心(费芯)钟馗嫁妹——鬼混(鬼婚)粪船过江——装死(装屎)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吃人参——候补(后补)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墙上栽菜——无缘(无园)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十两纹银——一定(一锭)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炉子翻身——倒霉(倒煤)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歇后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光棍佬教子——便宜莫贪财到光棍手——一去无回头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礼义廉——无耻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偷鸡不成——蚀把米茅坑里扔炸弹——激起民粪(愤)阎王爷嫁女——鬼要以下是一此常见于粤语的歇后语:牛皮灯笼——点极唔明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闯祸、出乱子老婆担遮——阴公,即可怜
老公拨扇——凄凉(妻凉),即可怜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冬钱腊鸭——得个睇字隔夜油炸鬼——无火气番薯跌落风炉——该烩湿水榄核——两头唧水瓜打狗——唔见咁截无掩鸡笼——自出自入白鳝上沙滩——唔死一身散,即死定了火烧旗杆——有排长炭(叹)潮州音乐——自己顾自己结他无线(湿水棉花)——无得弹,即无可挑剔非洲和尚——乞人憎(黑人僧),即令人讨厌卖鱼佬冲凉/卖鱼佬洗身——无生(腥)气船头尺——度水亚兰嫁亚瑞——累斗累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半两棉花——免谈(免弹)矮子放风筝——节节高乌龟碰石头——硬碰硬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暗锁加明锁——层层设防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矮子坐高凳——上下两难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矮子坐高凳——够不着八十岁演员扮孩子——返老还童八月桂花开——到处飘香不栽果树吃桃子——坐享其成白菜叶子炒大葱——亲上加亲(青上加青)半空中吊口袋——装疯(风)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阎王爷不在家——小鬼的天下飞机上的暖瓶——高水平(瓶)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癞蛤蟆吃豇豆——悬吊吊的轮胎修理工——充气一脚登上泰山——蹦得高口袋里装满锥子——爱露尖半瓶子醋——晃荡得很头上安电风扇——大出风头
打破脑壳不叫痛——死称好汉打足了气的皮球——爱蹦打粉进棺材——死要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布袋里兜菱角——尖的出头石板上炒豆子——熟了就蹦阴沟里洗手——假爱清洁吃家饭屙野屎——只顾外头光腿穿大衫——光讲阔气不讲丑红漆粪缸板——臭讲究厕所门口挂绣球——臭美狗长了角——羊(洋)气烂茅屋上挂绣球——假漂亮虾子得意——爱蹦袖筒里伸出一只脚——夸大手胸前挂板——好大的牌子聋子的耳朵——摆样子搽粉上吊——死要面子演员化妆——涂脂抹粉一天下了三次雨——少晴(情)大姑娘瞧嫁妆——有日子的人了
下雨天出太阳——假晴(情)六月芥菜——假有心木偶跳舞——自有牵线人东边日出西边雨——说他无晴(情)也有晴(情)司马遇文君——一见钟情叶公好龙——假爱电影里面谈恋爱——-假情假意刘海拉着孟姜女——-有哭有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待你还不好啊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生死在一起百里挑一——美人儿戏台上结婚——不是真夫妻向着太阳的花——爱情(晴)好花插在牛屎上——不相配快刀砍西瓜——两分开快刀砍水——难分开杨宗保招亲——又喜又惊陈世美当驸马——喜新厌旧门板上的神——定成对画上的美女——不嫁人的雨后送伞——不领你的情姐儿俩害相思——患的是一样的病
姑娘当大媒——自己作保姑娘嫁太监——死也不去挑水娶了个卖菜的——人对桶也对哑巴恋爱——靠做手势盼望太阳的姑娘——想晴(情)人看戏流眼泪——有情人莲蓬梗打人——丝尽(私情)断贾宝玉结婚——不是心上人鸳鸯戏水——双双下捉对的蚕蛾——死也不放黄鹰抓鹞子——两个人都扣了环了【第二辑】棒打鸳鸯——两分开隔墙看美女——爱不得她媚眼做给瞎子看——不领你的情壁上挂的美人——你爱她,她不爱你二齿钉耙——有两下子篇二:成语歇后语词典【成语歇后语】所谓“成语歇后语”
