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2-06-17 15:19:03 发布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doc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英语教学代写论文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达到“以言行事”,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本文简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力图任务型语法教学研究有所促进。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中学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教学设计    长期以来的语法翻译法,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无法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这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宗旨。另一些教师走向另一极端:不教或少教语法。事实上,掌握语法知识是正确使用语言的基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兴起并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认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并不排斥语法教学,反而更加重视和强调学生应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去表达有意义的思想,完成任务。    一、任务教学法来源及其意义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approach)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根据现实生活的交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订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  任务型教学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  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任务型语法教学的理论依据    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Krashen区分出了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数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Krashen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veinput)。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的。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主要思路:(1)注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3)注重合作学习;(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3     三、新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的要求    1.《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显而易见,“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只是要求改变以前语法教学的教法,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  2.“语法隐形,功能为纲”是新英语课程的一大特点。语法教学任务可分为两种:隐性的语法活动和显性的交际活动。为更好地在教学中既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又使语法知识“内化”成正确应用语言的能力,要淡化对语法概念、定义的讲解和记忆,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反复接触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培养学生探索、思考、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对语法知识自觉运用的习惯。  3.以任务优化英语语法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表达有意义的思想,而不是仅仅学习语言形式。因为即使学生能背诵,他们也不一定能正确运用这些语法规则。学习者不仅需要在不同的情景和语境中接触含有相关语法规则的语言表达,而且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    四、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1.语言、情景的真实性;  2.任务设计要有创新性;  3.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阶梯性;  4.活动的组织、操作应把握学生的心理因素。    五、语法教学的任务设计和实践    1.语法教学的任务设计  任务型教学分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点(languagefocus)三步骤。  在前任务阶段,进行新语言材料的引人和语言练习。新语言材料的引入让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而包括机械训练和有意义的练习在内的语言练习,有助于学生从掌握语言的形式转向理解语言的内容和意义。  在任务环阶段,进行新语言材料的输出。把语法结构巧妙设计到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的任务中去,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个个交际性的任务,并通过师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达到新语法知识的准确和流畅应用。  在语言点阶段,归纳语法结构。对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加以强调并进行强化练习,反馈学生在“任务环”阶段的表现。  2.语法教学任务活动与语言练习的本质区别:    3.语法教学的任务实践  为实现以语言形式为中心教学与以意义为中心教学的有机结合,笔者在“3 任务环”阶段将语法学习任务细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描述图画的任务。描述图画的任务可以广泛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例如,在教各种时态的肯定句、否定句与一般疑问句结构的相互转换时,可以设计描述两幅图画异同的任务。(2)传达信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任务。(3)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任务。(4)角色扮演的任务。例如,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变中可以设计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吵架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丈夫、妻子和中间人,进行夫妻双方和解的表演。(5)游戏式比赛式的任务。    六、小结    任务型教学是对交际法的发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实践能力、创造力和提高综合英语运用能力,是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倡此法已成为当今课堂改革的一种必然,新教材中大量的活动内容,为此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SlavinE.R.姚梅玲译.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  [2]程小堂.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