,顾名思义,是指成语类的歇后语,具体地说就是构成歇后语的两个短句中,后边起说明衬托作用的像谜底一样的目的语是成语,且必须是成语。歇后语是在群众口语中流传的定型的俗语,是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换言之,歇后语即是特定格式的谚语式熟语,而谚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由一两个短句构成定型化的短语。但是,谚语是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词汇整体中的一部分,而歇后语则以前后两个不能解散的短句构成相承、双关、比喻、推理等逻辑关系,这是歇后语从普通谚语中独立出来,且能独立成句的一个重要特点。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即前半截是引子,而后半截往往不用抛出,读者就已知晓答案了,这种“歇”去后半截的一组短句或词组是“联语”关系,联语的下联是成语,正是判断“成语式歇后语”的唯一标准。成语歇后语是成语、歇后语两者结合而成的精华。汉语成语总数可达五六万条之多,常用的成语至少在一千至万条之间,常用的成语一般的统计数字集中在三四千条左右,也有的工具书上延到五六七千条。而汉语歇后语的数量要大于成语的,因为诸多的方言演绎了数目庞大的方言歇后语。成语有“成语大全”“成语词典”之类的工具书,而歇后语也有“歇后语大全”“歇后语语词典”
等俗语类工具书,诸如:《中国歇后语大词典》收汉语古今歇后语约7000条(含副条);《歇后语语词典》收歇后语2240条,包括主条1754条,又作、另作附条486条;《反歇后语词典》编排方式独特,共收录歇底词条近6000条等等。除了纸版的歇后语辞典,文化市场还流通光盘式歇后语词典,X上出现了歇后语电子词典——是能在线查询的X站式电子词典,此外还有可提供下载的歇后语词典软件(可安装到个人的电脑里)。这些“工具”收录的歇后语数量最多在万条左右,或者说汉语常用的歇后语总量最多在1万条左右,一般情况下为四五千条,而最常用的也就在两三千条左右。这样,成语、歇后语二者条数常用总量的比例大致相当。而笔者所搜集到了“成语类歇后语”一千余条,是成语、歇后语常用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左右。一千余条,这样一个资源量具备了编纂辞书的条件。“成语类歇后语”是特殊的汉语语汇,既含有成语,又是歇后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独特、表现形式生动活泼、表达效果妙趣横生,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且不失高雅。歇后语与典型的成语结合之后,“感性认识”在后半截“目的语”的锤炼浓缩之下更言简意赅了,“理性认识”就着前半截的“引子”而水到渠成了,正所谓“打破沙锅——问到底”,从歇后语固有的感性特点提高到理性的过程,正是劳动群众不断创造新语汇过程的飞跃。古今文学中运用歇后语的幅度是较大的,而且一部分歇后语经作家们的提炼、运用已臻成熟定型了。由于“成语类歇后语”的资源总量目前搜集到千余则,故而采用超常规的复杂编排体式——“反歇后语”式编排,即以“歇底”成语词目的首字的拼音来编排“音序表”(即拼音索引),或以歇后语的
“歇底”——成语词目的首字的笔画来编排“笔画索引”,就是说笔者所要编纂的《现代汉语「成语歇后语」规范辞典》有两种查询方法。同时,该辞典的附录有:古代成语类歇后语的资料、汉语成语类歇后语选注、成语歇后语方言使用图注、以及歇后语辞书目录等。这部“成语歇后语词典”是汉语语文词典的一种,以汉语中极为的特殊语汇——成语类歇后语为素材对象,选词、释义、例证、标音、分类、编排、研究,这类词典既有一般汉语词典的共性,又有其个性。在共性方面,成语类歇后语因其过于幽默诙谐、谈笑风生,而貌似有了一层不雅、不健康的面纱,东北就有这样很有趣的成语歇后语,譬如:“老太太喝稀粥――无耻(齿)下流”,“没牙老太太靠墙喝稀粥――卑(背)鄙(壁)无耻(齿)下流”等等,对于这样的条目则要酌量筛选,不能为了辞典力求齐全而偏废语言的纯净,虽然这类不怎么健康的成语类歇后语很家喻户晓诙谐幽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冠名以“规范”字样的辞书达数十种之多,诸如“规范字典”、“规范词典”、“成语规范词典”、“歇后语规范词典”、“谚语规范词典”等等。今天,笔者所要辑纂的“成语类歇后语辞典”亦冠名“规范”二字,并非追求什么时尚,也非为了抢夺话
语霸权,既不是单纯表明该辞书是遵照国家有关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编写的,也绝非单一地暗示该词典的释义、体例等全部内容都是正确的规范的,而是以该类歇后语的“成语歇底”为规范的基础而已。有了这个基础,就打破了歇后语和谚语的形式不固定、语式的多样性的特点,即便因方言、时代的不同而有多种变体,仍有歇底的成语规定了一个“正体”。在浩瀚的语言海洋中,人们创造了一种带成语的歇后语。这种歇后语与成语合璧的妙语,运用得当能给人以珠联璧合、相映成趣的语言美的享受,具有妙语解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效果。根据“歇后”的不同方式,可将其他为下面四种类型:(一)喻物类——以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组成。如:断线的风筝——远走高飞、古庙里的旗杆——独一无二、千年松树,六月芭蕉——粗枝大叶、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肉案上的买卖——斤斤计较、蒸笼里的馒头——自高自大、司号兼打鼓——自吹自擂、铁公鸡——一毛不拔、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二)喻事类——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物作比方组成。如:今年竹子来年笋——无穷无尽、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作、月亮底下看影子——夜朗自大、羊头安在马身上——张冠李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烧香赶出和尚——喧宾夺主、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龙王爷亮相——
张牙舞爪、骑牛追马——望尘莫及。(三)故事类——引用典故、寓言或神话传说等作比方组成。如: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佘太君挂帅——马到成功、叶公好龙——口是心非、曹刿论战——一鼓作气、李鬼劫路——欺世盗名、霸王别姬——无可奈何、张生碰到崔莺莺——一见钟情、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牛朗约织女——后会有期。(四)谐音类——巧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组成。如:弯扁担做吹火筒——一窍(翘)不通、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薯粉掺到藕粉里——滥(烂)竽(芋)充数、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王八肚子插鸡毛——归(龟)心似箭、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飞飞)、秋天卖凉粉——不识时务(“时”义含双关)、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圆)、猪八戒的脊梁——无(悟)能之辈(背)。【数字成语歇后语大全】成语和歇后语乃汉语语言精华,许多成语充当了歇后语中的“谜底”,即后半截。如:王羲之手书——一字千金、鸡脑袋上插鹅毛——一语双关、獾子怕山猫——一物降一物、烂X打鱼——一无所获、无弦的琵琶——一丝不挂、叫花子吃豆腐——一穷二白、大肚罗汉吹喇叭——一团和气、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劳动号子——一呼百应、关公走麦城——一蹶不振。
【《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诸葛亮隆中对策——先见之明、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张飞上阵——横冲直撞、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赵云大战长板坡——大显神威、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四大名著成语歇后语,还有:(1)《红楼梦》成语歇后语: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2)《水浒传》成语歇后语:老虎扑食——三股劲、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林冲上山——官逼民反、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石迁偷鸡——不打自招、李逵上阵——身先士卒、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3)《西游记》成语歇后语:猪八戒啃猪蹄——不知自觉(脚)、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附录:《现代汉语「成语歇后语」规范辞典》水鬼找城隍——恶人先告状曹操杀二蔡——懊悔莫及笨媳妇纳鞋底——凹凸不平古庙的佛顶珠——黯然无光半夜里弹琵琶——暗中作乐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水底推船——暗里使劲黑地里张弓——暗藏杀机安伯伯遇到安伯娘——安安合适床底下翻跟斗——碍上碍下抱元宝跳井——爱财舍命一手托两家;一脚踏两船;没路标的三岔口——左右为难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一人说话;唱戏的念道白——自言自语大姑娘作媒;土地爷下水;土地老儿被蛇咬;木头人救火——自身难保王瞎子看告示;无病呻吟;瞎子看书——装模作样一伙哑巴在一起——指手划脚瞎子戴眼镜——遮人耳目穿衣镜照人——原原本本啄木鸟吃害虫——与人为善鼻窟窿望人——有眼无珠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有眼不识泰山头上泼勺油——油头滑脑厕所挂铃——有始有终画笔敲鼓;染坊门里吹笛子——有声有色凳子上钻窟窿;刷子掉了毛——有板有眼乡下人撒尿——因地制宜王羲之手书——一字千金鸡脑袋上插鹅毛——一语双关獾子怕山猫——一物降一物烂X打鱼——一无所获无弦的琵琶——一丝不挂叫花子吃豆腐——一穷二白
请君入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鸡披袍子狗戴帽衣冠禽兽大茶壶升老板;包脚布当孝帽;王八拜玉皇;坐直升飞机——一步登天二八月的衣服——形形色色五百罗汉斗观音——兴师动众一肚子加减乘除;佛爷数素珠;胸口挂算盘;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骚狐狸见不得关二爷——邪不干正一只麻雀钻进树林里——无声无息竹竿上晒衣服;脱手的皮球;棒槌丢在刺蓬里——无牵无挂鸡长牙齿蛋长毛;高粱秆上结茄子;葫芦藤上结番瓜——无奇不有披着西装穿草鞋——土洋结合寡妇选郎;雕塑匠手里的泥巴——随心所欲瞎子看灶火——随声附和无舵的船;发大水放排——随波逐流棺材搁在树桠里——死无葬身之地十二只轮船出海;蜘蛛X——四通八达叫花子坐鸳鸯轮——四海为家老龙王投江——死得其所水牛身上的毫毛——数不胜数水龙头下洗脑袋——首当其冲三担牛粪六筲箕——实事求是
三个小鬼丢了两——失魂落魄老太婆改嫁——事出有因看见骆峰当肿背;蜀犬吠日——少见多怪核桃树旁种棉花——软硬兼施火焰驹上路——日行千里一锅滚开水;八卦炉里睡觉——热气腾腾坐直升飞机——青云直上张飞讨债——气势汹汹雪美人往怀里抱——露水夫妻长衫子改夹袄;瞎子背跛子——取长补短大肚子踩钢丝;鼻梁骨上推车子——铤而走险坟地里睡个酒鬼;酒缸边搭床铺——醉生梦死心口窝生笋子;肚脐眼上长竹子;笔杆子吞进肚——胸有成竹导游者领路——引人入胜斑马的脑袋;脑袋上走蚂蚁——头头是道大王庙里的看门神;打猫儿吓贼;两个瞎子划拳——虚张声势黄鼠狼戴缨帽儿——自命不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属泥翁的——坐立不安一块石头打两只斑鸠——一箭双雕床上放枕头——置之脑后搬石头打脑袋——自讨苦吃
灯蛾扑火——自取灭亡画蛇添足——自作聪明按劳分配口粮;哥俩分家——自食其力和尚面前骂秃驴——指桑骂槐九里山前摆战场;乌江岸上困霸王——四面楚歌蜘蛛结X——自私自利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X三门峡的石峰——中流砥柱聋子看哑剧;打准腹部——正中下怀三仙姑撒泼装神弄鬼一个人吹号又打鼓;打着鼓吹口哨;癞蛤蟆敲大鼓——自吹自擂强盗抓小偷——贼喊捉贼董存瑞炸碉堡——视死如归十字街头贴告示——众所周知篇二:成语_谚语_歇后语_格言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成语集描写花草树木的成语花绚丽多彩五彩缤纷花香醉人花枝招展百花齐放百花盛开百花争艳花红柳绿花色迷人草
绿草如茵一碧千里杂草丛生生机勃勃绿油油树苍翠挺拔郁郁葱葱枯木逢春秀丽多姿青翠欲滴林海雪原耸入云天描写蔬菜水果的成语果实饱满鲜嫩水灵清香鲜嫩青翠欲滴果园飘香果实累累描写大街小巷的成语拥挤不堪畅通无阻宽阔平坦崎岖不平描写车站码头的成语布局巧妙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杂乱无章描写学校校园的成语桃李天下风景如画闻名遐迩描写老师工作的成语语重心长热情洋溢恭恭敬敬苦口婆心口若悬河心平气和不慌不忙描写过节的成语张灯结彩彻夜狂欢兴高采烈普天同庆彩旗飞舞欢天喜地描写大雨的成语大雨滂沱瓢泼大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描写人多的成语人声嘈杂人如潮涌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声喧哗描写同学关系的成语
团结友爱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情同手足描写鸟类的成语鹦鹉鹦鹉学舌婉转悦耳笨嘴学舌啄木鸟利嘴如铁钢爪如钉鸡鸭鹅神气活现昂首挺胸肥大丰满自由自在引吭高歌鸽子燕子象征和平乳燕初飞婉转悦耳莺歌燕舞翩然归来篇三:中国民间熟语概述:俗语、谚语、歇后语中国民间熟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摘要]:中国民间熟语包括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等,它出自于民族生活的土壤,它的用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形象生动;它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它大多数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关键词]:中国民间熟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熟语”是中国现代汉语语言学的一个借词,原指语言中所有固定词组的总和。后来,随着学者对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中国民间熟语”的定义,最终达成一致的共识,即认为“中国民间熟语”当指“
汉语言中定型的词组和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它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有时甚至还1可广而言之,泛指“常用的话语○。”因此,虽然中国民间熟语在形式上像短语或句子,但又与一般临时自由组合而成的短语或句子不同,它的结构基本定型,人们一般不能够随意改动它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民众中普遍流传的日常生活习用语,它的作用体现在发人深省、启发思维、警示世人、激发斗志和激发潜能等。所以,中国民间熟语是中国民间语言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常用的语言。俗语是源起最早的中国民间熟语之一。在历史上,“俗语”常取广义,别称甚多,诸如俗话、俗言、鄙语、野语等。它没有严格的概念限定,范围广泛,包容了各种民间通俗语汇:谚语、歇后语、口头性成语、惯用语、方言词等。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俗语,指民间口头上常用的短小定型的形容词性短语,如“半斤八两”、“打光棍”、“二百五”、“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名不正言不顺”
等。这个概念,不包括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不同特点的谚语和歇后语,也不包括非短语形式的方言词。宏观地说,俗语的特点,在内容上,没有完整的意思,只能在表达上起形容作用,不像谚语、歇后语那样能够传达出某种独立完整的意思;在结构上,它是不成句的定型短语,它是词的固定组合,在使用上常做句子的某一部分,一般不独立构成句子,而谚语、歇后语是完备的句子形式。这一点也将俗语和方言词区别开来,因为方言词是单词形态,不是短语;在风格上,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它来自群众口语,像“断篇残简”、“浮生若梦”等这样来自书面语系统的成语,是不会出现在群众口头的;在表现手法上,它常会用到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如“穷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本体和喻体间用“是”连接起来,比喻黄土能变成金子,人能由穷变富,又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用中国古代美女“西施”代指美女,则是使用了借代的手法;在意义上,俗语的“俗”,体现“习俗”的内涵,有的涉及民俗心理,如“打肿脸充胖子”、“面不改色心不跳”,有的涉及民俗惯制,如“换汤不换药”、“功夫不负有心人”,俗语的“俗”字当头,还含有“通俗”之意,它直接或间接反映着民俗,它的数量浩如烟海,渗透着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总的来说,俗语出自于民族生活的土壤,它的用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形象生动;它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它大多数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谚语是源起不晚于俗语的中国民间熟语之一,古时常与“俗语”
交错混杂,如其常被称为俗语、俗谚、常言、俚谚等。由于概念含混,使用自由,历来众说纷纭。时至现代,谚语的独特概念才日趋明晰,普遍认为,“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在内容上,谚语富有经验性和哲理性,如秋瑾的“芸芸众生,2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鼓励人应该热爱生命和社会的生活哲理,还有“夜越黑珍珠越亮,天越冷梅花越香”,则表达了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练的人生哲理,如刘鹗的“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则是概括社会正常发展规律性的经验总结。部分谚语还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如郭小川的“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在短短的谚语中,他写出了在“文革”时期与“四人帮”斗争的社会背景中,他期待并相信勇敢的革命战士能战胜黑暗的社会势力并能让社会看到希望,体现了他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时代性,并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性;在形式上,谚语具有口语性、精炼性和艺术性,以至民族性。如易卜生的“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他用通俗的语言组成一句激励后世人在困难的境遇中学会看到生命希望的曙光的话语,说出了社会的现实,并经久不衰,体现了其不朽的艺术魅力,又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谚语,如蒙古族的:“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和壮族的:“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
等,他们都共同体现了谚语的民族性,它们从产生到发展都与民族的种种特性紧密相联,如上面的蒙古族谚语中的“马”和壮族谚语中的“打铁”等意象,都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事迹、自然风貌、文化传统、心理状态、乡土习俗、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认识谚语的民族性,对了解、研究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学、心理、民俗、语言都有实际意义;在使用上,谚语具3有实践性和群众性等;在内容上,可将它分为三大类○:一为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二为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三为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谚语生动地、大量地反映出民俗的内容,如“三亩好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钱官司,纸道场”、“好饭不过高粱酒”等,或直道民俗事项,或寄寓民俗心理,或旁嵌民俗语词,广泛地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谚语是民族的智慧、经验的结晶,也是民族语言词汇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歇后语,中国民间熟语的又一类型,它又称俏皮话,是喻体、解体连缀而成的较为定型的趣味性语句。喻体为假托语,有比喻、引子的功能,近似谜面;解
4。运用时,借前面的喻体,以引体为目的语,起说明、注解的作用,近似谜底○或“歇”后面的解体;通常两体并存,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也可以只示喻体,而隐解体,如,“正月十五贴门神”,而隐去“过了时节”。歇后语的解体部分还常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构成谐音双关,如“老鼠啃蝶子——满嘴是词(瓷)儿”、“老太太上鸡窝——笨(奔)蛋”、“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而且,歇后语的表达也有部分取材于社会事物的规律活特性,如“蚂蚁的腿---勤快”、“勤劳的蜜蜂---闲不着”等等,他们用蚂蚁勤快的腿和蜜蜂的勤快来表达社会上人们一种勤快的状态??歇后语是民间最为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之一,它轻松活泼,幽默俏皮的风格,表现了民众旷达乐观的精神面貌。同时,由于歇后语大多是群众在比较随便的场合所说的玩笑话,大多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心理上的放松和喜悦的习惯,所以,它往往直言无忌,而且其中有部分破除了往常的语言忌讳,出现了从某个角度看来“庸俗无聊”或较为正式的社交场合难以启齿的内容,如用人的生理现象或者生理缺陷构成的歇后语:如“老太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麻子敲门——坑人到家”、“放屁扭腰——寸劲儿”、“单眼佬的老婆——一眼看完”;有一些是颠倒是非的歇后语:如“孔夫子搬家
——尽是输(书)”、“王八肚里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等等。但是,即使歇后语采用的是幽默、俏皮的表达的方式,但实际上,它也存在大量对社会有启蒙作用的歇后语:如“不见棺材不下泪,不到黄河心不甘---死心塌地”、“铁棒磨成针---全靠功夫深”、“鲤鱼吞秤柁---铁了心”,即使用词无所忌讳,但是歇后语的出现,使人们平时口头交流的朴实语言上增添了几分幽默和趣味,在社会中颇为流行,所以,学会适当地使用歇后语,也逐渐成为一门学问。
俗语、谚语和歇后语都是从属于中国民间熟语的类别,他们都是相对独立的概念,他们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在社会的交流上占有基础性地位。中国民间熟语丰富了中国社会大众的口头和书面文化,它们大多虽是一些简单的口头创作,但其通俗但不低俗,它们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交流表达方式,它为人们口头的交流或想法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幽默的气氛,而且避免了交流过程中过多运用晦涩难懂的语料,使交流更具趣味化。它们都是通过一种比较含蓄和幽默的表达方式,抒写人的一种价值观念或抒写人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如果运用平铺直叙的语言进行交流,即使包含再多的高级词汇,也比不上民间熟语,毕竟,民间熟语乃是人们根据生活规律创造,人们能更容易地借助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反地,过多晦涩难懂的词汇难免会造成交流上的困难和交流的生硬化。而且,中国民间熟语具有民族性,在口头交流的混合运用中,也体现了中国各个民族的熟语文化的兼容和亲密融合方向,体现了文化上的合流趋势。而且,中国民间熟语也包含了大众的智慧,它向外界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力量。所以说,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等中国民间熟语不仅体现的是一种乡间文化气息,而且也给平时的口头交流带来极大的方便和趣味,即使是在书面文化的表达上,它也提供了很多材料,能做互补作用。换句话说,拥有一种通俗化的语言,也正是获得了一种交流的智慧,中国民间熟语更是体现一个民族的创作的智慧。1《汉语大词典》第七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6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